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爾雅義疏》读后感100字

《爾雅義疏》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4 18:20:31
《爾雅義疏》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9-14 18:20:31   小编:

《爾雅義疏》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典文献,读后感受颇为深刻。通过阅读这部书籍,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人们对于文字的重视和对于礼仪的重要性。这些古代智者的智慧和见解仍然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爾雅義疏读后感篇一

只討論點校序言和校勘處理

《爾雅義疏》,橫排豎排的是非爭議,本不是事,關鍵是就算不看經學很多年,不怎麼關注清代考據學,感覺自己都看不懂這個點校說明了……

1、清代爾雅學著述,這一溜的排序,前後錯亂,誰先誰後,到底誰繼承了誰,簡直一派胡來啊…… (學界關於《爾雅義疏》的評價,其學術成就的高低與否,很多時候是建立在其在清代考據學的脈絡中,到底沿襲了多少,推進了多少。現在雅學排序,甚至顛倒了這個時間脈絡。)

2、《爾雅義疏》的節本、繁本兩個系統,各自面貌,底本、參校本選擇問題,如同一鍋粥。引用王欣夫對《爾雅義疏》版本的敘述,簡明扼要,但其中人名字號等均未疏釋,而且王欣夫的敘述與下文參看,顯然並不全,至少還要三言兩語說明下、解釋下、補充下吧……

3、版本介紹,連版本行款等均未簡介。 (底本實為翻刻本,系統祖本仍在的情況下,選擇第二個本子作底本的原因,未交待。是因為《續修四庫》好找?)

4、節本系統為王念孫刪節(一說嚴傑,已有辨),是非功過可以不置可否,但作為整理校勘本,既然做了校勘,出校記來說明到底刪節了什麼,提供給讀者信息來思考其中的學術變遷,也是可以的。現在的凡例處理,感覺工作未盡,之後還有空間。

5、整理本序跋。底本、參校本已定的情況下,未納入參校的版本的序跋,在古籍整理時最好也當錄入保存。現在的本子,顯然缺憾太大。

6、點校只點斷,不怎麼校系統,真是遺憾。

7、古籍整理之難,莫過於序言、跋尾、整理說明,交代清楚一部書的完完整整的情況。常恨資料未盡,讀書恨未全,但已做的工作,得到的結論,學界已有的成果,如能說明,還是盡量予以充分展現,方不負。早就聽說過此書的足本節本等問題,也讀過不少相關論文,現在⋯

爾雅義疏读后感篇二

【作者简介】柳向春,1973年8月生,陕西绥德县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索引学会理事、中国航海博物馆文物评审库专家。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清代民国学术史、古籍版本目录学研究及文献整理工作,近年则主要致力于近代学人手札的整理与研究。著有《陈奂交游研究》、《笺边漫语》,整理出版《宝礼堂宋本书目》、《文禄堂访书记》、《师友之贻:冒广生友朋书札》(合署)、《经学博采录》(合署)、《过云楼书画记•岳雪楼书画录》、《爱日精庐藏书志》、《积学斋藏书记》、《徐森玉文集》等,并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

爾雅義疏读后感篇三

【作者简介】王其和,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职为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中华诗文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致力于训诂学和古代汉语词汇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清代雅学史》、《俞樾训诂研究》等。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8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参编著作多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

爾雅義疏读后感篇四

【摘要】清代《爾雅》學者數十百家,就中以邵晉涵《正義》、郝懿行《義疏》二書為尤著。歷來論者率以郝氏之書遠過邵氏《正義》,《清史稿》、《清史列傳》〈儒林傳〉亦言郝氏「所造較晉涵為深」。雖梁任公《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黃侃〈爾雅略說〉獨持異論。惟二氏僅為泛論,故述《爾雅》之學者尚多沿仍舊說。

郝氏頗以音聲之學自詡,蕭璋氏撰〈王石臞刪訂《爾雅義疏》聲韻謬誤述補〉一文,具體論述郝氏於音聲假借之說,所造蓋淺。蕭文指證歷歷,其說已成定論。本文作者亦以史傳謂郝視邵書為愈之說,尚非公論,並引王念孫之言:郝書「用邵說者十之五六,皆不載其名,而駁邵說者獨載其名,殆於不可,況所駁又不確乎。」此通人之說也,較論二家高下,正當由此衡之。

本文之主旨,期於音聲之外,由另一側面檢視郝書之得失,以為學者討論邵、郝二家短長時參證之資焉。

【作者简介】陳鴻森,一九五〇年生,臺灣高雄人,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八二年入“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暨高雄中山大學、臺灣“中央大學”、成功大學等校教授。二〇一八年自“中研院”退休,現為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學史、清代學術史、古典文獻學等。著有《清代學術史叢考》《漢唐經學研究》《清代經學研究》《乾嘉名宿年譜彙編》,及《西莊遺文輯存》《潛研堂遺文輯存》《揅經室遺文輯存》《乾嘉群賢遺文輯存》。另著有現代詩集《陳鴻森詩存》等四種。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