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明白了读后感摘抄

明白了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30 23:15:16
明白了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5-30 23:15:16   小编:

《明白了》是一篇关于成长与自省的文章。作者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文章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我的反思,让人深受启发。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细节。

明白了读后感(一)

因為“人世間值得”來看這本書,想看看原著作者明白何如。行文直白通常,沒什麼生澀拗口的大道理,很快就讀完了。可以從字句章節裡知道《人世間》裡的光子片、建築工人周志剛一家、江遼省是怎麼來的。書中談讀書、談經驗、談意義、談審美、談願望和慾望,生命到這兒的零零種種。在冷感的社會中還有人誠懇的提煉自己的腳註,這樣的回顧和分享多了,冷感會回暖一些吧。摘一首梁曉聲在最後送給大家的詩:

我是不會變心的 / 大理石 / 雕成塑像 / 銅 / 鑄成鍾 / 而我 /是用真誠鍛造的 / 假使 / 我破碎了 / 碎了 / 那一片片 / 也還是 / 忠誠 。

明白了读后感(二)

《明白了》写给当下年轻人的解惑之书。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甘不可以浊。普通人的一生很难说哪些是“逆境”,只是一些小小的不顺罢了。面对这样的处境,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是屈服不抗争,是退而求其次,还是随波逐流。生命中的大跌宕、大苦难、大绝望,大抗争,只要秉持着真心,调整终于会过去,这路途中,可能会孤独,但这正是梁先生所说的,最打动人的孤勇。于困境中,我们也会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梁先生告诉我们,从现在出发,对将来进行叩问。虽然每次的回答都各不相同,但是,信任,责任即是意义。人生的意义,即是是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可谓大矣。人生的意义就好比甘蔗,是由它自身的某一小段生长出来的。面对这些,或许,最合适的,便是最美的。哪一个青年没有理想?谁甘愿度过平庸的一生?面对理想,说到底,无非是对某一种生活的主观选择。客观限制通常是强大于主观的努力的。只有极少数人的主观努力最终突破了客观限制,达到了理想的实现。那么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梁先生认为,有理想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放弃理想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有时候,后一种态度,最为一种活着的艺术是更明制的。青年的困惑许多,梁先生在这里一一做了解

明白了读后感(三)

“生活只是个提问者,我们自己才是答案”,对于如何从种种“精神危机”中走出来,好好生活?梁晓声如是说。 年轻人一旦脱离校园、步入社会,总会存在诸多困惑;青年人步入社会以后,又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年轻一代人的迷惘需要人来指引方向,需要有人来给他们答疑解惑,而由时代华语出品的《明白了》一书,则正好顺应了年轻一代的期待。《明白了》一书是由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所著的一部散文集。 作者在书中讲普通人的孤勇,讲青年人的困惑,指引着青年人从焦虑困顿中走出来,即使身处喧嚣尘世,也能自在从容地生活。 书中所谈到的话题,皆与我们青年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紧密相关,就业问题、婚姻问题、房车问题……新新青年们夹在“难”和“太难了”之间,痛,却无可奈何。他们亟需有人救他们脱离这种内心的煎熬,梁晓声的《明白了》正当其时,犹如及时雨,给了迷惘困惑中的新新青年一个答案。 梁晓声关心年轻人,心中有年轻人,这是我在书中所真切感受到的。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贯穿作者对年轻人的关心与呵护。梁晓声犹如一个慈祥的父亲,对年轻一代人寄予希望,又对他们十分关爱。当然作者并未脱离现实,没有空谈道理,没有强灌鸡汤,而是通过一个个个现实的例子来给年轻人传达他的一些思想,生动表达他对这人世间的温情,对青年人的关怀,这无疑对年轻人更具有吸引力。

明白了读后感(四)

生活不易梁晓声的明白了这本书让人明白了如何更好的生活,谁都没有比谁容易,刚毕业出来的体会到社会的艰险,感受到人生的不易,而中年的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多少辛酸泪无人知,上有老下有小,房贷和压力一样都不少,生活百感交集,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看更多的风景,感更多的感受,然后对脚下的这片土地说,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认真的生活过所以,看透生活的真相,前面漆黑一片,天亮之后便会很美。其中必然有苦有甜,正如你有不同的需求。我们就是在不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创造自己的价值,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踏入社会,实习工资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就是坐地铁也眼泪偷偷打转,觉得自己怎么活成这样?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恋情,感觉一塌涂地。一直以为自己找到对的人,原来对方压根就没把自己规划到他的未来里,和好被拒,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想一想,生活总得还要继续,不能同行的人就选择祝福了,以后还是要好好生活,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去接纳,然后改正,不愿意去参与他人的闲聊,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管别人说什么,努力做好自己,人生的美丽和精彩,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用心去生活的人,也一定能够被生活善待,就算遇到艰难的时候,也坚强地微微一笑,然后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感恩生活。

明白了读后感(五)

值得一读的解惑之书,教人适可而止的智慧。

“如果某些人的欲望原本是寻常的,而人在人间却至死都难以实现它,那么证明人间出了问题”。如果愿望是平凡的,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那这也许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所处时代的局限与阵痛。每天都在奔忙,疲惫,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做,一直缺乏成就感。

更快,更多,更高,更优秀,在这些标准的评判下,我们就像一棵树只顾向上钻顶,像一条河顺势奔腾而下。走得太远,跑得太快,往往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当所有工作的意义都被报表数字量化,当对人的评价用存款数字开头,工作的意义,生活的乐趣,一定会被没有温度的数字冲淡。

年幼时总有许多愿望,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那一个,特别的那一个。想当科学家,想当宇航员,想当工程师,想有一天自己会让这个社会更美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梦想都可以靠努力来实现。不妨试着与自己和解,承认有做不到的事情,完不成的心愿,认识愿望与无休止的欲望之间的区别,在我能做与我想做之间找到平衡。关注生活中让人有存在感与价值感的“小事”,体会“在人间”的感觉,让向上生长的树长出枝桠。

我们歌颂梦想,因为梦想的实现难能可贵。但是,定义的所谓“成功”不是人生唯一的价值,失败同样值得歌颂。

愿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愿所求满愿。

明白了读后感(六)

梁晓声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一位作家之一。在2022年“文学·中国”跨年盛典直播上,梁晓声等作家相聚北京,以长达5个小时的直播为文学敞开了浩大的天地,激发了深挚的热情与澎湃的创造力。在“文学的力量”对话环节中,梁晓声先生深情地回顾自己如何由一个“逃学鬼”,却又因一篇意外被发表的作文走了文学之路,他坦言“作文给了我最初的小孩子的尊严”,之后读了大量的书,成为走上文学之路的一个营养。

最新出版的《明白了》一书,是梁晓声先生写给新新青年的一本很实用的解惑之书。梁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现代青年答疑、解惑,作我们的良师益友。

梁先生的一个叩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说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叩问,也是世界上只有人关心自身的命运,才会发出对将来怎样的冥想。人生的意义,是纯粹自我的感受,是爱自己和被爱自己的人的感受,也是社会和更多时候甚至是千千万万人的感受。让我明白了要珍惜之。

梁先生讲,读书会让寂寞变成享受,阅读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的抵抗寂寞的能力。他希望年轻人要读一点历史书籍,至少要把近现代史读一读,了解一下我们的前世今生。读完书要多交流,不论是日常的交谈,还是隔代的交流,会将通过书中的内容、书中的智慧来做隔代的朋友。让我明白了要多读书。

梁先生也在谈梦想。那个年代的梦想,在我们年轻人眼里是看不惯的,但最近热播的《人世间》是梁先生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改编的,年代感带我进入了沉思,一定要写父母一起来看这部电视剧,再尝试读一下梁先生的《我和我的命》,然后再想想自己、想想周遭、想想我们所处的年代……让我明白了我们的梦想应该是什么样的。

明白了读后感(七)

宅家不出门,看完了《明白了》,封面上写着,写给新新青年的解惑之书。人到中年,面对工作生活育儿,这正是我需要的。他说:不但要经常问自己,你到底要什么,还要经常问自己什么才是够。我觉得要把这些和自己的对话清楚之后,可能人生会相对变得压力减轻一些。 我想起自己今年年初一段情绪体验。近两年由于工作变动,一起从头开始,从部门负责人到零基础工作人员,虽然转岗前预料到这些变化,但真正身处其中才感到真正的焦虑。资深员工,但却从头做业务。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仅怀疑自己的能力,还对周围同事产生偏见,对领导不满,满满的负能量。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个月,但这几个月我为了证明自己也越发努力的工作。” 后来一件小事儿,我忽然就改变了这种心态。领导安排了一件工作,是配合其他部门作公开课,因为没有具体的时间内容,甚至活动也不一定办,我并没有放在心上。闲散了几天后我边缘人的状态又出来了。然后突然就接到通知两天后讲课。~ 临时突击了两天准备了课件和讲稿,课很成功。 这件事让我转变很大,一是领导自有安排,二是在无人问津时不如好好磨练自己。还有最近的一件事。由于工作需要,以前经常写材料。写的多了加上各种杂事,就为了写而写。最近时间充裕,正好完整了参与了一个项目,就从头到尾,为了记录写了一篇通讯,结果反响出乎意料的好。 我也好像从角落里再次被看见。 这两件事儿之后,我回家和我老公说,我现在心态变了,以前我总在乎别人怎么看,现在我终于被看见了之后的感觉反而是我不需要被看见了。以前我总想让别人看到我的努力,肯定我,现在我觉得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最重要了。 就像书里说的生活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自己拯救自己。 回到这本书,什么是明白了,我认为就是好好工作、认真生活,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一边寻找六便士,一边抬头看看月亮。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就好好享受小城的静谧。没有璀璨夺目的成就,努力工作,好好照顾家人,读点喜欢的书,追点喜欢的剧,也是一种幸福。

明白了读后感(八)

明白了

一本读起来很舒适的书籍,梁晓声先生是一位智者,他通过他的文字让我有了一些思考,读这本书,多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些故事和感同身受。读了本书,想着书名“明白了”应该是陈述语气还是疑问语气,作者希望我明白什么,我希望自己明白什么。读这本书,想到了人间清醒这个词语,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能做到人间清醒。

书的第一章从“最能打动我的,一直是普通人的孤勇”讲起,阅读体验很好,简单的故事给了我一些指导。我看到了作者和普通人之间交往的故事,作者通过和普通人的交往,被打动。我通过阅读文字描述的故事,感受到身边还有许多和自己一样在平凡中奔波的同类,当自己生病了,是否会有其他的人来接替自己的工作,此时自己应该操心的不是被剥削而是被取代,为了生计,对此刻的我而言,普通人的孤勇是独自一个人勇担家庭的重担。

“愿意做的、必须做的、不愿意做的”“而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金钱文化”“其一生皆大致可分为如下阶段”,诸如此类的道理,作者笔下的文字为我总结、讲述,让我理解了自己,接纳了自己,也想试着改变自己。是不是生活应该去减去一些东西,是不是应该去找父母聊聊,是不是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明白一些道理。

这本书很用心,页码在书页顶部,左上角文章名,右上角两个书页编号,在读文字时,看着文章的主旨,自己在“搜寻”文章标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书中简单的插图也让书本变的很美。

明白了读后感(九)

这本梁晓声的《明白了》,是写给新新青年的解惑之书。在新新青年的生活里,似乎总是充满着矛盾和困惑,高不可攀的房价,永远也完不成的KPI,难以捉摸的人际关系,没钱没时间且穷且独立的无奈…… 梦想何其美好,现实却是骨感十足。 在漫漫人生的长途中,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我们乐于去做的,恐怕也没有人能够做到不想做就不去做吧,毕竟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还是没有谁能够避得开。 作家梁晓声,将自己生活里的感悟,对人生的体会,娓娓道来,细细说给我们听。 “最能打动我的,一直是普通人的孤勇。” 梁先生谈及逆境时,秉持着现实主义者的基本态度,当你面对不顺时,只是一种大多数人都会有过的短暂状态,这种不顺遂,在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另外一种人生里,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矫情和做作,在感叹自己罹患疾病,或遭遇意外时,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很多杰出的人,也难逃命运的折磨。 多数人会将有着更高的追求看作是人生的意义,可有时,承认自己的普通,才是生命的本源吧。这样的真相总是让人扎心,就像父母那一代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上学的时候比成绩,毕业之后比工作,结婚之后比家庭,期待他们能够出人头地,人中龙凤,却往往有很少部分的父母,能够去承认自己的孩子,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 去做一个普通人,看起来实在算不上哪门子梦想吧。 可是,普通人、平凡者才是社会最广泛的存在啊。 正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让一切制度有了根基,让人类的共同梦想有了可靠的基石。 “最合适的,便是最美的。” 梁先生在书中说到一个例子,是一个青年,考上了很有知名度的高校,但是因为热忱于创作,想要放弃校园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去。梁先生苦口婆心去劝说,还是没能够改变他的决定,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学业半途而废,创作也一塌糊涂。 这里面有着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当梦想遭遇现实时,到底应该怎样抉择?是孤注一掷放弃所拥有的,还是可以换一种妥协的方式? “追求体现着一种自信,放弃也同样体现着一种自信。不懂得识时而放弃的人,其实是没有活明白的人。你不可能在你的一生中,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占为己有。你只能够获得其中的某一种而已。” 梦想,是想要做成某一件事,达到某一种状态,和人类最基本的“欲”一样,都是一种欲望,显然,那个辍学的青年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反而被它吞噬了。 做一个三分欲望,七分理性的人,将生活的重心,放在看起来很细小很琐碎的事物上,你会发现,逆境和不顺遂都变成了很自然的事情,普通的生活也变得熠熠生辉,即使外面是汹涌的洪流,一颗平静之心,却如铜墙铁壁般,抵御着浮躁的纷纷扰扰,你想要的人生,便也在浑浊之中逐渐清朗透彻,这才是真的明白了!

明白了读后感(十)

书评

如果带着青年时的人生困惑来读这本书,可能会失望,因为读完之后不知道明白的究竟是什么。点太过散也说不透,也并不是真得针对青年人的痛点和困苦,倒更像是拼凑起来的不同主题的散文,集在一起为了出版,再安上一个能吸引青年人目光的书名。这次的经历让我之后对选书会更慎重。

不光是在梁晓声先生这本书里,其实接触过一些作家和思想名人,常令人感到惊愕的一点是他们不断地重复同样的故事。书里几次引用了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舞会之后》,也许是这篇小说给作者的影响很大,但对读者来说确实有些疲劳。也许人一旦有机会表达,或者感到有听众,表达的欲望便让人倾吐而出,其中难免夹杂着陈词滥调。可能我过于苛刻,但这可以是下功夫避免和克制自己的地方。

“死后一文带不去,一旦无常万事休。” (济公活佛圣训中一句话)

中产阶级,乃是一个与金钱的关系最自然、最得体、最有分寸的阶级。

面对所谓命运,我从少年时起,就是一个集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我对人生的憧憬,目标从来定得很近很近,很低很低,很现实很现实。想象有时也是爱想象的,但那也只不过是一种早期的精神上的“创作活动”,一扭头就会面对现实,做好自己在现实中首先最该做该做好的事,哪怕是在别人看来最乏味最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事。

至于我,回顾过去,的确仅有些人生路上的小小不顺遂而已。实在是不敢妄谈“逆境”。而如今对于人生的态度,是比青少年时期更现实主义了。若我患病,就会想,许多人都患病的,凭什么我例外?若我生癌,也会想,不少杰出的人都不幸生了癌,凭什么上帝非呵护我?若我惨遭车祸,会想,车祸几乎是每天发生的。总之我以后的生命,无论这样或那样,都不再会认为自己是多么地不幸了。知道了许许多多别人命运的大跌宕、大苦难、大绝望、大抗争,我常想,若将不顺遂也当成“逆境”去谈,只怕是活得太矫情了呢!

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对于大多数中年人都是有压力的人生。那压力常常使她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是有着另一种解释的——责任。

人生的意义,它一向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时候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所谓人生的价值,只不过是要认认真真、无怨无悔地去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已。

喜欢提问题的人一定是喜欢思考问题的人。

人类的思想和文化并非窒息于专制,而是死于娱乐。( 《娱乐至死》)

如果某些人的欲望原本是寻常的,而人在人间却至死都难以实现它,那么证明人间出了问题。这一种人间问题,即我们常说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竟将某部分人那一种寻常的欲望锤击得粉碎,这该是人神共愤的。

伴欲而行,不受其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年轻的时候起,就争取做一个三分欲望、七分理性的人。

我对“自己教育自己”这句话深有领悟。它是我的人生信条之一,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首位的人生信条。

世上之事,常属是非。人心倾向,便有善恶。善恶之分,则心之爱憎。爱憎分明之于人而言,实乃第一坦荡、第一潇洒、第一自然之品格。

思想哲人告诫人类——对善恶的无动于衷是人类精神最可怕的堕落。

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我回答了几条,最后一条是——可以让人具有特别长期的抵抗寂寞的能力。

寂寞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总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即使改变了这一种境况,另一种新的境况也还是如此,自己又比任何别人更清楚这一点。这是人在人群中的一种寂寞。这是人置身于种种热闹中的一种寂寞。这是另类的寂寞,现代的寂寞。如果这样一个人,心头中再连值得回忆一下的往事都没有,头脑中再连值得梳理一下的思想都没有,那么他或她的人性,很快就会从外表锈到中间的。无论是表层的寂寞,还是深层的寂寞,要抵抗它对人心的伤害,那都是需要一种人性的大能力的。

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可说;是想回忆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这时人就赶走了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他一生最忠诚的朋友——他自己。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你多读一本好书,就会对你产生影响。实际上,除了书籍,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够使普通青年朝向学者、作家这条路走过去。只要你曾经花过十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去读好书,无论做什么,都有自信。

只有写出,感情才会平复一些。那感情,或是亲情,或是爱情,或是友情,或是乡情,或是人心被事物所系所结分解不开的某一种情。通过写,得以自缓。

我主张诸位也要尝试自修写作、人文写作。自修写作,无非启智、言志、省悟人生、感受人性细腻之处兼及解惑于人。人人都希望自强,但不知自修又何谈自强?自修写作,提升我们的认知方法、思想方法、感情方式,能使我们做人处世有原则。而人文写作,弘扬人性、人道和社会良知,乃是人类写作历史延续至今的主要理由之一。

幸福只不过是人一事一时,或一个时期的体会。一生幸福的人,大约真的是没有的。

人类不是仅仅靠知道一些事才感觉到自己存在。人类还要知道某些人为什么成为那样一些人,某些事为什么会发生,更要知道自己属于哪种人,什么人;如果想要改变,怎样改变。人生苦短,应当活出几分清醒,唯有书籍能助人达成此点。

一个人不应只读自己尊敬的人的书,应尽量读一切有助于自己开阔思想维度的书。

我论不忍,意在强调人要有不忍的底线,如果没有,那这些故事也不存在。如果这些故事也不存在,结果便是命我杀就杀。如果这种逻辑成立并泛滥开来,那社会肯定是令我们沮丧的。

结尾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