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馆子》是一本描写中国饮食文化的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中国饮食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小说中穿插了许多精彩的食谱和烹饪技巧,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食物的美味,还能了解到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这本书让我对中国饮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道美食。
下馆子读后感(一)
★★★★☆ 挺不错的一本书。一个小小餐馆,有着移民史,贸易史,科技史和政权更替史。比如,工业文明,把家庭变成生产单位,变成食客。为了提升效率,压低成本,餐馆把流水线引入大堂,创造出工业文明下的寿司馆,并助日本料理走向了全世界。再比如秘鲁中餐,广东的男性移民在当地土著媳妇的加持下,把牛肉碎,米饭变成一种南美流行的吃法。人世间,无非吃喝玩乐,看些这样的小书,心情十分愉悦。
下馆子读后感(二)
就像回转寿司和汉堡王的传送带诞生于工业生产一样,参观本身是商业与人类需求相互高度催化的结果,就像古代商旅之人,与路边酒馆之间的相互依托,现代人与现代餐馆之间的关系也在历史长河中,进化的更为深刻,这可能也是这部餐馆史所要传递的一个重要的思考点。
强烈推荐!非常好看的一本书,建议有空可以去读一读。
下馆子读后感(三)
一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有点拗口,第二章开始就很顺了,不知道是适应了文风还是后面的内容主题更加清楚明白。逐渐读的欲罢不能。
书名看上去像是散文随笔?而其实完全不是的,还蛮专业的,引用了非常多的资料、插图(此处补一句,整本书的印刷质量绝了,很多图片的质感仿佛能看到油画的光彩)。
中间几章引发了巨大的阅读兴趣,是因为讲法国、美国等等各地的馆子,会想要知道这些馆子还在么,想去看看,看看他们现在的样子,看巨大的窗子,厚重的桌椅,讲究的服务员,和用餐的每一个食客。疫情,想不到的是,即便去一家楼下的餐馆都成了奢望。
书的最后,讲饮食相关的技术发展、管理水平发展、饮食的全球化。大概就是餐饮视角的现代化,虽然很多技术创新也让人欣喜,但是总觉得一点无聊。效率之外,我们作为人,总希望被关爱吧。食物里最该有关爱~
整本书非常非常丰富,旁征博引的,揉进社会发展、引用人类学家的理论。值得一读!
下馆子读后感(四)
我觉得这本书弄这么个名字简直就是给自己招黑,作为一部“餐馆”“全球”史,对餐馆的起源、分类方面的叙述十分潦草,对法、美、日三国之外的餐馆历史很少提及,强行给自己扣上“餐馆全球史”的副标题,我是不太能接受的。
在我看来,本书只能算关于外出就餐历史的文章合集,到处都是七零八碎的史料。主体部分是欧美餐饮发展史,涉及了餐馆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分了几个大的主题,每个主题自成一章,比较有意思的是早期法国餐馆中的个人与公众、餐馆主管与女侍者,这两章讲到的精英餐馆中的观看与被观看关系,以及女性从业者的历史片段是比较鲜活具体的。剩下的章节史料细碎而笼统,几乎只是简单的罗列自己从其他参考资料里看到的素材,最让人不能接受的一点是,配图确实精美,然而常常跟文字内容毫无关系。
这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俩人揽了个行活儿,拉了个提纲分头往里面填充内容,既没有洞见也没啥脉络感,整体内容组织编排略显无趣,更让人感觉敷衍的是,阅读中时时刻刻感觉作者对饮食文化本身没啥热情,可能对烹饪也不甚了解,无论是菜肴制作、服务还是享用食物,描述都非常机械,有很强烈的生意感。
当然,这本书里面的史料挺多的,作为一本工具书和餐饮历史的索引书还是可以的。
下馆子读后感(五)
以人类外出就餐的历史为引子,去看全球的餐馆发展史和人们饮食文化的变化。
从最开始的祭祀集会共餐,宗教仪式到后面经济发展,人与人交通流动的增加,出现了供食宿的驿站,再到后来营业革命,把就餐和家庭剥离开,人们下馆子的需求大大增加,而皇家或者贵族的御用厨师走向民间在俱乐部和餐馆发挥所长,普通人也有机会享受到奢华的美食。
技术的进步,让厨房大变样,自助服务也逐渐发展起来。记得2021年上海进博会上看到了松下的餐饮保冷保热柜,当时我还觉得在疫情时代,这种无接触的外送方式是很不错的发明。但是当我看到《餐馆里的机器》这一章里那些眼熟的自助取餐柜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还走得太慢并且缺乏原创了。
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模式,是一种可以利用承包商为组织造血的模式了。
以中国移民为例去看中餐在其他国家的落地生根很有意思,我甚至怀疑那些牛排捞面还可以称为中餐吗?
餐饮,大概人类文明中最具跨越性和包容度的了。
当我们在工作日为了节省时间 匆匆打包一个汉堡,或者在疲惫了一天之后找个大众点评五星推荐的馆子犒劳自己,或者和家人,爱人,朋友一起下馆子聚餐的时候,我们很少会去了解餐馆背后这许许多多有趣的历史。但是看完了这一本下馆子之后,我想大概看到回转寿司的转盘,我都可以会心一笑吧。
以及,这本书特别地向女性致意了,非常棒。
下馆子读后感(六)
之前有人说,“今天吃什么是世界难题”;可是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下馆子呀。
路边摊、高档餐馆、飞机餐、快餐店、披萨店、社区聚会场所、接头小贩、咖啡馆、自助餐馆……这样的列举几乎无穷无尽,外出就餐已成为世界各地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下馆子》这本书将要探讨的,正是一部“外出就餐”在全球各地的发展史。
《下馆子》是全彩图文珍藏版,书中包含75幅馆藏级珍贵照片+73幅典藏级世界名画,尽飨视觉盛宴;是首部追溯至青铜时代的6000年餐馆史圣经,是一部权威·完整·好看·好读的下馆子必备指南。
书中说,女性在整个餐厅变迁史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女性为中心的餐饮机构在城市中出现,而在此前,许多高档餐厅的经营只是迎合男性品味,甚至禁止女性进入;随着女性顾客增多,为了私密和便利,用餐所创造了隔离空间。装饰美学和菜单选择改变了餐馆的面貌,使之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普遍存在的常见形式。
下馆子读后感(七)
《下馆子:一部餐馆全球史》是一本关于全球餐馆历史的书籍。作者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讲述了餐馆的发展和演变,描绘了各种不同文化下的餐馆生态,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对餐馆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在读这本书时,能够感受到餐馆作为一个文化载体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提供食物的场所,更是人们交流、享受生活的场所。从最早的古代希腊饭馆,到后来的咖啡馆、快餐店等,餐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书中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它详细描述了餐馆的起源和演变。这些历史故事和实际案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餐馆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中的发展轨迹。 书中还提到了不同文化饮食习惯之间的差异,这也是我一直十分关注的话题。餐馆的普及和多元化,不仅让人们享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更增进了人类的文化交流。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能够通过品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更加深入地了解别的文化,并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全球和平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下馆子:一部餐馆全球史》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餐馆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感受到餐馆文化对于社会、文化和人类交流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这也让我更加珍视身边的餐馆,感恩那些坚持经营的老字号,同时也期待着未来更多的文化融合和创新。
下馆子读后感(八)
1.“最早的餐馆”,看到这个我一直以为这样的物理空间应该出现在古希腊?古埃及?原来是在宋代开封城中出现的。市井氛围创造出了各色各样的美食,虽在名称上与现代不一,但可以想象食材相似度还是很高,算是一种传承和发扬吧。
2.精致的餐馆概念还是由绅士法国人发明出来的,菜谱书包罗万象,精致和刻在骨子里的绅士都体现出来
3.“食物应与当下契合”,即与季节 参与者和场合契合。在京都设置菜谱时就有了很大变革,充分考虑了食材 餐具 场景对人的感官、语言信息的影响,由味道向人本身做了变化。
4.“小费”这词长期存在于一些西方国家中,最先是给仆人的,后来发展到社会层面的服务中来。其实深思,想要获得优质服务,就要有付出,这不正是社会的现实嘛?
5.餐饮全球化的讲解中,讲到中国很多菜演变成秘鲁菜、波利尼西亚食物在墨西哥受欢迎等,由于经济贸易和生活质量提升全球化的趋势最先在菜品上就有了提现。
6.麦当劳兄弟的特许经营店模式在20世纪是一个很大的创新,抓住孩子这一群体的重要性,围绕这一群体进行食物改变、经营模式转变等方式做到了如今的规模,这不正是对商业的一种思考嘛。
下馆子读后感(九)
【本文共2014字,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你多久会去一次餐馆?你去餐馆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本书之中,作者从餐馆的角度为我们切入。并展现出一段别具特色的世界史。餐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作为一个聚餐的媒介而存在。它所发挥的作用,或者说是她就它所体现的内容,远远要比它本身所具有的表象更加的深刻。在下面,我将分为几个部分为大家来介绍关于本书,抒发一些思考。 第一部分 餐馆的产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吃饭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给人们带来吧物质的饱腹感与满足,而且还会给我们的精神上带来一定程度的愉悦与快乐。同时,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似乎也无法做其他事情(当然也可以边吃饭边刷手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吃饭又可以干一些什么其他事呢?似乎也就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了。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交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交谈都是重要的,也是不可获缺的。怎么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之下,我们好像就会发现,餐馆为什么会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吃饭的同时,互相进行交流可以解决一些平常由于时间繁忙或者是其他原因所不能交流的内容。由此衍生出今天的餐饮文化,或者是一种餐桌上的语言交流文化。由此,我们会发现,餐厅的产生有着较强的社会性交流的目的。当然餐馆也是给人们提供美食的地方。同时,其亦发挥着为人们提供交流平台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餐馆所具有的沟通性,交流性与饮食性的功能,是推动餐厅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部分 “厨师——顾客” or “顾客——顾客” 第一部分这种我们已经就餐馆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那么,在这个部分之中,我们将围绕着更加细化的层面上,也就是餐馆所发挥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分为“厨师——顾客”和“顾客——顾客”之间的关系。所谓“厨师——顾客”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在第一部分之中所提到的饮食性或者是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特点。在这一个部分之中,我们又可以把它分为两个小的部分,其一是满足饱腹,也就是以吃饱为目的;第二个就是以吃好为目的。这两个部分的最终结果是相同的,但是其所实现的过程或者说顾客内心的感受是有所差异的。第二个方面所说的“顾客——顾客”也就是说更侧重,于是把餐馆做一个沟通交流的场地,而不是做一个饮食品鉴的地方。这里面比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就是有关“餐桌文化”的内容,来餐馆吃饭只是一个引子,而实际要做的事情则是互相的交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顾客——厨师”或者是“顾客——顾客”两个方面都是。餐馆其所具有的特点或者是人们来餐馆的目的。 第三部分 餐馆的厚度 在本书中所处的内容之中,更多的是为我们展现一些餐馆的发展状况。但除此之外,还有着对于餐馆发展背后的历史发展特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的餐馆文化,其背后隐藏着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通过餐馆的这一个角度进行切入,我们会发现当时历史的某些细节或者是历史的某些特征。从一个比较小的角度去切入,去探查整个时代的历史或者是发展特点。是一种比较有趣或者是比较新颖的视角。在这种历史叙事之中,我们所了解的不只只是那些非常令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上的政治经济事件,而是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落之中,发现一簇簇鲜艳的花朵。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本书的阅读性和思考性达到了很好的一个平衡。既没有因为降低阅读难度而减少文字的叙述;也没有因为图片的繁多而减少了文字的配比。总体来看,本书的感受更像是一种重度的科普类读物或者是一个微观史切入的世界史读物。书中有这叙述兼具分析的文字,也有着清晰明亮彩色的图片。从多感官的角度去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与思想。如果对于这种视角或者是对于餐馆发展的历史感兴趣的话,这本书我想会适合大家!
下馆子读后感(十)
《下馆子》 作者: 凯蒂·罗森 / 埃利奥特·肖尔 以前还以为下馆子只是专属于我们,以为只有我们才这样说。没想到书里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2020年代,从中国到巴黎,从厨房到餐桌,小到一份菜单的制定,大到时代的发展,慢慢给我们讲述了餐馆发展的历史。 这是一部权威·完整·好看·好读的“下馆子”必备指南,一本关乎文化、社会、技术、政治、美学、经济的餐馆发展史。两位历史学家旁征博引,纵观古今,多角度呈现了我们熟悉却不曾真正了解的餐馆。 现在有会不时带孩子一起下下馆子,只是孩子喜欢的馆子是曾经的路边摊发展起来的烧烤店。一个月有一次吧!会带孩子去打打牙祭。又或者是什么特殊的日子。今年六一那天,下了一早上的雨,也没有带孩子出去玩,只在晚饭后带孩子在楼下玩了玩,但是那天出来玩的小孩都不是与小宝玩得来的。于是提议带她去吃烧烤。小宝高兴得无法形容。只规定她只能吃三串烤串。小宝自己拿了一串玉米粒(目测有个十来粒)、一串火腿肠(两小节)、一串虾(两只),我害怕太少老板不烤,又给她加了十串肉,话说那个肉真的很小很小,一串上有三个肉丁,一个肉丁差不多与一粒玉米大小稳合。 这几串烤串吃下去小宝非常非常的满意,随后的时光都是开开心心的。 书里讲了人们为什么要“下馆子”?在我看来它最重要的还是能给人带来美食带来喜悦。
下馆子读后感(十一)
.
外出就餐的历史涉及政治、恐怖、勇气、疯狂、运气、创新、艺术、爱,以及沉着、诚恳的拼搏。(席特维尔)
~~~
《餐馆: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
作者: 威廉·席特维尔
出品方: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馆子:一部餐馆全球史》
作者: 凯蒂·罗森/埃利奥特·肖尔
出品方: 好·奇文化
.
你有多久没有外出就餐了?愿它们给你以安慰。
两本书都是新近出版。
.
①是轻学术,略严肃,史学气息较浓厚,材料搜集各种历史记载,作者注重把餐馆发展嵌入时代背景,餐馆很多时候像是引子,引出他想要阐明如笔记第①段这些文化思绪。
.
②是大众读物,轻松向大开本,材料引用了很多文学如莫泊桑、巴尔扎克的作品,艺术如日本的浮世绘,还有影视剧情,作者注重餐馆本身的发展和演变情景。
.
起始时间都很早,从古典时代的希腊罗马讲起,①按线序时间讲述,从古到今,笔墨均匀。我爱看中世纪旅人伊本·白图泰的故事。挺好玩一人,漂泊浪子,他信奉过伊s兰..教,娶了一堆老婆生了一堆孩子,然后他又跑了,到处走到处吃,留下各地饮食文字,到过中国,被抓住了又逃了,他一辈子都在玩这种跑跑走走被人追的游戏。
.
②说:有历史可考的蕞早的餐馆出现在中国宋朝的开封。
哈哈哈~我感到自豪。作者觉得餐馆是城市的配套设施,之前那些零星随意的小馆子算不上。
.
①说法国大G命时宫廷的厨师和贵..族的私厨因为失业而流落成为民间大厨,这是法国烹饪行业的一个契机。而这些为享乐而打造,并非生存之需的巴黎餐厅孕育了法国非G命的文化气息。这个悖论可见作者的写作意图。
.
两书都谈到了英、法、美等国餐馆的技术层面的表现。
卡雷姆发明了厨师帽、酱汁的分类与调制,他撰写的《新巴黎指南》成为行业规范。
英国工业文明、维多利亚时代、美国工业时期那些机器大生产带动了餐馆的兴盛,新式的厨具、锅具不断发明,回转寿司、美式快餐和女招待都是重要的革新。
.
②关于现代餐馆的商业运作,麦当劳、可口可乐、自助餐等,以及构成餐馆的其他因素,比如人员、小费、连锁店、自动化等有更多描述。这是①缺少或不够的。
.
①回望历史,
②更关注如何塑造当下的生活方式。
下馆子读后感(十二)
对于现代人而言,在餐厅吃饭可谓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有些人甚至常年在餐厅解决日常饮食问题。这不仅因为餐馆随处可见,同时人们也能负担得起。然而,人类是如何从自给自足的家庭饮食,转变成将“下馆子”作为一种生活日常的呢?想必这一问题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
而此次由好·奇出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凯蒂·罗森和美国顶尖文理学院布林莫尔学院图书馆馆长、历史学教授埃利奥特·肖尔共同创作的《下馆子:一部餐馆全球史》将告诉你答案。在这本书中,他们从厨师、机器、美食评论和国际交流等不同的方面出发,不仅为人们呈现了一段有关食物及其相关文化、经济、技术的历史,同时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下变化莫测的餐馆世界。
世界上有历史可考的第一批餐馆,出现在中国宋朝。毕竟,以当时开封的人口规模和城市贸易的繁荣程度,足以保证餐馆文化的完全形成,可以说正是城市的密度推动了餐馆在全球的发展和扩张。不过鉴于法国餐饮定义了19世纪欧洲和美国餐馆,因而作者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发源地法国出发,开始了这场餐馆的诞生与变迁之旅。
在法国,最初的餐馆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多是那些没有宴席承办执照的人为有钱人开设的“高雅汤铺”。而这些“汤铺”之所以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他们宣扬自己能为“弱者和疲惫的人”提供强身健体的疗法,同时被其称为“弱者和疲惫的人”则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认知——女性的体质通常被认为是脆弱的,而称一位男性敏感则是对他的一种赞美,那意味着他们有意识、有智慧、有修养。
二是独立座位、随时用餐、房间华丽、瓷器精美、服务细致入微等一系列个性化且具有美感的待客之道,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幻想与欲望,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私密空间。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包间的出现。在这里人们拥有言论和行动的自由,可以大谈政治、畅谈生意,乃至禁忌却浪漫的恋情——它存在不仅为政治团体、间谍和需要私下会面的人提供了场所,甚至还让不被法律允许的私会和婚外情成为可能。
到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人们开始崇尚将更多技术和自动化引入餐馆之中,这种对创新的热切追求,无疑推动了许多餐馆的出现,并使整个行业愈发繁荣。从美味酱汁的开发到菜单的印刷,从煤气照明的使用到室内装潢越发精美,使得“下馆子”逐步成为了一种享受的娱乐行为。
而19世纪和20世纪,不断变化的运输方式则进一步改变了餐饮的面貌,那些依附于火车的餐车、依托于铁路线的“哈维之家”以及依托于公路的“餐车式餐馆”应运而生。这不仅让“连锁经营”(即由一个公司集中管理一系列地方分店)成为可能,同时还通过同一用料和标准的食物,培养了顾客的忠诚度,为后来的“麦当劳化”运营模式奠定了基础。
同时,随着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自动贩卖式餐馆”营运而生,这种用自动贩卖机取代服务员,彻底打破人际互动,并能让顾客自主掌握节奏的餐饮模式,展现出了高效、节俭和平等等诸多特性。在这里,贫富和性别的差异被彻底模糊,同时安全、干净、标准化的食物,让顾客从心理上感到更加放心。同时,严格的食品制作流程不仅保证了品质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相关劳动力的转移。
可以说,从餐馆的出现,到它的不断变迁,既展现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这也是人们对休闲和美学概念的转变。
对如今的餐饮业来说,掌握着自己乃至家庭“钱包”的女性顾客,不但不可小觑,简直举足轻重。随着女性消费的日趋旺盛,近些年,餐饮业中“她经济”也彰显出愈发强大的力量,这些女性消费者正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这个行业。
事实上,19世纪的女性虽可以在程式购物或参与会面,却无法像男性那样随意出入高档餐厅、俱乐部和酒馆——女性外出就餐会被视为一种不检点的行为。1907年的《纽约时报》曾报道过一起女性被禁止进入餐馆时与服务生的对话,这位女士随后将餐馆告上了法庭,然而她在法庭上缺额遭到了嘲笑,不仅证词一律被驳回,法院还表示,“餐馆可以继续要求女性入内时须由男性陪同”。
不过,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美国和欧洲中产阶级女性用餐选择迅速增多,顾客群也迅速扩大,特别是这一时期女性白领职位,尤其是文员职位的数量增加,使得以女性为中心的餐饮机构出现在城市之中,为她们提供一个既舒适又没有社会风险的地方吃饭。
相比之下,女性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历史却十分悠久。在家庭经营的场所,特别是小酒馆和寄宿场所,女性通常负责制作食物和上菜。随着餐馆种类的增加,女性侍者逐步崛起,并在20世纪初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符号。
只是她们也有自己的焦虑与困境。一方面,她们为顾客所带来的新鲜感成为了餐馆老板更看重的事情,为此后者不仅为她们打造别致的装扮,甚至还要求她们倾听顾客说话、与顾客交谈、与他们共处并调情;另一方面,包括雇主和男侍者在内的周围人对她们缺乏应用的尊重,她们不仅成为了性骚扰的对象,同时还会因这种处境而受到指责。
好在,随着为女性服务的餐馆越来越多,女性老板的数量也在增加,同时她们还把经营餐馆看成是一种社会使命。在意大利,女性的参与深深影响了比萨行业的发展;而在美国,女性的加入则让路上用餐的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可以说,在这段关于餐馆的壮阔发展史中,女性的参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绝大多数餐馆而言,追求效率(即节约成本)和满足客户特定需求宛如天平的两端,需要不断寻求二者的平衡;然而也有不少成功案例正是因为走向了“极致”,使之展现出了全新的餐饮风貌。
“通过加快厨房的工作流程,减少顾客等待食物的事件,好让人们可以腾出时间去做其他事”,这无疑是机器创新所带来的诸多好处之一,而它也推动了快餐经济的出现,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已经磨练、扩散并输出了一种“快”之精神的麦当劳,通过效率、可预测性、易于量化的食物和服务,以及可控性四点,实现了真正的“全球化”运营模式。
与此同时,一种抵制快餐文化的“慢食”理念也在人群中流行。它们提倡一种终生致力于食物和幸苦准备食物的精神,更加强调烹饪过程所带来的感官体验,并将这种烹饪方式作为一种对文化诉求和食物感官体验的回应。所以他们拒绝因为顾客需求的增加而提高“产量”,拒绝把顾客而非食物本身作为内驱力。
然而,无论是作为快餐代表的麦当劳,还是与之抗衡的慢食文化,皆注重了因地制宜,在餐饮上进行多文化的融合。例如麦当劳在进军其他国家时,会修改菜单以适应当地饮食风俗限制,甚至还会对麦当劳叔叔“下手”,从而实现在顾客需求、成本利润率、厨师体验、文化定位和当地习俗的交叉点上运行。
当然,这种餐饮文化最典型同时也是最成功的案例,便是华人餐馆。在秘鲁,华人将广东菜的特色与秘鲁本地元素相融合,推出了融合式菜系;而在古巴,中餐馆则实现了古巴菜和中国菜并存的多样化局面。至于美国,除了中式餐桌、灯具和屏风外,现场唱曲儿乃至吟诗作对这等雅事,也不时会在中餐馆出现,同时一则关于李鸿章的存疑新闻,则将炒菜打造成为了一种“专为冒险人士准备的食物”,一种“吸引成群美国年轻男女的美食”。
正如作者所言,“自中国第一批餐馆出现以来,享用其他文化的食物一直是餐馆用餐的主要特点”。无论是身处家乡还是异地,餐馆都能让我们同时收获到“熟悉的味道”和“新奇的感受”,而这或许正是“下馆子”之所以无比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吧。
由此可见,《下馆子:一部餐馆全球史》一书所讲述的餐饮不仅仅是食物,同时也关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作为一本通识类轻学术作品,作者借由大量史料和图片,从九个看似不同却又精密相连的维度,娓娓道出了一段6000年的餐馆史,带领我们从多个角度,重新认识了那个熟悉却不曾真正了解的餐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