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美》是一篇反思美的文章,作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探讨了美的本质和意义。他认为美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外貌和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精神。文章深刻地反思了当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呼吁人们要重新审视和追求真正的美。
《何处寻美》读后感(篇一)
1991年上映的这部《阮玲玉》使得张曼玉获得了柏林影展银熊奖,成为了第一个摘获三大国际影展影后桂冠的中国影后,这可以说是奠定了她由“花瓶”成也一名真正演员的基石。当她成功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荧幕角色之后,毅然转身宣布息影,开始踏入自始至终喜欢的唱歌生涯。即便由于在14年草莓音乐节上的跑调演出,引发无数社会舆论的“争议”。而在她的眼眸里始终能看到哪一种率真的美,即便在演艺圈沉沉浮浮这么多年,她还是哪个她,倔犟向前奔跑的她,即便新起点开始于50岁。这不由想起最近在读这本宗白华先生的《何处寻美》。
书名以疑问句式勾起了好奇心,于空白处填入的不止是人文风貌的细数,还有各式各样的艺术传承载体,透过书法、建筑,绘画、音乐等多方面对美的内在寓意的进行深入解读,其最终目的是照见这个世界的同时,丰富自己。而串联其间的永不磨灭的美,无论其展现形式的变迁。
如果说器物美是直观且具象化并具有时代特征性的,哪么先生笔下对于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解读则另有一番趣味。尤其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辅以大量的史例佐证,一路读来,也是对于君子佩玉,玉有五德最好的诠释了。 在参考了所处时间节点的历史时代背景、人文观念,选取了与西方文艺复兴类似的一个极具自由解放且富于智慧和热情的时代。 “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所表现的美是浓郁的、华贵的、壮硕的,魏晋人更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 处于魏晋时代的人们同样翱翔于天地,山水之间,并寄情于诗文、书法、 绘画之中,而先生将魏晋时代杰出人物一一细数,借着他们文中的思想解析人物蕴藏其间的性格美,而这独一无二的个性美以及自由,塑造出物的独特美。作为承载着思想美的器物美,以一种独有的方式讲述作为晋人的自己。他们萧瑟超脱的心灵、极致的情有独钟、对自然的观照都在笔下一一道来,而更为有趣的是美的无处不在,成为一种自然。 一度以为夹杂着史实的影响阅读体验感,而配合着先生的文字却读来趣味盎然且易懂生动,鲜活的将晋人之美立于文字之上。
在读完晋人之美部分,不由自主翻回【美从何处寻】部分,尤其对于其中“移情”或是后文所说“观照”所有所思。一如文中所说审美的眼光,需要移动方向,如实的面对美,让美真切的落在心里,并将对于美的投射形诸于外。或者说解读外在的美是一种“领悟”的过程,而艺术之美则是对内在美的融合创造过程。用线条、色泽、材料、浓淡、深浅、高低等元素去构建美。先生在剖析美的载体所呈现的外在“形象美”并剖析内在“思想美”的同时,呈现的是对于审美视角的另一种再现。尤其当我们还处于对外在美追逐的过程中,引发对于心灵的沉思。
《何处寻美》读后感(篇二)
高山巍峨,大漠粗犷,海洋包容,星空熠熠,都是美。日本枯山水,中国的禅意画,欧洲的宫廷壁画都是美,但是美得各有方物。
《何处寻美》是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作品。这个版本设计的比较精美,4色精装的印刷,配有120幅精美的插图,巴掌大小,拿在手里感觉非常好。
从人文,艺术、音乐建筑之美四个部分来教你
从古代的诗歌文词当中去欣赏美。不管是从细节也还是从情绪里。
从魏晋南北朝的诗词当中去品味,到先秦时期的雕塑和器物当中去观察都可以看到。
他在里边儿举了很多的例子比如,矿石商人紧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却看不见它美的特性。这就是受限,思维模式的僵化。
女子郭六芳,有一首诗叫《舟还长沙》
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当你没有意识的时候没有觉察的时候,即使你住在那么美的环境里,你也没有发现。
鸾镜晓匀妆,慢把花钿饰,真如绿水中,一朵芙蓉出。——六朝镜铭
当然也有从画面里当中去找寻美的。比如书法绘画艺术等等。讲了空灵和意境。
所谓的空灵是指有空白的地方,不是全部填满,这是那一部分空白的留白的地方,才让人觉得更有意境。就像你的时间,如果填充的太满了,就没有美感了。
“白云山头月,太平松下影,良夜无狂风,都成一片境。”
这个在绘画中表现的比较明显。齐白石表达夏天的蛙鸣,没有一只青蛙,也没有什么荷花之类的,他用几笔点了几个小蝌蚪,就把几处蛙鸣的声音表达出来了。真是神奇。
六朝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了绘画“六法”成为中国后来绘画思想,艺术思想的指导原理。六法就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讲了线条,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里面的各种人物线条。
还有空间格局比如虚实结合。
主要是要练就观察,发现美的眼睛和视角。即使是像蒙娜丽莎或者是大卫那样,如果你只是一个,没有美学视角的人。你只是去看那个像不像,识别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那恐怕你不会有发现美的眼睛。美有很多的地方有很多的方式,关键是你能不能静下心来去除浮躁。细细品味那个背后的具体的情节,情绪味道,等等。
就当你能够更加细致的具体为这些细节和具体的场景话的时候你就会对别人有更加的感同身受也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
其实同理心建立的过程在于你逐渐的扩大视角从你自己关注的那个点扩大到看到更大的视野。
天地有大美也不言。只要心中存在美,发现美的心态,就会随时在生活当中发现美,而不是只有到博物馆展览馆的时候才会有美的出现。
可能是在路边转角处某一个小花开了,也可能是落日余晖下人们熙熙攘攘的身影。或者是小区里光着脚丫踉踉跄跄走路的小孩。还可能是不知从哪个广场上传来悠扬的二胡曲等等。最关键的是你要带着欣赏的角度。
《何处寻美》读后感(篇三)
从古至今,人们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从来不缺乏热情与激情,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想只有更甚,尤其是中国古代,对于美的追求更是刻在了骨子里,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酒茶花、建筑设计等等,无不将中国人的智慧与艺术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后来的我们轻视了科学工艺,使我们不能解救贫弱,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侵略,受人欺侮,灵魂里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再后来,西洋文化进入中国,我们慢慢丢弃了曾经视为精神食粮的一切,开始崇洋媚外,丢了“国魂”,生命意义、文化意义也被蒙蔽。
我们需要找回我们独有的精神食粮,我们需要找回前人为我们创造的中国之美!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感受曾经的中国之美,美学大师宗白华倾情打造《何处寻美》一书,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书画之美和音乐、建筑之美四个方面为我们剖析中国“美”,给我们带了一场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古人对美的追求相较于我们更甚。
书名“何处寻美”,就在反问着每一位读者,我们应该从何处去寻?而美又在何处呢?
从人文寻之
印度诗哲泰戈尔说“中国人已本能的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是的,中国古代哲人在很早以前就了解到“天人合一”,知道应与日月同步,要顺应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古人会拿音乐里的五声配合四时五行,拿十二律分配于十二月,将生活融于音乐,找到内在的意义与价值。
同时又把这旋律以图案花纹、漆器的形式装饰到了日用器皿上,赋予崇高的意义和优美的形式。
还有我们的科技发明:火药和指南针。
中国民族一直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
从艺术寻之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是一种技术,而技术不只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情感个性和人格。艺术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哲学等等。
“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是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艺术之美更是在诗词、歌赋、书画、建筑中,“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从书画寻之
中国的文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而象形文字其实就是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经常会说“字如其人”,笔迹能流出万象之美,流露出人心内之美。一个人的字中藏着他的修养、他的思想、他的境界。
一个字也像一座建筑,有栋梁椽柱,有间架结构,这是中国书法独具的特色。
王羲之的《兰亭序》乃千古绝作,深受世人模仿,可无人能及,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到中国书法的美,也能感受到王羲之对于书法的美学思想。
而中国的画像一种舞蹈,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书中作者还结合对西洋画的分析,展现出中西绘画里一个顶触目的差别,就是空间意识的不同。
从音乐、建筑寻之
音乐之于中国也是历史悠久,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作用、政治作用。《乐记》就是一部先秦时期在音乐美学方面带有总结性的著作。
音乐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思想的释放、感情的疏泄。而中国独特的乐器也是集结了古人的智慧与想象。
建筑亦然。
古代工匠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雕刻到建筑上,生动逼真、无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而对于空间的处理更是彰显了艺术的美感,在中国的园林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法来布置空间、阻止空间、创造空间。
美在中国
中国之美无不体现中国人的智慧与精神,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急需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去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也给我们独有的中国文化、中国艺术更多地关注与发扬。
让我们去书中找寻曾经遗失的美好!让我们去书中感知中国“美”!
《何处寻美》读后感(篇四)
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寻春的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美学大师宗白华理解为作者要表达的是,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前者是艺术美,后者是自然美。
大师都说:“道不远人”,心中有美,则世界欢喜。美无处不在,一粥一饭是四季之美,夕阳斜照是迎往之美,就连蚂蚁搬家都是尽力之美。
宗白华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新道家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哲学家和诗人,他所著的《何处寻美》和读者分享了人文之美、艺术之美、书画之美和音乐建筑之美。美,尽在身旁和眼底。人生,就是一场美学之路。
一、人文之美,大美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对中国文化的中的美丽精神打动。他说:“中国文化使人们热爱现实世界”。作者对于泰戈尔有关赞美中国文化的话理解为:“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古代哲人都曾对宇宙发出过探索,西方哲人用物理、数学的逻辑来演变宇宙推移,而中国的哲人则用“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来对宇宙往而复始的节奏进行参照。
中国古人用玉器、瓷器来象征人格的美丽。就连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以后,也是用来创造烟花的浪漫和方向的祈祷。
我们的古人对世间万物都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晋人之美的故事。魏晋时期,战争不断,民众生活也是疲惫不堪。但是那时,人们精神的自由和对生活的热情却是最浓。
晋朝有王羲之的字,字势雄逸;有顾恺之的画,澄怀观道,迁想秒得;还有嵇康的琴,真挚、热烈。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懂得自由之美、狂狷之美,才懂得精神所倡,是大美。
二、艺术之美,欣赏美
作者认为,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
艺术,可以把人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融通到生活中,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艺术简单的说,包括:“琴棋书画”,琴代表乐。作者说:“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音乐可以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
古人感受生命和宇宙,都是韵动的节。音乐的节奏恰好可以反应这种和谐。
作者说:“艺术是一种技术”他表现人生,流露着情感个性和人格的。生命境界阔大而深远,艺术和生命一样,有同样广大而深邃的丰富又充实的表达。
艺术是人生忘我的一刹那,艺术是“静照”于心。
正是由于艺术具有以上特性,所以当我们欣赏音乐时,便会心神合一,领略生命的节奏之美。
生活变幻莫测,艺术也无穷尽。
不同的时代,都会涌现出一批不同的艺术作品,它们彰显着一个时代的梦,让人体会到悠远的生命和未来的长河。
来去皆苟且,当下即欢喜。艺术,是欣赏之美。
三、书画之美,思想美
作者在书中探讨王羲之的字,从书法里可以看出人的悲痛和欢笑。比如张旭的字,不但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还可以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动形象。
“可喜可愕”的字体形态是一个书写者把感情和意象情景交融。我们的文字发源,很多都是依靠花的形态来表达。
古人的书画之所以可以成为艺术品,就是因为“形声相益”。
古人的书画,重在运笔,作者分析说,“运笔里有美学思想”。那些画者通过画体的布局,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和行笔的缓急,表现作者对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向往。
写字如同作画,喜时行云流水,悲时苍劲有力。不同的时代字画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大宋的简约、盛唐的繁华,都在千年流传的字画当中窥见风韵。
中国的书法也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我们是表达情感和美感的工具,是具有思想的的艺术品,是思想和精神之美。
三、建筑之美,流动美
在苏州,去过苏州博物馆的人都知道,那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之作。从博物馆的门口进去右手边就是太湖山石竖立,背景依墙,江南山水的秀美,一景呈现。
馆内走廊和天井,都极具水墨之色,圆窗的对面是一棵松,自然映衬,已然成画,四季流转,颜色和韵味,季季不同。
建筑之美,是流动美。随着日月星辰的变换而动。
作者在书中分享建筑的飞动之美,数不清的宫殿廊檐处,都有飞鸟和走兽,融入文化和风水之养,每一幢殿堂内外,都是故事,建筑的故事和历史的故事。
我国很多的建筑,都因朝代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不同朝代的建筑,对于空间的美感追求一直未见懈怠。知名的建造者和始建筑之间有着莫名的互动。
一座具有美感的建筑,一定和“始建者”之间有着某种联系,有时候,还预示着某种未来。
《何处寻美》,只要心中有,生活处处是美景。一个心怀大爱的人,目及之处,也必定是明光一片。
美,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美是文化,美也是人对世界的热爱和深情。
生而为人,生命珍贵,珍惜时光,持续学习并超越自我,便是人之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