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一书通过对人类身体气味的起源和演变进行探讨,揭示了人类气味背后的深层文化和生物学原因。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有特殊的气味,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气味,并思考其中隐藏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读后感篇一
叨友们,我们一起为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打榜!
大爱旭岽!大爱冰枫!大爱子凌!大爱姜雯!大爱原样!
统一打五星啊,永远支持原样!
一起看起来!多写书评!
加油
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读后感篇二
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一块手表戴了一段时间之后,会感觉不到自己戴的手表,然后我们就会用手去摸一摸,检查手表是不是丢了? 在现实当中明明是第1次看到某个地方、遇见某个人,但是却感觉到很熟悉,似曾相识,感觉曾经在哪个地方经历过这件事情。 针对这些情况,其实你看来《我们为什么这么臭》这本书以后,你就会恍然大悟,并且由衷地感叹:喔,原来是这样啊! 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解答了各种各样奇思妙想的问题和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我们不要觉得这些问题很傻很幼稚,科学家们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其实已经研究了很多年,其中有一些,作者已经给我们答案,而另一些,还只是停留在猜想和推测阶段。 喜马拉雅人气爆棚电台,旭岽叨科学,首次集结出版的这本《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书,浓缩了人气科普电台“旭岽叨科学”精华节目部分。以严谨有趣的内容吸引了众多听众。为了使答案更加具有科学性,他们准备了5年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科普文章。 1、我好像在哪见过你 我们在看到某一个人或是物时,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我在哪里好像遇见过这样的场景,我们会不自觉的认为我们是不是有特意功能,能够看见过去和未来。 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看看我们是不是有特意功能,其实我们还需要来看一下我们的记忆是怎么回事。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重塑自己的大脑,一般来说和情绪密集相关的记忆容易转变成长期记忆,此刻让你回忆之前的人生,能够浮现出来的场景应该都是那些激动的、喜悦的或悲伤的、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场景。 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可能会与先前的记忆相匹配,于是这段记忆就被激活,并且提取出来。 我们的大脑在储存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故障,比如说会容易遗忘一些事情。但当某种味道、某个人重和某种场景重新出现了,重建了大脑和失散记忆的连接,那些过往的记忆就会神奇般的出现。也就是说那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记忆被激发了。 电影《搏击俱乐部》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一直活在一场似曾相识的人生里,每个我到的地方,我都觉得仿佛曾经来过。 2、我们为什么这么臭? 每个人都不喜欢臭味,换句话说厌恶臭味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体制,因为一般带有臭味的物质都对人体有害,可能有毒或是带有病菌。臭味我们是怎么闻到的?毫无疑问臭味是由各种气体分子组成的。 首先得搞明白,我们是哪些部位容易发臭,首先是我们的大便,为什么吃进去之前明明是好的,香喷喷的东西,为啥在我们的身体里走了一遭之后,味道就变得如此可怕还那么臭,这就要感谢我们的肠道细菌做出的辛勤付出了,然后把残渣排除体外。 其次是腋臭和脚臭,我们人类的汗腺在哺乳动物中算是比较发达的。正常情况下,大汗腺分泌物本来是不臭的,这些分泌物正式被体表的细菌分解以后才有了臭味,因此,细菌与大汗腺分泌物共同作用才造成体味大的主要原因。 脚臭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脚上存在着大量汗腺,当我们穿上袜子和鞋以后,特别是鞋子透气不好的时候,鞋底的湿度就会上升,皮肤表面的PH值会发生变化,并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潮湿封闭的空间,成了微生物的主场,它们发挥着勤劳苦干的精神,把汗水中的尿素分解成氨,皮肤中的脂肪成分被分解成脂肪酸,当这几种摄人心魄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让人难以忘怀的臭味。 3、我们的嘴唇为什么是红色的 你是不是感到很奇怪,我们身体那么多部位,为什么只有嘴唇是红色的?并且颜色差异是相当的明显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回答的,耶鲁大学一位皮肤学的教授曾经解释过这个问题,他说这是因为在嘴唇表面有相当多的血液,简单来说就是嘴唇布满了血管,防水层和角质层也相当薄,这就使得看见嘴唇上的血管变的容易多了。 嘴唇表皮只有3~5层上皮细胞,而身体其他部位的上皮细胞大约有16寸,嘴唇的颜色就是表皮下血管中的血液颜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嘴唇看起来那么红的原因。 当你对事情感兴趣时,你就会对事情的原委刨根问底,本书作者一共用25个问题,从大脑、感官、情绪、神秘力量这四个部分,像我们解释了我们身体的一些秘密和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如果你对自己充满了好奇,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这不是一本“恶趣味”的小册子,而是一本充满趣味的科普书。
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读后感篇三
一、探索,发现
人对宇宙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小到粒子大到星球。从蒙昧到开智,探索,发现。 对生活的探索,有石器时代对工具的发巧思妙用,比如,石斧,石臼,石刀等器具的制作使用;有对自然的思考融合,比如,传说中的燧人氏取火,指南针的发明;有对各种现象的收集研究,合理利用,比如,《天工开物》就总结经验,造福于世。 世界发现的种种人类活动现象无一不在说明,人类一直在探索发现的路途前行。
二、从“为什么”开始
开始探索的第一步,就是产生疑问:为什么?为什么下雨前燕子、蜻蜓会低飞?为什么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容易?为什么伤心了会流眼泪……提出“为什么”后,就会去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深度学习。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出“为什么”,就是一个思考的开端,有了开端,就开启思索的过程,思索完了,就会主动去学。 其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质是一个主动跟被动的过程。主动学,会先“思”,也就是问“为什么”,那么学习起来,也是很有激情的,兴趣盎然。被动学,会“学”,但是,学了就过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学,兴趣不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了,就会去探索,不用人追着赶着,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很多家长会头疼,自己家的孩子不爱学习,或者去学校学习了,作业又一塌糊涂等情况。这就是没有激发主动学习兴趣的一些表现。 没有兴趣,就没有心思,更不会问“为什么”,“为什么”一词,既是主动的开始,也是放在心上的征兆,更是记忆牢固的粘合剂。人们会心心念念放在心上的事儿,学也不例外。强扭的瓜不甜,适用于很多情况,学,也是其中之一。 许多老师会抓住“为什么”和兴趣的重要联系,在教学生的时候,可能会以一个小故事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孩子们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这时候抛出以“为什么”为开头的引学问题,学生们会进行深入思考,很好奇,很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然会抱着专心的态度去学习。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其乐融融岂不快哉!
三、学无止境,学得快乐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的大脑其实更乐于去接受让你感到快乐的事儿。有的人明明知道吸毒有害健康,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是义无反顾,不顾任何劝阻去做那无益于自身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在进行有害健康的过程中,大脑分泌多巴胺,告诉身体:此刻,我很快乐,前所未有的快乐,不要停止这个动作,保持住这个行为!快乐完后,遇到迷茫,痛苦,不知所措的时候,大脑很痛苦,回忆起让自己分泌多巴胺这快乐源泉,止不住一次次回放,就这样恶性循环。 学海无涯苦做舟,大抵也是那些被动又痛苦却不得已的人安慰自己的话,但是,学,就真的痛苦吗?快乐地学,学得快乐,并不矛盾。《我们为什么这么臭》,就将快乐和学融合在了一起。 旭岽和冰枫,科普人和心理学主笔完美搭档,首先抓住人的好奇心理,给书起了一个微恶趣味的名儿,安的内容呢,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啃的科!普!知!识!虽然学无止境让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但是一提到科普,往往令人联想到“理工类”、“死板”、“无趣”等不会让人分泌多巴胺的词儿。 这,还能快乐主动学吗?前面已经说了,这是科普人和心理学主笔的结合产物,自然是照顾到人们的厌烦“正儿八经”心理啦!寓教于乐,也融入其中。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的确让《我们为什么这么臭》别具一格。《十万个为什么》不是人人都愿意看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超级强烈的探索精神。 但是,没关系啊!《我们为什么这么臭》,翻开封面,看到目录,就像老师每节课的那个诱人小故事,你的大脑会不自觉地发出指令:这是为什么呢?接着,你的手指,不停地翻页,文字的魅力,让人折服。你看,以“为什么”开始变成主动学习,以风趣易懂语言表述快乐学习结束。 学无止境,学得快乐。不是每一个人可以做到,也不是每一本书可以做到,最终却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读后感篇四
前两天去学校接女儿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对母子的对话。儿子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白天那么亮,晚上天就变黑了呢?”妈妈微微一笑说道:“因为地球在转的原因啊,转到太阳的反面,就没有太阳光照进来,所以就变成黑夜了啊。”小男孩歪着脖子,睁大了眼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又皱着眉头问道:“妈妈,妈妈,为什么太阳会发光啊?”这时候,妈妈开始皱眉头了,不耐烦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太阳就是会发光,没有原因。”
不知道这样的场景,你自己是否曾遇到过,在自己的好奇心中,不时地想要去寻找答案,可是被父母或者他人的一声斥责而扼杀了那颗好奇心的种子。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好奇心,牛顿在被苹果掉到头上砸了之后,会思考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才有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验,最后才成就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
正是因为好奇心,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感到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
正是因为好奇心,伽利略看吊灯摇晃而感到好奇,才发现了单摆。
画家范曾说过,好奇心是科学之母。哲学博士、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还记得《十万个为什么》那本书吗?书中解答了很多很多的为什么,而《我们为什么会这么臭》这本书就像《十万个为什么》的升级版,书中同样解答了很多为什么,但是这些为什么更多的是关于我们自身,譬如,脑子是真的越动越灵活吗?为什么嘴唇是红色的?为什么我们会恐惧?为什么我们会哭泣?
1、好奇心是什么?
百度百科上说,好奇心是指喜好新奇性信息的可能性。的确,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好奇心对于创造、创新、发明等的重要性。几乎所有围绕着创造(包括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创造者的个性品质等)进行研究的学者都将好奇心作为创造的基本动力,也将好奇心(以及与此有关的特征,如喜欢复杂事物、容忍混乱等)作为高创造力者的重要的个性品质特征。
其实,我们从呱呱落地开始就有好奇心了,我们会用手触摸、用嘴舔、四处观看,这些就是我们在幼小的时候的好奇心在萌芽的状态。
但是越成长,我们的好奇心随着年龄增大,很多人开始变得麻木不仁,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司空见惯,失去了探索的欲望了,这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则是从小的教育因素。
有些孩子在问为什么的时候,大人会感到不耐烦、甚至会斥责,导致孩子恐惧,不敢问,慢慢地关闭了探索世界的窗户。
但是,好奇心不止只是在提问方面,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
所以,我们如果遇到孩子的问题真的很难解答,我们有限的知识无法给到他们一个准确的答案时,我们不妨适当地鼓励孩子自己去实践。伟大的毛主席说过,实践出真知。
2、为什么我会有好奇心?
好奇心每个人都有,但是好奇的程度决定了你是否会真的去探索。
徐志摩有一次冒着滂沱大雨,专门去看雨后的虹。原本他是邀请同学一起去看的,但是他同学一看这么大的雨,就退却了,还劝徐志摩不要去了。徐志摩不顾他的劝阻,直奔雨中,等了整整三四个小时。
这是什么促使了徐志摩有这样的行为,一方面是他的兴趣,一方面就是他的好奇心使然。
《为什么我们这么臭》这本书其实是由一档《原来是这样》的音频节目集结起来的,这档节目是由旭岽在2014年利用业余时间创办的科普自媒体。五年多时间,《原来是这样》专辑,全平台已累计收获近200万订阅,总播放量近三亿。
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的人来订阅与播放呢?很显然是大家对这个节目内容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打开,而节目的内容吸引了他们持续的关注。
3、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重要性前面已经阐述很多,这里不再赘述。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好奇心呢?
首先,保持敏感的心。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我们可以去研究去探索的事物,比如为什么马路上会栽一些树?为什么秋天到来了,就会有落叶?如果我们在看到这些事物的时候,多留心一点,多去问一些为什么,我们其实就是在保持好奇心。
其次,多去记录或实践。遇到不知道的,或者感到好奇的事物,我们一时半会得不到答案。这时,我们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去查阅书籍,或者做实验去研究。
爱迪生小时候看母鸡孵鸡蛋,自己感到好奇,于是自己也尝试孵了一天,这也是一种实践。
最后,多读书。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奇心,就是我们的知识不足以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于是我们产生了很多问题。如果你能保持读书,经常输入各种知识,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还有那么多未知的事物,自己原来还是很无知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你的求知欲望、你的好奇心将在不断攀升。这也是保护好奇心的一种方法。
有的时候,我们在解答一个为什么的过程中,可能会蹦跶出更多的疑问,这时候我们不要气馁,这是一件好事。就像《我们为什么这么臭》中的作者写道,你可以记下这些问题,然后慢慢试着去回答它们,或许某一天,这本书会因为你的发现而重新修订了。
所以,很多时候,“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问题”了。
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读后感篇五
你身边的熊孩子有没有问过你:“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嘴唇为什么红的?我们为什么会有两个鼻孔”这样的问题。 你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是敷衍了事?随便找个原因,还是认真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呢?不用说,想必很多人在回答几次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就会失去信心,都会用一句”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话“搪塞过去,你不知道,你搪塞的过程中,是在一点点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会发现,其实曾经的你也是一个脑袋里装了十万个为什么的熊孩子。孩子们的这些问题,我们曾经也都有过好奇,只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好奇心渐渐暗淡了下来。那些在我们眼里司空见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以至于我们失去了寻找答案的念头。 当我们偶尔拿出一个问题刨根问底时,会发现原本我们以为的那些司空见惯的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随着探索的深入,当我们最终找到或者接近答案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长吁一口气,并脱口说出——原来是这样?! 喜马拉雅人气爆棚电台 旭岽叨科学 首次集结出版的这本《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书,浓缩了人气科普电台“旭岽叨科学”精华节目内容。以一种更有趣的形式、更通俗的方式,将略显生涩枯燥的只是进行梳理,整合,达到降低受众获取知识的门槛。用25个问题,为你解答了关于我们自己的情绪、感官、大脑和神秘力量,诸如“我们为什么会哭泣?、我们为什么有两个鼻孔?、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这类问题,让你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人为什么这么有这么多的为什么? 在生活里,我们遇到最多的一类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会XX?”——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或者人类真的了解人这个物种吗?我们又是如何听、如何看、如何去感知这个五彩斑类的世界呢? 这些问题都源于我们的好奇心,人类最初的好奇心来源于幼儿时期的探究,那个时期的人往往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新奇事物感到好奇,用手去触摸,用舌头去拼插功能。到了幼儿期,好奇心就变得更加在强烈,人们开始通过感官、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对周围世界的好奇。 所以说,好奇心是人类所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特征,所有人都有好奇心。但对于不同的人,对于好奇的事情以及对好奇的程度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我们的个体和情境。 教育家陈鹤琴表示,好奇心是需要保护的,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只是这种好奇心能否坚持到成年还要取决于早期生活中所受到的鼓励。 往往拥有好奇心的人,总是能不断的为自己找到各种机会,从某种你程度而言,好奇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因为拥有好奇心的人,往往更善于捕捉事物的变化,制造机会。 就好像这本《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当你在书架上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停下脚步,从书架上把它抽出来看看。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我们的好奇心在驱使我们。你一定会好奇,书名里我们为什么这么臭的“我们”是谁,又是什么东西让我们的大脑感觉到臭了呢?你会以为这是一本通过系统性阐述“臭”的书。但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他并非一本关于“臭”的书,这本书的真正内容是关于一大堆我们自己的“为什么”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作者最大的成功就是利用了人类的好奇心,让这本书能够在众多书中脱颖而出。 2.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好奇心是我们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驱动力,如果丧失了好奇心,就提不出问题,如果我们都没有问题,那就没有办法对问题进行深究,这样下去,社会便很难进一步的向前推动。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问题会驱使我们思考,引发我们对所好奇事物的思考和探寻,从而找到事物的真相。 牛顿因为对树上掉下来的苹果感到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对蒸汽好奇,而发明了蒸汽机。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因为对蛇的盘绕卷曲好奇,就悟不出苯分子的结构,从而解决了化学界的又一难题。没有哥白尼对天文学的好奇,就不会有“太阳中心说”的提出,黑暗的中世纪不知道还要延长多少年。试想如果不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不是因为他们善于洞察周围的事物,或许这些伟大的发现都永远成为谜团。当然,生活里的成功人士只是少数,但好奇心对于普通人而言依然无比珍贵。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你只有对一件事情有了好奇心,才会对它产生兴趣,都说兴趣是学习的老师,那好奇心就是兴趣的驱动力。 3.好奇心不仅仅是了冷知识,更是串联各科知识的经纬线 在阅读《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但同时,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疑问。 当你从书中找到了我们为什么会哭泣的答案以后,你或许会问流泪和哭是一回事吗?既然人会哭泣,那动物会哭吗?又或者是为什么长大后哭的越来越少为什么流眼泪的同时还会流鼻涕这些延伸出来的问题。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对于书中的问题不要觉得它们很傻很幼稚,比如人为什么有两个鼻孔,我们的嘴唇为什么是红色的,我们为什么会无聊这类问题。因为科学家们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研究了很多很多年,其中有一部分的问题,书中给了明确的答案,但有一部分,仍然停留在猜想以及推测的阶段。 所以说,好奇心对人类的作用有三点,第一促进我们主动学习,并且从中获取乐趣;第二,帮助我们延长记忆在大脑中的停留时间;第三,能引发一系列我们预想不到的成长,这类成长,不光体现知识层面的成长,还有思考力的成长。 千万不要让你的大脑进入沉睡模式,要多问为什么,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具有好奇心,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从中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
评价人数不足
旭岽+冰枫 / 2019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读后感篇六
妈妈,为什么你爱吃辣椒啊?
妈妈,为什么我们会有两个耳朵呢?
妈妈,为什么屁是臭臭的?
妈妈,狗狗为什么没有手啊?为什么狗狗有四条腿我没有呢?
......
都说三岁是狗都嫌的年纪,家里有个小娃娃,真的是别想有一天的安静。这不,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真心让人应接不暇。有时候真想大吼一声:“不是大百科全书!”
面对孩子的各种为什么,你是不是有那么一瞬间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孩提时代的我们,对这些问题或许也曾好奇过。只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变成了司空见惯、天经地义,当一切变得理所当然之后,好奇心也渐渐被熄灭,不会再去问那些“傻白甜”的为什么,更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孜孜不倦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但当我们偶尔对一个问题产生兴趣并试图刨根究底时,却又发现原本我们以为“司空见惯”并不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随着探索的深入,当我们最终找到或者接近答案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长吁一口气,并脱口而出——原来是这样的?!
在喜马拉雅人气爆棚电台旭岽叨科学首次集结出版的 《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原来是这样》一书中,选取了音频节目《原来是这样》中的精华内容进行重新整理,以通俗、有趣的方式,从大脑、感官、情绪以及神秘力量四个方面,用25个问题,为我们解答了关于生活中诸如“嘴唇为什么是红色的?”“我们为什么这么臭?!”“我们为什么会做梦?”等各种奇思妙想以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
01. 我们的脑细胞真的会因为用脑过度而死掉吗?我们到底使用了20%的大脑还是全部大脑?
在我们大量使用脑力处理完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时,往往喜欢边揉太阳穴边对自己说:“杀死了我多少脑细胞......”以此来说明事情的复杂和繁琐。只是,事实果真像我们说的那样会死掉很多脑细胞吗?
当然不是!脑细胞不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并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伴随我们一生。严格来说脑细胞是我们大脑中所有细胞的统称,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脑细胞,通常指的是神经元。
在《我们为什么这么臭》一书中,作者用电话交换机来比喻神经元。我们打电话的时候,拨出去的号码需要经过一个交换机,每个电话号码在交换机里都有一个特定的编码,再通过这个编码连接到你拨打的号码上。而神经信号在我们大脑中就是这样传递的。一个神经元可以和20万个神经元联接,从而形成一个高速网络。由此可见,当你的知识储备越多,联接也就越多,网络也就越高速。
以前,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论调:再聪明的人也只是用了大脑的10%,还有90%的大脑资源有待开发。但最新的研究却发现,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全部的大脑,即便最简单的思考和行动,都需要调动几乎全部的脑组织协同工作。
所以,记得以后千万不要再说大脑中还有90%的资源有待开发,也不要再调侃“死了好多脑细胞”,这样的说法可是会闹笑话的哦!
02. 我们为什么会无聊?人真的会无聊“死”吗?
开学已经两周了,开学时的那份新鲜感基本上也耗光了,随着中秋假期即将结束,孩子开始掰着手指头期盼着十一假期的到来,无聊的情绪在内心开始蔓延。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休息喜欢在家葛优躺,时不时拿起手机刷个微博、发个朋友圈,每天晚上睡觉时最后一件事就是看手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看,看什么,就那么毫无目的地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但是不看又觉得少做了什么事......
当然,无聊时会干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发呆,想象自己穿越到了某个朝代,任自己的思绪天马行空。又比如,挖鼻孔(这个是我们学生时代大多数人标准的无聊动作,就像很多人无聊的时候就会发挖鼻孔的表情一样。)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在无聊的时候,脑力活动仅仅下降了5%,相反,那些和记忆有关的特定区域的活动反而增强了,包括回忆过去的事和假想虚构的事。
《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评述》一文中告诉我们:无聊是个体面对平乏的外部及内部刺激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产生的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具有兴趣匮乏、注意力涣散或动力缺失等特点。说白了,无聊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我们常常吐槽“无聊死了”,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人不会无聊着无聊着就死去。但是无聊有可能增加人的死亡风险倒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英国心理学家发现,经常抱怨无聊或是无聊感非常强烈的人,和感觉自己很充实、正能量满满的人相比,心脏病和中风致死的可能性要高出2.5倍。在对7524名英国公务员做了长达20年的无聊感与健康状况调查追踪,发现感到格外无聊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比感觉充实者高了37%。可见,无聊还真是个可能折寿的心理因素。
所以,生活中,还是想点法子找些事情给自己做做,让自己不那么无聊才好。
03. 为什么明知某个气味会很臭,可还是忍不住要去闻一闻呢?
前几天公司的礼仪培训课上,礼仪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说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男士挖鼻屎,挖完还将鼻屎在手指上搓几下放鼻子底下闻闻。老师说,这是很不注重形象的小动作。虽然这个小动作很多人都有,但建议还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做,这样你的形象分真的会被扣得很惨。
老师的“笑话”引来大家一阵哄笑,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明知道鼻屎味不好闻,甚至是臭臭的,却还是忍不住要闻一闻。
其实,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夏天时,有人出了汗喜欢抬起胳膊闻闻腋下,甚至有人还会抠完脚丫子后,闻闻手上或是干脆将脚丫子搬到鼻子底下......为什么明知某个气味会很臭,可还是忍不住要去闻一闻呢?
心理学家Paul Rozin 在2013年描述了这种效应,称之为良性自虐。他的团队还找到了29种人们逻辑上不该喜欢但实际上却很享受的活动。比如看恐怖片,吃辣椒,做推拿等等,而这些体验的关键在于,都是“安全的挑战”。
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研究厌恶感的科学家Valerie Curtis则将这种行为比作小孩子玩战斗游戏,她说:“玩耍的心态让人在较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尝试,以便为真实发生的时候做准备。”
毕竟,厌恶感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大多数人感到厌恶的东西可能会让人生病。不过,我们的厌恶感可能很特殊。比如,喜欢吃榴莲的人觉得榴莲味沁人心脾,而面对不喜欢的臭豆腐味却无法忍受。厌恶感可以保护我们不受到他人的威胁,同时又让我们可以容忍自己本该恶心的东西,比如,自己的腋臭和脚臭等等。
在旭岽和冰枫著的《我们为什么这么臭》一书中,这样的冷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同样是失语症,为什么有人无法完整地说一句话,而有人却能够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为什么数字2是草绿色的,而5是天蓝色的?
我想,封底上写的那段话是对这本书最好的诠释:这并不是一本“恶趣味”向的小册子,用来给你周末的闲暇时光增添几分“味道”;这也不是一本通过系统性地阐释“臭”的来历,从而让你科学除臭的行动指南;当然,这甚至不是一本以臭为线索贯穿始终的书。这本书所真正好奇的,是一大堆关于我们自己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