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去荒野读后感第一篇
捧书连着两天读完了(很久没有如此专注)。好像随着潮水滚动,从一篇到另一篇,看的时候人物似乎慢慢清晰起来,但看过之后整体只有意识和心绪在蔓延纠缠。一些比喻很妙,但我感觉即便如何努力,我也无法穷尽作者所展示的语境,因为文字的背后,是其对当下的观察,透视及冷静。一生实在太短暂了,不够时间让每一个复眼都充盈发光,好在还有这样精妙的文字,弥补我身处世界中的狭隘与遗憾。我在日常,你们去荒野。
你们去荒野读后感第二篇
“你们去荒野,为了看什么?不会是风摇芦苇吧!”我们在城市,短暂地相遇又分离,为了看什么?不会是日落高楼,一日又一日吧?
在书里,能够感受到时间平缓而寂静地流淌而过,故事里的人们,仿佛演完了一场又一场的戏,打板结束.一声“cut”之后,便分道扬镳,谁也读不出谁脸上木然的情绪。
悄无声息地开始,又悄无声息地落幕,只有想象是可以完美的,在这本故事集里,你几乎找不到任何确切的完整的结局,每一个人既是主角,也是城市匆匆的过客。
“黑暗是真实的,所以光才会是真实的。”因为有了光,才有了黑暗,反之亦然。光和黑暗相互拥抱,于是,才有了那一束阴影。相互成就的两方,谁也离不了谁,在这个《盒子》的故事里,他追寻着这个逝去的人。然而,被盒子困住的又何止这些人。
谁不想,一仰头就看到繁星璀璨。
她说,“我有朋友。我没有朋友。”所以,朋友是什么?是可以打招呼的人,还是可以歇斯底里的人?
她说,“我希望这个世界没有另一面,只有表面的东西。能看得到的,有限的那些。我不想知道任何秘密。”
因为有很多时候,不知道,反而是幸福的。看到的,听到的,所谓的秘密,终有一天,会成为压向心底的那一块大石头。而你不知道会是在哪天,突然沉没。所以朋友,别告诉我你的秘密。
她说“现在,就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合适的结果了。”机构完了,于是她跑了。跑向了那个太平洋的小岛上,留下了他和一个合伙人的名头。于是他对一切都必须忍受,或许因命运如此。
命还教会了你,去忍要吧!前方的道路荆棘丛生也好,满地碎石也好,去忍受吧!命运这个最大的盲盒,只有忍受过后,才能打开!可倘若,他从未想要打开过呢!那又是谁一夜之间,决定了他的命运!
她说“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我不需要的,那就是被人理解。我早就过了渴望被人理解的年纪了,相反我倒是变得越来越能理解别人的任何古怪不合逻辑,不合常理的想法和要求。”
故事里的人,可以直白而坦然,那故事外的人呢?当你过了可以嚷嚷不被理解的年纪,就仿佛有一道自动卷帘门,咔嚓一声,关住了一个叫做脆弱的东西,与其声嘶力竭去要求被人理解,不如主动妥协,去做那个理解别人的人。成年人的世界,最怕是失望,没有希望,就不会显得那么失望。
他说,“我们好像总是喜欢以诸如此类的方式去不时轻戳对方的痛处,并以此保持彼此之间的那种并无恶意但又有些微妙的距离感和古怪的张力。”
这是个关于蛾子,父亲和欺骗的故事。
很多时候越是熟悉的人.越是容易出口成伤。就像是一根弹簧,一拉一扯,回弹的时候,舍不得放手的人,就会受伤,心甘情愿地受伤。
在这本故事集里,有科幻,有所谓的爱情,友情和亲情。有寻找,也有失去。有依赖也有欺骗。
就在你以为故事即将走向最终时,它却戛然而止。
每一个人物,都超乎平静地消失在故事里,也许终究是逃向了荒野,而我很想知道,他们最终看到了什么?
你们去荒野读后感第三篇
“这种默契的气氛里,其实也隐藏着某种距离感,两人之间,就像隔了层薄薄的玻璃。”
从未想过人到了四五十岁会是什么状态,总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又觉得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想十年后的样子有点畏惧。但内心对那个年龄段的人生总是怀揣着一份美好的期待: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只是,现实生活真的如我想的那般简单而美好吗?
所以读完这本书,我陷入了久久的彷徨,不,与其说是彷徨,不如说是对四五十岁人群的生活的重新思考。回想自己父母的四五十岁,回想自己认识的四五十岁的人的状态,仔细思考下来,才发现自己是带了一厢情愿的隔膜在看这个年龄。
九个故事,九段不同的故事,九个四五十岁的人的人生。
克制又流畅的叙述,疏离而孤独的生活,永远也无法摆脱的被抛弃的无助感。赵松讲起故事来如此忧伤绵延,总感觉下一秒人物就会从纸间走出对我说:我没有发生任何事,只不过是自然脱落了。
“脱落”,是这本书中所有故事中主角们的状态。他们有的在经过女朋友彻底失联后后处于脱落状态,有的是在公司出事后幸存下来时的脱落状态,有的是友情彻底被斩断后的脱落状态,也有的是经历一番黏腻的甲方乙方合作关系后的脱落状态……那是被抛弃的、被远离的、被隔绝的,却又带有主动性的接纳的姿态。那是因为,他们“绝对不能后退,不能撤退,因为实际上我们早就没有了撤退的路了,只能向前,即使不能继续向前,也要钉在现在。“看起来很悲凉,却是饱经风霜后的通透与顿悟。这也是这个特定年龄层才有的人生感悟。
置身于他们的生活,才能理解他们的抉择。经历了离异,或者是公司变天,亦或是工作不稳定,再不然是周旋于甲方的纠缠,还有双方都期待着破裂却又要努力修补的言不由衷友谊,或者是婚姻生活中的距离感……人生就是在一个又一个令人丧气的循环里打转。到了没有动力的年纪,除了接纳,似乎也别无选择。
时而简洁明了的对话,时而对白融入大段叙事中,不同的写法推动着故事,读起来倍感新奇,并且很容易被作者的文字拉进故事中,即便是离自己比较远的设定,却因为文字中饱含的真挚与真实,轻易就能与之共情。同时故事之间似乎还有联动,故事之间都带着某种关联性,角色之间若即若离,既可单独分开阅读,读完之后又感觉看完了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
我最喜欢的故事【我的眼睛如何融化】中,“我”是一位一对双胞胎儿子的单亲母亲,离异后自己开了工作室,帮人出建筑设计稿。这次的甲方是一位五十左右的女人,主意很多,并且想一出是一出,“我”尽力周旋。完事之后让甲方的司机开车带着“我”满城跑,而“我”则熟睡,汽车成了“我”的移动旅馆。这一段特别触动我,“我”平时在家里很容易失眠,却能在移动的汽车里酣睡,作者以这种独特的想象写尽了中年人的疏离,这份疏离中又带着一种奇妙的松弛感,这是阅历堆叠后才有的。
疏离、孤独——这是中年人的生活,也是当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