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潮》是一部关于广州珠江流域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和环境变迁。通过揭示潮水的起伏与人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珠江流域的独特魅力和活力。读完这篇文章,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情感共鸣。
《珠江潮》读后感(篇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诞生了很多以此为背景的优秀作品,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变迁,但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改变还是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我看过的一些作品里,《大江大河》算是以江浙地区为背景,而作为改革最前沿的南方,广东绝对是变化最大、获益最多的,陈玺的这本《珠江潮》可以做为了解广东本土在改革开放期间风云变幻的一种途径。
珠三角面积很庞大,文化也错综复杂,《珠江潮》则是通过虚构的狮门(实际是东莞虎门)一个家族的变迁史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佘家家族反映一个城市的社会变迁,以几个个性鲜明的弄潮儿,反映广东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敢闯敢试的开创精神,流传甚广的粤语歌《爱拼就会赢》就是对那个时代广东人最好的记录之一。作者陈玺现任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他的长篇小说《塬上童年》曾入选第5届广东中小学生“寒假读一本好书”推荐书目,而《珠江潮》不仅是对东莞市的一个很好的宣传,也是对珠江两岸文化的大力推广,这也是各地作家应该去做的,来自故土、源自历史、本土文化下诞生的作品往往真切、饱满、动人。
岭南小镇的大家族,广东与香港无法割离的关系,独特的市井气息和人情纠葛,看《珠江潮》就像吃粤菜一样,有着浓厚的当地特色,反正咱也不了解什么广府、潮汕、客家文化,看书也像听广东人讲粤语,反正就是觉得这味儿正。在狮门数一数二的大户佘家老爷,回来通信算命先生的话,纳了个小妾,生出了锦堂,后又忍痛将他们母子留下,守着祖上的土地。佘老爷是梦想着有朝一日再回到故里,旺族兴业的,然而新时代轰轰烈烈的到来,他们注定离开,不过改革开放让佘锦堂重燃了希望,他回到当年大家族辉煌的地方,重新打造全新的服装品牌,最后也把接力棒传给了儿子阿昌。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狮门也成为了闻名于世的服装名镇,这也与东莞如今的知名产业很吻合。
小说来自于生活,可能就是这么多年来周围人和事的真切变化,加以润色和抒情,就形成了《珠江潮》。珠江潮水涨落,家族商海沉浮,时代由开拓者们改变,故事由本土作家们书写。
《珠江潮》读后感(篇二)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年过“不惑”又四载,敞开的大门越开越大,我们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浪潮奔涌,激荡的四十多年中,一代又一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回望这四十年,小岗破冰,深圳试水,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坐标,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改革画卷,我们直接的能感受到其中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对我们每个人都影响至深,无数的故事在其中发生,风雨同舟,披荆斩棘,串成了一部你我都是主角的时代大剧。
珠江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在祖国正南方,奔涌的珠江畔,浓厚岭南小镇上,一场改革开放洪流中,搏击大浪勇立涛头的弄潮儿们书写着他们的故事。故事从余锦堂暮年的一日切入,儿子阿昌带着新一代人的观念,探讨着莱莉雅的未来发展,二人的一来一往对话间,和作者所涉及的场景中,浓郁的地方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立体,简单的开头将故事的着笔处点明,随着看相册时的回忆,故事徐徐铺开。
故事的重要发生地狮门,地理位置重要,珠江东岸,居香港、广州南北之中,商贸名埠。作为当地名门大户的余家,也是生活阔绰,就拿一点来说,“余家拥有狮门半街商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战乱来袭,逃的逃躲得躲,一场波折,余家老爷回狮门,留下锦堂母子守祖业。在这一段故事的交代中,节奏极快,但线条清晰,直到“到港”一节,故事发展沿袭当时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波动扣人心弦,也逐渐塑造起一派人物群像形象,各个鲜活灵动,个性迥异,更多内容不再剧透赘述。
佘家因时代而发生的诸多变迁,讲述了珠三角地区的时代之变、发展之变、社会之变,一时间成为一个小小的精彩缩影,展现的是大浪潮中因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故事最为精彩的部分也随着时代的逐步变化而愈加精彩,当然我认为最好的是没有“不接地气”感,故事中有很多内容就是发生在那些特定年代、特定背景之下的,是真实存在的,为此在故事中有着一场永烈的人情纠葛,带有地域独特的味道,更是因地域独有的市井模样,而令人更喜爱去一睹未曾所辨的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展现珠江畔的广东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故事更是代表性的将这些,立体的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弄潮儿群像,真的很期待故事早日搬上电视。而在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个配角,我猜测故事中对他的人物设计也是为了凸显地域的特色,老人阿义,虽有眼疾但能掐会算,似乎他洞悉了未来的发展与走向,数十年间的世事变化,皆在故事开篇时安义亦真亦假地“对世事的掐算”中,更是在关键时刻对主人公余锦堂起到了重要作用,引领了他的智识和命运,似乎成为一条脉络。当然精彩的故事,鲜活的人物,我再用力的介绍或剧透都不如您直接去阅读来得实在。
我们需要这样的故事,要感谢作者陈玺对故事的呈现,他贴近我们的真实生活,读来让人心潮澎湃,特别是如果真的全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一代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是有不少共鸣,我们都需要牢记这过往的历史,继续走好自己脚下的路,继续在浪潮中搏击。而我了解到陈玺老师也并非岭南人,作为西北人的他竞让我以为他是不是生活在哪里,这也足以见得陈老师的笔力,从思维方式、语言对白、生活场景和人物神态的描述等多方面展现出了“岭南风格”,我想这就是一位作家的担当,用这40字余万字的故事,致敬两代人的成长史、奋斗史、心灵史,致敬珠江两岸的共融发展,致敬伟大的时代。
《珠江潮》读后感(篇三)
改革时,珠江边,城市森林里的一段莽苍岁月
无论生长于哪个年代的人,只要躬逢盛世,必然都知道改革开放的伟大,在英雄辈出的年代,东西方文化冲突与交流,中外的文明交汇与融合,南北的经济互通与交通交错,时代更迭,破除桎梏,甚至,在价值观的转变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在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展开的宏伟画卷。这一幕又一幕,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而珠江边的故事,有太多太多的聚焦点都在深圳这个奇迹的地方,然而珠江岸边的东莞,其实依然是伟大时代的缩影,她,不应该被忽略。而《珠江潮》正是着眼于东莞的发展,取材东莞改革开放历程,以鸿篇巨著的篇幅,记录了东莞“由蛹到蝶”的蜕变,更写出了历代东莞人抗争的命运和走向世界的铿锵步伐。
陈玺在《珠江潮》里描写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以生动的人物关系来折射出时代背景,以特定历史社会背景映照出当时时代的改革和裂变。《珠江潮》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创业者家族的传奇人生。小说取材于东莞虎门,在《珠江潮》里被命名为狮门,这是有实际原型的内容。在这里,有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名字为太平手袋厂。而我们的主人公佘锦堂就在这里诞生。他的出生不错,毕竟是狮门的名门大户,然而,传统的家族观念短暂阻断了他的奋斗之路。因为他出生的问题,他只是老爷子的小妾所生的,而且并不受宠,在这个大家族里,并没有一开始就足以证明佘锦堂后日飞黄腾达的迹象。所以,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新中国成立了,北上发展的佘氏大家族遗留下了他们。
此刻,佘锦堂只能与母亲留在狮门里,彼此相依为命,虽然日子艰难,可是出身毕竟是大家世,气范依然在。后来,他几经辗转,总算来到了香港,此刻的他一穷二白,除了自己的接手过的服装公司之外,其实根本没有其他的方式,只能苦撑着经营。然而,时局改变,社会的大动荡,让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大陆。东莞,成了他视线聚焦的地方。
随即内地改革开放的机会带来了佘锦堂的实际,他迅速寻找到了狮门当地领导的支持,东莞成了佘氏家族重振盛威的地方,回到故乡的佘锦堂,他着手创办了“三来一补”企业和,同时关注到了布料市场,敏锐的视线,坚韧的毅力,准确的判断,让他的事业蒸蒸日上,而此刻,他的辉煌事业还迎来了全新的机会——国际服装交易会,狮门,迅速崛起,也成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进而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服装名镇。
在之后,佘锦堂辉煌的家业开始因为他患上脑溢血而迅速下滑,虽然后继有人,他的儿子阿昌接过了担子,但是佘家父子却迎来了更大的危机——环保问题,这样的窘境让他们一下陷入困境,那么,这个传奇的人物,要怎么在眼前突围?如何才可以寻找到更多机会,让这个世界呈现的生机,再次焕发在他一手创办的企业上?
《珠江潮》读完最让人感慨的,其实是虽然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写作,但是这里的许多内容完全源于现实,而不是单纯的虚构,在书里,陈玺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带给东莞这座小城的奇迹,同时在创造奇迹的时候,也展现了当下时代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在他的描绘之下,几代湾区人的生活,成了东莞改革开放的浪潮里波涌的浪花,人物是经纬线,而在经纬线里构架起来,其实是一个恢弘壮阔的时代,真实再现了改革开放大潮中,敢闯敢拼的广东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真实的史料,贴切的改编,恢弘的场景,宏伟的画卷,值得让《珠江潮》获得“东莞改革浪潮真实写照”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