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摘抄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8 10:35:43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08 10:35:43   小编:

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30岁的男人突然长出一条尾巴,这个奇怪的变化带给他的人生和身体上的变化,以及他如何在社会上被接受的故事。这个惊人的事件让主人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和身份,同时也让读者思考了身体和社会接受度之间的关系。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一

抛开故事情节,这是一本日式小说。之所以不是日本小说,主要还是因为作者是美国人,所以更像是一本混血小说?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叙述风格很有大多数日本短篇小说的特点,用最平常的语气描述人间的悲欢离合。似乎代表了日本人们早已接受了命运,时刻等待和迎接自己和他人的分离,因此文风上没有情绪的大起大落,无论发生了什么,都只是“又一个平静的早晨”,人们生活依旧,有的人离开,有的人还在,一切照旧。

也许我已经十分熟悉的这个风格了,读的时候很顺畅,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在经历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但从他们的叙述口吻中,只是看到了事情正在发生,就如同溪水一直在流动,什么都不会被阻止,他们就那样发生了。没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情绪刻画,故事中的人们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感觉都差不多,没有饱满的人格,没有丰富的灵魂,甚至觉得他们不像人类。

但我个人觉得这就是这本书的美妙之处。作为读者,无需代入太多的自己,只要跟着故事的走势读下去,就可以抵达最终的结局。平淡的叙述给了我很多的分析和思考空间,在面对荒诞的事件,人们是如何反应的,在《尾巴》的世界观里,作者让我们变成了真正的旁观者,观看这一切发生,不和人物产生共情,不为情节担惊受怕,不会开始揣测故事的结局是不是happy ending,因为那些都没有意义,《尾巴》似乎在提醒你,你只是一个观察者,你要做的,就是看着。

《尾巴》让我想起以为悬疑小说家,乙一。也是以一种极为平常的口吻说一些非常严重的事情,例如谁就那样死了,谁就被扎伤了,而《尾巴》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把光怪陆离的现象描述的极其日常,“我长了一条尾巴”“山田夫人的面包机可以预见人的死亡”,这些话要是在我们的日常,只会让人觉得荒谬,但作者近乎无情的描写却让我在读的时候会有一种错觉:也许世界本该如此,别总是大惊小怪的。

想想,便也释然了。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二

30岁那天我长出开了一条尾巴 作者:【美】凯利•卢斯 翻译:华大 (内涵剧透) 作者是美国人,写的内容是日本发生的故事。很神奇的一点,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是小说,看到第一篇的时候,我觉得是短篇小说集,看到第二篇的时候,我以为会有一个线索把所有故事都串联起来,看到最后,我才发现这就是一个短篇小说集。 书名是《30岁那天我长出开了一条尾巴》,想来要么尾巴是个形容,要么是真的。 第一个故事山田夫人的烤面包机,一位女士家里的面包机烤出的面包片可以预言一个人的死亡方式,因为没有任何和尾巴有关的线索,我以为这可能是个短篇小说集。 第二篇蓝色的恶魔中一对年轻夫妻的旅游生活,终于提到女生女生长了一条尾巴,我把重要还是女生之前有几个男生重要?我觉得尾巴比较重要,但是男生不那么认为。 第三篇的重逢,非常短的文章,如果结合名字,也许是相熟的人久别重逢,尽管内容有些意识流。 第四篇的鲁伊稍微有些长,讲的龙凤双胞胎的故事,两人一起去海边,其中一位在海边溺亡,那么活下来的到底是谁?他们母亲,有闺蜜,有女朋友,他们的生活在继续,活下来的究竟该如何面对?悬疑色彩很重,很有意思。 第五篇探险家讲述了一对夫妻租住的房间完马桶坏了之后的小故事。 以上,只有第二篇提了一下尾巴的事情,所以,第六篇就是书名,终于,激动地心颤抖的手,尾巴来了,随手一翻,四页半……不过,有尾巴就行,一个女生的尾巴,蛋糕店的工作,遇到一个男人,哦,她和第二篇长尾巴的女生没有任何关系。 带着空落落的心继续看到第七篇许愿者,就算是神,也终将被人类所抛弃,曾经帮助过的人也只会以怀疑的目光警惕地看着你。 第八篇漫天的灰烬和一场牢狱之灾,一次火山喷发之后,只留下漫天满地的火山灰,随老公暂居日本的我被冤枉偷车,而今监狱的故事。这个而故事让我很疑惑,根据日本的国情,不经,驻日研究员的夫人因为骑着研究院的车,被那么轻而易举冤枉进监狱总是不合理的,不过也是令人唏嘘的。 倒数第二篇克莱姆岛,我很喜欢这篇,现实与虚拟,爱情与友情,消失与存在,篇幅不长很有意思。 最后一篇爱的计量仪,中年夫妻,典型的日本夫妻,丈夫不知情的情况下,妻子突然收到一封诡异的信,是偶然还是精心安排?是走向非凡还是回归平淡? 看吧,总共十篇文章,只有两篇提到尾巴,还没有关联,肯定是短篇合集了。哪一点点的关联也是作者的有意为之。 鲁伊和克莱姆岛我很喜欢,虽然鲁伊也有类似情节的书,但挺有意思的。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三

如果人们懂得运行“故障诊断”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只需要一个运行程序,就是这么简单。 这段话是《鲁伊》中姐姐马克辛的男朋友菲利克斯说的。这段话也是我看完这本《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之后脑海中久久盘旋的一句话。和人生比起来,电脑程序是多么的幸福。如果你发现哪里出了故障哪里不运行,只需要去诊断一下,发现他的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电脑就可以重新运行,甚至可以重启,一切重新来过。可惜人生不行。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鲁伊》一篇。由于姐姐的有意诱导,用自己的体味(月经血),作为武器,引来了鲨鱼,弟弟鲁伊死去。那个姐姐总觉得和自己争来争去的弟弟终于死了,其他人想偏心也偏心不成了。心愿达到的姐姐却再也无法正常生活,她的生活程序如同遇到了故障,她多次想把这个故障解除,甚至把人生重启,但是她始终做不到,不知不觉间,她居然越来越像她的弟弟了,生活习惯像,穿着打扮像,模样像,甚至连爱情也像,她对弟弟曾经的女朋友越来越感兴趣,女朋友也越来越在姐姐的身上看到了男友的影子,最终当姐姐发现了弟弟一直躲起来在制造的一尊尊菩萨的时候,她才发现这一切好像是宿命,弟弟一直在先知先觉制造着地藏菩萨,这菩萨正好是孩子们的守护神,地藏是先于自己父母死去的孩子的灵魂,正像马克辛的弟弟鲁伊,在对着地藏菩萨的瞬间,马克辛不见了,死去的鲁伊回来了,她穿着他的t恤,发色也是他的发色,她有着他的味道,他们共同的母亲拥抱着归来的地藏,自己那早逝的儿子。 这个故事非常令人震撼,穿着奇诡的外衣,也不能掩去这故事的内核是犯罪与救赎,姐姐做了一件无可挽回的事情,于是,在怪诞中她给了自己一个赎罪的机会,在弟弟那张盘已经不能运营的时候,她把自己复制成了弟弟,然后使用弟弟的数据继续前行。她亲手扼杀的弟弟的人生,她自己来延续。 作者的叙述冷静而自然,一切都是那样的循序渐进,小说的最后,当姐姐彻底变成了弟弟的时候,他在镜子中看到了母亲搂着自己,救赎终于完成。姐姐亲手从母亲那里夺去的孩子,现在她终于还给了母亲。地藏菩萨那会儿应该在微笑吧。 这本书中大多都是这种带有怪异色彩的设定。在怪异之中透着家常,在家常之中沉淀着淡定。什么是怪?非常人非常见非常态,与众不同才叫做怪。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那叫作怪。这本小说整体的风格就是见怪不怪。当那条尾巴出现的时候,长尾巴的人并没有惊慌失措,她细心地打理了那条尾巴,甚至还在设想以后可以把这个尾巴装饰的更加好看一些。 我喜欢这样的一种淡定。接受怪,与怪同行,可能就是这本怪诞小说最突出的主题了。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四

看到书名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本教导已经年满30岁或即将进入30岁的人如何为人处世的书籍。 看到封面上可爱的尾巴,又觉得它是一本温暖又可爱的绘本。 翻开后才知道原来它是一本由一个美国小说家写下的发生在日本的一部贯穿现实与魔幻,生与死的怪诞短篇小说集。 如果你拥有一台能提前知道自己是如何死亡的烤面包机,你会想知道自己最后是怎么死的么? 如果得知自己是非自然死亡,你会去想办法改变结局么?结局真的能改变么? 提前预知自己的死亡真的有意义么? 书里的其中一个短篇《山田夫人的烤面包机》说的就是山田夫人的烤面包机能预知一个人的死亡的故事。当其他人也知道了这个神奇的机器后, 有些人就开始争先恐后的到山田夫人家看看自己是怎样死亡的,而有些人则不愿知晓并且表示抗议。

提前知道自己如何死亡真的有意义吗? 未来世界虽然充满了神秘和恐惧但是也同样充满了未知的精彩。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要面对的结局就是死亡,就是不知道最终会于何时何地何种方式死去,才会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 如果知道了自己是如何死亡的,那从得知这一消息的那一天起就会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中,害怕面对死亡时的痛苦,甚至想法设法的对抗死亡,这样真的好吗?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办法独善其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刻意回避,也依然逃不过被人非议的命运。幸运的是,总会碰到温暖的一些人和一些事,让自己有勇气继续往前走。

《漫天的灰烬和一场牢狱之灾》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意外发生的故事。 作为外国人生活在日本的“我”被误会偷了自行车并被拘留,最后被迫签下了并不符合事实的“认罪书”才得以释放。之后,丈夫那些“我”只打过一次招呼的同事表现出了异常的“关心”,甚至说着事不关己的风凉话。从此,我不再愿意与人接触,把所有的感受都写进日记。直到邻居荣子的一次善意开导,才让“我”与自己和解,重新热爱生活。过往种种就如同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灰烬一般被扫除干净,就像从没有发生一样。 这部小说集里的10篇故事皆不寻常,不光有志怪,更关乎于生活。就如书里所说,故事的背后隐藏的是人心的焦灼、自我的困惑、爱情的角逐、亲情的复杂以及无法言尽的爱恨与生死。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五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似乎有种魔力,让你忍不住想翻开它、读懂它。

作为一个阅读量不大的人,每看一本书都想从中抓到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我花了1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了书里的10个蕴藏日本特色、荒诞绝伦的故事,却发现,我没征服它,是它征服了我。甚至,它向我传达了10个人生道理。

以下内容有剧透,介意的朋友慎读。

·

就拿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山田夫人的烤面包机》说吧,有时候,可以选择,不见得是件好事。

如果有一台面包机能预知一个人的死亡方式,你会不会选择使用?山田夫人家就有一台这样的面包机,它成功预测了山田先生的死、村里老人的死,甚至,连山田夫人死于癌症也预测好了。自此,山田夫人门口聚集了两拨人,一波是慕名而来想预测死亡。另一波则抗议对对未来的预测。还好,最后面包机坏了。可能这也是面包机自己的命运。面包机主人山田夫人将啤酒淋在自己身上,倒进面包机里。视为对原罪的洗礼。

有特殊功能的面包机有罪吗?面包机的主人有罪吗?有罪的,该是人们内心的好奇吧···

不论预测准不准,当人们得知这个消息时,疑惑、好奇、纠结就会充满我们的心。

如果选择预知,会怀疑它准不准;万一知道结果后,心里承受不了怎么办;知道了死亡方式,却不知道死亡时间,就又会在焦虑中度过剩下的每一天···如果选择不测,心里的好奇心总是发痒。对于“未得到”和“已失去”,总是让人陷入矛盾的两难。

所以,面对选择,我宁可没有选择,让纠结、矛盾和后悔离我远一点。

·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六

文/舒念

作为一位美国作者,凯莉·卢斯的这本《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讲述的内容竟然是以日本文化为基调的小故事,其中穿插着东西方文化差异下产生的怪异感,就像30岁那天长出的那条怪异的尾巴,让原本普通的日常生活变得不再普通。

除了怪异,凯莉·卢斯的作品中也讲述了很多关于生与死的话题。她对于生与死的见解尤其有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感,第一个故事中讲述的可以预言死亡的烤面包机,其实就是体现了一种人们面对生死的态度——有些人想知道自己如何离开这个世界,或者能避开死亡的方式,但有些人却觉得及时行乐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关于死的态度,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小镇生活。

而许愿池老人的故事更加具有日本文化的影子,一位打扫许愿池的老人看着每天人们层出不穷的愿望,关于健康、财富、家庭、事业、学业、爱情等等,尤其是关于生与死这些话题,似乎人们在这许愿的时刻都显得格外的虔诚,没有人会在许愿的时候撒谎,而老人虽然能看到一些逝去的灵魂,却也只是默默地坐在许愿池边,日复一日地老去。

除了关于死的故事,凯莉·卢斯还有一些关于生的故事,但有趣的是,虽然主题是生命的开始,但内容总逃不掉死亡,新婚的忘年恋夫妇,或是准备生育的异国夫妇,他们关于生的故事中总有着死亡的存在,或是海边死去的动物,或是曾经打掉的第一胎,这都构成了故事中最明显的差异。在看似散漫的生活,其实总有着这样的场景,我们常常纪念生死,但却怀抱着全然不同的态度,这无疑也是生活中潜藏的差异感。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看似是一个怪诞故事集,但每个故事都设定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当中,也许恰恰是日常生活才会带来这种怪异的感觉,越是敏感的人,越能感受到平凡生活的怪诞之处,而那些并不关心的人,就永远看不到差异的存在。若是敏感的人,那么在每一次阅读的过程中,都会因为自己的心意而有着不同的理解。

这是非常私人化的感受,读过所有的故事,似乎也会让人有一种产生一种长出了尾巴的怪异感觉,因为我们突然察觉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怪异感,即使生活并不会因为阅读这本书或是长出了一条看不见的尾巴而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凡的日常生活依旧平凡,连生与死都不能改变我们的脚步。于是,我们发现每个生与死的故事,最后也不过都要回归于我们的日常。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七

凯莉 卢斯,作为一位美国作家,受在日本生活的三年影响,她笔下的故事却充满了日式风情。读的时候偶尔有点串戏,让人忘了这是一位美国作家。

从书籍的篇幅来说,其实我个人对短篇小说比较无感。短篇读起来总觉得还没进入状态就要结束了一样,特别是美日作者的短篇读得经常让我摸不着头脑。不管是村上春树,还是雷蒙德卡弗都是让我迷茫的风格。 但其实短篇小说也许才更加考验作者写作功底吧。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讲明白一个故事,起承转折一个不少,还得夺人眼球,引发读者兴趣,想来应该并不简单。 凯莉 卢斯的故事也是这样,戛然而止的结尾,令人无限遐想结局。特别是作者的脑洞真的是特别大,这不是脑洞,可以说是黑洞!

预言未来、死亡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可一般预言的要么是神之子,要么是开过光的什么什么,至少是个很特别的物件不是,可山田夫人的预言却是来自一台烤面包机。不知道看到这样的面包,还有没有心情吃下去。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被剩下来的孩子》,被剩下的人永远都是最受折磨最痛苦的,故事的篇幅也是整本书里最长的。本以为是个治愈的故事,但是读着读着,咦?嗯??等等等等,有点懵,这是什么情况??好吧,作者的脑洞非同一般的大。这居然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故事?!也正因为这份细思极恐,让故事显得有些诡异的魔幻感,也回味无穷,感觉是这本书里对我来说最值得重读的故事。

我们都会向神明许愿,我甚至还会向眼睫毛许愿……哈哈哈。我们的愿望会传递到神明那里吗?神明真的会认真聆听每个人的愿望吗?世界上这么多人,神明是不是也得有很多个助理帮忙整理愿望呢?没准神明有个巴卫?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小故事,不知真实性如何,但看着很感动。 一个小朋友去庙里烧香,她问爸爸大家都在干嘛。爸爸说是向菩萨许愿。小朋友说那菩萨一定很忙吧,然后小朋友闭上眼睛说,祝菩萨身体健康。 虽然不知道是编出来的段子还是真事,故事里的小朋友真的是个善良可爱的好孩子。 世界上那么多人,愿望是无穷无尽的。聆听愿望的神明是怎么想的呢?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欲望,抑或是人性贪婪的极致?神明是不是也会为人们的贪婪而叹息,为执迷不悟的愿望而叹息呢?

这是一个在我读来有点乙一风格的故事,感觉特别适合拍成短剧,读的时候简直连主题色调都能脑补出来。 不过我从来不去KTV,反正我不怕,哈哈哈。

整体来说这是一个魔幻故事集,各个故事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戛然而止的结局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一位美国作家写的日式风格,对我来说也是个有趣的亮点。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八

什么样的故事会吸引我们读下去,是层层推进的推理,是迷雾重重的悬疑,是驰骋太空的科幻,还是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当现实与魔幻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火花是否也会点燃我们的热情。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是美国作家凯莉·卢斯的全新作品,这是一部集现实与魔幻于一体的短篇小说合集,作者在日本的生活经历给了她创作故事的灵感,也给了她笔下这些故事更多的环境与背景,让我们在奇奇怪怪的故事里去寻找生活真正的意义。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不得不说,这样的书名是吸引我打开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毕竟脱离了现实的题材会勾起我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会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构思这样的故事,她又想通过这些故事表达什么?而我们又能在这样的故事里收获怎样的思考?

30岁生日的当天,花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长七八厘米的尾巴,也是在这一天,母亲发来消息,要她保持积极的心态,告诉他“现如今的女人就算过了30依然嫁得出去”,这个大龄女孩,将会有怎样的未来呢?当我们发现原来有人一直在关注着她并默默表白的时候,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爱情有的时候真的会悄然而至。

在《鲁伊》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表达出来的亲情的复杂。被母亲偏爱的弟弟鲁伊死了,死于一场意外,或许也许不是意外。事情发生在玛克辛的毕业旅行中,玛克辛和鲁伊比赛游泳,由于姐姐的生理期引来的鲨鱼,鲁伊因此而丧生。在鲁伊死后,玛克辛便不再是她自己,她吃曾经厌恶的食物、查看鲁伊的电子邮件,对自己的工作和爱人都失去了兴趣。这一场变故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伤害,鲁伊不在了,母亲却没能忘记他,更没有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女儿身上,而玛克辛却从此失去了自我。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渴望亲情的人却终将无法获得,酿成了这个故事苍凉的底色。 充满了奇特想象的故事是短小的,而那些交织在现实与魔幻中的故事,那些不寻常的故事背后隐藏的深刻情感,都值得我们去深刻地思考,思考生命的意义。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九

被这本《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这样奇奇怪怪的名字吸引了,果然,奇奇怪怪的名字下隐藏着的都是奇奇怪怪的小故事。

全书一共由10篇奇奇怪怪的小故事组成,而且据说这本书被编辑拒绝了50多次!这个时候真的有点心疼作者了。

不过,在出版以后开始了拿奖拿到手软的道路。而同名小说改编的短片也在第69界戛纳电影节震撼首映了!所以说,优秀的作品总是会发光的!

这10篇奇奇怪怪的小故事都很有趣,每一篇看完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又魔幻又现实。

如果有一台烤面包机,能够预见一个人的死亡方式,你是看还是不看呢?

书中第一篇《山田夫人的烤面包机》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山田夫人有一台烤面包机,每个前来烤面包的人,都会在面包片上看到一些字,而这些字正是这个人的死亡方式。

关于要不要看自己的死亡方式,城镇里的人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赞成看一看自己的死亡方式,而另一派则强烈的进行着反对。

反对的一派认为得知自己的死亡方式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这样有违常理的东西就不应该存在。

而“我”作为旁观者看着这一切荒诞的发生着。其实,“我”似乎更加佩服山田夫人面对发生的一切的从容,以及她对于死亡的看待都让人琢磨不透。

这样的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个电影《倒忌时》,一个主角们下载了可以看到自己死亡日期的app,真是跟这个烤面包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除了这样的烤面包机,还有一个有关许愿池的故事让我觉得很有趣又很温暖。

这是一篇名叫《许愿者》的故事。我们都知晓有一种许愿池,人们拿着不同的硬币投进池中进行许愿。

而我们的这位主人公似乎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够看到附在硬币上的愿力和灵魂。每一枚硬币的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他收拾着许愿池内的硬币,将它们分门别类的小心保存着。

这样的小心翼翼,让我觉得他很珍惜这些人的愿望,有很认真对待它们,让人觉得很温暖。

当然,奇奇怪怪的小故事不止这两篇,还有其余的八篇,又各有各的魔幻,肯定会有一篇正中你的靶心,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这本《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真的很适合睡前阅读,一篇又一篇短小有趣的故事,又好读又有趣!说不定还会带你进入不一样的梦境!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十

如果人们懂得运行“故障诊断”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只需要一个运行程序,就是这么简单。 这段话是《鲁伊》中姐姐马克辛的男朋友菲利克斯说的。这段话也是我看完这本《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之后脑海中久久盘旋的一句话。和人生比起来,电脑程序是多么的幸福。如果你发现哪里出了故障哪里不运行,只需要去诊断一下,发现他的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电脑就可以重新运行,甚至可以重启,一切重新来过。可惜人生不行。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鲁伊》一篇。由于姐姐的有意诱导,用自己的体味(月经血),作为武器,引来了鲨鱼,弟弟鲁伊死去。那个姐姐总觉得和自己争来争去的弟弟终于死了,其他人想偏心也偏心不成了。心愿达到的姐姐却再也无法正常生活,她的生活程序如同遇到了故障,她多次想把这个故障解除,甚至把人生重启,但是她始终做不到,不知不觉间,她居然越来越像她的弟弟了,生活习惯像,穿着打扮像,模样像,甚至连爱情也像,她对弟弟曾经的女朋友越来越感兴趣,女朋友也越来越在姐姐的身上看到了男友的影子,最终当姐姐发现了弟弟一直躲起来在制造的一尊尊菩萨的时候,她才发现这一切好像是宿命,弟弟一直在先知先觉制造着地藏菩萨,这菩萨正好是孩子们的守护神,地藏是先于自己父母死去的孩子的灵魂,正像马克辛的弟弟鲁伊,在对着地藏菩萨的瞬间,马克辛不见了,死去的鲁伊回来了,她穿着他的t恤,发色也是他的发色,她有着他的味道,他们共同的母亲拥抱着归来的地藏,自己那早逝的儿子。地藏菩萨在微笑。

这个故事非常令人震撼,穿着奇诡的外衣,也不能掩去这故事的内核是犯罪与救赎,姐姐做了一件无可挽回的事情,于是,在怪诞中她给了自己一个赎罪的机会,在弟弟那张盘已经不能运营的时候,她把自己复制成了弟弟,然后使用弟弟的数据继续前行。她亲手扼杀的弟弟的人生,她自己来延续。 作者的叙述冷静而自然,一切都是那样的循序渐进,小说的最后,当姐姐彻底变成了弟弟的时候,他在镜子中看到了母亲搂着自己,救赎终于完成。姐姐亲手从母亲那里夺去的孩子,现在她终于还给了母亲。地藏菩萨那会儿应该在微笑吧。

这本书中大多都是这种带有怪异色彩的设定。在怪异之中透着家常,在家常之中沉淀着淡定。什么是怪?非常人非常见非常态,与众不同才叫做怪。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那叫作怪。这这本小说整体的风格就是见怪不怪。当那条尾巴出现的时候,长尾巴的人并没有惊慌失措,她细心地打理了那条尾巴,甚至还在设想以后可以把这个尾巴装饰的更加好看一些。 我喜欢这样的一种淡定。接受怪,与怪同行,可能就是这本怪诞小说最突出的主题了。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十一

Three Scenarios In Which Hana Sasaki Grows A Tail, 花佐々木长出尾巴的三个场景。或许是为了更贴近中文世界读者的味觉,中文版书名叫做“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同名的这篇短篇是书中最短的一篇,如其名一般,仅仅是三个场景,三个场景是否有关联呢,读者很难下判断;三个场景中的那个叫做花的人,是不是同一人呢,也难以判断。

凯莉·卢斯的这本短篇小说集包含了十篇篇幅悬殊的小说。最长的一篇《鲁伊》在结尾的突变几乎让人感觉是一个鬼故事,细想一下,其中也包含着很强的不确定性。就如同名那篇一般,十篇作品似乎都包含在一种不确定之中。

这种不确定的感觉一方面来自于作者独特的写法。就像本书中的排版——段与段之间都有意隔开了一行——在凯莉·卢斯的描写中,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后一段并不是前一段的顺承,每一段都是一个新的起始。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人物的动作轨迹便被有意地割裂开来了,那些在经典小说中我们读到的剖析和过渡都被暂且悬置,留下的,是生命、或者生活拼图的碎片。而悬置的,是在一种不确定性中互相确定的轮廓。

不确定的感觉还来自于,三十岁和尾巴。三十岁大概是人生的中途,生活已经稳定且规律,人生不再有希望和变化,一切将要发生的都成为了必然要发生的。就像同名篇的第三个场景中,花所感受到的,“时间仅仅在她这里冻结了,一种相对的失灵,仿佛她在从一个距离很遥远的地方观察着自己。”然而,在结尾的时候,有人送来一些照片,真的有人在遥远的地方观察着她,给她拍了照片。

尾巴是在身后的东西,是三十岁的背后。就像小狗有时候会追着尾巴跑一样,在三十岁的时候,人们或许会像小狗一样追着自己背后的东西吧,那种样子,也许可以称之为回忆。只是,像小狗一样有些徒劳,看着有些好笑又伤感。在《克莱姆岛》这篇里,讲述者回忆了一个苦涩的无疾而终的青春恋情故事。可是既然只有希一个人当时在现场,那么她如何失踪“我”又是如何知道呢?这样一个志怪的想象或者对听者的暗示,或许是抚慰,但也正是在不确定中抚慰自己还有希望。只是结尾说“这件事已经过去太久了,终究会如此,就像其他所有事情一样”,多年以后,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已不重要,在想象存在中就已足够。

《爱的计量仪》中,在去见大枝的火车上,绫重读《安娜·卡列宁娜》

造成不确定的感觉还来自于故事中经常出现的怪奇之物。山田夫人把能预知死法的烤面包机夹在胳膊下,“垂下来的插头线仿佛一条摇摆不定的尾巴。”这是尾巴第一次出现。《蓝色恶魔》中,雅的年轻的妻子说自己长了一条尾巴,在逐渐的发展中,妻子似乎与古代“恶魔”重合。《鲁伊》中,地藏菩萨的雕像似乎也是真的显灵。《克莱姆岛》中,那台卡拉OK机联通了一个现实与想象中的岛屿。爱的计量仪则更像是一个测谎仪,就算绫熟练得“就如溜进这个刚被创造出来的新生命里”。这些怪奇的东西,似乎都有着某种沟通不同世界的力量。

正像这种沟通的神秘之处,故事看似都有结尾,但生活却在向前,烤面包机坏了,可救赎不会停下,许愿池要被拆了,可忏悔还会继续,“有些灵魂会过早地离去”,然而故事还是留下了尾巴。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十二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这本书的作者Kelly Luce,硕士毕业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米切纳作家中心创意写作专业,拿到这本书读完之后,有几篇短文让我联想到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大片的真相留白,巧妙的细节描述,还有缜密的情节铺垫,确实好厉害,内心有宇宙的人。

十个短篇小说,每一个故事独立成章,基本都是以在日本生活的环境和人物创作的。读起来有余味无穷的感觉,后劲十足。魔幻和现实交织,真真假假,风格独特,有的细节让人回想起来,不禁脊背发凉。

比如「蓝色恶魔」,我看了好几遍。「一个人的真相,对另一个人就是幻象。」种种细节表露,妻子琦似乎是来自古代的异人,「孤独的猫喜欢老鼠的陪伴」。也许雅的潜意识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愿意承认自己「像一只被诱骗进笼子的动物」。

一个超现实的故事,在神话色彩的包装下,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人与人的亲密和隔阂。

「三十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讲的是尾巴,一个滑稽而怪诞的现象。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和自己和解的故事。

「现如今的女人就算过了三十依然嫁得出去」,妈妈在电话里的一句留言,介绍了女主角的单身现状。这大概正是作者的厉害之处,她总有办法把她想说的东西藏在文字里。

不结婚的女性,就好像长了尾巴的异类。那又怎么样呢,自己接受就好。

「许愿者」里写了奈央买了一个相机,后来出现一个脏兮兮的拿着相机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是过早逝去的灵魂,因为记挂母亲的模样,想给母亲拍一张照片。

形形色色的许愿者,每个都带着愿望而来。一直在老城堡公园里工作的看护者奈央,已经和那里的建筑融为一体了,见证了多少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奈央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很满足」,「他不需要钱」。人生的价值很多时候并不是通过金钱来体现,做一个生命的照料者,给予就很幸福啊。

这篇短文,作者是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融入其中的。人生最珍贵的就是养育和照料生命的过程吧。

「奈央最爱听的来自那些铝制的一元硬币,轻薄的材质沉入水底的过程仿佛充满魔力。这些声音几乎全都关于孩子——渴望一个新生命,这类许愿最能打动他的心,也最让他满足」。

反之,那些物质上的渴求则让他心烦意乱。

这本短小精悍的书,推荐大家去读。每个故事都是半真半假的掺合体,也许作者富有想象力的魔力故事,能带给你和我不一样的视角,这大概就是小说的精髓和魅力。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十三

——故事可以戛然而止,人生却不能。

每篇故事的开头都很突然,结束也很突然。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的第一反应。

这是一本由美国小说家描写日本的小说集。

作者凯莉·卢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米切纳作家中心创意写作硕士,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级研究所研究员。作者曾有3年在日本居住和工作的经历,本短篇集种的大多数故事灵感就诞生于此时。

另我要额外说的是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摸起来很舒适,小开本,适合随身携带阅读,非轻型纸,拿在手里比较有质感,外封采用了一种带凹凸感竖条纹的纸质,很治愈,内页排版行间距较大,每段之间也有较大间距,很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阅读感体验极佳。

如果说用几个词形容这本书作者的表达方式那大概是怪异、诡谲、离谱、却又带着一点诗意的浪漫?

这些短篇小说篇幅真的很短,但又很有趣。

山田夫人的烤面包机可以预测出每个人的死亡方式,烤面包机、面包片与死亡,这三个词放在一起本身就很荒诞不是吗?

但这篇故事就是如此,如果我们真的能预测死亡,就可以避免吗?可如果是无法避免的死亡方式呢?你会选择成为“知晓一切”的人,还是“不愿知晓”的人?

对于未知,尤其关系到我们个人的未知,我们很难做到无动于衷,但如果知晓一切,是不是就要背负着绝望活下去。

故事随着山田夫人的烤面包机坏了戛然而止,故事里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但这个问题却留给了故事之外的人们,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死亡?

对,这本书里反复提到了死亡。

比如《鲁伊》,作者采用的是一种近乎叙诡的写作方式,开篇就是——

“自鲁伊死后,我便不再是我自己……”

鲁伊是谁?和“我”什么关系?他为什么死了?这一切问题都抛给读者,你很难不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下去。鲁伊是“我”的弟弟,死于游泳,因为“我”的血引来了鲨鱼。

故事当然不止于如此简单,还在于“我”该如何自处,如何面对“我”与弟弟共同的母亲。

这就是这本小说的魅力所在,初看或许会觉得有些困惑,细看之下却能看出很多内容。

一共200页的集子里一共收录了十篇小说,写出了各种人性、死亡、自我、家庭等种种纠葛,作者的确不愧是创业写作硕士。

原来短篇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十四

“美国豆瓣”Goodreads读者评价《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时这么说的:“村上春树应该学习的短篇小说写作技巧:用魔幻元素表现人性的幽深以及叙述中恰到好处的幽默,讲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和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确实是的!

且不说是不是村上春树应该学习的写作技巧,但是其中的“用魔幻元素表现人性的幽深”这一点,评论得精准而到位!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的作者凯莉·卢斯虽是美国人,但其却在日本居住和工作了三年,其大多数短篇故事都带有浓重的日本元素,具体来说就是你要不说这文章的作者是谁,准保你会以为这是一位日本作者写就的——以魔幻元素为基调,幽深中又不乏日本恐怖片中的那种诡异感。

就拿《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中的第一篇短篇故事<山田夫人的面包机>来说,山田夫人有一台面包机,有一天传出话来“山田夫人的面包机可以预测死亡”,于是一大群人蜂拥而至。

正常来说,这是一个爽文的桥段了:

嗯,有那么一个平平无奇的人有一天有了一台神奇的预测死亡的面包机之后,一大堆有权有势的人求上门来找山田夫人了,为着这能够预测死亡的面包机给钱给物,山田夫人从此崛起······

可是,不!

镇上的人甚至分立为了“知晓”与“不愿知晓”两派,两派之间互相对立,毫不妥协,好友因此反目,夫妻因此离婚。、

整个镇上都乱套了!

一切的一切显得是那么的诡异,而这场纷争中显露出的人性的复杂仿佛穿透纸面直扑而来。

故事的结局显得十分仓促,“能够预测死亡的面包机”坏了。

有人说这是一场骗局,有人认为这只是山田夫人的一个说词,谁知道呢?

总之,一切就这么的结束了。

“蓝色恶魔”“许愿者”“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是一本凯莉·卢斯短篇小说集,其中故事多数如此——“从魔幻开始,表现的却是人性的幽深”,好看有趣也更多的是引人深思。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读后感篇十五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便是它的书名。在还没翻开书之前,我很好奇这本书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呢,应该会很有趣。拿到手以后发现,这是一本开本小小的书籍,封面的纹路摸起来很舒服。书里面装的是十篇篇幅短短的怪诞小说,想象力天马行空,仿佛梦境一般。让我想起电影《盗梦空间》中人们是如何判断这是梦境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地方的,如果想不起来,那这就是梦里。而这些小说很多也是没有好好的开始,结局又戛然而止,似梦非梦,亦真亦幻,既魔幻又现实。作者凯莉·卢斯在日本居住工作三年,那是她灵感诞生之地,所以她的小说都有着浓重的日本元素色彩。

《山田夫人的烤面包机》讲述了一个能提前预知生死的烤面包机的故事。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东西或人能通晓生死,你是否愿意提前知道自己会以何种方式离去呢?难道已知的死亡真的会毁掉生的意志吗?烤面包机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原来山田夫人的啤酒从来不是自己喝的。这个故事的主旨似乎指向了好奇、贪婪……大家蜂拥而上,然后急促地结尾,让人摸不到头脑。后来想想便觉得滑稽,很想搞清楚这个故事结局的一个个你,是不是就像山田夫人家门口排队的人们呢?而我故作清高地告诉你,别白费力气,是不是又像那个想要劝走大家的博士呢?说实话故事讲了什么,我也不清楚。其实很多时候,不知道是我们知道了结局而去接近它,还是结局既定,拼命挣扎也逃不出去。这是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如果不问,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而问了,由于吸引力定律、墨菲定律,结局就跟先前知晓的一样了呢。关于死亡,着实想不明白,那就简单一些,不想了,我管你。

《蓝色恶魔》这篇小说,我也没怎么读明白。一个五十岁的老男人和一个年轻的叛逆女人在一间破旧的小旅店里度蜜月。通过对他们两人相处细节的描述,大概可以得知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无法相互妥协的矛盾。“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命中注定。”“人们并不会找到彼此,只是碰巧遇到。”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在一起了。最后那个古老的传说似乎在他们身上即将开始上演……没头没尾,甚是神奇,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你到底想表达个啥呢?

尝鼎一脔,后续的故事亟待读者自己去理解了。

感谢阅读,祝您今天也要开心嗷。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