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老了》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对人们的影响。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无常和老去的必然,唤起了人们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读后让人感慨万千,引人深思。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一篇
《活着活着就老了》依然是冯唐的风格,风趣,幽默,太正经的人读不了他的杂文。
冯唐说,如果让他自己评价他的文学努力,那是诗第一,小说第二,杂文第三。
但实际上,从销量上看,他的杂文卖得最好,其次再到小说,最后才到诗。
冯唐这个人,满腹才华,文字确实很有趣!不对,说错了, 冯唐的文字是既有趣又富含哲理,虽然有的文字看似油腻,但讲的是最实在的理儿。
这本书按冯唐的话说,这本书写给“ 只花时间给三类人:好看的人,好玩的人,又好看又好玩的人。”
我想说,在现在时间越来越不够之后,应该只花时间给三类人:生自己的人,自己生的人,志同道合的人。
行走在红尘的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前进的方向,风也好,雨也罢,坎坷泥泞,委屈忧伤,寂寞痛苦,欢喜惆怅,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微笑着。去面对,苦乐人生,不卑不亢,亦不彷徨。
就如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中所说的,人生苦短,和好看好玩的人一起消磨时光。不负此生。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二篇
人总会老的,活着活着就老了
在《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的介绍直播中,罗永浩说厉害的作家以死去打败时间,比如海子,冯唐紧接着来一句说自己是活着打败时间。有趣又意义深刻,不在乎别人看法,自己便更加柔韧有余。
书中说:我的人生观是我感受到,我理解,我表达。文字打败时间,这事我一辈子要做的事情。码字人最好的状态是在边缘,是卧底,是有不少闲,有一点钱,可以见佛杀佛,见祖灭祖独立思考自由骂街。他说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就说到他生活在低处,生活在边缘,才能对现实若即若离,不助不忘,保持神志清醒。
如此一看冯唐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还在继续帮助更多人活的随性而非讨好的满足。
但是对我来说印象更深的是十年以外的事不想。
他曾经写过十年后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没想到社会和自己身边一切都发生了那么多变化,当年想的知道饿渴望额一切都不再重要,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在时光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好。
想的太远有逃避的嫌疑,看着过去更是逃避的表现,唯有活在当下,把当下过好,这便是人生好时节。
看完这本书和我最近的感悟,我内心最大的力量和感慨是:可以活成一个怪物。
以前的我太想活成大多数人心中的好人了,但是那是十年前的自己,我记得十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曾渴望成为别人认可的模样的,但是奈何认可的人有,打击的更多,很不幸有好几年我都更看重那些打击我的人,以至于自己过得很不愉快。
好在现在我不管那些否定我打击我的声音,也不怎么在乎夸赞我的声音,想听一听就多听那些让我感觉良好的声音,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要什么,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讨好别人的看法。
现在觉得以前那种懦弱不敢成为怪物的自己更像一个怪物,如今别人或许以为我像个怪物,而我自己更清楚,不管别人的事,是我的生活,我的选择。
活成一个怪物,我对任何人都没有怨言,并且还心存感恩;活成一个怪物,对当下的人和事全力以赴,;活成一个怪物,我只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但是我肯定不会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如此便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活着活着就老了,活着活着就明白了,活着活着就真的由内而外强大且柔韧了,保持对生活的柔韧和热爱,因为那是此生活着的唯一路径。 有空多赚钱,没事少矫情,看书都比看别人脸色更有意义。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三篇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著名作家冯唐写的一部随笔,全书共分五卷,第一卷有17篇小短文,其余四卷各是19篇小短文组成。
冯唐老师的文字随性恣意,很是洒脱,浅浅的文字当中蕴含着深深的道理。回顾半生,他也时常感叹“活着活着就老了”,但他仍有一个理想,他要用文字打败时间。人终究是活不过物件的,而人的文字思想却可以永存不朽。
(一)岁月无声
“活着活着就老了”这句感叹在记忆当中好像频频听闻。最早是从我的奶奶口中说出来的,那时的我不以为然。记忆中的她明明一直都是满头乌黑如墨的长发,直到我高中住校归来,只是时隔半年未见,才蓦然发觉她的青丝都早已花白,我惊愕之余未做他想。而后是我的母亲也说过这样的话,看着她眼角突然爬起的皱纹和被岁月雕刻的双手,我开始有些伤感和心疼。如今我三十多岁,每天周旋于工作和家庭之间,时常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恍惚之间,也忍不住感叹一句“活着活着就老了”!
岁月无声,却有迹可循。闲暇的周末,告别喧嚣的人群,不在网络上漫游,且听屋外风起雨落,静心沉思,细数生命中那些橡皮擦不去的岁月痕迹。忙碌半生,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每一天都在悄然流逝。何不潇洒一点,在这无声的岁月里,留下快乐的足迹。
(二)随性而活
生活不仅仅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诗和远方。我们生活在尘世的喧嚣里,每天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中逐渐丢失了自己。我们有着多重的身份,是父母,是儿女,是职工,是妻子……唯独没有了自己。
冯唐老师这种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着实令人羡慕,他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恣意洒脱。有多少人把自我深藏于心,每天带着“假面”生活。我们总是口头喊着要活出自我,事实上真正做到的恐怕寥寥无几,我们终归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
假如你身体现实生活被所束缚,千万不要放弃希望,至少还能做到灵魂自由。人活一世,愿你我都能敢爱敢恨,遵从内心深处的想法,活得随性洒脱。
翻看着《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时光悄悄溜走,唯文字滋养心田。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四篇
1971年出生的冯唐出版这本书《活着活着就老了》时50岁了,50的年纪不算老,根本还没到男性公务员60退休的年纪。冯唐自己给自己退休了,但他并不是真的退休,而是自己创业,任董事长。相对应他有了更多可以灵活运用的时间,他可以睡到自然醒再翻个身继续睡个回笼觉,他可以随心所欲安排写作,从容地想,慢慢地写。他现在的生活完全是为自己而活,不再为达到某个目标、某个绩效。
在这本书里,冯唐描述了自己退休之后理想的生活,既有职业生涯上的规则,还深情地写到了对亲朋好友的陪伴,写得最多的父母。他有一双率真、可爱的父母。姐姐形容母亲是个健忘的人,无论有多么生气过了十分钟之后就忘记了。
冯唐并不害怕老去,或者他看到了父母老年幸福的生活,相反的他好像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充满了期待,向往那些波澜不惊、泰然自处的日子。人的前半生要过得何等充裕才能拥有如此平静、笑对生活的心态,才能如此坦然面对余生的每一天。
冯唐前半生的履历非常丰富,27岁的冯唐拥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不从医的冯唐跑到了美国用两年的时间修了个埃默里大学MBA学位回来后,在麦肯锡公司用 6年的时间从基层咨询员进阶为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接着又转战华润集团,用5年的时间带领华润集团走向了500强的地位。好友老罗因锤子科技倒闭,欠下6亿巨债,他出了个主意,老罗照做,3年还清了债务。
冯唐身份也多样,他是诗人,他是作家,他是投资人。他每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出差的路上,还是写出了很多的散文、小说等,其中不乏好作品。
冯唐的才华无人不识,他的狂也无人不知,他曾夸自己:
“写作这事儿,我是老天赏饭的类型,三月桃花开,躲也躲不开。”
有人骂他狂,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说人家冯唐就是有狂的资本。但冯唐就是冯唐,他在很多人的眼里,如神一般存在,我从这本书里却不见他的狂,他也不展示他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就,更多的是看到了他对过往的回忆,他对将来的展望,他对亲情的眷恋,他对父母的牵挂。在这个商场天才投资手内心依然有着最柔软的地方,就是亲情与爱。
他就像一个在战场上博杀多年的将军,打了胜战回到家里,卸下盔甲,褪去光芒,闲耕农田、抚弄花草,静下心来听母亲唠叨半天,无不感激着享受着眼下纯朴的生活。
一个人如果畏惧老去,面对头上新长出的白发也能黯然伤神半天,余下的日子就像是一个猛兽正逐渐把他吞没,这样活在担惊受怕中不但享受不到乐趣,还可能加大衰老的进度。如果不可避免要老去,与其躲避,不如坦然面对、认真对待。
就像冯唐说的:
“日子一天天一年年过,生日蛋糕上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插蜡烛了,可总感觉自己还年轻。还没老。”
因为父母还健在,因为我还能听到心跳,因为我还能对未来心存幻想,但在那些新生代写的文章面前,冯唐还是感觉到了代沟,感觉到了自己活着活着就老了。这种一夜能让冯唐白头的文学并不妨碍他感知生活,并不妨碍他通透、智慧的老去。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五篇
冯唐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和评论家,他的作品涵盖了文学、艺术、社会和人生等多个领域。 他的新书《活着活着就老了》是一本关于人生、时间和生命的哲思随笔集。
通过对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探讨了人们在面对生命的无常和变化时应该如何应对和思考。 本书的三个关键点: 第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冯唐在书中反复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他认为人们应该珍惜时间,把握当下,不要让生命在无意义的浪费中流逝。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深刻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对人们的影响,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无常。 第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冯唐在书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第三,面对生命的无常和变化。 冯唐在书中探讨了人们在面对生命的无常和变化时应该如何应对和思考。 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要被外界的变化所影响,要学会适应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深刻地描绘了面对生命的无常和变化时的应对策略,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对人们的影响和挑战。 本书的语言简洁、深刻,思想精深、启迪人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本书对大家的帮助和启发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无常和变化,让我们更好地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其次,它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更好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 最后,它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面对生命的无常和变化时的应对策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总之,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通过对时间、生命、人生意义和应对策略的深入探讨,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无常和变化,更好地珍惜时间,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适应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这些思想和启示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认为这本书值得一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六篇
冯唐,原名张树鹏,1971年生于北京。从小就很聪明。过目成诵,成绩几乎年年第一。高三时,被保送到了北京医科大学。但最终,凭自身努力考上了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年仅27岁的他,就获得了中国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千禧之年,冯唐弃医从商了2000年,29岁的冯唐,获得了美国艾默里大学GOIZUETA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进阶为麦肯锡公司董事合伙人。接下来为华润工作了5年,带领华润走向了500强。42岁的他,荣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梳理他这些履历时,不禁心中赞叹:这不就是天才嘛!难怪他自己说:“写作这事儿,我是老天赏饭的类型,三月桃花开,躲也躲不开。”这种狂妄是有资本的。 了解了他这些经历,再读《活着活着就老了》,很多疑惑便迎刃而解。原来他写《战略规划的十二大注意》是具有真正专业精神背景写的。
分享书中一些有趣文字:“要学会知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段时光都是最好的时光,每个女人都是最美的美人”“尽管我只是一只渺小的苍蝇,但我要怀着对未知的敬畏和期待,飞进那锅浓汤,试着坏了它”“争取活得长一些,等这瓶红酒变复杂,等这壶铁观音淡成佛”。
读《活着活着就老了》,似乎就不那么害怕变老,当下还有青春可回忆,虽不似作者的那么丰富,还有老了的悠闲自在可期待。这本书会无形中治愈你,让你不再那么焦虑了,忙碌的工作忙碌的人生,原来很多事都不必太计较,看开一点,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这本书也会让你看到一些有趣的书,有趣的作家,如《史记》《世说新语》已列为马上必读书,准备再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七篇
文|继芳翎馨
拿到冯唐先生的这本《活着活着就老了》时,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对,人就是这样老去的,正常情况下,只是一天天地过日子,就会变老,就会失去这一天的宝贵时光。
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说的是,作为当了差不多一辈子文青的冯唐先生谈起老去,跟我们的感受实际上也没有很大的差异:蛋糕上插不下蜡烛了,父母开始依靠我们,伴侣之间也越发默契,或是有着心照不宣的行为习惯后,我们自然会发现自己老了。
可是,文青并不这样觉得:父母还是一如既往跟我们在一个桌上吃饭,依旧是能够絮絮叨叨的说那么几句不咸不淡的话,自己的头发一点儿也没有白花、甚至于还能熬夜追球赛,老相好生活还是漫天斯里,于是,这一切都仿佛跟年轻时一样,于是,大家都还认为彼此都没有老去。
我其实不太喜欢《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中不少的阐述,无论是对生命的老去、对新时代的声音的描述,还是对人生的规划、对战略的抉择。作为普通人,普普通通地要过这一生的我来说,都会或多或少觉得生命有时候就是该好好对待,就是应该谨慎地去拥抱,而不是像他这样的文青那样,有些肆无忌惮,有些玩世不恭。
可是,并非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资本的,他可以在学医那么多年之后换行,他可以在自己作为文艺青年的同时成为拳师,却又对现在的这些拳师嗤之以鼻,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老了,所以,不敢再做拳师。
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观点,他本来就不代表是权威,我们也不意味着需要他来决定我们的生命价值,所以,有些论点,我实在不敢苟同。
他觉得现在的文学、现在的拳师有着不知死活的杀气,可是殊不知当初他们也同样是这样有着杀气的存在。他不喜欢孔子、不喜欢圣贤,也并不意味着他的观点就是对的,毕竟经历了历史沧桑变化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价值。
冯唐先生嗤之以鼻的一些观点和价值导向,未必不会影响别人,也未必就成为了束缚别人存在,因此,不必为了抬高自己去说别人的不好,更不必觉得别人的文学就会刺激你一夜白头。
但是,说实在的,因为冯唐先生在我这里,一直都有加分项,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发展动态,所以,他也始终不会将自己禁锢在某一个领域,这点是非常令人佩服的。
读他的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断地汲取他的能量和思考,让我们在醍醐灌顶之时,感受到一种来自那个时代的青年的可贵之处,他总能给你一个看世界的新角度,让你更清晰一点。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八篇
在《活着活着就老了》里有一篇文章《愤青曾国藩的自我完善之路》,曾国藩的自我完善之路,靠的是这几个字: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心诚意是第一个要点,曾国藩的修身之路,首先从修正内心种种“心贼”开始,他与自己的心贼反复作斗争。曾国藩曾经是非常好色之人,又喜欢到菜市口看杀人,后来当他意识到这些行为非常不好之后,就慢慢调节并修改自己的心性,不断克制自己那些不好的行为。
其次是建立好习惯。曾国藩曾给自己订立很多规矩,并且刻苦执行一辈子。
第三是建立好的心性,也就是不断锤炼自己,他有几句名言,如“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恬静书味”、“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这些,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些策略。
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全集》证明了曾国藩将儒学运用得很好。他的《曾文正公嘉言钞》有几个归类,分别是治身、治学、治家、治世、治政、治军。
曾国藩编写的《曾氏家训》也是按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分成三十二目编写的。
曾国藩二十八岁才中进士,后来做京官,连升十级。四十三岁组建湘军。十一年之后,曾国藩五十四岁时,湘军攻陷天京。五十五岁时,他创建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的经历证明了两件事,首先是,通才是存在的,只要洞明世事,人情练达,总能依靠规律和才学做成一些事情。其次,要想做好事情,总要到一线去,毕竟,躲在幕后是干不成什么事的。
但这个社会太浮躁,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是做不成什么事,这其实很正常很好理解,毕竟生活中至少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普通人,能遵纪守法,平平安安过一生,不给国家添麻烦,不给社会添麻烦,不给家人添麻烦,在能力范围之类能帮到其他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其实真的不需要那么多鸡汤,既不需要过分“鸡”自己,也无需“鸡”娃,认识到时代的影响,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孩子的局限性,就能看清现实。
曾经听人说,人和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智商的差距,尽管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大多数人的智商相差不大,都在平均水平,可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有些人确实显得聪明很多,学得快干得好,而另外有些人,则相反。他们可能学什么东西都比较慢,做起事情又总有些不尽如人意。这就是差距,你不能忽视,但又不太愿意正视。
这大概也是很多家长会频繁“鸡娃”的原因,不能正视和接受自己的现实,也不能接受孩子的现实。
其实放宽心,好好生活,去用心感受和家人相处的细微瞬间,那些细枝末节,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修正自己,就已经很好了。放下期待,好好活着,这不太容易。放下内耗更难。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去放空自己,还是可以做到的。
放空身心,放下那些欲望和牵扯,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活着活着,好好活。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九篇
现在即将晚上十一点,我终于能坐下来写点字,放松也放空一下我的思绪,有时候一不小心刷手机就过去半小时了,最近我刻意让自己有限制的刷手机,更多的看书写字让自己安静的舒适,感觉还不错。 不管遇到什么事,保持柔韧和热爱是活着的唯一路径。  日益强大的柔韧 从昨天晚上开始,孩子就高烧没低于38.5度,我是真着急,昨天夜里基本上一夜没睡,今天白天好几次上到40度,怎么可能不着急呢,我故意带着孩子在楼上住,不像让父母看到我如此狼狈的模样。 过去这些年,我的父母为我承担了太多的艰难,以至于我还以为岁月静好,看照片才意识到父母已经白发苍苍,几年时间老去很多很多。 所以现在在无助狼狈的时候,我尽量避开父母,即便每天让他们看到我开开心心,他们还觉得我可怜呢,其实我真的挺喜欢自己当前的状态的,但是我父母以他们的方式爱我,我懂。 今天一整天我手机记录77步,其实就这一个屋子里转悠,也不止那么多,但是基本上就是陪着孩子了,高烧后吃药,不退洗脚,低于39他就能玩一会没那么难受了,一天时间就这样过来了。  我很感谢亲爱的帅帅能够懂得妈妈说的话,自己主动吃药,从一开始十口都咽不下去一瓶苦药,到后来直接喝下,从不让量体温到配合量体温,从烦躁不安,到和我一起想办法洗脚降温,等等,我真的很感动。 如果说生孩子是一种生活的选择的话,既然选择了就要尽我全部给他更好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他给我的爱和希望远远多余我给他的,或许在他的世界他也这么认为的,但是我真的真的很感谢我的孩子让我体验到更真实的生活。 如今不管遇到什么,不急不躁不埋怨,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内心坚定清晰且柔韧,就是有时候有点过载了,有些事需要记录在本上上,比如今天几点喝了什么药,以前我不需要记,但是现在总感觉记不住了。  日益强大的柔韧,来自生活,更来自内心逐渐成长和感恩的力量。 活着活着就老了 这句话《活着活着就老了》来自冯唐的新书,我看了感觉内心非常平静,对于冯唐这个人来说,给我的感受是活的很明白,但是我也说不准,没有体验亲子抚养孩子的过程算不算真的明白。  如果现在给我机会,我还想要再生孩子呢,我希望自己能有两个孩子慢慢陪伴他们一起长大,看着他们互相关心互相陪伴,互相挑战也互相理解,看着身边同龄女子领着两个孩子的人,我真是很羡慕。 不过现在感觉自己连这一个都没能照顾特别好,还需要父母给我这么多的帮衬,实在没有脸面奢望更多,好好的把当下能做的事做好便是了。 再说冯唐,或许有钱了怎么说都是对的,但是我相信他是先思维正确了才越来越有钱了。 在《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的介绍直播中,罗永浩说厉害的作家以死去打败时间,比如海子,冯唐紧接着来一句说自己是活着打败时间。有趣又意义深刻,不在乎别人看法,自己便更加柔韧有余。 书中说:我的人生观是我感受到,我理解,我表达。文字打败时间,这事我一辈子要做的事情。码字人最好的状态是在边缘,是卧底,是有不少闲,有一点钱,可以见佛杀佛,见祖灭祖独立思考自由骂街。  他说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就说到他生活在低处,生活在边缘,才能对现实若即若离,不助不忘,保持神志清醒。 如此一看冯唐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还在继续帮助更多人活的随性而非讨好的满足。 但是对我来说印象更深的是十年以外的事不想。 他曾经写过十年后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没想到社会和自己身边一切都发生了那么多变化,当年想的知道饿渴望额一切都不再重要,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在时光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好。  想的太远有逃避的嫌疑,看着过去更是逃避的表现,唯有活在当下,把当下过好,这便是人生好时节。 可以活成一个怪物 看完这本书和我最近的感悟,我内心最大的力量和感慨是:可以活成一个怪物。 以前的我太想活成大多数人心中的好人了,但是那是十年前的自己,我记得十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曾渴望成为别人认可的模样的,但是奈何认可的人有,打击的更多,很不幸有好几年我都更看重那些打击我的人,以至于自己过得很不愉快。 好在现在我不管那些否定我打击我的声音,也不怎么在乎夸赞我的声音,想听一听就多听那些让我感觉良好的声音,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要什么,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讨好别人的看法。 现在觉得以前那种懦弱不敢成为怪物的自己更像一个怪物,如今别人或许以为我像个怪物,而我自己更清楚,不管别人的事,是我的生活,我的选择。  活成一个怪物,我对任何人都没有怨言,并且还心存感恩;活成一个怪物,对当下的人和事全力以赴,;活成一个怪物,我只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但是我肯定不会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如此便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活着活着就老了,活着活着就明白了,活着活着就真的由内而外强大且柔韧了,保持对生活的柔韧和热爱,因为那是此生活着的唯一路径。 有空多赚钱,没事少矫情,看书都比看别人脸色更有意义。 你说呢?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十篇
冯唐,诗人、作家。
初识他是因为《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讲述了“我”在青春期的躁动中迷恋一个叫朱裳的姑娘。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出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内心那种熊熊燃烧的感觉。这本小说改编后也拍成了影视作品。
《活着活着就老了》汇集冯唐2012年前杂文的最佳集成。根据杂文的内容归类为5个部分,分别是:活着活着就老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饭局酒色山河文章、择一城而终老、文字打败时间。
初读他的文字,惊艳惊喜,直白地写出来了他内心的写照,土味又有趣。如今再读,依旧是土味,却不觉有趣了。或许是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多,不再喜欢他那种或愤世嫉俗或粗犷直白的表达了吧!
撇开那些愤世嫉俗和粗犷直白的表达,冯唐还有一种精神,让我十分敬佩。那就是——勇敢。有一种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先吐为快”的感觉,至于说的对不对,读者是否认同,另当别论。
冲着这一份勇气,即使我不喜欢他的表达。但也强忍着不快,读完了它。
例如,在读《关于美女作家鼻祖的文字研究》时,有这样一句话:
此话,我十分认同。所以,他的有些文字表达不仅认同还十分欣赏。可对于美女作家卫慧,感觉他是带有偏见的。对于卫慧的文章只有结构完整的赞美,当然,卫慧的作品本身确实是带有较大的争议的。
如同他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书中记录的是,2012年前他所遇见的那些,有意思的书,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和有意思的地方。人过中年,不经意间就越活越老了,而越是年龄的增长,我们却越没有了说直话的勇气。冯唐却不一样,他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还是一身“骨气”,还是具有说直话的勇气。令人佩服不已。
有时想想,这样的人又何尝不是一种洒脱?因为他可以无惧社会的条条框框、是非曲直,甚至道德标准。主打一个“做真实的自己”。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批评别人不敢批评的人,写别人不敢写的小说。
在《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杂文集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最真实的冯唐,可以肆无忌惮地看最直白的话,肆无忌惮地跟随他闯荡剩余的人生。愿你也做一名生活的“勇士”。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十一篇
一个人应该用一生去明白欲望就是虚幻呢?还是用一生来追求一个又一个欲望的满足?
整书,除去冯唐对生活感悟的随笔和感想,我最喜欢这句话。诗人、作家、战略管理专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美国埃默里大学MBA学位、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华润医疗集团创始CEO、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成事不二堂创始人、董事长……除去各种title,你还剩下什么呢?
其实,世界本喧嚣,做自己就好。
在下半生过下一生,现实才是真正的超现实。
其实,冯唐感慨的活着活着就老了,我也有同感,尤其是这几年。看着身边的人发福的身体、花白的头发……突然发现,我们真的是,活着活着就老了。
至今,我还能清晰的记得,刚踏入校园的时光、刚步入社会的日子……一切都是那么的近……
01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冯唐野心大、功夫好,他的文字和野心密不可分。
很多道理,大道至简;翻来覆去得经得起推敲。
人斗不过物,有机物斗不过无机物,从某种意义上讲, 基督耶稣斗不过十字架,佛祖斗不过北魏造像,凡人要靠物品来理解和实现永垂不朽,万寿无疆。
李煜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文学,其实很了不起,和码字没有关系,和年龄没有关系,但是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
02
“若不能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
刚升VP的全副心思想升MD,刚升正处的全副心思想升副局,挣了几百万的想挣一个亿,挣了一个亿的想到创业板上市产品卖到美国去,一腔驴血,一脸大包,为了祖国和事业,何以为家?
然而,冯唐给出了更美满的结局,有六个锦囊,至于受不受用,管不管用,得看造化!
其实,在当下的社会,我们只要能够找到社会主义互助组,一起补钙、饮酒、扯淡,旅行、泡澡、混吃等死,不知老之将至。
做事要讲规矩,年轻人要学会等待。
03
“得志则行天下,不得志则独善其身。”
做事的态度:敬;
做事的效果:和;
做事的原则:恕和仁。
山高地厚,宇宙洪荒,我再抬头看蓝天,开始怀疑有命的存在。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暖心房。
文字里隐藏着人类最高智慧和最本质的经验。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十二篇
劳累了一天之后躺在床上,脑海里忍不住想起今天在书里看到的一个问题:人这一辈子,活得这么累,到底要挣多少钱才够呢?
或者换个说法:我需要挣多少钱,才能保障自己未来几十年能够过上好日子?
这个问题来自冯唐先生的书籍《活着活着就老了》,即使放下了书籍,我依然对这个问题耿耿于怀,虽然冯唐先生在这本书也有自己的答案,但我还是很疑惑。
这本书里对“挣多少才够”这个问题拆分成两个问题,一是挣钱的目的是什么?二是目的明确之后,量出为入,应该挣多少?
对于第1个问题的答案,挣钱的目的可以简单概括成以下三种:
对于前两种目的,想让自己衣食无忧,我们先要确定,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标准,如果只是简简单单能够吃饱喝足就行。
那就简单多了,我们只需要选定这种生活方式,然后计算出准确的金额即可;
如何计算呢?
我们按照衣食住行,包括吃喝玩乐等,按每年的花销基本上可以算出每月和每年的花销是多少?
按照我们能活到75岁吧,然后用现金流折现,算出我们该挣的数,挣到这个数你就已经足够了;
最后按照你预定的生活方式去花钱,到75岁生日的时候,你也就不剩啥钱了,如果死神不找你,你都是赚的。
如果是第3种目的,为了金钱带来的成就感和权利感,对于这个目的,你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要么成为社会精英,要么上富豪榜。
其实无论挣多少钱,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意外,天有不测风云,计算要用风险系数来调整一下我们的收入。
以上就是《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
对于冯唐先生在这本书里面说挣多少钱算够,按照他的计算方法,我觉得有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他的算法,只是我们个人赚钱的算法,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挣的钱并不仅仅是我们一个人在用,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有父母要赡养,有孩子要抚养,这中间很多钱根本就无法算出。
当我拿着这个问题,去问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时,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他们的回答大多为:能挣多少就挣多少,有谁嫌钱多的呢?只不过现实比较残酷,我们很难挣到目标中的金钱。
因此我并不赞同他说的这种挣多少算够的计算方法,我比较喜欢他说的那句话:人生苦短,继续任性,和好看好玩的人一起消磨时光。
至于挣多少钱,那就随缘吧,我们只需要尽最大努力去赚钱,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就行。
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里讲述了他遇到的各种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有意思的书,那些让他理解时间、培养见识、增长智慧的一切,都表达在了这本书里:青春、爱恨、读书、成事、欲望、人生等种种主题,每一篇读起来都是元气淋漓。
有些人活着活着就老了,有些人活着活着就成为了自己。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十三篇
劳累了一天之后躺在床上,脑海里忍不住想起今天在书里看到的一个问题:人这一辈子,活得这么累,到底要挣多少钱才够呢?
或者换个说法:我需要挣多少钱,才能保障自己未来几十年能够过上好日子?
这个问题来自冯唐先生的书籍《活着活着就老了》,即使放下了书籍,我依然对这个问题耿耿于怀,虽然冯唐先生在这本书也有自己的答案,但我还是很疑惑。
这本书里对“挣多少才够”这个问题拆分成两个问题,一是挣钱的目的是什么?二是目的明确之后,量出为入,应该挣多少?
对于第1个问题的答案,挣钱的目的可以简单概括成以下三种:
对于前两种目的,想让自己衣食无忧,我们先要确定,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标准,如果只是简简单单能够吃饱喝足就行。
那就简单多了,我们只需要选定这种生活方式,然后计算出准确的金额即可;
如何计算呢?
我们按照衣食住行,包括吃喝玩乐等,按每年的花销基本上可以算出每月和每年的花销是多少?
按照我们能活到75岁吧,然后用现金流折现,算出我们该挣的数,挣到这个数你就已经足够了;
最后按照你预定的生活方式去花钱,到75岁生日的时候,你也就不剩啥钱了,如果死神不找你,你都是赚的。
如果是第3种目的,为了金钱带来的成就感和权利感,对于这个目的,你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要么成为社会精英,要么上富豪榜。
其实无论挣多少钱,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意外,天有不测风云,计算要用风险系数来调整一下我们的收入。
以上就是《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
对于冯唐先生在这本书里面说挣多少钱算够,按照他的计算方法,我觉得有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他的算法,只是我们个人赚钱的算法,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挣的钱并不仅仅是我们一个人在用,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有父母要赡养,有孩子要抚养,这中间很多钱根本就无法算出。
当我拿着这个问题,去问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时,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他们的回答大多为:能挣多少就挣多少,有谁嫌钱多的呢?只不过现实比较残酷,我们很难挣到目标中的金钱。
因此我并不赞同他说的这种挣多少算够的计算方法,我比较喜欢他说的那句话:人生苦短,继续任性,和好看好玩的人一起消磨时光。
至于挣多少钱,那就随缘吧,我们只需要尽最大努力去赚钱,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就行。
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里讲述了他遇到的各种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有意思的书,那些让他理解时间、培养见识、增长智慧的一切,都表达在了这本书里:青春、爱恨、读书、成事、欲望、人生等种种主题,每一篇读起来都是元气淋漓。
有些人活着活着就老了,有些人活着活着就成为了自己。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十四篇
三毛曾说:“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人的心总是装着很多欲望,无从化解。
现在的人太多焦虑,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是拥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有可能是财富,地位,或者是权力,影响力。
于是,得不到的,想要更多。
归结起来,人的焦虑就源于想要做很多,但想很快看到成功的结果。
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看到更多是对生活本质上的无力,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
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
避难趋易,想不用努力也可以很快见到效果。
心无法真正地安静,总是更多的焦虑。
作为理性的成年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分清主次,找准自己第一时间最重要的事。直面核心,狠狠地逼自己只做这一件事。
这件事可能不是那种短时间就达到效果的,但是温水煮青蛙,点滴见功底,慢慢地,你的付出就有了殷实的回报。
而阅读冯唐的杂文,《活着活着就老了》给了我最好的答案。
如果所有时间是一大锅浓汤,我的生命就是一只苍蝇。尽管我只是一只渺小的苍蝇,但我要怀着对未知的敬畏和期待,飞进那锅浓汤,试着坏了它。
在经历了医生,博士学位,曾经是麦肯锡的合伙人,华润的董事,到50岁创立成事不二堂。
他给我的感觉是,没有太多用力的去生活,而是减少给自己过多的束缚和压力。
冯唐在风雨一炉满地江湖里写道,茶叶放进壶里,冲进滚开的水。
第一泡,浅淡,不香,仿佛我最初遇见她,我的眼神滚烫,她含着胸,低着头,我闻不见她的味道,我看见她刚刚到肩膀的直发左右分开,露出白白的头皮。
第二泡,我的目光如水,我的心兵稍定,她慢慢开始舒展,笑起来,我看到她脸上的颜色,我闻见比花更好闻的香气。
第三泡,风吹起来,她的衣服和头发飘浮,她的眼皮时而是单时而是双,我闭上眼,想得出她每一个细节,想不清她的面容,我开始发呆。
第四泡,我拉起她的手,她手上的掌纹清晰,她问:“我的感情线乱得一塌糊涂吧,你什么星座的?”我说:“世界上有十二分之一的人是我这个星座的啊。”香气渐渐飘散了,闻见的基本属于想象了。
茶如人生,需要有一定的器皿和途径将粗糙的自己提炼,泡出茶香,第一泡只是洗练,青涩简单,最粗普的味道,没有喝的必要,但如后面的程序一样,无论如何要经历这样的一段才可以。
后面的洗练,一壶一壶,可能越喝越香,也有可能越喝越糟糕,但是有什么关系呢,
闲庭信步,喝自己煮的人生茶味道如何都是由自己来承担的。
历经世事沧桑,才明白起起伏伏,悲欢离合才是人间常态。
人若无心处处闲。
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
余生最好的活法,便是心无多虑,事多量力。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第十五篇
书名:《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冯唐
初读冯唐的散文,就让人有一种这人在耍流氓,毫不避讳,玩世不恭,游戏人间一般的感觉。但是细细品味下来,发现这也是冯唐的一种饱受人世沧桑经过洗礼之后的返璞归真。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出道封神的经典散文集,不矫情,不虚饰,不计算,不讲道理,无所顾忌。冯唐坦诚讲述他遇到的各种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有意思的书,那些让他理解时间、培养见识、增长智慧的一切,都表达在了这本书里:青春、爱恨、读书、成事、欲望、人生等种种主题,每一篇读起来都是元气淋漓。
有些人活着活着就老了,有些人活着活着就成为了自己。
人的一生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们该如何利用好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生活,如何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意义和精彩。用好自己这块材料,和时间把酒言欢。
读冯唐,真的会有一种同感,人的一生挣多少算够?挣钱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享受着前人积累奋斗的果实,但同样我们也遭受到了前代人所没有的压力。挣多少算够?挣钱的目的是什么?书中将挣钱的目的概括为三:一、为了近期衣食无忧;二、为了有生之年衣食无忧;三、为了金钱带来的成就感和权力感;所以这就要问你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想要什么样的衣食无忧?普普通通,慵懒闲散的生活,满足基本生活是一种衣食无忧;穿名牌,喝好酒,开豪车是另一种衣食无忧。或者为了第三种目的,依靠钱呼风唤雨;大概算一下。
所以下一个问题:是撅着屁股使劲儿挣呢,还是调低对生活的预期。
分享一些书中的金句:
喜欢是暂时的,学业、前途、钱才是永远的。
饱暖之后,有效时间不够之后,人应该有点脾气。
生命太短,最没有意义的就是不情愿的重复。所以人生第一要义不是天天幸福,而是不烦。
要小心那些听上去很有道理的“歪理”。
在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不着调一点,生活会美好一点。
想一生过得好,多给别人一些自由。
三观不同的人,不必结伴前行。
你挺悲观的,但是不彻底,所以才拧巴。
世界观没有对错,但是有差异。人生观没有好坏,但是有的强大,有的弱小。没有被说服,坚持到最后,世界和人生就是你的。
心理上的距离需要保持。
要学会知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段时光都是最好的时光。
冯唐的人生自由、通透,没有精神内耗,在这个人人都在卷的世界,我们真的很需要一个清醒的人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也期待没个人都能从中读到自己的青春,认识自己的唯一,然后用自己的眼睛看花、看草、看书、看星星,看他人,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