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斋》是一部描绘日本著名浮世绘画家北斋的传记电影。影片通过北斋的艺术创作、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北斋用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深深吸引观众,让人们感受到他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热爱。
北斋观后感篇一
买过一本《日本短歌400》,读过后才明白为什么日本子那么崇拜大唐,和歌跟唐诗比起来就像是三岁小孩一样简陋,这么幼稚的诗歌一帮成年人还正襟端坐开个大会朗读欣赏,足见那个时候古代日本文化多么贫瘠低级。另外一个例证,说是日本的寺庙建筑反而比较好的保存了唐朝的风格传统,但是什么都要照搬照套,却在大门上见不到一副对联,其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学,是对联太复杂,讲究押韵对仗平仄工整,他们根本不灵。无论是在拉面馆还是咖啡店,你头一次看见那幅浪花或是别的浮世绘装饰画,好像是挺好看的,但是你的第一感受是不是这东西好简单?浮世绘说到底还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艺术。
北斋观后感篇二
刚去看完一个关于浮世绘的展,一下子就跟这部电影串起来了。因为看过这部电影,让我对展览的作品突然就更有感触了。在展览中再看《神奈川冲浪里》的时候,我一直在回想葛饰北斋看到巨浪的画面。
毫无疑问,电影中老年段真的太精彩了,当然也跟人物本身的经历有关,毕竟历史上葛饰北斋最好的作品也基本出现在老年段。可以说前半段的电影是在靠引入其他浮世绘名家来铺设一个百花齐放的浮世绘时代,而后半段才开始专注于在压制文艺的社会现实下已经葛饰北斋这位艺术家究竟是如何讲所见所闻还有自己的生命刻进画里的。在老年段里,葛饰北斋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对自然的探索、对艺术的执着都跟他的几部经典的作品做了很好的连接与呈现。柳亭种彦这个角色真的是很棒,因为有这个角色,最后这个结尾才能被推向极致。
要说有什么遗憾,可能就是电影真的还挺长的,而青年段的节奏明显跟老年段有些脱节,不如老年段的戏剧冲突那么明显。个人觉得可能压缩一些前半故事的片长,并且不要用不同章节来划分,试想一下,用类似回忆式的插叙去将年轻段浮世绘大师们的群像带出来,可能会更容易让观众一开始就抓得住重点。
北斋观后感篇三
葛饰北斋可谓浮世绘三杰中的集大成者。不光是源于他的画,还源于这个人桀骜不驯的艺术家性格。也恰恰是这种穷且高傲的性格,成就了他在艺术上不断突破的原始动机。电影里没有强化,其实北斋还要养家,有好几个孩子。但是他依然那么倔强。片中的写乐与葛麻吕都是塑造得非常好,很有个性和人物特点。但就当是的情况来说,那些在鸟屋签约的画家,无不是受困于生计的。所以总的来说,歌麻吕和写乐都算是风俗画。人物画得确实好。又传神又细。
但是北斋与他们不同,北斋总是敢于逆潮流而动。而且北斋的不同是来自于一部分西方油画的影响。到了老年,才是北斋艺术的高峰,《富岳三十六景》将西画的构图和空间意识与传统浮世绘技法做到了完美融合。所以到因为北斋,浮世绘就此产生了一个转折点。这些画也影响了接下来的三杰之一歌川广重。了不起的是,达到了人生的高点之后,70多岁的北斋精力还集中在艺术突破和改变上。他认为他还能再进阶。直到死之前,他还想再借5年寿命,想尝试再突破一下。临死前他说:“假如再给我5年,我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了。”想想真的是厉害,约等于他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突破自己过去70年艺术成果。只可惜,北斋没有借到那5年。但这句话,让我们这些搞美术的,都情何以堪。
北斋观后感篇四
每次看完都是累了困了。加之此片确实过长,分两气看完的,且在病中。
看的目的是对浮世绘的好奇。希望通过此片了解一下。初步达到了目的。信息量并不大,也不难理解。
非专家的好处就是可以直给,错了应该,对了牛x。男主角真的是二,给人感觉并不好。反而是阿部宽在压场。年轻北斋整个就是抓不住,吊儿郎当加中二,不帅不酷没特点没个性。需要指出的是,青年和中年没有任何区别,都当爹的人了,依然小镇青年气质。就算狂癫也不是这个表现。
老年确实可圈可点,特别是在风中中风那段,像真中了一样。日本文化就是如此吗,让一个七十多的中风老人独自野外旅行,还表现出很担心的样子,也不怕走着走着就走了?
种彦死的那段拍的很血腥但刺激,这是不是有点日本特色了?北斋也画出了一幅旗鼓相当的作品。幕府的压迫影片一直讲但也没讲的丰富,只有这一幕杀戮才让人印象深刻。
日本片子不要寄太大的希望,有新鲜感就好,知足常乐。不要主旋律,不要快节奏,发挥风景片情感片优势,拍的好看就不会有人嫌拖沓了,看来还是没太捋顺,赶工了。
对于浮世绘为啥有这么大的影响的问题依然没有找到更细的答案。
北斋观后感篇五
电影戏剧性十足,有强烈的风格,色彩艳丽充满张力,连演员的眼神很“浮世绘”。
几处北斋获得“灵感”的具象表达特别有想象力,很喜欢。
第一处是北斋走在大街上,忽然吹来一阵大风,街上的人被风打扰,各种姿势四仰八叉变成了慢镜头。
第二处是北斋得知重彦死讯,彻夜未眠作画,他看到了柔弱的作家和武士对抗,鲜血溅满地板和墙壁,北斋又冷又怒不住发抖。
最后一处是电影最后,青年北斋和老年北斋同画海浪,海浪声由远及近,他最终没有改变世界,但是他成为了北斋 (北极星,唯一一颗永恒不变的星)。
有几场对手戏和环境的描摹也很喜欢。
一场是鸢屋老板请大家去麻雪花魁处庆祝写乐大卖。
天才后辈写乐和传统前辈歌磨之间的紧张感,得意的写乐和满腹失意的北斋的冲突,一个在推杯换盏中沉默,另一个在热闹的歌舞伎表演中爆发。这次会面将北斋打入谷底,少年为了打发时间就能画画,而自己却耗尽心力都不能画出满意的作品,骄傲的背面心情碎了一地。北斋离场后,舞厅又恢复了热闹,他在与不在并无二致。
另一场是北斋和作家同僚会面。
北斋跑到作家家里突然来了灵感,抢了作家的桌子就画起来,作家不肯但又无奈,最后就让北斋占用了桌子,还帮他扇扇子解暑,真的是很可爱的友情了。
最后一些细枝末节。
和式的建筑真的好美,无论是庭前看花,还是廊上听雨,都再美不过
北斋之妻大概是男人心中的白月光。美丽,温柔,醒来的时候她在厨房忙碌早餐,工作的时候奉上热茶并静静看着。 (看完都要承认自己非常没有人妻天赋。)
老年北斋,说世道一点变化也没有。鸢屋老板曾说绘画能改变世界,虽然是一句良言,可是是骗人的。
北斋观后感篇六
电影《北斋》虽然是葛饰北斋的传记电影,但更注重描述江户幕府统治末期的压抑的社会。电影从莺屋书店书画被政府查封焚烧切入,此时北斋还没开始画画,只有十几岁。 在那个时期,不仅民众创作和欣赏文艺作品是受到限制的,苟且偷生的武士存在本身也不被容忍。柳亭种彦死的很窝囊,但她的妻子却对北斋和阿荣说,他是自尽的,死的很体面(武士片《切腹》讲了一些武士的自杀的虚伪性)。种彦很软弱,缺乏作为武士被推崇的品质,但他明知可能会死,还是承认了自己是小说作者。种彦为了自己的创作,竟然也短暂获得了面对死亡的勇气。 北斋清楚种彦的为人,知道他是不可能自杀的。北斋在脑海中看到种彦的死法后,将内心的痛苦描绘成了流着血泪,扭曲且怨恨的人头,北斋彻底灰心了。电影的最后,大限将至的北斋将一直以来压抑的情感宣泄出来,仿佛与年轻时的自己一起作画,人生所经历的一切都化作了画上的巨浪。北斋一直相信书店老板莺屋重三郎所说的,画能改变世界。所以北斋仍然坚持创作,等待开放的时代来临。影片通过对比胜川春朗和葛饰北斋的不同探讨了什么是艺术。胜川春朗为了画可以不顾一切,他的画技很高;北斋是个毛头小子,没有系统学过画画;最后胜川春朗不温不火,北斋一出道就大受欢迎,因为北斋有自身想要表达的欲望,而春郎只是当做阶级跃升的途径。所以影片给出了答案,艺术是自身情感的表达。米歇尔·昂利(Michel Henry)也认为艺术的基础是情感,并且艺术是一种将不可见之物可见化的表达方式(很像浪漫派和谢林“艺术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的说法)。电影中重三郎说,画是不需要语言的,一看就能明白。几十年后,北斋的浮世绘作为包装纸进入欧洲,却受到很多艺术家的追捧,掀起一股浪潮。 在北斋死后不到五年,日本的国门就被美国强行打开了,几百年的太平盛世与压抑的社会一起消亡。考虑到后来发生的事情,很难说这种变化是好是坏,有限者做不出真正正确的价值判断,无论如何历史总会向前发展。但这种变化也许是必然的,传教士留下的世界地图,民众们屡次遭到压制却一直顽强生存的艺术需求,北斋等人用艺术传承的被压抑情感都是未来的火种,会打破这种通过闭关锁国和严格的文化政策所得到的虚假太平盛世。 在只能顺应命运/历史的必然性的情况下,我有些能够理解黑格尔的神正论了。既然黑格尔认为死亡就是对神之爱,将爱理解为消除自身的人格和特征等个体性(《宗教哲学讲演录》),那么谢林批判黑格尔是泛神论,是神与人的互相毁灭就没什么意义了。但就像我一直所认为的,美因兰德(Mainländer)那种极端悲观主义实际上反而是一种乐观主义,因为他们乐观地认为世界最终会归于虚无。所有人真的都会毁灭,实现与神合一,最终使神完善自身吗?真的存在历史的终结吗?无论是永远的幸福还是永远的寂灭?如果以真正悲观主义来看,可能一切都是或然的,真正的悲观主义是“暧昧”的。但无论如何,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法国哲学家所说的“生命”是不可能压抑的住的。
北斋观后感篇七
看电影之前,我对葛饰北斋的了解仅停留在《神奈川冲浪里》这一幅作品而已。本以为是一部普通的传记片,没想到渐入佳境,还有不少感动。
柳乐优弥饰演的青年北斋当时还名为春朗,技艺不凡,桀骜不驯。但得意作品却被书店老板莺屋重三郎不屑一顾,甚至问他,你为什么画画。那时的春朗自视不凡,因为觉得画画可以出名摆脱阶级选择画画。所以他的画还没找到灵魂,当时流行浮世绘,他就画浮世绘。
备受打击的春朗浑浑噩噩,却在有一天被富士山和海浪感动。像是所有故事主角那样,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找到了自己画画的意义。如此才能创作出后来的那些名作。
代表作初见端倪
每一个在历史上留名的艺术家一定都经历过破而后立的过程。越是天赋异禀,越是容易走入歧途。技巧终归只是下乘,而神韵、个性、思想才是决定每一位名家“存在价值”的根本。
当时的江户武士掌权,奉行刀剑武力的阶层自然很难领会文化艺术的宝贵。何况为了通知需要,平民不应该追捧刻画享乐的浮世绘和小说。然而艺术天生就是狂放不羁的,一旦艺术屈服于政治,就会走向枯萎的结局。
后半段老年的北斋集中展现了在那样的时代艺术家的斗争,尤其是他和柳亭种彦的关系。 北斋没有因为柳亭种彦的武士身份有什么顾忌,当他把自己当年从书屋老板那听到的“画能改变世界”一言说给种彦的时候,我想他一定是抱着培育种子的想法,希望他能一直写下去,无所畏惧地写下去。
然而,理想在现实面前总是软弱无力的。当柳亭种彦的身份暴露,被家主威胁放弃的时候,他迷茫了。北斋鼓励他,终有一天,吾辈不必活在受人指指点点的时代,我们可以自由地写自由地画。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柳亭种彦慷慨赴死。而北斋在悲痛之余,仍然坚持要作画。因为眼泪没有力量,画笔就是画家的武器。也许那幅画当时无法现世,无法替柳亭种彦发出声音,但早晚有一天,终将有一天,那幅画会和柳亭种彦的精神一起成为摧毁旧时代的海啸狂浪。
所以,要画画,哪怕是悲痛的日子。
本片用了许多展现北斋各个阶段画画的近景特写。
青年北斋为出人头地而画画,因此时常是一种暴躁的状态,姿势紧张,废作无数。
老年北斋随心所欲画画,在家中意态悠闲。更有意思的是走在街上,看到被狂风吹的形态各异狼狈不堪的路人,兴奋至极,睁大眼睛,狂风一过立马拿出纸笔画下刚才所见,笔下众人无不惟妙惟肖。
影片还详细展示了北斋名作的诞生过程。作画,刻板,上色,复刻,热销。(话说那时的画家的确厉害,直接用毛笔作画,也不用打草图,也不能涂改。)
当然最震撼的还是故事结尾北斋因为柳亭种彦之死,胸中激荡,要画画来传达眼中浮现的话语。这一段的表现形式很有意思,青年北斋和老年北斋同屏呈现,各执画笔,各画一纸,同样的动作,却是不一样的意义。
这幅画可说是北斋倾注了一生的经历和情感,画的还是波浪,但却是时代的波浪,是陈旧腐朽终将会被新生冲垮埋葬的信念之浪。
北斋观后感篇八
葛饰北斋(1760-1849)的这幅《神奈川冲浪里》,我在不同场合的装饰物,不同的印刷品,甚至在一个马克杯上,都见过它的影子,简直就是世人眼中的日本绘画代表作。
据说连梵高(van Gogh,1853-1890)的《星空》,也受到这幅浮世绘的影响。
梵高画《星空》的时候,脑海里有没有出现过这《浪》,大概只有梵高自己才知道,得闲我再去翻翻梵高书信集,看看他有没有提及到。但梵高是个浮世绘的粉丝,这是肯定的。
北斋无偿地让商家捞着捞不完的钱,也激发着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
譬如以极简风格著称的马来西亚插画师林行瑞(Lim Heng Swee):
又譬如加拿大的摄影师杰夫·沃尔(Jeff Wall,1946- ):
我也随时准备着,让北斋来激发我的灵感。
最近出了一部北斋的传记剧情片,就叫《北斋》(HOKUSAI,2020)。
观影史 211115|北斋(HOKUSAI,2020)
第彡只眼睛看字画
我生性好奇,童年时喜欢画画,只可惜是糊涂乱画的那种。少年时又喜欢上玩无线电,大学毕业从事科技行业,就一直都忽略了传统文化。幸而爱美之心时常蠢蠢欲动,有空就跑博物館。曾慕名远赴西欧,因无缘一睹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壁画创世纪而懊恼不已,却得祖宗庇佑,喜得一子,出世三日,即为我指路,去认识菩提祖師。菩师教我返朴归真,说:“木缺一点才完美,所以我叫林才松。”又说,“被扔掉的那一点,有人偏要捡起来,变木为术,这样的人必败无疑。”我如梦初醒,菩师妙语常萦绕耳边,教我用平常心,故能常遇心动之作。略记如下,不论名望。
¹依照科学家林才松独创之“西亚图同步思维”的翻译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