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深刻探讨了当代人们对恐惧和爱的复杂情感。作者通过各种生活场景展示了人们对于未知和孤独的恐惧,以及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渴望与珍惜。文章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内心的脆弱与坚强,引发人们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一篇
继续在读。文本的力量让我不断的捡起这本没有读完的书,直至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访谈接着一个访谈,差不多把整本书读完了。书里言语带给我的慰藉是巨大的,让我再次感叹学者,尤其是人类学者还有多少要向作家、文学家学习的地方。文笔的优美是必要的,有力量的。思想的深沉是可爱的,让人愿意接近的;打开我们的眼界,去看着整个的世界,这样的感受、这样的冲击,让此刻的我想要继续读下去。喜欢有温度、有深度、有质感的文字。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二篇
这是一场20位艺术家与凤凰之间的对话。画家、小说家、歌手、戏剧家等大家面对提问,分享了他们心中艺术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艺术和内心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前途的展望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艺术形式更像一面镜子,我们通过它的表现张力,反思自己的私人经历,反思我们共处的社会,这只是其中的一面。当然,这一面很重要,因为投射在我们心中的感受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是千姿百态的,唯一的。而另一面是艺术家自己的创作初心。这本书可以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更加全面地还原镜子两端的人事心。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三篇
他们是一群常出没于公众视野的“怪物”,有人爱他们入迷,也有人诋毁他们无知,但这些只是他们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罢了。他们又是何其幸运,这么多的人,通过他们的文字,通过他们的声音,重新思考了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对这个时代的爱与怕。
陈丹青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木心的爱。只因在报纸上看了一篇木心的文章,他便开始对并未出名的木心情有独钟。喜欢木心,只是觉得他有趣,他什么背景都没有,他就是上海的一个老头子。陈丹青甚至称自己写书出书,包括拥有现在的知名度,都是为了勾引大家有朝一日去读木心的书,去了解他。而我也因为他,读了《1989-1994 文学回忆录》,然后喜欢上了那个写“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儒雅老头。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四篇
我刚买了纸质书不久,微信读书上就有了电子版,还不用花钱,我该怎么办?我思考了半年多,终于决定还是看微信读书的好,有互动有参与感。
书中以访谈形式进行,一共采访了二十个人,都是各个行业的翘楚,听他们来谈谈这个时代,很有营养。随着年龄增大,能力在逐渐增强,自然就会去试着发挥和试探周围的生活,想要去控制,想要去按着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就像一个游戏有多个关卡,新的困难也总会逐渐的滋生出来,每间隔一段时间也会给自己重新的定位,整理整理行装,继续上路。
当初买这本书,是因为封面上写着:陈丹青,可他只是二十人当中的一员,这二十人中大多数是作家,还有画家,音乐人,编剧,导演,诗人,演员,其实都属于艺术工作者,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谈自己熟悉的行业,也谈这个时代,是真知灼见。
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有:陈丹青,傅佩荣,麦家,阿来,孟京辉,敢于说实话的人,就是值得敬佩的,无论这话说的对错与否,因为实话在生活中太难得了,我们总是因为种种原因,缄口不言,或为了保护他人,亦或为了保护自己。
从事艺术工作的年轻人都应该感受一下这本书中的时代,给自己充充电,受益良多。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五篇
是一本访谈的合集,受访者有作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演员,导演。访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大而化之是关于每一个受访者对时代的理解,对自己的作品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提问者不足之处在于,总是尝试给受访者贴上标签,不管是苏童的先锋派也好,梁鸿的乡土文学也好,抑或是阿来的藏族作家的身份。读者以及观众也许会认同这种标签,但这种把人物扁平化的方式过于讨巧,于访谈本身反而形成一种阻碍。很少有人自己会认同这种标签,因为为了追求这种定位乃至定义并不是他们创作的初衷。标签化是人们理解以及简化这个世界的方式,但要求被贴标签者本人也对此认同就有些强人所难。
访谈与写作不同,受访者没有长久的时间可以揣摩修正自己的话语,也无法躲在作品的背后由其代为发声,其形象也许因此而比较真实。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蒋方舟,言谈之间像一个旁观者,谈到自己时常用第二人称,仿佛自己是自己人生的观众。同样喜欢用第二人称称呼自己的是陈坤,谈到自己直呼其名,很清楚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一个形象与标志。张大春是一位以前不甚了解的作家,但他的很多观点都很认同,比如作家写作时心目中应该有一位理想的读者,比如所谓风格于作家本人而言并没有其必要性,比如用创造假想的时间跨度来看待时事热点的方式。想要去看他的书,觉得应该是可看的。
整本书看下来,整理出一个书单,也是收获之一。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六篇
关于陈丹青的已读完,依然犀利豪不留情面,直言市面上流传的木心的句子都不是他中意的,期望看到他承诺的挑选出合他意的语句。
刚看几行傅佩荣就困了,可能真的困了,睡醒继续看…傅佩荣讲的太不接地气,车轱辘话一堆,不合我的胃口。
麦家狂妄 自恋 空洞 矫情 时代印记太重的人。
杨丽萍作为一个艺术家是有良知的,对艺术的热爱是地板也是天花板就够了,本分着自己的热爱。可能艺术是相通的,杨丽萍和陈丹青都认为自己早年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都很好,肯定不同,但没有优劣,有的只是对自己的苛求。
野夫很谦虚,而且感觉不是装腔作势,非常赞同他文学的使命,文学不是语言技巧的炫耀,是对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揭露和反思,我孤陋寡闻 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个人,有缘分以后在他的作品中遇到他。
…
可以算是一次茧房外的探索,突破熟知区,进入几乎陌生的领域,虽然对于访谈中人们言论的真心性持怀疑态度,但至少可以拓宽一些认知面向,假如以后有时间,有缘分,可以算认识吗?
出于也未知的原因,对对岸的信息很感兴趣,总觉得他们的思维更具有激发性,甚至可以说是刺激,不舒服的那种,同时也意识到那才是思维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单维片面的。比如本能地拒绝标签化,拒绝断章取义贸然发表评论,拒绝“一言以蔽之”的模糊概括,拒绝比较,更谈不上优越感(张大春)…每一个都是我们社会的一剂猛药,而且在 我心中,文人就该是如此的角色,启蒙或者说是启智,而不只是讨好读者,更不讨好统治者。
从侧面反应了有些采访者的有些问题很是白目,无聊且肤浅。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七篇
书评:
买这本书的时候没注意内容,原以为是陈丹青的文字,而且书名也挺吸引人的。没想到只是一个访谈节目的文字版。不过还是引发了很多思考。
说实话,这本书可以说是莫名其妙。读起来体验并不好,里面有些人是完全不了解的,然后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看了一段相对突兀的文字,会把你弄得云里雾里,然后还要额外做很多功课。对于阅读来说,这不是一件爽的事。
对于他们所谈及的东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回忆到经历到对社会的看法到曲艺等等。信息量的确不小,我个人实在是无福消受。不过还是获取了很多讯息,延伸了我更多的阅读,以下几本书也是看了这本书后延伸出来的:
《文学回忆录》《第二十二条军规》《白蛇》《围城》
这本书讲了什么:
整书分了五个部分,从不同的视角聊了一些话题。
零星做了一些笔记
陈丹青:木心、乌镇、做事想好了再干、别做太多,不要拍脑袋想和做
傅佩荣:中国人顾忌太多;受中庸影响;个人都是片面的,角度、高度决定你的视野
麦家:童年不幸福;人生就是受苦;爱好和工作的区别是没有压力;生命中充满着各种围城
野夫:家净深厚;有些人的好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别人,比如武大校长,晏阳初,梁漱溟
马原:哲学小说——牛鬼蛇神;纸张应该退出人类生活
严歌苓:白蛇
姚谦:唱片、时代
读这本书的动机:
对陈丹青感兴趣
读这本书的目的:
想了解陈丹青的文字
作者:
陈丹青等述
书中的感兴趣点:
陈丹青、书名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2-3小时通读
本书结构:
第一部分——四个大家
第二部分——四个作家
第三部分——四个女性作家
第四部分——藏族、写农民的、两个台湾人
第五部分——昆曲、戏剧、音乐、明星
评分:
65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八篇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写的多是五四那段岁月的事情,或者说是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作家,他们的一些感受。
第一次读这样形式的书,第一位出现的采访者便是陈丹青。
对他熟悉吗?不熟悉,认识吗?也不认识,我反倒是很奇怪,是因为木心认识了陈丹青,只知道他是画画的,似乎还画的不错;认识木心,是因为他在乌镇,那个我向往的地方。
就是这些片面的认识,促使我去买了这本书,也是这些片面的认识让我进一步想要去了解他们的世界。
或许木心的坚持和执着,难得的用一句一句独立的话语写作的人,这样的一种表现内心真实感情的方式,其实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它显得朴实,文字能真的体现这个作者的一种状态。
实录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带着个性的作家出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为什么他们能写出这些好的作品,而我们不能呢?
印象最深的其实算是蒋方舟,她的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意是:我现在不排斥当年妈妈对她的严厉,逼着她写作,培养她,因为这些,她到现在可以不用和同龄人一样挤公交,担心柴米油盐酱醋茶,她能有多余的时间做自己。
每一份坚持或许都是有意义的,而每一份付出,可能真的会有所收获,只是收获可能还在路上,暂时还没有来敲门罢了。
再到后来,陈坤的一些话,也是让我默默地感动着。言论是他们的,生活是自己的,活在当下,和自己相处就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这些可能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道理,并且一说就明白
但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真的是这么做的嘛?如果我们像他们一样,我们会怎样?
我猜总会比现在幸福吧!
但
我们害怕
怕自己这样坚持了,没有结果
怕我们在坚持的时候,别人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怕,一个怕字,压倒了我们大多数普通的人
所以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想静静
然并卵
或许浮躁的时代,我们该试着静下来,坚持在坚持。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九篇
第一眼《我们这个时代的怕与爱》题目时,以为是青春文学;第二眼看到陈丹青的名字时,我翻一翻;第三眼看到目录,我才决定安静沉着地去读这本书,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们,尤其是爱上了麦家、苏童。
本书是凤凰网文化频道《年代访》栏目的名家访谈精选。包括由陈丹青、麦家、蒋方舟等20名当代作家,书中也采用访谈的格式来完成,做到真实、不加修饰,完全展示了作家自己的观点。书中分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话题,从对世界、国家、文化、个人等方面来讲述他们对时代的态度。例如傅佩荣描述了他怎么看政治与文化的关系;阿来怎么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西藏等等。
这本书让我在访谈模式中重新认识了很多的作家,由于童年的关系,我喜欢上了麦家和苏童。开始认识麦家,只是因为他的那一部《暗算》,没有看完结局,因为听说是悲剧。麦家基本的著作都不是很好的结局,让我不想去看。这次当我看到访谈他时,才知道原来他的童年对他的伤害很大,影响深远,造成了他写作的思维。麦家自己说,“我的家庭在特殊年代里,政治地位低,这种家庭对我的童年、少年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打击作用,被人瞧不起,没有朋友,对同年龄人抛弃,这种东西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我的主人公或死或疯和我的偏执内心有关。”当看完这一系的谈话时,我为他这样的一个自闭的天才感到痛心同时也为之骄傲,他让我重新认识了他,明白为什么他要写悲剧。同时,我会翻看他的每一本书,以另一种心情去读。
而苏童曾是80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学的三驾马车之一,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而熟知。他也曾说到童年和少年时期对一个作家的影响,9岁的他曾得了一场大病,过早地接触了生与死的问题,也对他之后的作品产生一定影响。
看到他们的童年,我不仅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童年就开始为了医病而东奔西走,但是我的童年里还是有很多的小伙伴,他们给我带来了快乐的童年。现在的我成长了,可能因为明白了我的缺陷,所以不敢去和人相处,但是我会努力,就像麦家、苏童一样找到自己的方向,处于这个时代有什么可怕的呢!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十篇
木心常说:我不能辜负艺术对我的教养,他十几岁就在乌镇,在矛盾的书屋里读了那么多的书,这些书塑造了他。从明亮处想死是不再疲劳的意思。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从前慢》
稍微受点委屈就抱怨受不了,那人格就很有限了,太单薄了。
艺术里面,邪恶是可以欣赏的。《纸牌屋》
陈丹青:真正不无聊的人是在任何热闹面前,一个人在家里面,做自己要做的事情,非常享受。
傅佩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适当的时机’。
《论语》里的“时”出现十几次,它都指责春夏秋冬,要么指“时代的时机”,尤其孔子被孟子称为“圣人里面最讲究时机的”。
苏格拉底“没有经过省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着的。”
野夫:人却是胸有利器、学富五车的时候,都想影响更多的人。
我是一个愿意做一些社会实践的人,如果问这种精神来自什么,它本质上承接了民国学者梁漱溟、晏阳初这些先辈的伟大传统。
80年代,苏童、余华、格非被称为先锋文学的三驾马车。
严歌苓:我认为一个作家不是特别想表白自己,他的表白一定是文字形成的,经常用嘴巴去表白的作家,我不认为都是好作家。
翟永明:很多不自信的人结果成为大师,是因为他的这种不自信对他的写作也好,艺术也好,有一个更严格的要求,所以最后能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品。
廖信忠:“小确幸”这个词之所以会出现在日本是因为日本非常注重个人细致化,就是把什么都做到极致。做这件事我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永远的莎士比亚,永远的易卜生,永远的契科夫。2015.8.7
感:不读书不会知道从前学习的片面,不知道自己目光的狭隘。害怕惶惶不可终日,就更应该读书。当然,当下也就是我想过的生活。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十一篇
文/R郭郭
历史和时代,向来分不了家。历史留给我们的,或许都是深深的思考和敬畏,而时代,是我们在历史的基础之上浇灌成为的产物。当历史的车轮轰然前进的时候,我们只能站在时代的肩膀上观望。
时代不同于年代,年代表示的或许只是一个数字,而时代,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关于理性的思考和深悟。但不同年代的组合,成就了一个个时代的神话。我们无法埋怨历史,历史的烙印我们无法磨灭,但正是这些烙印,才能够让身处那些年代的人们,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不一样的标签和个性。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这本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新经典文化出品。这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精选了二十个不同领域的名人访谈,集结而成。这些名人当中,有文学界的、戏剧导演界的、还有演艺界的,如收集并笔录了一部木心口述的《文学回忆录》的陈丹青;先锋派作家马原、苏童;一直崇尚自然的灵魂舞者杨丽萍;女性作家严歌苓、池莉、蒋方舟;还有中年愤青戏剧导演孟京辉;作曲家姚谦、演员陈坤等。他们所处的年代不同,但是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个时代留下了不小的影响力。
从以上的简介人物来看,他们都算得上是文学和文艺界的名家,他们中间很多人,都经过了从建国以来我们最困难的那段时期,但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谦卑的态度。他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着多么大的能耐或是多大影响力的人,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尊重在他们那个年代发生的历史,并且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种真实。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生,真实的感受,真切的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这就是他们给时代最好的馈赠。
那样的时代造就了他们,这是不能忽略的一段历史。他们在那些时代当中的爱和怕,给我们带来也是一种反思。当梦想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够坚定自己的步伐,排除万难险阻一直走向属于我们的时代呢?与时代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中,窥探时代的真实样貌,这是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的。
文学、文艺都不会随着时代的步伐而消失,我喜欢书中把时代与文艺比作钢筋与花朵的关系,有力的骨架和灿烂的美景,毫无违和感的存在。在时代当中,更新换代是一种常态,我们命定在这个时代之中,我们处在快速与浮躁的年代,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总会教我们以一种恭谦的慢姿态来唤起想象世界和他人的能力,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需要找寻的意义。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十二篇
这是一本集文学,艺术,舞蹈等多个领域的采访笔记。读完整本书会有一种时代就这样轻轻拂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拂过这些具有代表的事的感觉,而也正是这些人,这些事,造就了这个时代。
这些人里面,有些是我熟悉的,比如麦家,比如蒋方舟,也有我近一年才开始接触的,比如陈丹青。
陈丹青和木心是师徒关系,但在我看来,他们更是互为伯乐的关系。木心79岁才在大陆发表作品,我想如果没有陈丹青,可能这个时间还要更晚。去年春晚节目只记住了一首歌,就是刘欢唱的《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当时就被这简单的语句迷住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才知道有木心这样以为朴实的作者,也开始慢慢接触他的其他作品。
陈丹青像个伯乐一样,发现并立志于推荐分享木心的作品给更多的人,更多的青年人。推崇木心的,除了陈丹青,还有乌镇的陈向宏,他为木心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和接受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读书的过程中,总能被他们那种无私奉献和分享的精神所打动。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爱惜文学的人吧。
这本书中还有一小段访谈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麦家说的,他说自己作为自由人写书的时候,更容易写出好东西,因为没有压力,没有框架,而当自己真的成了作者,写字这件事变成了工作,反倒写不好了。压力大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也容易变形,我想这一点,喜欢写字,并且因为写字慢慢有些虚名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就像麦家说的,写字这件事,也需要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才能写出更好的东西。
书中除了陈丹青,麦家蒋方舟,还记录了孟京辉,杨丽萍,野夫等人的访谈,读罢你会觉得,虽然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但他们却刚好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透过他们,就能看到这个又好,又坏的时代,透过他们,也能看到这个时代中发生的事,曾走过的人。书写方式是访谈形式,说的更多的是被采访的人,一大段一大段的,让人直呼过瘾,仿佛你刚好崇拜或者想要了解这个人,而这本书中就有,就好像你没有费多大力气,他遍跟你滔滔不绝讲起了自己的事,有种坐在名家对面静静聆听的欢快感受。推荐给喜欢文学,喜欢大时代背景下故事的你们。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十三篇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是一本对名人大家的访谈录集结,选自凤凰网文化频道。这些受访者大都来自文艺界,包括陈丹青、麦家、杨丽萍、严歌苓、蒋方舟、姚谦、阿来、白先勇、陈坤等,几乎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全书又分为五个部分,从大范围的世界到个人的微观生活,全在谈,使人能够沉沦下内心去思考他们的提问与回答。
莎士比亚说过:“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而时代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这么大的一个话题相对于大家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中所受访的名人无疑对我们普通大众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很积极正面向上,有的却也显得有些“反派”。有人爱他们视为偶像,有人又诋毁他们甚至嘲讽其为怪物。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这个时代中的宠儿,身上有着时代所深深刻下的烙印。他们作为时代的精英人群,也用自己的文字发声,思考着对这个时代的理解,诠释着对这个时代的怕与爱。
这本访谈录中,有几位文人尤为典型,亦是我所佩服的,他们的经历和气派异于常人,拥有着不一般的人生。陈丹青因为曾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木心的文章,便对此人感兴趣,拜师为徒,潜心专研,写出了震惊文坛的《文学回忆录》。他自认为写这本书是他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这种迷恋是有多么的痴狂。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大力推荐,让不少读者认识了木心这位儒雅老头,这位文学界里的遗珠;自评“雌雄同体”的女作家池莉经历过各种丰富的生活,对爱情颇为投入,她对人间百态的刻画犀利果敢,一定有一颗激荡不安的内心;曾缺席文坛25年之久的马原又带着《牛鬼蛇神》重新杀回,让许多内地读者第一次见证了来自本土的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小说。他感慨和怀念80年代,在当时,全世界就数中国作家的作品写得最好,那的确是一个最精彩最澎湃的时代;曾被誉为中国先锋文学三架马车之一的苏童也正好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他所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当时不乏具有文学救国思想的年轻人,他们将中文系视作是文学的家园、创作的土壤,这种学风时至今日已难以寻觅。
许多人常说文学或文艺无用,这种看法充满着偏见。当时代高歌猛进时,我们身处于这样一个浮躁而又迷茫的世界,文学却能使我们沉下心来去反思和审视自我。正如书中所讲,时代与文艺的关系就好比钢筋与花朵。虽然它无法产生很多硬性的直接效果,却能唤起人们想象世界和他人的能力。于是我们便得知还有人能够思索和审视时代,进而生出些悲悯心、反省心和进取心,这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运。谁还能否认文学的价值呢?
(此篇为个人大学本科时期书评)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十四篇
无论你身处什么时代,都必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感受。也许你会格外怀念过去的时代,也许你会痛恨现在的时代,也有人期待着未来的时代,但是在所有的情绪之余,你是否用心的审视观察比较过身处的时代呢?
或许说起时代这个话题,狄更斯的那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是永远都绕不开的,或许就是因为这句话太过于讨巧了,也太过于智慧了,概括了所有如矛盾体般存在的时代,回看的历史也许留下多是波澜壮阔与光鲜靓丽,所以容易让人忘掉不快,而未来仿佛万花筒般绚烂则让人期待,可是很多人忘记了唯有现在才是你最真实贴近的时间感觉,对时间最真实的触摸,所以才更五味陈杂具有更复杂的况味吧。从这本书中我们或许格外有这种感觉。
这本书选取了20位文学艺术行业走在时代前端的人物访谈,书中的每位人物都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先锋艺术、文字创作、舞蹈等诸多门类,每位被访谈者在采访中都展示出了一部分真实的自我,这也许是在其作品中看不到甚至被隐藏起来,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回望了关于自我的成长,探讨了关于艺术的创作、关于对于时代的观察与思考。个人觉得这种回望与探讨是非常可贵的,因为他们都是在各个领域颇有建树甚至是走在人生边上的人,他们对于对于生命与人性、时代与家国的看法都是非常独特并且可以互相印证的。我想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有一个甚至很多个点会打动你,那一时刻,你与被访谈者似乎有着知己之感。个人格外喜爱麦家“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观点,之前看过他的小说,并没有为其角色的天才所打动,打动我的反倒是那些对于职业、国家有着无限忠诚,最终却被时代巨浪打得无影无踪的人物,看完这些小说,会真实的感觉到一个人真的太过于渺小,太容易被时代所左右。
另外书中这种对话的方式也很有趣,保持了访谈的原汁原味,这无疑让读者与被访谈的人更加亲近,可以更清楚地探查到访谈人的内心看到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可以让读者了解到一些更为大众所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将所有人物访谈放在一起让读者对于这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对现代的时代有了一个更宏观的印象。但是这样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将信息更加碎片化,无法让被访谈人更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完整思想。
以前很喜欢看《大时代》这部电视剧,认为其中波澜壮阔的景色非今人我辈能够经历并走过,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会觉得每一个正在发生的瞬间都变成了历史,而每一个现在正在经历的时刻,也许就是后人头脑中不逊色于任何其他的时刻的大时代,,所以即使个人渺小,也应该努力去适应以及观察,并且创建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小时代”。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第十五篇
王小波在他的时代三部曲里描绘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用别样的手法描写那些特殊时代的特殊故事;余华在《活着》里写福贵一家的悲苦命运;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写了少平、少安一家的奋斗故事……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出自那些有时代缩印的作家之手,作家、艺术家也是在创作中思索时代的特有属性和问题,比忙于生计的常人想的更多。于是,在任何一个时代,总有人会提及狄更斯的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这本访谈集锦里,陈丹青说,中国人太能干反而该少做事;麦家说,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杨丽萍说,现代人不清楚自己的文化属性;野夫说,伟大的作家无法不书写黑暗;苏童说,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因为自身职业的关系,他们比我们想的更多,也许触动人心的作品,需要创作者有悲悯的情怀、同情的力量、以及自身领域不可取代的技能。
每个时代都有独一无二的自身特色,总有那一些时代先锋一样的艺术家提前“睁眼看世界”,并不一定这些艺术家的看法就是全然的真知灼见,但他们打开了一扇往前探路的窗口,让我看向更深的领域,思考时代和社会个体的关系,个体怎样在社会里寻找自身的社会属性,个体也许难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至少要做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个体,来应变来自时代的巨大压力。
前段时间,北大教授痛心疾首的狠批,我们的大学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引得社会大讨论。前不久,看到罗辑思维的罗胖就为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正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什么不好,每个人首当其冲的是做好自己,这个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一味强调违背人性的无私奉献,已不符合这个个人意识觉醒的时代的需求,也难以实现。
张大春说,人要和身边的事物保持一个热切又冷峻的距离,热切就是不会失去关注的方向,冷峻就是要把自己某些很热衷的意识做节制。用一种中庸又向上的状态来自制,用一颗勇敢又理智的心来前行,所以傅佩荣说,用上帝的眼睛看自己,发现自己内在的神明。这大抵面对未知和恐惧最实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