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锦集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6 13:35:41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4-26 13:35:41   小编: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深刻剖析了人与时间、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文章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让人不禁反思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时差,引发了读者对时间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一

这个夏天,我与一本诗集相遇了。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 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 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 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曾经这首诗一下子就撞进了心扉!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在身心疲惫的时候,你会不会倒一杯茶,读这首诗,看云卷云舒,这一段时间被从你的繁琐生活里摘除,独享安逸?我会!我会珍惜这样的时光,生活里的尘烟散去,只有澄明,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今天入手的诗集是这首诗作者李元胜老师的精选诗集。这是一本时间的印记,记录了从1986—2020,40年间李老师的所有作品。 李元胜老师获得过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他的诗安静内敛,具有考究的结构感,叙事性和音乐性,跳跃性强,有句内在逻辑语言干练写练,体现着优雅的诗情和活泼的思力!(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辞)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二

你是否也曾感叹过时间无情?生活中微小而珍贵的瞬间总让人感叹不已?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是李元胜老师的诗歌精选集,收录了40年创作的200余首诗歌。这些诗歌内容广泛,包括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赞美、对人性的思考等等。

阅读这本书,仿佛与作者一起走过那些岁月,感受他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书封的质感就如同时间沉淀一般,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这些诗歌不仅有深刻的情感表达,还有对人生和世界的独到见解。每一首诗都让我们感受到李元胜老师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敏锐观察。这些诗歌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用文字刻画出时间和经历的印记。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三

时间在不断的流失,我们和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共同生活,却也和这些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我们看似是相同的,但是我们之间存在的时差,却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我们的一生是那么漫长,却也抵不过这个世界的风景漫长。都说蜉蝣的生命短暂,朝生暮死的它们看到的世界只有一天的光景,可是在我们看来或许这个一天是那么漫长,我们每天被各种事情纠缠着心神,看不到重点究竟在何方,只有在最终回头遥望,才发现,原来这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当一个日子离开我们/我的抽屉里总会少点什么”,曾经的我们会说,我们的生命中种种都已经记录在册,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其实都只是在顺应命运的旨意,而当最后的时刻到来,我们并没有绝对的办法去演唱自己的生命。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恰恰正像是被我们藏在抽屉里的物品,每一天度过就从中少了一些东西。

“就像你的全部生活/是你在这世界上的一种投影”,故事回溯到最初,我们说着女娲造人、亚当和夏娃,我们好像只是神明放置在凡尘的一抹投影,他们想要了解一旦我们拥有了私欲,拥有同样知乎的我们能够拥有怎样的人生。善恶从来都是对立面,但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存在这两种情感,我们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生命微不足道/就像一种技巧”,我们看待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生物,有些时候会觉得自己存在于食物链的顶端,又因着拥有的那些智慧,总是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更加贵重。可是实际上,我们的生命同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生命并没有区别,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的存活能力并不会强到哪里去。面对众生生出悲哀的神明,或许会觉得所有的生命都是同样的微不足道,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不存在什么技巧,不过是日复一日努力活下去罢了。

“我的寂寞无处托付/我的幸福总像过错”,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上,感受着自己同事物之间的时差,或许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悲哀。我们看似拥有选择一切的权利,但是我们都被束缚在了同一片牢笼之中,我们找不到能够挣脱的办法。那些枷锁桎梏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最终成为了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没有什么别样的不同。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四

“它几乎每分钟都在长树叶/然后把它想说的话从树枝上掉下里。”因为诗歌,我们能自如吐露心声,宣泄情感,我们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身边人的赞同,我们和整个大环境都可以发生共振,得到宽慰。就像诗人李元胜40年诗歌精选集《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一书所展现的那样,我们都是自己命运的看守者,唯有写下自己当下的思绪,才能扑灭身体上的某一处明火,让自己镇定下来,为自己打造一个镶嵌着教堂彩色玻璃的明媚而迷人的栖身之所。

“隔着门槛/山色和我互相浸润”。我们观景,其实是在洞悉我们内心,正如我们有时候晒日光浴,其实是想晒掉我们内心的菌斑和软垢。恰似我们沉溺于阅读,其实是想让书中的人儿活过来,和我们对弈;让“一场雨从纸上起身,重新发出声音”,震撼我们那日益麻木的心灵;甚至于让那藏书中永不融化的积雪啊明月款待我们,一消胸中块垒。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自己的身体其实就是一个容器,在读书的时候跌落到别人的人生中去,“我的肺装满另一个时代的浓雾”,为他人的悲苦而愁肠满结,“如同镇纸/压住了就要被风吹走的稿笺”。我们看似驽钝,却又精神奕奕,“端坐于各自的命运中不明生死,偶尔心有所动”,接着用所谓的哲学的眼光看待世间万象,李元胜说那是世界的香料,而我认为那不过是我们沐浴的一米阳光,像宽厚的手掌轻轻落在肩上,没有人回应我,但是我们都默契得笑了。 诗歌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她是我们心底的一份期盼,是在我们心脏里敲钟的人,让我们远离麻木和绝情,用好奇心和积极态度去拥抱每一天,永不止息~诗歌不会抛弃我们,只要我们还爱着自己~ 最后用本书一句诗作结,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气定神闲: 原来我无所持握,只是在低头看花—— 清晨的花是诗人 黄昏的花是禅师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五

“我短暂的一生中,一切仍旧漫长 在那些苍老的词语里 有什么晃动着,像黑色的钟表” —— 以前未曾读过李元胜的诗。 从此次《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起,开启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连结。借用海桑之前出版的诗集《我爱这残损的世界》书名作为此书评标题,看起来也算贴切。 ★ 岁月如梭。 人偶尔会有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时候。 如果还爱着早上的升腾热气, 如果还喜欢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或许还能重新出发找意义。 倘若不在原地,不在此处, 那么就到远方去找。 生活的目的就是去外地,去感受。 ★ 假使人处在生活的暗面, 那么试着翻找回忆。 回忆的意义是什么? 每个人的记忆点不尽相同。 记忆有自己的选择。 《纵情生活》里, 丈夫和妻子的记忆点错开。 但其中不变的是, 记忆里是爱着彼此的证据。 ★ “一点忧伤把我压住 如同镇纸 压住了就要被风吹走的稿笺” 我试图理解这段诗, 发现了忧伤无处不在。 它让乘风而起的快乐, 有了启航的阻碍。 不过, 一次小小的阻力, 用劲抽离,还能飞翔。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也许是一缕阳光 照进了阴暗已久的房间” 前面写到, 人生纵有阳面与暗面。 我们或陷入忧伤情绪。 倾听,伸手协助, 蜷缩角落的身躯便有了显影。 ★ 怀疑与自我怀疑。 “我的寂寞无处托付 我的幸福总像错过” 《我》这首诗, 像写作者自己, 也像写同样感受的读者们。 写作可以抒发自我, 也让人陷入自我怀疑。 记忆会被现实粉饰。 话语从口中说出时就发生变化。 物是人非。 离乡多年再回去, 会怀疑家乡搬到另一个地方。 永远有多远? 记忆能走多远。 再次回归, 是回忆不变, 还是新貌覆盖旧颜。 想要回忆不褪色, 是否就需终此一别? ★ 不该蹉跎岁月, 于那些无谓的怀疑与否定。 花费太多时间, 去试探,回避,忘记, 去计算时间流逝。 时间匆匆溜走, 剩下的只有抓不住的空白, 还有无妄的虚无。 那些都回不去,也无意义。 爱消失了, 留下了刺眼的空白。 追忆莫及。 ★ 一次次空坐窗前, 追问被掏空的意义, 等待的意义,苍老的意义。 空白,本没有意义。 往事和回忆停留在远处。 它们成就不了未来, 只能是经历,是教训, 用微弱的光照亮暗处。 剩下的路,要自己走。 假若生活的目的在于去远方, 行动起来, 试着在陌生地方观察, 找到爱这个残损世界的全部意义。 ★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柔化了整本诗集的色调, 为平淡生活带来丝丝甜意。 前面诗句提到的一缕阳光, 覆盖早前留下那刺眼空白。 人走在世上这一遭, 活过,爱过,又忘记。 都是真实生活的全部意义。 “我爱这温柔又残酷的人间 爱那些失败者的永不认命”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六

因着那句“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的惊艳,我翻开了鲁迅文学奖获奖诗人李元胜的诗集《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这是他40年的诗歌精选集。这一眼,就从蝉鸣不断的夏天翻阅到了凉风习习的秋日。

李元胜是大自然溪边的垂钓者,无须抛饵,就是保持一个垂钓的姿势,悠长的丝线落入水中,那些时空中流转的诗句就变成水面的涟漪,于是这漫长的人间就有了诗歌的邀请函。他的诗歌简洁,这种简洁仿佛是蝴蝶扇动翅膀,自然的山水招来诗意的旷达和渺远,召唤出来的想象力也在夜色和树木的缝隙中飞翔相遇,碰撞出时间和空间中流转的火花。

当我安静地坐下,看月亮看蝴蝶看身体里泄漏出来的光。这本诗集集合了诗人从1986年到2020年的大部分诗作。

1986年到1989年正是中国“第三代诗人”集体亮相的时代,他们超越了朦胧诗,而是追求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感性生命体验。生活中的投影,历史的变迁,还有世界一隅的战争动乱,诗人李元胜都把内心的情感放置在诗歌的画面中,如诗人聂鲁达所说真正的诗歌“必须去与人的心灵,与妇女的眼睛,与大街上素昧平生的人相会——他们在黄昏时分或在繁星满天的深夜需要诗,哪怕只读一行。”

《那幅画》里“月亮还是停在头顶/仍有一些声音掉下来”,《中国杂技》里“世界上,每件东西中都有花朵/看不见,却清晰地存在着”,虽然在诗人的句子中能浮现出人的历史和生存,但诗人相信诗歌的未来,在八十年代末那个诗歌式微的时代他内“深处有一种欢乐向上的东西”。

如果说九十年代诗人的诗歌内容更多是展现自己的写作生活,那个写字的孩子在怀疑和寂寞中奔跑伏案编织篱笆,诗中出现了多次黑夜,那些夜深人静的时刻可能就是诗人在奔涌的时间里渴望抓住文学的灵魂,如同那首《重庆生活》,他写“我终于可以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诗人”,事实恰恰相反,写作让他卸下了心中的黑暗。写作是孤独的,但写作也是一种自我拯救。

李元胜老师2000年开始以自然物种为重点的独立田野考察足迹遍及全国,他已经出版了很多博物随笔,在野外有很多奇遇,更能在大自然的美妙中感受未知。在2000年后诗人诗歌中能够见到诗人所经过的地方,山川河流,一步一景皆为诗。你能见到诗人对笔下的自然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他把自然与自己之间的联系刻画具体又温柔,“我缓慢地读,若有所思地读/鸟群惊起,肩部没入暮色”,这是两种灵魂之间的碰撞,他站在自己的空间里,可能身上带着受伤的小刺,在寂静和喧哗的边缘,他眺望风、眺望树,眺望每一条小路,他也看见了月亮浑身的凹凸。诗歌让李元胜完成了一个眺望的定格姿势,如同登幽州台的陈子昂,仰望月亮的李白,诗人融入了大自然。

在肥胖的时代唱一首欢乐颂,诗人对语言形式并不追求繁复丰盛,而是追求蝴蝶一般的轻盈,敏感细腻的他在诗歌里蕴含着一种对于宇宙和生命的哲理,还有对世界的态度,比如《在肥胖的时代》里那句“在肥胖的时代,写清瘦的诗”振聋发聩。在信息丰富呈现的世界里,现代人的视野似乎无限辽阔,但也许早就被裹挟成一个没有自我的胖子,而诗人的存在,就是可以照亮许多光不能抵达的幽暗角落。

所以可以带着诗人的诗集,去走到自然中,谦卑蹲下,如同诗人坐在萝卜地里蹲守蝴蝶,我们也去学习一株草,一颗露珠的宁静,也许在这个秋天心中就会长出庄稼,然后微笑,一起聊天,这世间那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还可以对着庞大的四季发呆。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七

在这个世界上,我感觉自己既迟钝,又敏感,迟钝得听不懂别人的画外音,敏感得他人一个不经意退半步的小动作都能伤害我,我仿佛和所有事物都存在着时差,我仿佛和万事万物都格格不入。 我读诗歌的时候,遇到这样一本仿佛在写我的书,就是它了——《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来自李元胜的诗集,连序言都没有,单刀直入主题,从1986写起,直到2020,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继续写下去。 写诗的人,都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吧,它敏感脆弱多疑,它跳脱顽劣聪慧,它让作者开心得不明显,难过得很绝对。 我们常说自己看透了,却无法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话到嘴边,总变成了两个字——“算了”。 而写诗的人,就是把自己看透的事,用时间,用心血,用领悟,融化成语言,比如作者写“雨”,我写雨会像天空的眼泪,云朵兜不住,擦不干,只能任由它倾盆而下。

作者则说雨像渐渐熄灭的爱人,从未降临的爱人,她细致的衣裙声,多年来时时响在我的耳边,只有雨能代替我们的手指,把终生不能相见的人抚摸。 他说一场雨,洗去某个名字上的泥,另一场雨毁掉一次人生,而保存完好的一场雨,坚硬如麦粒,一只不再睁开的眼睛。 他形容自己消失的爱人,永别的亲人,他渴望怀念他人,而雨就像来自于他们的抚摸和爱,他挽留不了消失的爱情,就像无法保存一场下过的雨,人生中有太多的遗憾,我们对此都无能为力。 这里我们能很轻易被作者的诗歌引发共鸣,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一首描写《怀疑》的诗里,我更感觉自己和作者就像失散多年的另一个自己。

我们常常因为前进了太久,而忘记了出发的意义。作者写到: 一个人究竟应该走多远,在这个遥远的城市,我开始怀疑,盲目奔赴的价值。在许多的一生中,人们不过是满怀希望的司机,急匆匆跑完全程,却不知不觉,仅仅载着一车夜色回家。 我们又何尝不是诗里的司机,一路向前,步履匆匆,旅程不过都是从生到死,拿不走的,丢不下的,功名利禄,爱恨痴嗔,太多太多无奈,到最后也不过是一场空欢喜。 迟钝如我,敏感似我,我曾经特别热烈得拥抱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却总是不得要领,因为迟钝,我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于是错过;因为敏感,我总是能感到不被爱,于是放弃。原来我和所有事物都存在着时差,这时差起先让我感到痛苦,而后让我了解真实的自己,才能遇见真正的同类。 end。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八

突然想用《十年》来作这篇《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书评的题目。或许是因为我正在听陈奕迅的《十年》,或许是我正读到了李元胜的这篇《十年》,或许是TFboys在出道十年的时候发了《十年》又解散,又或许我想到了我曾经的十年。

十年之前已经不是2003年了。十年之前的今天,我可能在填那张改变我过去十年的表格,过去的十年,我和我的家人、和我所有的朋友、和我一切熟悉的事物,有了时差。

过去的十年,弹指一挥间,快到令人震惊,而读李元胜的这首《十年》却像是在看一个科幻电影,那种时空交错的运镜,明明是瞬息万变,却又像是在短短的一瞬间。本来无限长的时间,一下子被定格在一个瞬间。在这个瞬间中,却又夹杂着过去十年的喜怒哀乐、人来人往,如梦似幻。

读他的诗,给了我一种“一生太短,一瞬好长”的感觉,还有一种时光带来的恍惚感。当打开抽屉,发现少了点什么,才惊觉时光已经溜走,就像原本在抽屉里的东西,你或许再也不能找到。

李元胜的诗歌似乎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他就像一个魔法师,他的诗歌就是他的咒语。读他的诗,你会感受到时空的错乱与停滞,而这样的体验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是可贵的。

就像当我读到那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我不禁感叹,我有多久没有享受这种安静、平淡的时光了?当一切慢下来,似乎都染上了一层金边,一切都美好了起来。当你爱的人在你的身边,静静地,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一切都是那安详、平静。

或许爱一个人的感觉就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似烟火那样绚烂,而是像溪水流动一样,发出哗哗的声响。当你专注在这声响之中的时候,就悄悄带走了你的时间,却也给你带来了平静和安详。

这本《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非常适合做床边读物,当你放下一天的疲惫,翻开这本诗集,他能用时间来还你一片平静。日子就像杯子中的水和杯子不断变换的光影那样,安静。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九

读书避暑季·第34册:《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李元胜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

从相遇时的怦然心动,到相识后的彼此走近,从相恋中的灵魂契合,到相伴时的彼此忍让,但一段感情中,不光有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还有平淡日常的柴米油盐,终能让两个人天长地久的,是拥有“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的最佳状态。鲁迅文学奖得主、重庆诗人李元胜的诗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在网上被转发千万次,“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不刻意的去追求规整的句子和押韵,充斥着散淡、平常,这样的诗反而最能抵达人们心的深处。

北大才女程璧曾用这首诗改编成同名歌曲,我也是无意间在电台听到了她的演唱,“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一句直达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整首诗像是一句句的短叹,让一切功利的谋求意义都失效,只有在一起的“虚度”才是有意义的,这首诗不算短,但读到末尾依旧是意犹未尽。海子选择在车轨上永远离开,顾城摘下了头上的帽子,北岛还在写诗,但因为网络被迫关闭了评论。在这没有人再热衷于读诗的年代里,人们沉浸在冷漠没有温度的网络世界,忘了曾经有诗歌这样柔软且温暖的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辛波丝卡曾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古老而浪漫的题材,它的身上几乎承载了人类所有的哲思,跨越语言与国界,永远是文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宏大而悠远,数行短小的句读间容得下最深的情感,深刻而热烈,我们又怎么能不去读诗,怎么能不去读《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这样的诗。自1986年起,诗人李元胜开启了近40年的诗歌创作生涯,《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一书收录了这期间创作的200首诗歌,便是他诗人生涯到目前最佳的总结。

整本《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诗集以时间为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两个十年,以年代为节点划分,令你全景式感受诗人李元胜的诗歌创作及内容演进,读他的诗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像是在悠然的散步中,打心底自然的吟诵而出。内容上体现出一种体味当下、感知生活的直觉意识,能很好的令读者产生内心上的共鸣,无需华丽的辞藻与考究到“油腻”的用词,便能取得诗意上的最大公约数。你会感受到原来诗歌可以是这样的简单,并非非要用来隐喻、歌颂、启示……

就像他自己所说,自己“是一个悄无声息的写作者。”人们常说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他就是最好的存在,他用诗歌注视并记录着生活的日常周边,渐渐地走向更加旷达的自然,观蝶、赏雨、折纸鸽、写书信,慢慢的开始站在当下面向未来,畅想自己80岁时的模样,让时空前后交叠,突破空间的束缚,真正的让精神融入了世界,文以载趣。阅读他的作品我感受到了一种“诗作必将被经久不衰的诵起”,因为这其中有一个诗人对生活最深沉的思考,不附庸于当下的那些流派或习惯,保持一种诗歌创作中的独立。

在读诗成为少数人选择的时代,我希望你能抽出时间再来感受一次诗歌,这本《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从你拿起的那一刻起,你就感受到了诗人和作品的温柔,或许装帧设计师也是从这一点考虑,选用了特别的材质制作成了封皮。他的诗歌一以贯之的存在于美的意味中,不似花那样争奇斗艳,就是在一个日常的深度逐级递进,上升到对生命反思与关注,看似细碎日常中探讨的是宏大的话题,是一种满怀敬畏的力量用诗歌诉说,对于这样的诗歌,我愿意将所有的时光虚度其中。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十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 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 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 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2014年,由央视主持人任鲁豫朗诵的李元胜的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点击量超600万。就在这年8月,李元胜凭借诗集《无限事》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诗歌奖。 李延盛是诗人,作家,摄影师。曾出版的诗集有《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无限事》《沙哑》,长篇小说《城市玩笑》等。 2016年5月,凭借《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得《凤凰生活》杂志十周年暨幸福荟第三届的"美动华人"年度(2015)幕具影响力华语诗人大奖。 同年11月,他的组诗《命有繁花》获十月文学奖。 身为一个60后,李元胜已年近六十。而他的诗歌创作更是早在1981年就开始了。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是李元胜40年来的诗歌精选集,慢慢阅读欣赏,每一首都令人心动,发人深省。 我们深处有一种欢乐向上的东西 它使包围着生命的一切 永远令人惊奇---《惊奇》 我带着自己的心走着 它稳重,微微发光 但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安放---《古老的无处安放的心》 没法折出那种简单好看的纸鸽 我总是把自己的犹豫 和周围的夜色一起折进去---《纸鸽》 当一个人还很年轻 他写的东西,会奔跑 会像豹子一样 把藏在黑夜里的人追逐---《当一个人还很年轻》 第6届鲁迅文学奖颁奖词,这样评价李元胜:他的诗安静、内敛,具有考究的结构感、叙事性和音乐性,跳跃性强又具内在逻辑,语言干净、洗练,体现着优雅的诗情和活泼的思力。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十一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 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 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 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2014年,由央视主持人任鲁豫朗诵的李元胜的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点击量超600万。就在这年8月,李元胜凭借诗集《无限事》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诗歌奖。 李延盛是诗人,作家,摄影师。曾出版的诗集有《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无限事》《沙哑》,长篇小说《城市玩笑》等。 2016年5月,凭借《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得《凤凰生活》杂志十周年暨幸福荟第三届的"美动华人"年度(2015)幕具影响力华语诗人大奖。 同年11月,他的组诗《命有繁花》获十月文学奖。 身为一个60后,李元胜已年近六十。而他的诗歌创作更是早在1981年就开始了。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是李元胜40年来的诗歌精选集,慢慢阅读欣赏,每一首都令人心动,发人深省。 我们深处有一种欢乐向上的东西 它使包围着生命的一切 永远令人惊奇---《惊奇》 我带着自己的心走着 它稳重,微微发光 但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安放---《古老的无处安放的心》 没法折出那种简单好看的纸鸽 我总是把自己的犹豫 和周围的夜色一起折进去---《纸鸽》 当一个人还很年轻 他写的东西,会奔跑 会像豹子一样 把藏在黑夜里的人追逐---《当一个人还很年轻》 第6届鲁迅文学奖颁奖词,这样评价李元胜:他的诗安静、内敛,具有考究的结构感、叙事性和音乐性,跳跃性强又具内在逻辑,语言干净、洗练,体现着优雅的诗情和活泼的思力。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十二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 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 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 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2014年,由央视主持人任鲁豫朗诵的李元胜的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点击量超600万。就在这年8月,李元胜凭借诗集《无限事》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诗歌奖。 李延盛是诗人,作家,摄影师。曾出版的诗集有《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无限事》《沙哑》,长篇小说《城市玩笑》等。 2016年5月,凭借《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得《凤凰生活》杂志十周年暨幸福荟第三届的"美动华人"年度(2015)幕具影响力华语诗人大奖。 同年11月,他的组诗《命有繁花》获十月文学奖。 身为一个60后,李元胜已年近六十。而他的诗歌创作更是早在1981年就开始了。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是李元胜40年来的诗歌精选集,慢慢阅读欣赏,每一首都令人心动,发人深省。 我们深处有一种欢乐向上的东西 它使包围着生命的一切 永远令人惊奇---《惊奇》 我带着自己的心走着 它稳重,微微发光 但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安放---《古老的无处安放的心》 没法折出那种简单好看的纸鸽 我总是把自己的犹豫 和周围的夜色一起折进去---《纸鸽》 当一个人还很年轻 他写的东西,会奔跑 会像豹子一样 把藏在黑夜里的人追逐---《当一个人还很年轻》 第6届鲁迅文学奖颁奖词,这样评价李元胜:他的诗安静、内敛,具有考究的结构感、叙事性和音乐性,跳跃性强又具内在逻辑,语言干净、洗练,体现着优雅的诗情和活泼的思力。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十三

好的诗人都是高明的灵魂捕手,他们体察入微,能捉住人们内心深处最细小的波动,然后用或明朗或隐晦的意象,将它们逐一展示出来。 若你只是匆匆瞥过,根本发现不了其中的秘密,一切似乎都与你无关;但若你能够沉静下来细细品味,便往往会被莫名击中,产生深深的共鸣。读诗的美妙之处莫过于此。 李元胜老师显然是个中高手。他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那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比如靠在栏杆上,低头看水的镜子/直到所有被虚度的事物/在我们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我想和你互相浪费/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实际上李元胜老师打动人心的好诗有很多。他是人民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获奖诗人,出版过多本诗集和其他文学作品。《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是他最新出版的40年诗歌精选,收录了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诗至今200多首优秀诗作。 从最初懵懂学诗到相信自己可以写诗,从写简单的诗到学会写复杂的诗、再到真正懂得做写作的减法,从只能在安静书房写诗到置身旷野也能做诗……李元胜将40年写诗的历程都记录在了这本诗集中。不仅如此,他还用这本诗集收集了“人生经历的所有小刺”。 书名《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据作者本人提示,意在凸现他“和别的同时代或不同时代写作者的差异”;在我看来,或许也暗示了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差异。正如他在诗作《良宵引》中所写的: “你读到爱时,爱已经不在 你读到春天,我已落叶纷飞 一个人的阅读,和另一个人的书写 有时隔着一杯茶,有时,隔着生死 我喜欢删节后的自我,很多人爱着,我剪下的枝条 直到,奇迹出现了,你用阅读追上了我 你读到一粒沙的沉默 而我,置身于它里面的惊涛骇浪中”

很多人喜欢同样的句子,是因为它触动了大家相似的、共通的情绪。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读诗是件很私人、很个性的事情,它与每个人独特的故事、思想和体验相融合,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有了不同的韵味和意义。 有的联结令人始料不及。比如读到这几句:“在小区的夕阳里散步/想起几位死去的故人/阳光,突然呈现某种荒凉之美/仿佛光线,经过他们时/发生了奇异的折射”。虽然并不知道作者表达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但我能确定自己懂得那种感受。 多年前的某个下午,独自走在阳光里,突然就念及逝去的父亲,仰起头来泪流满面。我在这首诗里读到了当时那份无法言说的心恸与悲伤。 所以,诗人通过写诗记录人生,我们通过读诗辨认自己、抚慰自己。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十四

我们在同一个时区,却有一辈子的时差,我们时时在一起,却时不时的怀疑

原来这么多诗都是李元胜写的,原来李元胜这么会写诗,李元胜的诗歌,纯净、优雅,从容不迫而又精致,在平静中传达出精妙而神秘的情趣与人生体验。

我在好几年前读过李元胜老师的诗歌,说实话当时对李元胜老师并不熟悉,就连名字也很陌生,我当时读他的诗歌是《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当时就在想,一个男人怎么能写出这么温柔的诗歌呢?他的诗歌有着浓郁的抒情性。他的诗歌是那种,你品,你细品!

他的玻璃与顽铁 “心碎了,他们的心碎了” 难道这样的心 是由玻璃或陶瓷构成 天啊,到处是心的碎片 谁还敢赤脚行走? 我的心可不同 放佛一块顽铁 有东西撞来的时候, 只不过发出“当”的一

李元胜诗人、作家、生态摄影师。曾出版诗集《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无限事》《沙哑》,长篇小说《城市玩笑》,以及博物旅行笔记《旷野的诗意》《昆虫之美》等,其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

李元胜的诗歌我爱晚上读,读完之后我的内心非常平静,仿佛能置身于这些诗歌中,然后会有浅浅的微笑,淡淡的忧伤。 他的诗歌能探索到人的内心世界

建议大家有时间读一下李元胜的《虚度时光》整首诗的意境写的很美,李元胜也因此被称作是“虚度先生”。 这让我不由的想想来里面最后几句: 比如靠在栏杆上,低头看水的镜子

直到所有被虚度的事物

在我们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

闭上眼睛都能读出一对恋人相爱的日常,非常羡煞。 其实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怎么样过都不算虚度,怎么样虚度都是美妙。 推荐我们一起来走近李元胜,了解李元胜的诗歌吧 我想和你互相浪费 一起虚度短的沉默 长的无意义。 让我们一起和美好万物一起虚度时光吧!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读后感篇十五

李元胜是中国著名诗人,作家,曾经出版过著名的诗集《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得过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10月文学奖等重量级的文学奖项。他也是一位摄影师,曾经出版过博物旅行笔记。

可以说,李元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而这本《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是李元胜40年来的诗歌精选。虽然这本书并不是很厚,但是其中收录了李元胜从1986年开始到2020年,将近30多年的时间里的260多首短诗,可以说涵盖了李元胜黄金的创作年华中的精品。

这些诗歌探讨了许多的主题,包括自然、人文、生活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从目录就能看出来,李元胜对于自然和生活的题材更为关注。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李元胜的诗歌风格简洁而有力,善于描绘生活中和自然中的平凡事物,从中传达出细腻的情感。

例如在1990年创作的《观蝶》,作者是这么写的:

这首诗表面看起来,是作者在观察蝴蝶的时候发出的感慨,实际上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李元胜通过这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有限和时间的永恒,转而让读者开始思考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类似于这样的诗还有很多,比如说《雨》是这么写的:

这是从自然引申到我们自身,又将我们自身的价值重新融入回自然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天地万物中的一员。我们是个体的,也是整体的。

从社会观察的角度来看,这本诗集中也反映了作者观察到的某些社会现象,进而展示了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比如在《笼子》这首诗中:

相信很多读者看到这样的诗歌之后,一定会忍不住开始思考自己的笼子在哪里,而打开笼子的门又在哪里。

总的来说,李元胜的文字是很美的,这种美是一种简洁的文字组合迸发出的力量,可以让人把这些文字在唇齿之间揣摩很久。你能从这些不长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情绪和想法。

从这本诗集中,读者不光可以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我觉得这就是一本诗集所能给予给读者的最好的馈赠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