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编码读后感摘抄

编码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3-30 15:06:17
编码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5-03-30 15:06:17   小编:

《编码》这本书通过讲述编码的历史、原理和应用,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编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作者生动地描述了编码对于信息传输和存储的作用,以及编码在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读后让人深刻理解了编码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编码读后感第一篇

作为一个半路转行的软件开发人员,读到此书时相当的震撼,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没有正式上过相关课程的遗憾。书中婉婉道来编码的发展史和一些故事也非常的有启发意义。其实我觉得所有对计算机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读一读。

1/15页

编码读后感第二篇

这本书从一个很低的层次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内在原理,我一点不懂硬件,但这本书让我从晶体管的层次知道了计算机是怎么实现的,看着很过瘾,用浅显的语言讲明了其中的道理!

对于对计算机硬件底层实现感兴趣的同学,强烈推荐这本书!

2/15页

编码读后感第三篇

code真的是一本介绍计算机原理的书,但是对于我来说有点偏硬件了。谁又不想自己去diy一个电脑呢?

code前面几章是比较简单轻松的,到来布尔代数和逻辑门那里就比较复杂了,我只是粗略一看。

作者一定是做数学、物理有一定研究的。

3/15页

编码读后感第四篇

不止是一本计算机专业方面的饿书籍,前面几章隐隐讲述了人类研究思维是如何运作的历史,从符号系统到逻辑运算,非常适合计算机科学的入门,也适合科班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更是一本极好的计算机科学的科普读物,从科普读物的易读性、趣味性角度来讲,几乎可以和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相媲美。这两本书都是准备给孩子长大后的科学入门读物。

4/15页

编码读后感第五篇

很多地方翻译的力不从心,相比西安交大几个老师的老版,差距不小。

而且感觉跟老版差不多,让人难免感觉有抄袭的嫌疑。关键不一样的时候,翻译又不流畅。

总体感觉,原著非常经典,但是译者态度不严谨。

总之,译者的对经验著作的态度至关重要,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5/15页

编码读后感第六篇

尽管硬件逻辑设计和甚底层的硬件设计不是我的工作,作为底层软件开发者,我仍觉得收获颇丰。

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我搞清楚了许多晦涩的编码原理。你甚至可以把它当做科普读物。书里许多东西都可以让你亲自动手实践,如果我有时间会去尝试。由于有了老版译本的铺垫,本版的翻译确实还不错。对于一本技术书而言,我还能要求更多吗?

好吧,就是贵了点。

6/15页

编码读后感第七篇

这本书对于学渣如我实在是难啃。但因为涉及到操作系统、内存等等基本概念,而这些概念又是我学习《操作系统》这本巨厚的书的前提,所以不得不下定决心读完每一页。

一章接一章,读到第14章 反馈与触发器时,实在看不懂了,又回过头去把12和13章拿来看一遍。第二次再读第14章,我发现自己竟然看懂了。所以书不能只读一遍哇!这样就错失了很多看得懂的书了。

7/15页

编码读后感第八篇

从小孩子的手电筒游戏开始,作者如同夏日乡间的讲古人,将计算机是什么?从何处来?为何是今日这般模样?等等让人云里雾里不得其解的问题为我等一一道来,一路下来几无阻碍,本以为枯燥、头疼、吓人的诸多问题在作者的笔下化为无形。

什么叫引人入胜?什么叫娓娓动听?什么叫深入浅出?什么叫化繁为简?还有什么叫做用心之作?本书就是答案!最后说一句,写出此书的作者功德无量!力荐!

8/15页

编码读后感第九篇

夏天晚上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与这本书邂逅,当时并不知道这本书主要讲什么的,觉得蛮符合自己的口味,书中对于知识点真是循序渐进,更多的时候能让人去回味作者的思考过程,当然作者的思考路径是人都会的。从儿时玩的传话筒到最后的计算机,作者用了非常“人类”的思维一步步引导我们制作计算机。读完这本书不能使你成为IC专家,当起码让我们知道我们眼前的东西是怎么工作的,本人非常推荐购买本书

9/15页

编码读后感第十篇

又撸玩了一本关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书,理解更透彻一点,然后发现不懂的也有多了一点

记得书里面讲到了 IBM 的由来,以及简单介绍,还有对苹果乔布斯和沃兹的描述,书中描述的是那么平淡

新增知识就是,对处理器内部的加法器这本书里面讲的比较多,csapp 抽象层次就比较高,这个讲解的更直白简单点

自己目前分的块,计算机体系、数据结构与算法、网络、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慢慢来

10/15页

编码读后感第十一篇

#2019第十一本书#从计算机最基础的数理原理到简单的芯片编程,很好的计算机入门书,如果不是科班计算机爱好者,可以看看;如果是学电子、计科、软工的,emmmm,仿佛回到了大一……

没更多感触,计算机是一种发明,而非发现,本书是确定的知识传递,没有更多值得分析与思辨的地方。我觉得我更应该去看些《信息论》、《算法导论》、《设计模式》之类的书,看看大神们怎么用这些小积木(门电路)实现现实世界的复杂……

11/15页

编码读后感第十二篇

做为一个工作了五年的人,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非常巨大的收获!

本书真的是一步一步的引导读者走入计算机科学的世界,使读者逐渐的用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来思考,从而了解这门学科。

不论是计算机专业的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都可以阅读这本书。学习文科的,但是对计算机又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阅读。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能从这部书中或取最大收获的反而是以前基本不了解计算机的读者,这是绝好的一本入门书籍和科普书籍!

12/15页

编码读后感第十三篇

书是一本好书,但到后来的理论作为一名学渣的我已经看不下去了。

书的前四章通过手电筒的原理,讲解信息的基本组成。第五章到九章讲解信号的传递,第十章到十三章讲解进制和逻辑门,十四到十六讲解触发器和存储器,即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单位,十六章以后就看不懂了,读的太费力,就暂时放弃,等需要的时候,再去研读。

这本书让我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困惑,计算机到底是如何通过信息的录入驱动电子元件的运动,达成电子信息的输出的?

13/15页

编码读后感第十四篇

内容非常不错 从开关导线 讲到 键盘 锁存器

但是

中文版的里面有很多错误 图片也不清楚 比如电路运行状态的图片有电流的导线应该是红色的 中文版中仅仅颜色稍浅,电子版的比较好

中文版的里面有很多错误 图片也不清楚 比如电路运行状态的图片有电流的导线应该是红色的 中文版中仅仅颜色稍浅,电子版的比较好

中文版的里面有很多错误 图片也不清楚 比如电路运行状态的图片有电流的导线应该是红色的 中文版中仅仅颜色稍浅,电子版的比较好

14/15页

编码读后感第十五篇

时隔四年,重读了一遍,相比四年前看得懵懵懂懂,这次重读又收获了很多。

作者不愧是大师,娓娓道来,从莫尔斯编码到手电筒传递信息,引出简单的逻辑门,再到触发器、半加器、全加器、存储器等等,最终引出机器指令,再到汇编语言。深入浅出,步步深入,对计算机深层次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的阐述。解决了很多过去的困惑,建议计算机软件相关从业者一定要看下,不仅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如果你也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构建过程感兴趣,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