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埃菲尔铁塔》经典观后感有感

《埃菲尔铁塔》经典观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7 11:30:29
《埃菲尔铁塔》经典观后感有感
时间:2024-07-17 11:30:29   小编:

电影《埃菲尔铁塔》通过描绘一对情侣在巴黎旅行中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和亲情。影片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让人感受到了浪漫与温馨。同时,影片也展现了巴黎的美丽风景和独特文化,让人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独特性。

《埃菲尔铁塔》观后感(篇一)

这座百年来吸引了近三亿游客的铁塔,原来是以创造它的建筑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命名的,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我对它几乎一无所知,铁塔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更是也知之甚少。 首先惊叹于百年前欧洲的工业设计水平、材料创新与建造能力,同时更钦佩埃菲尔当时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下坚定不移的姿态和不惧牺牲声誉、财富的勇气,如果没有这些,百年后的今天也就少了这个独特又伟大的建筑。 电影剧情里的爱情线好像是基于原本做了些改编,有些人可能无法接受或者认为过于造作,但并不影响本片的质量,反而丰富了剧情,如果电影专注于讲建塔,那岂不更像一个纪录片? 另外有几句台词,值得拧出来一说,百年前的觉悟和勇气今天的人也不一定有呢,比如:为什么要构建早晚要拆除的东西(短命建筑)?你看,如果精英决策层和设计师都本着这种态度,会减少多少资源浪费?其二:哪怕我一生负债,名誉扫地,也要完成这个项目,哇,何等的决心与勇气,足够坚定的人才能真正成大事,遇阻就言弃的人,是精明也是识时务但是难成大器和大事。 满分推荐、电影《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观后感(篇二)

刚开始看的我:应该有历史影像吧,情节没有杜撰吧。结束后:艾菲尔铁塔终是为爱情铺路了…… 抛开编剧的脑洞不说,故事还蛮感人的,毕竟阶级间的恋爱,免不了离合悲欢。从初识到火热,艾菲尔和阿德安娜两人都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欲拒还迎用在男主身上,实在太合适不过了。 后面自然是棒打鸳鸯的桥段了,父亲不同意,举家外迁去,留下痴情种,空房独怅惘。这里说下女主流产的设定,确实点奇葩。但是艾菲尔见到伤痕的时候,失声痛哭的一幕也确实感动,包括那句“你晚了20年”。 时过境迁,男的娶妻生子,女的门当户对,该是安排一场宿命的邂逅了。要知道阿德安娜独自承担了那段丧子岁月,艾菲尔却有着一种哀怨,那是一种惦念,又夹杂着些许委屈,仿佛自己的主动,只换来对方的漠不关心。 阻力开始了,铁塔的建成,离不开资金、技术和人力,当然,民众的支持也是影响的因素,一旦舆论发酵,随时都有可能停止。这里安托万成功的塑造了恶人的形象,在男主摇车发动后毫不留情的扬长而去,这个为了爱不顾一切的家伙,设法倒塌艾菲尔的梦想,抢回自己的妻子。最终,三人承受了各自的遗憾,那是关于天平的倾斜。 考虑到名筑,影片多少还是有点内容的,比如地基如何保证牢靠,如何完成搭建等。“ 我会完成项目,哪怕我会一生负债”,事实证明,天赋之人从来不会缺席热血的盛宴,当艾菲尔亲手爬上铁塔,说出那句“我们一起完成”,就能明白成功是无法阻止的。 大桥建好的那天,他在上面风光无限,她在下面含泪祝福,彼此相望于人海,热泪滚动于眼间,或许这才是最大的浪漫吧。 人生总有遗憾,爱过了就不枉岁月。 想起片中的一句台词,“地铁让人没有梦想”,哈哈。

《埃菲尔铁塔》观后感(篇三)

标签是传记、爱情。讲述了1889年铁塔设计师埃菲尔一度因铁塔兴造而复燃却未能如铁塔般屹立的旧爱。画面唯美,服化道精致(本lolita 爱好者会去看的部分原因就是满屏cla系裙子的预告片。 )

由于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初期被人贬低后期却声名斐然这段历史也算家喻户晓,因此剧情起伏完全在意料之中。但期望中,对秉持淡化阶级的理念而设计的埃菲尔却被工人阶级所误解的冲突刻画只有寥寥几笔,基本是靠演说技能点。如何定出铁塔终稿的过程也模糊不清。

而影片着重的爱情线,在拍摄手法上的确非常抢眼,插叙的手法将爱情和事业的起伏融合得恰到好处。演员的演技让本来普通的故事线依然动人。尤其是男女主最后庆功会上含泪遥望的表情转折,非常有感染力。但无法否认的是,这条故事线剧情上亮点不多,还是有些仓促。爆发点略显无力。

不过,传记戏说电影本身还在于吸引人们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影片很好地穿插进了铁塔建造所使用的埃菲尔经典技术的介绍。(同样的技术也被用于位于波尔多的加隆河桥,乃其成名之作,波尔多也是片中男女主初识、坠入爱河的地方。)也展示了当时社会对现代建筑技术的一些风向。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Ps. 令我感到疑惑的是,片中结尾埃菲尔在手稿上以铁塔外形作为A,写下了Adrienne 朱砂痣女主 艾德莉安小姐的名字。也特意强调铁塔以A为造型。但这与中文百科所说为纪念早逝的唯一妻子玛格丽特显然不符。

片中已经逐渐长大的三个孩子明显是故去的玛格丽特小姐所出,而此时初恋 艾德莉安小姐已被迫成婚,在建塔时与埃菲尔重逢,并短暂以婚外恋的形式与埃菲尔在一起,随后被丈夫要挟分手,显然不是同一个人。但这部影片也是法兰西岛大区和文化机构支持的,戏说不是胡说,总不太会是随便开的脑洞吧。

《埃菲尔铁塔》观后感(篇四)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你若愿意回头看,我一直都在你身后。若用这句情话打一座巴黎地标landmark,我想你猜到了,那就是埃菲尔铁塔the Eiffel Tower/<法>tour Eiffel。在巴黎普遍低矮的建筑中,这座高达324米的铁塔(锻铁格子塔 wrought-iron lattice tower),矗立于战神广场the Champ de Mars,静靠塞纳河the Seine,在巴黎的任何角落望向她,她都守候在那里。刚刚上映的传记影片《埃菲尔铁塔》/《Eiffel》就讲述了古斯塔夫·埃菲尔团队设计建造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在铁塔设计过程中,埃菲尔和自己的一位旧人相遇,他们之间突破禁忌的激情,如同铁塔的设计般自由,大胆。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法国败于普鲁士,为了洗去耻辱,显示国力,法国申办了1889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地巴黎,即the 1889 Paris World Fair。而埃菲尔铁塔正是世博会的应招之物。世博会的称呼中,the World's Fair是典型的美国用法,在法国和一些罗马语国家中普遍使用universal exhibition/<法>Exposition universelle ,在中国和其他一些欧亚国家一般使用World Expo 或 Specialised Expo, Expo是exposition的缩写, 2010年我们举办了上海世博会:the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你知道吗,埃菲尔铁塔最初其实是个临时建筑。按照惯例,每届世博会都要建一座有特点的建筑来吸引眼球,而且这种建筑往往是临时的。法国政府想要建一座高塔来超越当时最高建筑--美国刚刚建成的170米的华盛顿纪念碑,于是带着两条要求向全球招标,一是能吸引人收取门票,二是易拆除。埃菲尔团队的铁塔方案完美通过,但因为造价昂贵,政府和埃菲尔达成协议,大部分费用埃菲尔的建筑公司承担,条件是铁塔保留二十年。二十年后,这位每年大约为政府带来15亿欧元门票收入的铁娘子(Iron Lady/<法>La dame de fer, 当地人对铁塔的爱称:),当然靠自己的颜值躲过了被拆除的命运。take down, tear down都可以用于拆除建筑。

图片里这位昏暗中的女子,就是影片中埃菲尔神秘的旧情人。 更自由freer,更大胆more audacious,是让两人的关系解脱于世俗的禁忌,也让铁塔逃脱实用性的理性束缚,成为纯粹的梦幻象征。

|本文作者:晶八五

|审校:Juliet

|排版:Anita

|总编:大风哥Wind

如果你想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学英语,想加入我们一起创作,请关注公众号:Wind教口语

《埃菲尔铁塔》观后感(篇五)

浪漫掩映真实缺失——《埃菲尔铁塔》

今天聊聊法国电影《埃菲尔铁塔》。

片名Eiffel (2021),别名艾菲尔情缘(台)。

这是一部半虚构的作品,受真实故事启发,讲述这座著名法国纪念碑的构思、建造以及贯穿埃菲尔一生的浪漫联系。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埃菲尔铁塔的诞生过程,从构思到实现,每一刻都充满了激情与才华。这座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法国人民的骄傲与信仰,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虽然浪漫故事中的古斯塔夫·埃菲尔和阿德里安娜·布尔热确实存在,并且年轻时甚至见过面,但他们的浪漫故事完全是猜测。

在影片的起始,我们透过古斯塔夫·埃菲尔的视角,看到了他手中的草图,那是一座未来将屹立于巴黎之心的埃菲尔铁塔。

他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想象着三年后那盛大的开放仪式。

影片运用时间跳跃的手法,呈现出一部交织着真实与虚构、激情与挫折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的古斯塔夫与阿德里安娜,彼此吸引却又饱受现实的阻挠。尽管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吸引力,但遗憾的是,这些情感纠葛并未如预期般引发强烈的戏剧张力。相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观众对埃菲尔铁塔建造过程的关注,那些克服万难、创造历史的瞬间被淹没在了情感的涟漪中。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咋舌的荒诞场景和令人费解的情节,这些元素似乎与埃菲尔铁塔的历史和现实相去甚远。编剧为了追求戏剧性,想象,也就是说完全虚构了,伟大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背景故事。

影片将他描绘成因一次激情迸发而建造了这座塔,他为自己失去的挚爱建造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泰姬陵,无疑是一种对历史的曲解。

编导们为古斯塔夫·埃菲尔编织的这个浪漫故事,巧妙地借鉴了经典影片《卡萨布兰卡》的情节,将埃菲尔铁塔赋予了亨弗莱·鲍嘉角色的情感色彩。当英格丽·褒曼般的女主角再次出现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中时,观众仿佛能感受到鲍嘉角色的心碎。这种情感深度赋予了整个故事一种热忱与高昂的精神。

简而言之,这部影片并未让观众深入体验到埃菲尔铁塔背后的真实故事。

尽管对建造过程的斗争描绘得引人入胜,但观众早已知晓埃菲尔必将成功建造这座塔的历史事实,这使得故事失去了悬念。剩下的只是一个沉闷而乏味的爱情故事,无法触动观众的心弦。

1889年竣工时,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这一辉煌的纪录保持了近四十年之久。

直至1929年,纽约市的克莱斯勒大厦竣工,才让埃菲尔铁塔失去了“世界之巅”的荣誉。1958年,东京塔建成后,埃菲尔铁塔失去了世界上最高的塔楼地位。

尽管如此,埃菲尔铁塔仍然保持着法国最高的独立式(非系缆)结构的地位,屹立不倒。

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过程不仅是对官僚主义、工程难题和财务困境的一次次克服,更是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篇章。即便是教皇也对这座铁塔表达了反对,担忧它的存在会使巴黎圣母院的辉煌黯然失色。然而,埃菲尔铁塔依旧傲然屹立,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

如今,埃菲尔铁塔已经迎来了超过3亿的游客,它不仅是每一个巴黎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背景元素,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与携带法棍面包回家享用晚餐的巴黎人民生活画面一样,成为了巴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部影片试图呈现古斯塔夫·埃菲尔的生平与情感,但最终却显得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情感的流露。

影片中的角色塑造显得苍白无力,未能深入挖掘埃菲尔内心的世界,展现其独特的思想与灵魂。片中的情感表达也显得过于通俗,观众无法感受到埃菲尔与阿德里安娜之间深沉而真挚的感情,而更多地被表面化的情节所吸引。这使其沦为一部平庸之作。

重构埃菲尔铁塔诞生,

浪漫爱情戏盖过真实。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