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四只等着喂食的狗》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只等着喂食的狗》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3 07:10:36
《四只等着喂食的狗》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5-04-03 07:10:36   小编:

《四只等着喂食的狗》是一部描写家庭、友情和责任的小说。主人公小明在父母出差期间照顾四只狗,逐渐学会了责任和爱心。通过喂食和照料狗狗,小明体会到了成长的重要性,也收获了真挚的友情。这部小说温馨感人,值得一读。

《四只等着喂食的狗》读后感(一)

我最初在2009-6的《十月·长篇小说》上看到这部小说。喜欢张洁好多年了,我对她影像的记忆一直停留在《我们这个时代肝肠寸断的表情》上那个人到中年但让人看了舒心的美丽的张洁——所以对斯琴高娃演的风风火火的张洁很不满意——在《十月》上看到她的近照已是满头银发,掐指算来她已年过七十了,岁月不饶人。她的作品总让我忘了她的年龄,这也是她的迷人之处。

在《知在》之前张洁的作品风格保持了一定的连贯性,看完《知在》后我在短时间内竟不相信这是她的作品,所以对《四只等着喂食的狗》有了一定的预见。我不能肯定自己像喜欢她之前作品那样喜欢《四》,但我依旧为看到她的新作激动不已。

步入晚年的张洁展现了她不竭的创作动力,愿她健康。

1/3页

《四只等着喂食的狗》读后感(二)

这是一部非常时尚的儿童小说,用一个流行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充满“异域风情”,更别提里面酷毙了的人物对话。小说描述了位于美国小镇的一个四口之家“没大没小、乱七八糟”的不太完美的生活,男孩詹姆斯是这本小说的叙述者。在他的眼里,妹妹戴安娜是个喜欢捡便宜货、喜欢耍赖、一撒谎就脸红的小笨妞,不过厨艺还过得去。爸爸和妈妈在职场上都是精英,在家里却都是迷糊蛋外加倒霉蛋。妈妈因为缺乏睡眠从楼梯上滚下来过,一说起“照顾孩子”就要发出“啊,上帝”之类的哀号;爸爸自己想玩滑板又不好意思,于是打着训练詹姆斯的旗号,结果玩得在地上到处找眼镜。两口子还企图用法律和家长的威严来“统治”兄妹俩,但又在为孩子普及“自由、民主、平等、责任、诚信”等观念的过程中被兄妹俩整得“落花流水”。从父母参与詹姆斯的“选举生活”这一段,你就能约略感受到这个家庭民主与平等的气氛。父母不对孩子说“你应该怎样”,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并作出自己的选择。这些恰恰都是当下我们很多家庭与家长身上所缺失的啊!

这本小说不仅仅是有趣的、写给孩子们看的,也是写给所有的父母看的。一个健康的幸福的快乐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在这本书里,你能找到参考答案。

2/3页

《四只等着喂食的狗》读后感(三)

开始读这本小说时,我并不是很喜欢读,本以为就是写一家人的生活琐事啥的,而我对这个其实并不是很感冒。就读开头我就对了还几天,书的封面也被我弄的很脏。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读才慢慢进入状态,就和有时自己看电影似的,只要熬过开头30min,下面的就好看了。这个小说主要讲的的一家一点不靠谱的四口人-老爸、老妈、“我”和妹妹-生活琐事,通过“我”的口吻来记录这个家庭以及与这个家庭相关的人的各种趣事和无奈吧,个人感觉最重要的可能是“我”自己的成长吧。明显的能感觉到,在小说的开头,明显的感觉到“我”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少不经事的感觉,首先对自己干的错事囧事什么都无所谓,其次是对别人所干的事或者习惯嗤之以鼻,幸亏“我”有一个尽管十分不靠谱但是确十分正直十分会教育“我”的妈妈以及对什么都能容忍或者说容纳十分乐观的姥姥以及十分关心“我”的奶奶(姥姥和奶奶的个性我可能搞混了。),总之这三个女人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有时候感觉挺有意思的,不知是因为张洁是女的缘故还是应为张洁的母亲对其影响很大的缘故,作者笔下的妇女都很挺伟大的,当然我老师曾经和我们说过在中国传统美德都会最终汇聚到一家中那个年龄最长的女人身上,比如姥姥或者奶奶,总之就是女人身上的美德明显地比男人身上体现的更多,本人也有这个感觉,自己老家的人女人明显地比男人更勤劳,更坚韧,我也更钦佩。虽然这个小说写的是外国人的家庭生活,但是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肯定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先说说妈妈吧,妈妈其实在这个家庭里最靠谱的,可能是因为妈妈是律师的缘故吧, 说出的话一方面十分正直,另一方面十分富有思辨性,再加上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说出的话十分让人受用,当然也让“我”信服(真心建议想教育好孩子的家长看一看这部小说)。妈妈说出的很多话也是张洁对于生活的一些看法,很喜欢她的很多观点-比如对于责任的担当,对勇敢的定义-让自己耳目一新(其实对这些观点的实践才应该是我们这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的传统,而不是厚黑学或者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宣称的那样。人应该有些无悔勇敢的担当),就是实践起来一点都不难,只不过很多人并没有去实践或者压根就不赞成这种观点,这个人物也是自己最喜欢的,妈妈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再说说姥姥(也可能是奶奶),姥姥是一个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容纳态度的人,有着一颗年轻的心。姥姥对待“我”的不懂事可能更多地是指出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不是一味的去纠正到我们大人认为正确的轨道上来,这可能也是姥姥有着一颗年轻的心的缘故吧,那就是保持了人之初的那份率真。就是因为有着这个健康阳光家庭的影响,“我”逐渐成长为了一位懂事的男孩子,在小说最后“我”也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想做啥就做啥,有些无奈必须接受。丢失了一些随心所欲,收获了一些成熟。每个人的成长真的需要慢慢来,只要逐渐往积极乐观向上的方面发展,个人认为没必要对自己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毕竟自己或者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其他的所谓成功成才更为重要。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