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现代社会对孩子快乐的剥夺。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是否忽视了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和关爱?这篇文章唤醒我们对孩子幸福的重要性,促使我们反思并行动起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童年。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一)
作者李跃儿是儿童教育家,美术教育家,画家,跃儿教育,李跃儿芭学园创始人。作者自己在育儿的路上遇到的问题激发了对教育领域的热情,基于40年在教育领域深耕的经验,汇集成这本书。作者的初衷是在孩子心中建立起幸福的能力,面对艰难的环境、激烈的竞争,也拥有坚强又美好的心灵,生活在幸福之中。
李老师秉承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情怀,也就是爱”。可能李老师是美术教育家的原因,非常注重鉴赏能力,这里的鉴赏能力非常的宽泛,不仅是欣赏美的能力,也指的是判断力,具有道德的意识,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李老师,面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策略。面对不同的问题同样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她不认为这些方法是招数,而是根植于正确的价值观——“人才”中的“人”而自然生发出来的。
这本书中有很多李跃儿成功的教育经验,她的画室不仅仅教孩子们画画,家长们把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带到这里。李跃儿用她的爱心来呵护他们,用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各种走入孩子内心的契机,并且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来唤醒这些孩子们。这里有一个案例很有意思,一个小男孩儿破坏了同班小女孩的绘画作品。李老师鼓励破坏者站出来,并且说要么把画重新画上要么挨手板。小男孩儿选择了后者,李老师立刻意识到,如果孩子学会了用这种方式来面对自己的错误,就失去了真正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机会了。后来又让小孩儿决定是选择重新画那幅画,还是选择和小女孩道歉。小男孩儿没有说话,反而小女孩儿说没有关系的,小男孩也不好意思地承认了错误。李老师用教育智慧处理了很多棘手问题,我在阅读过程中收获颇多。
李老师不仅重视学校教育,也更注重家庭教育。强调学校和家庭的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导致严重的扭曲。对于这些问题儿童,李老师认为调整孩子的关键要先从调整大人开始。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要用智慧去爱,顺应每个孩子的发展,在关注和放手之间把握分寸。
看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作为专业为教育学的学生很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籍。李老师用朴实的语言,对孩子质朴的爱书写了这本宝典。在尚未开启教师生涯和为人父母以前,我读到了这本书实属幸运。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二)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集结了李跃儿40多年的教育经验精华,通过一些教育的具体案例,为我们解释了如何培养孩子、如何让孩子感受幸福。 有人说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那么童心也是生活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儿童的心灵是最纯洁美好的,如同珍贵无比的艺术品,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行为举止如同艺术大师般独特。大多数成年人不能从内心感悟孩子的心灵,才显得与孩子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氛围感难能可贵。孩子只有在有爱的家庭和教育环境里才能受到呵护和鼓励,充满幸福感。 人们常常用“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种方式来对待孩子,打骂无疑会给孩子心中制造了一座能量极大的火山,等有一天喷发就开始无休止的反叛。心理学家也指出许多罪犯是在暴力、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爱是一种永远无法消除的饥渴”暴力是爱受到挫折的结果,孩子如果感受不到父母充分的爱,早晚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孩子不是父母用来攀比的工具,不是学习得高分的机器。人是一种渴望幸福的动物,应该为幸福而生活。荣誉、事业和财富,远不如生命质量贵重,而教育首先应该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状态入手。许多成年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如果在物质方面应有尽有,吃喝不愁就一定是幸福的,但是也不要忘记精神层面的需求。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允许孩子犯错,不能孩子一犯了错误就非打即骂。许多成功者都是在大量的失败过后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只要一个人活在世上,永远都有出错的可能,试错也是成功的前提。对于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的结果,而是在走向正确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 人的自由与幸福一旦丢失,也丢失了自然赋予的那种机能,成年人无法用成人的心灵回应孩子的心灵,只好用自己一贯的思考方式,然而思考往往是不能回应心灵的,这也反映了许多人在教育方面缺少方法。如果父母能够找回自己的幸福,那么孩子也会生活在幸福之中。如果父母作为成年人都无法营造好的心灵空间,不具备精神力量,不感悟生活享受美好,那么也无法让孩子实现真正的幸福生活。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三)
如何教育孩子恐怕还是所有父母都要面对的难题,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作者李跃儿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参考。书中内容可谓是作者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如何培养有抗挫折力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如何与孩子对话、如何识别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在作者的所有建议中,比较有共情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在爱的基础上建立,少了爱就无法实施教育。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才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孩子也才能接受你。
二、棍棒之下出“逆子”: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就学会了忍耐;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就学会了感激;如果孩子生活在暴力之中,就很容易叛逆。
三、人才公式。如果将人的素质比作一棵树的话,“人”是根干,“才”是枝叶。或者说,“才”里面的“能力”是枝,“知识”是叶。如果一些父母逼着孩子只在枝叶上使力,无异于舍本逐末,只会造成根干的枯萎甚至死亡。
四、在错误中成长。有时候大人们看来是错误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即使孩子真的错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先剥夺他“错”的机会,而让其亲自感到自己的错误。当然,父母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给孩子建立一个关于正确和错误的概念。
五、建立幸福的概念。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幸福观,也即人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其有多少财富,过着如何奢侈的生活,而在于内心有没有酿造幸福的工厂,有没有对于“幸福”这个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有没有获取幸福的智慧。
六、教育的使命。教育自古以来肩负着两个伟大的使命,就是塑造人的高尚灵魂和生成智慧的脑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光要把塑造高尚的灵魂的“道理”与生成智慧的脑袋的“知识”告诉孩子,更重要的是使这样的道理和知识有个“实体化”的过程。我国真正的教育就是让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战争”不再发生,不让孩子成为“病人”,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认清知识与智慧的本来面目。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四)
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跃儿
出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妈妈,我觉得我真幸福呀!”
这句话,亮亮说过的次数还不少,小学为多,中学次之,高中也说过几次。
每次听到他这么说,我也感觉自己非常的幸福,因为我拥有了一个能随时感知到幸福的孩子。
可是,上了大学后,我没再听过他说这句话了。
今天一早,我在微信里问他:“亮亮,你大学期间有觉得幸福的时候吗?”
他回复说:“还好吧!”
“还好吧!”就当亮亮还是有幸福感吧。随着长大,他的欲望在增加,可能幸福感会降低一些。
有时在课堂上,我也会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
很遗憾的是说“幸福”的孩子太少了。所以,当我一看到《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立刻就想读它。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李跃儿所著,她是儿童教育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也是芭学园创始人。她花了40年深入探索孩子教育,为父母和孩子提供指引。
李跃儿老师说:现实中,成人对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
是的,我发现别说心灵,有些成人眼里只有成绩,连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不会太关注。特别是现在二三胎的开放,对第一个孩子心理影响,很多成人是看不到的,或许是看到了,也无暇顾及到。
在关于“人才”二字的分析中,李跃儿老师将人的素质比作一棵树,她说:“人”是根、是干,“才”是枝,是叶。或者说,“才”里面的“能力”是枝,“知识”是叶。可现在,一些父母逼着孩子只在枝与叶上使力,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只能造成根与干的枯萎甚至死亡。
所以李老师建议要先教会孩子做人,再教他成才。反之,则会出现很多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里,李老师例举了不会笑、不会思考,或被父母打到麻木,或心理扭曲到折磨家里每一个人的孩子。她都会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用放松、自然且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幸福重归家庭。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以各种实例的详细讲解,来教会大家怎样用智慧的爱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成为自信、自爱,又有担当的独立个体。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五)
用心去爱才能融化这世上万千寒冰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心理学家说,和谐家庭的孩子会趋向和谐,暴力家庭会培养暴力,这话说得很对。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时值病愈出院,看这本李跃儿写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整整读了两天多。一边读还一边和家人探讨书里的案例。 作者李跃儿是儿童教育家、美术教育家、画家等,40年的深入探索,让她为父母和孩子拥有了正确的指引。 01 每一个孩子都是给家庭的礼物,是独立存在的,用心爱最重要 全书作者运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如果读过许多心理学的书的朋友,应该知道,画画也是拥有疗愈效果很好的一种方式,也是比较容易让人拥有心流体验的一种方式。 不同的家庭,对孩子常拥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有许多父母自身还存在着许多的未成熟的成长方式,所以,在面对孩子时,更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生活。 但是对于孩子来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里,大部分时候是成年人为了自己的心思,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愿望,或是面子。 也有少部分父母是愿意修正自己的方式,并为孩子而努力。 书中会让人深刻的也包括作者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包括和先生共同让孩子重新塑造童年的过程。 能够在自身的育儿过程中,来深入了解关于育儿的爱的话题,本身也是一种勇敢的方式,包括作者自身的自醒能力很强,她的文字里,表现出大量生活中许多人常会遇到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02 用孩子需要的方式和他相处,在幼儿时期让孩子尽可能拥有健康和身心 我们生活中也会出现许多案例,过去在研究中我更加关注青少年或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当关注过后,会发现,大部分成年人或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许多是在0-6岁时形成的。 在看了0-6岁的幼儿教育的发展指南过程中,发现,一个孩子的身心成长期,反而是在幼儿和学前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孩子日后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最近新立了一个课题,关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干预策略的研究,看了本书之后,拥有了更多的启雪,在进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干预前,深入研究在进入九年制学习前的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 03 写在最后 一个人的一生总要拥有很多次的生命洗理的过程,有时候是一件小事,有时候是画一幅画,有时候是得到一个人的掌声,有时候是得到一次认可。 所以,在成为父母前,还是希望为人父母的人之前要开展一门好功课,首先不要把孩子当成附属,也不能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身份的一种象征。 孩子本身是独立存在的,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也是一门必修课。当你读到书中的案例时,虽然不一定能够发现是常态,但是,也希望能够引起父母的重视,一个好的家庭才能教育出一个好的孩子。 评价一个好孩子的标准,也不一定是要优秀透顶,真正健康的身心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一生,并能够拥有常态生存状态的人才能拥有幸福人生的能力。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六)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最近,有幸读到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满足了我对儿童教育所有的想象。
本书是李跃儿多年来教育实践的经验积累,作者用一个个案例讲述了如何培养有抗挫折力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如何与孩子对话、如何识别孩子的焦虑和不安......看起来是教育孩子的方法论,但从书中无不散发出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爱。
如何智慧地去爱?又怎样在自己、在孩子心中培养爱?怎样塑造孩子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才是本书带给我们最深的思考。
教育必须在爱的基础上进行,少了爱教育就无法实施。爱对教育的意义就像光,始终照耀着整个教育过程。这种爱就像空气、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家长、老师、孩子们共同呼吸着。
当今社会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家长只知道自己去爱孩子,但不知道用自己的爱去培养孩子的爱,不能形成爱的交互和认知爱的能力。
作为父母对孩子具有强烈的爱是很容易的,但光凭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不管父母对孩子付出多少,要是没有爱,或者让孩子感受不到爱,那么这种教育会大打折扣的。
智慧的爱能使孩子优秀,愚昧的爱只能毁灭孩子。由恨出发就会失掉教育的前提,导致教育的失败。
当孩子在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的心就会漂浮,常常表现为胡闹,捣乱、甚至打架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来填补精神上的空缺。老师和家长能用愉悦人类精神的内容给孩子提供一个平台,用智慧的爱影响孩子的灵魂,才是自己与孩子间正确培养爱的方式。
教育首先是要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状态,教育的终极目标依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幸福而活着。如果忽略了这些,而是把上名校、高分、升学,出人头地放在主要目标,那么人类的生存状态就会变得非常低下。
儿童的心灵就像珍贵的艺术品,需要父母用心思、用灵魂好好感悟。爱得过多、爱错了方向,都会使孩子内心蒙尘。教育的意义,不仅是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积极人生观的人,一个有智慧、会思考的人,一个能够感受幸福能力的人。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七)
01.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关于选择与运用教育方法的书,介绍了作者的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是李跃儿老师经过二十二年摸索的经验结晶。 她倡导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的本质是协助人类的生活。 教育像是鞋子,帮助孩子更好地走人生的道路。教育者,无论教师还是父母,就像是给孩子造鞋的人。 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够设计出适合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的难点不在于有没有现成的方法,而是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只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教育要适合于孩子,不是适合于普遍意义上的孩子群体,而是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我们遵循这一理念,尊重孩子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相信孩子天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孩子的先天发展机制下,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协助孩子获得良好的发展。
02.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老师,我深知,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数成绩,而忽视孩子们的心灵成长。 片面的应试教育,使我们不愿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啊!我们却总是在斥责声中磨尽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平凡的,也许会因为我们错误的教育方式,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他们的幸福。孩子的世界就像那儿歌里唱的,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能打小怪兽。也许就是能有一点儿时间和朋友自由的玩耍,能睡几个懒觉,有点儿时间和父母抱一抱。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 教育与爱育的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03.
精句: 1、这让我想到要做一个合格的菜农,首先要给菜苗生长空间,其次,在菜苗需要他的时候,一定要出现在它的面前,在关注与放手之间把握分寸,这就是种菜的秘密,也是教育的秘密。 2、成人的误区在于总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而不考虑他的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 3、野生的老虎和狮子也是最会抚养幼崽的动物,但是劝养在笼子里的老虎和狮子,由于他们的自由和幸福被剥夺,心灵变得扭曲,丢失了自然赋予他们的本性,也会发生吃掉自己幼崽的情形。 4、如果你想画出正确的苹果颜色,必须将苹果周围的颜色一同考虑进去,如果不考虑环境色,你永远也画不出正确的颜色。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八)
每一个家长,在教养孩童的时候,都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所以当我在看到《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里的故事的时候,心总是一遍遍地被刺痛着。
当幼师的时候,接触过很多孩子,有一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就称呼她叫做小A吧,小A是一个有点胖乎乎的女孩儿,个子高高的,扎着两个羊角辫!但说实话,她并不是一个讨喜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她不是在闯祸,就是在告状的路上,总是徒增我们老师的工作量吧)!
有一天,我和我的对班接到了来自家长的投诉,因为小A回家跟妈妈告状,说老师故意不让她去给菜圃里的小菜菜浇水!但事实却是那天天气炎热,为了尽快完成浇水的环节,于是老师让小朋友们排起了队,而她个子高,便自然让她排在了队伍的最后,她便以为是老师不让她去给小菜菜浇水(当然她最后肯定浇水了,但回家便成了另一个版本)。
作为老师的我们其实有些习惯,因为有时候小朋友会分不清楚现实和想象的区别,在跟家长复述幼儿园的事情时,会带着一些自己的想象,但告黑状这样的事情确实让我们老师心里很不舒服,所以就跟家长谈了谈,当然也把她在幼儿园的其他表现如实告知。结果妈妈说:希望老师在幼儿园能够不要对孩子严厉,但又说不要不管教孩子。这让我们犯了难,所以我们到底是能管还是不能管呢?第二天,我们只好好好跟孩子谈谈心,结果,孩子说出了一句话让我到现在都记得:“我怕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我了!”
是的,那会儿小A进入了叛逆期,而国家又刚开始实行二胎政策,而她的妈妈就又有了宝宝,也许是前期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小A非常惶恐不安,又或许别人对小A进行了不好的引导(比如,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所以小A只好靠在幼儿园闯一些小祸来引起妈妈的注意!我想,这就是一种“求救信号”!这就是孩子内心深处渴望被爱的信号!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就是一本理论用书,但打开书,里面却是满满的有关于孩子如何渴望被爱的故事!每一个孩子是如何“爱缺失”又是如何“被爱重生”!
就像小A,她所做的这一切,其实就是在渴望妈妈的爱,那是一种本能,毕竟她只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但其实,每一个班级里,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小孩,他们都在期待爸爸妈妈的爱,这种爱,不是一种愚昧的爱,而是有智慧的爱!这种爱里,带着一种平等,没有居高临下,而是把孩子完完全全地当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孩子。如果我们把孩子仅仅只当作孩子,那么我们心里就很容易居高临下,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认知都是对的,自己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他们好的,但却从来不问是不是他们需要的,是不是有智慧的!我们常常趾高气扬,指着孩子说教,却很少蹲下来与孩子平视,和他们一同探讨生命的美好。
所以在幼儿园时,我们老师常常被教导:要蹲下来与孩子对话,甚至我们的园长会跪着与孩子对话!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敢于与你我进行沟通。
在这本书中、在那些缺爱的孩子身上,我们也会看到另一个自己,比如棍棒教育下的自己!我们小的时候只知道唯有听话父母才会爱我们,以至于我们曲解了真正的爱,而这样糟糕的情况又被延伸至我们的下一代身上!我们常常要求孩子听话、顺从,却忘了顺从他们的天性,如果他们自小便懂事又听话,那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有爱且完全的大人!
与其说这本书是在谈教育,不如说是在教大人如何成为一个有爱、有原则的父母。虽然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成为人中龙凤,但是在那之前,孩子要先成为人、成为他们自己!只有父母用爱塑造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感受到幸福,他们未来才能成为正直、有爱、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九)
喜欢逛公园的我,有时在公园里听到那些嬉戏玩闹的孩子们,常常将“打死你”等之类的口头语挂在嘴边,这经常令我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安和焦虑……
我猜想,有可能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平常总喜欢拿“打死你”这三个字来吓唬他们。孩子们听久了,就有模有样地学起来。其实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就纯粹觉得好玩吧……
来自宁夏银川的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李跃儿在本书里,为我们讲解了她长期践行的教育理念:教育要适合于孩子,不是适合于普遍意义上的孩子群体,而是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
教育的本质是协助人类的生活。教育首先应该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状态入手。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要在爱的基础上建立,少了爱就无法实施教育。爱对教育的意义就像光,始终照耀着整个教育的过程。智慧的爱能使孩子优秀,愚昧的爱可能会毁灭孩子。
由恨出发,就会失掉教育的前提,导致教育的失败。
孩子需要良好的呵护与鼓励,需要老师和父母看到他们真正的需求。而友好和谐的成长环境,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拥有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勇气,从而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父母的误区在于,总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而不考虑他们的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
比如现在流行的形形色色鸡娃模式,似乎有些拔苗助长的趋势,搞得父母和孩子彼此精神焦虑不堪,身心俱疲,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幸福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就被拿走了。
所以父母要找到正确养育孩子的方法,勇于改变自己,以正确的养育观念与爱的心态,还给孩子幸福,要知道,心灵与心灵的互动高于思维与智慧。毕竟人生不能重来,而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美丽的心灵比美丽的风景更美!播下爱的种子,才能收获爱的芬芳!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
其实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但今天读了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我才知道,原来我也无意中犯了三大错误。
1、在家也充当了老师的角色
正如《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里所说,每当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老师来向我们反馈后,回到家我们也依然像老师一样,对孩子只有批评和责骂,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好,这样就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批评和责骂只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难管教。 ☞李跃儿说,在家里,孩子不需要多一位老师,而是需要一位爱他的妈妈。所以,不要再在孩子被学校老师批评教育之后又继续像老师一样去批评孩子了,而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孩子,引导孩子,用爱去温暖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 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叛逆,那么多孩子不幸福,进而导致父母也不幸福?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彼此之间感受不到彼此的爱。所以,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孩子感受不到的爱,那不叫爱。
2、错误的爱孩子的方式
书中的杨杰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对孩子只有爱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智慧的爱。正如李跃儿所说,一位合格的母亲首先要分清“慈爱”与“溺爱”的界限。
书中说:受母亲溺爱的孩子无意识里总是期望母亲把什么事都替他们做好,就像他们在婴儿时期一样。这就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亏欠了二娃,所以对他甚是溺爱,所以他才会一直装婴儿,装可爱。
李跃儿说,真正的爱不是帮孩子做好每一件事,而是帮他自己做好每一件事。所以,从今天开始,做个“慈爱”的妈妈,而不是“溺爱”的妈妈。
3、我一直以为是孩子拿走了我的幸福,殊不知是我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每次当我感觉不幸福的时候,我就很容易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导致孩子也不幸福。李跃儿说,孩子的幸福被家长、老师和其他教育者拿走了,这是真的。
孩子的幸福被我们拿走后,我们的幸福又被孩子拿走了,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想要孩子幸福,还是要自己先幸福起来。只有我们幸福了,孩子才有可能更幸福。孩子幸福了也才能促使我们更幸福。
虽然这本书没什么理论性的知识干货,但它的每一个真实案例都对我们有所触动,它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就能意识到自己在育儿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错误。与其说她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好孩子,不如说她是在用实际案例教育我们,给我们当头一棒,惊醒我们。 它让我明白,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教育好家长,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一)
文 | 夏鸢的暖心小筑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一个采访节目,主题就是问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会觉得父母的什么行为不太好。
被采访的那个孩子,就说到,她看到爸爸妈妈玩手机、或者是没有很好地陪伴时,会感觉到很失落。
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渴望父母的陪伴,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关注。
但是这些感受,父母有时会察觉不到,或者说,在父母的心中,孩子就应该听话、就应该什么事情都要做好,一旦有了这样的固定思维模式后,就很难再改变。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想法都是天真无邪的,只需要我们学会观察和理解,这就如同我们也渴望他人的理解一样。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陪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爱和幸福呢?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就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跃儿,她是儿童教育家,也是跃儿教育的创始人。
她用40年的教育实践整理出来的育儿精华,用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如何智慧的养育孩子,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如果这个问题是问我自己的话,我也许会回答出很多不一样的想法。
回想自己小时候,觉得比现在的孩子要幸福得多,起码没有在特别小的时候就要去学习。
现在看到很多报道,或在群聊里,很多妈妈都是特别焦虑的,一问原因,原来是焦虑孩子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孩子3岁之前,甚至是上幼儿园阶段,我们还是应该保证孩子是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下成长的,也就是说,孩子不能过早的进入学习的状态,那样会扼杀他们的天性,以及丧失学习的兴趣。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8岁的孩子,他的爸爸对待他的态度极其恶劣,动不动就打骂他,孩子当面不敢说话,只能在作文里把这些想法写出来。
除了宣泄他的爸爸是个特别邋遢且懒惰的人,还写了一篇想要告诉爸爸的话的文章。
在文章里,孩子说到,其实他最期待的,或者说最渴望的就是爸爸能够多多陪伴他、与他一起玩耍。但他始终得不到这样的温暖。
而在这之后,他的爸爸知道了孩子的想法后,便参与了孩子的生活,与孩子一起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
其实,这就是孩子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家庭的爱与温馨,他们要的并不是什么礼物、也不是什么所谓的仪式感,他们只需要最亲的人给予关爱与陪伴。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有时候会使用了错误的方法来爱孩子。
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上一代人留存下来的某种固定的东西,一代传一代都是这样如此;另一方面是现在的父母都没有耐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孩子在身边就是吵闹的,没有时间真正陪伴孩子。
其实,孩子之所以吵闹,或者说要用一些行为来引起你的注意,是他们想多与你接触和互动,而不是真的要吵你。
对于这些事,我也是深有体会,有时我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事后也会很后悔,为何就不能心平气和与孩子进行沟通呢?
那么,对于现在繁忙且压力过大的父母来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
除了舒适的休息以外,那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就是书中所说到的,我们要学会感悟童心。
感悟童心,就是我们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事情,而不是以我们的思维模式去判断。
只有做到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做到共情,才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心声。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做父母的道理。
当你有了孩子后,你要思考的事情会有很多,不仅仅是如何养育和照顾,还有为之重要的,那就是要多去高质量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好好的去感受孩子的存在,这样就能获得彼此的幸福了。
作者:夏鸢的暖心小筑
爱阅读、爱写作、爱手帐
爱古风、爱动漫、爱偶像
喜欢一切美好且文艺的事物
绘本阅读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二)
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妈妈们最常说的话是:为什么小时候那么可爱,现在看啥都不顺眼了呢?于是,对孩子与自己的预想出现偏差时,就会对孩子指责、埋怨甚至怒骂。事后又后悔,因为明白这样相处模式下,孩子的幸福感会渐行消失。育儿书看完了也是治标不治本,一个忍不住又会恢复原状,随时暴走。
在看《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时,看到作者写到他们与孩子的相处,曾经也 一度紧张。看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拉锯战,熟悉之感扑面而来“”,连用词都大同小异,比如:这个样子,以后不要上学了,以后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学都不用上了,看课本又什么用?干脆送他去打工吧……威胁与愤怒交织在一起,没有一句话是好听的,恨不得用枪指着孩子说:要不要好好读书,不读你看看后果!!!也许只是恨铁不成钢,或者想刺激下孩子,但是我们的出发点错了——不是从爱出发,而是由恨出发……
大多数父母都一样会犯错,但幸运的是,我们懂得反思与思考。《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作者李跃儿,也“曾是位糟糕的母亲,因不懂儿童的世界,不懂教育”而错过错,但是他决心从事教育事业,就与曾经犯过的错误有关。他的教育观就是从错误里生长出来,再一步步反思出来的——而这也将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我了解了我的错误,我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亲手重建孩子的幸福。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找回我们与孩子最本质的关系。我们和孩子关系是——驯养与被驯养的关系。
什么是驯养关系?《小王子》里解释得最为透彻。当小王子在沙漠边缘走时,遇见了小狐狸,他很想和狐狸玩,但被拒绝了。小王子像知道原因,狐狸说:因为你没有驯养我。驯养是什么意思?狐狸说:驯养将是建立关系。建立关系又是什么意思?狐狸说:建立关系就是——比如现在对我而言,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只不过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什么是宇宙间唯一,对孩子而言,父母就是这个唯一。
那为什么我们与孩子的驯养关系,却并不顺利和谐呢?
应该驯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不是我是你“父母”,你就的听我的,驯养是:即使看到与自己并不想关的事情或东西,也会联想到你的美好。就像小狐狸说的: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麦田无法让我产生联想。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如果你驯养我,那该会多美好啊!金黄色会让我想其你,我也会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如果,你和孩子是驯养关系,你们就是互相之间的美好。
以爱驯养
理想的驯养关系,不是强制,不是pua,更不是放纵,而是以爱驯养。用作者李跃儿的话来说,就是要用爱占满对方的灵魂。
有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的孩子到了11岁,反而倒退得像个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家总是无规则的吵闹,会无事找事得惹事,似乎对什么也没什么多大兴趣,整天偷工减料,能少做就少做……总之,就是特别不对劲。
现在,后知后觉地发现,也许是他是没有自我向前的驱动能量。为什么这么说,我前后反思了很久,才意识到:我确实有些忽略他了。首先,我总盯着学习这块,如果没有长进或退步,就会唠叨或指责,觉得11岁这么大个孩子,怎么还怎么不懂事。于是教育他的问题上,节奏也很混乱——要不心累,觉得算了就这样吧,放任他,爱干嘛就干嘛去,只要别惹我;要么就是严厉指责,语言说甚至有些pua,如“你不想学就别学了,现在就去打工,自己养活自己”之类的。可想而知我,无论哪种情况,都能看出自己的极度不耐烦,甚至想放弃的情绪,别说这个时候你爱孩子,你真的只差没有想直接把孩子扔了就好。
但看到作者家中,孩子爸爸反省后与孩子的互动,看到孩子与爸爸互相喊“娇”,平等地互相打闹喊叫……我泪目了,这才是真正的爱的驯养吧!
才知自己真的好久好久没有好好爱过孩子,不含功利心得去孩子了,内心里太多孩子的“应该”,而忘了自己的“应该”这,孩子的吵闹,也许是另一种对爱和幸福而的呐喊吧!
我必重建孩子的幸福
在李跃儿老师笔下的诸多学生故事里,我看到许多反面案例:无辜的孩子们,幸福就就这样被自己的父母带拿走了,反而来还理直气壮的认为都是孩子们的问题。太难受了!此刻,我的孩子应该也是感同深受吧!
我错了!大错特错了!
希望我做到这几点,能把幸福还给孩子吗?
1、好好说话,用心说话
如果哪种情况,在情绪上头,埋怨指责孩子时,先冷静10秒,去想想这些话能不能说,可以怎么说,尽量保证有效沟通。
2、不强制,给空间放手让孩子自我成长
学习上,不要只紧盯孩子学习。时刻提醒自己,放手给孩子空间。
多给自己讲讲这个故事:陶行知先生以前在讲座时,做过一件事。他抱着一只母鸡进来,不说一句话,把鸡放在讲桌上,按住鸡头,掰开鸡嘴,抓了一把米强行喂给鸡吃,无论怎么喂鸡也不吃。之后,他放开鸡,离开一段距离,那只鸡吃吃了起来,之后,陶行知才开始演讲,他说:教育跟喂鸡一个原理,如果强迫孩子去上学,他是不愿学,如果放手,不但愿学,还学得很好。
3、真的去爱孩子,而不是假装
假装久了,都觉得觉得自己是真的爱孩子,当我们以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时,其实我们让孩子离幸福越来越远。
我告诉自己,允许孩子的吵闹,允许孩子的松懈,学习从表面找到孩子内心的说法。从现在开始,收集我们的幸福的时光,并让这些时光散开在我们的生活哥哥角落。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三)
我喜欢她对于教育意义的定义。“教育始终是人类向前发展的根基,它不仅仅关系到一家一户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七一勋章获得者支教校长张桂梅,曾说过一句话:“一个受过教育的女娃,能够影响三代人。”其实,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教育,更加一本万利的事情了,我们生存于社会之中,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一个富豪,仿佛可以用钱来摆平一切,但缺乏教育的社会,他无法阻止贫民追逐利益用农药种植粮食蔬菜、他无法阻止渔民从倾倒了化学废水的江河湖海里捞鱼虾螃蟹、他无法在坐飞机之前检查每一个不负责任懈怠维护的螺丝钉是否拧紧。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教育的崩溃,足以毁掉一个国家”。无论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如何,教育是社会秩序得以正常运转的根基。
.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现在迫在眉睫的就是教育失衡问题,偏远贫困地区缺少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问题正随着全面脱贫和特岗支教老师逐步得到解决。而对于城市家庭,家长更多面临的教育问题,则是,日益增长的对于更高教育程度的追求,与孩子面对于鸡娃对于学习的本能抗拒之间的矛盾。
. 无数家庭在这种“相爱相杀”的对抗中,亲情变得日益淡漠,家长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在培养在努力,而孩子觉得自己是为家长实现人生目标的奴隶。教育越发变成了一种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寓教于乐,仿佛成了幻想。学习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和价值,成为双方不快乐的源泉。
. 书中有个例子,一个过分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妈妈,要把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容不得半点不如人的地方,她甚至辞职在家,专门培养孩子。有时候,前一秒还是一位慈母后一秒就翻脸训斥,仿佛生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实施这种折磨,有天孩子终于忍无可忍哭着说:“妈妈,我现在还小,打不过你,等我长大了,我会杀了你,把你XXXXXXXXXXX。”我相信这样极端的案例可能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孩子忤逆反叛对抗的亲子关系,大家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见过,这种例子,在我看过的另一本书里《走出原生家庭》里也是国人最常见到的亲子矛盾,以小见大,曾经震惊全国的北大高材生学子吴谢宇弑母潜逃的案件,就是这类教育失败的典型体现。孩子如何一步步被逼成这样呢?
. 书中别没有说教一般的具体指导,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会把各种问题的成因,背景,心理,等等因素,掰开揉碎讲出原理。这样的书好处在于,具体的事件千变万化各有不同,只要掌握了背后的原理,每个人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应变操作,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看法。
. 孩子犯错,首先需要家长的接受。失败是成功之母,并不是一句空话,成功确实需要失败去滋养,成年人也会犯错,却不允许孩子犯错,其实本质上家长认为孩子的大脑就像电脑一样,出现的错误如果不及时处理纠正就会越积越多(我想多数家长都会有这种思维惯性),比如当孩子太淘气而犯错闯祸时候,家长就仿佛有责任让他们刻骨铭心的记住这是错误的,永不犯错,但这样的后果反而是孩子失去了自我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机会。 .
为了不出错,孩子就要收敛自己的试错尝试和探索精神,而往往这个时候,家长又反过来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探索精神、太胆小!家长自己把孩子折磨成胆小如鼠的人,却完全没意识到是自己造成的。有些父母从来不把孩子当人看。“孩子在他们眼里介于植物与宠物之间,爱心上来就宠溺,没有爱心了就踢上一脚。为了表现大人多么会教育,逼着孩子处处优秀,至于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什么伤害,他们从不考虑。”
. 作者说,如果把家庭的爱,比作花园的话,愚昧的爱就是有毒的花了。很多时候,看似是孩子拿走了大人的幸福,实际正好相反,是大人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孩子所有问题如果追根溯源,几乎都会追到大人那里,只有大人调整过来了,孩子才有调整的可能。有些家长天天抱怨孩子难管,说白了,他们自身的问题很严重,只不过自己都意识不到,还觉得自己苦口婆心天天教育的挺好呢,当然,自己的镜子就是歪的,怎么照扭曲的自己都感觉自己挺美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就是一面正直的镜子,可以帮助家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的教育思路和自己对待孩子的引导方式到底对不对。不要执迷不悟害人害己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四)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本畅销了20年的育儿书,对于一个妈妈来说,这是必读之书。
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断地想,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以至于这几天,我不停地问我家孩子,“你幸福吗?”
结果,你猜怎么着?对于孩子来说,一块糖、一块巧克力甚至一个奥特曼卡片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标准。这么看来,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孩子的幸福点好低哦。其实不是,他之所以觉得这是幸福,是因为这些东西可以让他感觉到满足。
孩子的这种幸福点也让我再次惊讶他们和大人之间对幸福定义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明白,大人所认为的幸福在孩子那儿不一定是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其实就两个,一个是智慧的爱,另一个是孩子的幸福感。
智慧的爱
爱分两种,一种是智慧的爱,另一种是愚昧的爱。智慧的爱会使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而愚昧的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可能会有父母有疑惑,爱就是爱,哪里用分什么智慧之爱、愚昧之爱。
没错,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爱就是爱。父母爱孩子是本能,是天性使然。但这种爱,孩子不一定能感受到。
在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很多孩子感觉不到爱的案例。这些案例中的父母不是对孩子拳打脚踢,就是对孩子恶语中伤。我们可以肯定,这些父母是爱孩子的,他们之所以对孩子打骂是因为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好孩子是打出来”“打骂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等等。
但从这些案例中,这些孩子全部都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有的甚至因缺少父母的爱而对父母有了仇恨心理。“宁夏4.20特大袭警案”中的主人公杨杰甚至到死都不愿意见自己的父亲一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很多父母将孩子当做宠物、花草甚至自己的私有物品。孩子做的好了没奖励,做不好了有惩罚,试问,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生活在恐惧中呢?
在种环境下,如果你要问孩子幸福吗?孩子怎么可能会觉得幸福,他们唯一的幸福应该就是不被父母打骂了。
父母这种爱,就是愚昧的爱。
智慧之爱,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理智的爱。我可以原谅你的不小心,但绝不放纵对你行为以及品性上的教育。
书中,作者讲述了她和老公是如何纠正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的。
这本书让我惊讶地方是,最开始的时候李跃儿对待她儿子的行为和很多父母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孩子表现不好被老师叫过去谈话,李跃儿和老公回家后便对孩子一顿训斥,什么难听话都说了,但效果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她的儿子干脆不去上学了。
看到这,相信很多父母都深有感触。本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对孩子来一顿猛料,希望孩子可以迷途知返,结果却是,孩子不但没有迷途知返,反而是越陷越深。
在这里,我要说一句,孩子其实都是顺毛驴,你得顺着来。如果你拧着来,他比你还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相互折磨,两看两相厌。
顺着来,不是说凡事都依着孩子,而是有选择性,有方法的。
举个例子:
孩子让你检查他写的拼音是否工整,如果你告诉他其中几个写的特别好,其中有两个如果也写的那么好就太完美了,他绝对高高兴兴地重新写那两个。
如果你拿到作业本对他说,你写的这是啥呀,然后一把将纸死掉让他重新写,你看他还愿不愿意?
在对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共情一下,冷静一秒钟。
如果,你看到孩子作业写的不好,先不要发火,而是先想一想“如果换成我,我希望父母怎么做”。
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第二个虽然也是重新写作业,但他的心情绝对没有第一个好。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我可以很大声的说是和孩子有关的大人们。
大人可以轻而易举的给予孩子幸福,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抹杀孩子的幸福。
说完什么是智慧的爱,现在我们来说一下孩子的幸福感
说到幸福感,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你可以回忆一下,儿时的你什么时候觉得很幸福。
我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儿是和小伙伴一起爬树、掏蚂蚁窝、在沙土堆里玩。那个时候我的父母也不觉得玩这个有多脏。
没人管,想怎么玩怎么玩,回去还不用担心挨批评,那种感觉太幸福了。
而现在的孩子玩土父母觉得脏,爬树、掏蚂蚁窝这样的事儿想都不要想,没门儿!
孩子正是出于爱动、好奇的阶段,你不让他干这个、不让干那个,他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感,他怎么会幸福呢?最终的结果是,孩子得不到满足就各种作妖。
说到幸福感,记得去年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孩边哭边背诵九九乘法表。通过屏幕,我在孩子身上没有感觉到任何的幸福。我只感觉到父母在揠苗助长。
因为我也有孩子,宝妈之间也经常交流学习心得。现在社会这么么卷,竞争压力这么大,所有的父母都是卯足了劲儿往孩子身上砸钱,小小年纪便穿梭在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之间。
这种揠苗助长的心理,大人累,孩子难道就不累吗?《家有儿女》中刘星对说,他连一个才艺都没有,别人都有拿得出手的才艺。而刘星的妈妈却对他说,她给他报了,只是他坚持不下去。结果到最后刘星没有才艺但收获了快乐。
在看《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时,我不断地想,我究竟是把孩子当做一件机器还是一个独立的人;是强制性的报班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孩子的幸福感重要还是父母的面子重要?
是啊,面子!大人之间谈论最多、攀比最多的就是孩子。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的孩子钢琴过了几级等等,攀比的潜在因子不正是面子在作祟吗?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是一本让你深度思考的书。如何培养孩子乐观、自信以及幸福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地方。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十五)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个书名就很吸引人。
孩子按理说不该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人群吗?
想说,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给我拿回来。
哦,是我自己。
那我就反思改变,先从学习《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里的理念开始。
这次看到这本书再版,很欣慰,再次拿来阅读,发现有些内容仍记忆犹新。
还记得的当时看到这本书时候的触动,并激动地把它推荐给别人的时候。
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他们的幸福是如何是失去的,又该如何找回呢?
在书中李跃儿探讨了这些问题,也给老师和家长提出了警醒和建议,家长该如何让孩子过得轻松自然健康成长,老师又是如何回归教育的初心,给孩子的成长以更有效的帮助。
李跃儿通过大量的是实际案例,展示给读者孩子们所需要被爱护和被珍惜对待的内心需求,成长发展所必须的真正的适宜环境。
指出了现存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误解、忽视,甚至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给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了怎样摧毁性的打击,
以至于导致一些孩子的性格状态行为出现偏差,
更有甚者走上了犯罪道路,着实令人惋惜。
李跃儿用温馨朴素的言语,掷地有声的讲解,以及痛心疾首的开导,从教育理论上,从实际案例中,从孩子们的真实变化对比中,让读者看得到,
孩子们该是在怎样的状态,放松地成长。
并给出方法,教师和家长该如何地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积极正向成长的生命力。
用爱激发孩子的潜能,给孩子发展的能力,给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找回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赶走生活中的乌云,让孩子的天空阳光灿烂。
李跃儿提出了一些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念,在完全尊重爱护爱惜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孩子真正的接纳欣赏和纯粹的爱。
一,唤醒内心的爱,并让它看得见。
1,真切感悟童心,欣赏美丽心灵。
放下架子,说孩子形成朋友式的平等关系。
2,棍棒之下逆子。
最亲的人成了最恨的人,
监狱里的王丽,被父亲是回来再看的小小说和作业,也是撕为了她的人生。
想起,少年说的那个被父亲撕掉几十本自己写的小说的女孩。
现实往往很残忍,而又是现实,而无法重来在还可以挽救的此时此刻,丢掉愚昧的爱,重拾智慧的爱,满足孩子生活需求的同时,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给孩子的内心安定的成长环境,用爱充实孩子的灵魂。
二、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方式。
从书中的人才公式我们得知,人与才的结合才是人才
人是主干,才是能力。
如果舍本逐末,必将酿酒苦果。
“成人的误区在于,总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什么样,而不考虑他的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
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
对于父母常出现的教育误区,以及如何规避,如何纠正,在书中讲到的也蛮多。
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都勇敢地闯过了很多误区,需要反思和改正的地方有很多。
也理解了在本书推荐序里的那句话:如果你懒得多看书,却一定要看这一本。
三,从现在开始收集幸福。
是个几年对这个幸福的小篮子依然印象深刻。
“在一片树林里,突然看见一片树叶,被阳光照的像玉石般晶莹透亮挂在一道暗绿色的背景上,
这片叶子给你一种幸福的感觉,你就把这种感觉收集起来,放进你的幸福的小篮子里。”
听起来像童话,可这并不难实现。
在大自然中每一片叶子,每一束阳光,每一朵鲜花,还有每一种好的感觉都应成为你收集的内容。
就像是快乐银行的定义,像每天记录三件成功的小事那样,只要肯留心。
在生活中,刻意地收集、储存幸福的方式,值得学习。
当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开始是幸福了。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刻意制造幸福时刻,储存幸福的回忆,
跟随这本重获幸福的指引书,让自己和孩子变得都幸福。
虽然在这之前有看到过这本书,毕竟,道理说起来容易,在实际行动中肯定会打折扣。
所以像这样的育儿书籍,不只是和教师家长阅读,还适合多次阅读。
读这本书,也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你爱孩子的初衷,不要被教育孩子的繁琐、望子成龙的焦虑,
无意中给孩子的幸福设置了阻碍,
事与愿违地行成孩子心灵上无法言说的苦难,给孩子说生命不能承受的重量。
拒绝被焦虑裹挟,拒绝误解孩子的发展,拒绝错误的教养方式,先从读这本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