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科幻元素的作品。故事围绕着一群勇敢的宇航员展开,他们穿越银河系,探索未知的星球和生命形式。小说中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冒险经历,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浩瀚之中,感受着未知世界的神秘和壮美。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读后感(一)
2021.9.2 原本要学习银河系知识,结果先了解到地球上的水熊虫,基本是不死的。三体中能够脱水而生的三体人原型难道就是水熊虫吗? 比邻星的三星系统,天狼星的双星系统,忽明忽暗的塔比星(飞马座51b)都是叹为观止的,而塔比星是人类猜测外星人的来源之一(戴森球)。费米悖论中两个条件(因为必须满足7个条件导致地球是唯一的生命星球,星际文明无法达到就再次轮回),我更偏向认同第二个。 北极星是一个稳定的三星系统,主星是一颗造父变星。这里必须提及的是亨利爱塔.勒维特,现代宇宙学之母。她发明了标准烛光理论,利用造父变星对比目标恒星来测量星体的距离。 猎户座α是颗无比巨大的红巨星,正是氢元素的消耗殆尽导致氦气核聚变的启动,让恒星“再造”了一颗新恒星。亮度更亮并且把老恒星抛向太空,毁灭所到之处的行星。终有一天,太阳也会如此。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读后感(二)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这本书,是作者王爽宇宙系列的第二部,也是一部极其优秀的书籍。
即使没有阅读过第一部,也能在阅读第二部的过程中遨游神奇的宇宙世界。 这是一场关于银河系的恒星世界之旅。正如简介所说:本书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带领观众遨游了 12 个位于银河系内、经过精挑细选的景点,依次是半人马座 α、天狼星、飞马座 51b、北极星、猎户座 α、PSR B1919+21、天鹅座 X-1、蟹状星云、鹰状星云、赫尔斯 - 泰勒双星、人马座A* 和银河系全景。 这些复杂的天体,就这样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用自身的存在告诉人类,在人类历史上是如何发现这些天体的,人类又扮演过什么重要角色;这些事件与哪些重大的科学事件有关;人类又在什么过程中改变了对整个宇宙的看法;这些事情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怎样的联系。 通过亲切活泼的语言,作者把晦涩难懂的科普变成了故事,把人类精英智慧的体现、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我们该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等等这些话题,一一展现了出来。
既表现了人,也注重科普。关于天体的科普,最怕的就是太过深奥,无法理解。作者通过讲科学家,来写天体,既是写人,也是写宇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在历史长河中,女科学家不被待见的故事。 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爱德华·皮克林曾花费了极低的工资雇佣了一批女员工来研究恒星的光谱,这些员工被后世称为哈佛计算员。 安妮·坎农提出全新的分类标准:用恒星的表面温度来对恒星进行分类。亨利爱塔·勒维特在毕业后经历疼痛、失聪、贫穷、孤独、被摆布、被轻视、被遗忘,但即使如此,她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找出了1777颗造父变星,并且提供了全新的测量方法,叫标准烛光,打开了宇宙的大门,要不是皮克林后来让她去测量北极星序,勒维特的成就绝不止于此。 天文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研究的。正如作者写这本科普书一样,让每一个行星猎人都能够了解天文,学习天文,发现天文。现在的我们,拥有比当年科学家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社保设备,很少会再有像哈佛计算员那样的情况出现了。这就是科普的意义。 除此之外,本书还有意思地道出了天文和天文科学家的关系。发现天文规律的科学家,都有一些共通的经历。或是神童,从小聪慧,或是半路出家,凭借热爱短短十几年有巨大突破,或是发现研究成果,一路辉煌下去。天文,离我们是遥远的,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渴求知识的心,就会有突破,无论是对所学事物的了解,还是对所学事物的探索,都是一脉相承的。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神奇的书,作者在社交平台上,告知广大群众自己在大学线下开设了此课程。作为选修,让同学来学习该内容,更好地起到了给热爱天文的新一代青年科普的作用。我想,这意义就在于此,书籍的生动形象,没有那么多大道理,只是听过讲故事一样的形式,配合可视化照片等,仿佛真的穿越星际而来,穿越了银河系。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读后感(三)
《三体》爆火后,国人纷纷把目光转向国内科幻小说。三四十年前,人们不相信科技能迅速发展,可现在AI 智能,卫星发射,宇宙探索已是平常。是什么推动了其发展呢?
通过读《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我找到了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爽,在此之前,已出版《宇宙奥德赛:漫步太阳系》等科幻类书籍,用轻松的语言向读者讲述宇宙的故事。
1.为何人类致力于探索宇宙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它促使我们不断发现新事物,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早在古代,国人就有观天象而谋事的习惯,如今,我们用科技发现了天上的星星并非神灵,而是和地球一样,是一颗有着特定运动轨迹的星球。
也基于此,科学家更希望研究出其他星球的物质构成,是否有利于人类居住,能否发现第二家园等等,而小说家们,则凭借着他们丰富的想象里,预设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后人类将地球与其他星球联系起来,谱写一段或伟大、或疯狂的壮举。
刘慈欣的《三体》恰恰证明了这一观点。
但何为“三体”,为何逃离太阳系有望成为现实,这就得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开始说起了。
专业的研究与理论过于拗口与晦涩,非我们所能理解,王爽教授则用通熟易懂的方式,在《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中,向我们阐明了背后的真相。
2.星球的魅力何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黑洞,也曾指着夜空中的星星发问:这是什么?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如对赫尔斯-泰勒双星的研究,帮助人类首次发现引力波存在的证据,更科普了硬通货——黄金的由来。
千年之前,人们提出无数猜测,有人说它是汇聚的阳光,有人说它是硬化的水,更有人说它是由廉价黄金转化而来的……但这些猜测,都不靠谱。
天文学家们孜孜不倦地研究着浩瀚宇宙,终于发现了真相——人类历史上首次观测到了一个天体同时发出电磁波和引力波,验证了双中子星合并产生黄金的理论。
而黑洞之谜,困扰了我们太多年,早在几十年前,便有人提出2012地球会被毁灭,这一假设正是人们对黑洞的不了解造成的。
王爽教授在天鹅座X-1这一章节的阐述中,则向我们传递了正确的观念,科普了黑洞并不完全黑,黑洞的发展历史,以及我们如果落入黑洞,会遭遇怎样的命运。这对科幻迷而言,简直太赞了。
3.我们可以做什么
每个人都有其使命与责任,我们虽不能参与研究天体,像物理学家们一样通过各种数字、公式演算去发现三维世界、四维世界的奥秘,但我们可以广泛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就是我们入门了解科学、宇宙的不二之选。
当然,有兴趣的科幻迷们,也可以去看之前的系列,这也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科幻小说产生的背景。它不仅仅依靠想象力,也有现实的基础。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读后感(四)
这是一本关于银河系的完整知识的一个读本,他将改变着人类对整个宇宙的看法,与我们现实生活存在着强大的联系。 让我震撼的是,那些文学家牛人们,他们用一点一点的推断和摸索,让人类文明一次次向前推进。 现在,让我们一一认识这太空的奥妙吧。 一、科学家到底有多牛? 说到对星系的认识,不得不提起一个牛人——莱昂哈德欧拉。 莱昂哈德欧拉一出生便双目失明,但他用心和记忆力推算出17项相加的算式,并发表几百篇论文。他与同伴发现了拉格朗日点的五个位置,这表明只依靠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可以一直停留在拉格朗日点。 而且,莱昂哈德欧拉还是一位能发现天才的伯乐,他与几位好友一起对神秘的发现做出一重要的功献。 二、为什么说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有一首歌唱:天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你前进…… 现在我们就来介绍天空中那颗最亮最亮的星,就是天狼星。如果有人问,天儿郎星到底是不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我想,没有人能确定。我们这里所说的最亮,是指从地面观察它的光亮度是最亮的。 所有的星光都是由多种色彩组合而成的;这变幻的颜色中的每一种只是在星光光谱的一部分。我们更频繁地看到天狼星闪烁颜色,是因为它比其他星星亮太多了! 三、人类如何发现系外行星的新大陆? 系外行星,就是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太阳是恒星,太阳系是一个恒星系统,主要由太阳以及八大行星和其它小天体构成。 太阳系内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再算上地球、天王星和海王星,总共是八大行星。人类对太阳系的深入探索已经有半个世纪了,人类已经向八大行星分别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其中人类向火星和金星发射的探测器数量最多。通过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研究,科学家们根据相关数据,建立了关于行星的形成及演化理论。 银河系很大,直径大约10万到20万光年,银河系里估计有2000亿颗恒星。太阳是一颗黄矮星,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黄矮星大约有60亿颗,占银河系恒星总量的3%。银河系中有这么多恒星,按理来说,它们应该也像太阳一样拥有几颗行星。其它种类的恒星也可能拥有行星。 在天文学史上,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景点: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绕主序星旋转的系外行星,而它的发现也宣告了系外行星探索时代的到来。 20世纪90年代,是一对来自瑞士的师处境,米歇尔麦耶老师用相当有力的证据证明了系外行星的存在。完成这一壮举的人。 米歇尔麦老师的学生是迪埃·奎罗兹,奎罗是日内瓦大学天文系,1995年底,麦耶和奎罗兹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宣布他们用位于法国普罗旺斯天文台的一台新型光谱仪,测出在离飞马座51仅仅800万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和木星差不多大小、公转周期为4.2天的行星。麦耶和奎罗兹把这颗行星称为飞马座51b。它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颗绕主序星旋转的系外行星。 四、北极星为什么不能永远霸占首位? 北极星事实上并不与北极点重合,它与所处的位置存在着一些偏差,并不是真正的北极点。北极星是一个位置的统称,之所以一直都固定在相同的位置是因为北极星并不代表一颗恒星的名字。这就是说,北极星就是离地球北极的位置最近的恒星。其实北极星只是在几千年内相时固定,并不是永远固定的。 北极星系很大,北斗七星也是它的卫星,正好北斗七星表现出北极星的盘面,太阳系盘面与北极星系盘面成九十度,北极星的磁力给了地球及太阳系其他行星自转轴,给了地球的四季变化,地球生命才能进化,人类文明才能发展。 北极星离太阳太过于遥远,以至于地球若干年移动的距离还过于秒小,以上就是关于北极星为何不动的相关解释,未来对于北极星的研究还在继续,我相信未来的人们对于北极星会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一开始,作者就用沉重的语言告诉我们,宇宙和生命息息相连,生命从起源到发展再到对宇宙的探索,这是它必然要走的路途。 那个时候看太空漫游有很多的疑问,宇宙浩瀚,知识太过繁杂,而且难度又高,作为一个数学不好的普通人,是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这不妨碍我深深热爱这个地球、这条银河、这个宇宙。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读后感(五)
卡尔·萨根在一本名叫《暗淡蓝点》的科普书中这样写道:“再看看这个点吧。它就在那里。那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一切。在它上面,有你爱的、认识的和听说过的每一个人。历史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自己的一生。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言之凿凿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思想,所有的猎人和强盗,所有的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创造者和毁灭者,所有的皇帝和农夫,所有热恋中的情侣,所有的超级明星,所有的最高领导人,所有的圣徒和罪人,从人类这个种族存在的第一天起——全都在这粒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上,”
虽然我真的很爱科幻小说,但是我对天文学的了解(除了一些可以用于吹牛的酷炫理论外)约等于零。
这套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系统性”,第一本《宇宙奥德赛:漫步太阳系》分为12个章节,分别是“地球”、“月球”、“金星”、“水星”、“太阳”、“火星”、“小行星世界”、“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太阳系边缘”。从章节名称上来看仅仅是描述了不同星球的属性,但实质上作者从人类建立起天文学基础的丈量及观测说起,将我们如何从确定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如何测量遥远恒星与我们的距离,如何利用光谱确定其他行星的构成元素等等知识囊括在了对于星体的讨论介绍中。在讲述不同星球的特点时,也间歇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概念,比如星象中的水星逆行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如何利用金星凌日测出太阳和地球的距离等。他讲述了天文学的发展了历程,历史上的人类抛弃了地心说,又逐渐抛弃了日心说,直到最后确定太阳系不过是远离银河系中心的猎户旋臂上小小的一个点。
第二本《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则带我们走出了太阳系,探访了银河系内一些具有标志性的星体,分别有“半人马座α”、“天狼星”、“飞马座51b”、“北极星”、“猎户座α”、“PSR B1919+21”、“天鹅座X-1”、“蟹状星云”、“鹰状星云”、“赫尔斯-泰勒双星”、“人马座A*”和“银河全景”。其中涵盖了对眼下时兴的三体问题的简单讨论、帮助人类测距的标准烛光、脉冲星中子星、LIGO引力波探测项目、银河系的中心等等,以及人类在探索途中,每每诞生的天文物理理论背后的伟人以及他们当时所面临的挫折。
作为科普类读物,这两册书的阅读体验总体来说是轻松愉快的,但可能是因为智商水平实在有限,本文盲在看到一些物理计算方式和实验原理的时候总是为自己本就稀疏的发量感到隐隐的担忧。所以说我真的把整本书每个字都看懂了吗?我要很抱歉地说,真的并没有。当然,我不代表所有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者在第一本《漫步太阳系》中,每个章节的最后都会附上对于整体章节的总结,有些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简要概括全文,这个叙述方式在一些时候显得实用可靠,另一些时候也会显得冗长啰嗦。第二部《穿越银河系》不再做总结,可以看到作者在表述方式上的进步。在作为全书脉络和基础的天文学故事中,群星一般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层出不行,但合上书,我一个人名都没记住。
我的收获是,读完这本书,我总算是大概把以前剪不断理还乱的赫罗图、脉冲星、红巨星、白矮星之类的弄明白了。(当然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立即忘记)
当然本书作者的野心不止于此,翻开书的封面可以看到,之后同系列可能还将有六本书出版,分别是“飞向宇宙尽头”、“宇宙”、“宇宙起源”·“生命诞生”、“宇宙命运”和地球,我还会买的。
我喜欢科幻和天文的归因可能就在于——在那些故事中,人是个体,但更多的时候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可以挣脱引力,在目前我们尚不可知的遥远世界内遨游。科幻可以是实验性的、理论性的,也可以天马行空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于是读者眼前的烦恼与困境都可以被短暂放下,他们成为一种可能性、一种愿景、一种不可思议的希望或者一种激昂的情绪,又或者,在那样宛若悬浮于真空的文字里,成为天体、成为宇宙飞船、成为悉达多、成为智子、成为星童。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读后感(六)
1705 哈雷:预言彗星的回归
1758 哈雷彗星回归,梅西耶发现蟹状星云
1781 梅西耶星表,记录星云
1782 古德利克:第一次发现变星 食变双星和造父变星
1783 米歇尔:逃逸速度大于光速的天体的理论
1785 赫歇尔:绘制第一张银河系全图,通过数不同方向星星辨认形状,日心说
1807 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光的波动性,撼动牛顿的粒子说
1834 白塞尔:发现天狼星伴星 很暗
1895 伦琴:发现x射线
1901 哈佛天文台开始提出按表面温度分类恒星光谱
1906 卡普坦:用数星星方法研究银河系形状 证明太阳为宇宙中心
1912 勒维特定律:造父变星亮度和光变周期成正比,标准烛光发现 用于测距,宇宙学之母
1913 赫罗图 显示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
1915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
1915 施瓦西:无转动无电荷的爱因斯坦场方程解 施瓦西半径 黑洞理论
1916 爱因斯坦:由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波
1917 沙普利:研究球状星团分布,太阳系并非宇宙中心,发现银河系中心
1917 亚当斯:由光谱得知天狼星伴星表面温度很高 白矮星
1917 爱丁顿:造父变星周期变化,大质量恒星膨胀收缩,体积小-高温-双电离氦-变暗
1920 爱丁顿:恒星聚变机制
1920 宇宙尺度大辩论,柯蒂斯黄矮星测距银河系小非宇宙全部,沙普利蓝巨星测距是全部
1920 迈克尔逊:利用光的干涉测出猎户座alpha角直径 第一次得知太阳系外天体大小
1921 邓肯:发现蟹状星云的膨胀
1924 哈勃:星云距离地球100万+光年,造父变星测距,确定银河系并非宇宙全部
1924 哈佛天文台女性计算员 完成恒星光谱分类OBAFGKM
1925 泡利不相容原理,用于解释白矮星电子简并压
1926 爱丁顿:恒星的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演化
1927 奥尔特:银河系在旋转
1928 哈勃:根据多普勒定律的红移,测出蟹状星云膨胀速度,诞生于11世纪
1931 钱德拉塞卡:白矮星质量上限1.44太阳质量
1932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1932 詹斯基:探测到银河系中心射电信号,射电天文学之父
1934 巴德和茨维基:提出中子星概念,大质量恒星中子简并压与引力抗衡,超新星爆炸后
1939 奥本海默:中子星质量上限,3倍太阳质量(不准),会有比中子星更为致密的天体
1941 闵可夫斯基:据吸收线,超新星分为表面有无氢元素的两种,巴德茨维基理论难解释
1942 梅奥尔:联合汉学家,根据宋会要,得知蟹状星云为1054年超新星爆发遗迹
1944 范德胡斯特:用21厘米氢线探测宇宙结构,射电受尘埃消光影响小且氢原子分布广
1946 马丁赖尔:射电干涉仪,许多小的射电望远镜合并为大的
1946 斯皮策:开始主张将望远镜送到太空
1947 博克:分子云到恒星形成,逐渐突破外围蚕茧
1950 费米悖论 外星人问题
1955 韦伯:提出通过韦伯棒和引力波的共振来探测,在人们认为不可能探测引力波的时代
1958 奥尔特:银河系氢元素地图,涡旋星系,用21厘米氢线探测
1960 霍伊尔和福勒:双星系统中白矮星爆炸,解释闵可夫斯基的表面无氢超新星
1962 贾科尼:空间望远镜发现宇宙x射线源
1963 克尔:有自转无电荷的爱因斯坦场方程黑洞解,沉寂多年的广义相对论重新热门
1964 盖尔曼:夸克,质子和中子由更基本的粒子构成
1965 伊万年科和库尔德盖莱泽:夸克星,白矮星坍缩后夸克简并压和引力抗衡
1965 日本 林忠四郎 五种不同质量原恒星演化进程 赫罗图 291
1967 帕奇尼:中子星的自转和磁场使其有被观测的可能
1967 贝尔:发现脉冲星,两个天体都发出1.27周期射电脉冲——中子星
1967 惠勒:提出黑洞的名称
1971 天鹅座X1,恒星的大质量不可观测伴星,后被证实为黑洞,霍金和索恩的赌局
1972 韦斯:提出激光干涉测量引力波
1973 贝肯斯坦:黑洞有熵而且和表面积成正比,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1974 霍金:反粒子掉入 正粒子无法与之湮灭 黑洞辐射 等到宇宙背景辐射降温能观测到
1974 赫尔斯-泰勒双中子星,从脉冲星的非周期发现,由周期减少间接探测引力波
1974 绿岸射电望远镜,确定银河系中心准确位置,人马座A*
1984 引力波探测项目启动,千米级激光干涉仪,韦斯、基普索恩、德雷弗合作
1986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导致NASA很多项目停滞
1990 哈勃望远镜发射,光学望远镜进入空间,非常艰难
1993 哈勃望远镜加上改正镜,开始正常工作,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估算恒星总数等
1993 马克菲利普:根据白矮星爆炸的Ia超新星光变曲线修正其光度峰值,超新星测距
1994 慧木相撞事件,该彗星一年前被木星引潮力撕碎
1994 引力波激光干涉探测仪终于动工,之前LIGO项目长期内斗
1995 通过规律的红蓝移 发现系外行星的证据 飞马座51b 麦耶和奎罗兹
1995 根泽尔:银河系中心为430万倍太阳质量黑洞,通过围绕其运动的恒星
2003 芬克拜纳:银河系中心只有微波辐射的迷雾,通过WMAP微波探测器
2009 开普勒望远镜发射 寻找系外宜居行星 通过凌星法恒星光度周期缺口
2009 芬克拜纳:银河系中心极大的两个费米气泡,通过费米伽玛射线望远镜,无可见光
2015 探测到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2017 探测到中子星合并,首次同时观测到引力波和电磁波信号,多信使天文学时代
2019 首张黑洞照片,光子稳定轨道的赤道,通过联网得到地球直径口径的射电望远镜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读后感(七)
这句话出自《2001:太空漫游》。
在小说的一开始,它就用沉重的语言告诉我们,宇宙和生命息息相连,生命从起源到发展再到对宇宙的探索,这是它必然要走的路途。
那个时候看太空漫游有很多的疑问,宇宙浩瀚,知识太过繁杂,而且难度又高,作为一个数学不好的普通人,是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这不妨碍我深深热爱这个地球、这条银河、这个宇宙。
从它们的广博中,感受自身渺小,有一种不一样的情绪在里面。
所以当刚开始看到这个系列的书籍的标题时,就被深深的吸引。
《宇宙奥德赛-漫步太阳系》、《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宇宙奥德赛-飞向宇宙尽头》,这三本书必须一起来看,我感觉分开一本都会觉得有些不太完美。
从我们最初认识的地球出发,一直到一整个宇宙,更像是一条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文明前进的河流。
作者在描述这条河流前进的时候,还夹杂着很多河流中的人的故事,他们怎么探索,怎么开创,又怎么样一点一点地进步。
天空的故事,在人们探索的故事的交织下,变得有些许不一样的温度。
关于天空,我有很多美好回忆。
小的时候,生活的地方是一个西北地区很偏远的小村子,光污染很少。
天一黑,家家户户关起门,就剩下一方拥有群星的天空在闪耀着、静默着。
肉眼可见的银河,从院子的一侧开始上升、下滑,直到天明,
密密麻麻的星落,在眨巴着眼睛,充满了无尽的想象。
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那种绝美的景象,在长大这么多年后,依旧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
它们给我了太多太多的遐想。
但是现在,很少能看到那样清晰的星星了。
有时抬头看到几颗非常明亮的星星时,又再会在脑海中回顾一遍曾经看到的画面。
常常说,下次一定要再去老家看一趟星星。
上次说下次,似乎已经过了很久了。
而这套书让我重拾了想象。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配图,特别是第二本和第三本。
天文学家是浪漫的,或许它们在望远镜里,在检测到的数据中,
看到的是一片漆黑、一串字符,一些信号。
但是经过他们对存在于宇宙中元素的渲染,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色彩。
宇宙在他们的眼里,呈现出不一样的光。
光璀璨夺目,像缤纷的宝石,吸引着我们去了解它们。
所以这个系列我愿意把它称为,大孩子的宇宙入门读本。
对于我这个快300个月的大孩子,就已经很足够了。
书的作者王爽,是中山大学的老师物理天文学院的副教授。
他好会给书起名字呀。
宇宙奥德赛,立马想到了《2001:太空漫游》,
因为它的原名叫做2001:A Space Odyssey,
这场Odyssey之旅,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
现在说说第二本。
《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
我们的步伐,飞出来太阳系,来到了银河系。
在第二本书中,我不仅看到了作者对于天空故事的续写,我还看到了作者内心中对于女性科学家的尊重。
在古代,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活跃在舞台前的科学家,基本上都是男性。
但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女性思维的逐渐解放,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在科学事业中,也活跃着一批女性科学家。
但很多人对女性科学家依旧保持着偏见,
就比如我们所知道的发现铀元素的居里夫人,如果不是她的丈夫十分爱她,并认为如果诺贝尔奖不加她那他也缺席的情况下,才给了居里夫人奖项。
天文学中的女性成长亦是如此,
这个成长中饱含辛酸。
她们统一的名字叫:哈佛计算员。
为什么哈佛大学天文台招聘女性,是因为在最开始女性的工资还不到男性的一半。
而这群女孩子也同样是受高等教育出来的。
最早在哈佛大学天文台工作的女性是威廉敏娜·弗莱明。
她原本是苏格兰的一位教师,后来在哈弗大学天文台台长家当女佣,
被台长皮克林带到天文台,她大放异彩,对10000多颗恒星进行分类,发现了300多颗变星,10颗新星和59个星云。
所以自那之后,哈佛天文台的台长,就开始招聘很多女性,
工资又低,干活又很不错。
包括打开现代宇宙学大门的亨利爱塔·勒维特,最后发现造父变星。
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充满了些许戏谑,
但这样戏谑的事情还在发生,
感谢那些站出来,为女性发言的人。
这本书中也对三体故事中三体人的原型进行描述。
那只看上去丑萌丑萌的水熊虫,谁能想到它是三体人的原型呢?
水熊虫
它适应能力极强,无论是在热油、还是低温液氮、还是辐射、高压,都没有办法将它们杀死,
因为它们可以脱水,降低新陈代谢,蛰伏起来,等待合适自己的生活环境。
浩渺的银河系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
我们肉眼看到的星星,或许它不是一颗星星,而是两颗恒星变化形成。
此外还有最神奇的是,关于黑洞的研究。
2019年,疫情开始前夕,当人们第一次看到科学家拍出的黑洞照片的时候,觉得很厉害,但是更深层次的感受其实并没有多少。
读完关于黑洞的章节,我才感受到,其实对于黑洞的探索太过艰难,我们能证实存在它已经很厉害了,更不用说是准确、清晰地拍到它。
图片来自《Nature》
所以当用天文望远镜对它进行拍照识别的时候,那种研究了近一个世纪的问题变得豁然开朗,相信当代天文学家的内心中的波澜有多么的大。
人们甚至开始思考如何利用黑洞的强大的吸引力,如何应用黑洞和白洞相结合做出星际穿越器。
虽然星际穿越的飞行器在我有生之年可能没有办法看到了,
但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勇敢的挑战自己的大脑,相信不久,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就会更加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