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浪漫》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友情的故事。主人公在追求浪漫的同时,却在友情和爱情之间犹豫不决。故事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让人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友情的珍贵。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让人深深沉浸在故事中无法自拔。
《冷浪漫》读后感(篇一)
科普是内容很多的,方舟子的书都好,怎么没有成系列的书啊,比如化学物理系列的,怎就没有这样的书。这本书怎么还只是一本,我以为能连续出下去
短文章看的不过瘾啊,费马大定理,那本书好的很,想找一本十八世纪以来的医学历史,也没有这样的科普书。有推荐的么谢谢
《冷浪漫》读后感(篇二)
如果你比较有好奇心,并且喜欢横向阅读,可以尝试看看此书。如果喜欢深度阅读,这本书对你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说实话,这本书看了是比较让我失望的。或者是我期望太高了。
科学松鼠会给我的印象是“谣言粉碎机”,是严谨、科学、权威。但是这本书没有编好。比如:
一、有很多重复内容,这一点编辑应该进行细致处理的。
本书分为色、爱、和、美、宅、酒说、新生、艺术八个主题,且不说主题之间没有关联性,单看每个主题下的文章,不同文章之间有很多重复内容。
比如《美》中的《计算机计算机,谁是最美的女人》和《进化美女》都讲到平均脸;辣椒的色彩和辣椒素对动物的吸引性问题,至少在两个地方出现过,而且整段文字基本相同;音乐中的泛音问题至少在两个地方出现过,而且都是名词解释性质的。
二、文章风格不同,有的通俗易懂,有的过于科普。
这本书本来是汇编,出现这种问题也是情理之中,其实是可以多添加一些编辑元素的。前面几个主题文章写得还比较通俗易懂,文字起码都是用短句,而且尽可能减少术语。我就想问问《宅男娶媳妇和时空曲率的关系》有几个看懂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艺术细胞太少,还是看到最后有点失去耐心了,最后一个主题《艺》的文章感觉吸引力下降一个档次。
三、同一个主题下文章扎堆,不够多元。
瞧我这吹毛求疵的坏毛病。该打!先抑后扬,求高抬贵手。
比如《美》这个主题中,一共七篇文章,前三篇全部是和皮肤相关的,而且都是“粉碎谣言”性质的。《宅》中,虽然每篇文章内容各异,但是《实验室里的宅生物》是怎么混进来的?(虽然这篇文章还算有趣。)
虽然有种种不是,但是还是让我学习到不少好东西。比如“神秘的中国紫”,“水母的荧光蛋白”“淘气味的馄钝”,“平格拉普岛上的黑白世界”等等。有些是第一次听说,确实增加了知识面,有些是释疑多年的困惑,有些则是开拓了脑洞。
有收获,就要感谢!
感谢科学松鼠会带给我们这本书!(另外,是我电子版的原因吗?没有图片吗?)
《冷浪漫》读后感(篇三)
再看了一遍,好像也没有那么糟糕,还是有一些有趣的小观点的。
比如,序居然是桑格格写的,在Top 5小姐事件里面认识了桑格格,惊喜的发现原来她这里也在呢。从序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群理科生写给文科生看的科普读物。
封面是∑,一开始没有注意,读到里面一篇故事,说女生宿舍6个人有些矛盾的尴尬期,一个女生在窗户上贴了∑,意为”求和“。再次合上书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封面的意义,顿时,有点”冷浪漫“了。
对这类科普文章感到兴趣,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小时候,看着《十万个为什么》粗略扫过。还有一个是现在,因为微博博主林瘦猫,看完他的文章,拔草了一堆大牌护肤品,省了不少钱。(成年人的兴趣就是这么实际)。
转头发现书架上还有一本”冷浪漫“,当时记得看完印象很差,现在重新拿起来翻了一下,有惊喜在。
既然书名叫《冷浪漫》,那有关人际上的研究是最有趣的,比如:
最后一个研究让我想到日本7个姐妹将一幢房子租下,共同养老的故事。看来,我妈有点什么事情就去找她的小姐妹,而不是我爸是有科学依据的。
有些看上去像“常识”的知识也挺有趣:
还有一些脑洞,顺便激发了我的脑洞:
有句话说“今天流的眼泪是当年脑子里进的水”,那脑子里的水有没有可能发酵,变成好喝的酒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颜色比古代更为丰富一些,因为古代很少有人工颜料等等。
总之,科学好像还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