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伦敦生活》经典观后感1000字

《伦敦生活》经典观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9 05:45:16
《伦敦生活》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09 05:45:16   小编:

电影《伦敦生活》展现了在大都市伦敦中不同人群的生活,描绘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生活真实面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挣扎,展现了城市中的孤独、渴望和困惑。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真实的情节揭示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困境和情感纠葛。

《伦敦生活》观后感(一)

去年看完《伦敦生活》两季,今天发现还有单人脱口秀,看菲比说一个多小时也不觉得无聊,几乎是剧版的浓缩。 • 私下又去了解了一下菲比,这女人真的是该死的有魅力。 • 菲比在采访中说,女权主义是她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就是一位激进女权主义作家。公开说自己是激进女权需要很大的勇气吧!向菲比致敬。 • 《伦敦生活》是菲比自编自演的剧集,她曾说喜欢演和自己有共通之处的角色。追求真实是菲比的生活理念,即使这个真实不完美也不讨喜,但菲比一直在不计后果地生活着。 • 菲比总是忍不住看镜头,她总是可以找到生活的记录口,并将生活转为创作。 • 看现实中她的采访觉得她就是fleabag本bag,看完剧集后再看菲比总有一种尴尬的感觉,但fleabag依旧坚挺生活,当然,菲比也是。

《伦敦生活》观后感(二)

get不到她的笑点。

内容80%和性与黄段子有关?

而且女主角总是好像想哭一样?

是不是因为我没看电视连续剧的原因?

完全get不到她段子的笑点在哪??

get不到她的笑点。

内容80%和性与黄段子有关?

而且女主角总是好像想哭一样?

是不是因为我没看电视连续剧的原因?

完全get不到她段子的笑点在哪??

《伦敦生活》观后感(三)

第一次看NTlive形式(我没理解错就是高端剧院直播?) 在港岛和英伦人民人民共享周六夜晚的体验有些玄妙 女演员全程表演在线 很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though有些跨文化梗实在有些理解不到…中间见老爹那段自我责备懊悔太符合当代大龄都市女青年的心理状态 跨越整个欧亚大陆狠狠共情 很多时候披上feminist主义外衣只是为自己找一个掩盖仍被社会范式规训自我责罚为一个“loser”产生挫败感的借口 这里东西方可能的差异在于 传统亚女可能不会频繁通过性来找存在感?(我记得大学看美剧shameless里面大姐也是个性瘾患者)我自己是年龄大了反而追求纯爱 肉体快乐虽然真实 戒断反应比孤独可难受多了 还有以后也别再说乖乖亚女恋爱脑了 事实证明王宝钏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普遍现象 怎么说呢 最后people make mistakes 很俗但很真实 无论跟什么样的男睡完睁开眼第二天还得照样拾掇心情be yourself不是?不怕偶尔emo 但别让情绪掌控你自己 咱就还能再犁二里地

《伦敦生活》观后感(四)

对于处于生活崩溃边缘的人而言,陌生人是最佳的倾诉对象。《伦敦生活》更像是你偶遇的一个陌生女孩,面对面和你讲述她的故事,而你只不过是她碰上的陌生人。这样貌似“漫不经心”的聊天模式导致《伦敦生活》的叙述并不是按照时间线性发展,而是跳跃而随兴,以一个糟糕的成年女性生活为主干,由零碎的记忆片段组建。一段故事随时可能因为提到另一个地方、另一个人名暂停,转向另外一个记忆碎片。零散的叙述方式不仅使故事摆脱死板,同时也使内容的呈现拥有更大张力(跳跃而零碎的展示带来的想象远强过一丝不苟的叙述),更深程度上也暗示着主角生活的破碎和混乱。而这样的讲述模式就像还原一场情绪上的宿醉,脑袋只能依靠惯性思考,没有更多空间和精力留给理性和逻辑。

与剧版不同,剧场版是完完全全的独角戏,舞台上仅有一把椅子和菲比本人,场景变换和氛围烘托完全依靠灯光和画外音。简单的舞台设置极大程度上便利了非线性、跳跃的叙述方式:场景变换完全靠观众想象,灯光逐渐变暗转为深蓝即从白天场景切换为夜晚,菲比只负责讲述和演绎。

抛开这些叙述和舞台设置的精妙不谈,我最中意这部剧之处恰恰就是 “独角戏”的设置。《伦敦生活》的黑色幽默底色和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都完美地通过“独角戏”的表演形式呈现出来:当主角被当作一个观察对象出现在舞台上,在几乎剥离了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还原真实生活中人最本质的举动以及和外部世界的交互方式。归根结底,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无非是光和声共同制造的“幻象”。当外部世界的存在完全被抹除,仅剩下角色在台上表演,这个过程就像我们观察戴着VR眼镜、完全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而手舞足蹈的人一样,去真正“看见”我们自己行为本身。她在做的事情仅仅是还原最真实的日常生活,然而这样的日常生活也使人发笑(以黑色幽默的方式)。

除此之外,主角支离破碎且孤单抽离的生活状态也在这种演绎方式下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她无法和外界有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像被困在黑暗、时间上无序的内部空间——这里只有她自己,挣扎在回忆和痛苦里。而这样沉重的话题并非以严肃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而是以近乎残忍的幽默形式展现。

这样的“黑色幽默”传递出的可笑感也精妙得像一抹苦笑。剧中的包袱经常设置在关注点和情绪的错位,但这个“错位”又极私密且个人,恰好落入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撕破了人们习以为常展示给他人的那层光鲜正经的外壳。这样反矫情、反温情、看似煞风景的片段如同米兰·昆德拉反对的“刻奇”:它打破“具有美化功能的哈哈镜”,在温情却“俗套”、“傻瓜”的情节设置上戛然而止,展示完全不加修饰的真实的生活状态。

在退去俗套滤镜下,这部剧又一个人演绎出现代人群像:有在女儿极脆弱地怀疑自己时也不忘推脱责任的父亲、凌晨伦敦街头醉酒到不省人事的女生、信任撒谎丈夫而不相信女主的姐姐、像啮齿动物的公车男等荒唐可笑的人物,仿佛女主就像剧版里《This Feeling》里唱的“nobody on my side”;但一样也有单纯的女主朋友、因担心女主而每日来咖啡厅陪伴她的Joe、最终愿意给搞砸一切的女主面试机会的面试官的正面人物。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里,也最终又可能在这一二分上有所治愈一般。

《伦敦生活》观后感(五)

时隔1年再看《fleabag》仍然get不到这个剧本。最令我困惑的是,她到底为什么这样?

这个剧本好像先是13年在爱丁堡独角戏,16年拍BBC电视剧S1,19年上NT,最终出电视剧S2。本文写在看过S1/NT之后,还没有看S2(让时光在这里停留一会)。

初看电视剧S1,我以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在那场死亡上面。比起电视剧里呈现的多角度,戏剧聚焦单人视角。因此更清晰地看到主线在于一个“不完全feminist”与内心“性成瘾”之间挣扎(并处理这个后果)。

就像她会带着姐姐定期去听feminism讲座,支持她独立,跟boo编歌。但她其实又在意自己的身体,吸引力,价值。

关于这挣扎的描写,有剧评说塑造了一个“self- destructive”的人物,我不认同,我认为她就是“careless”,毁灭是外界带来的结果。她的痛苦源于她间歇性地想要去care、love、save,可她就是不能,还是不知道为什么。

只看第一季,本剧对此的描摹似乎仅限于此,也没有表明原因。作为观众感觉到她丧,悲痛,无助,不禁还是要问这个问题,为什么?究竟为什么?

对这样的困惑比较有帮助的是NY times有一段话这样评:

“Fleabag” is especially attuned to the voices of women, even bit characters like a charismatic businesswoman played by Kristin Scott-Thomas, who delivers what could be the “Fleabag” manifesto: “Women are born with pain built-in,” she says. “We carry it within ourselves throughout our lives. Men don’t. They have to seek it out. They invent all these gods and demons and things just so they can feel guilty.”

A guiltier story — one shamed by bodies and temptation — might say that what Fleabag is wrestling with is a built-in moral pain, a form of original sin. This show has more complicated and empathetic notions about sin. But it remains an original.

我想这可能就说明了S2的宣传封面。于是回到“self- destructive”,到底是谁毁灭谁?不断想要care、love、save的她,到底毁灭了什么?又是什么在毁灭?更清楚地问——究竟是她毁灭了谁?还是谁毁灭了她?

(这里评的“original”是否有意味着创作者隐含掉了所有的暗喻元素,只展现了最赤裸的现实白描。)

期待S2(近期内应该不会看。)以后再来完善对这个剧本的解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