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杂写集》读后感摘抄

《杂写集》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7 23:41:01
《杂写集》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5-17 23:41:01   小编:

《杂写集》读后感:这本书包含了作者对各种话题的随笔和感悟,内容涵盖了生活、人性、社会等方方面面。通过作者独特的观察力和思考角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作者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见解。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简练,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读完后,让人感慨颇多,更加对生活和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杂写集读后感(一)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正清的随笔,都是出版于1980年代的再版,当时作者已经是70高龄。

随笔五本,涉及到为自己和他人图书写的的前言后续,国内外游记,对故人故事的回忆,对经济政策的看法,部分比如提倡乡镇企业等内容有些过时了。但是对社会学工作的传帮带、对职业教育的谏言建策这部分放在今天仍然值得思考。

但是作者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还是令人钦佩,和他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与写作一样知行合一。

杂写集读后感(二)

杂写集共分甲乙丙丁戊五本小书,书的装帧和封面让人感觉很舒服。每本一百多页,每篇有长有短,在不知不觉中就读完了,却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每本书的首页都写着这么一句话“用文字照亮每个人的精神夜空”。每翻开一本,就感觉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却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五本书看似没有关联,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五本书读起来没有那种紧张感和束缚感,感觉就像是一位老者在娓娓道来其所见所闻,打开了一个新的观察社会的视角。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真的是一门杂学,涉及各个方面,能看到这些小文真的挺难得的。 愿文字照亮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夜空!

杂写集读后感(三)

首先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非常欣喜的,因为我特别喜欢这种碎片式的写作方式,比如席慕容的《成长的痕迹》。浅显易懂,饱含思考应该是这本书的标签,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下笔,笔耕不辍,才能带来这么美好的文字。每个时代都不缺乏思想大家,但缺乏费孝通这样娓娓道来的中国文人。

为什么说是非中国式的思考呢?作者身在异国他乡,但坚守初心,不是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人的一生总得坚持些什么,身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必须遵守一些规则,但是希望我们保有质疑,用一种开放的眼光去思索这个世界,才是我们人类不断向前走的动力。费孝通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去思考那些非中国式的外国经历,向读者展示,有那么一瞬间我特别感动,就在这些质朴的文字里。

希望我们都有机会走遍祖国山川,异国他乡,在平凡的日子里书写着感动。

杂写集读后感(四)

从“一九八二年的七月廿日”到“一九八七年的十二月十日” 组合成了甲、乙、丙、丁、戊五册《杂写集》。

在作者的这些边边角角、不被归类、不易归类,此前未被太多人注意到和诠释理解的小品文字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中国文人学者的生活以及跟他的职业融为一体的情趣和乐趣,这也是一个中国文人真正的整体性样貌的生活和存在。

作为一个擅长写作的文人,费孝通借助文字的自由书写而完成了人生境界以及自我人格的升华。

在书中可以看出其对时代事物的变迁、对社会变革的感慨,洞悉世事的敏锐力,文章皆朴素易懂,意味深长。

人的一生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经历,着实让人羡慕,愿你我的一生都能够精彩。

杂写集读后感(五)

在阅读杂写集之前,并未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作品,只是了解作者相关生平和作品,一直以为作者是历史书本上的人物,作品一定晦涩难读。但在读完杂写集之后,发现并非如此。收到书后发现是装订成五册的小本,开始觉得奇怪,后来理解了编辑的用意,我都是闲时读几篇文章,方便携带翻阅,更重要的是文章的内容浅显易懂,文章内容举重若轻,不跟你吊书袋,不讲高深莫测的理论,寥寥几句就能将一些社会议题分析清楚明白,即使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也能用很浅显的语言讲出来讲清楚。这些都离不开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以及西方理论学习的培养,同时也能感受到费孝通先生自己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和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

本书涵盖内容丰富,从世界各地的游记,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革,重大议题等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最让我感觉印象深刻的还是作者关于教育方面的见解,尽管是三四十年前的见解,放到现在依然具有指导教育意义,老一辈知识分子眼光独到,让人佩服!

杂写集读后感(六)

拿到书的第一印象是,这装帧好怪!虽然这么多内容分成5小册很便于携带,但这个外面的封皮实在有点撑不住场面。好在审美上还是好看的,很简单,没有花里胡哨,也符合作者的定位。

内容上,虽然我很敬佩费孝通,但诚实地说,这本书的质量并不是每一篇都值得称道。开头的甲乙两集是最好的,既有作者的真情流露,又有恰到好处的学术思辨,对于读了《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经典之作后还意犹未尽的读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补充。然而到了丙丁两集质量就有所下降了,主要表现在开始加入了诸多为其他人(或自己)写的前言和序言,而不客气地说,这些前言和序言是比较泛泛而谈的,不值得单独拉出来成集。还有些类似散文的文章却没有得到散文的精髓,读下来毫无亮点,要不是作者还有基本的文笔在下面撑着,实在要读不下去了。我读到这两集时,都在想,这怕不是为凑字数来的?好在最后的戊集有几篇又回到一开始的水平了,挽回了一点我失望的情绪。

全书读下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开始作者关于澳大利亚的见闻与思考,实在让人耳目一新。他推广猕猴桃、酒等各类乡镇产品的文章,也给我留下了另一种无关赞扬的印象。若将这五册中值得反复品味的文章单独挑出来合为一集,我很愿意给这一集打五星,可惜……

最后,本书的编校质量似乎并不上佳。丙集第42、43页多次把liquor打成liguor(意为英文中的烈酒),不知道liguor何以为烈酒?还有好几处我感到有语病,这不是语言风格能解释的。如果当年的用法在现在看来是有语病的,那么编者应该在相应位置出脚注以说明。

杂写集读后感(七)

在备受欢迎的移民国家里,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人移民的s选国家之一。可它曾经却是一个非常大的囚犯流放地,还被嫌弃为“一无所取”的地方。 眼看土著民濒临绝灭的境地时,病死的病死,饿死的饿死,澳洲是如何逆天改命的? 1788年1月26日,di一批欧洲人进入澳大利亚大陆时,那时候总共就1030人,30年后扩充到3万人。150年后,入境的移民超过740万人。 自di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47年起,入境移民开始大规模增长,到1950年就翻倍到800万人,,20世纪60年代突破了千万大关。 但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偌大个国家却不是人人都能搬进去的,早期它可是英帝国拿来利用囚犯无偿劳动的殖民地。 而当时流放囚犯的杰克逊港,后来却发展成澳洲最大的都市悉尼。 在那样的困境里,澳洲的经济发展到底是怎么突破的? 一,欧洲移民在澳洲建立囚犯流亡地后,为了生存,不能老是靠外来的粮船接济,于是就开始发展农业种庄稼,但是土地不多,他们就在山凹找到越过大青山的缺口,筑路通道。 山外的沃地不仅提供了粮食的产地,而且为di二个图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他们解决了用羊毛这个特产去换取海外供应的生活必需品。 三,他们在新南威尔士的巴瑟斯特发现了金矿,从而改变了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大量的矿藏输出一度让澳大利亚成为世界di一位铁矿石产出国。 经过这几次的经济突破,人民的生活一步步提高,甚至人均国民收入曾在各国比较表上占据领先地位。 这段历史描述,以闲散的笔触,在《费孝通杂写集》甲集里徐徐道来。 费大师第一次跨越南北半球,坐了19个小时到达澳大利亚,因为新奇,也为了打开眼界,他在澳大利亚访问了三个星期后,觉得不够,又继续深入了解了一段时间,写下了五篇关于澳大利亚的日记,收录在了这部杂写集里。 这部杂写集分为甲、乙、丙、丁、戊共5集,记录了从1982年7月20日到1987年12月10日的生活和经历,并出版。 而我们从这些小品文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文人学者所代表的那一代人整体的生活样貌。 费大师作为卓越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通过自由书写,流露出他独立的思想和自我人格,表达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不做作。

杂写集读后感(八)

最早是在学校知道费孝通老先生的,他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迎面而来浓浓的学术气息和严肃感,让我这个门外人对其仰望。

这套《杂写集》 让我们得以看到这位学界泰斗生活中的一面:热爱、坚持写作的原因;与亲友往来的记忆;记录出访他国或国内考察一路的所见所闻,言语温和有趣且语重心长;对学术奉行勤研究重实践积极落到实处的坚持;常怀国民当下和未来,已至颐养天年的年纪依旧努力释放光芒,足见老一代“知识分子”的赤诚和风骨。

老先生在《忆<少年>祝商务寿》中提到他热爱养成写作习惯是受《少年》杂志的影响,之后数十年笔耕不辍,除耳熟能详的《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颇有盛名的著作外,还有许多,供后人学习的成果不可谓不丰。

他的文字通俗易懂满含情愫,笔下的好友和前辈师长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老一代人身上无私奉献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执着和纯粹;他的字里行间尽显广阔未来的诗景和自信,正视发展道路上的不足和困难,就教育改革,培养人才,乡村经济等方面有自己的观点。

在老人发挥余热这个方面,他不止鼓励更是身体力行,七十五岁了还为自己设定了很多目标:做社会调查,带出二三十个博士研究生,发展社会学研究,为国家四化建设一直干到不能干为止。

这套书除了专业内容外更多的是充实有画面感的生活气息,从幼时到老去,他走过动荡奔赴和平,对这片土地的爱越发坚定深沉。

杂写集读后感(九)

知道或者了解费孝通,大多数人应该都是从《乡土中国》开始的吧。这本如雷贯耳的著作,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内容的确有料。就我一个门外汉来讲,看得都常常有恍然大悟之感。

当然,这次主要还是谈这套杂写,相较于费老知名的那几本著作,这套的确没啥存在感,而且,就内容来讲,的确名副其实的杂写,各种小文章,多为有感而发或者应邀所写的序文之类。如果要说文章有多好,那并没有,毕竟费老是专业人才,写文是副产品而已。但是从这些杂写中,可以看出费老是一个为国为民,值得尊敬的人。

如果说,看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等专著是了解费老的学术,难么这套杂写,更能看出费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首先就是,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它以“认识社会,认识中国”为终身目标,他也做到了,对于社会学研究,必然会有一些敏感话题不可多说,也有人劝他弃笔焚稿,一生可保。但是如果他照做了,又何以成为真正的大家。

其次是看到小时而引发大思考的能力,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中英两国知识分子不同走向,想到为什么人家工业革命了而我们却闭关锁国了。喝到猕猴桃酒,想到如何提高猕猴桃产量及质量,对我国原产的猕猴桃却在新西兰出了名,提出了自己关于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想法(也是近几年,国产猕猴桃有点起色了,不得不佩服其光高瞻远瞩)。等等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是看到啥都能进一步展开联想,以及如何运用。

最重要的是,重视知识以及教育,多次提及当时的教育弊端并提出改革建议,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以古稀之龄,坚持在一线调查,并亲自带学生。不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在其他领域,也一再强调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每每结合实例,突出知识与教育是重中之中。

当然,还有些零零碎碎的,比如喜欢写打油诗,老是自嘲自己胖之类的就很生活化,但是,无论到哪,看到啥,总会想到如何对国家发展有利,是真正的爱国情怀,真正的为国为民。

以上种种,不一而足,读杂写,真的体味到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而也正是有那么多费老一般一心为国的人,才让我们能在那不堪回首的10年浩劫之后快速恢复,以致现在终见伟大复兴的曙光。

杂写集读后感(十)

记得多年前翻看《乡土中国》时的感触是——这是一本寄予了该书作者对于中国近代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以深切考察和高度关注的学术佳作,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契机让我真正认识了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时隔岁月的沉淀,今天再看费先生的一系列著作已然有很多更加成熟的印象与收获,而这也恰恰证明了他的作品所具有的那份经典不衰的魅力。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其实是每一位中国人多少都应该掌握和摄取的内容,了解过去意味着我们对于本国历史抱有尊重的态度,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应当庆幸有费孝通先生的正确指引,正是因为他在钻研与探索道路上的不断努力,使得我们认清了曾经发生过的种种本质与真相。

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杂写集》是区别于费先生其他专著的一部作品集,这部厚度不大的甲乙丙丁戊丛书,真实地像我们展示了费先生人生之中大大小小的横截面,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位大家在思想认识、精神品质等方面的闪光之处。

其实阅读《杂写集》的过程是相当轻松的,尤其是当你忙碌完一天的工作之后,沉浸式的坐在书桌前打开这本书时,你可以不自觉地跟随着费先生的笔触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从甲集开篇中的澳大利亚之行——一段南半球的异域之旅,到戊集中对于当下社会话题的探讨,每一部书中的每一篇虽然文字不多,但却极具话题性和思考性,凝练的思想跃然纸上,全然不是那种流水账式的应付文字,而是饱含了作者对于所提话题的一种反思与总结,区别于那些泛泛而谈、言之无物的陈词滥调,费先生通过自己的认识真正将所思所想所获清晰地摆在了世人以及读者面前,不避讳问题的优劣长短,不遮掩自己的真实态度,不媚俗于传统的局限,尤其是在对一些书籍、人物上的感触,是持有一种强烈且客观的情感特征,所以使得整部作品的质量并不亚于其他专著的高度。

善于从一个横切面看待问题,进而延伸至更大的视野与范围,这是本系列给我的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例如从一个区域、一种现象、一件事情谈起,通过客观描述其本身,表现出其浓厚的治学与探究态度,也彰显了一位资深学者从浩瀚的资料与现象之中善于发现并研究的独特敏锐性,在长期养成的洞察力面前,横切面背后的现象与规律昭然若揭,并不再是那种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不易察觉之处,而是被费先生清晰地揭示了出来,有些时候直指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同时还能上升至一定高度,将其所具有的意义与影响延伸至更多的领域内,从而带来一种较为广阔的思考范畴,这也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可以用新的方式看待问题的正反面,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能看到,费先生面对于他所处时代的一些问题时,在不回避当前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总是能够辩证的考虑这个问题可以伸展的空间与选择,尝试证明其他的可能性意味着不拘泥固有的传统,同时也是推动变革与发展的原生动力。

透过这一篇篇文字去看费孝通先生,使得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费先生宝贵的精神品质,对于往事的追忆成为了这位老人生命的一部分,对于故人的怀念、对于尚在治学之路上的追求,费先生始终保持一种人性化的关怀视角,他善于体察历史与个体变化之中的细微之处,凭借着具有说服力的事实,遵循于对它们的把握。如果说《乡土中国》这样的著作是他所打造的里程碑,那么《杂写集》的出现更像是在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次休憩站,在这里驻足停留所收获的风景,也是同样十分美好的回忆。

当下的我们已适应了多元化的世界与社会,经典对于我们而言其实更加的重要,当我们对未知的人生感到迷茫与疲惫之时,不妨可以从经典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就像这部《杂写集》一样,它带给了我们许多的期许与帮助,也将会使我们永远的铭记费孝通先生一生的光辉与闪耀。

杂写集读后感(十一)

费孝通老先生的《杂写集》一册共五本,目前只读完了甲乙两集,简单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这部册子原即为老先生所编著,收集了老先生1981年至1987期间所写的一些杂文,包括游记、回忆录,或者是为某些作品的提序。老先生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已逾古稀,一位古稀老人,仍提笔耕耘,他说“不写文章,就会手痒”。

我总觉得那一代的学者,身上总带着一种“谦卑感”,我对谦卑这个词的定义,很难定义它的褒贬边界。所谓褒义的“谦卑”,是指我感觉他们对于学识的研究是很刻苦的,毕竟都是吃过苦的一代人,并且他们是严谨的,是走入到土地里,走入到人民中的。费老自己就说,他所做的基于社会人类学基础的中国农村的研究,就是主张“要亲自到农民生活中去进行农村调查”,他也发出疑问:“现在有多少人是看见了经典就崇拜,觉得引几句别人的结论就可以解决问题?”。

不可否定,现在这种风气越来越重了,到处可见经典作品的一些名句被分享出来收获很多点赞。很多人都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经常被引用来隐喻对生活美好的象征,哪曾想到那是海子生命的绝唱,也有很多人学习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篇名句“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布恩迪亚上校为何会被执刑?而冰块在整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所以当我去阅读这样老一辈学者的作品的时候,我总感觉到踏实,我知道他们所书所写皆为自己肚中笔墨,而不是一些华丽的东拼西凑的二手文化。从费老的文章里面可见其真知灼见,无处不闪耀着社会人类学者对于生活点滴引发的宏观视角,比如说从自身的年岁渐长会去思考到社会需要如何安置随着我们这一代壮年劳动力的增加而带来的那些“体质未衰”但却不得不退休的老人?比如说从多年前美国兴起的一个所谓叫jogging的运动,其实也就是慢跑,他也会由此去思考美国社会劳动力构成的变化,其实我们近两年的“健身热”也是如此,我们的社会很大一部分的体力劳动转变为由脑力劳动了,但是人是动物,是动物就需要运动,由此多余的运动量就会转移到“健身”上。

这些思考在我看来已经成为老先生的一种习惯性思维,从点到线到面,延展出去就是一个社会议题。这样的思考深度,可能真的要看完《乡土中国》才能真正感受到吧。

而对所谓“谦卑感”我自己的另外一个感受,就是经历过那段时期的学者,总有一种不时自省的习惯。比如在文章中,经常能看到费老还是会去引用某一些方针政策来解释自己的观点,或者时不时地对自己某个观点再做一个补充说明,在我看来基本可以归类为“创伤后遗症”。这部分不宜再展开说,懂的都懂。

乙集最后,费老提到朋友劝他少写少说,小心“言多必失”,但他的想法是——我主观上总是想“直道而行”,客观上有什么社会后果,我不敢说,让别人和后世去议论可也。

如果现代人在网络上发言,能多点上述这般的“谦卑”,我想网络世界会干净舒服许多。

(后面看完其他几本,会继续来补充)

杂写集读后感(十二)

在费孝通先生的作品序列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然是《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乡土重建》,而《杂写集》少有提及。各中缘由很好理解,前几部著作属于中国社会学开山性质的经典大作,不仅提出了“差序格局”“熟人社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为后人广为应用的学术概念,更是创建了中国农村研究的许多理论范式和制度框架,而《杂写集》只是费孝通先生信马由缰写下的一些难以被归类的文章。

《杂写集》共有甲、乙、丙、丁、戊五册,是费老从1982年7月20日到1987年12月10日这五年间的所思所想。这些文章包罗万象,在没有专业规范和学术追求的拘束下,反而更能体现费老的真情实感,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中国文人学者的生活以及跟他的职业融为一体的情趣和乐趣,这也是一个中国文人真正的整体性样貌的生活和存在”。如果说《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著作让我们领略了费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伟大的学术成就,《杂写集》则让我们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费孝通,这部著作就像是一块拼图,与费老的其他著作一道,拼凑出更为完整、更为生动鲜活的费孝通形象。

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思想随笔,费老的语言和文字都是平白质朴的,像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者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向我们讲述深刻的道理和人生的智慧。这让我想起了瞿同祖老先生,在读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时,也是同样的语言风格,侃侃而谈,十分随和,内里却是十分深邃的学术思想。

我认为,评判一个学者学术水平的优劣高下,大概可分三等:下等者套话连篇,却无甚创见,甚至文不成句,读来令人味同嚼蜡;中等者有一定学识,字里行间却偏爱卖弄,堆砌大量理论大词,外行人不知其所言,内行人也常感困惑,文章甚或沦为自说自话的自娱自乐;上等者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文章众人皆看得懂却自叹写不出,字词之间举重若轻,然理论创见皆汩汩而出矣。

依次分类,费孝通先生的文章显然为上等中的上等。《杂写集》浅显易懂,风格简明,费老既没有过多引用舶来的西方理论,也没有刻意卖弄渊博的古典素养,而是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地,敏锐犀利地发现隐藏于其中的草灰蛇线,进而用最直白的文字表达最深奥的理论,用最简单的话语讲述最复杂的道理,真正是“于平淡中见波澜,于细微处见真章”。

杂写集读后感(十三)

这套书刚到手的时候,精美的装帧就吸引了我。简洁素雅的封面设计,以绿和白为主色调,最妙的是依甲、乙、丙、丁、戊集的顺序,颜色形成了渐变,可谓是有巧心了。

书名为“杂写”,内容名副其实,是题材各异的即兴文章。有出访的游记随笔、各种书籍序言、悼词、诗作等等。许多是应报刊文章之邀所作,还有不少对当时社会经济现象的感言,以及作为民盟成员参政议政之言论。文章虽杂,也让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这位文人学者。我对其中关于教育的文章颇感兴趣。

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1910年出生于江苏吴江县,按其自述所言,从蒙养院(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到留学得博士,受过当时正规教育的全部过程。

他出生在一个重视学校教育的家庭,父亲是公费留日的留学生,回国后开办了当地第一所中学。而母亲则创办了蒙养院,费孝通4岁就在这里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6岁入吴江县城第一小学读书,后转入振华女校。振华女校是母亲的朋友王季玉女士办的,她是留美的生物学家。费孝通很怀念在振华女校读书的日子,也非常感谢季玉先生的教育。他说他最爱读的书是《爱的教育》,正是因为幼年在振华学校里感受到了书里所写的“爱的教育”。振华女校出了不少杰出人才 ,女物理学家何怡贞、何泽慧姐妹,以及作家杨绛当时都是他的同学。

1923年,费孝通转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高中毕业后升入东吴大学,入医预科。当时他想当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后来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弃医而转学社会学,因为学好医只能治一人之病,学好社会学才能治万人之病。他的这段经历让我想起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当时民族危亡的背景使拥有爱国救国之心的知识分子,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1930年,费孝通来到了北平,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但当时的眼睛大学并不能满足他的愿望。1933年毕业后,他又考入清华大学跟随一名俄籍教授学习人类学。

1936年秋,费孝通去英国留学,师从布·马林诺夫斯基学习社会人类学,他的同学中有后来的“肯尼亚国父”肯尼雅。在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他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从蒙养院到博士,纵观费孝通的求学之路,我们可以想见他的学术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按他自己的说法,是经过按季按年的考试,捉急循序地熬过来的。而且他不止精通理论,还特别注重实地调查。可以说,正是有了大量扎实的调查资料,才能写出《江村经济》这样的经典著作。

费孝通关于社会学的大部分经典之作都是在1949年前完成和发表的,比如1939出版的《江村经济》,1948年出版了《生育制度》《乡土中国》。1950年,费孝通参加国内的民族工作,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访问调查,这一时期行政组织任务较重。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划为右派,后来又经历了十年浩劫,这段时间他主要的学术活动是翻译,社会学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直到改革开放后,言论环境宽松起来,费孝通才能着手重建中国社会学。社会学停顿的30年,对费孝通来说正是他的黄金学术时间,然而因为外部政治环境的原因却荒废了,不管是对个人以及国家,还有社会学这门学科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因此,在《杂写集》中,费孝通也常常感叹自己年纪已老,时间精力都再难投入到一线社会学研究中了。 但是作为知识分子,得益于正规的系统教育,他十分了解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民盟的成员,他也为教育改革积极建言献策。他认为应肯定知识分子的地位,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丰富社会的智力资源,这样才能人才辈出。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精简编制,治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之乱象,办学要讲效益。他更是呼吁重视职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这些言论到如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杂写集读后感(十四)

《杂写集》是费孝通先生多年杂文的合集,这里不仅包括时下的评论,也包括随心所想,还包括给友人书籍撰写的多篇序言。当然,文章种类众多,有些无法归类,却难掩费先生闪烁其中的人文关怀和坚韧特质。费先生拥有多重身份,他是兢兢业业的社会学家,是谆谆教诲的老师,是谦恭勤奋的学生。

作为社会学家,费先生对于中国社会和政策也有独到的看法。在杂文里,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他关心国家,关心民众。在书中,他多次强调乡镇的重要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重要性无需再提。但,如何在农村发展特殊的本地产业?费先生多年前的思考能给我们启发。他写了《漫谈猕猴桃》,又写下了《四上瑶山》,从猕猴桃之间看到农民和乡村新的可能性,这都是为了呼吁国家重视科技,重视农村产业的发展。其实,这些想法都相当有前瞻性。来往一生,他关切人民,关心农村。即使是70岁高龄,他仍积极实地考察。他强调,“我们还得要学习他们早年的这一批人所代表的学风,搞实验,搞调查研究,不能靠坐在房里说话,不能单单靠书本来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老师,他的眼光十分长远。他热爱写作,“一旦养成了这种写作的习惯和爱好,要改变它也不容易……真如上了瘾,一时不写,手就痒痒。”。1928年,他高中毕业,升入东吴大学,攻医预科,想成为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后受进步思想影响,开始从事社会学,一生著述无数。文字承载了他的思想,并让那些灵魂长远地存留下去。我们应该感谢文字和书本,它们让历史上伟大的精神继续活着,继续播撒智慧的种子。

教育水平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费老先生关于教育的观点也十分超前。他说我们不能重高轻普,不仅要重视学而优则仕,也要注重职业教育。费老先生以自己为例,他说在苏州的振华女校,有一位老师是归国硕士,毕业后毅然回国教书。他认为师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了优秀的老师,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非常枯燥,因此国家应该大力抓师范教育。此外,他还提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可是现在呢?

作为一个学生,他接下了前辈的火炬。费先生对我们来说是大前辈了,但面对他的前辈,他仍然感慨不息,感叹老师的坚持和学者风范。在他成长的路上,有诸多师友互相扶持。费先生说过,自己要书写到生命最后一刻。我想,这种精神是一种传承。在他的生命里,将生命燃烧到最后一刻的人并不在少数。这种精神就像一盏灯,持续引领愿意跟随的后辈人才。肉体会衰老,大脑却不会同步衰老,多的是精神矍铄的老年人。他们言谈间的热情和精力,让人诧异其年龄。然而,年龄说来本就只是一个数字。

除去这些身份,他还有很多故事。他多次出国访学,并记录了观察和感想。我们发展自身,不能只将目光投给自己,而是要多方努力,从别人身上学一学,在别人身上看一看。

在这本书里,有专业性较强的社会学知识,也有平易近人的个人见闻。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费先生作为社会学家的一面,也能看到他作为民盟党员的一面,更能看到他关心的层面,以及丰富的情感。

文章中,费先生这样娓娓道来,谁又能不感受到一阵亲切,而后又有些微愧疚袭来呢?

杂写集读后感(十五)

本书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于“一九八二年的七月廿日”到“一九八七年的十二月十日”所写的甲、乙、丙、丁、戊五册杂感集子,即《杂写集》。

费孝通之所以所以选择学社会科学,在于他觉得这才能治万人之病。他一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是认识社会,认识中国。

费孝通百读不厌的书是《爱的教育》:“一个人的基本习惯,大多在儿童时期养成,抓品德教育必须从小学抓起,很多良好习惯甚至还要早些,幼儿园里就得注意培养。”

古语有云:“一岁看大,三岁看老”。孩子的教养必须从小抓起,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

诚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费孝通在本书中还提到了他的“老人守则”:

一,要活到老,学到老,力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面貌,业务水平。

二,得之于社会的,要还之于社会。

三,确保晚节,力求在永息之刻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四,天天锻炼,力保健康,争取长寿。多活些日子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多为国家,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不要成为社会包袱,这个对大家有用的人。

五,为儿孙做个好榜样,不要为他们的物质享受多费心计,要从怎样养成他们靠自己力量克服逆境打算。给他们财富和地位作遗产是害他们,不是爱他们。

六,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培养好接班人。把历史看成没有止境的接力赛跑的跑道,接她好上班,传好下班,乐在其中。

每次看到老一代学者们,在学术自述中始终秉承“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的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总有一种睹物伤怀之感。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无利不往来,能做到坚守一颗淡定而从容的心,不随波逐流,实在太难了……

苏格拉底曾说:“要小心因碌碌无为而产生的空虚”。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了解到老一辈科学家的伟大之处以及继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意义之所在,守住初心本色,充实自我,砥砺前行,方得始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