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无名的道路》的读后感大全

《无名的道路》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4 08:35:15
《无名的道路》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9-14 08:35:15   小编:

读完《无名的道路》,感受到生活中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小说主人公在迷茫中寻找自我,最终选择了一条无名的道路,勇敢面对未知的未来。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选择的重要性。这部作品给予了我对生活的启示和思考。

无名的道路读后感篇一

这是目前我所拥有的赤木明登所著的最后一本书。

我从前面几本书里更多感受到的是“手作”、“手造”、“手艺”,对像我这样的使用者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经过人的手工留下的作品,会留下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痕迹,会有自然而然的美感和独特感,会有温度感,是有生命的。不像是大规模工业制品产生的:一模一样的、冷冰冰的无生命感。

而这本书让我明白的是,“手作”、“手造”、“手艺”对“手艺人”“匠人”和“艺术家”这样的制作方,本身所产的意义和影响,就像是赤木明登先生在这里所说的关于“道”的意义。

回看自己的生活(可能也是大多数的生活),我的手指,每天只需要轻松的点触各种按钮,指指点点就能完成很多事情。如果坐车和驾车的话,可能双脚也只需轻微的点点停停,就能度过一天。人类世界发展到了今天,或者畅想未来,也许会进化出越来越大的脑袋,和越来越小的身体,无论好坏,但是当前的我还不想接受这样的趋势。尽管我不是手艺人,但是我想每天多多使用自己的肢体,比如多多走路,多用用手指做一些—除了操控手机、电脑、电器等电子产品以外的事情,比如目前我最喜欢的就是手写了,一有时间就用钢笔、铅笔在纸上面的书写,感觉手写的字比打出来的字更鲜活和有我自己的烙印。

无名的道路读后感篇二

近来在中国读书界中,日本的当代工艺大师赤木明登渐有名声。原因是由“浦睿文化”陆续推出了他的好几本比较精致的书籍,诸如《造物有灵且美》、《美物抵心》》等。

赤木明登何许人?他是日本轮岛一位著名的漆艺家。被德国国立美术馆列为“日本现代漆器12人”之一。1962年生于冈山县。早年他从事杂志编辑工作,后因为对传统漆器工艺的着迷,于1988年举家前往日本最知名的漆器产地轮岛,开始漆器的创作。他独创将和纸贴于木器再上漆的技法,使漆器变得更耐用,更生活化,在传统的工艺领域掀起一阵旋风。

现在很多人把赤木明登作为一个工艺大师来膜拜但是很少有人像赤木明登一样,在人生的盛年隐居小岛,单调做漆三十年。这黄金的三十年中,赤木明登有足够的时间与自我对话,思索人与世界的关系、活着的意义、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以及美是什么,手中器物又承载着什么。这本书无疑是他思考的成果,也可以说是他的生活美学和造物哲思的精华。

“美”的东西人人喜欢,真所谓“爱人之心人皆有之”。但美的东西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体验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从事不同的工作,对美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说一个东西是美的,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比如说这个东西看上去漂亮、可爱,也可以说看到这个东西,我产生了愉悦感,或者说这个东西让我产生了亲切感等等。但这些感受跟“美”还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美”作为一种更抽象的观念,有它更深的意蕴在。对“美”的理解,历史上产生过很多理解,不同的学说。美是客观的,美的主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种种说法层出不穷。就像作者赤木明登先生在书中发出的疑问:“美”究竟是什么?作者在这本书中不可能给出有关“美”到底是什么的最终结论。如何生活,如何体会美,如何找到自己,作者试图在这本书中做出一点回答。但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作者对生活本身真诚的思考,对美的理解或许可以给我们读者一些启示或参考。

无名的道路读后感篇三

文/岸晓风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高晓松的这句歌词击中了无数人的“柔软”神经而红遍大江南北。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眼前的“苟且”该如何定义?世界上有真正的“苟且”吗,您的“苟且”对于别人来说,就不一定是“苟且”,甚至是诗。

当然,空口无凭,纯粹的讨论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场没有答案的辩论甚至是“诡辩”。但是一本叫《无名的道路》的书兴许能够解决很多人的疑惑,而让人见识真正的美。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漆师、被德国国立美术馆列为“日本现代漆器12人”之一的赤木明登先生生活美学和造物哲思的精华。漆师,就是“匠人”,正如我们现在提倡等等“工匠”精神一样,绝不是一个技师、一个技艺,而是能够把这种技术精细化、艺术化、哲学化的人。

赤木明登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大学学的是哲学,做过杂志编辑,在二十岁的尾巴上辞职学漆,成了手艺人,人生盛年更是隐居小岛,单调做漆三十年。这黄金的三十年让赤木明登有足够的时间与自我对话,思索人与世界的关系、活着的意义、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以及美是什么,手中器物又承载着什么。

在这本书里,他将自己张开,摊平,用所有的细胞去感受这个世界,再将其中感受一一描述。比如他说“食器”与“车”相似,那就是他们作为工具与使用者的一体感。让车加速再加速,机器和人身变成一个整体,人会忘记车是道具,人体有限的物理性被车的高速解放了。而食器同样是一种既性感又清高,与人身深深交融的东西;比如他讲“古陶”,是五百年前从混沌中提炼出形状的陶工与泥土相接触留下的痕迹证据,通过陶器的形状展现的,并不是一个陶工的个性,而是世界只有在那个瞬间才能产生的波动;说到做漆,作者引用一位朋友的话,“如果你慢慢地、耐心地熟漆,漆也会变成缓慢而有耐心的漆。急性子的人手忙脚乱,漆也带上了急性子。漆随人变,这就手工熟漆的妙趣”。

可以说,“感受”在他的世界里是那么自然且重要的一件事。在赤木的文字和思想里,你需要去参与,去体会,去琢磨,用全副身心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实和美的。

无名的道路读后感篇四

匠人治漆《无名的道路》

说到匠人,说到工匠精神,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邻居,我们总是不愿意提起的日本,在这个方面做得比我们好得多。

也许只有在日本,才会有延续上千年的小店,才会有几辈子传承的一门手艺。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治漆高手,写的一本散文集。漆器这是一种中国人发明的,只有在东亚才广泛传播的工艺。漆器十分古老,在曾侯乙墓,在先秦古人广泛使用漆器,可是瓷器后来居上成为了生活的主流。于是在中国漆器就一点一点没落了。

和漆器相比,瓷器更明亮,色彩更艳丽,更不会掉漆。但是漆器的优点是很温暖,更容易保温。漆器一般最常见的只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黑色,一种是红色,现在只有日本还在广泛使用漆器,甚至让我们产生了漆器就是日本的感觉。

“如果你慢慢地,耐心地熟漆,漆也会变成缓慢而有耐心的漆。急性子的人手忙脚乱,漆也带上了急性子。漆随人变,这就是手工熟漆的妙趣。”这种手工技术,十年都未必能完全掌握。熟漆可以用炭火,也可以用日光,晒过头水分不够就白白浪费掉了。代价很昂贵。

5分钟后温度上升到了40度,水分减少以后升温会加速。升到41度花了3分钟,目标是水分的含量在3%,不多也不少,温度大约在42度。要根据漆液的颜色、气泡的透明度、温度上升的速度等等。

也可以利用太阳,时间就更长一些,长达几个小时,熟好的漆是6.592千克,目标是6.608千克。少了16克,那就是一口气的时间,下次动作在快一些就正好了。如果漆还没有熟好,太阳就落山了,那就要用红外线加热器。

漆器就这样从古老的几千年前,一代一代传到了今天,而工匠们还在利用日光和炭火,按照几千年来的古老技艺在对抗着时间。

无名的道路读后感篇五

《无名的道路》是日本工艺大师,知名的漆师赤木明登的散文随笔集。在日本,他是制作漆器的大师,而在他成为漆器职人之前,还是一位杂志编辑,八竿子打不到一处的两种职业,却在他的身上很完美地转变了。这位漆艺匠人,把他漆器制作从业生涯中的点滴感悟汇集成文字,于是,有了我们现在看到这本《无名的道路》以及他的其他文字作品。

赤木明登曾被列为“日本现代漆器12”人之一,他独创将和纸贴于木器再上漆的技法,他的漆器作品经常被人认为是古董,则并不是说他制作的漆器破旧,而是有一种独特的质朴气质。赤木明登不仅是漆器匠人,也是生活美学家,在多年的制作漆器工艺研究过程中,累积了丰富的造物经验,也沉淀了饱满的生活态度。

《无名的道路》正是赤木明登的造物与美随想集。书腰封上的那句话——“做物即生活,我只是认真过好生活罢了。”触动着我,生活的态度与做事的态度相辅相成,一个人有认真生活的态度,那么他也会认真做出好物。怪不得,赤木明登的作品广受欢迎,据说,他半道转行,由文转工,独创的制作漆器方法在这个领域掀起了一阵旋风,也推动了制作漆器工艺的变革与进步。

可能是因为有文字编辑的经验,所以他的文章写来也特别老练,且不说是不是翻译的功劳,但读这些文章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就觉得视角独特,立意新,却又有艺术的气韵。虽然他从事的是漆器制作行业,但是这个领域却与绘画、制陶等多个工艺行业都有关联。赤木明登在这本书里除了聊制漆,还谈到了绘画、制陶等,写它们,当然不是很表面的写某幅画有什么特点,某件陶器怎么制作出来的之类,而是深入地说到了它们为什么吸引自己,譬如,在哪里看到过的某幅绘画作品,他透过画看到了什么,聊到画作的背景,聊到个人对画作的赏析。在形容画作以及其他器物时,他还很像中国古人那般说起它们的气韵之类,这些话语让如今的我们读来,颇觉有滋有味。譬如,我就很喜欢他形容用手触摸感受古物的“存在感”。引用高村光太郎(日本诗人、雕刻家)在《谈美》中写到的“气”——“气韵没有形状,意义也甚微妙,却构成了人间世界的内核。”赤木明登称他所欣赏的器物中的感受到了气韵。他把这“存在感”、“气韵”用在他所看到并欣赏的欧洲中世纪宗教画和桃山时代的古陶杯上,说到失落的感觉从身体里重新唤醒。他在制作漆器时,常会模仿古器物,实际上,也是把这种“气韵”嫁接和转载到新制作的器物之中。用“气”制作,也是用心制作。而他的文字却是把这种很难描写的来自器物上的“气”以聊家常的方式来定义、讲述着,却叫人透过字里行间也感受到他做物的精致、用心。再配上一些黑白色调的照片,莫名地让人觉得这些文章和他制作的器物是有力量的。

每个匠人在这个大千世界里的匠心制作可能只是无名,但是“无名的道路”问心无愧,走得坦荡,做得用心,终有果。

无名的道路读后感篇六

在我的心目中,艺术大师和手作艺人都是有些难以接近的类型,因为他们的交流对象通常不是观众或顾客,而是手中的器物。他们可能不常说话,但说出的话语总是富于哲理,令人深思。正如手中的这本《无名的道路》,它是一位当代工艺大师沉淀四年,与自我展开的对话。

这本书写的是2007年到2011年间,发生在日本轮岛著名漆师赤木明登身边的小事。赤木先生讲述了很多关于器物的事,但正如他所言,他想要表达的并非器物本身,而是围绕器物内外的一些想法,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器物与万物的相通之处。这么说来可能有些难以理解,我们不妨将其看做是手工艺大师对自己所做之物的一种要求,一种追求极致表达的探索。

和很多人一样,赤木先生也曾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过迷茫。六年里,他反复问自己,究竟为什么来到轮岛,为什么选择漆艺,想要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个问题别人并不能给予他回答,很长时间之后,他才想清楚,之所以选择到轮岛做漆,其实就是“为了全心全意地做自己,做好自己,就这么简单。”

对赤木先生来说,“做东西,就是想尽方法让‘自己’消失,让被执念束缚的小我消失殆尽。消除小我之后,进入无心状态,或者说,进入毫无人为造作之心的境界后,美才会翩然而至。”就和《犬马难画》中松田正平先生的画作一样,看似简单的线条和用色,透出的却是对生命的深切爱意和关注。但凡大师,都是把简单的小事都做到极致的人,所以松田先生才说自己不要追流行,不要成名,只是想要“埋下头踏踏实实练手艺,争取当个好手艺人。”赤木先生亦然。

作为一个对日本文学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我也常常会问自己,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本国的文化宝库甚至比日本还要庞大和丰富,为何独独喜欢看外来的和尚念经。细细思索,在日本文化之中,在日本的作家、艺术家、手工艺人身上,总有一种执着的精神。那是一种忘我的境界,是追求自身与所实践的事物融为一体的“相通”感,它通常与金钱、名利、时间、空间等等外在之物没有关系,而只是对自身的孜孜求索。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也正因为达到太难才被珍视。

赤木明登的做漆之路也是如此。书中沿时间的绳索前行,去到卢浮宫观看宗教画,阐发关于“气韵”的感悟;通过回忆儿童时代对自然、自我和世界的感受,寻找与世界的连接;从皮肤的伤痕联想到人与混沌世界的入口;在社祭的仪式中悟出天人合一,主客逆转的奥义……赤木先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自己正在从事的漆器工作,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寻找到“做”的意义,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在工业化的世界里被洪流淹没。当“小我”消失之后,往往才有“大我”出现,才有世界在面前展开。

虽然是关于美的随想集,但文章的中心始终没有偏离“作物即生活”的主题。赤木先生回忆儿时对世界的感受,谈论绘画、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也讲茶道、森林、海洋、山与神社,但是关于漆器的外形、颜色、肌理等内容,总是贯穿其中,在最后的部分,他甚至详细记录了熟漆的具体工艺,表达了对这种古老技艺的历史与人文思考。

《无名的道路》给人的感觉是谦逊、低调、踏实,却又丰富、细腻、深沉的。在赤木明登的文字里,丝毫没有任何大师的骄傲与专独。他似乎更希望成为普通人,用“做物”这件事去感受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把人生的领悟与生命的滋味都融进手中的漆器里,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把这种认真无我的精神传递给更多还在寻找生活真谛的人们。

无我之味,才是真我之思,《无名的道路》又是人生的美好一课。

无名的道路读后感篇七

我在2017年早些时候见过赤木明登先生一面。他来上海做讲座,穿深褐色外套,红色袜子,考究的皮鞋,一身干净独特的绅士气派,讲话的时候总带着微笑,神情坦然真诚,让人觉得舒服。

那场讲座里,他分享了很多日常的感受。面对这样一个亲切、专注并且任性淘气的手艺人,你很难不被他的话吸引。回头想想会觉得,这样的人和他的生活,真好啊。

当天的主持人,同时也是《无名的道路》策划人的逸雯在事后说,《无名的道路》和这场讲座的主题特别切近。关于生活、关于漆、关于人生的思考,是赤木明登最想和大家分享的话。

希望现在还不算太迟。希望这本散文集《无名的道路》之后,赤木明登被更多人知道和喜欢。也希望你在阅读这本书之后,能更坚定地拥抱生活,感受生活。

赤木在开篇说,下面我要说的事,还没有名字。

“无名”是出于不忍。人对外物的体验方式千差万别,赤木明登可以畅快描述自己在面对大海时的感动震撼,见到好的器物时的惊喜动容,但他不忍告诉你海是“辽阔”的,器是“优雅”的,一个简单的、从别人口中说出的词语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你的感受力。所以他只描述,不命名,但邀你一起感受。

赤木是哲学系毕业,做过杂志编辑,在二十岁的尾巴上辞职学漆,成了手艺人。这份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让他不仅文笔练达、眼光锐利,且对世间万物和生活本质有深刻的思考。

在这本书里,他将自己张开,摊平,用所有的细胞去感受这个世界,再将其中感受一一描述。

“感受”在他的世界里是那么自然且重要的一件事。在赤木那里,只是看见并不够,只是知道也不够,你需要去参与,去体会,去琢磨,用全副身心经历过的事情,才是属于自己生命的最真实的印记。

冒昧引用译者蕾克的说明:

-----------------------------------------

想起电影 Good Will Hunting 里的著名台词,我觉得赤木先生想表达的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

如果我问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关于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政治抱负、他和教皇,他的性向,他的所有作品,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你从没站在那儿观赏过天花板。

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八成会说出个人偏好的谬论,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说不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的幸福滋味。

问战争,你会说莎士比亚的话“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没接近过战争,从没有把好友的头抱在膝盖上,看着他吐出最后一口气。

问爱情,你也许会引述十四行诗,但你没看过女人的那神秘眼神,她能以双眼击倒你,使你感觉上帝让天使为你下凡,她能从地狱救出你,你不会体会当她的天使的滋味,爱着她,直到永远,经历一切,经历癌症。你无法体会在医院睡两个月,因为医生一看到你就知道,会客时间的规定对你无效。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爱别人胜于自己才能体会。我怀疑你是否敢那样爱人。

看着你,我没看到聪明自信,我看到一个被吓坏的狂妄的孩子,但你是天才,没人能否认,没人能了解你的深度,但你看我的画就认定了我,你把我的人生撕裂了。

你是孩子,对吧?你以为我会知道你日子有多苦、你的感受、你是谁,是因为我看过《雾都孤儿》吗?我不在乎,因为你知道吗,我不能靠任何书籍认识你,除非你开口谈自己,谈你是谁,我愿意倾听,但你不想开口,对吗?你怕你会被说出来的话吓倒。

-----------------------------------------

赤木明登先生开口谈自己,且听之。

无名的道路读后感篇八

读这样一本书,看起来简短的文章,总感到有些感触在沉淀,有些感触在苏醒,却又很难写出来。就是在这样的状态里,摸索着。每到这个时候,便会怀疑作为传达和表述的语言;沉默的体会反而是更好的共通与理解,冥思苦想撰写出来的文字,却味如嚼蜡,贻笑大方了。

我在看画与器的时候,常常有着和内心的交织冲撞;时至今日也没能完全明白,观看者终究还是在用内心和画对话,有时仿佛瞬时便触动不已,有时却寂寂无感。这种内心的感触,或许带有太过强烈的个人特质,又仿佛只是抛却先验经验之后本心的对话。人与人境遇不同,所感知之情与物也不甚相同,如此个人的经验,却也形成了感官与理解的多样性。或许是作家本有的体察与敏锐,作者为强烈而深沉的存在感而感动,清透的寂静,不是充满精神暗示的沉重,也不是流于表面的视觉表现:

工业的规整,流水线的高效,有其工程之美,能感受到设计师的用心;却不似手工创作那样随机,有意也好,无意也罢,想起落笔的瞬间,不经意的触碰,在作品上留下的痕迹,仿佛还能感受得到哑然失笑的气息,直接和那个创作的人联系起来。在满溢又空荡的现代世界中,或许还是终究有个内心的安放之处;相比遍寻不得的彷徨苦闷,触手可及的真实与慰藉,不能不称其为幸运。

作者的朋友对"这些诗一样的意向让我汗毛倒立",我却觉得质感更像是一种有生命感的过程,发生、发展、变化、变迁而留下的痕迹。粗糙的纹理比细腻光滑来的真实,大抵也是由于摸爬滚打之后的细腻光滑大多是一种掩盖的矫饰,细腻光滑的美固然美,却是另一种与真实渐行渐远的美,或者是在衰老终不可逆时对往昔的眷恋罢。

也许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永恒是太过遥远的话题。即使留存心中的图景,也经历了时光的变迁,染上了年轮一般一圈一圈的色彩。每一次想起来,或许都与前一次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就像作者说到角伟三郎的作品,乍看粗旷却如蛛丝般摇曳纤细,80年代盛行质感大胆而激烈的东西,难有人注意到大胆激烈之下纤细的柔和。而90年代,又由厚重变成了轻薄,人的存在也仿佛这么轻这么薄;存在感稀薄的人们,转而凝视伤口,开始探索生命的实感了。

作者喜爱自然的必然与偶然,人工之器仿佛是自然的对立面,充满目的性。然而器的使用,却带有着某种必然与偶然,如"根来",即经过长久使用、摩擦、减损后的凋落破败之姿,仿佛"人们看到了根来必将湮灭的命运,最大限度地享受着名为'现在'的一去不再来的偶然"。优美的器的产生与邂逅充满偶然性,器与它的使用者,也有着共通的情感吧。

在最末《再会》、《再会之二》两个章节中,作者描写了熟漆的经历,”漆静靜回落,刚刚熟好的漆沉积到钵底。不久前还在起泡的液体现在饱含了大气之光,变得沉静”。从遥远时代延续下来的技艺,仿佛将一切时间联结。

读完之后,沉思良久。若不是作者日复一日的悉心感受与体察,如何能写出这样的文集;也不由感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诸多琐事缠身,虽不啻为一种试炼,但或许终究未有如此体察的思考过,不免自渐形秽。也希望能始终保持谦逊质朴之心。

无名的道路读后感篇九

想看看创作给手工匠人带来的思考,及这种思考反哺到作品中是怎样的表现。

我在书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但也许我在找的从来都不是答案,而是支持自己向前行走的一股力量:那种让自己可以深潜的内心世界。我觉得手工匠人的内心,就是那样的世界。

我是一个容易焦虑和功利的人。这本书可以提醒自己:

究竟为什么来到轮岛,为什么选择漆艺?

说实话,当初来到轮岛,全凭一股直觉,我心里并没有明确答案。

之后花了很长时间我才想清楚,那就是,为了全心全意地做自己,做好自己,就这么简单。

说来也许前后矛盾,对我来说,做东西,就是想尽办法让“自己”消失,让被执念束缚的小我消失殆尽。

消除小我后,进入无心状态,或者说,进入毫无人为造作之心的境界后,美才会翩然而至。

有时我坐在微暗的房间里,从清晨开始默默工作,一遍遍重复着单调工序,黄昏将至时,猛然从工作中醒过神来,会被一种幸福感压倒,几近落泪。

我想,这种工作如果能一直做下去,该有多好。

昭和七年至八年间(1932-1933),做黄杨木梳的老工匠对背着绘画工具箱的学生说了这么一番话:

当时我觉得,自己从学校毕业,花个四五年时间就能以画画谋生,老工匠说的只是手艺人世界里的事,和我无关,所以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如今回望自己再那之后的经历,真是一身冷汗不堪回首。50年早已过去,我依旧手艺不精,依旧在迷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

气很难捕捉,人们试图用语言去再现它,于是有了诗。

气韵没有形状,意义也甚微妙,却构成了人间世界的内核。

诗既然是气韵附灵于语言之上形成的东西,向诗只索要语言的意义,或只索要情调,只索要音律都没有道理。

诗中已包含了一切。理性,知性,感性,观念,记录,一切都沉浸在诗里。包容不下这些,诗就太小了。气能吞并一切。

夕阳渐渐压进地平线,颜色越来越暗。凝视的越久,越觉得太阳像平面天空上的一个小孔。

话说回来,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太阳和月亮都是天空大幕上的一个小孔。幕布背面有一个光明耀眼的世界。通过小孔我们能窥探到彼端。

山口先生在学设计时,上过一门特别的课。在摄影课上,要用照相机拍某样东西时,必须故意不去拍对象的形状,而是拍质感。

比如,拍一根电线杆,不拍外观形状,而是走得很近,通过表面质感来表现它。就是说,不拍具有实际功能和实际意义的一面,而是通过拍摄质感,让眼前的世界解体,以此来重新构筑世界。

不知从何时起,人类学会了使用语言,从此只能通过一种叫作“概念”的滤镜观看眼前的世界。

无论是谁,就算内心希望以一种极其直率而自然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一个漆碗,在其眼中也不过是一个用来盛味增汤的吃饭道具。

但是对于一个脑中不存在“碗”的概念的人来说,看到漆碗正是遭遇一个未知,也许他会好奇的戴在头顶,也许他会去闻气味,于是他便与对象有了鲜活而灵动的崭新体验。

自然在一刻不停地变化,但同时又什么都没有变。

山依旧是山,水无尽流淌,森林看似岿然不变,但林中有四季,有新生和死亡,在换代,在延续,阳光穿过树叶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也随着阳光的角度发生变化。此时的景色,此时的光线,都只存在于一瞬。

在我的想象中,将我击倒的,就是这种永恒中的一瞬间。是以永恒为背景的一瞬间的波动。

是永恒与瞬间的浑然一体,让那里变得与众不同。

我想,真正值得长久珍重的,是自己在做的事情,自己与他人的共通之处。不要否定,要肯定,要反反复复地肯定别人。也许在反复的最后,会走到小我的消失点。

每天实实在在地吃好三顿饭,在决定好的工作时间里理所当然地默默完成手中的工作,工作结束泡个澡,不逞能,不讲歪理,为人们的生活奉献出优秀之作,这才是真正的工匠。

一种普遍性的出现,必然裹挟着时代里最辉煌最引人注目的东西。一个时代里最耀眼的事物中,必然存在着普遍性。

一旦时代的光芒褪色,即使是货真价实的好物出现在人眼前,也会被忽视。

但就算被忽视,它也始终在那里,既不被时代席卷,也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如果不被瞩目,没有人使用,难免要被人忘记。

常常有人讴歌树木是温柔环保的,我想这些人不知道树的真面目。植物确实有温柔环保的特性,但这只是一个侧面而已。

····

生命竞争中,败者慢慢枯萎,树干被虫腐蚀,唯有冷清地颓倒,但胜者才不会去留意败者。胜者的旁若无人之姿甚至让人畏惧,这种肆无忌惮的贪欲和过剩才是生命的本质吧。

说起来,我原本也没有希望这座房子世代相传,只要我活着时它还在就足够了。它是我的任性而为,孩子们没有必要继承它。

我还有一个梦想,自己手植的树木长成森林,房子被森林吞没,慢慢消失。房子没有人住,树木会立刻毫不客气的入侵,一切会立刻腐朽为尘回到大地,这正是我期盼的。我能做的,是不在这里置放无法还原于土的东西,让房子干干净净地消失。

有的事不用想得太透彻,没有明确理由反而能做下去。

在用脑思考得出一个结论之前,人的身体深处,已经有什么在相连相接,比起大脑,身体早已感知到了什么是必要的,哪些该被珍视。

即使事做同一件事,也分优劣。相似的动作里能呈现出美,也能暴露出丑。专心致志重复下去,就是锻炼。

锻炼到极致处, 会有爆炸般的自由和忘我的快感。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并不需要有特殊能力,只要修行再修行,积累多了,谁都可以。

每当遇到大型自然灾害时,人们总是惊叹于自然力量的强大。但是,这种力量始终充溢在这个世界里。随时,随地,让稻米成长,让美酒酿成的,都是这同一种力量。

1、绘画不是简单的模仿,是诠释。

2、通过器物的形状展现出的,并不是一个陶工的个性,而是世界只有在那个瞬间才能产生的波动。我指尖上的皮肤,口唇上的黏膜,在碰触到器物时真实感受到的,不是陶工有一张怎样的脸,怎样的个性,绝非这些表面性的东西,而是陶工创造出的通路,是与人的内心深处紧密相连的世界。

3、我必须深深降落到自己内部的最深处。

4、我们现在用一种自以为理所当然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为此是不是失去了另一个世界呢。

5、这个世界的进深,不在我们能看到的地方,而在看不到的地方,在闭上眼睛,亲手触摸才能感受之处。

6、我并不是建议他们去做至今为止谁也没见过的东西,或者走什么新路线。我想说的是:做你所感知的。寻找一种能表现你当下心境的质地,把它做成你自己的。

7、对我来说,宗教,艺术,工艺,做物,和活着是同一件事。

8、人只能邂逅到独立不同的美感。

9、做得多了,就能慢慢看到一个新世界。

10、现在我最珍重在意的,是身边的人们和伸手就能触摸到的工具。触不到的东西没有意义。

11、在摩擦中,失去细节。

12、要对磨损之物心怀慈悲,要学会接受无法抗争的自我命运。

13、所谓的侘寂,是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美。这些“另一个世界”,我想,是万物丧失掉轮廓形状,再分崩离析到消失不见的那个世界。是一个肉眼看不到,万物丧失现实意义的世界。

14、崩溃和消亡中蕴藏着无穷之力。在一无所有之处,正有什么在诞生,在开始。

15、猎物总是存在于人的欲望和身体极限的交界点上。

16、所谓“模仿”,实际上是一种探求。

17、人一旦远离自然,就会变得病态。

18、人在杀死生物,在以此为食。人必须把这种感悟放在心间,但是人们总是忘记去这么做。

-end-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