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嫁物語 01》讲述了一个姐姐为了家庭利益而嫁给了一个陌生男人的故事。在这段婚姻中,她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挑战,但最终在爱情和责任之间做出了选择。小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家庭、婚姻和自我成长之间的复杂关系。
《姊嫁物語 01》读后感(篇一)
森熏大姐是個充滿男子氣概和女子細膩的出色漫畫家,她最大的特徵就是對維多利亞時代,說白了就是女僕充滿了滿滿的愛,然後把這份愛展現在畫紙上,讓所有讀者一睹其魅力的人物。
現在,我們知道了她的愛還真的不是僅僅限制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女僕身上……
開始沒人會想到會有人畫這麼偏僻的題材吧,傻氣強悍于一身的新娘愛米爾滿身仿佛雲南少數民族的服飾,一身蒙古族人的彪悍技能,嫁給了一個維吾爾族正太,放在一個對少數民族知曉頗少的中國人眼裡都是這個樣子,相信日本本土讀者更不可能對這個瞭解更多,當然,也許禦姐控們從一開始就能找到樂趣也說不定……其實森熏大姐考據頗為嚴禁,似乎那個時代的中歐交接地帶的人民就是過著這樣的生活。
細膩的畫面表現依然如故,無論是複雜的民族服飾紋路,木雕花紋,乃至到第16話時出現的大量食物,甚至連馬都畫的比EMMA時進步很多,這些細節部份無不讓人歎為觀止。
仔細分析的話,森熏一直擅長描述變革時代的故事,EMMA時是發生在傳統與革新的交接時代,而姊嫁物語則發生在戰爭一觸即發的國與國邊界,遊牧民族本身也處於是繼續傳統而艱苦的遊牧還是定居的變化之中,男女主角本身就是不同生活模式的人,雖然是因為半封建半包辦婚姻的制度而走在了一起,但這可不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簡單問題,還是會互相包容尋找生活的幸福吧。假如沒看到這部作品,沒准我們還真的完全不會去思考遊牧民族的生活問題。
希望森熏大姐繼續把自己的興趣發揚光大,讓我們看到一部不差于EMMA的優秀作品。
1/3页《姊嫁物語 01》读后感(篇二)
森薰这本漫画也算是闻名已久,之前看过的以这类题材开刀的漫画大多数做得考证不严谨,故事又不好看还想当然,有些漫画还喜欢参入意识形态,偏见在前因此就迟迟没有补。
然后这又要说到我首页的汉化组了……某组接手还真是让我意外,不过要是他们不接受也许我至今都提不起精神来看。
就考证方面来说,至少以我目前微薄的知识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以前曾经查过草原民族用的弓箭资料,当时看到女主人公手上那支弓就很吃惊,因为那把弓确实和我看到的资料图上一模一样。45话看下来,里面的马戏和打戏,我都看不出什么问题,而且很罕见地能让人看得懂,一般来说漫画在涉及到讲激烈的动作场面都很容易出现分格混乱导致人看不懂的情况。即便是成名已久经验深厚的漫画家也未必能规避这样的问题。当然,我说“我看不出什么问题”的原因是大多数此类漫画连我自己那毫无开发的逻辑思维和知识面这关都过不了,粗略一看就能看出好多个想当然的地方。也就是“连普通人的常识也骗不过”。这部漫画所做的考证已经算是比较深的范畴了,要说有什么我觉得细节还有点奇怪的地方,比如女主为了回报芭利娅送的饼于是马上抬头在市民区射下一只大肥鹅……这种事怎么感觉隔壁某漫也干过。说起来头几话妹子不是有好端端外出打猎嘛为什么这里就……以及经常射箭的民族似乎会戴扳指保护手指,因为蒙古式射箭法需要大拇指用力,不过不戴似乎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此外,有些漫画因为考证做的比较严谨反而就会比较废话,会没完没了用《舌尖上的中国》的腔调事无巨细娓娓道来漫画的故事背景,活像大学让人昏昏欲睡的学术讲堂,当然故事本身确实很舌尖没少讲关于吃的东西,却没有那种考证过度不加整合的生硬感,故事读来流畅有趣,并不会让人觉得晦涩生硬。
就故事的分篇来说读起来觉得最好玩的果然是双胞胎新娘篇。关于婚礼的描述很有趣,也多少让我回想起自己家乡办红白喜事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了……不过新郎们啊,你们的表情从出场到最后就没好过,以至于这结婚看着像奔丧(即使是奔丧现在的关注点往往也是吃喝,只不过没喜事那么张狂罢了)……我原本还以为作者刻画人物就是这样不拘言笑不会没事就说“我好喜欢你呀/////”(双胞胎例外),结果到了姐妹妻篇……
我是很喜欢百合啦,也觉得这篇福利很不错,各种胸型都有而且背景是我超级喜欢的女澡堂呢(喂)但是就是非常同情阿尼丝老公。但是呢,用里面某NPC的话来说,这样的男人难怪会娶这样的女子呢=。=
人物刻画很罕见的不管是人物的造型设定还是性格刻画都很鲜活,要说感觉最没什么感觉的就是主角夫妇了。爱米尔是作者心目中写下来就可以了无遗憾的角色,但是正因为十全十美所以没什么感觉,要说起来女主果然是作者在整个漫画里最想当然的具现化了……男主同学是个12岁小少年,因为是小少年所以他的性格让我很在意,我不知道是不是12岁主角都像这位这么……嗯,看着12岁怎么感觉像个50岁的老大爷……虽然很小但是感觉很理智很成熟,完全没一点少年人的样子。所以夫妻俩看着怪怪的。相比之下其他配角,从头到尾都一脸没精神的双胞胎篇的新郎倒是给人感觉确实像个少年……
此外关于鹰的描述,作者的想法还不是很成问题,再说那个时代驯鹰也很正常,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给现代人一种追求驯养鹰是点很帅气很好玩的事的错觉了。
就漫画本身的制作来说,实在找不到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作者虽然不是那种会玩构图和造型的类型(构图比较有装饰风格的类型,人物讲究“亮相”造型)但是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人物的精气神也和人物性格十分一致,不会给人一种强烈的违和感,此外人物基本可以从脸区分开来,长相也算靠近中亚地区人的长相了(虽然有进行日式画风的美化)
虽然画面很细致有些难度,但我觉得这是个很值得动画电影化的片子。
推荐指数:★★★★★
适合阅读人群:(怎么说呢……感觉不会有看完了还不喜欢的人吧?)正太养成爱好者,姐控,对于异域风情有兴趣滴人
2/3页《姊嫁物語 01》读后感(篇三)
19世纪的中亚,20岁、游牧部落的新娘爱米尔嫁给了12岁、在镇上定居的新郎哈喇鲁,故事就在爱米尔掀开盖头,第一眼见到啦鲁克,惊讶的一声“噢”中开始了……
众所周知,漫画家森熏老师的有两大爱好——英国女仆和中亚新娘,前者已经在《艾玛》(又名《英国恋物语》)和不定期连载的《雪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而后者,则完全挥洒在《姊嫁物语》这部仍在连载中的作品里。
《姊嫁物语》的故事,由一位英国民俗学者的游历串在一起(森熏老师还是丢不下她的心头好啊),通过亨利·史密斯从中亚到波斯、从咸海到土耳其,再折返的艰辛旅途,将小镇、草原、沙漠、宫殿、沿海、都市等等地方的数位新娘的婚嫁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勾勒了一副完整的中亚细亚各民族在19世纪中叶的生生不息的画卷,在那苍茫的草原沙漠,那种即使努力活着就已经很辛苦、但还是要追求自己幸福的顽强劲头,真是让人欣慰。
看森熏老师的作品,有两方面是令我如痴如醉的,一个是极致考究的背景描绘,在《姊嫁物语》里,你可以学习到咸海炸鱼的做法、宰牲羊的刀法、哈萨克面包(跟馕非常类似)的烤法、盖房子的搭法……甚至,你还可以学到湿板摄影所用试剂配法……至于各地习俗、风貌的详尽程度就更不用说了,漫画到了这种细致程度,真的只能是大爱了,森熏老师对漫画大爱,我们对她更是大爱呀!
再一个令我对森熏老师的画爱不释手的,就是极致的画面了,“跨页狂魔”是我对她崇高的赞美,而且中亚的广袤、异域情调的渲染,太适合森熏老师疯狂的“炫技”了,几乎每一话都有大跨页,什么都可以大跨页,包括但不限于烤面包、木门窗、嫁妆女红、波斯玻璃,什么人物、动物、草原、海洋……更是不在话下,上一个把大跨页玩的这么炫酷的“狂魔”是——三浦健太郎……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是《姊嫁物语》里人物的塑造,森熏老师画女人是看家本领了,何况还是画新娘,无论是勇敢泼辣的游牧女孩爱米尔、心直口快却害羞腼腆的好闺蜜芭莉雅,还是咸海双胞胎、欢闹的莱拉和茉拉;无论是波斯贵族姊妹嫁亚妮丝和席琳,还是坚强温柔的沙漠姑娘妲拉丝……每一位女性都鲜明的跃然纸上。最令我难忘的是妲拉丝和史密斯的故事,那一波三折的爱情,像极了《艾玛》中的艾玛和威廉,真心希望森熏老师在后续的故事里给他俩美满的结局(森熏老师从来不刀子)。
草原、骏马、高山、苍鹰……《姊嫁物语》的故事在森熏老师的笔触间缓缓地展开着,让人急不可耐却又甘心去等,希望森熏老师继续这样带着满满的爱画下去吧,能有这样的作者、这样的作品,真是幸甚!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