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与生活》是一篇探讨文艺和生活关系的文章,作者认为文艺不应仅停留在艺术的层面,而是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反映和呈现人们的现实生活。文章提出了艺术家应该关注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人民的观点,呼吁文艺回归生活,服务人民大众。
文艺与生活读后感第一篇
赵树理先生是“山药蛋派”最典型也最著名的代表,除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中篇小说外,他对文艺评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由文化发展出版社于今年出版的《文艺与生活》就是赵树理先生的文艺评论集。这本评论集收录了五十多篇赵树理先生的文艺评论,大多创作于1957年到1962年,反映了赵树理先生对文学创造的看法。通过阅读,给了我很多启发。这些观点历经时光,仍熠熠发光,对当下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艺作品怎样反映MD侵略的本质》,这篇文章发表于1950年12月,正是保家卫国的关键时期。当时的文艺工作者都先后发表作品支持这一爱国运动。然而如何深入反映侵略本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赵树理先生就指出美国侵华的本质就是把中国变成了和世界上任何一块帝国主义殖民地比起来都毫无缺陷的殖民地。1950年美国的出兵,仍然是侵略本质的继续和发展。我国在帝国主义的宰割之下,挨了打的人挨打的多了皮肤失去了痛感,反而不敏感了。但是具体的事例都有身历其境的无数具体人物和经过。可以充分挖掘写出反映本质的作品来。
另外一篇是《决心到群众中去》,在这篇文章中,赵树理先生反思自己三年多没有写东西,就是因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写作者应当到群众中去吸取养料哺养自己。他进而反思自己的经历,作为农村中长大的,能够摸到农民的底。在之前的工作中也与群众接触。这导致他写旧人旧事较明朗、较细致,写新人新事较模糊、较粗糙。毕竟,人是社会动物,都牵连着社会的几个方面,只有对所涉及的事情有着深入了解,才能认识的准确,可以了解的面面俱到。只有改变自己的现状回到群众中去,才可以保证今后能写出更多而更好的作品来。这也为我们现在的写作者提着醒,应当扎根现实,扎根生活。
赵树理先生还提出了他对戏曲艺术改革的看法。艺术有三份遗产:古典的、民间的和外国的。中国旧戏是“歌舞剧”,主要由歌和舞构成,赵先生将各剧种其分为大戏和小戏,大戏是古典的,小戏是民间的。大戏丢掉脱离群众的部分,再从小戏中吸取精华以补缺;小戏从生活中吸取养料丰富自己,就可以解决改革的问题。一种艺术的内容,已经到了不能迎人的时候,再不从增加新内容上打主意,不论其形式如何完美、技术如何高明,都是挽救不了其死亡的。这放在当下也具有现实意义。推陈出新。及时吸收和消化新的养料,并且遵循发展规律,该丢的就要忍痛割爱。
此外,《谈课余和业余的文艺创作问题——答青年文艺爱好者的来信》等文章也很有针对性,对当下的文艺写作、文艺评论都有指导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的确使我受益良多。在今后的日子里还会时时温习。
文艺与生活读后感第二篇
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是在聆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
现在的人提出问题的有很多,但能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解决办法的人却寥寥无几,但在这本书里,赵树理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会在后面附上他的解决办法或者说建议,单只这一点,我就很钦佩他。
这本评论集的更多侧重点就是在文艺或者说文艺作品方面了,作者对所有想要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传统戏剧的发展与创新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从他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时代变迁对文艺作品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一切不过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赵树理的态度是诚恳的,包容的,理智的。
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一篇《买猴儿讽刺了谁》,因为我从小在家听收音机长大的,小时候广播电台里还经常会放这段相声,所以我应该听过很多遍,但当时年纪还小,只觉得“马大哈”好好笑,长大点也能听懂些其中的讽刺意味,如今读过这本书之后,才真正的理解了这个作品当时的创作背景以及深意。
这本书看到后面,我甚至觉得它的干货超过了《成为作家》或者《艺术与恐惧》那一类书,前两年在朋友的断头安利下,硬着头皮读完这两本,实话实说《艺术与恐惧》里面有三分之二都是口水话,而《成为作家》方法论性质太强了一些,有些对于普通人其实并不实用,而这本书中的《青年与创作》《和工人习作者谈写作》《文艺与生活》《不要急于写》《作家要在生活中做主人》等几篇内容就实在多了,简直是在从根本上告诉你该如何面对写作这件事。
我还是想感叹一下,赵树理是真的大明白人,他是真的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与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概而论的写些假大空的文字。
另外这本书还有一篇《谈语文教学》我很喜欢,里面有一句“一个当教师的除书本上的知识外,其它方面可能没有学生的生活多。”前阵子有一篇新闻,一名乡村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考了11个本科文凭,那位老师说:“老师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生自然会有敬佩之心。”我当时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内心就很震撼,自愧弗如,如今再看这篇文章,更是深感一位老师的能量与成为一名好老师的不易。
如那篇文章所讲,《人好文也好赵树理是一个高度》,他所在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的文章永远都在。
文艺与生活读后感第三篇
在这个生活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中,人们的生活往往被繁重的学业或繁忙的工作所占据,很多时候对于曾经的爱好也仅仅是停留在了内心深处,仅仅在某个时刻也会回忆起自己也曾经有着或远大、或朴素的梦想与爱好,相信此时心中也是会有着一丝丝的惆怅挂上了心头。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和自己一样,对于写作方面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爱好者吧,也许自己在语言阐述方面、文字写作功底上面还有着许多的不足,与那些写作大神相比简直犹如瞬间产生一种自惭形秽之感。可是凡事不必过于计较一定要一个结果不是吗?读书写作这件事情,只要是喜欢,认真的去做了,不论结果如何对自己而言也算得上是一种进步了。
不过对于热爱写作的朋友而言,有些时候在动笔之前总是会生出一种不知该如何下笔的惆怅,此时心中也是刹那间就会产生烦闷之感。可实际上,写作这件事情也是有着一定的规则和技巧的,学会这些,在动笔写作时相信就会容易多了。
而之所以自己会有如此的感受,也是因为最近所阅读的一本书,在书中也是学习到了很多的写作知识。如此好书一下子就激起了自己的分享欲,还是必须要分享出来的。
谜底揭晓了,书名就是《文艺与生活》,是赵树理所写的一本文艺评论集,该评论集包含了人民艺术家赵树理50多篇关于文学作品,主要对文学写作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作为“山药蛋派”的创始人,赵树理的所有文学作品全都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创作,其也被评为最熟悉农村和农民的一位优秀的中国作家。
在书中《不要急于些,要不要写自己不熟悉的》一文中就标明了在写作之时,要注意多当一个时代的爱好者、不熟悉的东西不要硬写、写文章也要力求经济以及读者对象要明确。
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会成为知名的作家,可是爱好本无错,这并不影响个人的兴趣爱好。为此,想要写出更好的作品,也需要认真的去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要尽可能多的去积累素材。毕竟,文艺点缀了生活,而生活亦是文艺作品的创作源泉。但在写作过程中,也切不可因此而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文艺与生活读后感第四篇
一直听人说有个“山药蛋派”,但自己却从来没有读过他们的作品,当时只觉得这派别名很有意思、很接地气。这几天看了一本赵树理的文艺评论集《文艺与生活》,终于对这一派别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得不说,“山药蛋派”确实充满了现-实-主-义以及生活中的地气与粗-粝,文风朴实,带有浓郁的地域性特点,使人信服,给人温暖。
赵树理(1906—1970),是山药蛋派的创始人,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文艺与生活》是赵树理先生的一本文艺评论集,其中的作品大多来自于报纸或者座谈会整理,较全面的展现了赵树理先生的人生观和文学观,但因为是社论,又因为其中的很多内容与我们如今的生活相距太远,因此我们年轻一代的读者不会有太多的感触,反而会觉得枯燥无趣。我就从赵先生的文学观中摘取几点经验来做分享吧。
很多人写文都是出于爱好,大多都没有经过很系统的学习,其实写文这一行,真要去学,最后也未必真能学成功。赵先生说他原来并没打算成为一个作家,先前只是做宣传工作,写写传单、快板啥的,他们那时候写文章纯粹就是当作革-命工作做的,并没有太多的个人考虑。
他说古今中外的作家往往都先由爱好者变成业余写作者,再由业余写作者变成专业写作者。 这过程中除了需要少量的专门知识外,最重要的一门知识就是社会经历。他引用了毛主席的话:“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话应该怎么理解呢?譬如你要写一个先进人物,你就必须要和他一起共事,一起处理事情,一段时间后,你不光了解了这个人,而且连与他有关的别人也一并了解了。只有在你足够了解了这一类人之后,你才能在你创作的时候,知道他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干什么,知道他会说什么话,知道他会有怎样的情绪等等,才能想写什么就有什么,也才能一切都游刃有余、信手拈来。
因此一个人要想写作,必然要以饱满的热情深入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令人动容处,这些令人动容的瞬间深藏在作者的脑海中,不被人所看到。当某一时刻,它们再次被触及,就会随着作者的眼泪汩汩流出,化作纸上的文字,如此成为我们手中的书。
有人会说为什么我写的东西不能感动人?赵先生说,要想写出感动人的东西,首先作者要对这个事感动,如果作者对这件事情、自己写的文章都不感动,那么也就不要奢望感动别人了。还有一点就是,也许是这个事本身并没有到达那种深刻、触动人心的程度,只有在作者心中真的无法放下、内心无法解-脱的地步,那才到了可以下笔的时候,那时候写出的文也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赵树理(左)王亚平(中)老舍(右)
当然除了积极地进入各种社会生活,写文的人还需要多读中外作家的作品,以感性的态度跟着书中的人物走,读多了之后,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也才会由这体会中获得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
这本书里还有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经验,我觉得也很中肯。最有意思的是赵先生针对某件事对广大读者做出答复的几篇,是双方之间的沟通、辩论,他们那一代人是倾向于用笔在大众面前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的,这样一种方式很坦荡、很真实,他们之间偶尔的那种针-锋-相-对也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赵树理(左)老舍(中)杨朔(右)
老实说,这本书我不建议读,里面可吸收的精华不多,倒不是说赵树理先生的文采如何,而是这里面几乎都是社-论,很枯燥,而且内容久远,对如今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指导性。建议还是看看赵树理先生的小说比较好。(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推荐指数:3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