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精选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4 18:25:45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5-04 18:25:45   小编:

《捉弄人的大脑》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心理实验,揭示了人类大脑的脆弱性和易受操控的特点。文章提醒人们要警惕各种心理陷阱和欺骗手段。阅读后,我深感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时,我也明白了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篇一

大脑是中枢神经中最大和最复杂的结构。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意识、精神、语言、学习、记忆和智能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但我们的大脑总是对我们诚实吗?

法国神经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阿尔贝尔·穆海贝尔的《捉弄人的大脑》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大脑,呈现了大脑鲜为人知的一面。

在作者看来,在我们经常不知情的情况下,大脑会给我们讲故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此外,大脑还可以重建童年记忆。但在另一面,大脑也会迷惑我们,捉弄我们,它会让我们认为面前的一根蜡烛是融化的,视觉错觉或者魔术技巧可以轻易地欺骗我们,使我们掉入虚假信息或认知错觉的陷阱。

这本书深入研究了大脑的运行机制,讲述了它是何时、为何以及如何欺骗我们的。具体而言,作者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展开论述,分别为“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和“我的大脑、他人的大脑和世界”。

作者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带领我们重新审视了大脑,打开了许多新知。尽管涉及到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但总体上这本书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很适合该领域的外行人来读。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篇二

我们的感知是片面的,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们的记忆是不可靠的。如果你看过关于大脑的书,对大脑的运转也感兴趣,想了解这个既神秘又非凡的器官的机制和运作方式,建议你入手这本《捉弄人的大脑》。

这是一本关于介绍思维认知科学方面的书。作者阿尔贝尔·穆海贝尔是法国乃至世界的知名的神经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不仅有着扎实的专业素养,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Chiasma(一家神经科学家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该组织专注于探索人类是如何形成观点和做出决定的。

认知科学是一个认知较新却又发展迅速的领域。与流行的看法相反,真理和谬论很少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本书遵循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一个原则——虚假的相对性,提供目前最可靠的理论模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大脑,更好地理解自己。

书中分了两大部分: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和我们的大脑、他人的大脑和世界。

第一部分人们如何看待世界:我们真的是在用眼睛看世界吗?大脑是如何给我们讲故事的?为什么我们经常处于推测的状态?

我们倾向于认为,用眼睛看世界和用耳朵听世界,然后归根结底我们是用大脑来理解世界的。五官和大脑协同工作,人类才能感知世界。我们的眼睛、耳朵、舌头和皮肤都是接收器,它们会把外界传给我们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过我们的大脑处理、过滤,让我们得以在精神上重建世界。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经历过视错觉、视觉盲点。还有魔术为什么能迷惑大众,都是因为利用了大脑的模糊机制:世界不断地向我们发送大量的信号我们通过选择我们想要看到的东西来减少模糊性。

第二部分我们的大脑、他人的大脑和世界中分为一下几个方面来讲:压力我们最好的敌人;我们确定性的幻觉;认知失调;我所掌握的和我所逃避的;知识错觉;语境的重要性;提高思维灵活性的工具箱等等。

本书研究这个既神秘又非凡的器官的机制和运作方式,以发现它何时、为何以及如何欺骗我们。 知道如何在必要时怀疑自己的想法、情感和直觉,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所有细微差别和复杂性。打破固有思维,给人们带来启迪和思考,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篇三

爱开玩笑的大脑 ——读《捉弄人的大脑》 如果你看过关于大脑的书,然后对大脑的内容感兴趣; 如果你觉得我们只有浅层的大脑的运转,感到疑惑; 如果你也发现大脑可能有更多的存在方式; 那么这本《捉弄人的大脑》还是要看看的,它属于思维认知的书。 01 大脑的存在形式到底有几层? 之前看过一本关于第二大脑的书,或许主要是因为大脑的记忆是浅层的,而且关于大脑的忘记性以及记忆的重组,一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意见。 所以,人存在过程中,一直以记录的方式作为第二大脑来辅助记忆,以保证对大脑信息的保存,以及对信息的过滤保存更新与真实性。 但是作为大脑的存在形式真的只有直觉和反思两种吗? 当我们做个梦或是有一段记忆回忆起来的时候,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这些真实存在过,还是这只是一场梦境。 还有一条信息的正确与错误,我们如何在自我的大脑中去识别这些信息的准 确程度,如何能够令记忆在大脑中变得非常精准 。 还有,是否我们利用感觉和直觉做重大的判断的时刻,是真实存在的,到底什么是能够辅助大脑成为更好的生活用具。 02 或许我们也在被大脑游戏着 有时候人自以为很聪明,但是是否大脑也偶尔会和我们人开个玩笑。比如你经常会老实巴交用一些他人的行为来判断他人,当然这些判断的依据是否精准 ,我们没有办法考量,只是依靠经验和过往的概率。 另外,自己的意图判断自己这样的行为是否可取,我们的意图是否受大脑控制,大脑到底在为什么来让我们确信自己建立与整人世界的联系的源头在哪里?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大脑的认知是局限的,感知是片面的,注意力与精力也是有限的,那么记忆就像我开头时所说的那样,会存在不可靠性,在这样的不可靠 的经验面前,如何盲目信任自己。 当我们开始爱自己,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时候,是否有时候也是一些失误的开始。就像是一些心理学的辅助活动,当你后退一步,开始接纳和吸引,有时候会引入不良的信息,有时候会被骗和建立错误的关系。 当然也有可能退后一步以后,为自己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与世界重建联络的新的开拓的机会。不可预知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03 面对大脑的捉弄人的本质,要如何应对 这几年脑科学或是关于大脑与人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关于OPEN AI的一切。或许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越来越多。 2023年,愿你在文字里与自己相遇,见证烟火滚烫,人间美好。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篇四

人脑虽然是一个高度发达但又复杂的器官,但是并不是大脑所作出的所有推测都是准确的,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错误。《捉弄人的大脑》这本书告诉我们真理和谬误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让我们通过目前可靠的理论模型,更加了解自己的大脑,从而更了解自己。

人们真的相信眼见为实吗?眼睛看到的就是事情的真相吗?人们通常会盲目的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相信自己的感知,这甚至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特性,但是有时候视觉现象也会骗人。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在自己脑中自由的塑造属于自己的现实,所以会产生一定的错觉,大脑也能填补一部分空白,对现实提供的无数模糊信息进行过滤,通过解释世界,并且重新创造现实,而且这一切现象都是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事实上人并不是聪明的生物,人们的大脑经常欺骗他们,甚至会让人们犯错,通过犯错来推测并且构建自己的世界,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还会帮助我们推理和提高预测能力。

人们通常在工作或者学习中承受一些压力,而压力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有许多负面影响,导致人们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以及带来许多身体方面的疾病,压力不仅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影响,也会对自己的心理和大脑产生负面影响。人们在数万年的进化以来,在恶劣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以谋求生存和进化压力,也是身体面对危险时的一种生理反应。但压力和焦虑也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产生认知偏差会导致恐惧症等各个方面的焦虑。

很多时候我们也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容易把简单和错误的想法当成最终的真理。所以相信过于简单解释的理论也是有危险的,比如很多时候所做下的承诺虽然看起来很完美,但是深度的背后往往也是毫无意义的。面对源源不断的信息的影响,人们与其说是与无知作斗争,不如说是与知识错觉作斗争,正如作者所言从一个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人那里学的东西比从一个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的人那里学东西要容易得多。 作者从神经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提出大脑所作出的行为,以及人们有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让我们不再盲从的相信自己,而是从自己的确信中退一步,建立与他人、世界和真相的全新联系。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篇五

信息时代,谁都难免被一些伪科学和认知偏差迷惑,导致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产生错误。有些时候,我们像是被施了咒语,万般迷惑,相信神秘的力量能够改变命运。但是,这靠谱吗?《捉弄人的大脑》给出了解释。

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那些缺乏能力或知识的人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这些人往往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也无法真正地提高自己。相反,那些有真正能力或知识的人则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该效应最初由社会心理学家David Dunning和Justin Kruger于1999年发现和命名。他们发现,那些表现糟糕的人在评估自己的表现时往往会高估自己,而那些表现优秀的人则会低估自己。这个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尤其突出,因为这些平台给了人们一个自我表达的舞台,而人们往往会夸大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以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同。

社交网络上常出现选择偏见和确认偏见,网红博主往往只选择展示粉丝们想看到的东西,比如豪车奢侈品,又或者是俊男靓女。观众看多了也就真相信了,这种幻想的生活出现过于频繁,就导致粉丝反观现实会觉得更加平平无奇,甚至开始焦虑——为什么我没那么好看?为什么我没那么有钱?我怎么这么笨?不仅是博主和粉丝之间的互动会出现这种情况,对普通人来说,日常也会出现这类偏见。

我有个同事,长相平平,但她热爱美颜。有一天她问我,你觉得美颜后的我和我本人是不是长得很像?我惊呆了,像是肯定像的啊,但美颜过后修修补补,跟本人差距就是很大。美女帅哥不正是因为五官瑕疵不多才称得上美貌吗?美颜滤镜把你脸上的瑕疵都修掉了,当然是又像你,又是美女了。当然,这些都是我的内心想法,明面上还是得说——嗯嗯,还不错。

其实,最开始她也不是这样的,也会怀疑相机中的自己究竟是不是真实的自己。

的确是像,但差距很大。可是当她看多了美颜,就会觉得自己真长那样;当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太多美女帅哥,就会觉得现实生活中的人非常丑陋。这就是一种选择偏见和确认偏见。但即使我们意识到大脑在欺骗自己,也很难做出改善。

书中还提到了吸引力法则,并对此作出辩驳。吸引力法则是什么?简单来说,它认为一个人的思维和状态会吸引相同的能量或情境。根据这个理论,你要是快乐幸福,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好事,反之就会更加倒霉。该法则不仅在心灵成长领域大受吹捧,更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状态好了,一切好事都来了。然而,这很可能是巧合,而巧合发生的概率比你想的要大得多。你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有40人的班级里,两个人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概率有多少?

具体过程就不细算了,怕大家看到数学公式有阴影。总之,利用概率论的知识,我们能得出结果——概率约为8.9%。这个概率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高得多,因为人们通常会低估随机事件的概率。也就是说,本来是随机事件,你却以为是吸引力法则。作者更加毒舌,当他嘲讽吸引力法则的时候说道:“你想不工作就发财吗?没问题,睡觉时请在额头上贴张钞票!”

这本书薄薄一本,本来没抱太大希望,单单是为了颜值才翻开了它。意料之喜击中了我,没想到短短数万字,内容竟如此丰富。而且作者文笔十分幽默,读来轻松愉悦,偶尔还为他的毒舌笑出声来。拿到书以后,发现实体书比照片更加好看,封面的字幕有镭射渐变,正中插图更是相当有艺术性。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篇六

我们或许能感受到自己的注意力很有限,但你是否还知道我们的认知其实也很片面?你是否也了解我们笃定的记忆甚至可以被“篡改”?开始翻阅本书后,你会发现那些我们不曾注意的生活细节中原来有这么多隐秘的角落。

作者结合有趣的科学实验以及生活中常见却不曾注意的现象为例,向读者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的大脑时刻“欺骗”我们的“罪证”。浅显易懂的科学解释,将原本枯燥的专业词汇讲述得生动有趣。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十个小结,总共36个知识点,内容可谓十分丰富。

先来说说第一部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还记得几年前那条颜色充满争议的条纹裙子吗?看到白金相间的我,还与坚信是蓝黑相间的室友争论了一个星期。但作者告诉我们,实际上大家都没错,是大脑悄悄替我们做出了选择。

那么大脑是如何替我们做的选择呢?开篇作者借用了一个小测试,用一张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这种认知上的“片面”:栏杆边的人影是正面还是背面呢?在看到这个问题前,你可能已经有了答案。但其实都有可能,你的判断取决于你思维偏好或早先一步接收到的讯息,所谓视觉先验。同理,前面我们提到的裙子颜色可以说是被“过去的你”确认的。

除了“擅自决定”,为了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大脑还特别会编造故事。

2007年曾有个6岁的儿童,经常摔倒、摸不到东西,并且在视力测试中看不到1m距离内的最大字母,即完全失明。但他坚信自己的视力没有问题,认为是在做游戏。然而,他并没有故意说谎,是因为大脑给他编造理由让他相信自己视力是正常的。

即使是我们正常人,大脑也会因为各种暗示,重塑我们的记忆。

记忆研究领域最受认可的专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在1974年的试验中,召集了150名学生。她先给学生们展示一场交通事故的视频,一周后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向他们询问视频中的同一个细节。相同的问题,洛夫特斯仅仅替换了一个词,便得到了两组截然相反回答。

看来大脑确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靠。

本书第二部分叫做”我的大脑、他人的大脑和世界“。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从内向外解析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那第二部分则主要从外到内重新认识大脑的运作机制。

该部分涵盖了压力、确定性幻觉、认知失调、知识错觉、控制、语境以及思维的工具箱七个板块,网罗了诸多有关大脑最前沿可靠的理论模型。

结合这些知识点,作者举例的我们熟知却并没有真的理解一些事情。

还是举个例子,不知你是否跟我一样,曾对“MBTI"性格测试特别着迷。但你知道吗?这项全球每年有近200万客户使用,每月能为它的销售公司带来2000万美元利润的测试,自1944年第一版发表至今,没有任何理论框架支持,更没有得到过任何权威机构的科学验证。像众多所谓的性格测试一样,它并不可靠。那为什么我们会对它的结果如此满意呢?作者通过一种名为纳姆效应或福勒效应的心理学现象为我们解释了原因。这种现象指人们会觉得这些人格描述都针对自己的,但实际上这些描述往往非常模糊笼统,以致普遍适用。性格测试正是瞄准了大脑认知上的偏见,用含糊又足够积极的话术取得大脑信任罢了。

你,被骗了吗?

“知道如何在必要时怀疑自己,会让我们重新审视世界的所有细微差别和复杂性。”

当我们急于对某事下定论时,不妨退一步想一想自己的判断是否包含了诸多偏见。当我们面对纷繁繁复的信息时,不妨静下心看看有哪些只不过是”伪深度废话“。当你面对某个社会事件时,不妨切换角度去思考当事人行为机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特别是面对网络世界如此多的”断定“和所谓的”结论“,保持思维的独立性,似乎不再是多余的要求。对我而言,《捉弄人的大脑》不仅是部科普图书,更是我们大脑的工具箱。

当你产生困惑时,随时可以翻看,思考这些困惑产生的原因。希望你我都能从书中寻找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篇七

“我们每个人都在脑海里讲述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每时每刻,一直如此。 这个故事造就了你。 我们通过这个故事塑造了自己。” ——帕特里克.罗斯福斯

有一种疾病叫做“视觉失认症”,这是一种失明,但是患上这种疾病的人的失明并不是发生在视网膜,而是发生在大脑皮层,即视网膜虽然吸收光线,但是大脑无法将这些刺激转化为图像。于是患者会出现一种“脑盲”的失明现象,患者的大脑会编造理由,以至于他认为自己的视力是正常的。

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大脑是会欺骗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的信息并不一定就是真相。大脑不仅会重塑知觉,甚至还能塑造记忆。

之前我们经常听到的“煤气灯效应”就是通过操纵记忆造成认知偏差的方法,即通过对某些事实断章取义,修改最初记忆的某些内容,让受害者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编造出来的,自己正在丧失理智,继而怀疑自己的记忆力或心理健康。实在是太可怕了!因此,对于记忆,我们必须谨慎!

另一方面,我们的大脑还会欺骗我们,让我们产生认知偏见,如确认性偏见、消极偏见、自满偏见、知识幻觉偏见、习得性无助偏见等等。当然我们需要反对偏见,但作者也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偏见是怎么来的,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让我们产生这些偏见的,这也许才是更有效地拒绝偏见的方式。

我们在生活中其实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总是愿意去看我们想看的东西,大脑也是这样,对于它所相信的东西,它会给予更多关注,而对于自己并不相信或不太相信的东西就会选择无视,这对于我们看到真相其实是不利的,也许我们每天就活在一个假象的世界中。

而现在的网络大数据也是这样,它就是在迎合你的大脑的这种特征。它会根据你的兴趣不断为你推送更多的相似信息,比如你相信“双鱼座多愁善感”,并且阅读了一些关于这个信息的内容,接下来你会被推送无数关于双鱼座多愁善感的信息,不断巩固你的这条信念,最后你非常坚信“双鱼座多愁善感”,你会把这条信念投入到生活中,你会相信自己(如果你是双鱼座的话)和身边双鱼座的人都比较多愁善感。OK,现在你已经完全被这个大数据和你的大脑联合打造的牢笼困住了。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大脑的运作机制,不被大脑捉弄,成为自己的主人!

捉弄人的大脑读后感篇八

“如果你觉得你的身体因为某件事而紧张,请稍作怀疑;如果你自发的判断某人,问问自己判断依据是什么,回想一下背景,请稍作怀疑;他人的运作机制和你一样,在你明白是什么促使他采取行动之前,尽量保留你的判断。……知道如何在必要时怀疑自己的想法,情感和直觉会让我们摘掉眼镜,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所有细微差别和复杂性。”

从前只觉得心理学是像赵本山的小品一样搞“话疗”——谈话治疗,最近一口气选了好几本心理学的图书,才发现心理学其实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所研究的不仅有心理咨询、心理暴力等方面,还有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甚至连人类思想的诞生地——大脑,都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内。今天我就随着这本书一起了解了大脑的运作机制——《捉弄人的大脑》。

这本书给我的建议:当你在思考、相信、判断时,请想一想大脑的运作机制,请稍作怀疑。刚看到这句话,让我感觉进入了一个悖论:请想一想我是怎样想的?好奇怪呀,难道我的想法也会出错吗。这本书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告诉我:这是真的,大脑有时候也在糊弄自己!

眼耳口鼻舌,我们通过五官和皮肤去感知这个世界,而“接收器”收到的所有信号都会通过神经系统,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交由大脑处理,得到精神上的认知。大脑在处理这些信息时,有时候也是处于“瞎蒙”状态的。

作者在书上展示了两个符号,当只用一只眼睛注视页面,并距离页面大概25厘米时,我发现右边的图案突然消失了。当只睁开一只眼睛是,视网膜是存在盲点的,大脑看不到盲点区域内有什么,居然用想象力填补了一段空白给我,而符号正巧位于盲点的位置时,我才会惊觉符号怎么消失了。

第六章的认知失调让我觉得也很有趣,因为它解释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狐狸拼尽全力也吃不到成熟的葡萄,这使它感到紧张、羞愧、没面子,负面情绪使身体的内稳态被破坏,进入失调状态。

而大脑“自然地渴望减少这种紧张”,于是大脑悄然修改了对葡萄的看法,“说服”狐狸这是酸的,使它对自己的无能感到释怀。虽然大脑这么想是为了我们好,但是作者提出:这种非理性最终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除此之外,作者还讲述了大脑自发给我们创造的诸多现象,比如压力、焦虑、责任感、知识幻觉等等。让我体会到大脑也只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它也会生病,也会偷懒,更好地理解大脑的行为,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成为生活的主角。 书名:捉弄人的大脑 作者:阿尔贝尔·穆海贝尔 类型:思维认知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捉弄人的大脑

评价人数不足

[法]阿尔贝尔·穆海贝尔 / 2023 / 电子工业出版社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