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至味:茶客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至味:茶客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3 06:50:27
《《至味:茶客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8-13 06:50:27   小编:

《至味:茶客故事》这本书通过讲述茶客们的故事,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故事中的人物各有特色,却都对茶情有独钟。作者通过这些故事,向读者展示了茶的独特之处,让人感受到茶的醇厚和深远。这本书让人领略到茶的至味之美。

《至味:茶客故事》读后感第一篇

洞见世态,捂热心境,有趣的人生,其中况味读来感同身受。点滴的收藏,遗落在时光的美好,遇见,重逢。硬质的人生,物质的纷杂里,有一方心灵的呼吸吐纳。一盏清茶,化解了自己,融通了世界,接通了回忆与过往。我们还有多少坚守,只为一件事,能专注,在光怪的世相,喧闹的信息洪流中,一份坚守确实难能可贵。

《至味:茶客故事》读后感第二篇

人生如茶,一则则的故事,看似意趣简单,实则皆为人生,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茶客的谈笑间,也引出很多茶品知识,以前对茶的认识仅限红茶,绿茶,只知喝茶提神,加班时常泡绿茶,但却从未认真研究过茶品,茶色,看完才知道,茶界博大精深,值得一读。书中主人公大多孤独,失意,尤其在当下,孤寂的心灵比比皆是,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好书!

《至味:茶客故事》读后感第三篇

从目前市场上茶叶相关题材的书籍来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茶类的知识传播,包括农学、茶叶历史、文化科普类读物,另外一类是关于茶叶散记——寻茶之路、品饮感受以及上升到茶叶美学层面的茶道,就小说来表现茶叶题材,比较知名的是杭州作家王旭烽老师的茶人三部曲,写作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表现的时代从清末、民国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代关于茶叶题材的书籍也有,但着笔于各类喝茶人的笔记故,以茶叶为主题的短篇系列小说,应该是图书市场上没有的。

本书表现的众多人物是当代茶客(茶叶爱好者),小说也是主要围绕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为茶叶品饮大国,全国各地有众多的“茶人”,能有一本专门的题材来表现他们的生活,会存在市场接受度。

作者虽然不是茶叶从业人士,但爱好茶叶多年,业余钻研各类茶叶,虽然在专业上很难做到精深,但触类庞杂,对各种茶叶都略知一二。在平日生活当中,无论是实体的茶馆还是虚拟的网络,全国各地都有不少“茶友”,正是这些众多茶友的日常接触,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片段,放到当代社会环境下,常常会有不少意趣,积累了不少素材,才萌发起以茶叶为主题,以小说为表现载体的创作思路。

本书大多篇幅是写一些茶客以及围绕着茶生活中的世俗百态、人生况味,也有几篇关于老辈茶人传奇,在行文中尽量做到以茶起意,意在茶外,每一篇的成文能切入一个话题。我把它称之为茶叶笔记小说,因为主要内容大致能分为两类,一为世情,一为传奇。这两者不是对立的,普通人的生活,某一刹那,也有传奇的一刻。古代诗歌常常能看到特定的意向,“独钓寒江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种特定的意境或者生命体瞬间的意像,背后的故事可能非常有意思,再铺开来写,就是一篇篇小说了。

《至味:茶客故事》读后感第四篇

先把水烧开, 再加进茶叶, 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 ——千利休

大雪节气前夕断断续续地读一本书,《至味:茶客故事》。这是一本小切口且趣味性很强的小说集。比方说,你是茶客,正好读到共鸣处;反之,则大可当传奇小说来读,又能了解到茶知识茶文化;吃货也可以一读,比如书中第一篇《茶卤》中茶叶蛋的制作,就能读得你口水直流。但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去写下几句评论。可是我写了,因为这本书,也能说因为现在喝着茶而得以有片刻完全平静的时间,从虚假的繁忙逃离去想一件很漫长的事。

20年前,上大学那会儿,因为文学社而认识一位来自常州溧阳的学长。其间我们的交往不是不多,而是很少。我们俩都是性情孤僻的人。按说,等他毕了业,我们的交往就算结束了,尽管我在他的毕业留念册上留了言,留了我姐姐家固定电话。

等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记得是从初夏开始的,一直没有头绪,像南京江东门上宝村垃圾堆里游荡的苍蝇。7月,返回家乡暂住姐姐家。在姐姐家接到过学校通知我到中国人民银行泰州中心支行去联系信用联社实习的电话,实习回来后又接到同班同学打来过一个电话谈论了信用联社考试的事。我期待有找我的电话,也其实是眼下冠冕堂皇呆在家乡的理由,尽管这样的电话很少,总共不会超过三个。有一天,姐姐的婆婆终于接到了个电话,是找我的。

当我快步走进房间来握住固定电话的听筒,完全没有可能带给我好运气反而更期望的电话,我记得是秋天,后院的葡萄熟透了。

“我王斌泉呀——”

不是信用联社或学校打来的,而是学长,他想到了我关心关心我找工作的事的。我顺便问了他在南京工作的情况,他说他在银行的柜台岗位,没编制。其实他所厌倦的恰是听筒这一头的我所羡慕,但又因为某种自身原因却永不可能获得的。

后来好像还打过一次电话来,是姐姐家里接到转告我的,但那时的我已离开家乡到了苏州。他也已离开了南京北漂,后来又去新疆。电话也许是在北漂的一个烂胡同里打过来的,长着杨柳树的胡同。

接下来移动电话开始普遍。从此再也没有了人打固定电话找我。

时间走到2013年,当初的校园已经是南审的一部分,而文学社还存在着,并且是它成立30周年的日子。梧桐树和临毕业前粗大树干上刻的数字也存在着,但我忘记数字到底是刻在那一棵树干上了。因为文学社纪念的缘故,让走散的人中的一部分又得以文学的名义重聚、联系。总之,到了2014年学长又和我取得联系,并在苏州徐家浜见上面。 学长目前从事的是房地产,常要熬夜,也自然爱上喝茶,从喝茶又到藏茶。也就是说学长成了茶方面的专家,而我对茶是狗屁不懂,我喝白开水。

但学长常寄茶给我,普洱茶、霍山黄芽、大红袍、小青柚、古树老茶。我照单全收。没闲空喝白开水,有闲空,跟日本茶人的千利休说的一样,“先把水烧开,再加进茶叶,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就这样,我在工作午休时喝茶。学长也寄来他写的书,我看他的书,也看茶叶在开水中慢慢泡开,绽放,慢慢沉浮——书中的堂姐是失意人,老于失意人,巧生失意人,冯科失意人,森伯失意人,微商失意人……写诗的失意人,炒股的失意人,吴不可失意人——他们全在杯中。这些人的失意归根到底,实际也是作者即学长的失意,尽管我这样的说法并不严谨,但他这些年来生活的飘荡、游历、辗转也就在眼前的杯中,也是看得清楚的。

一杯茶下肚,好了,这一件漫长的事我完完整整地想完了。现在,我站起身再次快步走进房间来再次握住从前固定电话的听筒,再次听见了从前的声音——朋友,如果有缘你读到这本书,我想你或许会尝试了解茶并喝点茶,然后跟我一样想起一件很漫长的事。或许你也会站起身再次握住从前固定电话的听筒,听见了你所想听的。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

最后,谢谢学长的茶叶和他写的书。让我能够在2018年这一年的尽头满怀感触地写下几句,不仅仅是因为想起这件很漫长的事,而是书中的失意和从失意中你所能想到你,书中所遗漏我这么一位失意人,这一生所得到的全部细微的温暖。在此刻的冬天。

2018.12.30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