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精选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8 08:45:14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8-28 08:45:14   小编: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是一篇介绍瑞典工作方式的文章,作者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分享了瑞典的工作文化和生活态度。瑞典人注重工作效率和生活平衡,他们以健康和家庭为重,并通过灵活的工作时间和高效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这种工作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一)

本书特点在于提出了独特的“胜败观”,所谓“胜败观”不过是价值观的一种罢了。草草看完,并不能改变任何人的价值观,最多是灵光乍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过实实在在的收获是“将电影看成是现实,与漫不经心地观看,两者能看到的事物将会截然不同”。通过观影增加生命体验的“宽度”,确实是值得一试的好思路。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二)

看了书名就觉得很想买的一本书,看了之后会思考作者的思考的角度。从电影中学习上班族生存法则,是作者结合自身导演的经验及观影角度的总结。

除了这些很有见地的职场“毒鸭汤”之外,还会想到这种思维逻辑。

平时的电影看过就算,没有过多的思考,看完书,把作者推荐的电影都看一遍,再结合自己感受,又会得到怎么样的想法呢?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三)

(1) 别人没问,就不要随意回答。

(2) 失败得再漂亮也没意义。

(3)别相信那种说话全凭经验与直觉的人。

(4)(管理者)凭习惯安排职位是为了在失败时找借口。

(5)避免参与者偏见(点球成金)

(6)上司要肯对下属负责。

(7)不要给无能下属选项(在不强迫的情况下推动一把)。

(8)一定要拥有自身目标。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四)

我以为是自传。

结果是影评。

而且是把电影里的东西应用到职场的影评。

看完我觉得我不是那么喜欢押井守了。

他说不想成为宫崎骏黑择明那样的人,因为不是真的快乐。

说做电影和踢足球一样要重视对方。

难道做电影。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想要把想传达的东西用自己想要的方式传达出来,这样不快乐吗?

他在书中提到过一个想拍的鲁邦三世的脑洞。真的是个天才,创意满分。可是他说因为太多人拍鲁邦三世了,所以不想拍。

这样的他无论作为艺术家还是商人其实都是成功的。

只是不是我喜欢的那种。

我还是太过浪漫主义了。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五)

可能是学术论文读多了,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结构不是很通顺。内容写着写着就跳到了其他的地方。

有些部分写的还是比较“反鸡汤”,倒是有些与众不同的,坦率的感觉。

会再读一遍?可能将来需要的时候会重读一遍,但是概率比较小。

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一定要140字么?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六)

不是讲时间管理,而是通过电影兜售组织管理、处事哲学这些,适合粉丝,但作为书籍仍显得捉襟见肘。 1.管理上下级:就是要隐形控制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对于上级,要给多个方案,引导对方选出自己最满意的方案,必要时恩威并施。对于下级,示弱但明确方案,对方就会主动承担责任,总不能因为导演弱毁了自己参与的作品。最鸡贼的是,要不着痕迹的去表演和欺诈,真的是深得电影艺术的精髓。 2.目标:一定要定目标,否则就是为了别人的目标而鞠躬尽瘁,难免被人利用,用完即扔。工作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必须借助其他人来完成。寻求自己其实也是一种逃避,那么该如何去做呢?作者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目标。个人的价值唯有在集体中才能得以实现。将自己的个人目标跟集体的目标想方设法融合起来。没有目标,猎人就谈不上狩猎。 3.如何带队谋反:以身作则、提前搜集信息断其退路、投名状、“崇高”的目标(洗脑)、自己也要豁出去。 4.电影就是欺诈的艺术(人生也是),例如爱情电影你看完后对追女依然一无所知,电影里男女主人设都是一见面就是彼此喜欢的;传统胜败观根本就是错误的。人生因为充满了不确定我们才得以生存下来。 5.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经历别人的人生的机会,但记住要远离流行,回归经典,尤其是书和电影。从流行的东西里面你根本学不到什么。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七)

承载了全书标题的一句话,编辑既不描黑,又不设为副标题,在翻阅时谁都看不到,一本封塑的书,买回去非要翻三四个小时才能找到,出版商真是太黑心了。而且翻译的语言也很糟糕,完全不晓得把日语的暧昧气息去掉,对于中文读者非常不友好。

不过书原本的内容还可以。

像这一段讲的是职场给自己设定角色的重要性,如果在工作中,不通盘考虑职业生涯的“目的”和“终点”,只勤勤恳恳工作,很容易在退休时最终和社会脱节。

而作为电影导演,作者是不用考虑“退休”的,可以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仍然会被需求。至于工作强度,也有在自己的“每天三小时”和深作欣二的“干到死”中选择。

所以,“每天干三小时”这其实是个职业生涯规划/择业问题,而不是工作方法或者效率问题。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八)

只因在书店里的那一瞥,注定了某个休闲的午后我会躺在沙滩椅上看书看到睡着。

那天下午,阳光明媚,和风煦煦,躺椅上的我睡得迷迷糊糊,脑海中的自己就是一只趴在竹垫上晒着太阳熟睡的猫,远处飘来的车流声、耳边浅浅的声响,仿佛都是经过的云朵,给我挠了个舒服的痒痒,然而并唤不醒脑中的瞌睡虫。

当只旁观喵多香啊。

扯远了。买书前我不知道作者是押井守,也不知押井守是位名导,只知道我也想每天只工作三小时(不是)。

结果书名与内容不是一回事儿。内容可以简单总结为押井守对经典电影的深刻影评+押井守自己的人生哲学观。看其他网友评价押井守的电影作品主题往往很出世,我心想,怪不得这本书这么对胃口(尽管没看过他的电影)。

若是抱着职场技能学习的心态来看这本书,或会感到不值:你在教我上班?你这家伙连班都没上过几天。

若是抱着猎奇心态来看(比如:如何每天只工作三小时还能活到100岁),相信对于自己在工作、生活和人生中的定位会有不少新的启发和想法。

本书的优点之一在于即使忽略影评部分只看观点也可以读通。

此处不剧透书中论点了。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九)

Day-1 吸引我阅读本书的亮点,一是我也想每天只干3小时,就把工作搞定,好奇他是怎么做的;另一方面这本书通过9部电影,关联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形,并借鉴电影中的情节,表达导演的建议或批评,这个角度很喜欢,就算当影评看也不错啊。

第一章通过电影《凤凰劫》告诉我们 “别人没问,就不要随意回答”,并表达观点“失败得再漂亮也没有意义。”(电影情节就不不详述啦),对于设计师而言,他没有说谎,他只是对答案做了保留,其实在工作中,出于想让大家同意自己的方案角度来考虑,很多人会有所保留,当然直接撒谎活着说瞎话是万万不行的,一旦被发现那就是无可辩解的罪责,但对于保留部分,你可以转圜的余地就会很大,你可以反驳,“你当时也没问啊”,或者“我不认为这个是值得拿出来讨论的”,或者“我当时没说吗?我的说什么什么的意思其实就包含了这个这个啊”。 想必大家都在工作中听到过很多这样的话吧,这的确是一个说话的技巧,毕竟在公司,大家都想给自己留余地。那么站在对方的立场,这也提醒了我,在审核或倾听某件事情时,自己在脑子里就应该多设想几个角度,多问几个问题,不要轻易放过模凌两个的回答,能精准的就尽可能请对方精准告知,当然,或许这又刚好暴露出我作为基层员工,没有电影中德国飞行员”中层领导思维“的短板,如果作为同一个团队的两方,目标是一致的,必要的保留也许正是你责任担当的地方,就像影片中飞行员虽然发现了设计师其实是飞机模型设计师而不是真正的飞机设计师,但考虑当时的情形,还是选择保留这个信息,最终大家一起造好飞机逃生。选择沉默,或者保留某些信息的人,或许也是那些肯自己承担责任的人。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十)

提名本书入选“被书名耽误的好书书单”或者“那些年被后浪工作室糟蹋的好书书单”。

要不是最近在看押井守的电影,看见这样的书名根本不会点开。“每天工作三小时”只在第三章一笔带过,不仅不是本书的主题,甚至都不是第三章的主题。

这本书的内容原本是日经上连载的专栏,类似押井守的观影片单。押井守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拍电影经历,分享一些对自己产生深远影响的经典电影的观后感,顺便时不时黑一下宫崎骏。

不过,可能是为了卖给白领打工人,后来日经从中挑选了九篇编辑成单行本《工作的要领都可以在电影中学到--不被职场榨干的九条心得》,押井守这个没有混过职场的大导演,竟成了职场教父。这其实正是押金守想传达的反差感,作为导演他总是给人特立独行、风格张扬的印象,但实际上自己非常通融和世故,至少书里是这么写的。

繁体版翻译成《押井守的角色学》,试图兼顾专栏的观影指南,和日版单行本的成功学味道。但有些不明所以,一听就很小众,难以大卖的样子。

到了后浪这里就变成了《我每天只工作三小时--押井守的角色学》。不明所以的地方依然不明所以,新加的主标题和书的内容没有半毛钱关系,可能和后浪工作室的收入关系更多一些。

总之,这本书作为观影指南是非常不错的,押井守推荐的电影和他的点评都很精彩。但要指望从一天班没上过的人那里学职场智慧,还是算了吧(尤其是跟时间管理一点边都不沾)。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十一)

几经挑选,最后选择这本《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作为毕业生礼物。拿到书的一瞬,大家最为关注的是“怎么才能只工作3小时”。我说不要上这个标题党的当,满篇都不是回答这个问题,但书的内容确实与工作有关,落到职场上,就是讲特定环境下的人际关系以及处世之道。

一个电影导演怎么会对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感兴趣?从他的视角出发会怎么看待职场关系?他会怎么铺陈开来为职场的人提供指导?这些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话说我读完这本散漫写作的小书,感觉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看。第一层是剖析一些经典电影作品中所设定的场景和人物关系。作为艺术,电影就是要讲一个特定场景、特定人物关系下的故事,为了吸引人,其中一定会包含一些“拧巴”之处。第二层是讨论围绕电影“生产”过程而出现的场景和人际关系。电影是综合艺术,同时也被称为电影“工业”,作为导演,既要统筹编剧、演员、音乐、美工等实现最后的艺术表达,又要与制片人等一起考虑作品的市场营销,还要面对意识形态、政治层面的紧箍咒,这确实是一个很典型的工作场景、具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第三层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工作场景和人际关系发议论,或者说是在前面场景下的延伸议论。

这三层哪一层写得最好?我觉得是第一层。每一章都以一部经典老电影为剖析对象,讲其中的那些“梗”,确实可以看到我们作为普通观众甚至影评人看不到的东西。其中我特别要提及他对《007:大破天幕杀机》里邦德与M夫人关系的解读,以及邦德人物的定位,让人真是大跌眼镜。看完此书,搞得我特别想找其中的几部看看:《凤凰劫》《点球成金》《最长的一码》还有《江湖浪子》。此外还有俯拾皆是的电影圈里的爆料,也多多少少可以满足我们这些只能看着大银幕发感慨的人的偷窥欲。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十二)

本书的主旨就在序言里,作者认为电影是上班族都该看的最佳教科书。

而本书认为在电影中最应该学到的是如何树立合理的胜败观以及达成胜利的方法。

作者认为上班族是为了实现自我才工作的,但是无法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所谓的从某些事物中脱离而来的自由不是真正的奋斗目标,只是逃避责任的说辞。真正的自我实现就是确立自己的胜败观,以此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在确立目标之后,作者借由电影向我们阐述了应该采取的方法论。我个人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所谓的胜败观会根据各自立场而有所不同,所以存在优先级。优先级就是一切,身为上班族一定要明确最优先的胜利目标,不可盲目追逐多个目标,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2. 作为中层管理,在做事过程中,不必过多解释自己决策的理由,也要注意预留不小心穿帮时可供强辩的证据。

3. 支配他人的诀窍就在于让对方认为有选择权,其实只给到对方有限的选择权,因为如果还有后路,人类就不会自己动起来。这样就既可以让手下与自己向着同一个目标进行努力,又不至于像强迫大家服从一样引起大家的反感。

4. 有着明确目标的人,就可以将自己的目标灌输给别人,间接地成为团队的领袖。

5. 唯有“天才”能够仅凭一己之力而有所建树,而身为一介凡人,唯有与他人互相合作才能够完成自我实现。

除上述职场准则之外,书中还有不少观点深有同感,个人有记录的只有以下4点。

1. 作者提到不要跟“笃信自身经验与直觉的人”以及“对自己保持绝对信念的人”合作,我觉得正好可以拿来反思一下,让自己不要成为这两种人。

2. 过程比结果重要。虽是老调重弹,但确实如此。例子就是,尽管湘北未能夺冠,《灌篮高手》依然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神作。

3. 除了感动之外,没有其他内容的电影价值不大。

4. 好莱坞其实是政治立场所形成的业界。看看这两年的奥斯卡,就觉得此言不虚。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十三)

严正声明:此书并不是效率书籍,而是押井守的9篇影评笔记。

此书最值得看的就是,押井守对胜败观的阐述。

他说:

「我之所以能够担任电影导演长达三十个年头,正是因为拥有一套“胜败观”的缘故。当我发觉自己拥有一套相当优异的胜败观之后,我便很注意此事,以此展开胜负……在电影导演的胜败观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输」。我本人将这称作「不败的构造」。胜利本身并没有多重要,人生的胜败也不止一次,仅仅一次的胜败根本无足轻重。」

「若是没有获得胜利,一决胜负就不具任何意义。因此只要是为了获胜,即便是诡辩也能使用。例如当自己执导的电影评价不好时,可绝对不能说「这部电影失败了」。我是在宫崎骏先生身上学到这件事的。他跟我说:「你不可以自己说出「失败了」,这话就算嘴巴裂了也不能说!」

「即便别人说「这部作品很难懂」,身为导演也要持续说「那些搞不懂我的作品的家伙才是蠢货」才行。的确,当一位导演拍出晦涩难懂的作品时,有可能会被贴上标签,以致今后发展较为不利。但这同时也会是一种优势,外界或许会认为「这位导演拍的东西很难懂,可是技术却是超一流的,做出来的电影相当有内容」。

「反之,若是连导演本人都说「这部电影失败了」,一瞬间整部电影就真的变成失败的作品了。 所以此时只要强辩就行了,毕竟强辩也不会让我们少一块肉。而为了让自己得以强辩,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几种「成功的定义」。究竟是票房大好,还是佳评如潮呢?又或是「在十年之后会被誉为一部杰作」呢?怎样都好,至少就是不能说自己的作品是部失败的作品。」

书中唯一出现「我每天都只工作三小时」的话只出现在这一段:

我打算直到自己脑袋变痴呆、身体也不再能动为止,都要持续拍电影。身为一位电影导演,好处就是没有所谓的届龄退休。像是日本电影导演新藤兼人就拍电影拍到了一百岁。虽然我可没想过要活到一百岁,或是拍电影拍到一百岁之类的事,但我现在(2013年8月)的年纪是六十二岁,我想稍微拼一点应该是还能再干个十五六年吧! 但是一旦产生“差不多不行了呢”的想法时,我就会离开电影导演的职位。 我压根没有打算像深作欣二那样于电影拍摄现场离世,毕竟我没有喜欢电影拍摄现场到那种地步,同时也称不上是一位勤奋的导演。我就是抱持着这种主义,像现在我每天都只工作三小时而已。 而与电影导演不同,那些在巨大组织当中功成名就的人,总有一天仍是需要离开公司,他们不可能永远留在公司,总有一天会有人对他们说“好啦,你就干到这里了。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十四)

当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章时候,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我以为押井守的《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是一本讲述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的作品。当我看完目录在看完第一章时候,我发现内容并非如此。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导演写的一本影评集。和普通影评不同的是,押井守选择了9部脍炙人口的全球经典电影,在“拉片”的过程中,剖析影片人物在管理、信仰等方面的做法和手段,并掺杂作者对这些内容的态度和观点,形成一部具有“押井守角色学”的组织管理学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押井守在电影或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金句。如“让无能下属工作的究极手段是不要给他选项”、“别人没问,就不要随意回答”;押井守还打破了许多上班族心中默许的常规。比如我们常说要像领导学习,押井守认为“一生追随老板的步伐就是迈向用过就被丢掉的第一步”。我们常赞颂“就算明知失败也勇用于一试”,而押井守认为“没有输得漂亮一说。当你抱着失败的想法,就已经不是一决胜负了。”我看到有些短评说“押井守尽说一些好丧好丧的大实话”,我深以为然。押井守在处理问题的态度上确实不遵循台面,对工作和电影中的现象毫不留情地揭示出真相,虽然带有攻击性,但确实是令人清醒一把的良药。

需要注意的是,押井守对于自己的职业——导演,定位是一个组织中的“中层管理者”,这意味着他的剖析和解读是带有中层管理的意味的,也意味着他的管理更偏向于手段,目标感更强。如在第一章中,他直言“想要让别人做事,就要给予别人希望”;在第二章中他更是坦言“那种凭借努力和友情就获得成功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然而这些理论是否符合每一个上班族呢?

由于高处不胜寒,越往管理层的上层则单打独斗、独当一面的可能性更大,获得一些成就也确实可以只凭自己的努力,不靠友情和团结。然而这种中层管理观念的宣扬,是否适合公司的最大群体、芸芸众生的公司下层?在最基本的组织架构里,确实需要个人与个人、部门与部门的合作,“凭借努力和友情获得成功”与其说是真理,不如说是支撑下属运作的信仰。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下属间可以迸发出更大的生命力;如果过早的认定“凭努力和友情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那岂不是在自暴自弃、放慢成长吗。

虽然押井守在开篇第一句即写道“电影是上班族都该看的教科书”,但我觉得,虚构的艺术作品算不上教科书,充其量是个课外书;再加上“尽信书不如无书”,我更推荐每个人应该从自己生活的切实环境中去寻找存在的真理。至于那些别人总结的金句,不用刻骨铭心,只要在自己心中留下一抹淡淡的印迹就好。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读后感(十五)

在我看来,切入点还是很新颖的。题目和内容好像没什么关系哦,本来是奔着这个题目去读的,想要学学押井守如何践行一天只工作三个小时,没想到却是通过电影内容,来讲组织、讲个人、讲修养和自我实现的。

里面有几个观点我也非常认同,最近自动对此生发出了一些思考。

原句如下:“对公司来说,最需要的事物是什么呢?究竟是利益?资金?全新事业?还是市场呢?我觉得,对公司来说最为需要的事物是人才。无论是在哪种业界、哪家企业,人才绝对都是最为需要的事物。公司面临的商业环境可说是日新月异,唯有仰赖人才的能力与干劲,才能够让公司在其中存活。而猎头等手段可不是帮助公司获得优秀人才的好办法,是否能于公司当中形成“自我实现”的风气才是重点所在。”当组织和个人目标不一致时,或个人并不能真的将组织的发展看作自己的发展点时,组织内在的发展其实是很迟滞的。一个个组成组织的个人们如果对这个集体抱着一种旁观、无所谓、消极应对甚至对抗的态度时,长期来看,不仅组织得不到良性发展,个人的内损也会非常严重,并终究无法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

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够找到一份对自己来说非常感兴趣,且又有质又有量的工作,那真的是极大的幸福了。虽说目前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工作或许都有不必要做的形式主义的内容,但,我相信,对每个人来说,这样的工作还是存在的。我们积极主动,我们尽量寻找,甚至主动适配,那么最终得到的这样一份工作,相比其他仅为用时间换钱的应付差事得到的创造力、进步程度、个人发展等方面要多的太多了。

我不推崇那种纯科技主义者,也不推崇那种似乎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了矫情和文青的貌似人文主义者。我觉得科技和人文的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强大也最适宜的力量。如书中举出的例子,乔布斯。

世界需要科技,需要科技的发展推动经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便利人们的生活,但这一切的内在终将由人文支撑。

还有就是,这本书在开头就说了工作人士最好多看些电影。从看似虚构的电影中得到丰富自己阅历的内容和解决自己生活或工作问题的经验,真的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所以,多看电影、多体悟、多反思吧!无形之中就提高了个人的修养。

希望我能得到一份能够自我实现的工作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