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深感艺术的魅力与力量。书中介绍的二十幅名作,不仅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更让人感受到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和情感表达。通过阅读,不仅增长了对艺术的认识,也激发了对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后感(一)
傅雷先生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可以说是我的艺术史启蒙书。
虽然书本并不是完全按照年代或画派或其他特别明显的历史观逻辑进行书写的,它确实看上去更像讲稿,像札记,但是书本中透露出来的艺术史观,是非常客观,甚至可以说先进的。尤其在自己开始学习作画之后,这种感觉尤为深刻。非常感谢在接触艺术史之初可以读到傅雷先生的这些见解。看完之后也有些遗憾,没能在有机会去那些博物馆之前先稍微系统地学习一下艺术史,否则在博物馆里一定会更有收获。不过相信以后还有机会能再去几大博物馆瞻仰真迹的。
我看的这一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版,个人觉得还是挺不错的,编校不存在评论中提到的那些错误,最重要是插图很丰富,也有足够的细节图,虽然可能因为版权等问题,无法把傅雷先生提到的每一幅画都作为插图附上,但也尽量配上了相应作者的其他画,有助于理解。
最后,傅雷先生的文字真是美,现在很少有人能写出这么美的鉴赏文字了。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后感(二)
这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基本上是通过逐个介绍艺术家及其作品连缀的美术史著作,以流派划分的仅有“浪漫派风景画家”一节。 每一节中尤其喜欢以艺术家为切入点,常常花大篇幅介绍艺术家的生平和个性,且个性与美术风格间常有联系,如陶拿丹罗决绝甚而反叛的性格和他前后期作品风格的联系,这种艺术家先行的写法在“莱诺支与耿斯勃洛”(傅雷先生不流俗的译名真的让我打字无能)一节里最为明显,将穷尽艺术技巧的莱诺支和充满了自然与诗情的耿斯勃洛写的很传神。 此外,如傅雷在序中所说,他非常注重在名作和艺术家的描述中加入“艺术源流和技术精艺”分析,有很多对作品“时代精神”的史家式描写。相对而言,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则略少。另外,书里的插画也太少了,让不知道怎么在网上搜画的我只能凭空臆想"波提切利之妩媚"。 此前对傅雷先生了解很少,读前言,看到“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形容,虽然仍然不了解傅雷的一生,但确实顿生敬意。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后感(三)
26、
胡适26岁写成《文学改良刍议》,傅雷也是26岁写成这些讲稿。
《文学改良刍议》我没看过,便不好评判什么。
但这二十讲,讲是56岁的人写的,也不觉有什么漏洞。文字之间,看不到20几岁的稚嫩。
之前看过加缪20几岁的文字,但总归感觉有文学文字的门路在里面的。而傅雷却没有这些。
我们可以理解成一个26岁的年轻人脑袋里已经装了一个赏古的老头子了吗?
1、
傅雷每篇文稿还是有些许套路的,往往文末最后两段就是高度总结陈词,当你发现你要一排排勾画时,多半这一讲就结束了。一些篇章多有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之感。
2、
单纯从技巧上谈赏析固然可以,但是文章内容的视野广度、深度还是和人文修养有莫大的联系。傅雷在音乐、西方近代文学上的知识和素养有力地帮助了他行文的思维角度。
3、
一个版本的书,何以被评价为最佳版本有很多因素决定。
但这个版本的书,明明已经够用心与专业了。但诸如第12讲和第15讲的配图像素、印刷质量。真是为此版本感到遗憾。
4、
可惜傅雷二十讲里并没有多少涉及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特别是我们较为熟悉的那几位的作品,好奇傅雷会怎么讲他们。
5、
成文于30年代,对于20世纪逐渐开始流行的现代画派,不知道傅雷又会如何评价、赏析,倒是大胆假设他不会赞赏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