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锦集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2 06:15:25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1-22 06:15:25   小编:

《给40岁的崭新开始》是一篇关于重新审视生活的文章。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分享了对于人生的感悟,鼓励人们在40岁时重新开始,追求内心的梦想和热情。文章提倡积极面对生活,珍惜每一天,勇敢面对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愿每个40岁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崭新开始。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一

摘了一些我很喜欢句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都是凡人,同样怯懦、笨拙,很难活出称心如意的人生。绝对不能因此感到沮丧或责怪过去的自己。”

“你将惊讶的发现,当年没有心思接受或认同的事,如今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而这正是你没有对自己说谎所获得的最佳回报。”

“我们总睡向外伸长了手,试图追求,但那我发现其实就像童话《青鸟》所述,很多时候重要的宝物一直就握在我们手上。”

“说得极端一点,其实每个人身边都应该有这样的东西,让你觉得“我生活里只要有它,就很开心了。””

“他从不考虑利害得失,只是一味付出,反而得到数十倍的回馈。因为金钱或运气都是具备这种循环性质的东西。”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二

40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你有想过自己40岁的样子吗?工作了快差不多20年的时间,一直为了工作和家人操劳,终于房贷也还了大部分,再看看身边些许有了大人模样的孩子,啊,要开始步入老年了。是的,很多机体的衰老都是在40岁之后开始显现的,所以想象中的40岁,简直就是另一段艰难人生的开始。

而我们的作者,这位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在41岁时却成为了日本殿堂级杂志《生活手贴》的总编辑!这个男人就是日本著名的个性书店cow books的创办人松浦弥太郎,cow books所倡导的就是 everything for the freedom。自由了40年的松浦先生去做了这本已经经营60多年的老牌杂志的总编辑,竟然就业了。而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给《生活手贴》带去新的活力,一改老牌杂志的腐旧气味。

在41岁的时候开启完全另一帆旅程,把70岁当作另一个人生巅峰,即使70岁也不是衰老,而是闪耀着光芒的年纪。松浦先生对生活的热爱,无不体现在他的思考,他的字里行间里。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充满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和不断进取的积极态度。文章短小朴实,语言简洁明快。读来很容易被吸引,然后由此生出感叹,人生是应该好好珍惜和规划啊!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以,很多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觉得自己已经成家立业了,已经青春不再了。而四十岁,已经到了不惑的年纪。什么是不惑?就是已经不再有困惑,该明白都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已经止步不前了,在自己创造的小小舒适圈里坐井观天了。如此一来,四十岁的人已然一股暮气。不少男人挺着啤酒肚,很多女人已经默认自己是豆腐渣的年纪了,所有的花枝招展都和自己无缘了。过早的自我放弃,很像我之前看过的一句描述这类人群的一句话,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想想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仅此一次的人生呢!记得很早的时候就看过一篇有关无龄感的文章。里面讲到了美国的老太太无视年龄,仍然积极地生活。反而国内的一些中年人过早的步入老年人心态让作者非常不习惯。文章中表现的主题跟本书很接近。当然这本书说得更具体。比如做规划,比如说把人生巅峰设定在70岁。虽然有点鸡汤,但的确挺有营养。

人生仅此一回,不要虚度。不要太早就放弃自己。只有积极生活才能时刻让自己充实有意义。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四

原来这本书是有简体版的,无意中在淘宝上刷到台版,只看了书名就毫不犹豫就下了单。

四十岁生日的时候,的确有进入人生下半场并要开启新生活的美好愿望,殊不知四十一岁的时候,梦想和圈化的美好蓝图被现实和自己的幼稚无知摔得粉碎,半年过去了仍旧在情绪起伏轮回中努力自救。我也不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个受害者,曾经经历的那些美好和暖心日常并不愿意全盘否定它,只是我受到的伤害也是实实在在的,如果说从中得到了什么,那就是看清了人世间人际交往的真相,不是亲近的人就一定目标一致,人和关系都是会变化的,即使你怀揣着长期主义仍会被百米冲刺的人虐心。可无论如何庆幸自己还是保持着赤子之心,即使无数次的自我否定自我攻击好在我知道我很好,只是你不要。没有关系啊,人生的辉煌时刻不是可以定在七十岁吗?我还是内心纯良和乐观,还是努力做更好的自己,还是愿意为了自己的道德标准向更好的方向前行。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又如何,我也这样鼓励过自己,人生才过半而已,又何必限定自己的人生就此死气沉沉再无波澜?只要是在自己身上值得的投资,多少都不为过。“就算看不见未来,没关系。就算感到不安,没关系。”永远别简单定义自己。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五

保持初学者的期待和好奇,时常对生活存在热情。这种状态的确不错。

松浦先生应该五十岁左右,或许之前过了初学者的阶段,出现对熟悉工作的懈怠,“总是一副不疾不徐、稳如泰山的老鸟态度”,才会得出记下所学过的,再忘却后重新开始的感悟。步入社会工作一年多,我也发现自己存在了这种态度。直接影响我对自己工作失去热情,觉得无需用心,也没有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明明身体是二十多岁的,心情态度却感觉不出活力。时常保持初学者的热情,多么简单的道理,多么难坚持的事。

才刚开始工作不到两年,却总觉得好多事都为时已晚,这辈子就只能如此,大脑已经描绘出做不到的场景。这种想法可能就是自己一直没有在某个领域做出成绩的羁绊吧。想起十几岁的时候,也常常有这种念头,放弃了好多想学的东西。现在回望,十几岁是多么年轻,多么美好,那时保持热情,好好坚持到现在,可能自己喜欢的兴趣已经达到某个不错的层次了。太多时候,我们都是对自己的悲观想法太自信,而对生活太悲观。简简单单的,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看着《“做得到的事”与“还做不到的事”》这个标题,才发现自己多不自信,每次都考虑到“还做不到的事”,没想到“做得到的事”是什么。

以上都是自己用“弱者”心态,从十几岁走到二十多岁。

读了松浦先生的几本书,里面很多关于生活的小哲学对我帮助很大,有些或许每个人都通晓,但却没法实际应用,只是看到的时候也会觉得“啊~,我也是这样想的”。怕自己一直忽略,便努力应用到实际中,开始积累自己的一百个基本,思考不去做某件事的后果,虽然还不够彻底,但感觉自己在慢慢改变。最近也思考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再考虑那么多。自己喜欢的事,便去做,那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为自己开心而做的。

一切都为时不晚。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六

本周看书的重点是《金融的逻辑》1 ,但生性爱懒,想在看完《金融的逻辑》2时一起写个书评,能在知识上做到一个连续的承接,当然也能让自己少动一次笔。所以选择这本鸡汤文。我从不轻视鸡汤文,因为鸡汤确实营养,在陷入低潮期时,是无数的鸡汤文帮我一起度过。睡前定期看些鸡汤文,随时给自己补充心灵营养,这不失为让自己时刻保持激情的一种绝佳方式,最起码很适合我。

虽说离40岁尚有一大段距离,看起来过于遥远,但这本《献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说是献给40岁的人群,不如说是为进入社会已久且已产生中年心理的人群准备更为合适。社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一个个青葱华茂的青年逐渐地变成迟钝麻木的行尸,忘记奋斗忘记梦想,只是麻木的活着,得过且过的度过每一天,最期待的事情无非来自于每月的发工资。虽然我一直在对抗这种中年思想,但架不住周围人的情绪传播,当事业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出路时、当生活的重心已从自身转到几个月的儿子时,我也开始渐渐的松懈下来,庆幸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这本书,当然也是这本书促使我加入了这个读书小组,不管生活工作有多么繁忙,都要给自己一点奋斗的目标,不断进步的动力。松浦先生在书中列出六大部分我们现阶段做得到的事,像是‧今天也当自己是一年级新生,以初次接触时的心情面对熟悉的事物,重拾当初的光辉、儿时的梦想。书的内容略显空洞,大多数论点也是无数其他鸡汤文抄过又抄,圣母情节重且缺乏新意,但我为什么不以一句差评总结,反而想写一篇书评,就是因为这本书又一次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优秀的人到底是怎样在思考怎样在生活,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周边的事物,以感激的心态来对待拥有的一切,以付出的想法善待后辈晚生,以成熟的思想规划未来,以绝对的执行力来度过每一天。这可能就是他人之所有成功而我们之所以平凡的原因吧。生活会怎样,不是源于我们的想法,应更多源于我们是否有执行心中想法的能力和耐力。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七

过去并非一无所有

制作20-40岁的年表,每年发生的事,遇到的人。客观的自我审视过去,不要对自己撒谎。不然只是自以为是聪明得避谈痛处,让自己忙碌地一路走来罢了。重拾感恩的心情和遗忘的自己。

之后,认真的分清:要的东西/不要的东西。了解对自己而言什么是真正有价值(感到幸福)的东西,当你分辨出东西的正面价值或负面价值,就会知道自己真正珍视的幸福是什么了。“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有质感与智慧,以坦率的态度面对所有事物,宛如孩童般有颗透明的心,纯粹地感动,纯粹地感到诧异,感到开心。”

还有列“谢谢”/“对不起”清单。比如改不掉的坏习惯,比如自己身体状况的对不起清单。承认错在自己很重要。“重要的事物”“爱用物”也是必列清单之一

未来并非无事可做

1、首先一定必须杜绝的3个想法:我不做这件事;抱歉,我不知道;人生就这样啊,我很满足了

2、健康管理很重要,牙齿护理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3、定出自己的“格式”。问自己三个问题:如何才能学到优质的事物;要精进已学得的优质事物,自己必须做什么?要保持身心健康,自己必须做什么?仔细思考后,将答案纳入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生活日程中。

4、学习。“今天过得很开心,明天也很令人期待。如果每一天都能过得如此充实,无论到几多岁,都会持续成长。”晨跑,学外语,定期上美发店、看牙医,偶尔看电影、读书,此外还有工作,然后每天晚上家庭晚餐。为了健康着想,力行早睡早起。无论是在工作、兴趣或人际关系各个方面,要是不去打开探向外头世界的那扇窗,不但什么都不会改变,日子也只有无趣两字可言。

5、信息。所信赖信息的来源,3个:通过亲身经验取得的信息;最理想的信息员当然最好是来自认识的人,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友人,不妨从名人达人中列出自己信赖的信息源。张开天线用心感受。最重要的是:我想知道什么。

6、花钱。把钱花在感动上,就算再怎么昂贵,也绝对不是奢侈浪费。准备好养老年金。

7、绝对不要成为“弱者”(放弃比赛的可怜虫)

8、写下最后的交代。包括钱财在内的所有物清单,如何安排。是否接受维持生命的治疗。给至亲写一封信。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八

每回看松浦先生写的书,所用的语气都像是你正在和身边尊敬的长辈对话一样,当天就想读完,不看觉得可惜,看了或多或少都会收获点感慨和思考方向,“坦率”的字眼在本书中也反复强调,几乎成了关键的存在。

按个人理解简单理了一下本书的思路:

松浦先生名言篇:

1、接下来的人生,我要开开心心地活下去,并且轻装上路!

2、坦承面对自己、对人要坦率

3、有坦当

4、蜕皮后才有成长

5、主动推开世界的门

6、大方接受才是给对方最大的敬意

7、不怕和优秀的人做朋友

8、40岁后“施”大过于“受”

9、透过观察父母现阶段的生活来思考自己将来的生活模式

10、不要轻言放弃

实践篇:

1、“所有物清单(包含能力和正负)”、“对不起与谢谢清单”、“重要与不重要清单”

2、人生终点“最后的交代”内容

3、个人历史年表和未来年表(前20年、后30年大事记)

40岁后的健康篇:

1、注意牙齿保护

2、熬夜加倍伤身

3、接受行动速度有所下降的事实

4、重视体检

礼仪篇:

1、吃完饭不要在餐厅内聊天停留太久,造成对店家的困扰

书籍篇:

1、 威廉·麦克尼尔 《世界史》

争议点:

P64 对于随机暴力伤害事件跟自己有问题没有直接的联系,书里所指的应该把这个情况排除掉了吧?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九

一、对内容的概括、理解

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成长。Live and learn; live and grow。

四十岁,对大部分人来说,人生已经过半,确实是一个反思人生的好节点,“不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by 苏格拉底)”。虽然四十岁是个反思人生的好节点,但其实每个十年、每个新年伊始,甚至每周、每天都是反思的节点(当然不同节点,反思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有所不同)。想重新开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刻,因为今天就是是余生的第一天。

审视人生的过程:对过去表达感恩;对现在表达接纳;对未来表达希望。

对过去表达感恩(制作总结过去的“个人年表”):感恩之前其实也是接纳,接纳过去的全部的真实的自己(得与失、优点与缺点),然后努力关注生命中积极的一面,感恩过去自己的努力,感恩他人的帮助和爱。

对现在表达接纳:对现在此时此刻的自己,更加是要接纳,因为你能拥有的只有此时此刻的你,接纳现在的自己的全部(优点和缺点),接纳生命中的各种人事物;接纳是正确认知的起点,也是改变的开始。

对未来表达希望(制定“未来三十年的年表”):感恩过去、接纳现在之后,做断舍离,就是进一步思考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什么是带给你当下快乐和长远意义的事情(就是让你觉得幸福的事情,幸福 = 当下的快乐 + 长远的意义),什么是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发挥优势很重要)的事情,目标让你得到解放能更好地活在旅程里而不迷失方向,而发挥优势能让你忘我地沉浸在每一个当下,既得到当下的快乐又构建了长远的意义,所以对人生就充满希望感。这也为老年生活做好了准备,当你垂垂老矣,回顾一生,不会觉得虚度了一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终点,才能更好地向死而生。

写得偏鸡汤,就是基本上都是从个人经验来议论、说教,不是所谓的“实证科学”;但也是因为从个人角度来写,写得比较亲和、谦和,像一位老朋友与你谈心,可能更能打动你心,从而促使你思考和行动。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十

儒家讲“四十不惑”,四十岁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想明白了想做的事,也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事。

果真如此吗?

三十岁到四十岁并不是像白天黑夜那样分明清晰,在三十九岁困惑的事,到了四十岁那一年可能依然想不明白。人生的成长与历练,需要慢慢浸入。

但四十岁终归是与众不同了,自此迈上了四字头的年龄,是一个新的年龄纪元的开始。四十岁不同与三十岁,三十岁正值人生最美丽的时刻,没有了二十岁的青涩,多了份成熟与稳重。但四十岁,预示着生命开始由顶峰向下滑去,不管心理还是身体,都在暗示力不从心,没有了二十岁的意气风发,也没有了三十岁的笃定成熟。似乎认同人生自此可以停滞不前,可以安于现状,可以频繁向后看。

但松浦弥太郎先生却不这样认为。

他认为四十岁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如同人的另一次新生。这样的提法让人耳目一新,四十岁难道不是为了划向另终点,而是开启了一个新的生命篇章吗?

在松浦弥太郎的笔下四十岁是如此美好。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可以从头开始努力地做一件事情。原以为四十岁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人生的路走去大半,松浦说四十岁到七十岁,仍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仍有时间可以努力,仍可以让人生焕发光彩。

在四十岁重新开始之前,应适时地总结一下自己的二十岁到四十岁。他建议,做一个张表格,画二十条横线,一条横线代表一个年纪。然后认真地回顾一下,二十岁那年做了什么,比如考上了大学,二十一岁那年又怎样,慢慢回顾并记录下来,你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我也想准备这样一张表格,看看自己的人生画了什么样的图案。

四十岁虽是人生的另一个开始,但毕竟不同于二十岁,如何在四十岁这年轻装上阵,活出另一个自己,松浦先生给了三个建议:一是服装仪容,只买真正喜欢的有品质的服饰物品,一件喜欢的物品能让自己充满自信与活力,同时要注重仪容装扮,细心打理自己;第二条建议是健康管理,四十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不能再无节制地透支健康,等到醒悟时恐怕为止已晚,所以这时就要开始持续的身体锻炼,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把四十岁的这次开始变得有力有质量;最后他建议管理好牙齿,如果去年看到这段文字,我还不以为然,牙齿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今年开始,母亲的牙齿屡出状况,有一段时间咬不动食物,吃饭都成了问题,这才体会出牙齿的重要性,如果牙齿不好,生活质量都无法保证。这三条建议,看似简单,认真地持续地做却有些难度,但做了总比不做要好得多,四十岁这年可能看不到差别,到了五十岁、六十岁,什么样的人生有质量会一目了然吧。

四十岁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以为到了四十岁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了,什么人都阅过了,大有天下尽在眼底的不屑之感,或者认为四十岁做什么都来不及了,安于现状就好,对于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避而不见,让生命的宽度在四十岁不再拓展。这些想法,让生命在四十岁这年开始失去光彩。作者现在年长于四十岁,仍学习了三门外语,这对许多人来说显得不可思议。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十一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读《给崭新开始的40岁》

是我喜欢的松浦弥太郎的书,看过他的《100个基本》,很喜欢。因为简单而争能量。

这本书秉承松浦的一贯风格,短小,朴实,深入人心。

用心活在当下的智慧,和人生巅峰与终点。

把喜欢和对自己有意义的内容摘出来,作为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吧。

1、40岁时,庆祝自己的第二生。目标定在“耀眼的70岁”

重新审视人生之旅的地图,深思熟虑,定出新的起点并迈出步伐,这就是40岁。

前方还有很多未知的世界,出发吧,40岁。

2、步入40岁后,最好封印的三句话

(这三句话,最好任何时候都不要说)

我不做这件事

抱歉,我不知道

人生就这样啊,我很满足了

3、人生回顾之

制作20-40岁年表

从平凡无奇的日子找出值得记下一笔的点点滴滴

打开“上锁的抽屉”,翻出自己的旧物,看承载了哪些回忆,整理自己的记忆,尤其是伤痕。

4、重新上路之

断舍离,让自己轻装前行

做的到的事/还做不到的事 清单:做得到的大方写下,增强自信;做不到的,轻松面对,不必苛责。

谢谢与对不起清单

谢谢清单,不仅对他人,也要对家人说谢谢,对细微之事说谢谢。

对不起清单,不仅对他人,也要对不爱惜身体的行为,说对不起。重要的一点:要承认错在自己。

5、重新找回对自己"最重要的事务"

也就是一起床,最先浮现的面容。(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孩子)

6、找到自己爱用的物品

也就是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之物,然后充分发挥他的用途,自己享受。

7、认清自己的“高度”,努力培养“气度”,定出“自己的格式”(自我风格)

这个也就是说,确定自我品牌要求,并从小事开始,为品牌塑造努力。

8、今后生活之道—订出未来30年年表

思考未来的人生“宝物”是什么?必须不断反问,对自己而言的幸福,是什么?

最好以5年为单位规划。划分阶段:40-50播种/50-60培育/60-70理想的收成

9、不断的学习让人成长

学习外语,给自己更多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

2016.07.27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十二

打卡,5月第5本,《给40岁的崭新开始》,松浦弥太郎,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4星。

这是一本小册子,标题吸引了我。书的整体逻辑是:树立信心(人到四十才开始,七十才是巅峰)>客观看待自己(做个人年表,不菲薄、不矫饰、不回避,接受痛苦,这是个拔刺的过程,也是发现感恩的过程)>放下过往(表达感谢)>在现状基础上再出发>为老年生活做好准备。整体风格比较理性、克制、实干、认真、结果导向。

我的收获如下:

(1)“四十岁才只是'一年级新生'。七十岁才是'人生巅峰'”。他有个比喻很有意思,如果你本来是个毛毛虫,到四十岁时,可能长成了一只更大更肥的毛毛虫,它的花纹可能和你梦想得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无论怎么说,这还是毛毛虫阶段。而四十岁之后是化蝶的开始,你将进入一种新的形态。

这是一种自欺欺人吗?如果是30岁看到这本书呢?50岁才看到呢?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鸡汤告诉你,化蝶才刚刚开始?我想,一本书是不是自欺欺人,取决于读者自己。如果我们客观看待过往经历,承认自己有失败、有不足,但又不放弃继续再蜕一层皮的努力,那就的的确确每一天都可以是化蝶的开始。如果我说四十岁已经老了,精力不济了,那么那些生来体弱多病的人呢?如果说四十岁就人生所剩无多了,那么按照平均寿命,余下的至少有30年,30年可以做什么?前30年你做了什么?

(2)"如果四十岁了,面对一无所知的新情况还是会惊慌得不知所措,那也没什么可羞愧的。"无论年轻年老,当面对新知,有惊慌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惊慌之后是谦虚学习,还是羞愧逃跑。这个道理说来容易,会想起过往经历,的确是需要极大的定力。幸运的是,四十岁的我比二十岁的我,定力多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过去种种,都是一场又一场的锻炼,使我获得了更多经验值、武力值。

(3)客观认识自己,制作年表(我经历了什么,不要回避痛苦,痛苦中也许藏着珍珠,比如即便每日如溺水之人,但还是有人伸出援手。);物品清单(我想要什么,我想丢掉什么,知道自己究竟珍视什么);能力清单(我能做什么,我暂时还做不到什么,客观评估自己所有的能力、资源,要有勇气)

(4)人到四十了,年老力衰了,不可能再做出成绩来了。的确,四十岁精力不如从前了,家庭负担也重了。但是,如果按照“适者生存”的角度来看,每个阶段你所处的环境、拥有的资源都不是不同的,那么只要你发展出适合这个新环境的策略来,你就可以在这个新环境下生活得很好。你的初始条件和年轻时不同了,但你可以通过改变策略、更专心投入、寻求支持等等办法,取得和年轻时一样的结果。况且,每个人初始条件都是不同的啊,那些没我能考试的同学,不也在自己的初始条件下,发展得很好嘛?年轻时觉得自己做什么都能做好,这未必是件好事,方向不定,又不肯下力气,结果变成了事事无成,反而焦躁、自责得失了方寸。

(5)关于教育,书中几次提到对后辈的提携,语气非常真诚,甚至带着一种恭谨,让人感到作者是真心诚意地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送给年轻人。我想,在教育中是需要有这份诚意的。我们之所以有资格教育孩子,是因为我们有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给年轻人一些帮助。而不是因为我们有责任教育孩子。一个人没有东西可以分享的人,为了责任而勉力教育他人,只会强制孩子接受一些劣质的人生经验。

(6)关于金钱,要买能让自己感动的东西。甚至可以多买一份备着,由于有备用品,也不会再去买劣质品了。

(7)关于人际关系,能够与他人建立深度链接是最幸福的事情。当面对优秀的人时,少想”我和人家不是一类人“,多想”怎样的我可以和这么优秀的人交往呢?“

(8)关于”施“,施比受更让人开心。可以给予他人的不仅有金钱,还包括随手公益,常常微笑等等。

此外,书中对成为“世界需要的人”这种看法,虽然道理听上去是对的,但我想我真的做不到在多缴税时感到高兴,让我去扫大街也欣然接受而不觉落魄。书中强调要培养去一流餐厅礼仪,我实在没什么去高级餐厅的机会,目前也看不到学习它的迫切性,但礼貌待人总是让人开心的。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十三

我在2开头的日子里,老是很好奇3开头人的活法,后来收集和阅读了很多人事物,发现好多榜样,自己的生活也好有趣起来。现在即将迈入3开头的,又开始收集4开头人的活法。简单总结一下:越厉害越有趣的人,根本没在乎年龄,所有焦点都放在了积极创造上。

特别喜欢松浦君,用“陈年-vintage”来形容自己40岁之后的成年之旅,他其中对步入40岁的“难得”心态我也觉得好棒。是啊!想想我也“难得”要迎来自己的30岁生日咯。

【摘抄】

1.与其靠存款过活,通过新的行动赚进金线要有意思得多。同样道理,尝试新的行动,把新的事物带进生活里,这样的人生要来得充实许多。因为你对你的每一天都会感到新鲜。

2.步入40岁后,最好封印起来的3句话:

1)我不做这种事

2)抱歉,我不知道

3)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啊,我现在这样很满足了。

3.不在执着与累计至今的经验,随时做好准备接受新的事物,获得更多的成长,更加耀眼,而这份光芒将在日后成为身边的人的助力。

4.我希望自己在任何年纪,时时刻刻都处于初学者的心态,凡是都能直率地低头请教,遇上初次耳闻的事也能单纯地感到惊讶。在我感觉,那些看上去永远年轻,生气勃勃的人生前辈,正式因为明白“处于初学者心态”有多么重要。

5.记录事实并非揭发罪行,没必要对于自己的个性缺陷感到失望甚至自责。轻易宽容的心看待:“我们都是凡人,同样怯懦,笨拙,很难活出称心如意的人生。”绝对不能因此感到沮丧货责怪过去的自己。

6.培养气度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有质感与智慧。而要学到这2项,首先必须以坦率的态度面对所有事物。宛如孩童般有颗透明的心,纯粹地感动,纯粹地感到诧异,纯粹地感到开心。

7.心想事成的方法:有愿望是件好事,那么首先你该把想要的东西给予别人,这么一来那样东西很快就回来到你身边了。give and give.

8.我们工作并不是为了自我满足。人虽然有追求精致事物的倾向,实际上却要面对比自己品味稍低一点的事物才能感到安心。他们通常希求的是感觉熟悉的事物。这一点绝对不能忽略,付出应该要符合对方想要熟悉事物的需求。如果还能加上一点超乎期待的什么就更好了。满足对方需求,不是一厢情愿最高档的事物,而是能够体贴地让对方处于不紧张,不拘谨的状况下,同时送上好东西,才是提供了真正的满足。

9.做让很多人感到开心的事

10.Think global, act local

11.我想要拥有与他人深深牵系着的70岁人生。联系双方的触媒,就是“感动”。当我越将自己感动的事物传达出去,我与他人的牵系便越加紧密。

12.我们必须精挑细选值得做的事。如果和某个人碰面,学某样东西,从事某项工作能够得到有益的产出,那就值得投资。“产出”不一定是金钱,他可能是大家对你的信赖,信用,自身的想法等。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产出,请记得只做能给自己益处的事。

13.把钱花在感动上。

【下一步行动】

1.给自己的30岁来一个好好的了结,分享和总结3个经验体系

1)个人成长体系

2)阅读体系

3)咨询体系

2.设计一份30-40岁的未来蓝图

3.制作一份30岁年表

4.制作一份拥有清单:物品/关系/能力/重要的事物

5.制作一份健康管理清单:外貌,心态,饮食,运动等

6.细化自己的格式(日常行为SOP)

7.每次见朋友前,都认真思考:我有什么能够给他的。

8.介绍朋友/家人的时候,不仅要说他的职业和成就,而且也要大方地详细地向对方说明TA是怎样的人,对我而言又是多么重要的人。

9.设计一份每月给予小清单

10.收集和创建让人开心的50件小事

11.发展专属餐厅,以后带朋友去那里聚餐很好哟

12.经常思考“我能给予孩子什么呢?能交到他们什么呢?”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十四

本周读完了松浦弥太郎先生的《给40岁的崭新开始》。已经忘了在哪里看到推荐后把这本书加入了书单,四十不惑后的人生智慧,对现在的我自然也有诸多帮助,于是总结出七条指南,给当下的生活。

一、最好封印起来的一句话

书中原文是三句话,前两句分别为“我不做这种事”和“抱歉,我不知道”。

而第三句是——“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啊。我现在这样很满足了”。

其实前两句话也是毒药,可这第三句却最让我汗颜。这哪里是四十岁后才会出现的心态呢。略略回想,以前我头脑中也闪现过这种自暴自弃的状态。向四周看看,还在十代二十代的人就喜欢这样说的也不少。明明年纪还轻,周遭却散发一种暮气,每天不过是在麻木地活着而已。

书中说即使过了四十岁,到七十岁也还有三十年时光。

先不说追求成功这么理想化的东西,谁也不知道明天的事情,就算是普通过日子,也该活出一股子热乎劲儿。这样才能慢慢体会到生活的趣味和甜头。

二、个人历史是座宝山

为了客观地认识自己,要制作自己的个人年表。

我发现优秀的思维智慧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又或者说是太阳底下无新事?总之看到越多讲述生活方法的文章,就越觉得内在思想都是一样的,左不过是那些道道,就看你什么时候有缘发现这些道理,并且能不能坚持做下去。

我新年的第一篇博文,叫成长型的2016。里面提到我根据LinkedIn上看到的建议,做了一份与以往不同的New Year Guide。也是要求在挥笔写下新年计划之前,要先列出去年一年自己的成就。

开始动笔很难,因为很近的事情都好像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了,遑论一年的时光。况且我也不觉得自己能写下什么值得一提的东西。但就如同《给40岁的崭新开始》里说的一样,只要开始写 ,慢慢地,回忆自然就涌出来了。

我以为自己的2015年挺无聊的,但是渐渐想起的每一件芝麻绿豆般的小事,都让我回忆起当时的美好,于是也高兴起来,原来我做了这个!原来我还做了那个!原来我并非一事无成!于是一下子觉得2016充满奔头。

年表上也会出现一些空白,好似想不起什么值得一书的事情。有的时候确实如此,然而,另一些时候呢?是真的想不起来,还是不愿意想起来呢。那些让人羞愧的记忆,那些让人悔之不迭的错误,连在脑子里想一想都觉得尴尬,真的写下来怕是更加触目惊心。于是干脆通通锁进记忆的抽屉,选择不去面对。

本书作者给了我们建议。与其自我安慰,还不如一次性大扫除。做之前千难万难,真做完了却无比畅快。

说到底,年表并不是要拿出去比试的简历或PR,只留给自己看就好了,如果对自己都不能诚实,还指望谁呢?这些真实的个人历史,即使有起有落,却是自己独有的丰饶矿产,仔细挖掘,终将成为自己的宝物。

三、无法改变高度就努力培养气度

“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有质感与智慧,以坦率的态度面对所有事物,宛如孩童般有颗透明的心,纯粹地感动,纯粹地感到诧异,感到开心。”

重读上面引用的原文,突然让我想起一个感触。以前学日语的时候看了不少娱乐性的日本节目,感觉かわいい(可爱),おいしい(好吃)和すごい(厉害)三个词出现频率奇高,普普通通的事儿也要大惊小怪一番。当然,电视节目是要做效果的,可是如果日常生活中也能常怀本真之心,不失为一件美事。

曾经在葡萄牙住过一次青旅,经营旅馆的是个大家庭。有一天晚上青旅要举行晚餐会,于是这家的兄妹下午提前布置餐具桌椅。他们哼着歌各自忙活,突然房间里的背景音乐一转,变成了阿黛尔的Skyfall,只见他们竟然开始随歌起舞,手里也不闲着,摆好一个盘子,就甩一下腰,走到桌子拐角处,还要做个旋转。舞姿说不上多美妙,可那种洋溢的快乐气氛连旁观的我也能感受到。

真的,端起脸孔过活,舍弃哭泣、大笑、好奇和感动的权利,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

四、学习外语让自己成长

作者松浦先生在同时学习英法中三门语言,说是要不时给自己偶尔烦恼偶尔努力的挑战,还说学语言就和跑马拉松一样,意外地只要持之以恒就办得到。

我自己也喜欢学习新语言,英法日都有涉及,现在进行时是意大利语。就如同书中说的,“把时间花在自我成长上,通过学习得到乐趣与刺激。”

现在固然有很多翻译软件,但是每门语言都代表背后的文化,就像不懂中文,就永远不能体会那字里行间的温度,更不用提古文的美妙。所以哪怕一点点皮毛也好,我想用新的语言感受世界的原本味道。

五、读书

读书,已是我长年的习惯。看书不拘主题,因为人和书是有缘的,读着读着,手头这本就会引领你去寻找相关书籍。

去年倒是读了一些书,记得书名的有24本。可惜并不是每一本都能回忆起很多细节。意识到读书不能只追求数量,决定今后每读完一本,无论字数多少,要求自己必定写下一些东西,这样书才不算白读。

六、健康和仪容

健康的重要性无须再谈,而仪容的重要性其实也是融入在每天的生活当中。

那天去某机构办事,旁边窗口接待的是个替别人办业务的,工作人员对她说,必须让那个委托人手持身份证录一段像,以保证委托的真实性。我不禁想,如果那个委托人是我,别说当时要录像了,被拍张照片我都不愿意。因为那天出门匆匆忙忙的,留下影像的话那就是个黑历史啊。

于是痛感仪容的重要性。虽说不至于出门买根葱都精心打扮一番,至少要清清爽爽、大方得体才好。

七、把钱花在感动上

最后说说这个。读完此书,学习到成熟消费的关键就在于把握一个原则:“把钱花在感动上”。

能够感动我的是什么呢,当然有很多。头两个蹦出来的是旅行和干净的房间地板。

旅行是我最烧钱的爱好了。吃饭穿衣,能优质当然更好,但相比来说,我更愿意把钱花在的把钱花在旅行上。工作之后,先是用几个月的时间记录了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支出,剩余的钱的一部分就进入旅行储蓄金备用。如此一来,收入的分配就很清楚了,出去玩的时候也不会背上浪费金钱的罪恶感。

关于地板。我对于住处的首要要求就是地板要干净,进出必须换鞋。即使租房子时要贵上一截,我也一定得要一个单独的卧室保持这一原则。感动之上将会产生良性循环,就算没有直观的经济回报,多花的钱换回我每天的好心情,我认为很值得。

让我在这篇读书笔记的结尾,再引用一段书中的话:“今天过得很开心,明天也很令人期待。如果每一天都能过得如此充实,无论到几多岁,都会持续成长。”

我给了自己七条指南,也就给自己指出一个方向。脚下走的每一步便可安心,因为知道有个目的地,就在前方。

给40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篇十五

我十多岁就在观望和思考成年人的生活,读大学时就在考虑中年的状态,现如今还在青壮年的时候就在探索老年世界了。

有一个认识的年轻朋友,常说等到了四十多岁就该退休,过颐养天年的生活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荒诞的笑话。

这可能来自于她的家庭所形成的认知,她的父母早年做些生意,母亲四十多岁就不再管这些事了,而是成天坐在麻将桌边打牌,哪怕腰间盘突出也觉不耽误。她读书也不算得行,虽然也算是读了一个三本的专科,但基本上她的学习阶段在中学时候就结束了。因此,她有这样的看法并不奇怪。

在父母辈那一代,四十多岁的确就是中年了,但可能在他们概念中是暮年的状态了,因为不需要再去学什么了。或者说,其实是他们二十出头就分配到一家国营单位或者企业中,然后一辈子就做那一份工作,从来没有跳槽一说,他们的学习就止于二十岁了。因此四十岁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就是非常暮年气质了。

但现如今,我们的学习时间延长,平均要花二十年的时间来学习,而三十岁还在读博士、博士后的人大有人在。这个年纪在职场中的人,多数经历过跳槽,不仅换公司,还换行业、换岗位,跟班充电或者自我学习都是常态。四十岁,在许多企业里,正是做到中高职位的起点年纪,一切都还在整装待发。

大概是2013年安倍晋三在任时,日本将退休年龄推到了65岁。近来有说,日本可能会考虑将退休年龄推迟到70岁。而中国现在也已经将退休年龄推迟到了男性60岁,女性55岁。

未来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能是八九十岁,古语说的人到七十古来稀恐怕一点都不稀奇,现在身边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都还能在家带孩子,出门买菜,小区跳广场舞。

因此对于我们头脑中把40岁是看起来四平八稳的中年以及衔接老年的起点的看法,可能需要适时的修改一下。这正是一个人身体状态、认知能力、情绪调控、经验水平和财富能力等达到最佳匹配度的年纪,下一步则是在这样的起点上去开拓人生的新维度。因而松浦弥太郎在《给40岁的崭新开始》中将40岁看作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步入40岁后,作者说最好封印起来的三句话,第一句是,“我不做这种事”,第二句话是,“抱歉,我不知道”,第三句话是:“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啊,我现在这样很满足了。”

“结婚了孩子也有了,房贷还有多少多少要还,在公司的职位,这辈子所赚到的钱,就都是那样了,我已经清楚的看见下半辈子就这样了,接下来我只要为孩子盘算将来,然后找到一点生活的乐趣就足够了。这么说的人恐怕早在35岁时便陆续抛下了许多事情,怀着半放弃的心态过活,讲难听一点,等于是过着自暴自弃的日子,这样真的太悲哀了。”

父辈母辈们以前常挂在嘴上或表现在行动上的忍辱负重,倾其所有把最好的都给到我们,只希望我们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找一份稳当工作的愿望,似乎在我们这一辈已为人父母的人身上还能看到影子。

这种倾其所有的奉献感,有多大程度上是已经放弃了对自我的追求,进而把希望加诸孩子身上,形成一个“希望”的包袱的?这一点值得深思。

40岁给自己制作一个“所有物清单”。许多人看到这个,第一个反应是想一想自己拥有多少套房,价值多少万的车,以及银行里的存单和投资等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清单,这个清单里除了上面这几项能够徒增一些成就感,满足一点虚荣心,获取一点安全感之外,还不能帮助我们去清点真正的人生财富,以及面对人生的缺憾和心智的弱点。

家里是不是买了许多东西,当列出清单时,发现“原来我竟然拥有这么多东西”,尽管有许多其实使用频率并不多,买了之后就被闲置、遗忘的。清理帮助面对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对生活心怀感恩。

在《四十岁不可不知的“一流餐厅礼仪”》一文中,并不是要教我们如何去端着姿态故作高雅,而是让我们学会做到真正的体面,从外表到内在的体面。正如他在前文中撰述的,要注意自己的服装仪容,这不是关乎臭美与否或者过度在意自己外表的事情。

如果说一天换三套服装,醉心于各种美容和整容是过度在意外表的行为的话,我不反对,但服装整洁得体,面容干净,不留下熬夜的憔悴,带出生活一团糟的信息,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生活本身的尊重。

而这些恰恰是现如今许多适龄人士可能缺乏的。但这不能太过于责怪,生活对于每个人都不易,对于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则要如此去要求自己;对于别人,倘若没有做到足够好,对他们报以理解的心态。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去高级餐厅里,享用系着领结的服务生,从前菜到甜点,每一道菜式都恭身左右为你服务,但对自己的外表打理整洁,为场合选择合宜的服装,从言行到举止都注意得体和分寸,确实着实应该的。

而这一点告诉我们,教养不是临到头的表演,而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自省,自我教育,否则无法体现教养。

看一看国内餐馆和各个公共场合中,常见的国人举止形态便知道这十分必要的。不要大声粗暴地呼叫服务员,不要使唤他人像佣人而觉得服务生没有尊严,不要在公共场合毫无顾及他人的存在而尽情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等等。

人不不是随着年纪增大而自动就该获得年轻人的尊重的。学会放在所谓的前辈心态,不要对新事物抱有抗拒的心理,保持自己是在“毛毛虫”的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和了解之心,这是一个人不变成油腻的中年人和又臭又硬的老年人的心智保证。

对于作者对七十岁的“引颈期盼”,我倒没有这么强的乐观心态,但能够返回来让自己去明白,如何过好每一天的当下,在精神世界上做到自给自足,在现实世界中不给别人增添太多麻烦,就是我比较满意的社会人状态了。

书里谈到了付出。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近来不论我是读关于生活方式、健康保健方面的书,还是阐述宗教与个人关系方面的书,不论是提高效率、情感咨询的致用类书籍,抑或是创业理财方面的书,似乎都谈到了付出和奉献这一点。

我不太认为是书籍的作者为了拔高主题而刻意往这一点上挂靠,我们的身体和心智是一个结合体,人如果一直都在想如何去得到,如何去占有,而拒绝去思考分享和奉献的话,他的肉身也会因为在这样的情志状态下变得紧缩、僵硬,并且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

原创:Ms妙荔 爱呀坏生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