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猿》是一部揭示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巨著。作者通过猿猴生活的比喻,深刻探讨人类的本性和社会行为。书中提出了“裸猿理论”,指出人类行为受基因和文化共同影响。阐述了人类行为的起源和演化,引发人们对自身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裸猿》读后感(一)
如果我们不懂得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员来看待,如果我们不懂得尊重自己身上的动物性以及与自然的联系,那么我们的未来,只能是迷失在作为人类动物园的超级都市里。Desmond Morris的这本书写得早,但是真的好。
1/15页《裸猿》读后感(二)
很有意思的角度和观点。
从生物的角度认识自我,认识人类。
对自我内心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帮助。
很多本能的行为,也可以通过这本书去探索根源。
这也让我想起了 discovery 的一个系列,叫做《人类本能》
2/15页《裸猿》读后感(三)
这书是一本相当具有科普价值的书
看完全书,你会知道原来性是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
本书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爱看A片,为什么会有红杏出墙这么回事,为什么会有同性恋,为什么人类会有自慰的行为以及很多在世人看来不道德的东西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3/15页《裸猿》读后感(四)
视角非常好,问题提出也很好,作为科普读物,很多论证不靠谱,理所当然的不容置疑,属于神一样的推断,当然这也不是科普作品的工作。比如为何裸猿没有毛发,水猿当然没有找到证据,但是作者的论证也没有证据。如何能够证明本书的观点?
总之一句话,视角很好,结论不靠谱。
4/15页《裸猿》读后感(五)
现代人的行为与猿猴的的行为相差无几,更多的移置行为其目的都是服务于动物的本能,你能从本书中解读人类很多行为的含义,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而作者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类正是超级部落的现象,过度拥挤将对整个物种带来灭绝可能。
5/15页《裸猿》读后感(六)
冲着书名买了这套书,看完第一本的感受是看得有点难受。作者关于“裸猿”的阐述是很有意思的,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无意识地蔑视女性。比如书中提到女性的性欲有助于家庭和谐与生育,而男性的性欲则是纯粹的性欲。看得怪难受的。书中有些人口观点放在现在来看也有点过时了,不过在成书的年代是很了不起的。
6/15页《裸猿》读后感(七)
非常非常好。想必这本书对于专业的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来说都嫌浅显。但恰恰这个结合点,解释了很多的现象。也对为人处事提供了一些参考。看开些吧,我们都只是裸猿。
非常非常好。想必这本书对于专业的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来说都嫌浅显。但恰恰这个结合点,解释了很多的现象。也对为人处事提供了一些参考。看开些吧,我们都只是裸猿。
7/15页《裸猿》读后感(八)
我是个很容易改变的人,很简单,只要告诉我这么做是自然的,内在的,本能的……,只要让我信了,我自然会凑过去,变成原则,变成信条,变成态度。而我又是个很不容易改变的人,我比较坚持,已经作为原则,信条和态度的事,我会一直坚持。很多不知道为什么的习性,被她那么一点,嘿,还真通了,从此,我变了,变得不破罐破摔,变得更加尊重自我,变得更加和谐。
8/15页《裸猿》读后感(九)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人类。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觉得颇有意思。人最难做到的不就是跳出自己看自己吗?作为一个个人,我们往往很难完全跳离自己的身份、环境、立场去客观审视自己,这本书力图将人类整体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的生物种群去研究,更是难能可贵。尽管对于这本书的作者是否真的做到了真正的看客观公正,很难评价,但是这么一种客观看待自身的意识,是非常可贵和值得借鉴的。
9/15页《裸猿》读后感(十)
角度新颖,逻辑严密,然而不乏扯淡。
某些章节的观点,联系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恰恰吻合。
一直以来就非常赞成作者的基本论点:人类,就是地球上一个物种而已。
第三章、第四章有启发。
第五章扯淡的多。
以及,看完此书,从此看到在地铁上等公共场合卿卿我我的情侣,第一个反应竟然是:这来自于原始的互相整饰毛发的冲动。(是的,人类和猴子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分别)
10/15页《裸猿》读后感(十一)
怎么说呢,买这3部书是因为评价颇高,大致看了看却不少失望。以致并没有看完。
此书出版于1967年。我想这个就是原因。
在科学飞速进步的今天,机械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与适者生存也快被推翻,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天翻地覆翻过了几轮。生物学和相关学科都越来越细腻。。。。更有了非常多的阐述角度。因此,此书已经太老了。只能说是上世纪中页人类对自身的审视方式了。我们已经不这样看了。不管是它的知识量。。。还是知识角度,都在今天看来都远远不足够或者不合时宜了。
11/15页《裸猿》读后感(十二)
反正人类学这门课从这本书开始了解一点
作为科普书,无疑是成功的
而至于研究结论如何不敢确认,但对于人类的认识却是一种新角度
实际上这是我们需要的强烈的安全感,安全感能治愈我们的疾病。(这并不是暗指我们在装病,无病呻吟。症状是真实的,病症本身当然不是装出来的,但是病因却是一个行为问题。)
信仰疗法者还有一个难题:“与整饰有关的疾病”如果拖得太久,或病情过于严重,很可能就会造成难以治疗的创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必须进行认真而又合理的治疗了。
12/15页《裸猿》读后感(十三)
《裸猿》算是一本有一定趣味性的科普书,其中最有趣的当属第二章“性行为”,这一章也是最浓墨重彩的章(20年前的那个译本这一章是被有意地删减了的)。
几十年前的书,虽然有其局限性,但读完它的确能让你对“自己”的生物性多一些了解!它对一些有趣的问题给出了动物学家的科学解释。比如:人为什么会进化成没有体毛的“裸猿”?人作为裸猿为什么比其它现存的灵长类猿猴性欲都要旺盛得多?人为什么和别的动物不同,没有固定的发情期,而人却能随时进入发情的状态?女性为什么会有一对高高隆起的乳房?人的嘴唇为什么是外翻的?——等等等等。
可以一读!
13/15页《裸猿》读后感(十四)
此书相当精彩,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可读性相当强,一般人也可以阅读。 此书的主旨是:裸猿(人)的现代行为习惯其实不是文明的展现,而仅仅是猿类动物性的进化表现。这有点与“人类的历史只是在不断的重复过去”相类似。 作者从各种行业分析对比了裸猿(人)与灵长类的行为习惯。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饶有趣味地揭示出了结论。而且作者不赞同对原始人类的研究,认为那些人群实际上是进化失败的例子。正如精神病学研究应该去研究正常人,而不是完全研究异常人一样。这个观点倒让我大为吃惊,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读完此书后作者让我们明白,原来现在的我们才是进化的最佳样本。甚至有些太成功了,有必要靠人为手段控制一下。
14/15页《裸猿》读后感(十五)
1.生存智慧的最佳体现,在于日益繁盛的族群,而不是那些即将消亡的人类文化。
2.定居生活促使寄生虫滋生。
3.人类是幼态持续最久的物种,大脑的发育也最充分。
4.人类性行为最重要的功能是增强配偶关系,而不是繁育后代。
5.母亲的心跳声有助于安抚婴儿,所以80%左右的母亲用左手抱婴儿。
6.成人难以在婴儿面前口是心非,长期向孩子传递自相矛盾的信息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7.坐姿是保卫领地的变异姿态。
8.减少人口的最佳方式是每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9.食物趁热吃的三种不同解释:模仿“猎物的体温”;牙齿不够锋利;提升口感。
10.人类对蛇可能存在基因中的反感。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