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终结的感觉》展现了一个末日幸存者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人性的探讨。主人公在绝望中找到了生存的勇气,并在与他人的相遇中重新找回了希望。影片通过深刻的情感表达和震撼的场景营造,引人深思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本性。
终结的感觉观后感第一篇
“历史就是胜利者的谎言,也是失败者的自欺欺人” “历史是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 最近碰巧看了一些口述史、个人民族志的书和影视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反思,如果一个人活的很长,他作为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故事全貌的目击者,且把故事复述出来,那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被美化的。 随着年代拉长,如果人生最终是一场审判~确定事件责任需要谁来负责时,举证的人、物越来越少,只有一些日记和信件的残片,或一些事件周边的人唤醒你新的记忆,这些记忆有的是黑暗而残酷的,是被你选择记忆过滤了的。(这个和《坠落的审判》某种程度上可以联系起来) 我自己深有感触,我跟小学同学一起分享往事,记住的都是完全不同的部分,好像拼图一样神奇,更奇怪的是,有一件我很笃信的往事,他的记忆中完全是空白,还笑我是想象出来的,近期,我也开始怀疑了是不是真的,但那些清晰的画面都是哪里来的? 《终结的感觉》 2011年布克奖获奖作品,书和电影都值得推荐,书不建议你先读序言,剧透太厉害了。男主托尼是那种内核很稳定的普通人,被动又随波逐流,注定不会深深卷入一段感情,维罗妮卡是希望一切向前的,她最终和托尼认为最好的朋友艾德里安在一起了,在记忆中,托尼给了他们一张祝福明信片,此后便各自安好,但40年后的一份遗嘱改变了一切,记忆崩塌了,真相大白之时真得出乎意料~(此处省略一万字) 电影比书更温暖而老套一些,真相是,你只是历史的推波助澜者,他人命运的交织点,你可能既不在喜剧也不在悲剧的中央,既没有胜利,也没有失败,只是平庸得避免了被伤害。这也是一种生存能力。而讲述者本质上就是一个局外的旁观者。一些戏剧化的事件与他擦肩而过。我的梦想也是成为这样私人化的讲述者。 有哲学理论支撑的故事架构很厉害,值得一看。同时,你会看到很多可爱的老面孔。英国就这些演员了是吗?
终结的感觉观后感第二篇
我在现在依然记得,当读大学时候无聊的我,在网上看到2011年布克奖小说《终结的意义》简介后(后更名《终结的感觉》),那种对这本书无比期盼的感觉。两年后终于看到中译本,感觉最大的悬念就是书中老人重拾过去的悬疑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了了之的结尾。现在终于看到这本书的翻拍电影,感觉能拍成电影就是胜利。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终结的感觉,绝对是非常辛辣刺激的小说。终结的感觉涉及到一个剧情,就是一个叫艾德里安的年轻人,与曾经的好友(男主角)的曾经恋人的母亲发生不伦恋情,并怀上了私生子。这样的剧情,实际上非常有先锋性。考虑到故事发生的战后英国社会,在当时对性相当保守的社会风气中,这样的丑闻可想而知会带给当事人多大的压力。而这个叫艾德里安的年轻人,也被原书作者安排了自杀的结局。 终结的感觉无论是中译版小说还是英国电影,都没有涉及到这一关键剧情。小说可能是过不了文化机关的审查,而电影则也是对这一剧情云山雾罩,导致读小说时的我,对小说的语焉不详耿耿于怀。等到最近我才明白艾德里安的不伦恋这一重要线索,对于删繁就简中译版带给我云里雾里的感觉,终于明白了。不过电影还是很好的,体现了英国剧情片的一种历史性的唯美。 看到电影最后,男主角,已经变成一个老人,在雨中钻入汽车,又跑到酒吧喝酒。忽然之间感觉这些曾经的过往,现在的琐事,血气方刚的年轻时代,老人的慵懒年代,共同构成了一副画。这副画可以命名为伊丽莎白时代的回忆录,美好的战后时代。这是某个幸运国家的某种幸运的时代。又想起爱尔兰,曾经无比不幸的爱尔兰,现在也是一副相似的画面。对于某个国家或民族,如果能够像爱尔兰那样重新辉煌,其实也是不错的。因为不存在绝对的终结,一切都在向前。 终结的感觉。我好想重新回去翻开尘封已久的这本书,再看一看。书籍和电影都没有解释终结的感觉是什么,惟愿像这位老人,在暮年依然可以完成小小的心愿,心安理得的等待终结的感觉。
终结的感觉观后感第三篇
这位演员在这部改编自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的电影中表现出色。
根据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改编的《终结的感觉》将写信的艺术赋予了动画效果——60多岁的普通人托尼·韦伯斯特收到了一封不知名的法律信件,这并没有让他迷失。
然而,在第一幕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没有打开它,让我们沉浸在一部关于北伦敦中年礼仪的喜剧中。
这里有一个狭窄的相机店,一个怀孕但没有伴侣的女儿苏茜,一个隐约疲惫的QC前妻玛格丽特。
气氛是无肉的迈克·李。
最后,他伸手去拿信封。里面是遗嘱中的遗赠——一个标签,把我们带回到过去,闪回纯真的60年代。
现在(或那时),托尼是一个面无表情的第六名前男友,在好友中偷笑,而阿德里安·芬恩是一个早熟的新男孩,喜欢加缪,和爵士顶嘴。
值得注意的是,托尼设法吸引了一个冷漠的疏远女友维罗妮卡,她有一个古怪的家庭,在社会阶层上上升了几级。
所有这些都处理得很好,没有时间感和地点感,超出了服装部门的努力。
如果说意志的阴谋是次要的,它也允许与失去的初恋团聚,仍然是那么干脆。
他的计划一开始似乎是无害的,然后,就像很多怀旧一样,事情变得令人不安,因为托尼对自己是一个多么迷人的小伙子的过分高估。
事实上,兰普林的选角是另一个失误,她的出现只会让你想起另一部英国电影,在这部电影中,过去的事情并没有与主角们一起结束,《45周年》。
反过来,这只会让你希望自己在看《45周年》。但是,布劳德本特是一个令人惊奇的人物,他的表演完全违背了一般的风格。
他身材矮小,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大,对着孩子和无聊的陌生人大吼大叫,他的笑声中充满了自我满足,你真想透过屏幕去惩罚他。
By:Danny Le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