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余华的一部小说,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遭遇,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苦难与变革。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在历经家庭的破碎、贫困、饥饿、疾病和死亡的磨难后,依然坚强地活着。小说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人性的伟大与渺小。
《活着》读后感(篇一)
作了很多思想准备才开始读这本书,读完后五味杂陈,引用余华老师的话:福贵虽然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我认为他不是一个悲剧人物,悲剧人物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结束的时候,他是悲观的和绝望的,但是福贵没有,他是一个乐观的人,在小说结尾的时候他依然是很乐观的,福贵从自己的角度讲述整个故事的时候,他里边充满了一种幸福感。
人生的价值是自己感受的,而不是别人的看法,越遇到困难,就意味着命运在向你招手,让你走向一个更好的地方。
《活着》读后感(篇二)
许久以前就知道《活着》,知道这是一部苦涩、灰色、压抑的书,一直没有胆量敢翻开它、读完它,直到今日才打破记录。
小说虽是虚构的,然后历史长河中,类似这样悲惨的真实又是何其的多?无数多个个人惨痛的命运衬托着民族、国家的苦难辉煌……
福贵起码年轻时候浪荡富贵“享受”过,而他的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等至亲却再也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好好活着,不负此生,因为“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
《活着》读后感(篇三)
这是一本用第一人称和史家口吻的奇妙组合写成的书。
第一人称让我很容易代入故事情节中,作者不用费大笔墨渲染人物的情感,但我感觉那些人物就在我眼面前,那些瞬间就跟我直视。
而史家口吻让我有子在川上的视角,滚滚红尘流过,生命之脆弱可叹,生命之顽强可敬。造物之手或缠绵、或决绝、或戏弄、或怜惜。
《活着》让我感觉到对生命下一刻的渴望和敬畏。我们需要多少良善才能撑起对未来的向往,又会被多大的苦难折磨到对未知退避三舍?
最后引发的深思是——每一刻我将怎么活?我拿什么当作活着的准绳?
《活着》读后感(篇四)
福贵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的感受到了幸福。
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滴。
这也是为什么福贵和大多数经历苦难的人不一样之处,他不避讳谈及苦难,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
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
《活着》读后感(篇五)
我想,每一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会不约而同地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小说讲述了新中国从新生到成熟时期,一个农村家庭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故的历史。平凡的人竟会有如此充满苦难的一生,朴素的语言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内心世界,使我深陷这样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还能继续活着?
人活着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东西活着。余华老师的这句话,我没有真正搞懂。个人的理解是活着的目的是去感受活着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和“活在当下”的意思有点类似。富贵的一生很不幸,亲人相继离开,有几个的死甚至是由他的因造成的。我认为内心的愧疚感会成倍放大他的痛苦,所以在读故事的过程,他的一些恶事让我咬牙切齿,同时也十分钦佩这份忍耐心,富贵有着常人没有的强大心脏。(1未完)
《活着》读后感(篇六)
不小心在传统无人售卖书摊买了本盗版。
一直不知道自己看过这部电影,读起来才发现,随后脑海里就都是电影中的情节了,我自然而然给福贵安上了一个幽默有趣的帽子,葛优的形象,但我从一开始阅读的时候,感受不到这份有趣,都是跟随着作者的描述来想象的,我不知道电影给我对这作品的体验带来的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但我相信这是命运安排好的。我很难想象我经历这些事情还能乐观地活着,本以为自己是乐观积极幽默风趣的人,相比福贵实在是差远了。到最后,身边有谁都不重要了,还是生活本身最吸引人吧,生活的乐趣都是自己创造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喊着家人的名字,说为了让牛更好地干活。一开始不理解名字的意思,最后重现那个场景,真的打动我了。另外打动我的是有庆死了,他背着,月光洒在地上,像撒满了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到那里眼泪就涌出来了,我停了好久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有庆死了之后他的一系列表现都没打动我,到最后一句泪水涌出来了。
希望可以永远记住是为了自己的感受而活。
《活着》读后感(篇七)
第一次看《活着》是十几年前,那时候我十九岁(天呐我觉得我现在很多心态也还是十九岁,算了不说这个),对人生的苦难略有耳闻,但不甚了解,幼稚的我看完书之后在豆瓣上写了一条评论“他和生命的友谊”,不知道有什么友谊可言,活着就是活着本身,很大程度上,我活着只是因为怕死,福贵也是,大家都是。
非要说什么意义和价值,人活到一定的时候就会知道,那就是一点我执,就连新裤子也唱“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也不过为了钱”。哎,是没必要那么消极,但我想说的还是,活着就是活着,仅此而已。
其实余华《在细雨中呼喊》里面有一段话能说清楚《活着》的奥义——
“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都不是那种愿为信念的人,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
以上。
不过福贵命真的硬,但也太苦了点。
《活着》读后感(篇八)
很惭愧现在才读到这本书。正如作者所说,《活着》是一部高尚的作品,当之无愧的高尚作品。全书的文笔语言如此流畅以至于我读完整本书仅用了三个小时,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情五味杂陈。
这样的书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再来读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现在的我因为有庆的死去而义愤填膺,因为凤霞的逝去而倍感同情,因为苦根的离世而惋惜不已,更多的还是为福贵苦难的一生而感到难过。
福贵的一生是幸运又不幸的,是纯朴又无知的,是坚韧又悲哀的,是善良又隐忍的。正如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农民一样,他们的一生里没有诗和远方,只有在时代洪流裹挟下的苟且,但是同时他们又充满希望,他们在时代中哭泣,也在时代中坚强。福贵的母亲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家珍说“春生,你要活着”,最后福贵牵着名叫福贵的老牛,自己唱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作者说福贵讲述自己的一生时,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他因为自己的身世受到重视而喜悦而感激。作者说: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人为什么活着?是什么让一个人在承受了如此巨大苦难之后还能微笑着回忆,平静的讲述?是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读后感(篇九)
在B站刷到余华老师的幽默访谈集锦,感觉到老师是个十分风趣的人,同样一个问题会有好几种不同的回答说法,说话半真半假,这种肆意的态度具有极高的吸引力。
逛西西弗书店时,活着这本书就放在一进门的书摊上,书小小薄薄的,顺手拿起,坐下一边回消息一边翻着,看到后面,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看完,用了两个半小时,这种体量的小说读起来真是太爽了。
读完后跟我闯分享,他说受不了这种悲惨的小说,我跟他说,福贵的一生虽然很惨,但我看的过程中,没有悲泣,文字没有刻意渲染勾人眼泪,反而从文字中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体会到生命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生命中的苦与难的占比,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是否幸福。福贵人生苦难太多,但他仍旧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他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孙子。
福贵对自己人生的自省令人敬佩,不逃避人生的苦难,把自身的苦难反复琢磨,知道事情是怎么发展,他对此如何看待,是一个年老但是清醒的人!
《活着》读后感(篇十)
从在岛屿读书开始种草余华,在选择作品时想起了那句话,余华靠活着活着,可见这本书的畅销程度了,看之前其实很害怕,网评很多人都看哭了,是有多么苦才会让那么多人哭呢,这本书里面的装帧挺好读的,精装,内封黑色带有金闪,行间距看起来比较舒适,而且纸张质量很好,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在今天下午一口气看完了。
书是好读的,从自序开始,就觉得我可能会喜欢这本书。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富贵的一生是苦的,但是也有很多的甜。富贵从前是地主家的少爷,因为沉迷赌博抵押了家里的地和老宅,从此开始了他后面艰难的一生。父亲虽然严厉、恨铁不成钢,但是得知儿子赌博欠下巨债之后二话不说抵押了仅剩的地和老宅,母亲更是慈母,妻子家珍一心一意不离不弃,女儿凤霞勤劳孝顺,儿子有庆心地善良,女婿二喜憨厚老实,外孙聪慧可爱。富贵相继送走了父亲、、母亲(甚至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儿子、女儿、女婿、外孙,最后与买来的老牛相伴。
看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觉得很苦,但的确是苦的,是好哭的,但是又觉得这好像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也是这样。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读后感(篇十一)
上高中时,语文老师用这本书举例,说主人公的名字与他的命运截然相反。这句话在我看到福贵的名字时立刻浮现出来。
福贵被抓走拉大炮的时候,我心里没有什么波澜,只是觉得命运可笑,他的母亲还在床上等他请医生回来,可这一等,便是遥遥无期;凤霞哑了,我感慨万分,当初那个开朗的,喜欢围着她爹说话的小女孩再也开不了口了;有庆死时,我觉得心疼,这么活泼这么可爱的一个小男孩,甚至死都是因为想要帮助别人,去献血时还那么的积极,却被抽干了血,他说头晕时,又有谁心疼呢;凤霞生孩子时,先是医生出来问保大保小,再是被告知母子平安,最后凤霞大出血死在了病床上;家珍这一生嫁过来就没有享过福,最接近幸福的那一刻或许是她爹大张旗鼓地把她接回家,但我相信家珍自己心里觉得最幸福的,应该就是和一家人在茅屋里相守的日子吧。
二喜是一个很好的人,他虽然是偏头,但他的心地善良。刚来的时候就为福贵一家刷了房,还给了凤霞一个隆重的婚礼,当我看到他们两个人不顾礼俗,手牵着手回娘家的时候,是真心的觉得他们幸福。
苦根还没出生时,我一直在好奇那头牛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起初我以为是背着福贵的那位仆人,后来才知道是他的孙子。苦根这一生短暂,也很苦,最后竟然是吃豆子撑死的,不禁感叹,福贵这一生,白发人送黑发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已。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活着》读后感(篇十二)
合上书页,深感愁苦与乡土气息是第二代中国作家共有的特点,也只有他们才能拥有。同样关于浪荡花花公子的题材,放在法国的话于斯曼会把他写成《逆流》,描写他如何过上精致而颓废的老年生活;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会写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当中,描述他争夺家产并卷入弑父风波,从而探讨神性与人性的关系;英国的毛姆则会写他如何大彻大悟,放弃物质生活追求精神富足;民国的曹禺会写他如何爱上侍女,在成为一家之主后上演爱情悲剧。只有第二代中国作家才会将故事内容设定在乡村,将剧情设置成败光家产后的生活艰苦。
《活着》是苦的。但不是只有徐富贵苦,故事里的春生、老全、老冯头哪个不苦?甚至开赌场的龙二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是苦的,是生活的时代而不是生活决定了他们的苦。在这种情况下,不乐观又能怎样?生活还得继续,因为困难就能不活下去了吗?当然不能。苦永远是相对的概念,就像今天996的我们也是苦的。
第二代的中国作家有种浓浓的乡土气息,因为他们青年时期大多都经历了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在叙述中总会有乡土的中国。不论是余华、莫言、路遥、王小波、史铁生,都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闻到浓浓的乡土气息,这就是他们的特色。他们又往往经历了最为艰苦的时期,所以在作品中也总是充满了忧虑,因为苦怕了啊!总害怕再回到当时的日子。而第一代的中国作家就没有乡土气息,他们有的是浓浓的民俗气息。老舍、巴金、郁达夫、丰子恺,他们的作品描述的往往是最平常的家庭事物,满是民国家庭的感觉。作家和时代是绝对无法分开的。如今也到了第三代中国作家绽放的时代了,他们共性是经历了经济的腾飞,我十分好奇这一代的作家会为文坛贡献什么样的作品。但目前为止,我想不到30-40岁的中国代表作家。
《活着》读后感(篇十三)
都说泪点再高的人,看完《活着》也会泪眼婆娑,
作为看个蜡笔小新剧场版都会哭出来的我,看完《活着》却一滴眼泪也没有?!
余华老师的文笔不算华丽,但却很真实,真实到我读完福贵的一生,就好像陪他过完了一生。
和他一起经历赌光家产追悔莫及,却阴差阳错躲过了斗地主;陪他一起被抓去当兵,却阴长阳错躲过了饥荒;陪他享受儿女双全,却又突的变成孑然一身……
经历过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哪里还有眼泪可以流。
看到结尾处,福贵对着家里仅剩的老黄牛,喊着每一个人的名字,我心里咯噔一下,好像突然漏了一个大洞,洞里什么都没有,空唠唠的……
都说余华是“把快乐留给自己,痛苦留给读者”的作家,一点不假!仅有9万字的《活着》读起来很快,可是缓起来却很慢。
放下《活着》很容易,但是放下“活着”却很难!
面对生活的苦难,哪有什么真正乐观的人啊!无非就是比别人更懂得“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的技巧。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也不会永远逆风,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之前所经历的苦难,到底是老天伸出的一脚,还是伸出的援手。
乐观的人,说“这生活多少带点调皮”;悲观的人,说“这生活终将至我于死地”。
可是无论悲观还是乐观,我们都是热热闹闹的来,孤孤单单的走。
开心时就大笑,难过时就睡觉。珍惜生活中的小确幸,享受生活中的小平淡,接受生活中的小玩笑。
好好享受这数十载的时光吧!
PS:不得不说,你华哥就是你华哥,仅仅9万字,就把读者的心狠狠拿捏!
《活着》读后感(篇十四)
近年经常会想,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生活中明明充满着各种痛苦与无奈,难道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经历这些苦难? 前几天正好刷到一条视频,大概是说把每个人生命的长度放在整个宇宙的维度来看,你会发现其实这一瞬间的存在真的不会有什么意义。想想也是,甚至连地球都只是“沧海一粟”,个人的存在连“一粟”都算不上吧。而所谓想要实现的成就与贡献,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恐怕也只茫茫然矣。宇宙不会因为某个星球的文明达到某个高度就停止运转,不论哪个星球发生了什么,它都只是那样运转着,日复一日。也说不定哪一时刻,它决定重新洗牌——宇宙大爆炸,重新变成一场混沌,所有一切重新开始,现在的一切,连一丝丝尘埃都没有留下。 大概生命的存在本就没有意义。 《活着》让我意识到“生活”不一样,生活不应该用来追寻意义。一个人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 在旁人看来,福贵经历了家道中落、在给母亲找大夫的路上被抓去充军、亲人一个个先于自己而去,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这一生充斥着悲哀和不幸,仿佛也只有悲哀和不幸,谁看了不哀叹一声可怜呐。但是通过福贵的自述,却在他的困苦和无奈之外发现了他也享有过的快乐和幸福。在年老的福贵和那头名叫福贵的老牛在田埂里耕作的画面里,我能感受到的不只是福贵经历过的种种痛苦,还有他记忆里的所有幸福,以及这些经历给他的岁月留下的无法磨灭的痕迹。 活着,其实也不需要通过追寻什么意义来支撑,靠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就足够了。 固然生活中多的是无法避免的困苦和无奈,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但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主角,好好问问自己,难道我的生活里就没有幸福和快乐吗?必然是有的,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会选择性遗忘那些美好的时刻而强化了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只要调整下心态,多留意并记住那些感到快乐的时刻,它们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呀。 看完《活着》,我想我知道了我应该为了什么而活着,不是要多么伟大的成功,也不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羡慕,而是去体验各种幸福和温暖的时刻,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快乐。 为了活着,不管多少困苦和无奈,只要活着,总有幸福和快乐。
《活着》读后感(篇十五)
更推荐《秋园》,一是时间跨度更长,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21世纪初结束,一个普通家庭在中国几十年的时代大浪中载浮载沉;二是更触动人,作者是亲历者,书是自述,而《活着》虽以第一人称写作,但仍旧是一本小说。
《活着》更触动我的是余老爷子的五篇序。
譬如,“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是的,人在宇宙中、时代中、命运中很渺小,但人又比自己想象得更有韧劲。
譬如,“文学就是这样,它讲述了作家意识到的事物,同时也讲述了作家所没有意识到的,读者就是这时候站出来发言的”,“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文学的神奇”。是的,不止文学,艺术都是这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论艺术呈现的形式,诸如文学、戏剧、歌曲、画作......,人常会与其产生共鸣,共鸣点又不尽相同。
譬如,“在中国,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是的,所以余老爷子以第三人称写《活着》时写不下,改成第一人称就顺畅了。
譬如,“我相信是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是的,对时间的感受力是种很强的能力,最近几乎深陷繁忙的工作中,感受不到时间,因此感到不安,特别想去徒步,徒步的时候像是能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最后,是“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是指在还没实现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时候,不存在对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探讨,因此为了活着而活着?感觉没看懂,但或许也没有那么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