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传奇在路上经典读后感有感

传奇在路上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19 06:40:38
传奇在路上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10-19 06:40:38   小编:

传奇在路上读后感第一篇

在豆瓣首页看到这本书的广告,就点进来了。前段时间我自己写了一本新西兰西班牙游记,投稿一波三折,最终只签了电子书的版权。我想说的是出一本书太难了,或者说现在出版社对于纸书的市场考量越来越大,而且一本书的出版牵扯了作者、编辑大量精力,以及三审三校、美编、设计、印刷、发行、推广、物流、回款等众多环节……所以说还是要尊重出版的每本书。

至于每本书好不好,只要给人收获就好。毕竟阅读和写作都是一件有共鸣才有交点的相遇,不是吗?

传奇在路上读后感第二篇

在豆瓣首页看到这本书的推荐,冲着美食和异国风情买的。看头几页时还提不起精神,直到翻到这篇【巴黎的冬天】最后一段,瞬间觉得买书的钱值了: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你习惯了黑暗和寒冷,简直不相信天还有会明亮起来的一天。但哪一天,天色真的湛蓝起来,有阳光,云也蓬白松软,午间的太阳落在身上真的有温度时,你会想坐在靠窗的位置,晒着太阳,喝杯热巧克力。如果在午间,走到杜伊勒里花园,看见摩天轮在蓝色天空背景下挂着,你会有种假日的氛围——尽管你也许还在忙碌。但冬日阳光,好像给所有的不快乐的细节,都松了绑。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去年看的村上春树的【远方的鼓声】,记录的是村上在86-89年间在欧洲的游记。被画成洋菇状的希腊地图,铁达尼电影院里放映李小龙的电影时,从银屏前缓缓走过的巨大黑猫,一边喝酒吃乳酪一边开车的司机,神出鬼没的罗马小偷,总是休假的意大利邮局……不谈各地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不谈正统美食,也没有介绍了不得的经验,只是单纯叙述自己旅欧的平凡琐碎生活。

说到旅欧游记,当然少不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秋雨先生的游记总避不开文化责任,背负感有点重,村上的游记注重个人体味,趣味性上略胜一筹,而张公子的这本【传奇在路上】,则介于两者之间,不自觉掉掉书袋的同时,也倾注了足以打动人心的情感。

总之,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秋夜打开这本书,我还是非常心满意足的~

传奇在路上读后感第三篇

在回国的飞机上读完了张公子的 传奇在路上。紧接着又开看詹宏志的 读书与旅行。单单是看完梁文道先生写的序就有些许激动了,说的是读书如匠人的手艺一般,帮人进入这个世界。读书有什么用?没用。对应地,旅行也没用。

小时候看小说和游记靠幻想。如张公子所说,中文小说,如三国等等还都能幻想出来,外文就遇了难了。还记得小时候看大仲马的三剑客,光是一开始看到的人名地名让我头都大了,直接就扔到一边了。 不过也类似张公子,靠着游戏,我还靠着一些电影,渐渐的了解了国外,也慢慢看得下去了。但还是有如雾里看花般,觉得不够味。这两年在欧洲读书,也快把欧洲走了个遍。临毕业前看了张公子的 传奇在路上。对于其中一些描写才真是有了会心一笑的感觉,之前看游记都没什么感觉。有时候想,就欧陆难吃的东西那么多,张公子要写的色香味俱全,让没吃过的人(包括我这个吃过的人)流下口水,也真是不易了。末了几篇,如 旅行的开始与结束,看完了更觉得自己在欧洲的旅行如今回想起来真有如梦境一般。前面的旅行都是自己和朋友、女友一起一点点策划的。还记得逛累了坐在布拉格咖啡馆的露天桌上,走在深晚大雪纷飞的北欧街头,歇息在哥本哈根的公交亭里,尽力去感觉着当地人的生活,就好比张公子描绘的,在意大利喝浓缩咖啡时,不像当地人一饮而尽,反而是慢慢小口的啜。遗憾的是最后去意大利时,大家都没有时间买票做规划,只好报了个旅行团,虽然省了不少时间,去了很多意大利的名胜古迹,自己也挤时间吃了好多美味,但还是有如仰头一口喝烈酒般,浓烈的液体穿喉而过,最后只留些许辣味在嘴中。

最后,张公子说了那么多欧洲美味,我想是要写书的人都必须敏感,才能描绘出这般五彩斑斓的感觉。真去吃的话,这些描写能不能“兑现”,我看只能看你的个人喜好了。

传奇在路上读后感第四篇

①我对新概念比赛出来的那一批作家都很有感情,包括好感和恶感。作为80后,我们这一批差不多都关注过新概念,看过萌芽。那时候我很喜欢李海洋,后来读的书稍微多了点,才发现他模仿的是王小波。几年前天涯有个帖子讲萌芽的文章的,我说起李海洋,居然还碰见了他的同学,给我回复说李海洋早就不写了。轻描淡写一句话,突然五味陈杂。

②不是张佳玮的书迷,年纪大了,也不喜欢跟着小朋友们喊张公子。但是因为那点萌芽情结,在豆瓣关注了张佳玮,看看他贴上来的那些文字。印象是个蛮会旁征博引的作者,我看书少,记忆力又不行,对能引经据典的人,总是很服气的。见面会上张佳玮说到去马赛是因为基督山伯爵,我已经是一脸懵逼,作为大仲马的书迷,非常热爱这本小说,然而这些细节我早就忘光光了。

③去苏州前晚,正好在豆瓣刷到这个活动,于是顺路去了。我觉得那天听众们提出的问题都很莫名其妙,我一个朋友当时去给我送充电宝,站着听了一会儿,回头也跟我说听众们在搞什么,为什么要跟一个写篮球专栏的问高洪波。有两个问题我印象很深,一是有人问写作的建议,张佳玮说就是多读多写,没有捷径,一个是问如果让不爱旅行的爱上旅行(这问题真的是……无力吐槽),张佳玮说不喜欢就不喜欢呗。这回答深得我心。

④买了这本书,其实我觉得略坑,四十几块钱,排版稀疏,前后都有图片凑数,我在火车上那会儿功夫,就已经看完了。我很少买书,长期搬家的后遗症,现在自己有房子了也没安全感,还有就是没那么多版权意识,反正就是在网站和下载电子书看。但是这本书买了没后悔,听张佳玮讲了两个小时还是挺值,而且这年头作家不容易。

⑤没觉得这本书特别好,但是我在苏州火车站看的时候,居然忘了时间,等反应过来已经停止检票了,最后只好改签。我是个慢性子,人生中赶火车飞机差点误点的案例不少,但是真枪实弹的误点——还是已经在火车站了——破天荒第一次,恩,觉得好玩。

⑥当时我本来没问题的,后来张佳玮说本来喜欢雨果后来如何如何,作为雨果的书迷,我挺想问他是发现了雨果有什么缺点吗,后来没问,因为和我同在一排的一个女生说要去法国读书了,问张佳玮是马赛好还是哪儿好,我突然地就想沉默了,觉得在场的诸位,好像都有着生机勃勃的年纪和无限可能的未来,而我,三十岁,不动声色,泯然众矣。就干脆一直做一个旁观者吧。

传奇在路上读后感第五篇

中秋这两天,吃了几块月饼,也看了几本书。

其中一本是张佳玮的《传奇在路上》,新书,旅行随笔,两个晚上加一个下午,渐入佳境,看到最后,除了佩服佩服,还是佩服。

佩服什么呢?

当然是张公子的文才。文才这种东西很虚,不好说。但是可以用读的,好不好,读几句就知道了。若声调和谐,节奏爽朗,必然不会差。若诘屈聱牙,口舌打架,则必然不会好。

张佳玮的文字有声势,像流水,叮叮咚咚地往下跑,音调好听。几个段落之后,水量丰沛了,气势就出来了。

这种充沛,不能光靠河床顺畅(文字技术),得有扎扎实实的行货,以前人常说肚子里有墨水,就是这东西。什么东西呢?

记忆。

记忆是很笼统的说法,具体的,可能是一道菜的做法,一座城市的来历,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人物的八卦,一种生活方式的变迁……

做菜,得有材料。这些“记忆”就是张佳玮的材料——他对中国古典小说、诗词,看得多,记得也多;对欧洲各国历史,文化掌故,清楚得很;对艺术史上那些大名鼎鼎天才,了解得透透彻彻。

于是,张佳玮虽然写旅行,但和一般的游记不一样。

前些日子读詹宏志的《旅行与读书》也佩服得很,但那是另一种写法,詹先生太会讲故事了,看着看着,我就钻到文字里变身一只小蜜蜂,扑哧扑哧扇着翅膀跟在作者肩后,从非洲到北极,从日本到印度。在詹先生这里,读者和作者是一体的,你跟着他走,跟着他体验,跟着他品尝美味,遭遇人事。

但张佳玮的“游记”不同,他是个什么写法呢?

打开书,就等于和张佳玮找了个宽敞舒服的咖啡馆坐下来,然后他开始讲,你慢慢听。是的,在张佳玮这里,旅行不是你跟着他走,而是听他讲。不是讲路上遇见的事,而是讲一些那个地方的故事,比如你知道香榭丽舍大道是什么时候建成的么?你知道法国人在19世纪之前吃什么吗?你知道中世界的贵族除了骑马还学些什么吗?

我们去到一处陌生地界,除了吃饭住店,去几个景点,也必然想要了解这个地方的过去历史,这些本地人的生活方式,而张公子不知道从哪里挖掘了这么多掌故,这么多八卦,这么多故事。于是,关于巴黎,你看到的不是张佳玮如何逛街、如何游玩,而是“十九世纪的巴黎”、“文艺青年的巴黎”,关于日本,不是去富士山,去京都,而是“舌尖上的日本”。

詹宏志的文章,勾引人出门,因为不出门,你就无法经历那么多故事。而张佳玮的文章,则促使人读书,因为不读书,从哪里知道那么些个冷知识?

当然,还有对日常生活,对这世界的好奇和热爱。没有这些,不会如此乐此不疲地去寻找那些源头,了解那些过去,然后开开心心的讲出来。

是的,《传奇在路上》这本书的调子是开心的,似乎张佳玮所有文章的调子都透着这么一种市井生活里的开朗和乐观,小店门口,大树底下,遇着了,然后开讲。张佳玮从不挑剔读者,谁都能进入,他是一贯的谈天口吻,一下笔就滔滔不绝,他不急。你最好也不急,这才能读得轻松,读得开心。

在把欧洲列国大谈了一遍之后,张佳玮在最后一篇里谈了谈人生。张6岁时开始看“字书“,先是古典小说,然后是外国名著小说,然后玩游戏,看球赛,大学二年级出了第一本书,毕业后开始做自由撰稿人,三十岁和女朋友去巴黎,这一段,他是这么说的:

“几年后,上海武夷路,签证官问我去巴黎,有没有什么最初念想,我是这么说的:’我小时候就读《高老头》,读《三剑客》。我想,拉斯蒂涅和达达尼昂,都是到了巴黎,才开始见过世界的。我想去看看世界。”

于是,他真的去看世界了,看了一番世界,写了这本书。

他最后说,“经历过这些事后,我明白的一个道理:可能性,是最珍贵的,因为可能性本身,就意味着自由。”

他挣脱了大人们安排的那种按部就班的路径,他实践了他所要的自由。这就是我开头说的,佩服佩服,之后的第三个佩服。

传奇在路上读后感第六篇

算不得书评。看完略记几笔。

❈❈❈

《旅行与艳遇的幻觉》这篇,颇有一些生活的哲理。

“许多人爱旅行,并非爱旅行本身,而是爱这么种状态——啊,开始旅行啦!好难得出门啊!!我要过另一种生活!我要把工作都抛掉!”接下来作者罗列了种种表现:旅行中的人,留意到他乡的狗、他乡的云,他乡的空气,什么都比家乡的好,就好像书非借不能读也。人们却往往忘记,自己的家乡,也是别人的远方,为什么不对自己的城市了解多一点呢?

这个说法很合我的心意。多年前我就认为自己发明了一个本地度假的概念。出去旅行的时候,想走遍目的地的每一个角落,吃当地最有特色的餐馆。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却往往不在意。以至于对旅行目的地某些方面的了解,超过了一些当地人对它的了解,也超过了对自己家乡的了解。记得以前王建硕徒步遍访上海的星巴克,他的博客因此又增加了几分知名度。确实,选一个主题,遍访一次,记下来一定很有意思。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处女座的怪癖,大学毕业前后,也曾有看遍上海电影院的想法,结果应该是看了大半,而现在电影院更多了,要看遍是困难多了,但电影院这种尚属于可以穷尽的。那些10大74cake,10个花园洋房下午茶……这种开放的序列,就不太可能穷尽了。但仍然基于吃一顿少一顿的考虑,尽量每次不去吃重复的餐厅,也变得有些强迫症的样子,或者不得不吃一次重复的餐厅(尤其不是因为好吃做回头客而是因为时间紧迫之类不得不将就)时,就觉得好对不起自己。

有阵子迷恋跑步和暴走,力荐过徐汇滨江、探访过江湾湿地,长风和长宁的苏州河两岸,世纪公园,老码头,法租界,滴水湖以及滴水湖附近的东大公路和滨果公路,崇明岛……想想也是用双脚丈量过上海不少土地。嗯,至今还有科技馆后面的一块湿地在我的to do list上面。用脚量过的地方终究会有更深的认识,更深的感情。说起来也并没有什么用,然而就觉得生活厚实了。那些愉快的,或者忧伤的经历。

反正,用一种游客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生活的地方,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而且,其实,哪个人不是过客呢。

❈❈❈

185页,写到欧洲开始大规模流行餐厅,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事情,当时的名厨安托内·鲍威耶,还开了欧洲大陆第一家面包房。看到作者写法国名厨,忽然来了兴致,想起我以前在床头断断续续看的一本书,《为国王们烹饪》。翻出来重新看了几章,有个疑惑没有解开。这本书写的是同时代的法国名厨安托南·卡莱姆的生平。Antonin Carême(1783-1833),是赫赫有名的法国厨子,当过拿破仑的御厨,英国乔治四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厨,为Rothschild家族办过宴会。当然,他也是著名的点心师,他的第一部著作就叫《巴黎皇室糕点师》。

作为同时代的名厨,我颇疑惑这两个人是不是同一个人。我不懂法语,但想来Antonin音译过来,安托南或者安托内相差不大。只是一个叫鲍威耶一个叫卡莱姆差得很远。然而张佳玮写到了法国大革命贵族倒台,私厨自谋出路开饭店,因此欧洲餐厅大规模流行(p185);《为国王们烹饪》则写到: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同业公会的特殊规定被推翻,解放了巴黎的餐馆供应经济(p.26)。时间一致,原因有异。

张佳玮写这个时候以法国为开端,流行俄式上菜法(p185),《为国王们烹饪》里也多次说到这个时期法式上菜到俄式上菜法的转变:法式上菜是所有菜肴在上汤以后几乎全部摆上餐桌,每个菜肴分成两份,围着桌面对称摆开,以方便客人用餐(p63)。而现在流行的一道一道上菜的方法(p.26)是俄式的。

总之,写的肯定是同一个时期,我总觉得这么有名而且名字高度近似的厨子应该只有一个,只是名字的另一部分相差那么远又叫人疑惑。于是上网去搜。搜到张佳玮另一篇文章《法国的美食醉人哪》

,文中既写到了这个安托内·鲍威耶,也写到了“乱世出英雄,于是伟大的马利·安托内·卡汉梅先生,站上了时代巅峰”。从这个卡汉梅先生的生平看,应该就是Antonin Carême了。看来毕竟不是同一个人。但还是很想知道这个鲍威耶的外文名字是什么。

说来这位Antonin Carême实在有趣,我当时看《为国王们烹饪》觉得不过瘾,后来又买了一本原版。今天在网上搜索,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网站叫厨子信息:链接是Antonin的主页。简单地说,Antonin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多子女家庭,网站介绍他家孩子大概在15到25个之间。所以他很小就被遗弃了,后来被一个厨子收留了做学徒。后来他拜 点心师Sylvain Bailly为师,Bailly人很好,鼓励他阅读与写作,他在图书馆里爱上了建筑,并且练就了设计与画画的本领,这些都用到了他的大型点心的造型之上。Bailly也把他复杂造型的点心陈列在橱窗里以招徕顾客。从这里起步,他一步一步走向职业厨师的辉煌生涯。他对烹饪界的影响是深远的。摘抄一段网站上的信息,懒得翻译了。嗯,有关烹饪技术、厨房运营管理(感觉这个说法好时髦),他对厨师的职业装扮设定一直沿用到现在。His books include topics such as the history of French cooking, menus, recipes and directions on how to run a kitchen. And as you can imagine, he had precise kitchen standards, right down to what people wore when working in them. It was he who instituted the double-breasted kitchen jackets still worn today, and headgear: tall hats (toque with folded pleats) for chefs and caps for cooks. Both jackets and caps had to be in white. Carême thought white more appropriate for kitchen uniforms, as it would indicate cleanliness.)

夜深了,写不动,没有其他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