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读写指南,作者吴军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介绍了很多读书和写作的技巧。本书内容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对于提高读写能力和思辨能力有很大帮助。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受益匪浅。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一)
♦️推荐理由:方法论(如何构建理解他人、表达自我的能力)+文艺又实用(剖析中外经典著作,启发读者对人生、社会、历史、美学等的思考)的「通识教育」书籍。
·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二)
看到一些莫名其妙地批评感到很可笑。对我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一读的。它并不是以文学发展的时间顺序或者是以国别为分类介绍来介绍文学作品的一本literature review.它是经过作者广泛阅读和实践之后凝练出的一本阅读和写作方法论,强调如何通过书面文字和他人沟通的技能。换个说法,它谈论的其实不仅仅是文学,而是应用型文学,两者失之以毫厘,谬之以千里。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三)
工作或生活中说出不合适的话,让场面很尴尬;汇报工作时不知道把重点放在哪里,让人感觉不专业;读书或读工作报告时效率很低,读过后才发现年轻时的自己是多么的缺少文字。远远没有达到1万字的水平。阅读可以加强人的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
高效阅读方式,在书中找到自己需要提问问题的案例。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对目前不用不到的可以不看,有些书只合适现在读。经典的书可以反复看。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四)
今天读了吴军的《阅读与写作讲义》,受益匪浅,阅读和写作都是有方法的,阐述了提高阅读速度及做题的正确率的方法;提升写作文水平的方法;同时还有作者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我自己感受特别明显的是“你的样子里,有你爱过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更能体会王国维先生的寓情于景。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从当下开始吧,有目的的记日记开始,每周写周总结,每个季度以PPT形式呈现季度总结,并且练习汇报,提升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五)
刚刚看完此书。上豆瓣看到给一星、两星的,我也是嘿嘿了。
这本通识教育的读本,是大家小书,能够深入浅出的写出这些阅读与写作方法,是需要很大的基础阅读和很强大的写作执行力的。吴军先生的书我也看过一些,这本书写的很不错,对于中学生、大学理工科学生、工作后还发愁文案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上佳的引路和参考。这就是通识的价值所在。就其目的而言,作为一本贴近中国国情、信息与时俱进的讲义读本,应该说是名至实归的。
评论给一星、两星的人,自身阅读和写作水平可能是挺高的,早就超越了通识读本目标读者的水平,比如刚刚看到的Michale Chen的评论。但是请问这类朋友们,当你身边的人需要一些通识的时候,你扪心自问可以讲得比吴先生更能被听众理解吗?一个对普希金尚且不熟悉的人,能上来就听懂您说的什么老陀是谁吗?
我觉得不要误人子弟吧,先如吴先生所言,看懂题目,再给评论。况且,通过贬低常识的普及来彰显自己的独特品味,效果可能很好,手段不敢恭维。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六)
这本阅读与讲义其实很适合初高中生,语文不太好的同学作为一种课外补充材料,将阅读,写作,听和说都做了方法论的归纳。总结了重点,再来学语文有深刻的认识。
一直觉得写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相当于创作一件作品,并且可以流传很久。书中最后科幻小说那里马丁里斯爵士的观点很有意思,人最终都会从有形转向无形,以后留下的就只有信息这一形式。写作其实也就是把自己留下来,突然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以后人的形式不再有肉身只有信息,是不是利用留下的信息就可以复活一个人,比如杜甫流传了一千四百多少诗,那根据他写的东西大概能复活一部分的杜甫这个人吧,在未来的信息人时代里,不仅有现在时的人,也有过去时的人。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七)
吴军的每本书基本都买了《文明之光》《大学之路》《硅谷简史》《人工智能》不过都没读完,挺感兴趣的是工科博士在谷歌和腾讯任职期间的图书创作频繁如何不影响本职工作,不过相对海岩和冯唐,也算是可以理解。 一向自认为阅读和写作能力尚可,但最近仍是关注一些关于阅读和写作的课程和专著,尤其是计划了3-4年的写书之旅连大纲都未成型,更不用说还有两年就要完成的博士论文,焦虑是自然的,不过真正耐心去读的尚无。 看到了吴军博士基于得道课程的书毫不犹豫拿下,利用一个周末竟然读完,说实话,读完难免有些失望,阅读的目的,选材,提炼,总结,应用虽然有些notes,但仍是个人总结,既没有结构化的体系,也没有系统的方法论。一些分门别类的分析和总结难免觉得有些浅显,甚至有些个人的观念未免有些不符合通用的价值观,颇有投机取巧的嫌疑。
第二部分对经典名著的分析和解读,倒让我颇感汗颜,虽然有些提到的经典书都有,但基本上都没有读,年少的时候是读不懂其中的艰涩和深刻,现在是觉得难以抽出时间重读经典,而理解所在的背景,表达的主题,隐藏在文学背后的社会反思和历久弥新的社会价值才是经典流传的缘由,骗得我都要去重读经典了。要不然,确实稍显浅薄。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君子贵通天下之志,好好的用心学习才会有思想感觉,才会有生活触动。 好好用心学习心里自然明白,有一种书应该摆在每一个家庭的书桌上。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以“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为核心的大语文内容——它比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更能让我们受益终生。 如果一辈子只学一门课,那就应该是语文。 语文学习,对生活和职业发展有巨大的帮助。吴军老师,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写作者,出版了12本书图书,这些书获得了中国出版界的各种大奖和市场认可。 语文教育涉及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尤其是快乐情感的获得和价值观的构建。 通识教育在中国还有一个更好听的词,叫做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强调内容,博雅教育强调目的。自由艺术让人联想到音乐,绘画,摄影,手工等等更广泛的人文科学。 在古希腊,是否接受过通识教育,是区别自由民和奴隶的依据。自由民才会具有社会主人的心态,行使社会主人权利所需要的素养。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从法律上的自由人变成了经济上的自由人,接下来应该变成精神上的自由人,此时的通识教育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 如果你把自己当做这个世界的主人,要享受这个世界,就要如同当年古希腊的自由民享受自由一样,就需要有主人的学识。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九)
一直比较喜欢读吴军老师的书,从研究生时代通宵读完的《浪潮之巅》、《文明之光》,到后面的《见识》三部曲,以及最近的这本《阅读与写作讲义》。吴军老师作为一名通讯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非科班出身,所写的书读起来确异常轻松又收获满满。读吴军老师的书常常有种困惑,他是怎么在繁忙的工作中出版了这么多书的?在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
吴军老师从高中时期可以练习自己写日记的能力,后来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跟随库旦普教授学习,这两段学习经历促成了吴军老师写作能力的飞跃。在工作中,吴军老师也时刻保持着写工作笔记的习惯,正是这样的习惯使得吴军老师在“过去做研究时,每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有一篇论文出来;做产品时,对专利的申请会随着工作自然开展,不会变成额外的负担“。这样的能力应该是很多人羡慕而又无法得来的。多少人为了写份材料绞尽脑汁、掉完头发。
因此读这本书更大的收获并不是吴军老师给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与态度。如果真要有阅读与写作的技巧,那就是将阅读与写作融入生活。共勉。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十)
吴军关于数学科技的书我一向是喜欢看的,浅显易懂富有见地。但是写文学欣赏类的书,作者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我不怀疑作者的文学素养,但要将文学或艺术作品的美表达出来,让读者同样感受到美,是需要天赋的,而吴军显然是缺乏这种天赋的。
书的前半段从语文的重要性出发,到各种文体的特点。可以认为说得是重要性,是方法学。这部分终结到位,读起来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做为一名理科生,我曾经也充满了对人文的误解和偏见,在这里得到了纠正,因此值得一读。
后半段则是引导培养读者文学欣赏的能力,这里却读不下去了。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作者依然是理科生思维,一二三点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作品好在哪里,但文字却相当缺乏美感。读完以后不仅没有明白分析的文学作品好在哪里,反而觉得了然无趣。要论对艺术作品充满美感的分析,我极力推崇《少有人看见的美》。
还是那句话,将内心的情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让别人能感受到--这是艺术家的活儿,需要的可能是创作者丰富的情感,高超的技巧或经年累月的训练--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可能最重要的仅仅是天赋而已。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十一)
还是有收获的,思想的精华,名著经过作者提炼,能对现实生活的人有帮助。特别是其中一个故事,特别差还能屹立不倒,肯定有他的独特之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了问题。
思想对于成熟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会让你觉得那么踏实,让你充满了光辉。抓住世界最本质的东西,放松最平常的心态,把自己的状体发挥出来。书很适合读,特别是沧桑年龄段,太年轻的时候,也许静不下心,看也觉得对自己没帮助,如今不一样,生活有了体验,大脑随着累积也有了感悟,触景生情和从事务中提炼生活,已经有了可能性。
凡事也不能着急,等待也许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阅读与写作,关键要先写出来,通过阅读和思考,增加写出来的内容,内容要与读者产生共鸣,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不一定要有新意,也不一定有多少文采,主要还是靠内容和场景取胜。
海明威的文字,特别简洁,但内容不缺失,这是需要学习和历练。词要用准,事要想明白,才能达到这个境界。时间都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明白。体重还是要坚持以减促稳,不能胖回去,要守住自己,时间还是要多用在非吃喝项目,双促进发展模式。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十二)
迫切觉得自己的认知需要升级,近期喜欢读的是一些通识教育的书。这本书实际上就是教读者提高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一、关于阅读如何读的快: 1.把书拿远一点,让眼睛关注更多的区域。 2.眼睛扫描快,不发音,不断联系眼镜和大脑同步。 3.分层阅读,兼顾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4.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跳过去,不影响理解。 5.绝大多数书不值得仔细读,但阅读量大有好处,可以扩大视野,让想法客观中立,去伪存真。 6.专业领域读期刊文献,要读摘要结论。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体味语言的美感,理解作者的思想。(跳着读,感兴趣回头再读,做记号反复读)(精读,画重点,建索引)(经典品读,典藏保存) 二、关于写作 写作的核心是为了表达自己,注重词汇、语法、修饰、结构。多阅读严肃读物,不读社交媒体中的垃圾,培养严谨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生活中作语文训练,有意识地进行阅读:whenwherewhowherehowwhy。 1.寓情于景,描写行为,写人心理活动。 2.讲好故事(顺叙,倒叙,叠叙),设置悬念,有张有弛,管中窥豹,点睛之笔,反讽手法。 3.练习:写日记(工作日记,读书心得收获,定期总结,一次只写一件事,要真诚。 4.综述报告写法:覆盖全面,对等原则,注重结论,横纵对比,论证充分,数据规范,解读可视化。 三、经典鉴赏后面这部分有些意思,消遣着看。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十三)
在2021年的某一天,我无意在微博刷到吴军老师的新书推荐的帖子,加之自己急需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不假思索的果断购买了。我这个人,阅读习惯很不好,买了就当读了。原以为又多了一本落灰的书,鬼使神差的在2022年的某一天,打开阅读,这一读就栽了进去,像是找到阅读与写作的葵花宝典一般,爱不释手。
吴军最令我钦佩的是他是理工科出身,却写的一手好文章,阅读他的书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涉猎之广,知识理解程度之深,让人不由得竖起大拇指。文章读起来很轻松,很流畅,很有趣,还有一定的收获。开篇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吴军老师告诉我们:阅读与写作的意义就是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他一再的强调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重要性,无论文科还是理科的学生,都应该注重通识教育的学习,正如他自己一样,理工科出身,却语文学的不赖,还能成为畅销书作家。全书分为上下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与写作的方法论,如何阅读与写作。第二部分,是阅读与写作的经典范例,列举了很多优秀文人和他们的作品。读完这本书,我确实受益匪浅。只可惜2022年我才开始大规模的阅读计划,无论从阅读速度、理解力、记忆力各个维度上来讲,都显稚嫩。总会读了前边忘后边,这样阅读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阅读还是有意义的,只是积累不够,还显现不出来。从量变到质变总需要一个过程的。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十四)
听说读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信手拈来的背后是大量的积累与实践。 阅读的品位是土壤,什么样的土壤会结出什么样的植物,深层的阅读是树根,树根不仅要扎的深,而且有根系发达。只有好的阅读习惯才会让树枝茂盛。通过大量阅读,一个人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图谱。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拍张有趣的照片,配一段文字说明。就是很好的文字表达练习拍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要自己拍,捕捉生活中的美。 像裁剪照片一样,把文字中没用的部分也才材料记录有趣的东西,突出主题。 堆起细节并不能带来好文章,你需要一条线索把它们串起来。首先你要有一个整体的看法,态度,这是轮廓,然后要有支持他的证据,这是细节。最后这些细节不能以清单的方式罗列出来,而又根据线索展开。 修辞手法远没有结构和逻辑重要。阅读对写作的帮助至少要延后1~2年。读什么也很有讲究,真正对写作有帮助的是那些经典著作,经过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被人们筛选后的经典作品,而天天看手机,对写作并没帮助。注重逻辑和结构而不是文采,有了这个基础,文采可以慢慢补上。当一个人社会经验不足时,免不了会为富新词强说愁。任何时候,内容比形式重要,一篇文章的口气和用词要保持一致,这样的东西才更专业。写好工作日记,即使为了让自己同样的错误不放两遍,更是为了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平静而有节制的讲话方式很重要,要以对方接收到自己的信息为目标。会讲话的人恰恰是那些能控制自己什么都想讲的人。
看似胭脂温柔乡,却是最落魄的岁月。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十五)
看之前也不知道作者的履历,所以能抛开作者个人的光环,这样的评价更客观一些。
看完上半篇,并不感觉作者的文章写的有多好。其中4.4讲到 “内容再呈现” 这一节,给了很多PPT或者讲稿的内容,这时我才去网站上搜作者有PPT的演讲,我觉得,比作者做得好的大有人在,尤其是,作者明知道有录影的时候,不应该把PPT背景做成白色。所以,所谓的“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许对完全不会做的人,他讲的内容确实好吧。
到了下半篇,这种感觉更强了。讲人生讲历史讲社会,提到了很多作家文豪及著作。这些内容,确实大多数就跟百度科普一样。即便作者加上了个人的感悟,却又通常是跟作者个人的其他著作互相引证,比如,我在《XXX》书中,表达什么XXX,就是受了XX作家的影响;或,……这也是我后来写《XXX》《XXX》的原因。这种表达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让人讨厌。提到这些著作的作用,无非是给作者本人的粉丝开了一个书单——你们去看吧。
所以本书完全没有达到个人预期。另外个人对书本的概念比较传统,一篇文章之后,给了个二维码,让人上传习题,或者扫码做练习题。这种就纯粹的把讲义做成了视频课程的延伸商品。同时,我也不喜欢很多定义性的表达,比如“我们身处第四次工业革命”等,很多历史阶段、艺术风格的命名,都是后来人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而想出来,自己怎么可以定义自己的时代呢?想象一下瓦特在著作中说 “我们身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这样的话。
综上,没有对作者不敬的意思,纯粹个人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