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1000字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8 03:05:18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8-18 03:05:18   小编: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是一本描绘大英图书馆历史的书籍。通过对书籍的演变和发展进行探讨,展现了书籍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人类思想的传承。这本书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书籍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篇一

用微信无限卡看的电子版,看到定价128元还很吃惊,即便电子版打了五折也要69元。不过看了豆瓣评论才知道,这是一本装帧精致,配图充足的“艺术品”。这让我想起最近买的一本精装拉链版《圣经》,入手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看起来精致”。这是否说明纸质书籍正逐步从“知识载体”转变为收藏品呢?

《史话》的作者重点讲了书籍在同一性中的个性,即是,每本书的纸质、开本、版式、装帧等元素,都能让同一作者同一标题的书拥有不同的个性。另外,不同人手上的书,会有不同的签名、藏书票、眉批、注释甚至是涂鸦,这也是一种历史和文化。我对此表示认同,但是,作者的这些论述,正说明了纸质书籍的真正价值正在从知识传播转向文化收藏。上初中时,我接触一个叫“99读书人俱乐部”的书籍邮购网站,每月拿出为数不多的零花钱来买书,还乐忠于在扉页盖上自己的藏书章。可实际上,买来的书一半都没看过。豆瓣上有个小组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说明其实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还是同一批人,持有的观点通常是“纸质书的阅读感觉是电子书没有的”。载体当然会影响人的感官体验,但事物的传播离不开载体的进化。就好像古人的学富五车,在今天不过是两本书的内容。如果为了“有感觉”,干脆去读竹简更好。

纸质书籍不会消亡,但它在未来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对于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书籍,或是包装极具艺术性,买来收藏;想获取的知识,大胆去读电子书吧!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篇二

在书的P170-171页上有一幅1700年左右的黑白版画,主体为一群小天使在书架里查看和整理各种书卷,右侧前景一个大天使和一个女神在对抗,图注是“文学女神从时间之神的毁灭中拯救过去”。这张图是最后一章“未来的价值”之开篇,在全书最后1/10处出现,属实应景。如果说身处21世纪早期的我们,还在讨论、纠结纸质书的存亡和纸本阅读的意义,那么换一个上帝视角,300年后的人们再看我们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会不会继续叹服这张版画的哲理和预言性?古往今来,千言万卷的创造均非一日之功,时间之神的毁损却可能在旦夕之间。

从书中看到了很多之前从未发现的视角和引线,比如阅读的印迹、藏在新书壳里的40张旧书页,还有那道中世纪书架与墙壁之间要留出距离的传统……这是一本回顾西方书籍历史的书,书中这些远道而来而来的书籍显然都已修炼成精,远远超越了文本,但也可以想见有更多书是被时光之神毁灭掉了。那么未来呢?又有多少书可以幸存?看得出,作者也是在用这本书助文学女神和那些小天使们一臂之力。

该书书籍设计是朱赢椿老师,译林出版社的好些同主题书籍都是朱老师做的,懂书人做关于书的书,算是戏中有戏了。开本、版式和用纸、装帧都很贴内容,初看不觉端倪,读完才意识到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尤其是这本的用纸,隐隐有一种羊皮纸的质地,也是绝了。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篇三

答:这本书虽然是关于西方历史中的书籍,但它不是一本线性的书史。我在这本书中谈到书籍的许多方面,就像七巧板一样,它们一起组成关于西方书籍的完整图像。

第一部分我写到历史中的书籍,书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因为书是文化的载体,所以,摧毁书也就是摧毁文化。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许多当权者都有焚书的举动,德国纳粹也烧毁了很多书。第二部分是关于书籍如何超越它们所承载的文本,例如人们常常会利用书的形象让自己变得更庄严,我也谈到书的排版、设计、字体、封面、插图、装饰,书与它所要传递的文本内容的关系,如何才能最有效果。作为艺术品的书籍也被归类在这一章里,这包括20世纪上半叶由艺术家设计或插图的书,也包括这三十多年来才开始流行的艺术家手制书。

下面几个章节我更关注的是能让书籍个性化的东西。印刷术的发明,让书籍被大批量生产,所以,许多人会觉得这本书和那本书没有什么区别,我这里要探求的,就是书籍在同一性中的个性。书籍的纸质、开本、版式、装帧等元素,都能让同一作者同一标题的书拥有不同的个性。当然书籍的拥有者们、藏书家们更给书带来了多样性,他们的签名、藏书票、眉批、注释甚至是涂鸦不仅给某本书带来独一无二的个性,从中也反映出历史。还有一章专门谈到书籍装帧,装帧的素朴或奢华能反映出拥有者的财富和趣味。更有趣的是,在纸张稀有的年代里,许多书籍装帧的内衬使用旧书废纸,在无意之间倒可能保留下珍贵的史料。我也谈到了图书馆的价值以及它们对文化历史收藏的贡献,这是我的本行。书的最后一部分是一个案例研究,我用了弗朗西斯·培根1622年出版的《亨利七世治国史》的五个不同版本,分析了它们的历史的个性和不同的特征。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篇四

翻着译林出版社今年推出的新书《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一个常常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再次浮现了出来: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纸质书?

这个问题其实无需大书特书,只要是喜欢读书的人,自会有充分的理由。

于我而言,我也时常通过调整阅读习惯,平衡书籍的拥有数量,来整理出一个舒适空旷的生活环境。我有时会读kindle电子书,有时会和朋友交换彼此所有的不同书籍,或者去图书馆借书等等。但是,遇到真正优质而经典的书,我依然是个坚定的纸质书爱好者。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书是供消遣的,阅后即忘无妨。有的书是供反复阅读和代代相传的,它们的意义超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它们不仅是文明与知识的承载,更记录了无数人与书相遇的闪光时刻。

据我所知,仍有大部分的读者并不能完全适应电子书,这是非常合理且自然的情况。不习惯读电子书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阅读载体的不同,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着怅然若失的感受。

我们需要纸质书,不仅是因为它提供了阅读的内容,更在于肉眼和实体书的对望时刻,是电子读物无法抵达的情感升华。读一本书时,是我们“暂别”繁忙生活的独处时光,由此得到精神上的超脱与修复,重新获得返回日常的勇气和超越自我的智慧。

就像《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带给人的不仅是知识的增进,还有美的享受。它图文并茂地梳理了人类历史长河中书籍的演化发展脉络,其中高清全彩印刷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都是难得一见的史料,作者在每一处都做了尽可能详尽的解说。看着这些图与文字,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书籍的热爱程度有多深厚,他渴望传递给更多读者的心情有多真切。

纸质书具有着超越地域和语言限制的强大影响力,即使我们无法亲身飞去大洋彼岸的大英图书馆,去亲眼见识一下书籍的真迹。但所有需要了解的关于书籍的历史,已然通过这本书传递到了我们面前。

面对这样的一本书,是没有理由不选择阅读纸质版本的。

一本纸质书的背后凝聚了一群人倾注的心血,除了内容本身,还有精美的印刷和用心的排版设计,从对字体行距、纸张开本的挑选到图文的版式,色彩的还原,对于每一处细节都仔细斟酌,煞费苦心,才有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成品。历经千百年以来,纸质书已经超越了内容价值本身,它是作者、译者和编辑辛勤劳动的成果,同样是一件独树一帜的艺术品。

我始终相信,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技术的突飞猛进与日新月异,都不会消弭掉纸质书独特的存在和作用。它当然会面临数字时代的严峻挑战,但却不会走向死亡。我们不用感到恐慌,不用去抗拒数字时代的浪潮,对于读者而言,这些都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阅读的方式,更加便捷地获取阅读的内容。

喜爱阅读的人中自不会缺乏纸质书的支持者与爱好者。

只要语言文字不消亡,对于阅读的热爱不消亡,那么纸质书就永远不会消亡。

在《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的腰封上有一句发问:书,还会有未来吗?

其实,这本书已经用它的全部内容作出了肯定的答复。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篇五

今天上午收到英国学者David Pearson的名著《Books as History》中文版, 下午一口气读完。此书由恺蒂女士翻译,知名设计师朱赢椿负责装帧设计, 作者和译者都谦称这是入门读物, 对, 也不对。对的是此书的确图片丰富,文字浅显易懂,没有任何卖弄之处,不对的是这本书所提供的视角来自一位饱学的老书蠹。此书从文献学书目学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书籍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信息, 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书籍不仅是文本的载体,它上面的涂改、注解、赠言以及本身的装帧等信息都记录了历史,是宝贵的研究素材。正如作者在原书第27页的问句

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between the book as a text and the book as an object? (国外一位书友的评论里看到这句原话

作为经营和收藏西书的“业内人”,我补充几点:

1. 第21页,“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形象与书籍相联系,因为书籍让他们看上去谨严而博学”,有点毒舌但很精辟;

2. 第58页,图里的金鸡出版社吉尔木刻插图本《四福音书》我周一刚提到过, 目前行价2万美元;

3. 第131页,这本王尔德签赠比亚兹莱的《莎乐美》作者将后者称为“另一位世纪末的作家”令人费解。1893年3月该法语版的《莎》出版时, 年仅21岁的插画家比亚兹莱初出茅庐。王在赠言中表达了对比的赏识,并邀请他为自己的英文版设计插图(同年6月比向出版商递交了画稿),但比的插图本正式出版后王并不满意,挖苦说: dear Aubrey’s designs are like the scribbles a precocious schoolboy makes on the margins of his copybooks.最终两人关系破裂。另外这本签赠本目前藏于伦敦大学Sterling图书馆。此书对于收录的所有图片没有说明来源, 有点遗憾。

4. 此书标题《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有一定的歧义。译者在后记中有所解释,我认为原来的直译更佳。腰封上有广告词“大英图书馆善本珍藏”。但此书只是大英图书馆出版,文中并未说明藏品来源。收录的图片来源是否全来自大英图书馆馆藏?未见英文版原书并不确定。至少上面提到的《莎乐美》非大英图书馆的藏品。

5. 此书末尾作者鼓励读者把想法写在书上, “以你们的眉批和题记把这本书变得独一无二”。再次强调了此书的基本点。 读者朋友, 如果你身份证上名字不是黄丕烈或顾广圻,请克制。。。

6. 笼统地说,此书着重于学术研究方向,探讨纸质书所承载的文本之外的东西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从收藏者角度说,书中引用的不少例子是“如何收藏西书”的反例。除非是名人的或是对历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的批注、赠言,此类附着于书籍之上的人为痕迹都是品相上的硬伤。图书馆的收藏标准和研究方向和私人藏家的并不完全一致,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当然这也只是我一个经营者、收藏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态。

7. 文字部分限于篇幅,对于每个涉及的细分领域未能深入展开,此为一憾。

8. 有客户问我此书是否有摇篮本相关内容。我只是一个下午草读一遍,竟然没有发现“摇篮本”这三个字。尽管第40页,第44,第46,第98,第99有摇篮本的书影,但也就这些罢了。对于古登堡这位活字印刷的先驱竟然也只字未提,对手抄本到印刷书籍的过渡没有阐述清楚。以《书籍史话》命名的书籍竟然省略了这些要点,令人疑惑。

尽管有种种不完美之处,这是一本图片丰富,印刷精美(这要感谢朱赢椿先生),趣味性、学术性兼顾的书。西书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当下,这部引进的学术文献填补了空白。5*推荐给西书爱好者和所有想“看上去谨严而博学”的朋友们。期待更多的相关书话书翻译作品问世。

感兴趣的可直接去草鹭文化的公号订购,还附赠作者译者双签名的画片。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篇六

写给普通读者的书籍史

魔法师、圣人、政治家、教授,这些身份看起来大不相同,不过当我们去现实中、文学作品中寻找他们的形象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与书籍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魔法师的书籍包含着古老的咒语、具有神秘的力量;圣人或者他们的弟子往往都会著书立传、讲道诵经;采访政治家或者教授的时候,后面的背景往往是装得满满的书架。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的制作、流通以及读者的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书籍将死”的观点曾甚嚣尘上。这种的想法往小了说是对电子书籍等新兴文本载体的焦虑,而稍稍放大来看的话,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前路的担忧。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在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今日,书籍的未来和文化的未来是一体的,只是文化的载体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并没有变味,所以书籍的未来应该是光明的。只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有些纸质书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如装帧、修订、批注等可能会在电子化的时候丧失。

在《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中,英国书籍史专家大卫•皮尔森就是从书籍的当前境况出发,转入对于书籍史的讨论。本书中所探讨的“书籍史”与我国学者所说的“书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有不少区别。程章灿教授在《文献》杂志2020年第4期上对此有详细的论述,但对于没有系统阅读过相关著作的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有些艰深。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不论是“书籍史”还是“书史”其实都是围绕着“书”的学问,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可以与版本学、文献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紧密联系。在这本书中,作者探讨的侧重点不在于书籍的内容,而在于书作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尤其是纸质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书籍的三维实体和物理特征都影响到读者如何接受其承载的内容”,同时,人们对于一本书的“涂鸦、书写、修改、销毁、美化和珍藏”都可能让其具有独特性(尤其是在机械化印刷出现之前),使其在具有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历史意义。

大卫•皮尔森就像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精致细腻的插图向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介绍了外国书籍史研究的对象和方式。他的介绍不是线性的,而是从主题出发,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同时还给读者提供了实际研究的基本方法。皮尔森在本书中专辟一章作为个案研究,通过并举培根《亨利七世治国史》的五个不同版本,向我们展示同样内容竟然可以有这么多不同表现形式,字体、版式、插图、装饰、封面、纸张、后人留下的痕迹等方面的微小区别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我们在阅读这一章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作者的引导下进行一次“实操”。

我们处于书籍被大规模地印刷、发行的时代,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但当我们与几个世纪之前的书籍面对面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陌生感。这时候,作者就将指引我们放弃一些习以为常的“现代知识”,回到这本书所处的历史之中,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现如今规模化的书籍制作过程中,印刷、装订都是“一条龙”服务,但在培根那个年代,两者是分开进行的,这也就给了书籍制作者、所有者更大的“定制空间”,他们可以对原有的书稿进行插页、删除页等操作,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自身喜好为书籍选择羊皮或牛皮封面,选择的封面烫金花样。这些不同的选择背后就映射出当时社会的潮流风尚、行业的发展情况、个人的个性气质,而这些都不是单单基于书籍的内容得出的。可见作为内容承载物的书籍本身是具有独立于书籍内容的重要意义的。其实这种“实操”在之前的章节中也屡屡出现,不过之前作者都是通过对于高清插图的详细附注来对不同版本的差异或某一版本中的特殊之处进行说明的。所以建议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还是需要细读这些附注,毕竟书籍史研究是要靠“绣花功夫”的。

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书籍史,皮尔森不仅希望普及相关专业知识,也很看重这本书的趣味性。为什么英语学术论文常用的新罗马字体为何要冠以“Times”?因为它是斯坦利·莫里森1932年为泰晤士报专门设计的。为什么有的版本《圣经》前面要专门空出几页并标上“出生”、“结婚”、“死亡”?因为很早以前西方人就有在《圣经》上写上自己家的生老病死相关情况的习惯,与其在仅有的一点空白处写得密密麻麻,不如在印制的时候就多留出些的空白页。为什么有些手抄本上的装饰性首字母有“人形”?因为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人们认为人的形体和字体的美观程度具有一定的联系。类似的“冷知识”在《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中比比皆是,等待着读者们去发掘。对于初入书籍史研究领域的读者来说,它能够激发起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外书籍史著作的好奇心,而对于已经对于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相关学科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它也能够以他山之石打开新的视野。

本书译者恺蒂与作者皮特森相识,她本人对于相关知识也有所了解,对于翻译工作十分重视,所以译文流畅、明晰,为本书增色不少。若能够把书中所提及的书籍专门做一索引附在书末,并且标上书籍现藏地,方便有兴趣的读者前去一睹真容,那便是再好不过了。另外,本书以纸质版和电子版的方式发行,两者各有所长,纸质版文字和插图结合紧密,电子版方便易携带,而我个人则偏向于前者,因为本书纸质版由朱赢椿操刀设计,装帧十分精美,可以说是“收藏级别”的书籍。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篇七

我们习惯于信息时代,书本、手机、电脑、网络,每一项我们身边的事物,都通过某种文本链接,与更大的整体社会紧密地贴合在一起。有人说,这一代人漂浮在信息的海洋中。此话属实,却令人疑惑。为什么这些文本会令人“漂浮”?脚踏实地的人是怎样生活呢?《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给了我们答案。

要理解阅读、书籍、信息和生存的关系,首先要区分书籍和文本。书籍是纸质的装订物,而文本是写作在书籍上的内容。文本是信息,虽然经过数代人的传颂、抄写和修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文本总体来说是稳定的。书籍不似文本,从莎草纸到竹简,从手抄本到活字印刷,从羊皮卷到版面设计,书籍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改变形态,书籍的历史是人们尽其所能保存文本和知识的历史。文本和书籍的发展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发展线索。

当代人更加关注文本,甚至将文本进一步分解成信息,只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当代人遗忘了,在信息时代的地基处,书籍的历史至关重要,这就是《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的意义。此书的英文名“Books as History”精确地点明了书籍这一话题的意义:只有理解了书籍的历史,才能清醒地理解当代人心中对知识的假设是怎样的形态,是否有“漂浮”、无法脚踏实地的危险。书籍的历史不能被遗忘:就算在信息时代,我们也不能忘记,设计手机、电脑、网络的人是通过纸质书籍学习,并努力思索,最终制造出这些工程奇迹;我们在网络上阅读的内容,也是由一些阅读书籍的人,从那些可信的作者处取得信息,加工而来。在信息时代,书籍成为了生活看不见的地基:书籍制造了信息的海洋,我们在海洋里漂浮,不阅读书籍,就踩不到海底。

关注书籍的历史,就是寻找理智生活的变迁轨迹,这种变迁轨迹是现实生存的过程,而不是无时间的信息流。沿着书籍历史的路子,《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带读者光顾理智生活的历史博物馆。

从历史的角度看,书籍不总是单纯的文本承载媒介,它带有更大的符号功能。书籍代表知识,所以在古代画作中,往往圣人和有识之士都持有书籍,这让书籍成为了知识的象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钱人家以藏书为荣,并以此来标榜自己的知识。然而,一旦有了这种社会身份需要,书籍就会变化,从单纯的手抄本,逐渐有了各种精美的插画——插画一方面美观,另一方面也帮助无法阅读深奥文本的人。从一般的书皮,到牛皮外封,加上烫金,越来越多的附加物证明书籍拥有者的品味和身份,这让书籍有了简装和精装的区别。

书籍的历史内部有两股力量在撕裂着书籍,前文所述这种社会身份的象征引导着书籍向精品发展,而社会各阶级对知识的普遍需要则引导着书籍向另一个角度发展:低成本的知识渠道。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制造有文本的纸变得方便,人们不用再画数个月抄写书卷,只需要一拓一印,就能制造出印有标准的文本、不犯错的纸;廉价的装订取代了价格高昂的手工装订,工业化带来的便宜硬纸板代替了需要数月时间处理的牛皮封面,彩色印刷机取代了皮面烫金——书边的好看了,而且便宜了。这种书籍的社会流行,让书籍本身愈发失去社会身份符号。

书籍因此成为历史的尘埃——因为,倘若能够通过电子屏幕获得,那么作为文本传输渠道,书籍完全无法匹敌平板电脑、手机,书不便携,也无法快速查询信息。如果单纯将书籍理解为文本信息的载体,那么书籍一定会在历史中快速消亡,让位于电子渠道的。

但是,我们需要思考另一个角度:书籍不断进化,变得工业化、统一化,这意味着什么?工业化和统一化事实上只带来了工业发展的最大特点:低成本、高效率。工业社会的书籍成本逐渐降低,甚至是,书籍的书写也成为了一件必须“低成本”运营的事情。那么,书籍的进化成为了一个需要严肃探讨的事情:我们的理智生活,需要廉价化吗?我们首先来探讨低成本的书籍对理智生活的印象。

从阅读角度来说,书籍不那么贵,就不值得珍惜了。古代有“书非借不能读”的说法,讲的就是高价的书籍对人的诱惑,也是从稀缺角度上说明,书籍对人有一种致命吸引;然而,今日信息泛滥的社会中,书籍所承载的巨大信息量“人人喊打”。一个人每天通过手机需要阅读近5万字的文本(无论水平高低),当这个人翻开一本书,会因为这种信息焦虑和厌烦而排斥读书。其次是因为书籍在书写和制造方面的廉价,人类拥有了太多出版物。古代的书籍数量有限,人们往往精读几本,并通过相应的探讨深入话题;而今天的读者并不需要对一个话题投注如此多的注意力,因为他的书单上可能还有数百本名作在等他阅读。简单来说,廉价的书籍没有真正广泛提高社会文化水平,而是将人的智力水平拉低了,让人在心智上平庸化。(虽然书籍变多了,但是阅读对于当代人越来越不重要;在提升社会文化素养方面,书籍的普及作用远没有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效果显著。)

从创作角度来说,由于书籍生产需要效率,所以作者不能花费太多时间不断深思内容。在古代,完成一本书需要消耗大量的纸张和墨水,这都是昂贵的商品。如果能够出版一本书,那么最早需要手抄这本书——这意味着,有经验的抄写员甚至会对作者提出一定质疑,作者需要考虑他的书在未出版前,就受到了不少阅读和反驳。在活字印刷时代,制作一页书的版面需要很长时间,这意味着一旦定稿,修改难度巨大。古代书籍很少再版,如果真正出版后,还需要修改内容,那么也就是在原文上进行手写修改,这会进一步破坏文本。上述一切风险,都迫使作者不断投注新的精力来验证信息对错,验证推论严格性,反复思考遣词造句。这种对文本和书籍投注大量心血的传统,在当今信息时代,多少被抛弃了。

信息时代,一切都是文本,一切毫无差别。不同排版是一个鼠标点击的事情,修改文本也只需要动动键盘。文本不记录差异,文本是一种柏拉图的理念,是思想内容的形式。

承载差异的是作为物质材料的书籍。《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从书籍印刷、插图、装帧带来的不同展示了书籍的特点——在最初的时候,没有两本书是相同的。随后,这些各有差异的书籍流传入各藏家的手中,有的读者在首页签名,加上藏书票;也有读者留下了各种修订笔记、随想。每一本书的命运承载着一段历史,书是事实发生的阅读的烙印。而作为电子信息的文本却难以留下任何阅读的实际痕迹,人作为一个理性存在者,与一段理性形态的文本交流,并直接思想融合——这是电子文本的理想。十分“理想”,并不“现实”。

从书籍到信息文本的发展也有历史,有两件大事决定了这一发展的方向。第一件事是16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动荡和印刷术的发明。16世纪的英国政治经济动荡造就了一种需要,英国人几乎要修订所有的手抄书,和罗马天主教、欧洲大陆划清界限;而新生的现代印刷术,让重印所有书籍成为可能。随着英国首先进入印刷时代,书籍走上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路线,随之带来的文化水平提升奠定了英国未来的全球霸主地位,这种国际地位的优越性又作为强势文化,驱逐了手抄书,几乎使现代印刷和装订的书籍成为了书籍的唯一形态。第二件事情是20世纪90年代的图书电子化工程,其代表是古腾堡计划和谷歌图书馆计划,两者都计划将绝大多数值得收集的书籍电子化,并且进一步文本化。这是书籍从物质形态转向抽象的信息形态的关键事件。

若要评价书籍和文本的发展历程,《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切口:法国画家路易·杜·格涅耶(Louis du Guernier)有一幅版画作品,其描绘了文学女神派遣自己的天使,收集书籍,从时间之神手中拯救人类的文化和尊严。书籍曾经是人类思想的重要承载者,书记录文本,文本承载思想,人类文明得以不遗忘过去,如攀阶梯一般逐级而上,抵达如今这般对于科学和技术的精进境地。然而,是否人类需要的只是一种抽象的文本呢?文本有如柏拉图的理念,似乎是人类理智最为完美的抽象形态。但是,真正的思考并不是完美的抽象灵魂造就的,包括柏拉图在内,人类智慧都是由具身的人思索而成。如果脱离了具身的书籍,文本还具有反思意义吗?这是我们思考书籍问题,不得不叩问的。这也是《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的价值所在,当我们遗忘了书籍的历史时,这份记载帮我们从时间之神那里,拯救了真正反思知识的可能。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篇八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译林出版社2019年1月一版一印,定价128元,十六开本精装,这本书不错,内容是我的菜,讲的是西方图书历史,属于入门读物,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有些观点很有意思,颇有启发性,如果内容能再深入一点更好,书名容易产生误会,以为是大英图书馆内藏书介绍,全彩印刷,就是气味实在太大,闻久了犯恶心,坚持连续阅读一小时有难度。另外有点设计过度,书口三面刷金没有太大必要,开本大内页留白太多,还有就是这个封面没有用布面有点可惜。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