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悲喜剧(两册套装)》是一部描写爱恨情仇、荣辱得失的经典作品。读后感受到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生动描绘。作品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通过这部作品,读者可以深刻领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莎士比亚悲喜剧(两册套装)》读后感(一)
(文/慕灵珊)
“清晨带来了凄凉的和解,太阳也惨淡的在云中躲闪。大家先回去发几声感慨,该恕的该怨的再听审判。”——《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悲喜剧(两册套装)》读后感(二)
时代的灵魂,舞台的奇迹,你的艺术是永恒的纪念碑,只要你的书在,你就永远活着。他不属于一个时代,他属于千秋万代。——本·琼森
《莎士比亚悲喜剧(两册套装)》读后感(三)
6.24
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莎士比亚
戏剧《哈姆莱特》创造了一个经典的人物:哈姆莱特。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说是那四百年前最伟大的戏剧,直到看完这部剧,我还在想是人物哈姆莱特身上的特点都存在我们自身,还是我们对于这本书的看法是可以有千百看法的。我暂且更加倾向我们可以在哈姆莱特身上看到自己的说法,当然了,莎翁作品里所蕴含的道理或许坦言的真相是极多,每一次被翻阅都可以读到不同的东西。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哈姆莱特向自己的叔父新的丹麦国王复仇的故事。特别喜欢莎士比亚的台词,到了现在,甚至是未来都是适用的。哈姆莱特,丹麦王子,思想深刻,勇武过人,善良正直。他虽然接受着新人文主义的教育,脑海中还残留封建宗教思想。他真是个懦弱矛盾不果断的人啊,他明明有两次机会可以杀掉叔父的,可他并没有下手,比如不能在一个人在虔诚忏悔的时候动手。他一次次告诉自己要报仇,但总在退缩,他为什么不敢下手呢?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我们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却仓皇度日,明知道应该是抗争,因为只有如此才可能告别苦难,不能因为对死活未知的恐惧就默然忍受…木心说得好,一个思想过度的人,行动非常软弱……我又何尝不是呢?
6.28
《莎士比亚悲喜剧(两册套装)》读后感(四)
提起英国伟大的戏剧大师,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大名想必如雷贯耳。时至今日,无数的莎迷们还在孜孜不倦地参详着莎士比亚的诸多名作。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这次很是有幸地读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合集。《莎士比亚悲喜剧》(两册套装)。相较于以往的阅读,我觉得手头的这套版本很是系统性地将莎士比亚的代表性悲喜剧分类汇总地分享给了书外的读者朋友们。
粗粗地翻看,这套作品以喜剧和悲剧两个分册推出。在《莎士比亚悲剧集》之中,它包括《哈姆莱特》《奥瑟罗》《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而在《莎士比亚喜剧集》中,它则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十二夜》《皆大欢喜》。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汇总分类编辑很是方便读者对莎翁的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入,系统的欣赏展开。对于书中的这些代表的作品,我觉得其实我们以往也都或多或少地有所接触。不过这样的编辑设计很是方便着读者可以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阅读学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各个剧集皆以最原始的剧幕的形式进行风险。让我们读者有着一种身临其境般原汁原味的阅读品味。虽然跨越着世纪的消逝,书中以文字进行表达和展现的那些对于故事还是如此地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类似于在喜剧集中,读者朋友们一同踏上的是爱情身在在何方的寻觅阅读之旅。永恒的莎翁用着洞悉一切的文字表述,深刻直白地描绘和勾勒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人物。其中的剧本故事因此而变得形象生动,而其中的角色人物也因此变得如此地生动饱满。类似于《威尼斯商人》这个故事细腻地刻画着各个角色人物的同时,又将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融汇其中。书外的读者在分享故事的同时更是触及着剧本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联想。我们可以真切地透过文字的字里行间感受着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剧本更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不得不说的是这些的经典故事都是那样刻入人心,耐人回味。
藉由着这个《莎士比亚悲喜剧》作品,我们再一次聆听着永恒的莎士比亚的跨世纪天籁之音。事实上本套丛书最为具有特色的所在还是书中时时穿插入了配合故事而分享的西方绘画作品。引领着读者们可以由此及彼地感受着一个更为直观,真实生动的剧目印象。
细细地品读,走入莎翁的经典,我不断地去回味书中字里行间散发着的文学魅力,感触颇深!经典其实就是那样值得推荐和珍藏!
《莎士比亚悲喜剧(两册套装)》读后感(五)
今年初,沉寂已久的朱生豪竟因《朗读者》上了热搜,起源于第一期主题“遇见”,一对相守二十六年的夫妻,永如初见那般,深情款款,坚持互写情书、互读情诗,由他们来朗读朱生豪的《醒来觉得甚是爱你》的确合适。我也是由这期节目,认识了朱生豪,此前一直被沈从文对妻子的痴情所打动,不曾想比起朱生豪的情感,沈从文带着些许孩子气。读过朱生豪的书信,必然会对他这个人深深着迷,也正是如此,我第一次对莎士比亚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经他翻译的莎剧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傅雷曾说“非诗人决不能译诗,非与原诗人气质相近者,根本不能译那个诗人的作品”,而朱生豪译作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中国莎士比亚作品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其译文质量和风格别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由此可见,朱生豪不仅通晓中英文,还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他坚持以“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翻译宗旨,故语言生动优美,感情真挚而热烈,颇受读者的青睐。 最近在读的《莎士比亚悲喜剧》就是在朱生豪译作的权威基础上,经诸多专家学者反复校订后,推出的最新版本,全书共分两册,悲剧集和喜剧集,每册又精选了莎士比亚五部最经典的剧作,同时是目前演出最为频繁的舞台剧,相信能让读者较为全面的了解莎剧,以下仅介绍悲剧集。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五部剧作,分别是《哈姆莱特》、《奥瑟罗》、《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和《麦克白》,它们分别揭露了当时存在沉重的社会问题,深刻体现了人性的悲剧和人类的命运,代表了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和杰出成就。 于我而言,熟悉的只有《罗密欧与茱丽叶》,常被我戏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但与东方传统的含蓄内敛所不同,西方追求自由,对爱情的表达直接又热烈,互诉衷肠,敢于言爱的,不知有多少人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窗前相遇的一幕奉为不朽的经典。尽管被称之为悲剧,其结果还是美好的,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两人不为其它因素所动,奋不顾身地追逐爱情,誓与家族抗争到底的决心,极富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特点,强调人的个性解放,间或夹杂的喜剧氛围又使剧里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在其它四部作品中,《哈姆莱特》对浪漫主义色彩的体现逐渐减弱,对现实主义的描写反而愈渐突出;《奥瑟罗》则着重抨击了现实社会里的黑暗势力,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李尔王》是对动荡不安时期人民所受的苦难的真实反映,也是对专制王权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歌颂;《麦克白》倒是不再出现那些所谓的正面人物,一切只存在于理想状态里,想通的莎士比亚似乎明白了自己的人文主义信念正走向破灭。 这五部悲剧的内涵与广度,无不折射出莎士比亚对社会矛盾的思考,可以看出他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均与所处时代有关。若根据其思想的丰富性,人物刻画的生动性,剧情铺设的细腻性,则不管从哪种层面看待,它们都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而当今社会恰恰缺乏这样兼具思想和艺术的作品,因此重温经典对现代人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