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最后的棒棒》经典影评1000字

《最后的棒棒》经典影评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8 07:15:24
《最后的棒棒》经典影评1000字
时间:2024-11-28 07:15:24   小编: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一

在豆瓣,我很少给一部影视作品打五星,但这部纪录片,我想打十星。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而是震撼。导演自己出资,自己亲自去做了一年“棒棒”,还原了城市底层劳动者最真实的生活。即使是蝼蚁,也要有尊严,他们住的地方是即将拆除的危房,走进去像穿越回到几十年前,名字叫“自力巷”,似乎预示着棒棒们的心声,再苦再难也要“自力”。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二

震撼,震撼,还是tm的震撼,何苦牛笔克拉斯,当时看完就有自己拍一部的冲动,纪录片就得这样,生猛,残酷,一次次问自己,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有时疲劳,坚持不下去,值得一看,什么叫真正的底层人民的生活,明明自己很苦,依然看不得人间疾苦,只恨自己能做的太少,认真工作,努力挣钱,才能帮到身边人,帮到有需要的人,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三

片子非常接地气,平凡和苦难让灵魂颤抖,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拍摄中所有人都特别善良友好,老黄几年时间没办成的房产证,拍摄过程中几天就办好,而且工作人员态度热情,局长重视,并让工作人员送到老黄手中。呵呵!镜头让真相扭曲,可想而之如果没有镜头,苦难加倍!细思极恐!字数不够还不能发布。。。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四

真正要了解亿万普通群众的生活疾苦,就该是这样的纪录片。少些歌功颂德,浮夸吹嘘,多些真实写照,人情冷暖。真实不虚伪,可惜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这么好的纪录片沉下来了,只有这样的纪录片,才能真真切切的记录一个时代的变迁,一段历史才不会留下空白。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记录这些动力的资料,终会留在历史的记录中。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五

15年大学毕业 深圳工作两年后 来北京干起了最基础的类似泥瓦匠的工作 自以为认清了社会的真实面貌 看了追山人 翻了何苦的抖音更新 深入以后来到棒棒这里 前几年之前没曾深入了解也可能了解了却不想深入探索思考 皮开肉绽的直白景象铺在眼前 年轻的自己肯定会逃避 毕竟我连恐惧片都懒得分去精力 14年一年攒不够5000块钱的棒棒 让人破防而又警醒 方向 战略不对 永远是个棒棒 老石靠租房子月入过万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六

三四年前看过,无意见又刷到了!当时看完心中五味杂陈!孕育于特殊地理环境的一个职业,随着时代浪潮的变化,再无棒棒跻身之地。他们中有淳朴善良,亦有偷奸耍滑、好吃懒做的人。真实的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借助这种光影的方式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记忆,棒棒和一切现代生活的冲突与格格不入,刻画了棒棒生活中对制度壁垒的逃避和与经济困境的直白冲撞、社会资本再现的固化和异化、社会体验被剥夺感的形象。但环境就是这样,没有办法,从来都是人去适应环境,没有环境会反过来适应人。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七

奔着说让人泪奔的幌子来看这部纪录片,因为最近工作压力也大,感情也不顺利。就想哭一哭,很平静的看完了13集,我莫名的感叹故事中的每一个主角,最大的感受就是更能理解我的父辈,我的爸爸妈妈了。她们真的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辛苦。纪录片给了我很大的勇气,上天不会眷顾每一个人,也不是只吝啬一个人 ,每个人都在为某个理由活着,或者最简单的就是我明天要吃什么,我要睡在哪里。众人皆苦。底层人民的选择真的是几乎没有。告诫我必须要更加的努力,不要轻易的去嘲笑任何人。如果他们有选择,他们一定会做得比我们要好,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丢失善良和原则。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八

时代的真实一角。

向往美好生活是人的本性,然而为生活而疲于奔命是时代的悲哀,也是作为人的悲哀,人应该做人的事情。

老黄本性善良,勤劳,可以说代表了中国人的老传统,但却不能富裕,到最后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

人区别与其他生物就在于思考,要不断地思考,你或许会说老黄为了生活没有时间,是这个吗?

作为工具的教育应让位于作为人的教育。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九

“俯身看”系列纪实片,四分全给人文关怀。

这部自由制作的纪录片,素材画面不专业,细节挖掘欠深度,这些破破烂烂的棒棒们,穿梭在繁华里磨灭着岁月,与“充满乐观向上的氛围”针锋相对。城市越发展越无他们的容身之地,乡村的没落首选这些长年累月进城的力夫。

智识的大门永远没对他们开过,以至于他们生来就是专门和大大小小的幸运擦身而过的,即使劳作到死也并不能涅槃重生。

影片试图表达这些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可怜人,即使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今后又将何去何从。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十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流汗最多经历最坎坷的导演,身体力行,为了拍棒棒,自己成了棒棒,个中滋味感同身受,只有如此才拍出一部真实震撼的纪录片。看上这片就欲罢不能,为片中人物的命运牵肠挂肚。这是最真实的底层人,也有最高尚善良的人,但好人未必有好报,勤劳朴实不会换来圆满的结局。老黄就是这样一个老实肯吃苦的好人,但却屡遭命运戏弄,幸亏有何苦,才不至太惨,奋斗一生,家庭破碎,为了还房贷到老还在当棒棒,却遭病魔痛击被迫退休。老杭身患重疾,为了老黄却能潜入废墟,找回老黄的全部积蓄和证件。河南屡次想从牌桌上赢回美好未来,却只欠了一堆外债。老甘和老金相依为命,两人在床头床尾为了耗掉给的电话时间而互相打电话堪称全片最轻松黑色幽默的段落。安逸的生活限制了想象力,苦中作乐到极致才是生活。结局很好让人感动,原来导演才是天使,但这些负重前行的人们值得。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十一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流汗最多经历最坎坷的导演,身体力行,为了拍棒棒,自己成了棒棒,个中滋味感同身受,只有如此才拍出一部真实震撼的纪录片。看上这片就欲罢不能,为片中人物的命运牵肠挂肚。这是最真实的底层人,也有最高尚善良的人,但好人未必有好报,勤劳朴实不会换来圆满的结局。老黄就是这样一个老实肯吃苦的好人,但却屡遭命运戏弄,幸亏有何苦,才不至太惨,奋斗一生,家庭破碎,为了还房贷到老还在当棒棒,却遭病魔痛击被迫退休。老杭身患重疾,为了老黄却能潜入废墟,找回老黄的全部积蓄和证件。河南屡次想从牌桌上赢回美好未来,却只欠了一堆外债。老甘和老金相依为命,两人在床头床尾为了耗掉给的电话时间而互相打电话堪称全片最轻松黑色幽默的段落。安逸的生活限制了想象力,苦中作乐到极致才是生活。结局很好让人感动,原来导演才是天使,但这些负重前行的人们值得。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十二

一根棒,一伙人,一嘴地道的本地话,在纪录片之中到处都行走着。这样一群社会低端的人士,用自己的汗水以及对于生活最大的期望来支撑他们的理想世界。导演何苦,更是把自己融入山城棒棒这一大军之中,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记录下这样一群肩上世界理想的人们。

导演在拍摄之时,用一种真实客观的镜头来表达出老黄,河南等一群人士的真实生活,将他们的世界生动的体现了出来。在大街小巷之中,总嫩看到他们的身影,急匆匆的奔跑着。导演何苦在与他们交流以及生活之时,总能在他们的身上感受到底层人士的挣扎,对于生活充满无限希望的真切感受。用何苦的话来说,他们是最艰辛的一类人,是山城里存有一番理想的人们。

整部纪录片给我几分感伤,或许是他们那忙碌的背影与自己的亲人有几分相似,更是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这个社会带来的不公,以及充满理想的人,永久的歌唱着理想的大合唱。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十三

他们每天的目标只有活下去,他们因此有很多烦恼,却也因此少了很多现代人的烦恼。他们努力的想要活着,却又很冷静的面对死亡—提前打磨好的棺材、在一万块药费和“上山”中宁愿选择后者。他们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最朴素的善良,也不可避免的有着人性的弱点。我时常会怀疑生活的意义是何,什么才是幸福,而他们从未有此困扰,一碗猪脚汤就是幸福、有活干就是幸福。正如《人类简史》中提到的,究竟所谓的现代文明是否真的让人变得更幸福了呢?“幸福”作为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我真的很难对这个问题回答“是”。 再回到片中的人物,他们的境遇也很让我感概。老黄父亲本是教师,家中也曾是地主,一场革命就此让原本的“强”变成了“弱”,“弱”变成了“强”,他的一生有些《活着》中主人公的影子,只是老黄更悲惨的在于他好像一天好日子都没享受过。老甘两次被偷钱,也像是命运跟他开的玩笑。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十四

当看第一集的时候,感觉“何苦”何苦要亲自当棒棒呢?看下去觉得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亲自去扛,才可体会棒棒这个职业群体的艰辛与劳苦,片尾曲何苦并不优美的嗓音才唱的如此真情实感,令人动容。如果说历史是一本书,可能属于棒棒的一页可能已经翻篇,但是也是棒棒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把重庆挑进了新时代,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我也在反思,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到底在哪里?没有把握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永远的相信劳动至上,凭借自己的汗水挣钱的老黄感慨自己懂事太晚。老石凭借出租房屋挣得钱足够一家人的花销,但是我仍旧想要高呼劳动伟大,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钱更加珍贵,劳动人民的汗水比资本家的金银珠宝更加耀眼。因为何苦这一部纪录片我愿意称他为伟大的导演,以及没有露面的摄影小哥,在越来越多纸醉金迷的影视作品中,反映底层群众的纪录片尤其难的,更难得的是,主创团队与棒棒们可以一起吃住自力巷53号,一起回尘土飞扬的家。自力巷的拆迁仿佛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们的背影无法挽留,他们的故事值得品读。

最后的棒棒影评篇十五

要是我们顿时遗忘所有吃饭本领变成棒棒,我们会怎么做?

他们相比于我们,是哪些思想落后了?

先说这些棒棒:社会底层、生活贫苦、工作劳累、工资微薄。重庆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曾对棒棒有过大量需求,但现在生产力发展起来了,道路普及、汽车摩托电梯遍地,对棒棒的需求锐减,工价也极低。但就是有这么多棒棒守着老饭碗不寻求新出路,即便随意找个工地做半天苦力活,工钱低算50块钱也比棒棒平均一天30块的收入要好吧,那么多工厂和工地都缺人手。政府和社区没有帮扶介绍工作还算情有可原嘛,毕竟是10年前,现在我老家都有很多政府介绍来打工的贫苦凉山彝胞。那时候社会上怎么没有中介介绍工作就比较奇怪,这也是轻松挣小钱的机会啊,即便帮工地工厂介绍日结零时工,工钱100块介绍费每人10块也小有赚头嘛。大石做这个不好?可不怕河南赊半年一年的房租。

纪录片的后面集也有讲两个棒棒自己找活做,工钱更高,但过程崎岖。最后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