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忆念》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忆念。文章中,忆念既是一种温暖的回忆,也是一种痛苦的遗憾。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个瞬间都值得被珍惜,因为它们将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一)
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的文化散文作品集《生活与忆念》为我们提供了对生活和文化的深刻洞察。文章篇幅不长,通俗易懂。书里收录的文章大多为书评、序跋、题记、讲演、推荐语、书单,有对哲理的探讨、现实的思考和故人的追忆。其中的观点想法,见解独特、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其中,作者对于乔布斯的评价引起了我们对高科技产品的反思。何怀宏评价道:“乔布斯成了一个因为他的疯狂而改变了世界的人。”提醒我们深刻反思,高科技产品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是否也在削弱我们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作者非常推崇言简意赅而有高度的交流,以电影《社交网络》中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交流的习惯为例,向我们展示了从来不空谈,不说废话,语速很快,只讲重点的交流方式。
人类有两种基本的冲动:一是追求平等,一是追求卓越。在传统社会,追求卓越的冲动似乎更占优势;在现代社会,追求平等的冲动看来更占上风。何怀宏教授对于这两种冲动的深刻反思,使我们对于现代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阅读《生活与忆念》,仿佛在倾听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内心独白,从何怀宏教授的呓呓私语中,感受一位文化学者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
总之,《生活与忆念》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的书籍,它为我们提供了对生活和文化的深刻洞察,让我们思考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够感受到何怀宏教授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文化的敬仰,他的文字和思想犹如一轮皓月,照亮了我们精神的夜空。
缺少忆念的生活不值得过,生命唯有在忆念中才会完整。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二)
这是一本文化学者对社会现状的思索,也是关于政治与哲学的书。
本书作者,文津奖获得者、北大哲学系教授何老师说,读了一本书,哪怕就是“抽屉式”写作,都比只读不写强。
同时还可以验证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读书,而且还能把自己的感悟分享给众人。
这点我深有体会,不过我写读书笔记,不只是为了分享给大家。同时还能让自己深入思考。
让自己对书中的知识或剧情,有了更加系统的认知。
这样无形之中,就让自己印象深刻,而不容易遗忘。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则有人说:“读万卷书,行百万里路。”
就像何老师所说,当你读得累了烦了,就用脚步去丈量无字之书。
路途中你的所见所闻,更能让你直观地感受人间社会。
而且,读书与游历结合起来,更能实际地输出自己的著作。
书中举了明末顾亭林的例子,他就是这样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
那么徐霞客的游记,三毛的游记都是如此。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哲学类书单,与这些书籍的导读。
比如,是何老师让我知道了罗尔斯,以及他的作品《简论罪与信的涵义》,让我得以了解他精神信仰的维度。
《追忆似水年华》,让我更加深刻认知了"回忆中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
《理想国》尚未开始读,但何老师的一篇文章,就给了我阅读本书的技巧,待我阅读本书时,循着这个脉络,就可以轻松读懂。
如果想了解哲学与政治,想深刻理解生活,那么本书应该列入你的书单。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三)
《生活与忆念》是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的知识、文化散文新作,书中所收录的文章涉及书评、序跋、题记、讲演、推荐语、书单以及对一些学者的回忆等。不过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面对一场有着很多道美食的文化盛宴一样,不会在第一道菜时就直接镇住你,而是把精致的大菜放在后面,让你一边吃一边垂涎着期盼。
书中的第一篇《十八年里会发生什么》讲的是中外的几部小说或爱情故事,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二篇和第三篇则分别讲了Facebook和苹果手机两大品牌的创始人的故事,在讲科技的同时也把话题引向了人文社科,这才是作者深耕的领域。
作为两届“文津奖”得主、名著《沉思录》经典译本译者的何怀宏,其在伦理学、人生哲学、社会史等领域的造诣在本书中间部分的书评或序跋文章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这类学科的著作,特别是一些国外译著,多数都晦涩难懂,普通读者读起来相当不易。有了名家的导读,就如同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正不知往何处走时有人突然递给你一根拐棍一样,读者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了解该著作的主要观点和精华所在。
比如作者在解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时,先对该书的相关背景进行了介绍,然后又提出了通过“看见”与“被看见”这样一条主线进行解读的独特思路,对书中四个著名的隐喻进行了阐释。这让入手了《理想国》几个月却迟迟不敢开读的我也产生了跃跃欲读的心思。
对于国外的这些社会学名著,作者在介绍其精华和亮点的同时,也保持着客观冷静的立场辩证地分析其不足,有的是原著中的观点存在局限性,有的则是书中的论据偏颇,毕竟东西方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种辩证的分析避免了国内读者轻易地被原著中的观点牵着走而迷失方向。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深情追忆了季羡林、周有光、邓正来等知名学者,表达了对学界前辈的敬仰和对同辈学者的褒奖。那篇反省新文化运动人观念的文章也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本书所收录的作品涉及了西方柏拉图、弗朗西斯·福山、约翰·罗尔斯等西方古今著名思想家,还包括作者近几年的阅读、推荐书单,知识文化含量相当之高,对于喜欢思考或喜欢社科领域的读者来说,不啻为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对照本书的书名,“忆念”的内容有了,但是“生活”体现的却不太明显,书中文章还是比较偏学术性的。个人觉得书名可以再斟酌一下。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四)
你有没有过一种看不懂还特别喜欢的那感觉? 因为不懂,所以非要搞懂,越搞越不懂,越不懂越要探索。 大概只有哲学有这样的魅力吧~
前面刚读完《沉思录》,今儿又偶然碰上何怀宏的《生活与忆念》,这是他为《沉思录》翻译后5年再出的新作品,内容极其丰富又含金量很高。 本书收录了何怀宏35篇知识文化散文作品,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涉及科技、哲学,西方以及中国的文化思想,细致评价了柏拉图等诸多西方古今著名思想家。 作者何怀宏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人生哲学、社会历史等领域的研究,曾获第九届、第十七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首届正则思想学术奖。
本书里的内容还是挺浅显易懂的,对于我这种不懂行的女生来说,很多东西从未关注过,但何老的解读逻辑非常清晰。 比如解读柏拉图《理想国》的一条思想主线,虽然没看过《理想国》,但何老的解读很清楚。
他将书的十卷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yi、二卷——从个人正义到城邦正义 第三、四、五卷——讲城邦正义 第六、七卷——讲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最后三卷又从城邦正义回归人的本善。 接着,详细分解了具体内容(比如如何找关键词来知晓大意),介绍了整个背景,时间、地点、人物和缘起。 然后又详细解读《理想国》中四个著名隐喻。 其他篇目基本上都是2-3页一篇,而这个却用了13页大篇幅来解读,看完这个,就基本了解了《理想国》的大概,大有拆书稿的感觉。 对于喜欢哲学又刚入门的朋友,不妨看看何老的书,能帮你理清思路,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五)
上学时,我喜欢读两位伦理学老师的书,一位是刘小枫,一位是何怀宏。当时我把两位老师的书全部读了一遍,尤其是何怀宏老师,在网上能找到的文章我都读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何老师发在北大哲学系网页上的一篇长文,叫《一个学术的回顾》,从那时候起,我就一直关注他,也开始喜欢上了伦理学。
不过相对于何老师的论著,我更喜欢读他的随笔集,因为他的文字有一种“宁静的美感与温柔的力量”。
这种美感和力量更是一种气质,我在《一个人的阅读史》里,也大言不惭地写到自己跟何老师的这份气质有点像。
在柳叶刀丛书《比天空更广阔的》里,在文章《面壁十年不破壁》里,我读到这种气质,在新书《生活与忆念》里,也有它的影子。
其实这本《生活与忆念》读起来更轻松,它更像一位爱读书的前辈,或者说是一位文化导游,带领读者走进他的阅读世界,浏览他与书的过往,让人感觉很舒服。
我在读这本小书时,竟有一种感动,可能是这么多年来为生活奔波,每天忙忙碌碌,虽然也经常读书,但是已经没有像何老师这样的心境了。
因为我读的书,基本上都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即使是那些看似无用的书,也是为写作之用。所以在读到这本书时,竟有一种羡慕感。
尤其读到《读书、写作与游历》这篇文章里的这句话:「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幸运,有过几年单纯闭门读书的好时光。」
这样的幸运,指的是一个文化学者出道之初的前几年,不用考虑写作,只专心读书。当年傅斯年也规定进中研院史语所的年轻人,头三年可以不发论文,安心读书。
哎,闭门读书几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了。
书读完了,即使不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快速读完这本书也是有收获的。
且不说那些质量颇高的书评、序跋和题记,单单读最后30页的书单,也让人收获满满了。
我们可以从他介绍的托马斯·索维尔、雅克·巴尔赞、弗朗西斯·福山、史蒂芬·平克等大师的著作中寻找到一条探索伟大思想的路径。
我前两天把这本书推荐给了一位同样喜欢文化散文的朋友。她说在一边读一遍把其中提到的书一一列出来,当一份阅读书单。
假如你没时间从头到尾一直不差读完的话,把里面提到的书列出来,也是一大收获吧。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六)
何怀宏老师的这本《生活与忆念》很轻薄,可以放在包里随时带走,不管是在等车的间隙、在地铁上,还是在排队的过程中都可以拿出来翻一翻。这本书里收录的文章大多为书评、序跋、题记、讲演、推荐语、书单,以及对一些学者的回忆等。每一篇的内容都不多,几分钟就能看完一个话题。
作者常常会针对一些过往的或者是现在的社会现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在讲到乔布斯时,何怀宏评价道:“乔布斯成了一个因为他的疯狂而改变了世界的人。”但他也提醒我们,当我们面对像谷歌、苹果等高科技产品时,是否应该注意到,它们在给我们带来无比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是在削弱我们的专注力和创造力。最终会不会把我们变成一个傻子?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不过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收录的作者写的那些关于书评的内容和书单的介绍。
看名家的书单虽然不能跟着他的步伐前进,但至少能够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得到进步,是通过哪些书籍来获取“营养”的。
何怀宏老师不止分享了自己的书单,关于读书,他也说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要多看外国作家的作品,有人说要多看我们自己本土作家的作品,但是何老师的建议是都要看,不要局限于某一地域,或者说某一种类型。我觉得看书确实也是这样,刚开始要广泛涉猎,等阅读到一定的水平,或者说知道了自己的喜好之后,再去精读某一领域的作品。
《在回忆中生活与创造》这篇主要是写普鲁斯特和他的《追忆似水年华》。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看完《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巨著的人少之又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反正到目前为止我自己是还没看过。不过在看了何怀宏老师的这篇书评后,更加加深了我想去看那部书的欲望。
普鲁斯特写的是他的回忆,何怀宏老师在《生活与忆念》中写的也是他的回忆。
这本书除了观点独到之外,书里也是金句频出,每一句都对提高自我认知有很大帮助。比如:
“成功后的落寞是更真实的落寞,或者说是更凸显的落寞。成功除了天才和机会,也还需要极其专注和投入。”
“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追求卓越。”
“如果不能工作,甚至只是不能在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也许就还不如。”
……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七)
任何一位学者都是读书人,都是思想者,他们都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从别人的思想中,得到更多的精神滋养。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从事伦理学、人生哲学和社会历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型人才。 那么,在他专业学者生涯之外,他又有着哪些思想的火花呢?他读了哪些书,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有着怎样的反思?得出了哪些结论呢?
他的这一本随笔集《生活与忆念》就是一位学者在专业研究之外所展现出来的点滴思想的火花。这本书大多是由书评、序跋,讲演稿、推荐语、书单以及一些回忆构成,是学者专业学术生涯之外的点滴记录。 正是这些记录随想,才更容易让我们读者沉浸于其中,可以了解更多的学者思想。在我们快节奏的生活之中,去啃那些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非常困难,但对于思想的追求却是我们每个人极致的人生体验。我们不能庸庸碌碌的活着,我们必须对于我们的人生有更多的思考,我们也就需要去读一些有内涵的书籍,也就需要去有思想的火花之中寻找一些灵感。而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方面的最佳选择。
何怀宏,是一位紧贴着时代的学者,所以在这本书中,也就有着当时最为火爆的关于《史蒂夫·乔布斯传》的评论,也有着关于Facebook的讨论,学者需要关注于现在。 但学者更关注于过去,关注于其他的优秀学者的思想,所以在这本书中,有着像《理想国》这样经典的解读,有着像《人类的演变》这样书籍的推荐,从学者所阅读的大量书籍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思想的脉络,让我们对这些书籍的理解也有所助益,成为我们可以走入其他书籍的桥梁。
学者也担负着向更多的普通读者推荐思想的职责,所以这本书中也有着大量的好书推荐和“我的书单”。被一位学者所认可的书单,必然有着可以借鉴之处,那么我们就从何怀宏的推荐语之中了解这些书籍,寻找适合我们乐意阅读、仔细阅读的书籍,让我们自身的个人修养不断增加。
当然,学者也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划,所有何怀宏每年都有一篇年度读书随笔,总结过去的点滴得失,展望未来,而我们阅读这些文章,必然会想到自己,对于我们的读书人生也有借鉴意义。
这就是学者的一本随笔集所能够带给我们的重要意义,那我们就捧起这本书,投入学者的思想,走入读书的世界,去提升自己吧!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八)
《生活与忆念》,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何怀宏先生,他出版了很多的作品供我们阅读分享收藏,也获得过很多大奖。书中的内容共分为三十五篇,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自己应该珍惜什么物品,过往的经历会一直留在我们脑海中的记忆里,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深刻。在我们的生活中,记忆中的画面会历久弥新,也会是我们度过困难的依据,它能够帮助我们走向胜利,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和无数幸福的时光,走向辉煌的明天,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快乐的记忆。
十八年能够让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长大成人,从一个婴儿逐渐成长为能够保护家人、抵御风雨、克服困难的国家栋梁之才;也能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坏,甚至分崩离析。不过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也许是两个人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家庭环境不一样,从而导致两个人性格不合,无法长时间一起生活,甚至到了相看两生厌的地步,这个时候两个人就要想清楚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才能及时止损,避免彼此在对方的记忆中留下非常糟糕、讨厌的画面,以至于影响自己的一生,所以一定要慎重思考未来的人生到底要怎么选择,将来才不会出现后悔的情况,这只能依靠自己。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九)
这本书,是有35篇文章组成,有书评、讲稿、推荐语、书单等。
作者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我对哲学属于了解甚少。所以在读有些文章时,实在讲,没有读懂,不是作者写的不好,而是我的知识面太窄,很多东西没看过没了解过,所以不易看懂。
本书的内容,我个人觉得是对读者有一定门槛的。比如对东西方文化信仰以及历史的一些基础了解,这样能读懂的更多一点。
我比较喜欢的篇章是书里提到的书,是我听过的,或者国内的一些书籍,像是梁红的《出梁庄记》,《吴宓日记〉等,西方的书籍目前我不太感兴趣,所以没有去细读。
拿梁红的《出梁庄记》来说,我没有读过这本书,仅从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里听到过讲解梁红和吴庄的故事,但从作者书评的内容可以知道这本书的核心要义以及写作思考的角度,当然书评是一个人对这本书的理解,如果我读过这本书,那么更像是和作者跨时空的一次深度交流。我想一定会有很奇妙的感受。我也爱写书评,但看到作者写的书评,我为自己感到汗颜,只能说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加油吧!
我比较喜欢的篇章还有作者写的每年的读书笔记,我非常喜欢,文中写的作者是总结了一年中读的所有书,并用自己的话做了梳理和阐述,看得到作者每年所读的书都在累增的同时,他所学到的知识也是不断扩大,知识之间产生链接,新知识与旧知识连起来,自己的知识体系会越来越大。这样写读书笔记的方式非常值得我学习,我本身每年也会写年度总结,针对读书方面我总是简单的罗列读书的书籍数量,而没有像作者这样的写,一方面梳理本年度所学的新知识,一方面与旧知识连起来,而不是新知识依然是一个个独立的原点,这样的总结更像是知识体系的一次更新迭代。
另外,我日常总说我喜爱读书,但是看到作者这本书里提到的所有书籍,我再次感到汗颜,感叹作者的阅读量之广之厚,涉及的领域广泛,是我的榜样。
整本书,仅从我看得懂的那几篇来讲,作者写的每篇文章是有深度,且是我个人缺少的角度,有非常值得我继续学习的地方,后续有机会抽时间读一读文章里提到的书籍,再来看作者对该书所写的文章,和作者来一次跨时空的深度交流,期待我能体会更多奇妙的感受。
这本书,我推荐给,对中西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值得读一读,日常读西方小说的朋友也值得一读。从这里可以一窥,北大哲学教授是如何去看待西方的历史文化,他对西方小说的一些解读。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十)
像极了语文老师带着我们做作品赏析,一本书读出35本书的厚度,本书作者何怀宏先生,是《沉思录》经典译本的作者沉思5年的作品,集结35篇知识文化散文的作品全集。好好啃一遍,相当于读懂35本书。
作品中能触动到我的句子、观点或者故事,何怀宏先生在《生活与忆念》一书中,对于经典作品、影视作品、演讲、推荐语等,从作品本身出发,挖掘作品内在的人物、历史和时代背景,让一个个故事在解读中再次活灵活现,重新恢复生机,见解独到,鞭辟入里。不仅仅是对作品的评鉴赏析,更是一位文化学者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思考。
读完这本书,彻底治愈了爱读书人的书荒。不知道读什么,不知道怎么读,这一年的书单都有了。读完这本书,更坚定了我做读书博主的决心,也让我更加渴望做一个杂食性读书博主。读生活、读中文、读西方作品、读历史、读哲学、读经典、读畅销、读文明。
不同的文字传达出不一样的内涵,不同的语言也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纵然读书的形式和工具日渐改变,纵使改变不了,也只能适应,但手捧一本纸质书的人大有人在。对于各种题材的作品中,何先生不仅深度历史、制度和哲学思想,更是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教会我们展望未来。
他说,缺少忆念的生活不值得过,生命唯有在忆念中才会完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我们不能忘,仇必和而解”“恨必爱而纾”,爱与和解不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我们改造现实的动力。
历史已经过去,社会依旧在不断向前发展,一个爱思考的人,会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提升境界,读书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就是“追求光明,理解黑暗。本书最后更是有经典书评和书单推荐,喜欢读书的小伙伴,这本书值得摆进你的书架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十一)
有人说,译者是需要懂文字的,才可以把高深的作品翻译成与原著一致的经典。那么散文可以考察一位译者对汉字的精准把控。何怀宏教授翻译的《沉思录》获得好评,那么是否可以说,他的散文也一样精彩呢?
何怀宏老师的这本《生活与忆念》,32开本,200页,小巧轻便,特别适宜携带,在公交车、地铁上,或者是排队时都可以拿出来随手翻阅。
这本书里收录的文章大多为书评、序跋、题记、讲演、推荐语、书单,以及对一些学者的回忆等,陆续成稿于2012年到2017年之间。每一篇的内容都不多,几分钟就能看完一篇,篇章虽短,却处处精华闪烁。
作为两届“文津奖”得主、名著《沉思录》经典译本译者的何怀宏老师,他在伦理学、人生哲学、社会史等领域的造诣在本书的书评或序跋文章中得到了体现。
而这些领域的作品,尤其是外国翻译的作品,大多晦涩难懂,一般读者很难阅读。现在有了一位名家的导读,就像处于伸手不见五指的暗黑里,有人为你点亮一盏灯,让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一本书的精华,了解著述者的观点和思想。
何怀宏老师在《以俄为镜看心史》中肯定了zong教精神一是敬畏或者说敬慎一是悲悯。
笔者以为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有“慎终追远”与“忠恕”之道,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可与之匹配。被称之为民族精神,在三千年前就有了。这也正是作者说的一种“强大的精神信仰”。我们的精神信仰,几千年来都是从“仁”走向“义”“礼”“信”,追求人格精神至善的“德”——君子之德。
君子之德从“学以成人,约以成人”开始,经十五立志、三十“初成人”、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成。
何怀宏老师于《学以成人,约以成人》中说成人之学就是“为己之学”,就是自律。并详解这一过程以自我始,以自我终。
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人工智能、AI、机器人等的出现。引发了众人思考。
何怀宏老师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中”,“人类的精神和道德自控能力能否跟得上控物能力的飞跃发展?”简而言之,道德约束如何在科技领域得以有效实施。
秋已至,冬将来。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在何怀宏老师看来是读哲学的好时光。
他说“与其去追逐一些当代西方在观点上标新立异的时髦书,还不如去看他们的一些老的经典,尤其是一些叙述现实社会和政治过程的历史经典。”
深以为然!
你准备好读书了吗?翻开这本书,追逐何怀宏老师脚步,以他阅读的书目为书单,建立我们的哲学知识体系。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十二)
记得罗胖启发俱乐部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 七天长吗? 不长,一晃眼就过去了,无非就是七次睡过去七次醒过来。 七天短吗? 七天一点儿也不短,足够产生很多新的想法,比如说读了一本书或者是跟有趣的人聊了会儿天,七天足以让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 您去干嘛呀? 就是把七天我受到的启发,大脑发生的变化去跟大伙儿汇报一下。 而最近看的《生活与忆念》似乎也是这样,北大教授何怀宏把他5年读的书、见的人、遇的事收录编辑成了这本“沉思录”给到我们思考与启发。
18年里会发生什么?一对夫妻如果18年分居,丈夫只想离婚步入下一段新的婚姻又意味着什么?文中提到《等待》就是讲述丈夫无奈取了不喜欢的妻子,18年只等合法离婚,当真正与喜欢的的人结婚的时候,喜欢的人在这18年的等待里面崩溃了,他们终究还是没能幸福,他的前妻是否还有希望?是等待等待下一个等待吗? 当看到《中国在梁庄》里面的彩虹这个人物的时候,我在想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守着自己方圆半径内的世界忽略了周遭事物和人,在固有的乡土里生活终究还是没能看到外面广阔的世界。我们每天上班又何尝不是,在固有的事情里打转,很难有逃离的勇气但又难设法改变。
这是《贴地飞翔》里面两个最为触动的情节,最为朴实也最为深刻,就像《各有各的活法》中的人物那样。
看到作者追悼季老,对于季老敬佩有佳,也是看了这篇内容才知道原来季老在德国生活了10年。从小学课文知道了季老,在辅导书上知道了季老的生平,没想到在这里又能遇到。 遇人就像肖复兴见到叶圣陶,就像作者见到了季老,当分享了季老执着追求,是不是我们也要学习做到。
可能出于何怀宏教授是伦理、哲学、历史等学术研究的背景,在何怀宏教授介绍自己这5年来看的书的时候大多是历史、哲学及自己感兴趣的书。
但不管怎样看得出何教授对于自身专业的热爱,待在美国恰逢大选研究美国历史和政治;针对一位喜欢的作者看其一系列作品做深入研究;他看书不单单是中西结合,更是能在文学作品中讲到弱势群体能否维护自己的权利独到解读。
记得之前清风大哥有在公众号里面写过这样一句话,遇人做事也是读书。不管是阅书、遇人还是做事《生活与忆念》这本书都可以给到我们启发。
《生活与忆念》读后感(篇十三)
“苦守寒窑十八年,换来荣华十八天”,薛平贵是无情无义的西凉王吗?
丞相之女王宝钏当年是个爱情至上的恋爱脑,不顾自家人的反对,与其父击掌断绝父女关系,去寒窑找薛平贵。
可惜千金嫁穷汉后不久,造化弄人,薛平贵在西凉娶了代战公主,生儿育女,成了西凉王,让王宝钏在寒窑等了十八年……
如今,这个古典爱情的成了被群嘲的经典范本:恋爱脑祖师奶"王宝钏挖野菜"→"一把好牌打到烂"!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在本书开篇,通过评述哈金的现实主义小说《等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与薛平贵与王宝钏相似的家庭婚姻纠葛与人性拷问的故事《十八年里会发生什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性格优柔寡断、懦弱胆怯的军医孔林,在医学院就读时,接受了家里的包办婚姻,与家乡农村文盲且裹小脚的女子刘淑玉成婚,只为让她照顾他的母亲!
自从爱上了医院的护士吴曼娜,他就越发地不喜欢这个性情温和的原配贤妻,婚后第3年就开始搞分居、离婚事宜。结果,这场有名无实的婚姻离了十八年!
等到孔林与苦等了他18年的吴曼娜结婚,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后,他突然发现他曾经憧憬的理想家庭只是一座海市蜃楼而已!
孔林陷入了新的痛苦和失望之中,精神和心灵上的疲惫与悲哀,让上了年纪的他倍感不幸福。迟到的婚姻生活,让他感受到更多的是无奈、虚无与困惑,不是浪漫与温馨。
小说的结尾,孔林如梦初醒般地发现:原来曾经的原配淑玉,不漂亮,没气质但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传统农妇,才是能全心全意伺候他,为他奉献一切,勤劳持家的“家庭天使”!
孔林的所作所为,体现了父权文化中,知识分子的生存、道德困境和精神危机,以及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贻害了男女双方性别二元对立的婚姻人生!
这篇文章还蛮有警示意义的,尤其是对于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漫长的“马拉松恋爱”和异地恋的男女而言!
作者在本书中细致地评价了柏拉图、弗朗西斯·福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雅克·巴尔赞、托马斯·索维尔、阿马蒂亚·森、彼得·辛格、约翰·罗尔斯等西方古今知名思想家,同时深情追忆邓正来、季羡林、何兆武、“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等知名学者,以及作者近8年来的阅读历程、推荐书单和心得体会,让我们得以采撷知识界珍贵的文化记忆,提高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