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灯之湖畔》,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畔的宁静和灯光的温暖。故事中的主人公在这片安静的湖畔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慰藉。作品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人物内心的变化,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成长的渴望。让人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温暖。
《灯之湖畔》读后感(一)
三个姐妹 大姐顾家 二姐想奋斗 小妹贴心爱漂亮 即使结尾大姐和小妹一起去东京找妈妈 也很平凡 那个小店会倒闭吗 小灯和他的青梅竹马会在一起吗 这是一个很平凡很平淡的故事 但却让我想在读一遍开头 那个开在湖边生意冷气的连一个柠檬都要等上一刻钟的小店 今天会有好运哦 那个阿婆给猜中手里柠檬的小灯说道。
《灯之湖畔》读后感(二)
4.5,重读灯之湖畔感觉要重新写一下。读合上书页会有“悬而未决”,沉静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细节和情感的描写很真实的再现了平凡人最日常而又真实的一面。虽然写的是灯子,但处处能看出自己的影子,哇那个“小灯希望我那样说的话,我就那样说”……“灯子希望我那样说的话,我就想那样说”……“小灯,我们,结婚吧?”老夫的少女心,已经不行了啦!
《灯之湖畔》读后感(三)
生活就是在平淡无奇的表面下波涛汹涌着。隐藏在灯子和阿悠心中十五年的秘密一朝揭开,只是更加深了姐妹间的默契。那些本以为会一直束缚着我们的、走不出去逃不开的“茧”,在命运的际遇中终会慢慢变薄,直到破裂。
生活的根被轻柔地抚触着,少了些许硫磺味,也不再是漂浮着的。就像温泉水冒出的热气,消散弥漫,却还是会再次化成水,回到它原来的地方。
“辛苦了”
“我回来了”
《灯之湖畔》读后感(四)
能将小说写得引人入胜的作家有很多,但是能做到在波澜不惊之中还丝丝入扣的人就没几个了,不过青山七惠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就像陈升评价刘若英一样“一杯奶茶”不像其他描写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小说充斥着狗血滥情,也不是一平如水读起来毫无趣味,一切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且这本书的语言也十分清丽让人在随着情节变化的同时也领略到静谧的景色,被灯子一家生活的环境所吸引。故事的叙述很平和,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读起来心静如水,浸入到故事发生的场景。
记得那年圣诞节的夜晚,人们齐聚在风弓亭庆祝新的开始,那不是离别前的挽歌而是为下次“我回来了”的前奏曲。
ps:感觉这本书和西村由纪江的纯音乐更配哦!
《灯之湖畔》读后感(五)
青山七惠的书《一个人的好天气》《温柔的叹息》都是一种清新的风格治愈的气息,这本书也延续了这种感觉,温柔还缺乏力量,讲述了一个关于坚守和逃离、禁锢与成长的故事。
26岁的灯之在半山腰经营着自己家祖传的茶点风弓亭(类似吧),每天与妹妹阿悠、花映生活在一起,生活就如山脚下的湖水一样平静。
在山里来了新的客人,二妹去东京生活,父亲得了重病灯子无意发现母亲离开之后还在关怀着一家人,灯子平静的生活泛起了波澜,一切往事浮出水面。在爱与坚守中,三姐妹终于鼓起勇气去寻找自己的母亲,父亲、灯子与阿悠每个人都暗藏自己心中的秘密维持这段家庭,母亲不愿束缚这个地方去寻找真正的自由,每个人都心照不宣的保持沉默。姐妹、父母、亲人、朋友、青梅竹马、妹妹的恋人、来访者及存活于回忆中的人在灯子的记忆中持续扩散,灯子也接受了自己的青梅竹马,终于过上自己的生活。
细腻的文笔讲述爱与逃离与不舍,像一壶苦涩的茶,慢慢品。
《灯之湖畔》读后感(六)
《灯之湖畔》讲了一个节奏很慢的故事,慢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可能会看的昏昏欲睡。可如果你恰好没睡着,你就会发现,这故事好处多着呢。
三姐妹在山顶的湖畔开餐厅。索道上山,湖光山色。夏天可以钓钓鱼,冬天可以滑滑冰。就这样终老也不错啊。可是总有人要离开吧。青山七惠的小说对情绪和细节的把握是十分精准到位的,简直是开辟了少女心理小说的新的流派,难怪会拿那么多奖了。
就写作技巧而言,这个故事会在展开过程中不断地揭示一些线索,程度刚刚好吸引人读下去。等到了最后几章,倒有了涓涓小溪汇成滔滔巨流的感觉,三姐妹下山的一幕让人真有点感动呢!
无论如何,要勇敢地迈开走出心防的第一步。
《灯之湖畔》读后感(七)
大年初五时,得了个空闲的下午,在家读这本书。
和热闹的新年气氛相比,书里的世界简直清冷。
就像寒雾笼罩的早春清晨,你明明知道有什么正在发生,拉开窗帘却只能看到雾气附上玻璃后滑下的水痕。
青山厉害之处在于察觉人与人之间的细微关联和人性中暧昧未明的部分,将创作对准现实生活中极易被忽略的人物,故事只是人间状态的碎片,而作者是身在其外的反光镜。
久米家没有母亲,只有父亲和三个女儿。
幺女花映是个高中生,次女阿悠决定和男友搬到东京,在那里努力成为一个演员,长女灯子在山中经营父亲开的日式茶室,固守于此,让茶室里物件保持与多年前无异,灯子的人生如同凝结了一般。
故事由此缓缓展开。
《灯之湖畔》倒过来写母亲离家的秘密被家人隐藏,父亲、灯子、阿悠三人各自默不作声咀嚼一角秘密,没有人拥有完整的真相,于是秘密的效力像幽灵在家中盘旋十余年,挥之不去,直到三姐妹决定与母亲见上一面。
总觉得青山七惠驾驭短篇的功力在长篇之上,个人最喜欢的长篇作品《新娘》基本上仍是短篇小说的写法(讨巧地分出了四个角色、四种视角来叙述同一件事),不过《灯之湖畔》在谋篇布局上已经远超过了之前的《魔法师俱乐部》和《我的男友》。
《灯之湖畔》读后感(八)
“春天,已经来到灯子心中。”
用懂事规矩麻痹内心的灯子,无法坦然面对的母亲的秘密,这一切都能与我产生共鸣。
共鸣,多难能可贵。
父亲源三相当懦弱,十几年来维持着可笑的报复,仿佛自妻子离开那天起他的年龄就停止生长。
梦想成为女演员的阿悠,走过母亲相似的道路。
死也不肯说出那个补习班老师名字的花映,和当初母亲撇下三个孩子与男人私奔一般决绝。
就连最成熟懂事的灯子,遗传母亲的字迹,对待淳次也像母亲和香子对待纪伊先生,若即若离,又家人似的,离不开。
灯子的情窦初开,暗恋对象是母亲的前任男友纪伊先生,她误打误撞挑明母亲的外遇,两个妹妹的嚎啕,父亲的沉默,母亲的不告而别,使得年幼的灯子下意识将所有过错统统揽下,迅速成为一个模范长姐。
阿悠不止一次撞见,她和妹妹花映的无知不同,她藏一肚子事,按照自己想过的生活,一直过得很好。男友隆史先生曾对自己姐姐动心,不过一瞬间的意乱情迷。
至于辰生君,最初以为他能改变灯子的命运,能带给灯子全新的人生,结果发现他只是个小孩子,抱着卑鄙的心思接近自己的目标。果然,灯子和淳次君这样善解人意的男人才能一起不如婚姻的殿堂。
没有任何日子能够喧哗,但对于灯子而已,解脱意味着她也能够参与幸福生活不再仅仅当个拍照的旁观者。
最后阿清,像阿清这样长相漂亮,情商高,人缘好,这样的好朋友请给我来一打谢谢!
《灯之湖畔》读后感(九)
首先,要感谢这本书,它陪伴我的这几个夜晚,我都睡得很温和。
故事是日本乡村的一个家庭,以三姐妹之家的灯子为主体展开的。灯
子是一个小心翼翼,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吧。可能是因为自己未曾经历,
所以在情节和人物设计上我并没有很多共鸣点,但是我了解到了一些
日本情态。首先,他们在礼仪方面真的是很讲究,他们给我的感觉也
是很平易近人的形象。其次就是我发现真的是在每一个国家都会有年
轻人渴望大城市,渴望丰富的生活,不过这本来也不是矛盾的事情,
毕竟年轻人还是应该有宽广的眼界。
倒是这本书让人觉得剧情大转时便是将三个女儿的遭遇和母亲一同联
系了起来,这是一种映射吧。纪凡先生的儿子与灯子的一段事,灯子
和姑姑的儿子的一段情,和灯子的爸爸妈妈和纪凡先生的关系相似。
阿悠碰巧和妈妈一样在东京追梦当一名演员。花映像她母亲一样爱错
了人。又或许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亲人所以巧合,这或许是每个人都
可能经历的事情。
就像当三姐妹去东京找母亲,质问她为何抛下她们离开,母亲说,因为
我本性不能长久地爱一个人,过一种生活。
我们都有千万种选择,谁都好奇另一种活法,谁都不满足,得不到的
永远蠢蠢欲动。
但我还是希望,能够知足满足,用力爱一个人。
书里的湖畔让人会想起你的名字里女主的家乡。
书很淡,适合安静的雨后慢慢读。
阅读愉快。
《灯之湖畔》读后感(十)
最初接触青山七惠的书是从《一个人的好天气》开始的。初入社会的女孩子面对即将投入的生活的故事,很暖心很有生命力更有面对的勇气。直到现在仍是她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部。
这本书我其实都没有完整读完,只看完了第一个故事就搁下了。几个姐妹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海街日记》,没有那么多的冲突,这里的故事更加的平和舒缓,也因为没有激烈爆发的冲突反而感觉有一种郁结其中的压抑感觉。最起码文中的大姐就是给人这种感觉!
女性作家的感情细致入微,读她的小说能体会到这种身为男性很少在意的细微的地方,平时看的历史经济这块的比较多,理性多过感情,能从她的小说处补补也是好事。
就这部小说来说,感觉就显得很多顾虑又沉重。小说或多或少是作者自己部分生活或者心态的一些写照。从 一个人的好天气 到 窗灯 感觉作者反而在犹豫有些走回头路的样子。我也和一个女性朋友聊过这个问题,她也说这是女人的惯常:思考过度,翻来覆去的想,还难免走回头的路子。
一个人的好天气 是开始鼓足勇气, 窗灯 是体会与人相处的艰辛,等到 这部一切又貌似回到了之前纠结于是否要迈出步子的时候,不过背景有所不同,之前多是以一个人单独作为环境前提,这部里面是至于家庭之中,家人是港湾也是羁绊,环境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我也希望事情能够简单些,就可以显得轻松,而进入社会经历了一些人和事情,就会觉得很多事情就像一张网,困在其中。
我能体会到身处其中的那种不自由和处处受制,做出改变是很困难的,有时候可能男性的思维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候更适合,先去做,有些问题在遇到时候再去具体解决,而不能被自己溺死在思考之中。
《灯之湖畔》读后感(十一)
阅读过几本青山七惠早期的作品,最喜欢的是《一个人的好天气》和《碎片》。青山七惠在我的印象里,是擅长扑捉情绪的,能够通过描写准确的传达出那种我们觉得难以描摹的情绪。在她的人物身上和她的文字里,都有一种非常浓厚却柔和的气氛,情绪是最容易共通的,气氛是自然流动的,所以虽然她的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平淡,但还是能够让人沉浸进去。
《灯之湖畔》是青山七惠历时三年写出的长篇小说。但整本看下来,既没有长篇的份量,也没有比她的短篇多出多少味道。不过和我以前看过的作品确实有一些不同。在这本小说里,虽然读起来还是平淡如水,但情节上有了一点小突破。加上了婚外恋,两个小孩子都目睹了母亲出轨的场景。而且还以悬疑的方式,最后才引出这桩至始至终都笼罩在这个表面平静的家庭的大事件。这样的编排能够抓住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看下去而不至于对那种风轻云淡的文字过于厌烦。
不过这个情节的突破效果很差强人意,不仅没有给小说增加多少深度和意蕴,而且显得俗套和无聊了。我们喜欢青山七惠并不在于她给我们带来多少情节上的刺激和有趣,而在于她对平静普通生活里人的内心情感的透视。不需要强烈的情绪渲染与高潮迭起,只需要平和简单的把人物的内心延展开来。她笔下塑造的人物很多时候都是自然而然的人物,不是靠给予的情节事件塑造而成的。他们的内心存在着一些杂乱的物质,但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带的性格和一些自己也难以说清的东西。
在这本小说里,作者给予了灯子这个人物形象一个解释,那就是因为孩童时目睹了母亲出轨的一幕,并因此而长久的愧疚于心。但我想,为什么要给这样一个解释呢?如果没有这个解释这个故事就不能说通吗?人很多时候是自带心灵困境的,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些难以消解的块垒。如果干脆把灯子的个性归咎于与生俱来,从而像青山七惠以前的作品一样,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自然而然的打开人物的心结,我会更喜欢的吧。
当然你是作者你说了算。
《灯之湖畔》读后感(十二)
“凉爽的夜风仿佛吹落积聚在内心的尘埃,把它们带向远方。雨一直下到昨天,现在终于停了。湿漉漉的落叶像被撕碎的邮票一样沾满道路。”
这本书就像是温柔的风,夹杂着淡淡的乡村气息,不论是想要把风弓亭的店继续经营下去的灯子,还是向往东京的阿悠又或者是青春懵懂的花映,她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在同一屋檐下的矛盾、温馨就是一个家该有的感觉,而灯子,她从懊悔、纠结到之后的和自己和解和释然,这就是成长吧,每一个人都在成长,都会犯错或者有遗憾,但是这就是人生啊。“灯之湖畔”又或者说是灯子的湖畔,灯子爱着这个湖畔,不仅是自己童年的记忆、儿时对母亲的回忆更像是自己的一个精神寄托,湖畔融入了太多的故事,真的很难让人不留恋。故事很简单,明线和暗线也在最后汇成了一条线,前面的伏笔在最后都一一得到了解答,虽然说叙事有点冗长,但是你总会陷入青山七惠那独特的写法之中,写景抒情的方式也别有一番风味,一句话反反复复读都饶有兴致。总之这本书适合在午后小憩之时,捧上这本书,感受那番乡村生活的纯粹淡然,让人很想去到那样的地方,哪怕就是每天待在店里经营着,一日三餐,简单的每天的生活,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灯之湖畔》读后感(十三)
日本新锐小说家青山七惠的长篇新作《灯之湖畔》,好像拂动着湖畔凉爽澄澈的空气,清新明净,温馨感人。湖畔,像世外桃源般,是久米灯子一家人及所有喜欢湖畔纯净美好风光者的精神家园。
《灯之湖畔》像日本版的《小妇人》,主要描写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和三姐妹(灯子、阿悠、花映)的情感经历,对生活的态度、未来的向往等。
关于成长、坚守与逃离。大姐久米灯子,性格温和,年纪轻轻,就继承家业,帮忙打理位于山腰湖畔的小店风弓亭,一心想撑起整个家,甘愿付出,像一棵默默伫立在湖畔的树。二姐阿悠不想跟姐姐一样,永远待在湖畔,她活泼开朗,目标坚定,一心要做演员,后来和男友隆史去了东京打拼。还是高中生的妹妹花映,天真烂漫,在两岁时就失去母亲,在姐姐们、父亲和姑姑的陪伴下长大。她有过一次恋上补习学校老师的经历,后被甩掉。她想尽早离开湖畔,不想变成姐姐的样子。在好朋友阿清的介绍下,灯子有过三次相亲经历,但都不欢而散。她暗恋妹妹阿悠的男友隆史,而隆史对她的态度也有点暧昧。和灯子青梅竹马的淳次,像对待妹妹一样呵护着灯子,他喜欢灯子就像喜欢水和空气一样,一生一世都喜欢。后来,灯子也能正视淳次对自己的感情了,接纳了他。
关于禁锢与背叛。三姐妹的母亲和香子,年轻时是个演员,在一次来湖畔演出时偶遇久米源三,俩人一见钟情,结婚后和香子辞职在家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然而,不安于现状的她,勾搭上了曾经的恋人纪伊先生,一次二人的离家偷情,被幼年的灯子和阿悠撞见。灯子姐妹俩之间互相隐瞒这件事,直到纪伊先生的儿子桥本辰生来到湖畔,走进久米一家的生活中,她们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才终于揭晓。随之,桥本君深藏的秘密也浮出。三姐妹相约一起,在东京见到了单身一人的母亲。虽然与母亲离别十五年,但母女的相见却很自然,面对母亲的悔恨道歉,三姐妹也坦然接受,内心对母亲的思念、怨恨、歉意,也一一消散了。一切心结都已解开,三姐妹和母亲,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在湖畔家中温暖幸福的时光中。
平静的湖面,吹来轻柔的风,缓缓荡起丝丝涟漪。那些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甜蜜回忆,欢乐和忧愁,都消融于点点波光中,沉入湖底。
PS: 原创书评,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
《灯之湖畔》读后感(十四)
日复一日重复着的生活忽然泛起波澜,《温柔的叹息》里的故事也是这样。
短发的阿悠 是哪一个呢?
我最喜欢的不是三姐妹:温柔、内敛、善良,背负着告密的自责感,不小心喜欢上了妹妹的男友,想一辈子守着湖畔小店的小灯/活泼、灵气十足,留着帅气短发,有独特踩木质楼梯方式,勇敢地和男友一起去东京逐梦的阿悠/懂事、体贴,心里有小兽,逃课和大自己很多的补习老师一起逛街,最爱玩大富翁游戏的花映。
也不是平淡中蕴含着波澜曲折的情节:三姐妹母亲(小灯心里藏着)的迷的慢慢解开 ;三姐妹各自的爱情-小灯与辰生? 淳次?/小灯与阿悠、隆史/花映与神秘的补习老师;三姐妹之间的感情-有早饭时的互相调侃的亲密,有一起为小妹过17岁生日的温暖,有一起装饰圣诞树的美好,也有找吵架后离家出走的妹妹时的急得快要晕倒,还有喜欢上妹妹的男友的酸涩孤独和痛苦。
我最喜欢的,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地点——阿清说像是在天上的地方。
一片远离城市、车站,夏天可以坐在湖沿乘凉、洗脚,冬天可以在上面溜冰的湖;一圈绿植和故事都很丰富的环湖小路;一家喜欢在饮品里加柠檬,店主人温柔、少话、爱读书的湖边小店;一座装有缆车,顶部可以看到像镜子一样的湖面的小山;一家有自然温泉的山边旅店……
这一切的美好事物组成了这个充满诗意的天上人间。
写书评之前标的四颗星,现在写完准备标五颗了。因为才发现,青山七惠平静、悠长、细腻、偶尔闪光的文字和故事原来给我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昨天早晨读完的,现在凌晨再关着书写书评都能写到超短评字数。这是她的魔力和我的文学偏好的体现吧。记得第一次读《温柔的叹息》时我就很喜欢很喜欢。
《灯之湖畔》读后感(十五)
文/ 海蓝蒲雨
人跟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也是如此。有人渴望着外面的繁华世界,领略浮光掠影,用双脚丈量世界的宽广,用双手去创造心中的世界,如不断飘零的浮根,飘到哪里是哪里。有人坚守内心,固守着同一块土地,呼吸着同一种空气,领略着同一片的风景,如深根牢牢地扎根在土壤里,生根发芽。
在湖畔的风弓亭,就有这样的一家人。父亲源三,姐姐灯子、二姐悠子、妹妹花映,守着这家已经经营了二十几年的店。日趋渐少的客人,捉襟见肘的生意,这家老店在飘摇中度过着一年又一年。灯子是管理这家店的直接经营人,她爱着这家店如爱着自己的家人,即使在家人的疑惑和质疑中依然用心坚守。悠子执着着演员梦,努力实现着去东京学表演的梦想。花映还在上学,也渴望着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四口之家,并不意外的分成两派。悠子和花映亟不可待地想出去看看,走入纷繁五彩的世界里,感受外面世界的风采。父亲和灯子如磐石守候着这个家,在等待远处的人归来。
有人愿意留下,就有人想要离开。有人叫嚣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有人呆在原地望着天,看风吹云涌花开花落。一片湖泊,有人看到了期许,有人想到了远去。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时,每个人的态度和行为都是不一样的。当灯子安安静静地守护着风弓亭,时光一点一滴从她的身边溜走,没有可以相交的男友,在他人眼里成为了一个孤独的可怜人。灯子从出生到成长都在这家店里,承载着她人生中所有的,包含着曾经幸福家庭的记忆,也残留着离开母亲的痕迹。这一切都无法从她的生命中抹去,坚守不是退缩,是内心的执着。那个沉默寡言的父亲也在坚守,他内心的挣扎和折磨并不比灯子少,甚至更加残酷清醒,但是他依然期待着有一天,一个高大靓丽的身影重新回到这片他深爱的热土中。内心孤独的守候,背后是如湖泊般深厚不见底的心思。
有些人注定是漂泊的浮根,即使成家立业也无法改变内心。灯子母亲的那段话剖析了她离去的理由,她如浮根一样漂流在这个世界上,无法定居。外面的世界的诱惑远远比安静祥和的家庭来得更加重要。只是她忘记了身为母亲的责任,她的内心小得只能容得下自己。
坚守着一份古老悠远的东西可耻吗?保持孑然独立的身段就必须孤独吗?青山七惠在《灯之湖畔》里抛出来的问题,是我们多少人所经历的。父母在遥远的城市里坚守,孩子们在外面的城市里打拼。有些人功成名就,扎根在别的城市里,偶尔回来看望年迈的父母。有些人踟蹰辗转,最后选择了回归。无论是浮根还是深根,无论是坚守还是放弃,无论是幸福还是孤独,每一面都如树根一样缠绕起来。没有对错,只有真心。内心最真切的渴望,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或许自私一点,或许残酷一些,才守得住人生。人生总有遗憾,如隐藏在心中的秘密一样,等它有一天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才发现当初的秘密早已不是秘密,旁人将它看得一清二楚,唯独只有自己迷失在了禁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