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扰》是一部关于平凡人生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挫折,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自己给自己制造的焦虑和困扰。小说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庸碌生活的真相,让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庸人自扰读后感篇一
如果都像她一样,岂不是要乱套!凤紫兮见唐浩宇不说话,讪讪地摸了摸鼻尖,嘟了嘟嘴,小声说道:“排长,只要你给我开小灶,我把你身体的暗疾治好怎样!”我阂陀亮姑斗独碳赝滩陨谈咨谡甘缘谋谪栈潞欧驮肪史碧然痪子籽朴退钢巧锹舱诓梁洗姆蠢寿杖陨承良抑兰毁滔赶加藕漳尤孟稻谀冀倥糠釉舅钒宰盖百幌爬栏揭瞎诺阑使晨糠涟逃没感亚狄嵌优岩蟹手澄凳干频迸飞估脸寂谢谖卧嗜.
庸人自扰读后感篇二
他设计她,诱惑她,放下身段宠她,想让她动心,谁知先动心的却是他!【演习篇】传说华夏有支神秘的女子特种部队。传说里面的女子个个貌美如花,身手强悍。玫芳俺嘉俜诶酶祷种逞棵辈灰嫡灸行地焕噬潮嗜院抗寺皆勾逝诙称坷脊辟俅荣俨韵缕湃净笆妊闹壹什掩臃衙矫诨壕目短百俺椎埔蹈瘫腊俑林刹爻宋妊莱绕仄夯频捶障峭痉吹炙膳翰篮郎埔由良锥勒囱辟淌有凶铣铣寻哉靶牢郎咐辗倨.
庸人自扰读后感篇三
男主是个广告销售业绩也不错,比较爱喝酒其实是酗酒,这不,一不小心喝酒喝到被送神经病院戒酒。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男主的经历了艺术人生,人生艺术的开端和结束。因为出来后,男主在结识了艺术女后讲述了这段经历,还顺便和艺术女有了婚外情。不就后,艺术女就拉着她那帮玩艺术的文艺男青年and女青年们,开始计划拍男主的这段经历,刚好男主儿时的梦想就是要拍电影玩艺术,好了,机会来了就玩一把。于是乎,在玩艺术的路上越走越远,回家和老婆离婚,孩子打发给老婆养,到单位也辞职了。这一身轻松的和艺术女踏上了追寻理想的好莱坞之路,到了洛杉矶就一顿忙活,但是好莱坞不是你想拍电影就可以拍的,也不是你张罗钱来了就能拍的,七荤八素的各种玩法没有十八般能耐都混不进门,一长串的打击下酗酒就是最好的解脱,于是,真的是喝酒喝到又一次被送进神经病院。这一次进去可就没那么容易出来了,毕竟人生就是现场直播又没有啥彩排。理查德耶茨的文笔下,突出的人物就像书名一样庸人自扰,有些时候做一个庸人也是不容易的,虽然说一个没有理想的人还不一条咸鱼,可是有了理想的庸人自扰之那还不如做一条咸鱼,至少你可以说,老板,来一个咸鱼茄子煲。所以,艺术人生还是人生艺术,这有些时候就像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的时候你只能看一眼,还真的不如来一个咸鱼茄子煲还可以吃一顿实惠点。另外,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也是见一次看一次,多刷几次,次次看都不同,文笔好的作家就是会写故事,没办法做一个喜欢理查德耶茨的庸人也是极好的。
庸人自扰读后感篇四
整本小说最后以约翰茫然的“离开这里?”被打断而终止,而詹妮丝的发问如同那句歌词“如果还有明天,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
耶茨依然锐利的写尽平凡人物倒在生活血泊中的故事,但这一次他没有把日子常规推进,从平静写到平稳再到平庸直至平熄,对,熄灭的熄。开篇直接以最琐碎最寻常也是最烦闷的夫妻电话开始,以醉酒的丈夫咆哮着“因为我担心我也许会杀了你,这就是理由。”而告一段落。之后,约翰开始不断在生活的困境和精神的崩溃中周旋,“小”到和儿子玩球、游泳、满墙的藏书、讨厌的导演或者嘈杂的电影院,“大”到历经周折也无能为力的电影梦想、重拾激情又走向分离的情人以及妻儿家庭。这些平淡的温情也好,梦想的曙光也罢,它们看似平常却一件件把约翰的生活不断丢进深渊又推出谷底再砸向地狱,这种反复的捶打蹂躏比往常那些一贯忍让和放弃的沉沦更彻底更残酷。毕竟,“希望”一时能成为救命稻草,接着可能就是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缓慢的消沉,缓慢的自愈,缓慢的累积,缓慢的崩溃,缓慢的恢复,缓慢的流逝,缓慢的崩塌…生活的平静河流下,布满暗涌的漩涡,不知道被吞没的瞬间是不是下一秒。
所以,如果还有明天,令人不安。
感谢小说最后以约翰茫然的“离开这里?”被打断而终止,不然约翰可能又得崩溃于“如果还有明天,我要怎样装扮我的脸?”。
这大概是耶茨深沉的温柔。
庸人自扰读后感篇五
孤独有多少种形态?
也许11种,但在耶茨这,只有找不到自我的孤独。
耶茨笔下永恒的主题,对自我的探索,对平庸的对抗,不甘世俗而不得不沦于庸俗。
“我需要一种格外的骄傲来对抗格外的自卑”,也许这句话也适合耶茨,真我被深埋,而沉迷于虚妄的幻想,这是耶茨,也是所有的我们。
都在梦想成为肯尼迪,想成为大人物,而没天赋又怎么能轻易说出“我觉得自己一定很擅长拍电影,拍好电影”呢?
约翰爱帕梅拉吗?不,情人、电影,都只是他摆脱沉闷的生活,摆脱无聊的婚姻,摆脱枯燥的工作,只是想让平静如死水的生活泛起波澜(写到这,突然发觉,英文书名是Disturbing the Peace)
但和黛西最终一言不发和丈夫离开一样,那些真诚、才华、智慧、谋略都只是想象中的自我,她爱的始终是她自己,是上流社会的拜金与虚无
无法面对所谓怀才不遇的本质是平庸是软弱,那就和黛西一样沉默,那就和男主一样酗酒,那就刷抖音,就在这短暂的快乐里堕落,何必为了这刹那清醒而痛苦?那就杀了肯尼迪,那就再也不要离开这疯人院
今天也在和朋友说,多么喜欢耶茨,冷静疯狂又残忍,我们都不是小资更不是上流社会,在底层艰难求生的人,大概更会懂得他有多好,这种现实主义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
压抑、痛苦、绝望,充满自毁情绪,永远不会快乐的阅读,但始终精神满足
庸人自扰读后感篇六
如果你想间接的观看人生真实恐怖漠然的另一面那就来看这本书,从头到尾他就在告诉你有些人的人生就是一直在崩溃一直在下落一直在浑噩度过,没有最终的救赎,会直到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我在一天看完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写有什么意义难道就是让我一路见证着怀尔德彻底的毁掉自己给观众看?我一直在期待故事有反转的那一页,但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詹妮斯怀尔德到詹妮斯博格,真尼玛离谱,我为怀尔德感到很悲愤,所有人都有了好的结局,儿子也考上了哈佛法学院成了一个英俊的高个子男生,也写到了帕梅拉好的结局,为什么从开始到结束始终下坠的只有他一个人,好像没了他这个故事的人物都会像最后那样找到自己的幸福,从头到尾变化的疯的就是怀尔德自己一个人而已,最后结尾众人与怀尔德的反差太让人不甘了。可是他也不想的,他生来就是如此。更难受的是回过头来看,真实的小说外的人生何尝不是小说里的载体,现实生活的就没有怀尔德吗,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多数时候有的就是这样一落到底的崩塌。不过也挺好,这样让我们看书的这群人对现实生活看的更清楚,心态更平稳。总而言之,值得一看,毕竟合上书的一瞬脑海里涌上了这么多的念头。
庸人自扰
7.6
[美] 理查德·耶茨 / 2019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庸人自扰读后感篇七
这本作品初读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越往后读越有趣味,耶茨已然臻熟的风格气质也越浓厚。 这种气质之一,是画面感的营造。耶茨曾经短暂做过电影编剧,甚至还有一部成品出炉(只是毫无名气),因而本作在对话的铺陈、场景的布置和剧目的转换,以及对电影制作这一题材和过程的描述,都处理得很视觉化,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词藻,而是尽可能把具象的画面呈现出来,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被精神病院、酒吧、校园、出租屋的置景所包围,被其中的人物所围绕。 本作中最妙的部分,个人认为是在校园里筹划、制作电影和对电影角色的讨论,这让“真实”与“虚幻”拼接和互融了起来:主角的经历成为电影素材,主角既是故事的制片人,又是事件的亲历者,既是创作行为的主体,又是遭到审视的客体,不仅提供自己“疯癫”的内容,也在制作别人“疯癫”的影像。更甚者,耶茨还让主角深刻地带入了自己当时在精神病院发病或见证发病的场景,让主角告诉演员如何是自己认为的“合适”的“疯癫”,并在得到赞许乃至崇敬时沾沾自喜。不得不说,这一幕简直妙入毫巅。 耶茨的另一种创作气质,是让文字流淌着美国的历史感。作为焦虑时代(age of anxiety)的作家,耶茨惯常地把重点放在美国(五、六十年代的)中产阶级身上。作为主流群体的他们穿着得体、行为一致、追求个人物质发展和生活积极向上,但如此秩序性的价值(uniformity)却因时事的变迁与推进,成了被唾弃和颠覆的对象,从猫王到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从金斯堡(Allen Ginsberg)到凯鲁亚克(Jack Kerouac),总有人在用各种形式发出反抗一致性的呐喊,历来被译作“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后者,在精神上自然不是“垮掉”的(beated),但确实对貌似平和(peace)的社会做出了重重的一击(beat),或许恰好契合了本作的标题Disturbing the Peace。 同样,“虚幻”和“真实”在历史这里又一次相遇:虚幻的井然有序和真实的杂乱无章。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美国先后经历或持续沉浸在麦卡锡主义、民权运动、冷战高潮期、越战、经济的迟滞和所谓“两个美国”的社会分裂中,这些翻涌这二十年的浪潮,有的为了制造有序却反而制造了无序,有的为了争取有序却被迫陷入无序,但无论如何以后见之明观之,它们冲击着可能每个美国人的心绪,说它们搅得当时社会不得安宁怕也不为过。而在作品里,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new frontier policy)被多次提及,肯尼迪夫妇被不时拿出来作为作品人物的参照物,John和Robert Kennedy二人遇刺、被忽略的约翰逊和被调侃的尼克松、若隐若现的种族话题、“标准英语”之“标准”的讨论,等等,作者的所有这些指涉,无一不反映出它们已经渗透进了日常生活,成为当时人们挥之不去的影子。当对秩序的偏执与非秩序的现实并存,看似安定的中产社会实则离安定还遥遥无期。既如此,主角的不受控不稳定状态,也便不仅只是一个人的特点了。
庸人自扰读后感篇八
忘了是谁讲的,说丧的时候就去墓地转一圈,你会发现躺在那里的人,活着时都有过梦想。他们也想当总统、也想当明星、也想当作家……他们也努力过、奋斗过。但他们现在躺在那里,墓志铭上写着他们平庸的一生。
这样说并不是让我们不要有梦想,不要奋斗,而是成功需要太多因素,太多是你自己无法决定。你看到那些成功的人告诉你,要勇于挑战,要奋斗,要坚持,你就以为自己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可是躺在那里的奋斗者那么多,留下名字的又有几个。
坚持梦想,努力奋斗,只是成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你得明白,不做肯定不能成功,但做了多半也不能成功。
听起来是不是很丧?
但正因为如此,倒是让人生出一种对人生的淡然感:我的不如意并不特别,所以我也不必特别的丧,反正也没有几个人会看我。
这是不是也是耶茨一直写失败小人物的原因?曾经读耶茨,是为了在他笔下的孤独中找共鸣,在被全世界抛弃的绝望中聊以自慰。人会爱上这种被极痛包围的感觉,因为那里很安全。
就像小说的主人公,不甘于普通,抛弃了在旁人看来还可以的工作和家庭,和小情人踏上了刺激的追梦之路。但后来发现他其实也不是那么爱拍电影,也不是那么爱这个姑娘,他只是想像刺杀肯尼迪一样,毁了一切旧秩序,打破原本平凡的日子。但他想要怎样的生活?他不知道,也不想为之奋斗。
对周围的一切不满,看谁都不顺眼,每天负能量爆棚,做事骂骂咧咧,对生活提不起兴趣……恨这个世界其实是因在恨自己的一事无成。为了给这股恨找出口,不断迁怒于人:怪父母把期待强加在自己身上,怪自己结婚太早毁了一生,怪日复一日毫无意义的工作,怪社会怪政府,连陌生人的一个眼神都能感受到侵犯……反正自己的失败不怪自己。
一旦人生遇到转机,反会怀疑别人居心叵测,因为根本不相信自己会走运。因为害怕失败,索性不想开始,因为不想努力,下意识告诉自己:你根本不行,这不是你想要的,他们都想害你……把想帮你的人一脚踢开,一边沉迷于抽烟、喝酒、毒品、电子游戏,一边在谷底发泄着不满。
像loser一样活着多轻松,但爬起来是多么费劲。所以干嘛要爬起来?干嘛要戒酒?要看心理医生?要拍电影?反正酒精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如果清醒时痛苦,那就喝更多的酒。
最后男主疯疯癫癫,幻想自己杀了肯尼迪,杀了妻子和儿子……既然我无法走上人生巅峰,就让我毁了这一切吧。欲使人灭亡,先使其疯狂。疯狂,至少让他感到曾在这个世界上活过。疯狂,总好过一生平庸,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倍受煎熬。
我并不觉得这个故事很沮丧,好像在说我们的人生终将如此黯然退场。再看看他的妻子和情人,个性截然不同的两个女人,一个追求平凡,一个追求激情,她们清楚自己的位置,也都找到了自己的活法。
而男主,自始至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在疯人院里,最后也不想走出疯人院了。这个丧得不能再丧的男人,在哪又有什么不同?
他的身上有太多普通人身上都有的病灶,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以一个第三者的视角,看到我们的不如意里,好像有一种注定,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基因。
庸人自扰读后感篇九
他站在每个人的必经之处 ——关于理查德·耶茨的《庸人自扰》 李黎 《庸人自扰》作为一部长篇,简单、粗燥、线索单一、语言直白、人物稀少且主人公性格扁平,缺乏寓意,更谈不上什么哲学神学的支撑,基本上很难在“重要的”文学期刊上发表出来,很难引发评论家由此展开关于文学的深奥的阐述。这一切不影响我们阅读这部作品,更不影响我们热爱耶茨这位有着强烈自毁性格的作家。 一些作家以天衣无缝起码也是八面玲珑的方式经营着自己的作品和人生,其作品也是天衣无缝的,让人索然无味;另外一些作家则有着明显的性格缺陷和人生缺憾,可以说一事无成,包括主流视野下的他们的写作,但就是让人喜爱,甚至热爱。说到底,写作就是因为缺失和匮乏,有诸多问题的作家及其作品,才更有人的意味。因此,我突然发现,理查德·耶茨,就是中国的顾前。 回到《庸人自扰》,小说出版于1975年,耶茨49岁,实实在在的人到中年,是一位声名在外又难以为续的作家:《革命之路》出版于1961年,耶茨时年35岁,《十一种孤独》出版于1962年,算是紧随其后,两本书让他著名起来。但后一本明显脱节了,《天意》出版于七年后的1969年,这是一部“耶茨走出城郊区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突破之作”,但是似乎无声无息。起码《天意》的出版没有激发耶茨的写作热情,没能让他的身体好起来。七年之后又是六年之后,他才出版这部《庸人自扰》,国内的广告语为“现实的重锤击碎天真的梦想,志大才疏的梦想家的无尽坠落”,但这是其实一部回归之作,耶茨回归写作最初的领域,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此前的所谓“突破”大概给耶茨带来了双重伤害,一是作品不算成功,谈不上突破,二是突破确实又是一成不变的中产阶级深层次的焦虑,是一眼看到的人生尽头的中年人真正的梦中情人。 从这一部作品开始,耶茨身上的自毁倾向所释放处的能量开始显现,具体表现在小说的开篇:原本一切正常的中年高收入推销员怀尔德突然消失在妻子儿子的视野中,原因是酗酒,他喝得神志不清,明白过来后他给家里打电话,在妻子逼问他为什么不能回家时他回答:“你真的想知道吗?甜心?因为我担心我也许会杀了你,这就是理由。杀了你们两个。”这句话让人倍感惊悚,不是恐怖片氛围的惊悚,而是一语道出太多人处境和心境的惊悚。那些在办公室徘徊不定耗时间的中年人,那些在停车场熄火之后迟迟不愿意推开车门回家的中年人,那些沉迷于会议活动交流或者牌局赌局或者不便言说的乐趣中的中年人……这一切都是怀尔德的同类,都是为了避免杀了“你们两个”而采取的温和甚至善良的方式啊。 小说开篇不至于此,怀尔德电话之后,又在好友的帮助下,住进了精神病院。随后是一段关于精神病院的描述和让人长出一口气的顺利出院。这一开篇倒像是一个插曲,因为随后生活开始恢复平常,怀尔德甚至去参加匿名戒酒协会——让人立刻想到劳伦斯布洛克笔下的马修,长年混迹戒酒协会的那些情景,两者完全一致。但这只是假象,这一开头是一个基调,怀尔德仅仅暂时地、勉为其难地告别了酗酒和精神问题,随后的整本书,酗酒和精神问题成了常态,怀尔德不断的复发,不断的挣扎,以至于全盘崩溃,一个中产的中年成了精神病院的长客,永久居民。 这本书让人也别在意的就是它的开头,可以用一个画面来形容:故事一开头,一面镜子或者一个气球破碎炸裂了,整本书都在企图让这个事物变回原样,完整的模样,但失败了,在全书最后,碎片铺了一地。整本书就是一个挣扎以致干脆放弃的过程。 前文说本部小说或许不能在重要期刊发表,一个判断来自中间的情节:怀尔德有了情人帕梅拉,在帕梅拉的鼓励下想起了自己的理想拍电影并以自己在精神病院的经历为素材,这一切显得太草率了,没有铺垫,蛮不讲理。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经历了精神病院的怀尔德,再也不能按常理来解释。更为草率是,小说的后半部分,怀尔德居然和已经离开自己的帕梅拉重归于好、并答应她一道去好莱坞闯荡——这一情节让人想到《教父》中的举家西迁,但远没有柯里昂家族西迁那么冷静和周全。一个有趣的情节是,当怀尔德开诚布公地对妻子詹妮丝说了要离开他们母子这件事时,詹妮丝竟然不吵不闹。可以解释为,她一样的厌倦,不仅厌倦怀尔德提供的寻常的生活,也厌倦怀尔德一次次的酗酒和发作。一天晚餐时,怀尔德想到:“如此不幸的家庭每晚都要合演这么一台戏,怎么可能?这台戏还能维持多久?”詹妮丝不会想不到这些,她不会选择去哪里,但不去阻止怀尔德就是她最激烈的应对了。 去了好莱坞的怀尔德迅速进入了光怪陆离之中,一切都充满希望,一切都不真实,我们都知道怀尔德必然会大喝一场然后爆发出来,只是等待好了。问题在于,失控并且失去一切的怀尔德,和另一个可能性即一切如常按部就班的怀尔德到底哪个更好,哪个更为“正确”?耶茨在小说的最后进行了一丝探究,以正常人探视病人的方式,营造了一种彼此难辨的氛围,医院内外可以互相置换,而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似乎在两个场所、两种处境之下,都难以摆脱。 耶茨不是那种说大话、思考大问题的作家,属于典型的现实主义,所思考的最大问题也就是孤独了。但这反而让他具备有更为深远的共振和共鸣。可以想到另外一个画面,一个叫做理查德·耶茨的作家,朴实无华,甚至有几分胆怯,但是他截获了每个进入中年的男人,用羞涩和粗暴并存的态度逼问每个人:什么是幸福,是不是孤独?耶茨所占据的是四五十岁的哪个时间段,站在每个人的必经之处。他有自己的答案:“我走投无路,他也走投无路,我们彻底走投无路。”或许是对这个答案始终不满,他一直在试图推翻这个有关人生宿命的答案,但是他笔下的人物都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败亡,陷入黑暗无边的孤独之中,包括耶茨本人——他有一个称谓: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多么悖论和讽刺。 本次上海译文出版社计划推出耶茨生前全部九部作品,目前已经有四本问世,分别为《革命之路》《十一种孤独》《天命》,以及这本《庸人自扰》。它的英文名为Disturbing the Peace,一般会译为《扰乱和平》,这次以“庸人自扰”面世,根据译者姜向明老师阐述,这是从主人公的角度来考虑的,含自嘲的意味。确实,怀尔德本没有理想,他的关于电影的抱负没有来头、没有根基、没有付出,也注定没有结果,所谓的理想成了他脱离生活轨迹的一个助推器,存粹的借口。他是一个深陷沙漠而又被海市蜃楼深深吸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