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用得上的哲学读后感锦集

用得上的哲学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5 09:45:16
用得上的哲学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6-15 09:45:16   小编:

这篇文章讲述了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哲学思考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作者向读者阐述了如何运用哲学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本文是一篇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读后感。

《用得上的哲学》读后感(一)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市面上很多哲学普及书(包括《哲学导论》类的书)经常罗列历史上“大牛”的各种观点,而缺乏对那些观点和问题何以重要的解释。所以读完经常让我有“Why care?”的疑问。这本书则另辟蹊径,直接从很多人们日常关心的哲学问题入手,是一本让我觉得终于哲学不再“无用”的书。(另外,个人认为第三章和第四章关于心灵哲学和认识论的部分尤为精彩。)

《用得上的哲学》读后感(二)

前言, 古人建房子,先设计榫卯? 不是先有框架,后再根据需要设计榫卯吗? 哲学逻辑思维,也是先有需要思考的问题,然后才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论证。 看前言,作者所谓的有用,指用哲学的一些概念来分析生活的问题, 所以有了,怎么分析, 怎么认识问题, 到底是谁在分析, 分析些什么? 分析了怎么输出。 也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 作者的三个对策,都是模糊性用词,根本不实际啊。 前两章的内容,很有些心灵鸡汤的味道,虽然叔本华的人生的幸福,罗素小语等都有这些内容,但是作者的描述更浅了些。 后面的章节更有意思些,但是没有基础的人,似乎也就会囫囵吞枣,很多基础概念描述不清楚,又加上作者喜欢自己命名一些名词。更容易糊涂。 但是本书内容真的很多,分析的方式,行文的逻辑思考过程都是我喜欢的方式。加一星。

但是不要把这本书当做哲学入门书,里面充斥了大量作者自己的思考在里面,很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

《用得上的哲学》读后感(三)

好懂,因为是讲座讲稿;又不好懂,毕竟是哲学内容,尤其是一上来就是逻辑部分,一举例就明白,一应用就抓瞎。

逻辑论证:思考的方法与原则

高度抽象的方法与原则理解起来还有一定困难,虽然很努力的讲了例子,但现实生活的论战中,远不是这么简单的例子。标题新颖,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心思,但是可能是讲稿的原因,部分内容的连续性和关联性上有点弱。比如讲完预设后跳入归纳,谈到归纳又提到因果关系,最后跳脱到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给人管理读物的感觉。

认知心理学:思考的心理活动

估计逻辑部分会劝退一些读者,所以弄些简单易懂的心理学知识让人有成就感。第一次在哲学读物中看到大篇幅的心理学内容,当然也是常见各种没听说过的实验或XX效用,套路一致,不过能和哲学、生活现象扯上边,也是实力。当然,在哲学研究中强调心理因素,也有合理的部分,尤其是作为大学老师,能够反思高考筛选生源对哲学的长久发展,不容易。

心灵哲学:谁在思考

终于谈到了一些哲学史的内容,各种稀奇古怪的假设,脑洞大开。不过恕我孤陋寡闻,那些个某某哲学家提出的某某假设,真的没听说过…

知识论:你在思考什么

知识论是哲学的一大分支,但这里的篇幅原因及深度,作者只介绍和前文部分相关的内容,毕竟康德的思想谁讲给小白听谁都痛苦啊~

语言哲学:你用什么思考

作者是研究分析哲学的,语言哲学部分终于是他的专业领域了,深度及文风的驾驭,明显自信和成熟…不过也主要以维特根斯坦为主,不做过多发散。

整体而言,作者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联系实际这样当下知识付费模式讲课的套路在哲学普及方面的努力,改变了以往以哲学家为中心,以哲学史为主线的介绍模式,在当前市场上是一种创新,读来也觉得别具一格,一些经典的思想实验,可以和《做哲学》对比来读(某种程度上本书可以看作是对《做哲学》的致敬)但真的能否对个人的生活有何改观,见仁见智,更看个人的修行和实践了。

《用得上的哲学》读后感(四)

本书紧扣“用得上”,无限拉近“哲学”和“生活”的关系,散发着人间烟火和实事求是的气息,是一部聚焦当下、关注生活、针对普通读者的哲学普及书。

(一)

正如作者前言中说,做用得上的哲学,过讲道理的生活,我想,这是作者的“学术观”,也是本书的主旨和核心要义。

哲学是在人类各门学科下进行思想沟通的一门事业,它是思想界的商人,本质是对于人类知识体系的整体架构的反思。

作为一所名校的“大先生”——著名的哲学教授,“让哲学有用武之地”,这本书使哲学思想从神圣殿堂走向了大众,同时使阅读者获得了头脑的启示和境界的提升,进而发现一些抽象哲学对于具体生活的意义,以此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作者以问题为中心,兼顾哲学史上的人物、理论和桥段,从逻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知识论、语言学等方面,分5章99篇短论,提供99种思考方法。99篇短论,每一篇都不算太长,符合碎片化阅读时代的习惯,强调语境和分寸感,平视觉、短阅读、活语言,加上生动的事例和故事,这是本书吸引我的一个原因。

(二)

如果哲学是一个“思想武器”,那么“格局感”就是对思想交锋的战场的俯瞰。

人生面临抉择,生活需要讲道理,哲学可以对许多战略性问题进行解答,并提供思想指引和帮助。

所以,哲学不能仅仅是哲学。哲学的全部不仅是常识加上逻辑,还要有“格局感”。什么是“格局感”?作者没有正面告诉你,但通过事例来说明,格局是一种能力,或者智慧,要能“看大、看远、看未来”,从整体上把握,在大局下识别,由恰当处定位。对于现代人来说,缺乏格局感可能是一个重大的能力缺陷。

哲学离不开人类经验的方方面面,最低成本的人生阅历可以从广大阅读中获得,并由此增加自然科学素养、审美力、人性洞察力、历史格局感与语文组织水平。我理解,这要在基本“通识”上,厚植“常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进而增强“德性”,在逻辑上努力实现“融贯”,与作者指出的“语言腐败”等现象做斗争。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聚焦当下,提供思想的武器和方法论。作者眼中的哲学学习,大约是“论证+常识+格局感”这样的一个公式。

(三)

一句话概括,有用才是硬道理,无用乃是真境界。

前者是本书“用得上”的启示,后者是复旦大学民间版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的联想。

有用或无用,用得上或者用不上,我想人都不能闲着。

认真并踏实去做一件事情,不忘初心,坚守理想,融贯逻辑,厚植常识,不懈奋斗,大约才是平凡人生的管用哲学!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