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现代》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反思,引发了读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文章提出了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呼吁人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读后让人深感启发和警醒,促使人们反思和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反思现代》读后感(一)
- 去年因為讀了中文大學出版的《顧孟餘的清高》,第一次接觸到作者黃克武教授。黃教授曾為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明、清、民國史乃他的專攻領域。
- 也忘了是在哪裡知道黃教授出了這本書,估計較大可能是豆瓣吧。當時特意在網上查了一查,發現這書沒有繁體版,四川大學的這個版本是第一次出版。
- 翻開書本,了解到作者根據幾個主題收入了不同的文章,不少過去已發表過。當中的文章最早發表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最晚的卻是2017年,也有一兩篇沒有出處、假設就是為了這書而寫的。
- 作者著作等身,發表過的書與文章估計相當豐富,是故我在閱讀這書時比較好奇、或有些疑問的是,作者選擇把這些文輯編輯成書、並選擇在中國大陸出版,背後的考慮不知為何。他在序言中最尾處有提到,兩岸的史學因著歷史的原因,有著不少分歧及矛盾,也希望有多點交流互動,是故我估計他的其中一個初心是希望促進交流。
- 從文章的內容來看,作者選入的文章有涉及的內容各有不同,比如有探討較為理論化的東西(像現代這概念的生成、演變)、關於國家與社會的關係的不同理論模型,也有相對具體一點像考據學的源流,立憲派與革命派於辛亥革命中的合作與角力等。因為文章多為期刊文章、書評等,文章也相對易讀。當然對於我這種門外看來說,有些內容有點專門(如考據學等的討論)。
- 也許對於熟悉大陸史學研究的學者和讀者來說,這書的選文能對應到學界的一些特點、現象。但對於不在學術圈子混的我來說,這書的文章雖然是有啟發及知識點,但卻有點不清楚作者編這書的核心問題意識。
- 以我所見,這書所說到的重構,主要是談到對現代化作為線性歷史的書寫的反思,以及和應柯文提到的在中國發現歷史、打破西方中心視角的歷史研究進路。這些討論和美洲歷史學者們的努力與討論也很相關,惟近年從貿易、海洋研究、內亞視角等討論在書中卻沒有提及。而作者也沒有處理馬列史觀的特點與問題。
- 作者專長於明清、民國史,是故書中收的文章也多以清末、民國時的內容為多(除了談胡適的一篇有涉及六七十年代的台灣)。不過這樣的選稿,便無法讓讀者了解到關於四九年後的歷史研究圖景了。
- 作者在書中提到,關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華文世界以大陸及台灣為主,國外的話則有歐陸、美國及日本的傳統。有點可惜的是書中並沒有進一步介紹幾地不同傳統的異同、互動,不然應該是個相當有趣的題目。
《反思现代》读后感(二)
现在假设某一天,我的小孩问我一个近代史的问题,比如:论述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吓到了吧,这可是一道试卷中的大题,却是每个中学生都能顺手拈来回答正确的得分题。套路是这样的:(1)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和相互制约,然后自由发挥200字。(2)最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侵略斗争,此处同样自由发挥200字,如果写上“三元里抗英和义和团运动严重打击了侵略者”更能够意外获得幸运值和魔法值的加持。最后,一句“综上所述”再重抄一次题目,写个四、五百字就可以完美得分了。这个套路从初中到大学的近代史考试都可以往里面装东西。所以我的小孩从来不用来问,也不用跟我讨论这个会显得为父弱智的问题,因为他比我更清楚这是一个万能的框框,敲上去哐哐作响,摔在地上啪啪有声。
难道答案真的那么简单吗。放在上面的情境里,只要低头看看手表和后面还有的几道大题,你还能强求什么,赶紧这样答吧。然而大概总有人不用考试或者考完试竟然还要“反思”标准答案的,总想探讨于近现代史这个锅里究竟熬了什么。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答案是先给出结果,然后进行循环论证。这个时候他们会用广东人的口吻告诉你,每一煲老火汤各家各户都有不同的配方一样。近现代史这煲汤也一样难以三言两语盖棺定论,因其资料丰富,材料之间有矛盾和张力,还有意识形态等等问题,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家近现代史里人丁旺来客多,众声喧哗之下这汤已不是“不变的配方”了。
《反思现代》这本书正如其的副标题“近代中国历史书写的重构”。这本书简而言之,它主要透过综述和书评的方法呈现作者对近代史演进的理解和理想的历史书写。可以说是作者心目中冶史方法表达,也提供了近现代史研究的门径。本书的编排,颇下了一番功夫,把不同文章连缀起来俨然有君臣佐使。第一篇“典范转移”从“中国近代史”形成过程是怎么把“鸦片战争”作为开端和转折点,怎么把近代史变为“国难史”,其目的和意图为何,指出随着中国近代化史学书写的演进。可以说这本书在第一篇文章里开了个好头,以点带面,一上来就从思想和史学的角度去回顾“现代”观念的起源其后的变化。其后由内观外,从“文明”和“文化”一词的消长看20世纪中国思想的曲折变化。各种各样外来的新鲜玩意儿如何翻译包装重新构建“近现代”。然后又由外观内,既有西方汉学的精英阶层研究总结并对应探讨外来的世俗化概念。
最后捧出喷喷香“建立史学典范的一个努力:论余英时《史学评论》‘代发刊辞’”一文。堪为第一部分《典范转移》的压箱之作也锚定了整本书,黄克武先生本人透过余英时文章的评论,既对史料学派和史观学派批评,又借文章表明了态度并称其具有”典范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历史是多样与发展的,并在发展的脉络里了解未来的动向;在方法层面上应用比较研究和社会科学的解释法则;在价值层面上史家关怀时代,但与现实政治保持距离,以世界的眼光超越民族主义的狭隘。 某种程度上能够回应“所谓真实的历史,就是政治正确”
“晚清史的反省”和“民国史之检讨”两部分可以说是对第一部分的补充,一个侧重点历史资料的应用方法和分析,比如对“经世文编”和“胡适档案”的应用,对个人史、口述史的反省。另一个是透过书评来展示专业方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意——研究不陷入历史只是言说的虚无主义——正如不是所有水鬼尿和刷锅水都能叫汤的。
本书的不足也不是没有,首先作者尽量回避意识形态的斗争,但意识形态却是近代史研究最难绕开的,在章开沅和张玉法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辩论,作者虽然没有表明立场但更倾向于张玉法的“全民革命”的看法。并不是说必然要作者综合各家看法,做到面面俱到,而是在读该书时读者更应该反思他的“反思”。
还有一个小问题,译名不能统一,比如Edward W.Said,有译为“萨依德”、“ 扎伊尔德”及“萨义德”,文集不同文章发表的杂志不一样,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习惯,难免会出现译名不统一的现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同一篇文章里前后两页(P238,P240)出现两个不同译名,那还是要紧扣主题“反思”一下。
《反思现代》读后感(三)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南宋)杨万里《桂源铺》
人生如溪。万山拦阻下,浅溪仍能排除万难,流向前方的村庄。这既似个人的悄然成长,又像时代的无息变化。《反思现代》是一本收录黄克武老师在过去30多年间撰写的论文合集,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研究典范转移、中外学界研究状况的反省,以及几本中英文史学著作的书评等广泛内容,反映其个人成长与时代变化。这些论文大多已经发表,最远是1984年的《建立史学典范的一个努力:论余英时<史学评论>“代发刊辞”》,最新近的,则是2017年的《从“文明”论述到“文化”论述: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要转折》,可见时间跨度之大。当然,其中也有两篇并未发表的,或更倾向于私作,或是新近的书写,这便是我不得而知的了。
正因这是黄克武老师对自己三十多年学术道路的回首,我并无资格在此评头论足,只想谈谈其中一二收获即可。本书的序言题为《回首来时路》,回顾了黄老师自1975年进入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以来的治学道路,带领读者走入那个时代下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欧洲和日本五个迥然不同的史学传统。他曾提到在其成长过程中,一直有两股文化力量在心中激荡。一是钱穆、唐君毅和牟宗三等新儒家的学说,二是北大和“五四”的传统。正是因为成长于这样一个对中国历史文化具有强烈关怀的环境中,黄老师的那一代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均怀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在如今年轻的求学者身上似乎已不复存在。在台师大毕业,转赴美国的过程中,黄克武老师感受到了美国汉学研究的长足进步,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也助他打破跨越东西方学界交流的障碍,早已成为史学界的翘楚。
《反思现代》一共有十六篇文章,分为“典范转移”“晚清史的反省”“民国史之检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黄克武老师对于“现代”观念、“文明”与“文化”的论述、近代翻译与中国现代性问题、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领导阶层的研究、世俗化理论、史学典范等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黄老师对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一文的解读。他分别从承旧和创新的角度反省,承旧的方面厘清章学诚、钱穆的史学渊源,创新的方面则尝试以近年来国内的学术经验回观余文。他指出,余氏的发刊辞和与此相呼应的史学作品,对现代史学具有建立典范的意义。这种意义,既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也在价值层面。也即是,历史的多样性与发展性须受到重视,进而从发展脉络中了解未来的动向。比较研究与社会科学的解释法则也要适当应用,从而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从事疏通知远的工作。史家应关怀时代,但要与现实政治保持距离。重要的是,应以世界的眼光超越民族主义的偏狭态度。黄氏指出,这一系列的看法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继而成为史学界的共识。在不久前才得知余英时先生去世消息的我,此时读起这些文字,尤觉振聋发聩。
第二部分,“晚清史的反省”。主要包括黄克武老师对经世文编、清代考证学的研究,以及四篇评论性的文章。这几篇书评之中,评论海外汉学家柯文的《历史三调》篇幅最长,且最为精深。他对柯文有高度的评价,“对于历史学科还怀抱温情、敬意与希望的从业者而言,柯文著作所显示出来的娴熟技艺、流畅文字、清晰概念以及深刻反省,无疑地为中国的近代史研究做出了一个优秀的示范。”实际上,黄克武先生的文字与研究,也值得同样的称赞。
第三部分,“民国史之检讨”,涉及辛亥革命、胡适档案、口述史及一篇有关翻译史的书评。翻阅《从晚清看辛亥革命》一文时,猛然想起有老师说过,辛亥革命曾是一个时代的热点,学界的多数学者基本上都对孙中山、辛亥革命有过研究。随着史学领域的不断拓宽、深耕,辛亥革命逐渐被遗忘,甚或因“研究门槛高”而令年轻学者避之不及。但通过黄老师这篇2012年的文章,我们仍能在时代的见解中得出新的启发。任何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辛亥革命更是如此。革命成功乃是各种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革命党人多受理想激发,揭竿起义,立宪派人士亦多秉持类似的共和理想,或为自保,或为维系社会秩序起而响应。辛亥革命就在新、旧势力的妥协之中获得成功。而这种妥协的气息,也逐渐在民初的诸多困难与挫折中逐一彰显。
最后,还想谈谈胡适档案与胡适研究的问题。似乎有一个学者说过,读懂了胡适日记,也就读懂了民国时期的大半个中国。究竟是谁我已忘记,只是有一个懵懂的记忆。重要的是,胡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黄老师写道,胡适在中国近代史中至少有思想文化、学术、政治实践与学术行政三方面的意义。思想文化上,胡适宣扬文学革命与文化革命,并在行文用字时一丝不苟、明白晓畅,今天他所留下的文字,一定是清清楚楚。这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很严肃的理念,也即任何文字表达都要准确、清晰、清楚易懂。这个准则对于目前正在求学道路的我们,何尝不是一个警示。继而,学术上的意义,胡适除了用科学方法研究传统学问外,还用英文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将中国文化的精深内涵带到世界。第三则不用多谈,1938-1942年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的他间接帮助中国取得了许多国际援助。随后,黄老师细致介绍了胡适纪念馆的藏档,更是不惜笔力地协助从事胡适研究的学者们“穿透迷雾”、寻找胡适的真实面目。
好的著作,总能启人深思。好的文字,总能走入人的心灵。如同黄克武老师反思“现代性”,讨论中国现代性的内在发展理路、中西历史交融互释的问题一样,我们也应始终以“反思”的态度探寻流动易变的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