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琐记》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哈佛大学的学术氛围与校园生活。作者深入探讨了知识、友情与奋斗的意义,激励读者思考人生目标,追求卓越,体现了教育的深远影响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哈佛琐记读后感第一篇
要了解一座学校的精神、人文情怀最为直观的方式当然走进这所学校去体验,去感受,然而还有较之更为优胜的方式,那就是通过了解这个学校所培养的学者来了解。了解学者一方面固然是要读其所撰写的论文和学术专著,另一方面则是可以看与之相关的传记作品等。《哈佛琐记》一书便是这样的一本书,是毕业于哈佛的学者黄进兴撰写的自己在哈佛的生活经历和感想。吴永慧是作者的伉俪,也是其在写作本书时所使用的笔名。
在《哈佛琐记》一书中,作者讲述了其在不同专业的听课和学习经历,透过对哈佛的一些学者的性格特质、教学与研究的风格等为读者详细介绍了哈佛诸多学者的与众不同的面向。加上作者本身所采用的诙谐的写作手法,读者在阅读之后必然会对本书所论及的学者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同时,作者自身的经历作为一种综合,也向读者展示出,哈佛学生在学习时的兼收并蓄的特点。这些自然都是哈佛精神面貌的体现,何以为学术自由,本书虽未使用学术化的语句对此加以论述,但是相较于严谨的学术式说理,通过具体的实例,读者必然会对学术自由这一被许多人视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有的理念有一具象化的理解。
《哈佛琐记》还可以被视作是一本关乎哈佛的百科全书,尤其是书中对哈佛大学校内一些著名的建筑的介绍与讲解,并且还配有精美的插图。作者不仅仅讲述了这些建筑的来由,以及跟这些建筑相关的奇闻轶事,还对这些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建筑美学进行了介绍。因此,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为前往哈佛旅游的人士所撰写的哈佛的旅游指南。如果持有本书在哈佛大学中旅行,必然是一美事。
《哈佛琐记》一书作为作者自身的生活阅历的记载,阅读本书自然而然地也能促成读者对作者本人的了解。透过本书的写作,读者将不难发现,隐藏在本书文字之后的是作者本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事风格。这点也为其好友在附录中的文章所证实。也可以由作者为自己取笔名这一事见出,试想除了作者本人之外,会有几个人用自己夫人的真实姓名作为自己的笔名呢。于是,当读者满世界的寻求吴永慧究竟是何人的时候,他可能会惊讶于自己所寻求的竟然并非自己起初所想要寻求到的那位。当然,更多情况下,大家可能会在探寻之前做一番功课,不至于见面时的冒失,也可能在这一功课的过程中,发现如此奇妙之事。不论是哪种情况,作者此举都是其灵魂有趣之一表现。作者本人所听取的讲座或修习的课程不局限于某一领域,自然而然地透过书中的内容就可以看出作者本人是多么的广博,这一学习态度也应为包括笔者在内的读者所借鉴。
读一本书的首要出发点自然是为了寻求对自己有益的内容,不论是开始阅读之前还是阅读之中。阅读本书除了前述所论及的一些有意义的点之外,还在于学术本身。作者在每篇短文之中并非仅仅是流于故事的记述,更为重要的是,兼顾了对相关学者的理论及其治学精神的介绍。比如对史华慈的介绍,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位在学术上异常严苛的学者,以至于所有的理论都会遭到他的质疑。同时经由一些学者之间的比较,读者也不难发现,学者本身所独有的人格魅力。史华慈先生对学生名字的记忆能力可能会令许多他的仰慕者失望,但是他对年轻学子的提携与帮助则会令人感慨。毕竟作为顶尖级的学者能够同学生或陌生的学子一起畅聊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对诸多学者的学术理论的介绍自然是简要的,因为这毕竟不是一本学术入门性书籍,但是就其介绍而言,也可以让读者对一些理论和思想有个大概得了解。如果对其中的某个或某些理论产生兴趣,那么就可以去进一步地阅读了,这或许也是作者本人所期望实现的之一目的,根据其好友对其的评论而言。作者在讲述学者们的思想和理论时,列举了不少学者的名作,这使得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了引领性的意义。尤其是书中对韦伯思想的介绍,几乎可以看作是一种入门性导读了。
哈佛琐记读后感第二篇
我首次听说哈佛,来源于小学借阅同学的《哈佛家训》,在该系列图书的所有小故事中,一个个简练的故事,富有哲理,极具启发让我对哈佛二字有着莫名的好感,大部分零五后,包括我。就是这样,在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哈佛的种子,直至今日。 在前不久得知九州出版社出版了吴咏慧先生的《哈佛琐记》,莫名有些兴奋,大概是因为儿时埋下的深深的哈佛种子吧,大部分人,普通人,往往都觉得哈佛太远,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并且也有着不一样的鸿沟。 在吴咏慧先生《哈佛琐记》中,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大概也可以体会到大师云集的哈佛大学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盛况。书中,吴咏慧先生不断回忆着以往在哈佛的日子,是为什么这样呢?在书的封皮上可以看到这样两段话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背面上,有“最深挚的偏爱”以及“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奥秘的精神泉源,不断的支持他在现实世界里过活,尤其在俗事纷扰之际,还能回到自己的心灵的世界滋养休息,以便重新出发。” 哈佛,无数的学生都想进入这座顶尖的学府,也有部分进去了的学生最后远离它。 “有一位学生,不满法学院残酷的竞争与钻营之风,念了一年就辍学,写了一本书大力攻讦哈佛,书名就叫《在哈佛法学院的第一年》(First Year at Harvard Law School);可是也有成功适应哈佛生活的人写了另一本书,叫《如何在哈佛法学院求生存》(How to Survive at Harvard Law School),告诉那些新生救亡图存之术。回忆当年,一位与我一起修过课的美国同学,曾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第一年取得四门“全A”(straightA)最优的成绩;可是第二学年开学却不见踪影,我很纳闷地问了他的室友,据说他后力不继,不堪长期压力,导致精神崩溃,休学在家。真是功亏一篑,令人扼腕叹息啊!” 在书中,也有令人捧腹大笑的记述: “在哈佛,上了梅热(James E.Mazur)教授的“改善行为”(behavior modification)的课程,使我对“学习理论”(theory of learning)应用到心理治疗有进一步的认识。可是因为志愿参加了一组心理实验,反而使我对斯金纳的“行为论”(behaviorism)大感疑惑。这个疑惑在哈佛读书时,困扰了我许久,说是大惑不解,并不为过。事情是这样的:某次,我志愿参加了一次有关“学习理论”的实验。实验人员告知我每次看到“红色”图案即按钮。听完说明后,随即被送进实验室,坐在指定的座椅上,右手把前端置有一个按钮;实验人员出去,把门带上,室内即一片漆黑。只听到扩音机传来“预备”的口令,我就开始辨识银幕投射的图形。刚开始,五彩缤纷煞是好看。间有“红色”图案出现,我即按照吩咐按钮,甚为轻松。几次以后,“红色”出现,按钮即漏电,害我呼叫实验人员进来修理,可是始终见不到任何反应,“红色”图形却频频出现,电力亦相形增加,电得我七荤八素;越想越气,鼓起阿Q的精神奋战到底,一见红色图案就猛按。终于,实验室的门打开了,那位实验者故作天真地问我,你没有感觉到通电吗?她竟怀疑按钮没有通电了,伸手一试,电得哇哇大叫。我心里突然感到一丝的快感,谁叫你先“不教而电之”呢? 走出实验室,我试着用“学习理论”来解释适才发生的事情;可惜自己所知有限,茫无头绪。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一星期后斯金纳的公开演讲,但愿能从中找到答案。” 总而言之,这部书,是一本幽默的小册子,是一个有趣的小书,无论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当他愿意读起这本书,就可以看到哈佛是什么样子,想象到自己在那个地方学习的样子,大师耳提面命的教导,大师迥异的性格,无一不让我们对其喜爱。虽然不在哈佛,可能是这辈子与哈佛无缘,但我们可以切切实实感受到这究竟是人所向往的。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人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你到了哈佛,你就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了。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感觉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迸发了出来。
哈佛琐记读后感第三篇
我首次听说哈佛,来源于小学借阅同学的《哈佛家训》,在该系列图书的所有小故事中,一个个简练的故事,富有哲理,极具启发让我对哈佛二字有着莫名的好感,大部分零五后,包括我。就是这样,在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哈佛的种子,直至今日。 在前不久得知九州出版社出版了吴咏慧先生的《哈佛琐记》,莫名有些兴奋,大概是因为儿时埋下的深深的哈佛种子吧,大部分人,普通人,往往都觉得哈佛太远,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并且也有着不一样的鸿沟。 在吴咏慧先生《哈佛琐记》中,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大概也可以体会到大师云集的哈佛大学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盛况。书中,吴咏慧先生不断回忆着以往在哈佛的日子,是为什么这样呢?在书的封皮上可以看到这样两段话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背面上,有“最深挚的偏爱”以及“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奥秘的精神泉源,不断的支持他在现实世界里过活,尤其在俗事纷扰之际,还能回到自己的心灵的世界滋养休息,以便重新出发。” 哈佛,无数的学生都想进入这座顶尖的学府,也有部分进去了的学生最后远离它。 “有一位学生,不满法学院残酷的竞争与钻营之风,念了一年就辍学,写了一本书大力攻讦哈佛,书名就叫《在哈佛法学院的第一年》(First Year at Harvard Law School);可是也有成功适应哈佛生活的人写了另一本书,叫《如何在哈佛法学院求生存》(How to Survive at Harvard Law School),告诉那些新生救亡图存之术。回忆当年,一位与我一起修过课的美国同学,曾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第一年取得四门“全A”(straightA)最优的成绩;可是第二学年开学却不见踪影,我很纳闷地问了他的室友,据说他后力不继,不堪长期压力,导致精神崩溃,休学在家。真是功亏一篑,令人扼腕叹息啊!” 在书中,也有令人捧腹大笑的记述: “在哈佛,上了梅热(James E.Mazur)教授的“改善行为”(behavior modification)的课程,使我对“学习理论”(theory of learning)应用到心理治疗有进一步的认识。可是因为志愿参加了一组心理实验,反而使我对斯金纳的“行为论”(behaviorism)大感疑惑。这个疑惑在哈佛读书时,困扰了我许久,说是大惑不解,并不为过。事情是这样的:某次,我志愿参加了一次有关“学习理论”的实验。实验人员告知我每次看到“红色”图案即按钮。听完说明后,随即被送进实验室,坐在指定的座椅上,右手把前端置有一个按钮;实验人员出去,把门带上,室内即一片漆黑。只听到扩音机传来“预备”的口令,我就开始辨识银幕投射的图形。刚开始,五彩缤纷煞是好看。间有“红色”图案出现,我即按照吩咐按钮,甚为轻松。几次以后,“红色”出现,按钮即漏电,害我呼叫实验人员进来修理,可是始终见不到任何反应,“红色”图形却频频出现,电力亦相形增加,电得我七荤八素;越想越气,鼓起阿Q的精神奋战到底,一见红色图案就猛按。终于,实验室的门打开了,那位实验者故作天真地问我,你没有感觉到通电吗?她竟怀疑按钮没有通电了,伸手一试,电得哇哇大叫。我心里突然感到一丝的快感,谁叫你先“不教而电之”呢? 走出实验室,我试着用“学习理论”来解释适才发生的事情;可惜自己所知有限,茫无头绪。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一星期后斯金纳的公开演讲,但愿能从中找到答案。” 总而言之,这部书,是一本幽默的小册子,是一个有趣的小书,无论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当他愿意读起这本书,就可以看到哈佛是什么样子,想象到自己在那个地方学习的样子,大师耳提面命的教导,大师迥异的性格,无一不让我们对其喜爱。虽然不在哈佛,可能是这辈子与哈佛无缘,但我们可以切切实实感受到这究竟是人所向往的。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人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你到了哈佛,你就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了。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感觉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迸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