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此身,此心读后感1000字

此身,此心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18 19:26:12
此身,此心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0-18 19:26:12   小编:

《此身,此心》是一篇讲述人生追寻真正自我的故事。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描绘了在外表光鲜背后的内心挣扎和迷茫。最终,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这篇文章让人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发了对自我认知的思考和反思。

此身,此心读后感第一篇

这本书,是我盲买的,被书名吸引,书名十分的朴实。这也是我唯一一本看序,看哭了的书。这让我想去我逝去的亲人,他们也是因为病痛而离开了这个人世间,曾经他们对我的好,让我难以忘怀,以至于怎么多年,一旦触碰便久久无法平静。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想对人好,乘活着的时候。】不思量,自难忘。

此身,此心读后感第二篇

当这本书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有一种冲动,一定要写一篇读后感。一直忍着, 忍着。

坦白说来, 这本书的文字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就是这种接地气的表达让我常常湿了眼眶。不能说切身感受冬芹(作者)的生活,因为不曾经历过, 但是对于她所感受的关怀,想聊一聊。 她很幸运,因为从她生病那天开始,她的家人都不曾放弃过,给她不论经济还是精神上最极致的支持还有爱。对, 是爱,哪怕是一个照顾她的阿姨, 都给她能给的所有照顾。她很幸运,或者说是因祸得福吧,在健康的时候,她或许知道她的家人和男朋友很爱她, 但是她一定不知道他们竟然这么爱她 。我们常常听到女孩问男生“你爱我吗?有多爱我?”最伟大的回答无非是“我可以为你”。但是我现在更觉得“陪你好好活着”才是最实际,最感动,最伟大的答案。 作者的男朋友的陪伴,让她更有勇气去闯关打怪。她的幸运还在于她认为自己很幸运,正面积极的态度,至少没有让生病的日子那么难熬。

推荐去看, 只为她的幸运!

此身,此心读后感第三篇

翻看这本书纯属偶然。万邦书店的书摆放得并不很常规,经常在角落里的书架上还能“淘”到一些怪书。这本书藏在咖啡吧边的顶层书架上,个子矮的可能看不清封面也够不到书,其实我是第三次路过那个书架。书的封面相比如今普遍很精美的设计来讲太不起眼了些,拿起它是宿命般的偶然。作者从未耳闻,甚至,接地气到太不像个作家的名字。可是翻开序言部分,是窦文涛作的序,语言朴实但感情极真切,字字含泪以纪念他的朋友陈冬芹,仅是序言我都已哭瞎。

心又喜,立刻买下。我几乎忘记了上次在书店买书是什么时候,网购图书带来的价格实惠,电子书的便捷,几乎让我忘记了实体书店作为书店的感觉。

作者以一位白血病患者的身份来作此书,前半部分病床日记,后半部分是一些旅途见闻兼人生感悟。

但这是我读过最真实的病床日记,我觉得写得很不错,比我的强得多。不矫情的文风反倒更易近人。虽然充满了个人情感的流露,喜怒哀乐都没有保留。这也是本书的魅力所在。作者几乎记述下病房里的一切,为我们展现了近二十年前的白血病病房的样子。那时即便是最好的医院条件也很辛苦。医护工作也有着各种问题。又比如那时没有留置针的技术,静脉承受不了长时间的输液,每天都得重新扎针,扎到最后几乎要在指尖取可用的血管,可想而知有多疼。

数度落泪,不仅是因为同病相怜、唤起那段回忆时对于生命折翼的遗憾。我所经历的痛苦她几乎都有,她所受的磨难更甚于我,她以媒体人的素养能用笔触准确细腻地传达出情感是我所不能的。在她的笔下你能感受到的是,病房乃人世间最特别的剧场,你能在那里体会人类每一种情感最极致的、每一种命运最肆意的表演。最棒的是对于亲情的记叙,读完真是令人感动又羡慕。手足之情,托起她的生命。

关于幸存十年里的生活,作者选取几件生活里非常有意思的小事和旅途随笔,颇有些诗意和禅意的感慨。因为在她看来患病后的每一刻都是金子做成的,每一眼景都会与生命相关。

最后的结局是哀伤的,历经千辛万苦的她还是离去了,我心痛不已,几次难以继续读下去。但是我依然很感谢她,读书的那一整天,她和我在一起。

此身,此心读后感第四篇

花了一天时间,将这本《此身,此心》看完。

这是一本“病房日记”。

作者陈冬芹,曾任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题部和上海有线电视台记者、编导。2011年7月罹患白血病。在住院的一年时间,写下这本《此身,此心》。

陈冬芹以日记形式记录她在确诊自己患白血病后,在医院治疗的心路历程。

一篇篇的日记详细记录着她每天的治疗过程,她写得那么稀松平常,完全是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没有一句抱怨、没有颓废沮丧,我却读得很忧伤。这种忧伤来自于洞见一个人在患上大病之后,身体、心理上所要遭受的大罪。

哪怕作者自身很坚强,可是透过她的文字,我们知道原来美好的人间每一天都有人在忍爱着生命难以承载的痛。

陈冬芹是汕尾人,家里共八个同胞兄弟姐妹,她最小。

在她的笔下,她的兄弟姐妹在她患病期间对她进行极细心的呵护和照料,为挽救她的生命,需要骨髓捐赠,几个哥哥都争着去,几个家庭间展开拯救妹妹的接力行动。她男友也对她极体贴,或许正是被这种浓浓的亲情包围,让她面对生命无可躲避的灾难之时仍能平静、心安。

医院是最能见识到人间百态的地方。她家的那种手足情深,她与男友爱侣间的坚定,让人既羡慕又感动。

陈冬芹在经历无数次化疗、再到骨髓移植,饱尝痛苦。看着身边病床的病友来来去去,一个接一个坠入永恒。她拼尽全力和死神正面交锋之时却还能坦然的写下这样的话:

“在住院一年里,亲眼目睹病友的离去,不止一个,而是11个,最小的才12岁,最大的也不过四十多岁。护士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谁能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在哪里、何时停止呢?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时间,该来时来,该走时走。

人生一世,不过是草木一秋,犹如花开花落,最后回归自然。

离去的人,安息了,永恒了,活着的人,不应该悲痛,要有坦然的心胸,去接受人生的自然现象。”

一个人,要有多辽阔的胸怀,才能在坦然面对自己人生的大限时还能抚慰亲人。

在接受哥哥的骨髓移植后,时好时坏的身体支撑陈冬芹在这世间小心、感恩的的又行走了10年。

2011年4月,她因骨髓移植的并发症,重新入院,2013年7月终因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并发症导致多种功能衰竭而离世,在人间不过活了四十多年。

不记得是谁曾说过一句话:人间有地狱,地狱在医院。

大概只有在死亡隧道真正穿行过的人,才会有这种深切的感悟吧。

如果说看完这本书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大概就是,人活着都不易,在这世间的日子,只要不是躺在医院大限将至,那么每一日,都是极其美好的,而这一点,没有多少人能在身体尚且健康的时候真的会这么去想。

不管你正遭遇着什么烦心事,都要极早懂得,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有价值、都有意义、都值得珍惜。

几年前,有一位母亲在孩子上学路上遭遇车祸身亡时写过一句话,原话不太记得了,大意是这样:如果我知道我和你的缘分只有短短九年,我一定不会像以往一样,在你犯一点小错误时,严厉指责你。陪伴你成长的每一天,每分每秒我都必定视为珍宝。

真的,一个意外,往日你常抱怨的苦、当时以为绝望不已的日子,就成了你想回都回不去的过往。

我们能拥有的,只是当下而已。谁都没有千里眼,能料到明天是否会有意外发生。

记得2007年的三月份,我因阑尾炎做个小手术,当时是下午住进医院,手术安排在第二天早上做,当天晚上我觉得呆在病房极无聊,就走出病房到外面透透气。

那一层的病房很多,楼层中间是个很大的护士站,两名护士正在交接班,那个准备下班的护士交待值班的护士说,她在小黑板上写的XX病房XX人已转肿瘤科,最终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我当时心头一震,心想,那个转肿瘤科的病人会不会生出对生命深深的绝望。

人生真是太无常。

任何时候你觉得自己一地鸡毛的生活,或许是病中的他人求而不得的奢望。

身体没有出现问题之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相信自己可能很快就会死,人们大多以为自己能长长久久地活下去,但是谁知道呢?

如果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有这样的妄念。我们随时都有可能会和亲人告别,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放下我们看得太过于重的东西,让我们活得不开心、不快乐的东西,转而活得更舒心、更坦荡。

每一天都好好活着吧,不要真的等到深陷生命的绝望之日才来反思,原来生死分水岭之前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美好,我为何当日只道它是寻常。

珍爱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吧,这正是《此身,此心》所要传达给每一个人的生活理念。

争取每一天都带着感恩的心,小心、善行,活好每一天,然后呢?

然后无惧死亡。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走向光明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