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我们亲历》读后感:这篇文章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的故事。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这篇文章让我们思考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亲历,以及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保持真诚与坚定。
《除非我们亲历》读后感(一)
陈老师的文字太好了,夹杂着些旧文言用词与句式,有一种韵律美,思想性又强。牛 b ,我 c ! 可是读到《除非我们亲历》这一篇时,我发现有一处地方,我始终读不通,看不懂上下文的逻辑,便去网上搜索了一下这篇文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果然有多处删减,一一对比之后,感受很复杂。(我都已红标出来,好事者可一一去比对) 我这里没有苛责理想国的意思,毕竟如果不是他们把陈老师这些文字集结出版,可能对于我这个完全不会画画的人来说,我完全不知道谁是侯一民,也不会集中性的读到这么多陈老师的文章,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能够出版,已是不易,理解。 可我还是想把我发现的这些发出来,让读者朋友们都知道一下,大家都知道对于我们这些爱看书的人来说删减意味着什么……可能在陈老师看来,我这个傻 b 人又干了这么件傻 b 事,完全是自讨苦吃,没事找事。我想可能还是因为我还年轻吧。 谨恭候批斥。
《除非我们亲历》读后感(二)
是陈丹青悼念师友的文章。一共10篇,写10个人。分别是高仓健,柯明,贺友直,程谷青,邢啸声,徐岩,侯一民,詹建俊,姚宏儒,万玛才旦。文章按逝者死亡时间排序,第一位高仓健和最后一位万玛才旦恰好是演艺界人士,此前略有耳闻,其余八位均是画家,我则完全没有听说。这里,足以照出自己的鄙陋无知。
文章写得真诚,不会“死者为大”,滥施溢美之词。
也写得平静,对于姚宏儒和万玛才旦的英年早逝,,痛切之情溢于言表,其余师友的离世,固然也让人惋惜、伤感,但这样的情绪没有被渲染、放大。作者克制、冷静,从容注视死亡造访师友。毕竟,死神面前,无处可逃。
只是写他所知的细节,结识、交往的细节,各自在自己专业上耕耘与表现,还有听来的小故事。甚至不乏令人忍俊不禁处。如此,一副关于逝者的侧面速写已然凸显,不愧是一流的画手。
这种写悼亡文的态度是达观的,挣脱了道德、情感的束缚。亲切真实、少拘束,如朋友闲处,随兴之所至的聊天。而被谈起者的形象,且分明生动,历历眼前。
《除非我们亲历》读后感(三)
2023年闲读之51:十年间走掉的十位故交师友,都是“市面见不到”的“这等人物”。在丹青先生的追忆中,高仓健是“害羞而恭谦,忠诚到发倔”的“伟大而垂老的演员”;柯明是“儒雅温润”“不求闻达、不事声张”“全节而归”的“画痴型人格”;贺友直是“嬉戏而警策”,有股“喜剧般的活力”的“连环画王国的堂吉诃德”;程谷青是“正色说笑”“笃定”“友善”“宽谅”“画艺周正”的美男子;邢啸声是“恃才傲物”“孜孜矻矻”“耿介迂阔”的“老大学生”;徐岩是 “信守清贫、孤寂、无闻”,“谦卑”地“画遍旧京”“诚实的自我凝视”的“痴心人”;侯一民是“丰厚密实”,在“休想还手、无可挣脱的屈辱”面前依然“痛咥”,“像回向归隐的风神”的“革命人”;詹建俊是“轩轩霞举”“不虚应”“翼翼矜矜”,“那份贵气、英气,没法子形容”的“美院的公爵”;姚宏儒是 “敦实、朴厚”“深恶钻营,凡事只顾去做”“觅得谋饭的教职”但令人痛惜的“无名的晚辈”;万玛才旦是“懂得卑微的灵魂,却不渲染哀苦”“多善良,多好看”的“内地没有这样的导演”。悼念文本应是“软文”,但读来软文不软,柔中带刚。想来,既因为丹青先生在序中所说的,对于回忆,“你得诚实,又必须处处克制”,更因为他和他们都是同一般的性情,他悼念的是他们,但也是在回观自己。
《除非我们亲历》读后感(四)
书 籍:《除非我们亲历》(37/109)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 者:陈丹青 · 读完后,我不太敢写,不敢评价,也写不出来那种沉重的静默感。 · 这10篇悼念亡故师友的文章精炼意切和缓需静心细读。文段和图片触动人心,思绪飘荡在篇前篇后,恐有遗漏不断来回翻阅。年龄沟壑和专业壁垒的存在总需要借助互联网搜索更多相关科普资料来增进了解,用以弥补囫囵吞枣地浅读,就这样浅薄无知怎么办呢,只好怀着敬意去追念这些闪闪发光已然远去的身影。 · 想看看电影《远山的呼唤》《千里走单骑》以及《撞死了一只羊》《陌生人》。想翻一翻画家贺友直的连环画《山乡巨变》,想读一读周立波原著。观摩遗世的优秀作品是我所能做到的向这些优秀大师表达的最高敬意。 . 从前有个小孩父母即将出远门,便往脖子上挂了张大饼,那小孩只知道啃前面的,不知道转过来吃后面的所以就被饿死了。这是母亲常用来批评懒惰的故事,在家她经常说我“懒得生蛆”,后来成家,我不仅不懒反而沿袭了她爱收拾的好习惯。画家柯明《天书奇谭》中蛋生挂着饼,哇哇几口啃完瞬间长大了。前段时间热议《中国奇谭》之《鹅鹅鹅》中狐面书生斜眼腮红的形象似曾相识,有一天突然想起《天书奇谭》中也有那样的三只狐狸。 . 上学期间也追慕过专业领域的大佬们,敬仰驱动着追星般各高校辗转跑讲座,具体讲什么忘得一干二净,不过往后闲聊总算有了亲眼所见的谈资。也有至今还由衷佩服的同学,曾引领我走过未知的领域,凡她做过的我也愿意尝试,现在回想很是感激。我有好奇心,也喜欢探索,一颗向上向好的心没用,无论做什么天分都有限。夜晚情绪泛滥,絮絮叨叨都停不下来了。 2023.12.9
《除非我们亲历》读后感(五)
题记:一切事物都是某种文字的单词,冥冥中有人不分昼夜,用这种文字写出无穷喧嚣,那就是世界的历史…
10月8号买到陈丹青老师的新书,花了五天的时间读完三本中的第一本《除非我们亲历》。篇幅不长,总共10篇悼文却让我感动的心底泛起一阵酸楚。
中国人对于逝者总喜欢盖棺定论,哪怕是一生再平凡的人也会得到一个好像是属于他的人生总结。而陈丹青老师用一种无可救药的诚恳,在不同角度、不同光影中诚挚的叙述,逝者不再是片面、笼统的。在他的回忆中,人物逐渐饱满。
抛开悼词本身,陈丹青老师也在回忆中阐释了对于艺术的看法。悼文中有两篇我令印象深刻,一篇是徐岩的北京、一篇是痛惜姚宏儒。徐岩和姚宏儒都不是有名的画家,甚至在批注里都点明了是无名画家。而徐岩用着一批再朴素不过的素描无可救药的诚恳,为北京城的记忆作注。晚年的徐岩一个没有朋友一个终身,不被关注,更未被承认的画家在画页上自言自语,他的自画像中的徐岩,既是倾听者,也是言说者。在不同角度、不同光影中,徐言的目光分明无助、哀矜、固执,这样的自画像无关乎艺术与技术,而仅仅是人对自己的凝视。
陈丹青笔下的许多艺术家深恶经营,凡事只顾去做,或许他们自信,他们骄傲,知道自己有才能。更单纯的理由是他们都太喜欢画画了,万事不如意,能画画就好。动不动我们喜欢用xxxx界(eg.中国油画界)这样的权力话语来划分界内与界外。而“界”在哪里?谁划分“界”?谁在“界”至内外?然而如今界内界外,看人看画,只看名。
我想许多无名的作家、画家等等,他们从未背叛艺术,他们依旧在为自己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坚守自我,我想他们是快乐的,这份温暖的快乐是与时代的错位,或许他们活得就像艺术王国里的堂吉诃德。
尾记:所有名字后面都有不可名的东西,…指针执著地对着大洋彼岸,像是梦里见到的钟表,…
《除非我们亲历》读后感(六)
序
我的胡乱的写作都因受人委托,这十篇,却是闻知噩耗,便坐下来写。
好像是为高仓健去世而写了追记的那年,成稿后不知交给哪里,便发朋友的邮箱,意思是你自己看吧(哪位朋友呢,也忘了),不料半小时后他就转成自媒体格式,传开了,从此我能在手机上看见自己的文章。
我很快习惯了这种掌心阅读,还学会迅速划动,看留言。四年前写了回想邢啸声老师的稿子,网友“符号丛”留言道:
好像我看见的陈丹青的文章都在悼念谁谁谁。
这倒是个提醒。近日编辑要我聚拢十年来的碎稿,将怀念亡故师友的十篇文章,单出一书。其中,元月以来相继辞世者,就有四位,最近的一位,是亲爱的万玛才旦。
今岁我能自称古稀老翁了。估计“符号丛”很年轻,和我年轻时一样无知:人上了岁数,须得年年闻知哪位亲友忽然走了。倘有动笔的习惯,就会写点什么。古人的祭文,郑重而高贵,我无学,经典的祭文尚且读不懂,现在要写亡者,怎么办?
十二年前,木心死,写成《守护与送别》。那是我头一次描述死亡,不想到这是“悼念”。写时,只觉和其他文章的写法,大不同。回忆不断不断涌上来,你得诚实,又必须处处克制。你心里有一包情感吗,没法写的。你会遣词造句吗,也没用。这时,词语最是无妄,无力,无能,而死亡的消息格外激发写作,同时,阻断写作,处处与你为难。
但我还是写了。眼下复读一过,无端地感到虚空。你以为写了,便能卸脱心里的痛惜吗?忠厚老实的姚宏儒,何其珍贵的万玛才旦,都比我年轻好多啊,就此没有了。
他人的死亡告诉你,你也要死的。死亡还跟来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遗忘。你想抵御吗?昨天手机里收到一段视频,有位男子穿越一千二百公里,把钢琴运到汶川震区废墟边,独自为十五年前的亡者奏琴——对了,琴声比文字更懂得言说——二十分钟后,当地壮汉冲过来,连人带琴,将他撵走了。留言一千多条,多数是慨叹,间有我所万万想不到的意见:
到这里玩吸粉引流……不应该赶你走吗……别打扰逝去的人,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听你弹的蹩脚钢琴!!!
事后被告知,弹琴人来自武汉,三年前妻子生产时,发现孩子没心跳。我不确定手机上的消息是否属实,但他从此学弹琴,除了这回,还曾挪了钢琴在长江大桥下弹过,也有视频。
眼下我在乌镇,今天太阳好,游人如织,每片树叶给照得亮晶晶的,趁五月的和风,摇曳而娇嗔。我又对我的悼念文感到虚空,似乎伴有歉意——走开!讨厌的死亡,别来打扰活着的人。
2023年5月15日
《除非我们亲历》读后感(七)
原文发表:陈丹青丨“他人的死亡告诉你,你也要死的。”
在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车厢里,阅读陈丹青的新作《除非我们亲历》。书中对于亡者的哀思,以及从而引起的激愤和惋惜,仿佛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场域,将我与周围杂音阻隔来开。
本书是丹青老师一如既往的风格,单刀直入,只用短短一篇序言交代何以成书
不知不觉中,丹青已是古稀之年,他那短到可见头皮的寸头和黑衣包裹着精瘦的身形,还有眼镜后射出的目光,总是让人忽略他的年纪。
古稀之年,意味着会听到越来越多故人离世的消息,成为那个留下来的人。"人会经历两次死亡:一次是停止呼吸,一次是被人遗忘。"留下来的人有他的责任,需要把故去的人写成白纸黑字,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消失于此。
悼文总是真挚的,特别是丹青老师,是不屑于那这种事情博眼球的。
到了看的时候,依旧是提心吊胆,和他故去的老友所担心的一样,“兄弟哎,外面讲话要当心!”我总是希望听到他多讲一点,又担心他真说了什么。
几年前,看理想日渐红火,做了不少对谈或主题节目,他做《局部》,暗色的房间,一盏灯点亮。他的目光从镜片上缘射出,仿佛X光,即便隔着屏幕,都能将人照得明明白白。他和梁先生一起出席线下活动,一个温和如旭阳,一个却如蓄势待发的鹰,被那目光盯上一眼,人便不由自主正襟危坐起来,生怕心中那一点虚伪被他看出来。
看这样的人为亡者写悼文要更加真切。于是我们认识了几个从未认识的人,也重新认识了几个我们已经认识的人,顺便对他们来自的时代和领域有了一些浅薄的了解。
# 左图:贺友直在名片上为自己画的小漫画右图:晚年贺友直
我总是觉得,陈丹青身上笼罩着一股子尖锐的愤怒,即便是近些年稍微平和了一些些,一拿起笔,那愤怒又像是灰烬中的余火,烧掉周围一小片污秽。于是我看《除非我们亲历》时,是在看那火一时灭、一时起,仿佛说到尽兴处,差点要拍案而起,却被人拽了一把,霎时间兴致低了下去。
程谷青、姚宏儒、侯一民……这些名字于我而言是陌生的,除了开篇的高仓健和末篇的万玛才旦是电影人外,其余8位的生平故事皆是与美术有关。
丹青笔下的许多艺术家深恶经营,凡事只顾去做,或许他们自信,他们骄傲,知道自己有才能,所以除了个别几位,鲜少有声名远扬的。
他如此真切地描写他与这几位相处时的故事,又不遗余力地讲述了他们所处时代和行业的背景,于是那些陌生的人民开始有了血肉,逐渐饱满起来。主角们的人生轨迹均发生在上世纪下半叶,有着相似的频率,故而即便是不如意,都有着“时代”做底,可那“时代”是不方便针砭时弊的,活着的人尚且要顾虑许多,顶多借着为故人的哀叹而抒发些许郁结。
丹青不会一味哀叹,他总是要借此把话往大里说一说。他写姚宏儒,有那么一丝赌气,“我不想评价宏儒的画艺,因为他没有名……即便油画院若干同好明白他的厉害,然而人没有名,便没有份。”
丹青为他觉得惋惜:我们动不动说“中国油画界”是个权力话语:“界”在哪里?谁划分“界”?谁在“界”之内外?再者,过去二十年当代艺术火起来,近十年新生代的新花样又都起来,你说你还在画画,而且画写实,谁理你?
作为生者和长辈,他能做的也只有在自己的书中,为他写下悼文,并一口气附上了9张姚宏儒的作品。仿佛是铁了心要让多一些人看看姚宏儒的才气,即便是用自己的名气扬旗,也要为他的挽歌搭次台。
姚宏儒将自己的三张脸合成自画像
再来就是徐岩。悼文非常短小,依旧是列出了他生前不为人知的画纸上,十几幅城市素描和7张自画像。“这批自画像和他的街巷写生一样,无可救药地诚恳。”
徐岩老北京街巷素描写生
徐岩自画像
于是我们从一篇悼文中认识了徐岩,他用几乎一辈子的时间去凝视一个旧都城,怀着对逝去岁月的感伤,在清贫、孤寂、无闻的晚年,用凝望被时代车轮碾压的街道的眼神,凝望自己。
我读到丹青写“当他画遍旧京,当旧京变得无法辨认,他回首凝视自己的垂老,直到去年谢世。”时,感慨万千。
他写程谷青,是知青时期认识的人,虽然后来并没有很多联系,但有两点印象深刻:一是说程谷青是美男子,二就是他"画得很厉害"。
每一个故去的人,我们都与陈丹青一起共享了一个记忆的点,也以这个点为圆心,窥视了一眼他们所处的时代。
如今,社会发展的节奏快到让人眩晕,却又同质化到索然无味,虽然他斥责那些“苦难中滋养的美学”,却也同时矛盾地表示——说来真是悖论:唯有在国家锁闭、讯息阻隔的年代,艺术家——譬如画连环画的群体——才会专心致志于尺寸纸面,倾注他们的自信和愉悦,而在缩小的世界里,世界这才无穷广大。
他写贺友直,写从初见时的“伟大的贺友直”到那个在弄堂昏暗出摆弄醉蟹的“天神下凡”,写他的故去代表了连环画时代的终结,并由此阐述了在他们这辈人看来,连环画及其发展代表了什么。
老年侯一民
青年侯一民
他写侯一民, 开篇就是侯先生指着美院的地板告诉他,“就在这里,他们打了我十四天,不让回家。皮肉打烂了,粘在地板上,翻不了身。”……
写侯先生得知学生不过25岁时,那样地把嘴收进去笑,狠狠看定而后说,“哎哟,你们可没给耽误啊。”……
写他巨大的能量总是与时代之间有着时差的惋惜,这种惋惜大师本人不见得有,反倒是旁观者更容易愤慨。
在这些悼文里,我们也仿佛能看到陈丹青自己。他未直言当下,却处处埋下伏笔。
有人说,他一边“看不惯这陌生的时代”,一边混迹在大众视野前,并没有什么文人风骨。但我总是相信,好比正是得益于他的“流量”,他才能不遗余力地推广木心,那些书册和博物馆才能被更多人看到。
如果一个人,为了说些什么而硬咽下去些什么,也是功德一件。
# 贺友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连环画《李双双》选图
从年少到迟暮,生命在跨越了时间后留下了什么最初的心性,总是人故去后最容易被谈起的话题。感谢丹青先生,他让我认识或从更多角度了解了10位值得被知晓的人,并由此对人在时代和社会的维度中如何身不由己,又可以如何坚定本性有了些思考。他们的履历不重要了,他们成为了带有时代印记的个人。
有的时候,我倒是很想被那鹰一样的目光从眼镜上缘打量一次,好正襟危坐凝视自己一番。
祝他健康。
Dagny_NeverLand云禾的彼得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