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子》观后感(篇一)
宝拉在20岁那年就认识男友了,两人携手一路走过了漫长的十年,本以为这个男人一定会牵着自己的手走入婚礼的殿堂,没想到在她30岁这一年,男友无情而且不可能挽回的抛弃了她。分手带给了宝拉巨大的打击,这打击实在是过于夸张了,导致她直接就精神崩溃住进了心理科。因为无法忍受心理科里可怕的治疗方式,宝拉决定“逃出疯人院”。 身无分文并且无处可去的宝拉只有自己的爱猫一只,但还是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程,一路上,她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目睹了千奇百怪的人生,在这么多人生里面,有哪一个是她想要活成的样子呢?
《年轻女子》观后感(篇二)
电影看完至今,差不多一个月。刚看完大脑一片空白,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刚好那时也有隐约类似被爱情抛弃的预感。优秀的女性电影看了不少,只是这一部,至今仍在脑海闪回片段,是因为其自然真实得让很多人恍如看见了自己。起点不错,为爱请抛洒热血,自以为开拓了一方不错的天地,可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才发现,不快乐是需要隐藏起来的常态;高不成低不就,就连为之放逐自我的爱情也一地鸡毛。就像女主一样,为了重获体面,做了很多不体面的事,撒谎,口不择言,颜面扫地.......却又在自我安慰和说服。这样的故事几乎在每一个曾迷失自我的时候女性身上上演,电影最后给出了答案,你需认清并善待的,第一位要是自己,然后才能不那么狼狈地迎接满世界的冲撞。
至少,表面上。
《年轻女子》观后感(篇三)
利蒂希亚·多施是一个追求意义和幸福的女人。
重塑自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你第一次“发明”了自己吗?
谁要为你必须重新拼凑起来的支离破碎的身份负责?
在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女性是否比男性更容易承担这项任务?
在戛纳金奖得主、风趣、时髦又微妙的《年轻女子》中,这些问题都是隐含的,而不是问出来的。
这是法国的蕾欧诺·瑟哈伊的第一部作品。主演利蒂西亚·多施饰演的30岁的宝拉非常出色,她在与一位艺术家摄影师有了10年的恋情后,追求生活、意义和幸福(或两者兼而有之)。
她从未有过安定的生活,也从未寻求过安定的生活。“一嗅到不稳定的气息”,她就兴奋地离开了家和童年。
现在,她是一条存在主义的变色龙,额头上有一道伤口——因为她曾试图砸开前情人的门——她的智慧和意志随着每一个新角色而改变:保姆、店员、久违的熟人,还有一个女孩错误地把她当作老朋友来拥抱和交谈。
在这部关于人类生活中信念和身份的虚幻本质的观念喜剧中,电视上播放的一个场景是《春风秋雨》,这并非偶然。
虽然到最后,我们怀疑自由自在、多变的宝拉比我们大多数人更了解生活,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已经牢牢地掌握了它。
By:Nigel Andrews
《年轻女子》观后感(篇四)
刚看完一部法国电影《年轻女子》,这是一部文艺又生活的电影,我经常觉得,很多文艺片就是生活片,有点压抑,有点烦闷,有点无聊,有点茫然,有点希望,有点幸福,这就是生活,也是人生。 宝拉从二十岁就开始认识摄影师男友,并且以为可以和男友步入婚姻殿堂,从而白头偕老一辈子,可是在她三十岁的时候,男友提出了无可挽留的分手。一夜之间,只有高中学历,没有完整地阅读过一本书,一无所有,一名不文又无处可去的宝拉陷入了精神崩溃的状态,最初她被送进了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说如果再送一次,她就会进入医院进行正式住院治疗。 因为没有钱,宝拉带着唯一的爱猫在街头游荡,在地铁里,一个女孩将她误认为小学同学,将她带回家过了一夜,并给她介绍当保姆的工作。幸运的是,保姆工作可以提供一个阁楼小房间作为她的安顿之所,于是宝拉稍微安心了一些,在做保姆的同时,宝拉还找了一份商场内衣店的工作,并且由此认识了商场值班经理--乌斯曼。 有了工作,有了人际关系,宝拉的生活开始慢慢得以恢复,后来她又寻找失联十年的母亲,努力弥补和修复母女关系,就这样,她慢慢从崩溃混乱的状态当中走出来,重新建立了生活秩序感。 作为社会人,通常需要三大系统进行支持:自我系统,家庭系统,社会系统。 自我系统通常源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学习和工作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无论是学习什么,或者工作什么,我们都是有着某种能力的,包括维持自我生存的能力,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最高的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在建立秩序,这种秩序感带给我们基本的安全感,让我们不至于被无法生存的恐惧击垮。如果能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寻找到乐趣,那我们还可以从中获得更高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在学习和工作当中,我们总是会和他人建立关系,无论是同学,老师,客户,还是同事,也无论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疏离的还是亲密的,表层的还是深层的,都是关系,这种关系都可以支撑和丰富我们的自我,从而让我们更有力量去面对生活。 家庭关系呢?家庭是一个原型的母亲,是我们的根,我们的自我就是从家庭这个根慢慢成长起来的,家庭给予我们营养和能量,无论是贫瘠还是丰富,主动还是被动,它都在支持我们的成长。当我们遭遇压力和挫折的时候,无意识就会退行,退行到比较脆弱的小孩子状态,从而寻求母亲的安慰,这个时候,家庭的存在,就是一种支持和安慰。父母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他们敞开家里的大门,欢迎疲惫的孩子,对于孩子,就是一种莫大的疗愈。 崩溃的宝拉,就是通过寻求这三大支持系统实现了自我拯救和疗愈。
《年轻女子》观后感(篇五)
当谈到“年轻女子”这四个字时,我们脑海中会浮现什么?
是阳光、希望、活力还是无限的激情?总之,是诸如此类的词语。引起的联想有多曼妙,开幕直视镜头近乎神经质表达的Paula对视觉的冲击就有多大——不论是干枯毛糙的发丝、因缺水而起皮的嘴唇还是凝成血块的伤口,一切都与所谓的“年轻女子”相去甚远。
实际上,就算只是从年龄层面说,她也不再年轻。她已经三十一岁了。不是十八岁,不是二十九岁,而是三十一岁。据我们外教所说,在法国,年轻女子一般是指十八岁左右的女性;而在中国,面对一位三十一岁的女人,我们更倾向于用“成熟”来描述她。
然而,她又确实像一位年轻女子:她从没有过一份正式的工作、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对这个世界仍有一些古怪的想法;待人接物也有一套与他人不同的模式。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二十岁那年被按下了暂停键。二十岁之前,知识随着年龄自然增长;二十岁之后,变成了扣押在笼中的永恒的金丝雀。
然而有一天,金丝雀却被主人亲手放飞了——正如刚出狱的囚犯一般,她对这个陌生复杂的世界充满恐惧。她一次又一次地哀求主人将她关回笼中,得到的只有冷漠。
流浪就此开始。一开始,Paula仍然在熟悉的人身边盘旋——他们多是Joachim的艺术家朋友;之后,流浪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逐渐远离她多年的寄宿以及放逐之地。她遇到了很多很多人,在与他们的接触与交流中,二十岁后就不曾变化的世界的面貌逐渐变得丰满、富有细节。
她结识了错认她为小学同学的Yuki,而对方则对其抱有迷恋之情;她成为小Lila的保姆,虽然正事基本没干,却成为这个早熟女孩在严苛母亲面前唯一的寄托;她还认识了很多女孩,她们跟她做着一样的工作,不同的是这是她们课余的兼职;还有Ousmane,高大的黑人男子,对萍水相逢的她照顾有加。人类社会实质是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在社会上履行自己独一无二的职能,Paula推迟了整整十年的社会化过程终于开始。
这时,Joachim又找上门来了。他,一位早已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受过良好教育、见多识广、中年男子,任意一条标签,都足以操纵当年只有二十岁,还是“年轻女子”的Paula。“我只是被扔进脏衣篓的衣物。”可有可无的、不太重要的。
被挽回是不太可能的选项。男人曾是她世界的全部,如今却大不相同。
Adieu.
伤口自愈了。
《年轻女子》观后感(篇六)
这部《年轻女子》是法国导演雷欧偌•瑟哈伊的处女作,作为她的首部作品,该影片获第70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像机奖。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女孩,在一间房子的门口大吼大叫,随后撞破头倒下,接着画面一转,这个女孩到了医院的神经科。这间房子是她男朋友的家,从女孩那些断断续续疯疯癫癫的话中,我们知晓他们已经在一起十年,而男友却突然提出分手,导致她变得有些神经衰弱。
镜头大部分时间停留在她的脸上,持续不断的面部特写,很容易让观众第一时间代入女孩进入角色。但是此时的女孩在观众看来,似乎过于极端和暴躁,甚至对她生出一丝讨厌的情绪。
接着她从医院出来,再次回到男朋友家,男友拒绝给她开门,于是她带着他的猫到她的朋友家去。朋友此时也受够了她的怪脾气,将她赶出来。此时她便再无处可去,只能抱着猫和她一起到处流浪,身上唯一一件外套,还是从医院里面顺手牵羊带出来的。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她混迹在各种游乐场所,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家人朋友全因她自己的原因离她而去,她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住在酒店。作为观众,很容易看出来她这十年来一直和男友在一起,很缺乏独自生存的能力,之后在地铁上因为别人误认她为多年不见的好友,才结束了她那段无处可去的日子。
之后,她找到了工作,才渐渐开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时候,她不再如从前一样努力挽回男友,因为她意识到他已经不爱她了,她认真工作,尝试与妈妈建立新的情感,她不再是那个浑浑噩噩的,游荡在大街上的人。
整部影片从开始到结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没什么生活经验,在社会底层奋斗,拼命想要活下去的女孩。观众见证了她从曾经的歇斯底里,一直到后来平静地和妈妈坐在沙发上聊天,平静地面对前男友,并提出不会再与他复合。
我们的情绪也随着这个女孩的变化而变化,从一开始的厌恶,变成后来的理解,我甚至有点喜欢上她。或许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期待和规划,也或许是她终于认清生活的本质,认清巴黎这座城市背后隐藏的真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大部分人都和这个女孩很像,生活在一座光鲜亮丽的大城市,却并不明白这座城市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它只是见证了我们拼命生活下去所要付出的努力。
整部影片都偏向冷色调,有很多女主孤生一人尽显颓然的画面,再加上她身穿一件砖红色的大衣,与背景的冷形成反差,更显个人的渺小和世界的冷酷。
片中的女主角,在经历一切打击挣扎之后,展现出来的是野蛮的生命力,而她也终于发现,最后留下来的,只有家人和自己,这可能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吧。
《年轻女子》观后感(篇七)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力惊人,其自由即兴的拍摄风格与灵动活泼的角色塑造,给无数同辈及后辈作品带来深远的启示。毕业于法国著名电影学院 La Fémis 的女导演蕾欧诺·瑟哈伊相信深谙此道,一出道就凭《年轻女子》拿下了戛纳金摄影机最佳处女作奖。这部作品不仅让她受到极大的关注,而且还被戛纳相中,成为有意力捧的新导演,去年她的第二部作品《异国远乡》便顺利入选主竞赛,羡煞不少新导演。
《年轻女子》讲述30岁的女主角与男友分手后,精神饱受挫折,住进医院心理科,之后受不了偷偷出逃。身无分文的她带着男友的猫咪在巴黎游荡,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寻找着全新的自己与生活。影片采用手持摄影拍摄,捕捉女主角不受约束、偶尔疯癫的行为状态,我行我素的性格魅力扑面而来。不过,在我看来这部处女作更接近于美国独立电影的格调,看过约翰·卡萨维蒂、诺亚·鲍姆巴赫、萨弗迪兄弟等人作品的影迷会有似曾相识的印象——古灵精怪、坚韧不屈的女性角色在此再度登场。
这俨然是一幅社会底层女性的生动肖像,感情失败没有击倒她,生活窘迫也没吓到她,她凭着顽强的意志与随机应变的能耐,在陌生人的身上找到了生存的新动力。在外人看来也许是一段潦倒落魄的人生,但在主人公眼中却有着无比乐趣的时刻。导演没刻意组织出一个严密、情节起伏的剧本,却让光彩夺目的女主演 Laetitia Dosch 在看似即兴的表演中,将角色琐碎的生活片段演绎成一张张感触良多的人生速写。
无疑,这个核心角色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她身无分文、无家可归,在底层徘徊,却抱着自信饱满的心态迎难而上,重拾生活的乐趣。她凭着口齿伶俐与变色龙的应变力,先后应聘找到居家保姆的兼职,在商场内衣店找到体面的工作,甚至在地铁上被误认为是别人失散多年的好友后,利用此来展开一段意外的女性友谊。
导演故意用各种特写镜头放大她身上各种可笑、让人讨厌的缺点(神经质、亢奋、粗俗、小偷小摸、不负责任),让观众感受到这根本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物。然而,导演从不对人物表露道德上的指责,却用幽默的笔触来勾画她不甚光彩的经历,旨在塑造一个被男人抛弃后也能靠自己生存的独立女性形象。她不需顾及别人的眼光,也不祈求怜悯同情,她确信自己有异于常人的心态特质(异色双瞳、年轻自由),一切难题(感情、工作、家庭)在她眼中都能迎刃而解。
也许这个角色身上有不少导演本人的影子,据导演说她刚到巴黎的时候,也住过一段时间的女佣工人房,这也使角色融入了私人的感情色彩。而影片更出色的在于对种族/移民的敏锐观察,透过女主角与黑人保安的相知相遇的情节,引出非裔移民在法国的艰辛,尽管他们在工作上获得了平等的机会,却不免依然遭受隐性的歧视。这个主题在导演瑟哈伊的第二部作品《异国原乡》中有更全面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