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马提尼克玫瑰读后感100字

马提尼克玫瑰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0 06:30:09
马提尼克玫瑰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5-10 06:30:09   小编:

《马提尼克玫瑰》是一部描述凯瑟琳在马提尼克岛上的生活的小说。小说中描绘了凯瑟琳在异国他乡的种种困惑和挣扎,以及她逐渐融入当地文化和找到自我认同的过程。通过故事展现了一个女性在探索自我身份和生活意义的旅程,让人深思和感悟。

马提尼克玫瑰读后感第一篇

我一直在想该怎样表达我对这本书的喜爱。语言生动又富有故事性,有时候甚至很难感觉到这竟然是一本传记。

从小耶耶特的诞生开始,那片迷人的富有生机的马提尼克岛就吸引到了我,字里行间仿佛能感受到空气的湿热,洒过水面的阳光,照在生机勃勃的自然之间。连同那个时代的黑暗都带有了一层特别的柔光。

而随着罗丝的长大,她漂洋过海踏上了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土地。那里有爱情的悸动和心酸,有友人的陪伴与成长,还有大革命时期暗无天日的绝望。

在这些动荡中她浮沉周旋,用自己强大的社交能力去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最终,她成长为了约瑟芬皇后。

她不是完美的,但她确是丰盛而伟大的。

也许博阿而内的放浪影响了她某一时期的生存法则,而拿破仑的逐渐强大又或许让她找回了自己对家庭和爱情的原始期望。她有十分强烈的个人魅力,她的友善、和蔼与强大的同理心,使她能够有效缓和拿破仑的粗鲁与暴虐。她用自己的真心待人,也赢得了许多人的真心回应。

她的艺术成就也十分非凡,打造了魅力十足、令人赞叹的马尔梅松宫,里面丰富的动植物和艺术藏品让人惊叹。还引领了衣着风尚和各类艺术潮流。当然,她的高消费和数不清的各类服饰也让人瞠目结舌。也正因如此,她的形象才足够丰满。

书里还详细描述了她的一些日常生活,从细节处使她的形象更加完整。甚至还描绘有一些帝后的可爱瞬间,也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

其他的一些关于战争,关于时代的描述,也很有意思。比如关于奴隶制的压抑,断头台时期的疯狂,战争时的仓皇纷乱,这些带着时代烙印的事件宛如藤蔓缠绕着约瑟芬的一生。而顺着约瑟芬皇后的经历再来看待它们的时候,感受和思索才显得更加强烈和身临其境。

这朵马提尼克的玫瑰最终还是盛放在了法兰西的土地,在这动荡又迷人的时代,随着拿破仑的脚步,开启了自己的传奇。

马提尼克玫瑰读后感第二篇

如果说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喃喃说出的:“约瑟芬”的话,那么在《马提尼克玫瑰:约瑟芬皇后传》的终章里,弥留之际的约瑟芬说的则是:“波拿巴。。。厄尔巴岛。。。罗马王”。直到生命的临近终点,她放心不下的还是丈夫和他身后的伟业。安德莉亚·斯图亚特作为女性作家以其充沛的情感,动人的描述,细腻的共情,优美而又性感的文字使约瑟芬的形象变得复杂立体,也使这本书变得格外让人动容。

我们能在斯图亚特的笔下,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约瑟芬对拿破仑感情发生的缓慢转变。我们知道,夫妻间的感情增进,取决于很多主客观因素,它混合着对子女前途的考虑,稳固关系的需要,也包括各种有意无意的盘算,双方性格方面的原因等等。在与拿破仑15年的婚姻中,约瑟芬妻子不断调整着自己所处的位置,发挥着她天才的优势:温柔可亲的个性,无可挑剔的品味,优雅得体的举止,以及她对丈夫细致入微的观察,她会根据拿破仑表情举止的变化以适合方式迎合他的情感需要。皇帝那铁血冷硬的对外形象变得更加柔和富有魅力,约瑟芬的缓冲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另外,本书使读者获得了非常多愉悦的阅读体验,很多美丽的片段令人过目难忘。比如马尔梅松,帝国时期皇后的起居两部分可说构成了《马提尼克玫瑰》绚烂浪漫,华采飞扬的篇章,让我们仿佛在文字的带领下来到繁花似锦的马尔梅松,金碧辉煌的杜伊勒里宫,得以一窥从容不迫的约瑟芬皇后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宽以待人的。在这里你可能充分感受到约瑟芬是如何以期人格魅力,以德报怨,竭尽所能帮助那些不幸的人,甚至包括曾经的情敌,意欲伤害她的人。

在本书的后半段,围绕帝后之间的婚姻问题,一直都拉扯着读者的心。斯图亚特笔下的这段历史,情感冲突更加剧烈,思想拉扯的张力更趋复杂,情节更加细腻动人,曲折跌宕,读者的心一会随着夫妻和好而欣慰,一会又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插曲而心绪紧张,当那一刻带来时,又是那样让人唏嘘叹息。一体两面的是,对约瑟芬性格层面的心理分析一直是本书的重点之一,笔墨虽然不多,但却很精到有力,比如在美化马尔梅松城堡这一方面,约瑟芬表现出了皇帝在战场上的那种乾纲独断与极强的占有欲,对真正热爱的东西展现出狂热,也是这对夫妻在个性上一致的地方,也是她这一生生命历程的生动体现。

马提尼克玫瑰读后感第三篇

历史总是容易突出英雄,而造就英雄或者其身边的人物总会湮没不见,哪怕你曾经有多么的重要。对于拿破仑来说,如果登上高峰是必然,那么重要的台阶,是不是就是约瑟芬。这朵绽放于乱世中的马提尼克玫瑰,在与拿破仑共同经历18世纪与19世纪最重要的欧洲一段历史中,展现过怎样的辉煌的颜色。

这书就从约瑟芬来切入那段欧洲最重要的历史征程,活泼敢于追求性格,是约瑟芬皇后与生俱来的气质,虽然约瑟芬出身于平民,但她容颜倾城,开朗外放。与第一任贵族丈夫离婚后,遇到同样平民出身的拿破仑,彼时33岁约瑟芬正是魅力十足的女人,拿破仑则小她6岁。或许相遇也是一种宿命,约瑟芬认定了拿破仑并嫁给了他。

约瑟芬的艺术内涵与不看重金钱名利的她,让她把生活过成了诗,拿破仑领军在外的时候,她自顾自的交往娱乐,把自己的日常点缀的满满当当,生活也没有因为丈夫的不在而显的无聊空寂。独立的人格与交际洽洽使得约瑟芬更加的有魅力且具有吸引力。拿破仑在外因想念约瑟芬写的情书,在约瑟芬这里也并没有表现的格外重视。感觉这也是一种拿捏了,约瑟芬至死,拿破仑依旧深爱着她估计也是有这样的独立的外在所营造的效果。

你我都是一样的人吧,这是约瑟芬和拿破仑紧紧依存互相吸引且共同创世的本因,同样来自平民底层的两个人有着超多的共同点,都是不肯屈服于命运,努力奋进营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最终的离婚,约瑟芬没有为拿破仑生育小孩并不是也不会是分开的主因,这样的两个人都不会屈从妥协,当战争密集,两地相处时,会相对和谐,而在一起生活却难以长久,拿破仑想要约瑟芬听令于他,一切要管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段婚姻的难以为继了。尽管爱始终在。

乱世中独立女性的故事更值得称颂,何况还是皇后之身,约瑟芬从来都没有过多的骄傲膨胀,这本书虽然难免陷入拿破仑的个人史,在作者优美的文笔下我们从约瑟芬的角度一起看动荡的时代,复杂的人性在多变的局势里沉沦超伏,更为精彩。

没有人可以完美的走过上帝赋予的即定宿命,有的只是无穷应对这善变的人生。看约瑟芬皇后的一生,就像是看一朵鲜艳的玫瑰从绽放到逝去,而美是无从定义的,留给我们的,唯有欣赏。

马提尼克玫瑰读后感第四篇

有些乐曲会自带心语旁白,明明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名字和来历,却可以透过作品激起心湖一片涟漪,让欣赏者明白它旨趣的大致方向。文字作品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这部起先没特别留意的《马提尼克玫瑰》。本以为写拿皇的作品本就不少,多一部他的元妃大传,装帧又具如此帝政L风范,无何不可。

魔都九月,天气忽冷忽热,陷在白昼一堆城市钢筋水泥和琐碎的工作间灯光里,晚上空了手边能读的就这么一部带故事长线的厚书。读得很慢,每晚顺着时间线推进一点点,久了难免和那个岛上的玫瑰(Ross)一起在故事情节共生共息同历风雨。

很好看的一部西方大女主作品,看完,嘀咕些笔记留念。

马提尼克岛 Martinique,位于加勒比海域,远在法国本土千里之外,年平均气温近26摄氏度听着就很激发都市人想象力。“马”岛典型热带雨林气候的风景皂让查图的萌新越看越觉得像熟悉的毛里求斯(古早也被称呼过“法国的岛”),同样有着崎岖地表、有着美丽的海滩、一样有依然活跃的火山口(“马”岛蒙特佩利埃尔火山口)、一样常年农耕为重、一样的擅长朗姆酒酿造与制糖业。当然,“毛球”一直很自由,曾主动归依过英女王,然后又被恢复了自由身份,一路风平浪静和和气气;而马提尼克的过往更复杂一些,一度是英法争夺的海上战略据点(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

16世纪初,哥伦布第三次刷业绩出航的时候经过了这个岛屿,开心得宣布这个妖娆多蛇的马提尼克应该归西班牙王室所有。斗转星移,1635年法军占领该岛,1674年法宣布马提尼克是法国领地。七年战争中、法国废奴制度博弈期间,马提尼克岛主权归属有过摇摆不定,1763年巴黎和约后法国才重新取得了对该岛的正式控制权。而现今的马提尼克早已是法国一个大区,在议会有自己的议员席位。

而回到19世纪前,马提尼克岛是加勒比海地区显赫的奴隶贸易中心地区之一。曾经岛上小世界里身份地位直接可以凭肤色区分,干体力活的多是非洲人、印第安人,种植园主则基本是白人,偶然出现的其他肤色人等则可能路过的商人。文化的碰撞在封闭的岛屿空间里发酵出了别样的风土民情和混合特征。

毫无疑问,拿破仑第一任妻子Ross(约瑟芬皇后)是个美人,无论看哪部拿皇作品都无一例外提到过拿破仑被她迷得神魂颠倒的那些年那些事。认识拿破仑的时候,Ross是有着2个半大娃的知名单身女士。拿破仑征战成功后,她又成功力压众议戴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后冠。即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拿皇离婚另娶(并生子),但是保留称号的约瑟芬依旧在欧洲名人贵圈里高朋满座,活得风生水起。

Ross自小成长在马提尼克岛,颜值出众也很说得通。在当时的欧洲,(马提尼克及周边岛屿)克里奥尔tag的贵族圈适婚人物颇有异域人设,对那些克里奥尔贵族女性的想象,混合了非洲热烈奔放和欧式的风情万种,换个现代喊法比较好理解“二次元美女”。

关于她的传说在历史人物作品里算得上多到离奇,事异必有因。《马提尼克玫瑰》这部作品里则给出了一些观点分析自洽的答案。从两次婚姻前后,细写那些变化的因为所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