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神神鬼鬼》读后感(一)
嗯,是的,我觉得应该严谨一点,本书讲述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神神鬼鬼。其实这本书拿到手之前的期待值是很高的,因为这个书名听起来,我以为书中主要描述的是一些神话怪志,开始阅读之后,准确点说,这本书是讲她对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部分人物的理解。
从古老的图腾崇拜到后来的道教神仙体系,从民间的鬼神传说到官方的祭祀仪式,作者都进行了梳理和解读。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民间故事,揭示了神鬼文化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政治制度、道德规范以及民众心理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深层次的剖析,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神鬼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比较跳脱不刻板。如果是老师上课,这种讲述方式应该属于学生比较喜欢的那种,听起来不那么枯燥,不会很催眠。不过,也因此更让我有种这本书是她上课的内容变成了文字表述的感觉。
不过,作者在解释某些神鬼传说时,可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这种主观性可能会影响读者对神鬼文化的客观理解和判断。另外也有一些观点我不太认同,例如:
“许仙虽然是一个儒商,但总还是保留着一些商而非儒的特点。白娘子这样的出身、这样的身份,是不为主流社会所容的。”
许仙算商人吗?
士农工商,古时候的医生应该是划在“工”,但是许仙家里又开设医馆,古代医馆不仅提供医疗服务,还涉及药材采购、销售等商业活动,从这点上来看,似乎又算“商”。
所以,书中把许仙的身份划为“商人”,我觉得欠妥。
说到眉间尺、林平之给为父、为父母报仇没有留后代时写道“既然是封建大孝子,怎么不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讲无后为大呢?”我看到这个地方有点无语,“无后为大”是这么用的么?
我比较难相信这是文化学者能写出的东西。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神神鬼鬼》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它不仅让读者领略了中国神鬼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本书也为研究中国神鬼文化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中国人的神神鬼鬼》读后感(二)
有幸获得免费阅读的机会。
张老师在前言宣布道,这是学术轻写作的新赛道尝试,不免使人想到种种日系轻小说之流,主旨大约是使阅读体感轻松愉快,为生命力尚未消失的少男少女提供幻想余地,冠之以学术一词,表示又有些干货——但主体受众还是能够会心一笑的读者们。之所以用上会心一笑这个词,因为文本中的私人体验过于丰富吧!大概有着同样生命体会的读者才能get到每一个相当中国式的细节。 当然,由于我日积月累的上网冲浪且充当赛博侦探的经验,基本大部分该笑的地方也能适时面露出微笑。写法犹如《是大臣》那样的英剧,总是剧里先一步响起了提示的掌声,用来告诉你,注意看,这里有着作者的小小机巧。 本书主要内容看目录即可明白个大概。以鬼神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和时代回溯进行解读,本身就是巨大的故事新编呢,简直是私人笔记吧,但,正如只要生在这片土地上就是中国人,无论是哪种中国式的解读,愚昧的、刻板的、灵动的、幽默的,都相当有着意思。为什么?因为再凶狠的恶鬼、再美丽的天神、再魔幻的宫廷斗争、再暧昧的男女关系,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已经过去了,那些是虚假的,所以才能心安理得地进行赏析。像张老师说的那样,科学拿下了时代的话语权,信仰之于神话和迷信之于传说,都像朝露一样,蒸发在日出前……恐怕到本世纪中叶,门神也已经成为DVD的过去式。 稍微有些遗憾的是,鬼神毕竟是鬼神,被人类赋予鬼格或者神格的那一个时刻开始,便已经算作“非人”生物的范畴了吧?所以奇怪,所以不合逻辑。满心抱着进入“鬼神”光怪陆离的世界一览众生相,却终究还是看到了天庭、阴间、人间人来人往,想想便心惊胆战,原来死了又死死了又死还是逃不过像人一样活着的命运,不可谓不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西方心理学仍在,所有物种有一天都能在人的精神层面上再相遇。所以,再天马行空一些、再跳脱一些吧,像暴风雨来临那样写作,既然已经决定行走在贩卖私人体验这条道路了不是吗? 讲到《封神演义》,老师把“喜爱得无以复加”在字里行间洋溢了,真强大的为爱发电之力,毕竟,喜欢什么东西就是会嘴碎、会抒情、会扯着所有人进行展示。神仙与凡人的爱与死,强烈的情感,怎样都十分好看,因为疲乏的所有人都需要汹涌洪水的刺激,没过头顶后的退潮刹那,才能再次有着死而复生、死灰复燃的生命活力。 全书最美丽的部分是对每首诗歌的翻译。翻译陆机的诗像阴雨绵绵落在每一个坟墓堆。被社会遗弃的守墓人提着手电筒,碑林万籁寂静,这时会有,绿菌在内脏里膨胀,蔓延到肌肤、棺木、青膏泥、土地……的声音。而魂魄在棺材里不甘地呼唤未竟的愿望,没喝完的酒,没爱到的人,再没有哪个心爱的人能够听到。
《中国人的神神鬼鬼》读后感(三)
《中国人的神神鬼鬼》一书,自书名起便吸引了我,其内容更是令人惊喜连连。
在此,我不想剧透,而是打算借书中作者提及的一些内容,引发我们共同的思考:民间说书唱戏之时,他们的创作满载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相比之下,文人的个性化创作虽独具匠心,却也因种种限制,难以如文盲般自由挥洒想象。让我回想起儿时外婆讲述的“老虎化形吃小孩”的离奇故事,其脑洞之清奇,可能即便深造博士亦难以企及。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我们逐渐构建起一套知识体系,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框架。这套框架虽有助于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却也可能成为想象力的枷锁。相比之下,民间故事往往不受此框架限制,能够自由穿梭于现实与幻想之间,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
文人创作深受所处时代文化规范和审美倾向的影响,常需在表达上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或文学传统保持一致。这种约束可能导致他们在创作时更倾向于遵循既定模式,而非勇于创新。而民间故事传唱者则较少受到这些规范限制,能够更直接地反映民间智慧和原始想象,创造出更为奇异、生动的情节。
现代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无疑对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这一过程也可能无意中削弱了我们的想象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被训练去质疑、分析、验证信息,这种训练虽然有助于形成严谨的思考习惯,但也可能导致我们在面对新事物时,更倾向于用已知知识去解释,而非直接感受其魅力或创造新的可能。相比之下,民间故事的讲述更注重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鼓励听众直接进入故事情境,享受想象的乐趣。
读书多并不直接导致想象力的丧失,但教育过程、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确实可能对个体的想象力产生一定影响。保持一颗好奇心,勇于跳出既有框架,可能才是维持和提升想象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