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去哪了》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家庭成员相继离世后,家庭关系的变化和重建,展现了生死离别带来的痛苦和挑战。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情感真挚动人。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描写,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珍贵。
人都去哪了读后感(一)
有一段时间没有卡佛了,还是原先的感觉。这本书的是把卡佛三种类型的文章合集在一起,还是头一读卡佛的诗,也可以作为卡佛入门作品。
不太读诗歌,读诗是有壁垒的,自己的感想都是针对随笔和短篇小说。看卡佛的散文、短篇小说,就会知道,他的内容从来不会是美得不得了的句子,而是极简又必要,克制又冷静,带有张力。
卡佛的短篇真的很擅长写普通人奔溃的瞬间,故事里的人所面临的困窘,他应该是都经历过。文字中暗含着种种绝望,恰如卡佛自身语言的冰冷与简短。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会让人觉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卡佛他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作家,在他随笔中有写到。他是诚恳的,尤其是《论写作》和《约翰加德纳: 当教书先生的作家》。他生活的也很糟糕,但是他有幸遇到了约翰加德纳,老师一遍遍告诉他,用精确的词语表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的重要性。
“任何伟大的作家,哪怕任何不错的作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将世界改头换面一番。”
他在二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期,就知道自己对于长篇作品的叙述难以集中注意力,无论是阅读还是自己写,都感到困难。不到三十岁,他就失去所有的远大抱负。能够成为有名的作家,除了必不可少的才华,适当的运气也少不了。
他有一墙贴满三乘五英寸大小的卡片,都是他人深刻的见解,但他很难对这些文字的影响一一对应。
卡佛短篇小说有种紧张感,让人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来临。一篇小说的张力,一部分来自句子中的彼此衔接,由此构成故事进一步的发展。他的短篇很适合碎片化阅读,随拿随读,也适合反复读,他写的就是工人阶级生活化的故事,他自己的生活也是如此,生活一如既往,人生无足轻重,充满混乱。
人都去哪了读后感(二)
“对一名作家来说,野心和一点点运气是有益的。野心太大、运气太差,或毫无运气,那都是要命的。当然才华也是不可少的。”
卡佛是个让我深感矛盾的作家。去青岛之前读了一半的卡佛,本来打算带到海边读完,但想到卡佛的文风和海的调性不太兼容就又掏了出来,可当我坐上礁石后又后悔没有带它,初春冰凉海风中棱角分明的礁石太像他。
这本集子包含了卡佛的三种文体,随笔、诗歌和短篇小说,谈不上哪种最好,短篇小说最能显示他对于自己写作观念的践行,诗歌像是醉酒后的梦呓,随笔则是纯粹的清醒与坦诚。
在随笔部分卡佛追忆了父亲的一生,拼贴了自己与父亲相处的记忆碎片;《论写作》和《火》表达了自己对于写作中“精准”这一要义的坚持和早年与妻子困窘生活的无奈,第四篇则是表达了对于恩师加德纳先生真挚的的感激之情。
诗歌与短篇小说部分,卡佛把目光聚焦在自我与他者生活不为人所重视的细碎处,对于情绪的克制与约束,理智与准确表达的坚持,对花招与噱头的唾弃,让卡佛的诗歌和小说中对于日常生活的描写像手术刀一样精准锋利。
“精准与否,就是屠宰与手术的区别”,亨利·詹姆斯口中的“无力的刻画”是不会出现在卡佛笔下的。精准如手术刀一般的表达,让读者读来有一丝微妙的“顿感”,切入与停止都在刹那间完成,这也让卡佛的文风带有一丝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冷峻,初读卡佛会有种海明威的感觉,又有些像约恩·福瑟,但是对于“顿感”这一感觉的传达是不同于这二者的,海明威冷峻但是丝滑,福瑟更温暖但是顿感更强,卡佛的别样极简让他寻求到了一种更为从容和优雅的平衡。
甚至在表达之前的体验,以及他观察的目光都是“匆匆”,一瞬间就看到所有的真与假,被隐藏的,被误解的,被遗忘的,视线不作过多的延伸与拓展,只存在一道存在于他的眼睛和被观察之物之间的线。难以想象一个嗜酒如命的人有着如此的清醒与克制,但也有可能酒做了某种边界与约束的催化剂,让他的精准不是一种自我意识主导的行为,而是一种无意识的后知后觉,变得更加锋利和坚不可摧。
人都去哪了读后感(三)
雷蒙德·卡佛不愧是村上春树的推崇的作家。他第一次读到卡佛的《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一眼沦陷,立马翻译了出来,开启了他对卡佛作品长达十几年的译介。
“父亲,我爱你,
然而叫我怎么感谢你,同样嗜酒如命的我,
甚至不知道去哪里钓鱼。”
卡佛和父亲一样,在酒精的苦海挣扎。还好有文学。他做过锯木厂工人、门卫、快递员、加油站工人、仓储工人等等。不到20岁,他就做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忙碌生计,他没有精力写长篇小说,于是投入到诗和短篇的世界,练成了卡佛式“极简”。
这本雷蒙德·卡佛文学选集《人都去哪里了》,收录了4篇随笔,50首诗歌,7篇短篇小说。随笔写了父亲,还有写作。诗歌有些怪诞。小说精彩绝伦。
他的文笔是精炼冷峻的。仿佛作者并不想说人物是苦的,故事是残酷的。只是寥寥几笔,抓取一些片段和情绪。读到什么,全看读者。7个短篇,我最喜欢的是《木屋》和《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让我觉得,人好像总是被困住的。
《木屋》
“他什么都不用着急。至少今天不用。”
雪后,一个男人,独自开车去往山上的木屋旅馆。他疲倦,看什么都不顺眼,唯一的期待就是:今天下午,他还能钓上两三个钟头的鱼。之后有明天。明天一整天。
我们不知道他的妻子这次为什么没有来。
《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
“我们之间有了事,尽管他不想这么认为。”
斯图尔特和几个朋友停好车,在山里跋涉了五英里远,才来到钓鱼的地方。他们发现一个女孩脸朝下漂在河里,赤裸着,被几根树枝卡着。商量后,还是搭起帐篷,点上篝火,喝酒,钓鱼。第二天下午一点才离开。路上报了警。
“她已经死了,是不是?”
斯图尔特不认为自己有错。不知道裂痕是怎么越来越大的。他的妻子,去参加了那个女孩的葬礼。
人都去哪了读后感(四)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是米国二十世纪下半叶蕞重要的小说家和诗人之一。卡佛的作品以级简主义风格著称,代表作包括《请你安静些,好吗?》《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等,描绘了普通人的孤独与沉默,是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声音。
有幸读到他这本由新经典出品的包含了4篇随笔、50首诗歌以及7篇短篇小说的文学选集《人都去哪了》,便被他简练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深深的吸引住了。这本书荃方位的展现了卡佛一生的写作生涯,全新译本,还原了一个纯正的卡佛,读完后就能了解一个完整的他。
随笔《我父亲的一生》虽说是写父亲,归根结底写的是他自己。他跟父亲一样喜欢喝酒,并在喝与不喝之间苦苦挣扎;他与父亲一样热爱生活,并在为之而努力。通过这些文字,是对父亲和自己一生的总结,更是对父亲的爱与无尽的思念,还有他对生活、写作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也大都是对他一生经历的如实讲述,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每一首诗歌都像是一首动人的乐曲,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深刻。
与书名同名的短篇小说《人都去哪了》以简洁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家庭烂包又混乱的生活,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深.度。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让人一读就无法抗拒。
雷蒙德·卡佛在文学上获得了很大的声誉,他的作品和对简约主义文学的贡献,使他成为了20世纪米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在如今,他与他那平淡而有节制的文字,也依然深受读者朋友的喜爱和尊敬。
人都去哪了读后感(五)
村上春树用14年翻译了雷蒙德卡佛的全部作品,他们年龄相差10岁,算是惺惺相惜的同代人。 只是,卡佛不同于村上春树喜欢写长篇小说,卡佛的作品多为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 用村上春树的话说,不论发生什么,卡佛都不写“拿腔作势的小说”,是个厌恶巧舌如簧、厌恶取巧钻营、厌恶走捷径的人,是个彻底排斥权宜将就的现成货的人。 他的作品掌握着更高层的现实性,超越了单纯权宜的现实主义,有一种可以亲手触摸的灵魂的触感。 同时,他的作品中洋溢着质朴的谐趣、令人惊异的超现实的奇妙,时时令人难掩惊愕。故事接下去将流向何处、如何展开,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无从预见。 卡夫很善于从一些小事入手,去探讨人性。 比如在小说《人都去哪儿了》讲的就是夫妻二人双双出轨之后,决定继续生活的故事,从而引发读者对婚姻,爱情和亲情的思考。 在小说《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中讲述了一个妇女因为一个陌生女孩儿被害而产生怜悯,决定去参加她的追悼会的故事。 她试图跟丈夫交流她的心境,但是丈夫并没有感受到她的心情低落,反而要求她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让人反思婚姻中彼此情感上的交流是不是更为重要? 同时在这篇小说中,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一些思考: 人们不再关心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即使世上发生意外,也没有任何事情会带来真正的变化。 我们的决定已做出,我们的人生已经在运行,它们会不停的走,直至停止。 你和昨天的你,昨夜的你,五分钟前的你都是同一个人,可实际上你正在经历一次崩溃,你感觉心灵遭受了毁坏…… 这才是小说中妻子感到难过的事情,这个世上缺少了那么一点温情。 在小说《野鸡》中,讲述了一个男人为了结束一段不健康的恋爱关系,无意间撞死一只野鸡。前后看似毫无关联,其实一切都是潜意识做出的反应。 卡佛通过这种内心的描述让人物感受到人物的思想冲突,也许生活就是不断跳出环境看内心的过程。 在诗歌中,卡佛同样用简单的文字去描述了生活中一些场景,去反映人们当时的心境,表达他的观念 在他的作品中,让我感受到,在他看来爱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而并非沉迷于身体或者其他享乐。 所以他在写诗时会说 你们得爱过才写的出诗, 而你们都不懂恋爱是怎么回事 这本书收录了卡佛一些随笔、诗歌、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从多角度,多方面题材的作品中反映了卡佛的思想,表达了他对生活,对家庭的态度。 卡佛通过协作拯救自己,而我们通过阅读他的作品也会不断反思自己,从中获得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