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1000字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7 15:26:29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8-27 15:26:29   小编:

《不存在的照片》是一篇描写人们对于记忆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文章。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在照片中找不到自己的身影,引发读者对于记忆的深思。文章中融入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探讨,让人不禁思考自己的生活和记忆。整个故事充满了哲学意味,引人深思。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一

「夜讀」重度讀信愛好者為了同時享有寄信人和收件者的雙重感覺,虛構出了這24封書信成集,加上穿插的盡是虛焦或磨糊的相片,更來補充說明W其實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攝影師這一訴求。但每封Dear開篇的女性R,同樣有她的弱點和匱乏,其實也不是一個理想的閱讀人。他們談論的內容涉獵傳統大學科里偏遠而生僻的道路,開出一條以藝術為探口震蕩出通往真我的路徑。大量抽象的感受性表達讀起來是混沌的,但並不覺得稀亂得暴躁,都能心領神會一些,甚至有比往常更特別的描述方式。可能超前可能邏輯錯誤,但都盡力延展了藝術生命的張力,這是很吸引我的。如若每塊白底黑子的矩形能浮於所在的單頁,那樣指尖掃過時的觸動將不比自我的戰慄小。(用金色漆筆在黑色硬紙片上寫批註,又要有回憶了)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二

樊小纯是金句女王,她的文字跳跃碎片,没有太多叙事情节,彷佛灵光乍现,随意降落,但又明显感觉到精确简明的文字背后的审慎与克制。相比于上一本《不必交谈的时刻》,这本书更深奥些,也许与她在读哲学博士有关,书中也多次引用海德格尔的话。有些句子其实我并不明白意思,也许是经验阅历还未达到那个层次,读书也只是将自己内在本就明白的东西再次勾连出来吧。

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在这本书里,她讲述观看之道,她是如何摄影的,而我们又该如何观看。

能明显感受到她对图像叙事的捕捉热情,但这并非盲目的热情,有深思熟虑,有执着的,也有放弃的,正如她写“拍摄者是同时对瞬间与永恒捕猎的人。这种捕猎可以是深思熟虑的即兴,也可以是精心却举重若轻的陷阱”。

她一直在试图抵达摄影的灵魂。书中写她曾经拍摄一部纪录片,讲述一些经历苦难的人,是那种克制了生活中所有愉悦的苦难。我猜想摄影于她是一种迷恋,但当拍摄对象是人类的痛苦时,她就有一种不适感,总觉得有点残忍。一方面她为了尽可能多地收集细节,完成一种完整的叙事,尽力试着把他们作为一种纯粹的对象去看待,捕捉他们的痛苦;但是身在这个场景里,看着他们的痛苦,并对他们的痛苦感到狂热,是种索取,这又让她觉得痛苦。

读完这本书,觉得纪录片导演也是个有趣的职业。有机会见这么多有趣的人,并第一手地观看了他们的生活。好的纪录片和好的电影一样,讲述特殊人物在特殊境况里的特殊故事。它是人类境遇的呈现。这大概写明了我喜欢纪录片的原因。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三

几天的碎片时间,不舍读完24封信。

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

一个虚构类作者首先写的是她自己。隐秘的,悲伤的,真实的,思考的,她自己。

依旧是清朗透彻的语言,散发着独有的思想的光,刺透双眼和全部伪装的心,一字一篇里,尽是冷静,观视,省思。

重温两本旧书,执笔的力量,重重落在几种方式上。记录与观看的方式,影像与胶片;表达交流的方式,交谈与书信。突然很期待,或许有的下一本,将会是哪种媒介,哪种载体?

骤然变幻的当下,习惯了接受一切新的所谓有趣的东西,直到有趣本身,早已变得媚俗又窒息。还会沉静下来,学习不止,笔耕不辍,反思一种交流,铭记一种载体,其实多珍贵。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生活里其实相似,交流的途径,很大程度决定内容的基底。简讯愈加发达的今天,随之忘记的还有与书信俱去的诚朴的思考方式。

不存在的照片,不必交谈的时刻,都是生命中,最沉淀,最真诚,最厚重的,纯。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四

在《不存在的照片》中,虚拟出两个相互信任的人,已经逝去的W和被他信任的R,W那些无法带走却又不知道留给谁才好的记忆线索,最终寄给了地球另一端的R。我在想,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人,为何会成为彼此依靠的人呢?这臆想就像是一个人分裂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彼此明明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明明无法苟同彼此,但偏偏又是最离不开的那部分。如此矛盾,恰似我们每一个无法解释的性格中最分崩离析的那两面呢!

在这真实存在的24封信中,樊小纯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关于摄影规则和构造的理解,关于摄影过程的理解,关于拍摄呈现的困惑或者妄想。也就是说,她是借助于W的文字,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记录下自己的故事,我的理解是W就像是樊小纯的其中一面。

那个想要设计出一个能够拍摄出看得见真实世界的镜头,是不是对应着内心那个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而不是局部事实的部分?那个宣称着“如今的艺术躺在取消艺术的伤痕上”,是因为如今的艺术已经被解构复制,乃至于丧失了艺术的神秘呢?毕竟绘画如同艺术,没有秘密太无趣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她说“艺术是格物致不知”的缘故吧,因为我们把各种感官的可能性探索都解决了,因为真实的分量越来越重,因为各种艺术的可能性无法激发。在拍摄痛苦对象时,会出现自我对叙事素材的狂热,和索取拍摄对象的痛苦的罪恶感,两相交织会让我们更疑惑。不被允许去深挖才能找到痛苦的灵感,最后就是主观的被允许的显性摄像,只能迷惑自己的事实。

她的文字,读起来剖有几分性冷淡的味道,自带着清冷神秘,又低调自然的特点,恍如就该是这样的,樊小纯就该是这样的。或许跳脱出套路之外,需要一遍遍去挖掘,才能读懂她想要表达的意思,探索着生活在镜头前展开的方式。

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什么样的照片才称得上是极好的作品,这该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就如同要问一个音乐家,什么样的旋律才能称得上天籁之音一样,是个没有什么意义,且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在《不存在的照片》中,有那么一句是让我触动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要让他们尽量网络摄影机和工作人员的存在。或许那样才能拍出真实极好的作品吧!

但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场景是不存在的,于是这24张不存在的照片我们也无缘得见了。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五

初拿到这本书,我感觉像是在翻阅一部kindle或者翻看一本笔记。在这本《不存在的照片》里,樊小纯的行文更接近碎片式的微博写作。樊小纯一人分饰两角,她是讲述者,也是倾听者,她借助摄影、绘画、建筑、文学等话题,讲述 24 张照片的隐喻,24 种一个人接近图像的精神状态。

“我们寻找的,很可能并不是在哪里突破,而是在哪里止步。在悬停之处,从新如旧,从旧如新。”这一次,她的讲述,关乎记忆的交付,以及仪式的实践。信件里面的段落是被她精心架构好的。整本书的视角被分裂成了讲述者与隐藏的倾听者,但最终都归拢于作者本身的叙述。信件中一隐一显的两位主角去看世间万物,通过照片、建筑、美学来讲述世界的景观。

樊小纯,1987 年生于上海。同济大学哲学博士在读。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大师》栏目工作,拍摄制作历史人物类纪录片。2012 年赴美,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攻读社会纪录片系硕士,获 Paula Rhodes 纪念奖毕业。2016 年出版随笔集《不必交谈的时刻》,2017 年作为驻留艺术家在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进行绘画、写作。作者的成长经历丰富,游学世界,所以在书中,他更多的是通过这种信件的形式,来表述作者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理解。

书中的照片是抽象的,是神经质的,是需要去意会的。光影让我们暂时远离尘埃,尽情享受被记录下的时间的片刻。光与影相互交织,每一帧画面都定格时空,让历史停留,无数的遐想从内心涌出。光与影的世界在每个人内心都荡起一丝涟漪,浅浅的晕开。一本好书像一杯浓茶,淳香味厚,长期的停留在记忆的味蕾上。

光影世界色彩斑斓,色调就像一条丝绒,柔絮而富有弹性。光影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对生活的升华、未知的探索和美好的追求,光影如沙漏,装满时光,让其缓缓流淌,在谧静中寻找那一份共鸣。烙印在光影中的美景就像西方油画、色彩斑斓,华丽夺目。在光影中不停地切换人生,可以让生命更加立体。

这是一次R与W的对话,这是一次作者与W的对话,这更是一次作者与我们,与世界的对话。

时光流逝,记忆在风中渐渐模糊。照片留住了记忆,却留不住人。昏暗的光线中,光与影折射着我们逝去的青春,我们曾经美好的回忆,伴随着我们一起泛黄,一起老去。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六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一本书,翻开它就像翻开一本古老的相册,每一张页面上都记载着一段往事,关于幸福,关于快乐,关于爱情,关于悲伤。而我们犹如见到了一个老朋友,倾诉着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思念与过往,也犹如一封封信件,将心底的所有感受传递给你,作为倾诉者,作为倾听者,我们有着一样的感触。

年幼的时候家里没有相机,去照相馆拍照虽然不是很贵,但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所以幼年时,我是没有照片的,听妈妈说我是有一张百天照片的,但是被亲戚拿走了,所以家里的照片是从我小学毕业起。初中的时候,同学家里有相机,我们几个合伙买的交卷,在学校的小树林里拍着照片,那个时候,一张照片依旧是宝贵的。后来,生活越来越好,手机可以拍照,也买得起相机了,却再也没有了记忆中的朋友。有些人喜欢拍照,只是单纯的喜欢,他们去追求美,而我喜欢拍照,只是想要记录下来曾经的朋友,和幸福快乐的时光。

《不存在的照片》是才女樊小纯记忆的交付,她用二十四封信,给了我们二十四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像极了一部电影,唯美的,忧伤的,快乐的,忧郁的。作者以一个摄影师的独白,在摄影里给我们展示他的记忆,他的盼望,他的困惑,他的妄想,关于他的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记忆是容易断片的,而照片是最好的承载记忆的工具,有些人称之为艺术,是的,当一段过往被记录下来,留给人们的是成千上万种可能。人类对美有着追求,所以他们追寻一切美好的东西,也因为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会有痛苦。

樊小纯的文字是忧伤的,像极了自言自语,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W的一面,对于谋一个事情有着很固执的执着,比如他对摄影的喜爱,无论任何事情都从摄影的角度去分析,然而给我们的依旧是照片上最为真实的人生。W说:“现代生活里的行为模式才是荒诞剧的最佳素材”。照片上呈现出的百态人生,真实也心痛。

我知道W先生的二十四封信,有着二十四种人生思考,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曾有过的思考,当一张照片呈现出来时,我们是否也真正的思考过呢?

照片是用来记忆的,比如你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十几年过去了,记忆也开始模糊起来,或许不久的将来,记忆也会出现差错,而为有照片是真是的,它记录着你的存在,你的曾经。让我很久很久以后回忆起来,也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不存在的照片》中樊小纯以倾诉者的身份带我们进去了一个摄影的世界,借摄影师的视角寻找人生的意义。或许我们曾经固执过,也曾经厌烦过,然而若能拍成照片,我希望它是美好的,是的,若是美好的,该有多好。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让我回到了阿比·瓦堡以古希腊记忆女神的名字命名的图谱面前。那个由四十多个木镶板和一千多幅来源不同的照片所组成的图谱并未最后完成,像每一个站在记忆女神司掌的两汪泉水旁边的亡魂尚未作出选择的时刻——喝下这一汪,你将获得永恒的记忆;喝下那一汪,你将忘却一切。

遗忘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但,记忆又何尝不是。无数次地求索理念的清晰和概念的明确,想要从精神层面那些含混不清的苦难中粲然一跃,却终不能脱困于无尽的形象和镜中的自己。

语言一如这个深渊。词语能够做的,只有对其他词语的反射,而语言说出的也只是语言本身。因此,源头无法被谈论,有限的生命无法抚平无尽的皱褶,直到重复与反思被耗尽,直到献祭逃避了历史符码、观看成规和绝对命令。我们是谁,这个问题无法以寻找超越的人性或本质的真理来获得答案,不再被提出是对它唯一的克服。

作者 樊小纯

我们的时代既不属于技术,也不属于虚无,而是耽于反对的游戏,用没有邂逅的爱反对空间的残骸,反对时间的乡愁。当我们引述“在-世界中-存在”时,那个被抛入空间的并非自我,只有在反对的游戏中,自我的意愿才凝缩为与世界无涉的时间。无论自我的姿态是沉溺地坠落还是决绝地转身,它都没有在时空中变为现实。

刻度与份量无关。我们承受着时间,但记忆并不指向过去,我们只能用隐喻进行沉默的言说。

《不存在的照片》宣告了图像的缺席,然而离开了这种付之阙如,作品就无法到达我们。这场书写先于我们获得了空无的支撑,透过这种“神的迂回”、“纯粹等候”、“无对象状态”、“小空位”,作品汲取了不可能性的资源。把图像拓扑成文字,然后以书的方式展陈,这个嵌套的命运让诗的道路与哲学的道路交织成从未存在过的阡陌。

记忆是一种技艺,悬于正午,置于当下,让我们获得真正的生命。生命在二十四幅照片的幻象之中么?不要这样想。不要区分形式与质料,也不要寻觅起源与生成,在他们之中,没有一幅是原生,也没有一幅是副本。这本书关乎仪式的实践,或者说记忆的交付。它一方面可以存有某种蓄势待发,另一方面,由于象征性的预见而让时间悬停。它不期待传递任何信息,它只需要你的阐释。

死亡将在所有人的面前获胜,但这种胜利是抽象的,它并不对应每一个生命。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八

认识这十年,我大致辨认出两个樊小纯。

一个睿知、克制、置身度外;一个敏感、愉悦、自觉自在。一面是保持滤距的真空;一面是令人着迷的松动。她能从生活的顽石里打捞出哲句,也能在符号的容貌里垂钓出诗意。这诗意,有时是系在胸颊下的悬索,有时是伏在记忆河岸的郊狼。

去年七月,车过外滩,我顺道敲开她暂居在和平饭店的工作室。当时她正以绘画和写作者身份,受邀为斯沃琪艺术中心驻留艺术家。在我看来,有趣的是,樊小纯似乎利用了斯沃琪制造钟表这一“语境”,巧妙将驻留“能场”转化成一个“存在”阈值。她让自己悬停在时间的机器里,透过作品选择起义或者和解。

“我想到时间,这个我依然怀疑是否存在的东西。时间不是东西。时间是河流,流动着。时钟制造了一种幻觉,使你在岸上看着这条河流。但现实中,你在河流之中,一直被冲往下游。而这些时钟一直在岸上。”( 第23封信-《时间不会白白流过》)

也是这天,我看到她的《不存在的照片》初稿。24封书信,24叠稿纸依次铺陈在墙上。

未来是“现在”的一个动念,是樊小纯关涉“解蔽”入问的记忆交付和仪式实践:在可见的被照亮中阔别,在不可见的被等待里迎向。记忆和穷尽彼此和解还是相互较量,待谁来作出决断? 我在猜想,她是否能让《不必交谈的时刻》之前的樊小纯与哲学博士新身份之后的樊小纯,在《不存在的照片》的书信体虚构小说里幻化为此种遇见?——遇见即是离散,离散是遥相的瞻望,瞻望是至向未至未知的致敬与视看。

“真正的交会就是离散,如果双方都是行星,都是良船。” “我喜欢致敬这个概念,尤其是致敬天赋在永恒里的跌跌撞撞,致敬命运之暴力背后的巨大善良。我们说如今缺乏仪式感——然而这就是仪式之一种,人深思熟虑地使另一些人再度观看,这个行为就是仪式。”( 外一封 / 告别-《Auf Wiedersehen》)

“不是促使那不可见成为可见,而是促使不可见的不可见性源源喷涌其威力,这是虚构的伟大能力。”(杨凯麟语)

巴特说,照片讲述了事物的生成、丢失与死亡,并悄然在观看中演绎。又说摄与看之间,时间“惊人地”膨胀了。这“膨胀出的时间”是福柯在《马奈的绘画》中试图构建的“看”与“说”的自由空间,是“可见”与“可述”裂隙之处的目光。也是樊小纯“思维抵达时刻已完成”疏朗澄明的林中自由之境。

“裂隙是一个空间,摄影师站在这个裂隙里,向裂隙索取,有时候他送过去一种崭新的东西,冒着烟,发着光。” “伟大的摄影有裂隙吗?当然。摄影师的精神世界越是庞大,自身越是有着充盈的明暗,越能把裂隙转变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一些孵化正在发生。这个空间里时间可以暂停,声音可以放弃振动。这是一种意念,是荒芜的反面。”( 第11封信-《裂隙》)

我们对无法言说保持沉默,但不是在一切问题上保持沉默。

那么,可述之于“不可述”,是樊小纯的《不必交谈的时刻》。可见之于“不可见”,便是樊小纯的《不存在的照片》。

樊小纯借助哲学视域跃向哲视写作,并置在书写中制造一种克服。她总能让阅读站到惊讶的阴影里,照亮狂喜之岸。她的文字耐读,有克制和温度。就像德勒兹所说,美妙的句子,趋往语法之外的倾斜。她的文字、绘画和影像都有这种“轻取”的倾斜。她将句子和画面铺陈成网,等待读的降临。

“看是一种捕猎关系。一幅好画,携带着最初的灵感。这灵感可能并不直接呈现在纸面上,却也时时刻刻在捕猎后来的人。”( 第21封信-《非暴力观看》)

格拉克曾写出一个事实。他写世间的两类作家,一类善于捕鸟,一类善于捕兽。通常捕兽的有更大的野心和体力,但他们从未带回过昂然的活物。

“模糊的模糊是精确,而精确的精确是尽头”。没有人曾拍下照片。没有写作,只有写作者。

我们无法对一本书写出评论,我们只能希声朗读,然后携带这本书一起生活。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九

学者本雅明说:记忆并不是对回忆之物的占有,而是对过去生命的逼近

在没有影像的时代,记忆的留存全靠文字的记载与画像的描绘。文字的记载只限于事、物的叙述而不能将场景、人物、观感直接显现出来;画像的描绘虽然可以做到栩栩如生,却终究与真实的场景有着无法比拟之处。从古至今,我们想要知道历史发展的进程,只能依靠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档案残卷、卷宗画卷记载来得知,而无法清晰真实的看到当时所处环境与人文。

随着数码科技的发展,录影机、单反、摄像机、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我们可以更大程度的留住身边的任意瞬间,而轻便小巧的智能手机更是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除了它强大的通讯功能以外,拍照功能技术也是我们选择手机的首要考虑因素,像素分辨率的提高、美颜功能的强大、P图软件的多样化,不仅为我们记录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我们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它还可以让我们曾经已逝的时间得以量度,也可以让曾经瓦解的瞬间得以驻留。

每个人的家里面都应该会有几本相册吧,虽然现在的人大都喜欢将拍摄的照片留在手机或拷贝在电脑里,而我却更愿意将照片打印出来,用它们将相册填满。手机、电脑、U盘等都不是可以将数据安全永远储存的最好选择,只有相册它是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留在我们身边。每当翻开相册,就是打开一段段的回忆,回忆中有幸福、有开心、也有快乐,它们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与痕迹。而且相册还可以立体又直观的带我们回到过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好与不好的各种瞬间,而那本《不存在的照片》里却没有一张底片,也没有一张照片,它只有二十四封信,这二十四封信随手写在一百多张卡片上,二十四封信分别叙述了二十四个概念,而在这里面是关于W的记忆、盼望、困惑与妄想,还有W那些永远不能实现的、只能在脑海中完成的观看。而这本《不存在的照片》是寄给一位名叫R的人。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哲学、建筑、雕塑,还可以看到电影、绘画、摄影与文学;这里不仅有马丁泽尔、布列松,还有海德格尔,当然还有作者自己。

那么作者是谁呢?她可以用四个词来形容,才华横溢、知书达礼, 精致恬静 ,见多识广,她是一位出生于87年的文艺女青年,她会德语,在美国攻读独立纪录片导演专业,学过艺术哲学,在上海电台《大师》栏目担任过编导,做过策划和后期,后面开始做起历史纪录片,自己扛机器、剪辑和制片;同时樊小纯还是一名写作者,出过三本书都属于随笔类型,有《纯》、《不必交谈的时刻》以及上面是到过的《不存在的照片》。她,就是樊小纯,她是一个永远对自己觉得不满意的人。

樊小纯拍了许多纪录片,她的每部片子都有一些共性,那就是真实。她的每部片子都将自己真实的感受溶入其中,也让观看片子的观众们真实感受与体会到片子当中人与事的真实心境、处境。87年生的女孩子,经历过互联网社交软件MSN、QQ、博客、Lofter、微博的更新换代,更喜欢博客的纯粹性,而通过阅读樊小纯的文字与观看纪录片的分享,喜欢她的读者与观众逐渐增多。

樊小纯在《不存在的照片》中采用讲述者与听众的视角带着读者看遍人间百态,浏览世界的景观,让读者在阅读书信的时候有一种如同身处影院观影的体验,这24张意象化的照片,虽然有着一个虚构的外壳,内容却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真实存在的。通过《不存在的照片》让我们了解到樊小纯在进行纪录片拍摄工作时,对自己要求极其严苛,必须要将被拍摄的事与人进行真实而又现实的展现,她与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布列松有着共性,都要求自己在进行拍摄工作时必须带上心、眼、脑这三件装备。因为布列松在1957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拍摄的那一秒是个充满创造力的瞬间,你所构建和表达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给你的,并且你必须凭直觉判断何时按下快门。”

与樊小纯相识多年的好友是如此评价她的新作 “在看《不存在的照片》的时候,无数次恍惚是在看着她的朋友圈。没错,就是一般无二的风格,大块大块我戏称为‘反汉语’的文字。阅读的感受犹如端着猎枪渐渐瞄准树梢上的鸟儿,你必须高度集中、屏住呼吸、不容半点走神。”

我们都有许多永恒般的遭遇,可是并不一定有认出永恒与记录永恒的敏感。我们记录,就是在保持。保持一个没有见过的永恒。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十

纠结许久,是要用卡片拼贴、还是传统文章格式写作,因为这本书不论装帧、形式还是内容都太与众不同了。书被设计得像一本装订成的、可拆卸的相册,外观十分吸睛。与之相对的是再简单不过的叙事,主线故事只一句话就能说完:一个名为W的摄影师死了,寄给他可以信任的朋友 R 一个包裹,里面装了 24 封信,而非先前说好的 24 张底片。

与其说是书信,不如说是按概念进行简单分组的卡片集合。W 习惯在白色小卡片上写随感,从记录日常生活到深度思考皆有。这让我想起中学时买的阅读笔记卡,摘录关键语句,再附上感想,写着写着不再是机械重复的作业,而是一段自我反思的旅途。书中的卡片写满了 W 在从事摄影的过程中进行的对影像、对艺术的思考,在不同人生节点拥有的对图像的感悟。

W 代表的是 writing 还是 watching?R 代表的是 reading 还是 recording?虽然好奇,又害怕被告知官方答案,因为心里早有偏向,这与解读摄影作品时的心境如出一辙。逛展时被一幅作品吸引,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揣摩主旨,却总是不免担心官方解读与自己的一己之见大相径庭,倒不是怕前者 disqualify 后者,而是认为,这种差异本质上是对刚完结的致敬仪式的神圣性明目张胆的破坏。贯穿全书的正是与我上述几句话相似的碎碎念,对于影像、对于观看、对于视觉艺术的思考与追问。

作者樊小纯念新闻出身,留学美国攻读社会纪录片硕士,现在在攻读哲学博士。没有看过其定位为随笔集的前作《不必交谈的时刻》,在笔者看来《不存在的照片》超出随笔集的范畴,介于随笔集与思想录之间,是樊小纯从实际操作到哲学思考这一人生轨迹的伴生物。

从追求真相的新闻报道到融合事实与艺术加工的纪录片创作,从切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到形而上的抽象性思考。《不存在的照片》中樊小纯以评论家,更确切地说是美学评论家,而非论文学者的风格行文。这种碎片结构的评论让我想起了罗兰巴特的《明室》和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他们在思考图像的本质时,目光同时投向两个方向,向外看是不断变动的世界,向内看寻找大脑对外在世界的诠释。

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图像生来不具备“光韵”(aura),即使 W 执着地希望拥有个独特的相机,自行改装注定是徒劳,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无法改变他与图像的联系是通过机械建立的事实,但“没有人说不可以做白日梦。”

在卡片上写随感与用相机拍照一样是借助于外在的介质将脑中的想法具象化。整理卡片则与剪辑师的工作更为相似,面对众多素材去粗取精,再将其组合成片。绝大多数时候,剪辑师和摄影师并非同一人,仔细端详后者记录下的碎片化的瞬间,再以耐人寻味的方式将其重塑。所以,面前的卡片究竟是按照 W 寄过来的顺序、还是 R 整理过的顺序排列的呢?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对事物的排列是个人视野带有的主观性与武断性的绝佳体现。

24 封信,正对应了电影里的一秒 24 帧,而书的结构与电影的创作理念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核心概念的指引下,以某种别具匠心的顺序被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成品,让观众理解、引发思考,又要避免太过工整、缺乏创意,要做到能游刃有余地行走在两个阈值之间。

上纪录片课时,花费很长时间试图找出一个值得讲且能讲好的故事,前期做了不少调研,但心里始终没底。纪录片时间线一般拉得很长,耗很多精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的例子也不少见。起初,因为你对某个人或者 TA 正在做的 / 曾经做过的事情颇感兴趣,希望深度挖掘于是开始跟拍,且相信你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但拍摄过程中,干涉 TA 的行为是遭人诟病的,你对事态的发展无能为力,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的事,故事走向是否会与预期相背离,人物形象设定是否濒临崩塌。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在这里就不深入谈纪录片了,有兴趣的话可以推荐经典入门读物。)

摄影是一个等待、而非狩猎的过程,比起长驱直入更需要守株待兔。(这里指的是主动积极的等待)摄影师的身份永远是双重的,成为创作者之前,先是记录者,成为创作者之后,依旧无法摆脱记录者的身份。摄影很难在本质上成为抽象行为,因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镜头具象得让可能会引发的讨论显得多余。但摄影也是一个感性的动作,在书中樊小纯提到 Record 这个词。“……Record 是 Re+cord。Cord 是与心脏有关的词根。记录,是为了在心脏再敲击一下。” 这种冰冷的机械感与热烈的内在情绪之间的并行融合,或许有朝一日会成为培育新“光韵”的土壤。

与此同时,文字也好图像也罢,理性思考总能营造出一种距离感,作品与阐释者之间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它不仅产生美,还滋生敬畏。

从文字到图像,从抽象到具象,下一站是何方?创作成果难以做到不言自明,也难以被人直观感受,需要借助解构复活重生。然而,我们是否会迈向个人体验彻底取代思考的未来?是否会走向一个感官至上的明天?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还是退化?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影像?我们是否还需要影像?现代人还能否接纳事物本身的模样?呈现事物本身模样的影像就是真实的吗?我们是否需要真实的影像?观看这个行为注定不是所见即所得,外界事物在视网膜上成像后,要经过倒像才会被大脑识别,而戴各种眼镜,近视镜、老花镜、太阳镜,又是一层人为调整,更别说取景的偏差与愈加火爆的滤镜。我们在看什么?什么定义了我们的观看?观看这一行为是虚无主义的门徒,还是给人增加美好想象的海市蜃楼?它能为艺术创作带来什么呢?既然我试图否定一切。

《不存在的照片》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卡片里的每段话都具有延伸出长篇大论的潜能,即便是多次阅读依旧能产生新的体悟,或是对初次阅读的补充、更新或修正,又或者,读者早已遗忘初次相遇时被激起的思绪了。这种抽离的、充满哲思的阅读体验,正是其魅力所在。

特别不喜欢自己写的这篇评论,因为我知道,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会在文章里做无数次不严谨的思考。好像班门弄斧,砸伤了自己的脚,还得死皮赖脸地请求行家出诊。

对了,我很想知道,有没有那么一张照片,它既存在又不存在。正如所有的提问,所有的思考,所有的回答。

不存在的照片读后感篇十一

足够奇特、同时内容配得上形式的奇特

能感同身受她的很多想法 有点像是一个具有毫不张扬的才华 毁灭一切的阴郁的人的日记 幸好又可惜是有一大半是悄悄在金融工程课上读完的(以至于每每要陷进去的时候总是得跳出来在johnhull上做笔记)也免于陷入那种难以控制的情感之中

似乎洞察了我的童年 我的摄影 我的阅读

她喜欢海德格尔、荷尔德林、里尔克、佩索阿 算是把我的阅读链又联系在了一起

好喜欢这句话啊

goodbye其实是god be with you,这样想的夜晚也能have a nice dream吧

这段很让我共情,我是个沉默的世故的人,喜欢绕开自我的社交,所以身边的人并不太重要。应该是个难以取悦的hut man。我希望我的眼睛能看得更多,脑子能记住更多,理解更多,就好了。

是的,就像翻译哲学的译者一样,很多人没有理解作者的意思,也表达不清楚

祝你旅途愉快。

晚安。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