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锦集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30 22:00:12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4-30 22:00:12   小编:

小说《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描绘了一个关于爱与生命的深刻故事。主人公在患上绝症后,面临着生命的逐渐消失,但他对爱的渴望却从未停止。通过与家人、朋友和爱人的交流,他在临终前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这部小说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爱的力量,引发了对珍惜当下和追求真爱的思考。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篇一)

还记得很多年前央视播出的一个“阿尔兹海默症”的公益广告吗?

其中患病的“老父亲”几乎忘记所有的事情,甚至连自己是谁都模模糊糊......却在吃饭的时候悄悄给儿子藏起来几个饺子,嘴里不住的念叨着,我儿子爱吃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过之后为之动容,也让大家知道了一种很可怕的老年病---“阿尔兹海默症”,从那时起,作为老年痴呆症的一种类型--阿尔兹海默症甚至成为其代名词。

今天介绍一本韩国作家张起众写的《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从序言“存在即消失”到后记“如此耀眼”一路读下来,我几乎在第二页就已经禁不住泪目。

身为精神科专业的诊疗医生、痴呆症领域的业界翘楚,作者曾来到一家老人院---

“一位晚期痴呆症老奶奶正地视着天花板,而我踩到的正是她那枯枝般的手指。我的心被狠狠抽了一下。我没能感受到一丝人气......脚底传来的触感根本不是人的手指,更像是一种毫无反应的无机物。”

痴呆症是不是都是老年人才会得?阿尔兹海默症是否离我们很遥远?这些都只是别人的故事与己无关吗?

“痴呆症”早已被称为世界上当前的"流行病"之一,在发达国家被估计列为第四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不是“谁会得这些病”,而是“什么时候得这些病”。

直到目前为止,阿尔茨海默症依旧是人类暂时无法攻克的疾病,书中45个感人至深触动心弦的故事,不仅仅是张医生一本接诊、照顾病患的“记录之书”,更是痴呆症患者和他们的亲人一部“向死而生”的悲歌。

之所以推介这本书,是因为通过它我才了解到,痴呆症患者创造了属于他们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他们缺失了一些记忆,而更多保存的是悲伤、惶惑等负面情绪,他们的大脑在“为了生存而战”,他们在拼了命的想要回到原来的现实世界。他们不是面临死亡的陌生存在,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或许有很多人并非冷漠而只是不了解才无法切实帮到痴呆症患者,所以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收藏,让我们将科学的知识和建议传播的远一些,正如书中所说,这份努力就像一小块拼图,会将越来越多块拼图慢慢连接在一起,总有一天,这个世界可以与他们的世界和解。

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篇二)

最近,母亲不时便会提到斜对门九十多岁的老奶奶的一些怪异行为,大概是老年痴呆症导致的结果。母亲有过担心自己年迈之后也会如此,只能说,这是人上了年纪难免会出现的情况,记忆衰退、行动迟缓、固执别扭……

读过张起众的这本《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之后,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就清楚阿尔茨海默病、路易氏体型失智症等病,但我们至少能感受到,那些年迈的人所做出的一些让人困扰的言行,很多时候,并非因为恶意。我们需要做的,是对那些年迈的长辈更多的关怀与包容。今天的他们,可能就是明天的你我。如果你今天将他们的怪异言行当做笑话,以后你可能会被当做更大的笑话。 作者在书中是以自己所遇到的诸多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的,读过本书之后,让人感到,作者作为精神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从事这一行,在拥有出色的专业知识之前,首先要拥有一颗“爱人的心”。爱与被爱,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感受过纯粹的爱,才能付出自己的爱。只有爱过,才能感受到被爱。 书中写到一个老人怀疑儿媳偷走自己的钱的案例,分析到最后,作者直击要害,站在老人的角度来看,被偷的不是物品,而是物品中承载的只有自己熟悉的平凡世界,因而老人并不是害怕被偷,而是害怕自己熟悉的世界一点一点渐行渐远。 记得母亲说过,斜对门邻居家90多岁的老奶奶,平时总是把一万多块钱在那儿数来数去,后来某人建议与其这样数来数去还不如直接存起来。结果某天老奶奶凌晨四点多就去找那某人,说自己的钱不见了。一问之下,她儿子说是大女儿帮她给存起来了,结果老奶奶不信,怎么都不信钱是被存起来了。如今想来,这倒是与书中说到的案例有些类似,老奶奶无论是每天把钱数来数去,还是不相信钱被存起来了,并不是表示这位老奶奶是个守财奴,只是这一万多块钱承载了属于她的日常生活。 凝视深渊的人,要当心自己被深渊吞噬。经常与精神状态不太好的人打交道的话,自己的精神健康也会受到影响。精神医生也会有感到精神疲惫的时候,作者坦诚到自己也会有被患者安慰到的时候,这是未曾想到的桥段。医者被患者医治,这更从侧面说明了,那些患者并没有完全失去“爱人”的能力。 更何况,那些患者往往都是活了更久的大人。说一个是“大人”,也代表了这个人经历并且承受了太多痛苦,内心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对已经失去的东西学会放手,即使找不到答案也不再焦虑。时间会解决一切,唯有保持一颗爱人的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有能力爱人和被爱。 说来,作者还分享了他从妻子那里获得的感悟。过于认真看待关于丈夫和婆婆的闲话,反而会加重问题的复杂性,真心和玩笑只有一线之隔。女人真要是生气了,是不会对任何人说的。所以呢,女人啥都不说,比打你骂你更加可怕。 年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读过本书之后,也隐约能够理解了。无论何时,父母在潜意识里不愿意向子女展露自己软弱的一面。不想让子女担心,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正因如此,子女反而不会第一时间察觉到父母的异样,也容易激发矛盾。为人子女,也许要更早地接受父母亦是常人,父母也需要关心。 想起八十多岁的外公,一把年纪了,平时还喜欢骑自行车出门。终究是岁月不饶人,今年有次来我家的路上,被人家小车碰到了。他连忙起来,还叮嘱看到的熟人不要告诉我妈和我舅,最后我们肯定是都知道了。起初想着他是担心子女知道了就不让他出门,如今想来,更多的,还是怕子女担心。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篇三)

你是否曾经感叹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褪去?

当岁月无情地蚕食着珍贵的回忆,我们是否能找到一束光照亮心中的黑暗?

在《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这本书中,作者张起众带我们进入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爱和尊严的重要性。

这本书深入探寻老年痴呆症背后的真相,以作者张起众医生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真实案例,展现了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其家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作者以医生和普通人的双重视角,用温暖的笔触诠释了爱的力量和尊严的重要性。他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观察,让我们看到那些被痴呆症抹去的记忆背后的真实人性,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以真实的故事和深入的观察揭示了老年痴呆症的真相,引发了对人性、生命和尊严的深思。它不仅展现了病患者和家庭的艰辛和挣扎,也呼吁社会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张起众医生以医学专业的角度,结合人文关怀,为我们解读老年痴呆症的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他深入病患者的内心世界,以温情和敬意对待他们,让读者深刻体会到爱与尊严的力量。

这本书让我们深刻意识到陪伴和关爱的重要性。它提醒着我们,不论是面对老年痴呆症还是其他困境,我们都需要用心去理解、陪伴和支持那些需要我们的人。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在困难的时刻给予他人更多的爱和关怀。

这本书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它提醒着我们珍惜每一个当下,因为时间会带走一切,但爱却能在心中永恒。通过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推荐给每一个人,我们都无法预知老了以后会得什么病,但是给身边的人多一些关爱总是没错的。

对于关心老年痴呆症、人性温暖和生命意义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籍。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困惑的世界里,我们都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篇四)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在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智老人。这是衰老的见证,但其实这也是一种疾病,而且是一种极为可怕的、无论当事人还是身边人都会陷入绝望的疾病。看着眼前最熟悉的人逐渐变成陌生人,逐渐把这个世界遗忘,相信很多人都是无法接受的。可这就是一种生命发展的必须,是一种真正的现实。

那么,关于失智老人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不同种类的失智老人有着很多完全不一样的行为表现。套用《安娜·卡列琳娜》开头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健康的老人也千篇一律,但失智老人的生活却各不相同。

其实在这些各不相同的行为表现之中,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也可以找到一些根源性的结论,来更好的帮助哪些失智老人。 了解当然是第一步,虽然失智老人的表现千差万别,但我们依然需要走进他们真实的生活之中,去探索他们生活的真相,以及那些生活在失智老人身边家属的遭遇,为更多人的人生做好准备。

张起众,韩国亚洲平安医院诊疗副院长,擅长痴呆症领域的治疗。当然在这一领域也就见得更多,了解的更多,所以他写下了这样一本书《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把45位患有痴呆症老人生活的现状真实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通过这些老人人生故事近距离观察了解他们,并给他们温情以待。

这样45个故事,读来往往让我们泪目,让我们绝望,因为痴呆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一种永远无法恢复的病症。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往无前的黑暗。而且很多误解还会在这个过程中诞生。因为失智老人往往也失去了对于自己思维的掌控力,往往也会把负面情绪发泄给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让本来受伤的亲人更受伤。

比如作者书写的其中一个例子,当老人失智之后,就一直怀疑儿媳妇偷走了自己的钱。这在正常人的世界里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他们首先要自考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存放位置?但失智老人之中有一项表现就是“被害妄想症”,处在这样氛围之中的人一定都是痛苦的。

对于失智老人以关怀,给他们以爱,就是对于他们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无论他们的记忆出现多么严重的偏差,温情依然是他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本书中,这样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没有多少人能够放任失智老人不管,家人们依然在给他们以最好的陪伴和照顾。

对于失智这样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也许未来就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我们自己身上。那就让我们通过这样一本《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的阅读,从更多人生生命经历中去体会这样一种人生况味,感受生命的力量。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篇五)

几年前大火的《都挺好》炒热了原生态家庭这个话题,让原本沉寂于小家庭的弊端暴露在大众的眼前,人们开始思考原生态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同时也拒绝着编剧用老年痴呆洗白作妖的苏父。

观众为什么会对苏父的洗白如此抗拒?实际上是因为阿尔茨海默病,有人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脑中有一块橡皮擦,随着病情的加重,擦掉越来越多的记忆,直到无法自理。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了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只能任由记忆慢慢消失。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些被困在时间里的人失去的只是记忆,而非情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韩国精神科医生张起众编撰而成的《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一书,便是一部与记忆捉迷藏,与时光赛跑,让情感相伴的治愈之书。

身为一名资深精神科医生,张起众用一部经实类散文作品讲述了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日常,在这些平凡而感人的故事里,他所面对的是人类目前为止无法攻克的医学难题,面对的是许多困在记忆里失去思想的痴呆症患者以及饱受精神折磨的患者家属,也是一个个存在即消失的真实人生。

作者在书中称恐惧不是痴呆症患者唯一的情感,但不可否认的是,恐惧仍是痴呆症患者必备的一种情感。它不仅让我们在人性面前无所遁形,也让我们在恐惧面前不得不放下人性,试着为痴呆症患者打创一个属于他们的精神世界。即便我们无法进入到这个世界,也无法理解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但我们仍需试着去接受、去理解、去包容这些困在记忆里的人。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个温情的故事,同时也是一次全面性的大公开,将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日常完整的呈现在大众面前,让全世界的人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也让所有人懂得即便是记忆一点点清空,死亡步步逼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依然可以拥有亲情与想念,依然是一个会哭、会笑的活生生的人。

不得不说《姜元国的成熟言论》作者姜元国的评价中有句话狠狠地敲在我们的心头: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这些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我们自己要面临的真实状况。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不是“谁会得这些病”,而是“什么时候得这些病”。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疾病时,我希望它能来的晚一些、更晚一些。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篇六)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尔兹海默症是个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恐惧的疾病,这个病不仅会让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丧失,还可能让他们性格突变,对身边至亲的家人恶语相向,给自己也给家人带来痛苦。

但是,害怕并不能解决问题,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会害怕疾病,害怕可能因此而来的死亡。所以,对于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得上的阿尔兹海默症,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知,然后才能帮忙我们的家人或者是我们自己去对抗疾病,一起携手走下去。

精神科医生张起众所写的这一本《我正在消失,但是爱还在继续》是以作者多年照顾、治疗痴呆症患者的真实案例出发,将痴呆症的相关症状和常见的问题穿插在其中,让读者得以对痴呆症有更清晰的认知。

我们从来不会去想痴呆症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家人身上的场景,但我们或多或少有在生活中见过痴呆症患者。我们或许会叹息人生无常,对患者及其家属报以同情之心,但是我们却甚少去主动了解痴呆症,或许我们内心也在逃避未来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

这本书里介绍了45个患者与痴呆症的故事,他们有的只是逐渐丧失记忆和生活能力,有的则伴随着其他精神病症状,如被害妄想、攻击性行为等。这些行为在很多人看来难以理解,人们会寻求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还需要发现这些行为背后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

就如书中的一个老爷爷的故事,他整天疑心自己的妻子有外遇,进而对妻子谩骂和威胁,后来他确诊了是痴呆症引发的嫉妒妄想症,这种疾病让他没有理由地确信妻子有外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他不再提起怀疑妻子外遇的事,但是作者却在内心隐隐感到不安。他察觉到了老爷爷行为背后的内心世界处在对自己孑然一身的担忧以及对妻子不忠的焦虑的平衡当中,所以老爷爷在内心给自己设了一道锁,不让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表现出来。

面对老爷爷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察觉他内心微妙的心理平衡就不可能控制好他的病情,所以作者建议老爷爷与妻子分开居住,让他内心的平衡能得以维持下去。

书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案例,如被窃妄想症的患者总会觉得身边的人偷了自己的东西。从作者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是患者内心深处的现实否认防御机制,他需要找到一套说辞去说服自己去接受内心的恐惧、焦虑和痛苦。他们害怕被偷的不是物品,而是物品中承载的自己熟悉的平凡世界。

这种感觉我们很难感同身受,但是我们设想下自己突然认不清眼前的世界,那种内心的惊慌失措大概是相同的吧。

书中还提及了一个把自己的人生都奉献给家庭的母亲,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安心地守着自己的家,可有一天她患病住进了医院,子女们才发现母亲从未用过手机。有了手机的母亲依然学不会使用,但是手机上的照片手机链却安抚母亲思念孩子的心。记忆会消失,但爱不会。

痴呆症会让他们的记忆消失,但某些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和情感却不会消失,比如那几个还能围坐在一起吐槽老公和婆婆的老奶奶,比如那个还记得对女儿的承诺的父亲等等。

疾病固然可怕,但是比起疾病,更可怕的是缺少对患者内心的理解和尊重。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下去。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篇七)

文/麦左

比死亡更可怕的疾病,你知道是什么吗?在精神科医生眼里,阿尔茨海默病是比死亡更可怕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也俗称痴呆症。

应该没有人会想得这种病吧,因为一旦患上这种病,就会遗忘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爱人……生病的人会被困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里。他们看得见别人,可别人却看不见他们。所以患者往往会以各种极端行为来引起大家注意,希望被关注和拯救。

可事实上,真正能懂痴呆症患者的人,几乎没有。家属们只会感到无奈,甚至觉得累赘,为曾经熟悉的亲人做出令人费解的行为而困扰。痴呆症患者就这样活在了这个世界之外,他们甚至会渐渐丧失人类的基本能力和认知,这也是为什么它是比死亡更可怕的疾病。

有个可怕的数据告诉我们,全球痴呆症患者已经达到了五千万人之多,并且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但也同样有越来越多年轻化的患者出现。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这本书,讲的正是痴呆症患者的故事,全书由48个真实案例故事组成。本书作者是一位韩国精神科医生,从业多年,书中的每一位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案例。

作者也希望用真实案例告诉大家,痴呆症患者并不可怕,他们做出异于常人行为的背后,不过是寻求自救的方式,哪怕这种方式已超出属于人类正常能力。

书中的案例告诉我们,痴呆症患者最需要家人的关怀和理解,给予耐心陪伴,积极治疗,争取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旅程,能够得到温暖,尽管这很难。

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老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世界,所有世界像一个个平行宇宙,毫无交集。”读到这句话,难免会令人动容。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正在被这个世界隔绝在外,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读完这本书,希望大家可以善待身边的痴呆患者。不是所有人都会患上痴呆症,可一旦患上,他们就会忘记一切。唯一的记忆,或许是他深爱过的人,亦或是内心最渴望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的原因吧。父母对子女的爱,伴侣对彼此的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爱到刻入生命里的人。痴呆患者生病后还会记得这些,可没有生病的我们,能否同样的爱他们呢?

还有一件值得关注的事,痴呆症患者也是抑郁症的高发病群。痴呆症患者早期会有意识自己患病,因此产生焦虑,这种焦虑会演变成抑郁症。一种病就足以让老人深感痛苦,如果患上两种病,可想而知他们身心有多煎熬。

这本书也想告诉大家,每一位痴呆症患者心中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医生会从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与家人关系等来进行分析,再配合药物治疗,缓解病人的痛苦。

所以呀,患者本身已经很不幸了。希望大家要正确认识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病,不要恐惧、排斥,更不要用错误的方式耽误病人的治疗。

因为,每个人终会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但爱却不会。所以,别让爱我们的人,在生命最一刻得不到呵护和温暖,带着遗憾离开。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读后感(篇八)

当你垂垂老矣的时候,你会在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呢?

留下这一生的功绩?留下一些日记书籍?还是留下些照片和视频?

你可能不知道,当你慢慢老去的时候,当你慢慢忘记你生活过的世界的时候,你留下的是爱。

是对爱人的爱,是对孩子的爱,是对梦想的爱。

韩国一位精神科医生接触了很多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他看到的,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还看到了这世间最后的爱。

正是因为这些真挚的爱,让他记录下了45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爱,让我们看见,在那个只有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爱像一条射线,无限延长到生命的尽头。

这位精神科医生叫张起众,他写的这本书叫《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多么悲伤而又浪漫的名字。

就好像一场喜剧,每一个让人捧腹大笑的场景,它背后都是模糊的悲伤。

书里记录的故事里,每一个似乎都很平凡,但每一份平凡背后,都是无助的悲伤。

作者在书中写的第一个病人让我明白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无助。

这位患者的症状属于轻微的,但也足以让每个人为之悲伤。

这个患者是一位老奶奶的,家人带她来医院的时候,就是一口咬定自己的钱被儿媳妇给偷了,还说被她偷偷拿回娘家去了。

一般人在发现自己的东西不见了之后,第一反应是自己忘记放在哪里了,但是作者说,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不会这样想。

他们不管东西是不是真的丢了,只会一口咬定东西被偷,从而变得焦虑,这种症状被称为“被窃妄想症”。

这种症状会慢慢演变成“被害妄想症”,所以很多人会变得脾气古怪,因为他们觉得身边充满了危险。

其实这种“否认”的症状是人体的防御机制。

每个人应该都有过打心底里想要逃避不安现状的经历,但是他们对这种经历的焦虑跟普通人不一样。

作者说:他们释放的强烈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的焦虑和悲伤,源自对自己逐渐消失的丧失感。

痴呆症是一种会让人逐渐失去自我的疾病,他们失去的不只是记忆,还有自理的能力,自由,希望,甚至是他人的尊重等等。

他们一边否认着一切,一边又隐约感到心中产生了某种让自己感到恐惧的未知变化。

这就像你总是感觉到身边有危险,有野兽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但是却怎么也找不到它,真实的感受和对自我的怀疑一直萦绕在周围。

慢慢地,就会在这样恐惧的焦虑中变得越来越失控。

用我们的视角去看的话,就好像是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我们东西会莫名其妙的消失,身边的人会像看精神病一样看着我们。

这样的感受,又怎么会不崩溃。

每一位患者都处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他们独自面对着这个世界,会发生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就像一个绝症,只能等待着最后的那个结局。

光是看着这些患者的来访记录,就有一种恐惧和悲伤,很难想象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当我们也面对这样的病症的时候,我们会留下什么。

恐惧?无助?怨恨?还是什么呢?

我想,我们会留下爱。对孩子的爱,对朋友的爱,对伴侣的爱,对这世间的爱。

书里的讲述的患者总是会让我想到《局外人》,在他被判处死刑的时候,他是冷静的,在牧师来找他的时候,他是平静的。

但在行刑的前一夜,他哭了,因为他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他爱这个世界,即便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爱却还留存着。

跟书里的患者一样,他们恐惧、愤怒、否认一切,只是因为对原本熟悉的一切保留着热爱,他们害怕失去有他们的世界。

所以在很多时候,会忘记很多东西,但是依旧会对情感深厚的东西保留记忆。

哪怕他们在一点点消失,可爱却不曾减少。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